CN113296232A -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6232A
CN113296232A CN202110510628.6A CN202110510628A CN113296232A CN 113296232 A CN113296232 A CN 113296232A CN 202110510628 A CN202110510628 A CN 202110510628A CN 113296232 A CN113296232 A CN 113296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zoom
zoom system
lens
lens elem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06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6232B (zh
Inventor
华露
杨健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06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6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6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6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6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6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变焦***包括:第一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第二镜组,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其中至少一者存在反曲;第二镜组和第三镜组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第一镜组移动,以改变光学变焦***的有效焦距。上述光学变焦***能够通过五片透镜设计便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Description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部分拥有变焦拍摄功能的手机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学连续变焦,而是通过主摄、广角、长焦等多种镜头配合形成的接力式变焦。具体地,为了方便拍摄不同物距、景深或视场范围的景物,电子设备上会搭载若干对应不同物距、景深等拍摄特性的定焦镜头,例如同时搭载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高清镜头等,在切换拍摄场景时,通过在不同定焦镜头所捕获的成像之间进行相应切换以实现变焦效果,从而实现对不同拍摄场景的清晰拍摄。但这种设计毫无疑问会导致设备的制备成本过高,且会占据过多的设备内部空间。因此,目前业界也开始探索将变焦功能集成于同一模组的设计。
但对于将变焦功能集成于同一模组的设计而言,由于往往需要考虑较多设计因素,从而传统的变焦模组难以在像差、相对亮度、变焦比、大像面、制备成本之间取得较为优良的平衡,导致传统变焦模组的变焦性能尚不足以满足业界的期待。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变焦模组以获得更佳的变焦特性和成像品质成为业界欲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变焦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一种光学变焦***,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
第二镜组,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其中至少一者存在反曲;
所述第二镜组和所述第三镜组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镜组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变焦***的有效焦距。
上述光学变焦***中,作为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通过上述屈折力和面型设计以配合其他透镜,可以使光学变焦***拥有合适的入光口径,有利于光学变焦***在不同焦端下依然拥有足够的进光量。特别地,第二透镜的正屈折力设计可校正第一透镜产生的球面像差,同时对来自第一透镜的光线实现调节,防止入射光线在经过第一镜组时发生过大偏折,从而使经过第一镜组的光线能够向第二镜组合理过渡,特别是对于变焦***而言,可有效防止切换焦端时由于第一镜组与第二镜组之间的光线偏折不合理而产生过大的成像清晰度差异。通过上述第三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设计,一方面可及时会聚来自第一镜组的光线,有利于缩短***总长;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大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的长焦特性,有利于增大光学变焦***的变焦比,使***拥有更佳的变焦性能。进一步地,第二镜组中的第四透镜的上述屈折力及面型设计可利于校正物方透镜产生的像差,与物方透镜相反的屈折力设置也有利于光线获得合理的偏转,以向第三镜组合理过渡。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面型及反曲设计能够使边缘视场的光线在经过时拥有合理的偏转,以提高边缘视场所对应的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同时也有利于光学变焦***拥有大像面特性以匹配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进而提高成像品质。通过以上设计,光学变焦***在像差校正、提高相对亮度、提高变焦比、实现大像面、降低制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良好的兼顾,即通过五片透镜设计便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ctg1+ctg2+ctg3)/ttld<0.24;
ctg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g2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g3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tld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各镜组的轴向尺寸之和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光学变焦***的光学总长得到了有效压缩,从而有利于实现光学变焦***的小型化设计。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光学变焦***的轴向长度过大,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3.5<IMGH/FFLd<7.0;
IMGH为所述光学变焦***的最大成像圆半径,FFLd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有利于光学变焦***拥有大像面特性以匹配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光学变焦***处于大视角状态下,抑制边缘视场光线从第三镜组出射时相对光轴的偏折程度,即减小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上的入射角,从而可有效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防止暗角的产生,进而提升成像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cj/dj>1.53;
cj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的有效焦距,dj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的有效焦距。满足该关系时,可使光学变焦***拥有较大的变焦比,即变焦范围得到增大,***的放大倍数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光学变焦***的变焦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5<|R52/sag52|<250;
R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52为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满足该关系时,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弯曲程度能够得到合理控制,以使第五透镜为光学变焦***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外还可为边缘视场光线入射成像面提供合理的过渡环境,降低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满足该关系的同时还可减小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弯曲程度,从而降低该面的公差敏感度。当低于关系式的下限时,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径处矢高过大,易使得面型过于陡峭复杂,增加透镜的成型和加工难度。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过于平缓,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光线偏折力,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难以对入射光线相对光轴的偏转程度实现合理抑制,易导致成像面上的光线的入射角增大,降低成像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7<|f4|/et4d<13;
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et4d为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径处至像侧面最大有效径处于光轴方向距离。满足该关系时,第四透镜的屈折力能够被合理约束,有利于减小第二透镜组总长,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之间可得到合适地控制,有利于降低透镜的加工成型难度以及提升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当低于关系式下限时,第四透镜为第二镜组提供的负屈折力过大,不利于校正像差和保证足够的解析力,且由于第四透镜的像方只剩一片透镜,因此会增大最后一片透镜的负担,容易使***中最后一片透镜难以对剩余像差实现有效校正,进而导致成像质量降低。当高于关系的上限时,第四透镜为第二镜组提供的负屈折力不足,不足以偏折光线至合适的角度射入第三镜组,不利于实现***的长焦和高变焦比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0<f5/sag51<50;
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sag51为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满足该关系时,可通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面型的弯曲程度来合理约束第五透镜的屈折力强度,一方面可为光学变焦***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一方面,可将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控制在在适宜范围内,以有效控制该面的边缘倾角,实现对经过该面最大有效径处的光线进行合理的偏折,以有利于实现大像面设计。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第五透镜物侧面边缘倾角过小,不足以对边缘光线提供足够的偏转力度,使得光线于成像面上的入射角过大,易导致边缘成像区域的亮度不够而形成暗角。当低于关系式下限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边缘倾角过大,该面面型过于弯曲,一方面容易增大边缘视场的场曲、像散和畸变等像差,另外还会减小光学变焦***的可伸缩空间,不利于伸缩变换前的小型化,同时也不利于第五透镜的加工成型和组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f2/|f12|<5;
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12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第二透镜为第一镜组提供正屈折力,通过控制上述关系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助于第二透镜平衡第一透镜的负屈折力,使光线获得合理的偏转角,从而能够使由第一镜组出射的光线更平缓地过渡至第二镜组,另外还有利于缩短第一镜组的总长。当低于关系式的下限时,第二透镜提供的正屈折力过大,不利于像差校正。当高于关系式的上限时,又会导致第二透镜提供的屈折力过小,透镜整体过于平缓,不利于对来自第一透镜的光线实现合理偏折,不利于缩短第一镜组的总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0.9mm-1<(n4-n5)*10/ct45c<1.2mm-1
n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d光下的折射率,n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d光下的折射率,ct45c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将有利于使光学变焦***在长焦端时拥有更显著长焦特性,从而可提高变焦比;另一方面还可减小***的色差与球差,提升成像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f12/f1<2;
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2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第一透镜为第一镜组提供主要的负屈折力,满足该关系时,可有利于避免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过大而引起像差集中和灵敏度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一透镜的面型设计也有利于与第二透镜配合,以便于机构排布以及后期加工组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0mm<sd31c/FNOc<1.3mm;
sd31c为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FNOc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的光圈数。满足该关系时,光学变焦***在长焦端时依然能够拥有足够的进光量,从而在对远处物体成像时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一种变焦模组,包括驱动件、图像传感器及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变焦***,所述图像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三镜组的出光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镜组、所述第二镜组和所述第三镜组中的至少两者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移动。通过采用上述光学变焦***,上述变焦模组在像差校正、提高相对亮度、提高变焦比、实现大像面、降低制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良好的兼顾,从而可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固定件及上述的变焦模组,所述变焦模组设于所述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变焦模组,电子设备将拥有较大的变焦范围以及在不同焦端下的优良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包括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5包括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6包括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包括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1包括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2包括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包括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7包括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8包括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1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包括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23包括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24包括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2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包括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29包括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30包括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31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包括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35包括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36包括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图3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变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厚度”、“上”、“前”、“后”、“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了提供了一种五片式光学变焦***10,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依次包括:第一镜组G1,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第二镜组G2,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第三镜组G3,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同轴设置,即各透镜的光轴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也可称为光学变焦***10的光轴101。其中,
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第一镜组G1移动,从而改变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实现光学连续变焦。每一镜组中的透镜可装配于一支架中。在变焦过程中,任一镜组中的各透镜同步移动,具体可通过设置如音圈马达等驱动件以作用至少两组镜组的支架以使相应镜组沿光轴101移动。
另外,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及像侧面S10。光学变焦***10存在一虚拟的成像面S11,成像面S11位于第三镜组G3的出光侧,物平面上的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相应状态下的各镜组调节后能够会聚于成像面S11。一般地,光学变焦***10的成像面S11与图像传感器的感光表面重合。
在本申请的光学变焦***10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其中至少一者还存在反曲。
上述光学变焦***10中,作为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通过上述屈折力和面型设计以配合其他透镜,可以使光学变焦***10拥有合适的入光口径,有利于光学变焦***10在不同焦端下依然拥有足够的进光量。特别地,第二透镜L2的正屈折力设计可校正第一透镜L1产生的球面像差,同时对来自第一透镜L1的光线实现调节,防止入射光线在经过第一镜组G1时发生过大偏折,从而使经过第一镜组G1的光线能够向第二镜组G2合理过渡,特别是对于变焦***而言,可有效防止切换焦端时由于第一镜组G1与第二镜组G2之间的光线偏折不合理而产生过大的成像清晰度差异。通过上述第三透镜L3的屈折力及面型设计,一方面可及时会聚来自第一镜组G1的光线,有利于缩短***总长;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大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长焦特性,有利于增大光学变焦***10的变焦比,使***拥有更佳的变焦性能。进一步地,第二镜组G2中的第四透镜L4的上述屈折力及面型设计可利于校正物方透镜产生的像差,与物方透镜相反的屈折力设置也有利于光线获得合理的偏转,以向第三镜组G3合理过渡。第五透镜L5的屈折力、面型及反曲设计能够使边缘视场的光线在经过时拥有合理的偏转,以提高边缘视场所对应的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同时也有利于光学变焦***10拥有大像面特性以匹配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进而提高成像品质。通过以上设计,光学变焦***10在像差校正、提高相对亮度、提高变焦比、实现大像面、降低制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良好的兼顾,即通过五片透镜设计便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在变焦操作下,光学变焦***10能够在至少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在短焦端和长焦端之间切换;或者在至少三种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在短焦端、中焦端和长焦端之间切换。当光学变焦***10处于短焦端时,光学变焦***10将拥有变焦过程中最短的有效焦距;当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光学变焦***10将拥有变焦过程中最长的有效焦距。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有效焦距大小将介于最长有效焦距与最短有效焦距之间,但并不意味着只能是两者的中间值。且应注意的是,一些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并不限于在短焦端、中焦端和长焦端三者之间切换,光学变焦***10也可以切换至短焦端与长焦端两者之间的任一状态,以拥有介于最长有效焦距与最短有效焦距之间的任一有效焦距,从而对应不同的拍摄场景需求。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由短焦端切换至长焦端的变焦过程中,第一镜组G1与第二镜组G2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二镜组G2与第三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或增大,第三镜组G3与光学变焦***10的成像面S11之间的距离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光学总长可固定,此时第一镜组G1相较光学变焦***10的成像面S11而言保持固定,也可理解为在光学变焦***10与图像传感器装配成变焦模组后的变焦过程中,第一镜组G1相对图像传感器保持不动,此时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可分别相对第一镜组G1发生沿光轴方向的移动以实现光学变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光学总长也可随变焦调节而发生改变,也可理解为在装配成变焦模组后的变焦过程中,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及第三镜组G3均能够相对图像传感器发生沿光轴方向的移动。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还满足以下至少一个关系,且当具有上述五片式结构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任一关系式时,均能带来相应的效果:
(ctg1+ctg2+ctg3)/ttld<0.24;ctg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101上的距离,ctg2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至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101上的距离,ctg3为第五透镜L5于光轴101上的厚度,ttld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1于光轴101上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各镜组的轴向尺寸之和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光学变焦***10的光学总长得到了有效压缩,从而有利于实现光学变焦***10的小型化设计。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光学变焦***10的轴向长度过大,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0.2、0.205、0.21、0.214、0.218、0.226、0.23、0.233或0.237。
3.5<IMGH/FFLd<7.0;IMGH为光学变焦***10的最大成像圆半径,FFLd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至成像面S11于光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有利于光学变焦***10拥有大像面特性以匹配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光学变焦***10处于大视角状态下,抑制边缘视场光线从第三镜组G3出射时相对光轴的偏折程度,即减小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从而可有效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防止暗角的产生,进而提升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3.7、3.86、4.1、4.37、4.9、5.28、5.74、6.2、6.55或6.74。
cj/dj>1.53;cj为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有效焦距,dj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有效焦距。满足该关系时,可使光学变焦***10拥有较大的变焦比,即变焦范围得到增大,***的放大倍数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光学变焦***10的变焦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56、1.58、1.62、1.65、1.67或1.7。
15<|R52/sag52|<250;R52为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101处的曲率半径,sag52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满足该关系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弯曲程度能够得到合理控制,以使第五透镜L5为光学变焦***10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外还可为边缘视场光线入射成像面S11提供合理的过渡环境,降低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满足该关系的同时还可减小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的弯曲程度,从而降低该面的公差敏感度。当低于关系式的下限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的有效径处矢高过大,易使得面型过于陡峭复杂,增加透镜的成型和加工难度。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过于平缓,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光线偏折力,使得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难以对入射光线相对光轴的偏转程度实现合理抑制,易导致成像面S11上的光线的入射角增大,降低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8、20、26、30、35、47、60、86、105、110、210或240。
7<|f4|/et4d<13;f4为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et4d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最大有效径处至像侧面S8最大有效径处于光轴方向距离。满足该关系时,第四透镜L4的屈折力能够被合理约束,有利于减小第二镜组总长,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之间可得到合适地控制,有利于降低透镜的加工成型难度以及提升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当低于关系式下限时,第四透镜L4为第二镜组G2提供的负屈折力过大,不利于校正像差和保证足够的解析力,且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方只剩一片透镜,因此会增大最后一片透镜的负担,容易使***中最后一片透镜难以对剩余像差实现有效校正,进而导致成像质量降低。当高于关系的上限时,第四透镜L4为第二镜组G2贡献的负屈折力不足,不足以偏折光线至合适的角度射入第三镜组,不利于实现***的长焦和高变焦比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7.8、8.0、8.3、8.7、9.9、10.5、11.8、12.5或12.7。
10<f5/sag51<50;f5为第五透镜L5的有效焦距,sag51为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满足该关系时,可通过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面型的弯曲程度来合理约束第五透镜L5的屈折力强度,一方面可为光学变焦***10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一方面,可将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控制在在适宜范围内,以有效控制该面的边缘倾角,实现对经过该面最大有效径处的光线进行合理的偏折,以有利于实现大像面设计。当高于关系式上限时,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边缘倾角过小,不足以对边缘光线提供足够的偏转力度,使得光线于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过大,易导致边缘成像区域的亮度不够而形成暗角。当低于关系式下限时,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边缘倾角过大,该面面型过于弯曲,一方面容易增大边缘视场的场曲、像散和畸变等像差,另外还会减小光学变焦***10的可伸缩空间,不利于伸缩变换前的小型化,同时也不利于第五透镜L5的加工成型和组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6、16.3、16.8、17.3、17.5、24、29、32、40、44.5或47。
1<f2/|f12|<5;f2为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f12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第二透镜L2为第一镜组提供正屈折力,通过控制上述关系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助于第二透镜L2平衡第一透镜L1的负屈折力,使光线获得合理的偏转角,从而能够使由第一镜组G1出射的光线更平缓地过渡至第二镜组G2,另外还有利于缩短第一镜组G1的总长。当低于关系式的下限时,第二透镜L2提供的正屈折力过大,不利于像差校正。当高于关系式的上限时,又会导致第二透镜L2提供的屈折力过小,透镜整体过于平缓,不利于对来自第一透镜L1的光线实现合理偏折,不利于缩短第一镜组G1的总长。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3、1.5、1.7、2.0、2.5、2.9、3.1、3.7、4、4.2或4.4。
0.9mm-1<(n4-n5)*10/ct45c<1.2mm-1;n4为第四透镜L4于d光下的折射率,n5为第五透镜L5于d光下的折射率,ct45c为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101上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将有利于使光学变焦***10在长焦端时拥有更显著长焦特性,从而可提高变焦比;另一方面还可减小***的色差与球差,提升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0.96、1、1.03、1.06、1.08或1.1,数值单位为mm-1
1<f12/f1<2;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12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第一透镜L1为第一镜组G1提供主要的负屈折力,满足该关系时,可有利于避免第一透镜L1的屈折力过大而引起像差集中和灵敏度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一透镜L1的面型设计也有利于与第二透镜L2配合,以便于机构排布以及后期加工组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3、1.32、1.37、1.48、1.56、1.65、1.74或1.8。
1.0mm<sd31c/FNOc<1.3mm;sd31c为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最大有效半口径,FNOc为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光圈数。满足该关系时,光学变焦***10在长焦端时依然能够拥有足够的进光量,从而在对远处物体成像时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所满足的该关系具体可以为1.08、1.1、1.12、1.15、1.18、1.2或1.22,数值单位为mm。
应注意的是,IMGH也可理解为光学变焦***10分别于各焦端下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光学变焦***10在变焦过程中的像高IMGH不变。当装配图像传感器后,Imgh也可理解为图像传感器的矩形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另外,当描述某个透镜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时,也可理解为该表面与光轴101的交点至该面最大有效径处于平行光轴101方向的距离,透镜表面的最大有效径也可称为该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或最大有效通光孔径。透镜表面的最大有效径取决于有效光线在经过该面时的最大通光区域的尺寸,因此在不同焦端时,同一透镜表面的最大有效径的大小可能不同。当某一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数值(如sag51、sag52)为正数时,即表示该面的最大有效径处相较该面与光轴101相交处更靠近物侧;当矢高数值为负数时,即表示该面的最大有效径处相较该面与光轴101相交处更靠近像侧。
以上各关系式条件所涉及的有效焦距、组合焦距的数值参考波长为555nm,有效焦距及组合焦距至少是指相应透镜或镜组于近光轴101处的数值,透镜的屈折力至少是指于近光轴101处的情况,各关系式条件所涉及阿贝数、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d光波长(587.56nm)。且以上各关系式条件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针对的是拥有上述透镜设计的光学变焦***10。在无法确保拥有上述光学变焦***10的透镜设计(镜组数量、各镜组中的透镜数量、镜组的屈折力配置等)时,将难以确保光学变焦***10在满足这些关系式时依然能够拥有相应的技术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摄像性能发生显著下降。
光学变焦***10还包括孔径光阑,孔径光阑用于控制光学变焦***的入光量及景深,同时也能阻挡非有效光线以抑制像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任一透镜表面上设置遮光膜或者通过夹持件以形成孔径光阑。特别地,在上述光学变焦***10中,使第二镜组L2的第一片透镜的入光面(即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作为孔径光阑面,可有效配合拥有光学变焦***10的上述设计,使得光学变焦***10在切换至不同变焦状态时依然能够合理地拦截非有效光线以有效抑制像差,同时也有利于获得合理的入光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球面面型,当透镜的至少一侧表面(物侧面或像侧面)为非球面时,即可称该透镜具有非球面面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各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设计为非球面。非球面设计能够帮助光学变焦***10更为有效地消除像差,改善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球面面型,球面面型的设计可降低透镜的制备难度,降低制备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兼顾制备成本、制备难度、成像品质、组装难度等,光学变焦***10中的各透镜表面的设计可由非球面及球面面型搭配而成。应注意的是,当某个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为非球面时,该面可以存在反曲结构,此时该面由中心至边缘的面型种类将发生改变
非球面的面型计算可参考非球面公式: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081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该面于光轴处的切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于光轴处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阶高次项相对应的高次项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五透镜L5中至少一者的材质为塑料(PC),塑料材质可以为聚碳酸酯、树胶等。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减小光学变焦***10的重量并降低制备成本,且由于塑料透镜的重量得到减小,从而也可相应减小变焦驱动结构(如音圈马达)的动力负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五透镜L5中至少一者的材质为玻璃(GL),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且具有优良及稳定的光学性能。光学变焦***10中不同透镜的材质之间可以由玻璃及塑料相互搭配而成,从而使***中的部分透镜为玻璃透镜,部分透镜为塑料透镜,以此平衡光学变焦***10的制备成本及光学性能。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组G1中的透镜的材质均为玻璃,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中的透镜的材质均为塑料。
为实现变焦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包括驱动件,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中的至少两者与驱动件连接并被驱动件所作用,驱动件用于驱动镜组沿***的光轴方向移动以使镜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发生相对位移,进而调节***的焦距。驱动件可以有多个,每个驱动件对应一个位置可调的镜组。驱动件可以为常规的音圈马达结构或齿轮驱动结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此处不加以赘述。
以下通过更具体的实施例以对本申请的光学变焦***10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应注意的是,图1至图3给出了***在变焦过程中各镜组之间的相对移动关系,但并不意味各***只能在这三个状态之间调节,对于以下各实施例也是如此。
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拥有上述设计的光学变焦***10能够在像差校正、提高相对亮度、提高变焦比、实现大像面、降低制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良好的兼顾,即通过五片透镜设计便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凸面。
当描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具有某种面型时,即该透镜表面于光轴101附近具有该种面型;当描述透镜表面于圆周处具有某种面型时,即该透镜表面于靠近最大有效径附近具有该种面型。
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以下表1所展现。由光学变焦***10的物侧至像侧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列,其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为孔径光阑面。红外截止滤光片110可以为光学变焦***10的一部分,也可从光学变焦***10中去除。表1中Y半径为透镜相应表面于光轴101处的曲率半径。透镜于“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的绝对值为该透镜于光轴101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的绝对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后一表面(透镜物侧面或光阑面)于光轴101上的距离,其中光阑的厚度参数表示光阑面至像方相邻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101上的距离。表格中各透镜的焦距(有效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56nm,且Y半径、厚度、焦距(有效焦距)的数值单位均为毫米(mm)。另外,以下各实施例中用于关系式计算的参数数据和透镜面型结构以相应实施例中的透镜参数表格中的数据为准。
表1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091
由表1可知,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应注意的是,当装配图像传感器后,FOV可理解为图像传感器的矩形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方向对应的光学变焦***10的最大视场角。
根据表1的参数值可得出:在短焦端时,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d=11.73mm,光圈数FNOd=2.51,最大视场角FOVd=39.13°,光学总长TTLd=28.36mm。
在中焦端时,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z=15.07mm,光圈数FNOz=2.76,最大视场角FOVz=30.05°,光学总长TTLz=23.89mm。
在长焦端时,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c=18.04mm,光圈数FNOc=2.95,最大视场角FOVc=25.04°,光学总长TTLc=21.56mm。
表1中的D1代表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至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上的距离,也即代表了第一镜组G1与第二镜组G2之间于光轴101上的距离。D2代表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101上的距离,也即代表了第二镜组G2与第三镜组G3之间于光轴101上的距离。D3代表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至成像面S11于光轴101上的距离,也即代表了第三镜组G3与成像面S11之间于光轴101上的距离。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1(mm) D2(mm) D3(mm)
短焦端 9.006 11.366 0.912
中焦端 3.537 11.214 2.066
长焦端 0.299 11.172 3.019
在该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在变焦过程中的光学总长TTL会相应变化,光学总长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1于光轴101上的距离,即第一镜组G1在变焦过程中相较成像面S11的距离会发生改变。光学变焦***10由短焦端切换至长焦端的变焦过程中,第一镜组G1与第二镜组G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镜组G2至第三镜组G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三镜组G3与光学变焦***10的成像面S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但光学变焦***10的光学总长TTL逐渐减小。
另外,以下表2展现了表1中相应透镜表面的非球面系数,其中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阶高次项相对应的系数。
表2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3.922E-01 -3.363E+00 -2.715E+00 8.753E+00 0.000E+00 0.000E+00
A4 3.207E-04 -2.870E-03 -2.797E-03 3.144E-04 -8.108E-03 -8.950E-03
A6 -5.257E-06 5.095E-04 5.065E-04 7.769E-05 2.261E-04 3.757E-04
A8 1.217E-06 -2.772E-05 -2.934E-05 -5.072E-06 -6.422E-07 -1.430E-05
A10 5.620E-08 5.137E-07 6.280E-07 3.122E-07 -6.016E-07 2.063E-07
A12 -4.600E-09 0.000E+00 0.000E+00 -5.000E-09 2.230E-08 0.000E+00
A1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6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2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此外,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还满足以下各关系:
(ctg1+ctg2+ctg3)/ttld=0.24;满足该关系时,各镜组的轴向尺寸之和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光学变焦***10的光学总长得到了有效压缩,从而有利于实现光学变焦***10的小型化设计。
IMGH/FFLd=5.174;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有利于光学变焦***10拥有大像面特性以匹配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光学变焦***10处于大视角状态下,抑制边缘视场光线从第三镜组G3出射时相对光轴的偏折程度,即减小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从而可有效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防止暗角的产生,进而提升成像质量。
cj/dj=1.54;满足该关系时,可使光学变焦***10拥有较大的变焦比,即变焦范围得到增大,***的放大倍数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光学变焦***10的变焦性能。
|R52/sag52|=16.42;满足该关系时,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弯曲程度能够得到合理控制,以使第五透镜L5为光学变焦***10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外还可为边缘视场光线入射成像面S11提供合理的过渡环境,降低边缘视场光线于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边缘成像区域的相对亮度,满足该关系的同时还可使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拥有合理且较小的弯曲程度,从而可降低该面的公差敏感度。
|f4|/et4d=7.64;满足该关系时,有利于减小第二镜组G2总长,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之间可得到合适地控制,有利于降低透镜的加工成型难度以及提升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当低于关系式下限时,第四透镜L4为第二镜组G2提供的负屈折力过大,不利于校正像差和保证足够的解析力,且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方只剩一片透镜,因此会增大最后一片透镜的负担,容易使***中最后一片透镜难以对剩余像差实现有效校正,进而导致成像质量降低。
f5/sag51=48.9;满足该关系时,可通过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面型的弯曲程度来合理约束第五透镜L5的屈折力强度,一方面可为光学变焦***10提供合适的屈折力;另一方面,可将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控制在在适宜范围内,以有效控制该面的边缘倾角,实现对经过该面最大有效径处的光线进行合理的偏折,以有利于实现大像面设计。
f2/|f12|=1.234;第二透镜L2为第一镜组G1提供正屈折力,通过控制上述关系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助于第二透镜L2平衡第一透镜L1的负屈折力,使光线获得合理的偏转角,从而能够使由第一镜组G1出射的光线更平缓地过渡至第二镜组G2,另外还有利于缩短第一镜组G1的总长。
(n4-n5)*10/ct45c=0.93mm-1;满足该关系时,一方面将有利于使光学变焦***10在长焦端时拥有更显著长焦特性,从而可提高变焦比;另一方面还可减小***的色差与球差,提升成像品质。
f12/f1=1.83;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12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第一透镜L1为第一镜组G1提供主要的负屈折力,满足该关系时,可有利于避免第一透镜L1的屈折力过大而引起像差集中和灵敏度集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一透镜L1的面型设计也有利于与第二透镜L2配合,以便于机构排布以及后期加工组装。
sd31c/FNOc=1.11mm;满足该关系时,光学变焦***10在长焦端时依然能够拥有足够的进光量,从而在对远处物体成像时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另外,图4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5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6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4至图6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以下各实施例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也均为555nm,纵坐标IMG HT表示像高,单位为mm。图4至图6均包括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面像差图(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纵向球面像差图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的由光瞳中心至光瞳边缘的光瞳坐标(Normalized Pupil Coordinator),横坐标表示成像面到光线与光轴交点的距离(单位为mm)。由各纵向球面像差图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第一实施例中的各波长光线的汇聚焦点偏离程度趋于一致,且大部分波长的焦点偏移被控制在±0.1mm以内,成像画面中的弥散斑或色晕得到有效抑制。图4至图6分别还包括光学变焦***10的像散场曲图(Astigmatic Field Curves),其中S曲线代表555nm下的弧矢场曲,T曲线代表555nm下的子午场曲。由图中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于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的最大场曲均被控制±0.1mm以内,各视场的场曲和像散均得到了良好的校正,画面中心和边缘均拥有清晰的成像。图4至图6分别还包括光学变焦***10的畸变图(Distortion),由图中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最大畸变均被控制在±3%以内,图像变形得到有效抑制。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7、图8和图9,图7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凸面。
另外,第二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3、表4给出,其中各结构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3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21
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
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1(mm) D2(mm) D3(mm)
短焦端 9.565 11.191 0.464
中焦端 3.943 10.993 1.656
长焦端 0.685 10.964 2.554
表4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1.037E+00 -3.549E+00 -3.663E+00 1.498E+00 0.000E+00 0.000E+00
A4 3.823E-04 -1.359E-03 -1.494E-03 1.010E-03 -5.188E-03 -4.644E-03
A6 2.353E-05 4.034E-04 4.548E-04 7.331E-05 2.198E-05 1.935E-04
A8 -4.456E-06 -3.244E-05 -3.893E-05 -7.613E-06 2.169E-05 -3.648E-06
A10 5.858E-07 8.284E-07 1.299E-06 5.685E-07 -1.901E-06 1.720E-08
A12 -3.350E-08 0.000E+00 0.000E+00 -1.180E-08 5.540E-08 0.000E+00
A1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6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2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关系:
(ctg1+ctg2+ctg3)/ttld 0.229 f5/sag51 17.523
IMGH/FFLd 5.928 f2/|f12| 1.633
cj/dj 1.548 (n4-n5)*10/ct45c(mm<sup>-1</sup>) 0.950
|R52/sag52| 108.304 f12/f1 1.624
|f4|/et4d 8.088 sd31c/FNOc(mm) 1.105
图10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11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12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由图10至图12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光学变焦***10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13、图14和图15,图13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凸面。
另外,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5、表6给出,其中各结构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5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31
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
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32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41
表6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5.688E-01 -4.579E+00 -3.897E+00 3.846E+00 0.000E+00 0.000E+00
A4 2.976E-04 -1.967E-03 -1.893E-03 3.835E-04 -8.134E-03 -8.917E-03
A6 5.256E-06 5.055E-04 5.022E-04 8.748E-05 1.181E-04 4.795E-04
A8 3.494E-07 -3.643E-05 -3.837E-05 -5.421E-06 2.862E-05 -2.115E-05
A10 1.447E-07 9.156E-07 1.111E-06 2.853E-07 -3.534E-06 4.206E-07
A12 -1.080E-08 0.000E+00 0.000E+00 -1.100E-09 1.230E-07 0.000E+00
A1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6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2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关系:
(ctg1+ctg2+ctg3)/ttld 0.232 f5/sag51 17.267
IMGH/FFLd 3.678 f2/|f12| 1.741
cj/dj 1.575 (n4-n5)*10/ct45c(mm<sup>-1</sup>) 1.108
|R52/sag52| 34.754 f12/f1 1.579
|f4|/et4d 12.897 sd31c/FNOc(mm) 1.161
图16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17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18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由图16至图18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光学变焦***10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19、图20和图21,图19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0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1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凸面。
另外,第四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7、表8给出,其中各结构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7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51
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
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1(mm) D2(mm) D3(mm)
短焦端 10.614 11.201 0.354
中焦端 4.649 11.200 1.510
长焦端 0.200 11.500 2.590
表8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3.947E-01 -1.709E+01 -4.738E+01 5.000E+01 0.000E+00 0.000E+00
A4 3.854E-04 1.120E-04 -1.879E-04 1.904E-03 -5.832E-03 -5.674E-03
A6 2.686E-05 2.695E-04 3.454E-04 8.082E-05 3.880E-05 2.141E-04
A8 -2.575E-06 -3.079E-05 -3.484E-05 4.181E-06 2.315E-05 -3.713E-06
A10 3.430E-07 1.346E-06 1.501E-06 -5.492E-07 -1.908E-06 2.050E-08
A12 -1.720E-08 -1.830E-08 -1.350E-08 6.130E-08 5.380E-08 0.000E+00
A1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6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2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关系:
(ctg1+ctg2+ctg3)/ttld 0.212 f5/sag51 15.772
IMGH/FFLd 6.855 f2/|f12| 4.590
cj/dj 1.718 (n4-n5)*10/ct45c(mm<sup>-1</sup>) 1.127
|R52/sag52| 55.410 f12/f1 1.228
|f4|/et4d 11.186 sd31c/FNOc(mm) 1.229
图22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23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24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由图22至图24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光学变焦***10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第五实施例
参考图25、图26和图27,图25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6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7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凹面。
另外,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9、表10给出,其中各结构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9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61
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
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62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71
表10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2.968E-01 -2.088E+01 -3.936E+01 -5.000E+01 0.000E+00 0.000E+00
A4 4.310E-04 -2.174E-04 -1.172E-03 2.144E-03 -1.428E-02 -1.677E-02
A6 5.386E-05 3.209E-04 5.072E-04 8.855E-05 3.880E-04 8.909E-04
A8 -6.883E-06 -2.181E-05 -3.929E-05 7.913E-06 4.480E-05 -3.954E-05
A10 9.146E-07 -2.395E-07 7.634E-07 -1.144E-06 -6.143E-06 5.440E-07
A12 -4.330E-08 5.090E-08 3.950E-08 1.155E-07 2.168E-07 -2.200E-09
A1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6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A2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关系:
(ctg1+ctg2+ctg3)/ttld 0.195 f5/sag51 28.327
IMGH/FFLd 4.732 f2/|f12| 2.060
cj/dj 1.699 (n4-n5)*10/ct45c(mm<sup>-1</sup>) 1.117
|R52/sag52| 246.908 f12/f1 1.493
|f4|/et4d 11.724 sd31c/FNOc(mm) 1.062
图28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29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30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由图28至图30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光学变焦***10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第六实施例
参考图31、图32和图33,图31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2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中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3体现了光学变焦***10于长焦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镜组G1,其中第一镜组G1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镜组G2,其中第二镜组G2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镜组G3,其中第三镜组G3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
光学变焦***10中各透镜的面型如下: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1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3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物侧面S7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物侧面S9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圆周处为凸面。
另外,第六实施例中光学变焦***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11、表12给出,其中各结构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11
Figure BDA0003060171320000181
光学变焦***10的有效焦距f、光圈数FNO、最大视场角FOV及光学总长TTL均给出了三个参数值,其中由左至右分别表示***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下的参数值。
D1、D2及D3在不同变焦状态下的数值可参考下表,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1(mm) D2(mm) D3(mm)
短焦端 10.292 11.207 0.850
中焦端 3.852 11.145 2.024
长焦端 0.299 11.179 2.967
表12
面序号 S5 S6 S7 S8 S9 S10
K -8.953E-01 -1.848E+00 -4.405E+00 -4.344E+01 0.000E+00 0.000E+00
A4 3.063E-04 -1.576E-02 -1.455E-02 -7.513E-05 -9.621E-03 -1.084E-02
A6 1.232E-04 9.855E-03 9.310E-03 7.147E-04 6.622E-04 9.929E-04
A8 -1.684E-05 -2.925E-03 -2.877E-03 -2.409E-04 -6.581E-05 -1.390E-04
A10 -1.081E-06 4.733E-04 5.002E-04 5.007E-05 -2.327E-06 1.473E-05
A12 8.208E-07 -3.935E-05 -4.842E-05 -5.946E-06 1.960E-06 -9.990E-07
A14 -1.513E-07 9.873E-07 2.285E-06 3.751E-07 -2.761E-07 4.020E-08
A16 1.510E-08 8.420E-08 -1.610E-08 -8.500E-09 1.840E-08 -9.000E-10
A18 -8.000E-10 -6.700E-09 -2.600E-09 -2.000E-10 -6.000E-10 0.000E+00
A20 0.000E+00 1.000E-10 1.000E-1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满足以下关系:
(ctg1+ctg2+ctg3)/ttld 0.207 f5/sag51 39.321
IMGH/FFLd 5.325 f2/|f12| 2.903
cj/dj 1.610 (n4-n5)*10/ct45c(mm<sup>-1</sup>) 0.932
|R52/sag52| 22.441 f12/f1 1.349
|f4|/et4d 11.910 sd31c/FNOc(mm) 1.164
图34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处于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35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中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图36体现了该实施例中的光学变焦***10处于长焦端时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各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由图34至图36可知,在短焦端、中焦端及长焦端三种变焦状态下,光学变焦***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光学变焦***10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参考图3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焦模组20,变焦模组20可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光学变焦***10、图像传感器210及驱动件(图未示),图像传感器210设置于光学变焦***10的像侧,即设于第三镜组G3的出光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中的至少两者相对图像传感器210移动。图像传感器210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般地,在装配时,光学变焦***10的成像面S13与图像传感器210的感光表面重叠。驱动件可以为常规的音圈马达结构或齿轮驱动结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此处不加以赘述。驱动件可以有多个,每个驱动件对应一个位置可调的镜组。通过采用上述光学变焦***10,变焦模组20在像差校正、提高相对亮度、提高变焦比、实现大像面、降低制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良好的兼顾,从而可拥有优良的变焦性能。
参考图3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电子设备30包括上述变焦模组20及固定件310,变焦模组20安装于固定件310,固定件310可以为显示屏、电路板、中框、后盖等部件。电子设备30可以为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车载摄像设备、监控设备、无人机、医疗设备(如内窥镜)、生物识别设备(如指纹识别设备、瞳孔识别设备、人脸识别设备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采用上述变焦模组20,电子设备30将拥有较大的变焦范围以及在不同焦端下的优良成像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
第二镜组,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镜组,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其中至少一者存在反曲;
所述第二镜组和所述第三镜组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镜组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变焦***的有效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ctg1+ctg2+ctg3)/ttld<0.24;
ctg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g2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g3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tld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3.5<IMGH/FFLd<7.0;
IMGH为所述光学变焦***的最大成像圆半径,FFLd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cj/dj>1.53;
cj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的有效焦距,dj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5<|R52/sag52|<250;
R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sag52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7<|f4|/et4d<13;
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et4d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径处至像侧面最大有效径处于光轴方向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0<f5/sag51<50;
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sag51为所述光学变焦***于短焦端时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矢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f2/|f12|<5;
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12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0.9mm-1<(n4-n5)*10/ct45c<1.2mm-1
n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d光下的折射率,n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d光下的折射率,ct45c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f12/f1<2;
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2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满足关系:
1.0mm<sd31c/FNOc<1.3mm;
sd31c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FNOc为所述光学变焦***于长焦端时的光圈数。
12.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图像传感器及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变焦***,所述图像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三镜组的出光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镜组、所述第二镜组和所述第三镜组中的至少两者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移动。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焦模组,所述变焦模组设于所述固定件。
CN202110510628.6A 2021-05-11 2021-05-11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296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628.6A CN113296232B (zh) 2021-05-11 2021-05-11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628.6A CN113296232B (zh) 2021-05-11 2021-05-11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6232A true CN113296232A (zh) 2021-08-24
CN113296232B CN113296232B (zh) 2022-08-30

Family

ID=7732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0628.6A Active CN113296232B (zh) 2021-05-11 2021-05-11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62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1043A (zh) * 2022-05-07 2022-08-16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2236663A1 (zh) * 2021-05-11 2022-11-1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1059A (ja) * 1999-02-09 2000-08-22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01356266A (ja) * 2000-06-13 2001-12-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20040136705A1 (en) * 2002-12-25 2004-07-15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US20050200970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Image-taking apparatus
JP2005275280A (ja) * 2004-03-26 2005-10-0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US20060082900A1 (en) * 2004-10-19 2006-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6308929A (ja) * 2005-04-28 2006-11-09 Olympus Imaging Corp 小型のズーム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20070053061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164004A (zh) * 2005-04-22 2008-04-1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倍率可变光学***和摄像透镜装置以及数字设备
CN101359088A (zh) * 2007-08-03 2009-02-0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三单元变焦透镜***和使用其的图像拾取装置
JP2009025380A (ja) * 2007-07-17 2009-02-0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US20100045808A1 (en) * 2006-12-20 2010-02-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Variable-power optical system,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digital apparatus
CN10231397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US20180017775A1 (en) * 2016-07-15 2018-01-18 Konica Minolta, Inc. 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
CN112630947A (zh) * 2021-03-11 2021-04-09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变焦光学***、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2731636A (zh) * 2020-11-30 2021-04-30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伸缩式三群连续变焦光学镜头、成像组件及手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1059A (ja) * 1999-02-09 2000-08-22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01356266A (ja) * 2000-06-13 2001-12-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20040136705A1 (en) * 2002-12-25 2004-07-15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US20050200970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Image-taking apparatus
JP2005275280A (ja) * 2004-03-26 2005-10-0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US20060082900A1 (en) * 2004-10-19 2006-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164004A (zh) * 2005-04-22 2008-04-1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倍率可变光学***和摄像透镜装置以及数字设备
JP2006308929A (ja) * 2005-04-28 2006-11-09 Olympus Imaging Corp 小型のズーム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20070053061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045808A1 (en) * 2006-12-20 2010-02-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Variable-power optical system,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digital apparatus
JP2009025380A (ja) * 2007-07-17 2009-02-0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CN101359088A (zh) * 2007-08-03 2009-02-0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三单元变焦透镜***和使用其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31397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US20180017775A1 (en) * 2016-07-15 2018-01-18 Konica Minolta, Inc. 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
CN112731636A (zh) * 2020-11-30 2021-04-30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伸缩式三群连续变焦光学镜头、成像组件及手机
CN112630947A (zh) * 2021-03-11 2021-04-09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变焦光学***、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海清等: "小型化大面阵非制冷红外连续变焦光学***设计", 《红外》 *
姚多舜: "连续变焦光学***设计讲座 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的设计方法(2)", 《应用光学》 *
江伦等: "高变倍比变焦距***设计", 《光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663A1 (zh) * 2021-05-11 2022-11-1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911043A (zh) * 2022-05-07 2022-08-16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6232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2056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67376B2 (en) Image captur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341539B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534409B (zh) 变焦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08672A (zh) 光学成像***
CN113296232B (zh) 光学变焦***、变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684599A (zh) 光学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34408B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815181A (zh) 光学***、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56612B (zh) 光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987256B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14634A (zh) 光学***、摄像模组和汽车
CN112612125A (zh) 变焦光学***、变焦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740599B (zh)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484998B (zh) 光学***和具有其的取像模组、电子装置
CN11337680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15047607A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1905838U (zh) 光学成像***
CN113467048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59295A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253427A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281876A (zh) 光学***、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214474199U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815197B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4474190U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