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2816A -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2816A
CN113242816A CN201980084104.6A CN201980084104A CN113242816A CN 113242816 A CN113242816 A CN 113242816A CN 201980084104 A CN201980084104 A CN 201980084104A CN 113242816 A CN113242816 A CN 113242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motor vehicle
airbag
water tank
tank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4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燕妮
O·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ublication of CN11324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ir Bag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其包括挡风玻璃(4)和至少一个带有气囊(2a)的行人气囊模块(2),所述气囊能经由水箱覆盖件(8a)展开到所述挡风玻璃(4)上,其中,所述水箱覆盖件(8a)具有至少一个冲击轮廓(9)作为用于展开所述气囊(2)的过渡轮廓。

Description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具体而言尤其涉及行人气囊和相关构件在事故情况下的无干扰展开过程。
背景技术
当与行人相撞时,行人气囊必须快速展开到挡风玻璃上,以便减弱行人对前挡风玻璃的撞击并且可靠地使严重受伤的风险最小化。
在此,行人气囊通常布置在车辆发动机罩的下棱边上的行人气囊模块中,并且该气囊在被触发之后朝向机动车的挡风玻璃的前方和上方的方向展开。
气囊在展开时会以高撞击力碰撞到在后发动机罩棱边与下挡风玻璃区域之间的区域上,这通常导致布置在该区域中的构件(例如水箱覆盖件、雨刮器***和挡风玻璃)上发生严重损坏、例如破裂,并因此导致与此相关联的高维修开销。
气囊对下挡风玻璃区域以及布置在那里的雨刮器组件的撞击通常还导致气囊卡在雨刮器上并且在此也使气囊受到损害。
在DE 102011101496 A1中提议,将斜坡作为用于气囊无干扰展开的引导面装配在雨刮器臂上。该提议并未被采纳,因为进行展开的气囊将显著的力施加到布置在下挡风玻璃区域中的构件上,尤其是在水箱覆盖件上,这些构件在传递压力时可能会破裂。
附加地,将气囊的撞击力传递到雨刮器上会使雨刮器臂加速,由此雨刮器臂撞击到玻璃上,由此出现玻璃破裂的危险,从而不再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其中,在气囊展开情况下,不仅可以将气囊损坏的风险保持得较低而且可以将在气囊撞击到下玻璃区域上时相关车辆部件损坏的风险保持得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构型,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一种包括挡风玻璃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气囊的行人气囊模块的机动车中,该气囊可以经由水箱覆盖件展开到挡风玻璃上,其中,该水箱覆盖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轮廓作为用于展开气囊的过渡轮廓。
所述气囊尤其可以布置在车辆发动机罩的下棱边上或车辆的水箱中。
在与之相应地提出的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中,最大程度地减小在展开气囊时由气囊施加的压力或撞击力,所述压力或撞击力被施加到与气囊相遇的构件上。这能够在展开气囊且气囊撞击到下玻璃区域之后实现车辆的正常运行。
由于水箱覆盖件包括冲击轮廓作为用于展开气囊的过渡轮廓或引导面,所以气囊在触发之后能够以无干扰地支撑到水箱覆盖件的冲击轮廓上的方式可靠且快速地铺开并且定位到挡风玻璃上。该冲击轮廓优选构造为加固结构,以便使在气囊展开到水箱覆盖件上时施加的力分布并且由此不受损坏地承受该力。从而,冲击轮廓可以作为过渡轮廓起作用,用于使气囊可靠地铺开直至挡风玻璃上。由此防止玻璃破裂,因为气囊的撞击力到雨刮器和下玻璃区域上的相关车辆部件的传递被减少。
根据所述机动车的第一构型,在水箱覆盖件上构造有承载结构,该承载结构以至少一个承载臂与车身连接。这使得由气囊施加到水箱覆盖件上的压力减小,因为这些力通过承载结构及其与车身连接的承载臂被传递到车辆结构上。由此,可靠地避免水箱覆盖件的破裂或变形。此外,进一步减小施加到挡风玻璃上的撞击力和施加到布置在下挡风玻璃区域上的雨刮器上的撞击力。
根据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的另一构型,承载结构以承载臂可拆卸地与水箱覆盖件的冲击轮廓连接。根据该替代方案,水箱覆盖件和承载结构可以彼此分开地制造,然后,或者可以在安装到车辆中之前装配成一个模块,或者也可以分开地安装到车辆中,尤其是安装到车辆的水箱中,然后间接或直接地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根据一个替代构型,承载结构也可以以承载臂一体地模制在水箱覆盖件的冲击轮廓上。根据该替代方案,可以将承载结构以承载臂直接模制在冲击轮廓上,或者例如在模具中一起成型,这在水箱覆盖件和承载结构以浇注方法或注塑方法并且例如通过注塑成型由塑料制成时尤其是有益的。
为了尽可能可靠地防止气囊卡在雨刮器上,冲击轮廓通常可以具有冲击面,该冲击面可以构造为冲击轮廓,该冲击轮廓倾斜地上升并且进行引导至超过雨刮器区域的高度。由此,冲击面形成斜坡状的过渡轮廓,在该过渡轮廓上,气囊在无干扰且不受损害地由行人气囊模块触发之后可以无干扰地展开直至或超过雨刮器高度,至少超过雨刮器的指向车辆前部的最前角部。
冲击轮廓可以帽形地构造,并且在上侧具有冲击面,并且在背侧与雨刮器相对置地具有倾斜的冲击支撑壁,并且在前侧与行人气囊模块相对置地具有倾斜的斜坡面。帽形的构型使得例如雨刮器马达或其他车辆部件能够以隐藏的方式布置在布置为上帽面的冲击面下方。前侧的倾斜斜坡面与行人气囊模块相对置地布置,并且确保气囊模块的在展开气囊时打开的盖可以直接置于斜坡面上,由此形成延伸直至行人气囊模块的斜坡。通过背侧的、下降的并且特别优选陡峭下降的冲击支撑壁能够使得冲击轮廓以及从而冲击面尽可能紧密地、即以距挡风玻璃的下部区域的尽可能小的间距靠近其布置。
通常,冲击支撑壁与雨刮器能够以间距布置,其中,约10mm≤x≤约30mm,尤其是约15mm≤x≤约25mm,并且优选地以约20mm±约2mm的间距布置。该间距选择得越短,则在冲击轮廓或冲击面与雨刮器之间的中间空间可以因此构造得越小,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气囊卡在雨刮器上的风险。这使得能够将水箱覆盖件至少在部分区段中紧密靠近地布置到挡风玻璃的下部区域上,或者也可以将水箱覆盖件至少在冲击轮廓或其冲击面的部分区段中紧密靠近地布置到挡风玻璃的下部区域上。这使得气囊能够更快地铺开到挡风玻璃上。
优选地,冲击轮廓可以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具有宽度y,其中,约30mm≤x≤约4500mm,尤其是约100mm≤x≤约3000mm,并且优选地具有约2000mm±约200mm的特定值。这使得具有冲击面的冲击轮廓能够有针对性地布置在行人气囊模块与雨刮器之间。
根据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构型,在冲击面的下侧构造有加强结构。这实现冲击面的加固,由此冲击面可以在无损坏的情况下更好地承受在展开气囊时施加到水箱覆盖件上的力。加强结构优选是一种肋状或蜂窝状的加强结构。在这种加强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具有较厚壁厚和较小壁厚的区段,这些区段沿着冲击面或在冲击面的横向方向上交替。为了更进一步改善冲击面的形状稳定性,肋状或蜂窝状的加强结构可以布置在相对于气囊的铺开方向或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的垂直位置中、倾斜位置中或交叉位置中。
根据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构型,承载结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承载臂,所述至少两个承载臂与车身连接。优选地,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承载臂在车辆的水箱中直接竖立地装配在水箱的底板上。这使得在气囊撞击到承载结构的冲击面上时能够在车辆结构中线性地或直接地传递撞击力。
根据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构型,承载结构具有承载面元件。由此,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承载臂和承载面元件首先预装配成一个承载结构模块,然后可以在唯一的装配步骤中将该预装配的承载结构模块布置并固定在水箱中。
通常,承载面元件与水箱覆盖件的冲击面面一致地构造。承载面元件的这种面一致的构型使得承载面元件能够与冲击面面对齐地构造,由此进一步明显改善撞击力的传递和由气囊施加的压力的分布。
根据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构型,承载结构由塑料构成,优选由碳纤维加强塑料或者玻璃纤维加强塑料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加强塑料构成。如果承载结构与水箱覆盖件整体制造,例如以注塑方法制造,则选择这些材料是特别优选的。替代地,承载结构可以由金属、优选铝或钢构成。此外,承载结构可以由包含铝或钢的金属合金构成。这使得承载结构特别牢固地固定在车身上或水箱上,其方式是,将承载结构例如直接与车身或与由金属制成的水箱焊接,或者其方式是,借助符合标准地要在车辆结构中使用的固定器件、例如螺钉或扣眼来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主题还是一种可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的上述第一构型的水箱覆盖件,该水箱覆盖件用于覆盖在机动车中布置在挡风玻璃前方的水箱。该用于机动车的水箱覆盖件包括至少一个冲击轮廓和与该冲击轮廓连接的、根据前述构型之一的至少一个承载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机动车的、尤其是用于机动车水箱覆盖件的承载结构,其中,承载结构以至少一个承载臂与水箱覆盖件连接,或者承载结构以至少一个承载臂模制在水箱覆盖件上。
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前述水箱覆盖件和/或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前述支承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是小型车辆、中型车辆或紧凑型车辆这些类别之一的车辆。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得出。附图示出:
图1带有抬起的罩和膨胀的行人气囊的机动车车身的示意性局部立体视图;
图2在正常条件下沿车辆横向方向朝着车辆右侧观察时的根据图1的具有行人气囊的车身的示意性横截面A-A;
图3从后方俯视a)和从前方俯视b)时的用于水箱覆盖件的承载结构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4具有行人气囊和水箱覆盖件的车身被取下发动机罩时的示意性局部立体视图;
图5根据一个变型不具有承载结构的水箱覆盖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6如在图2中穿过具有行人气囊的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观察时的带有抬起的发动机罩和膨胀的行人气囊的示意性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普遍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物体的附图中,图1以简化的立体图示出了在机动车碰撞之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动车1的车身12的一部分,所述碰撞已导致从行人气囊模块2中触发气囊2a。行人气囊模块2包括气囊2a,并且优选地布置在发动机罩3下方或水箱8中。在从行人气囊模块2中触发气囊2a时,发动机罩3通过进行膨胀的气囊2a或通过未示出的、装配在发动机罩3下侧的致动器或铰链被抬起,由此在发动机罩3的后边缘与相对置地布置的挡风玻璃4之间产生间隙19,气囊2a可以通过该间隙出来并展开到挡风玻璃4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此未示出的具有静止的发动机罩的机动车1,其中,与图1不同,该静止的罩在触发气囊2a之后留在其原始布置中并且不被抬起。在该机动车1中,在静止的罩的后边缘与下挡风玻璃区域7之间永久地存在足够大的间隙。
在两种构型中,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行人气囊2a的机动车1都包括水箱覆盖件8a,该水箱覆盖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y)上延伸并且在图4和图5中分别示出。如图2和图6所示,水箱覆盖件8a布置在下挡风玻璃区域7与发动机罩3的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前置的后棱边之间。在从行人气囊模块2中触发之后,气囊2a经由水箱覆盖件8a铺开到挡风玻璃4上和围住挡风玻璃4的A柱34上。为了展开气囊2a,水箱覆盖件8a具有冲击轮廓9,该冲击轮廓用作气囊2a的过渡轮廓或支撑面,其中,气囊2a支撑在冲击轮廓9上并且因此能够快速且无干扰和无损坏地定位在挡风玻璃4上。
图2和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剖面线A-A的、具有行人气囊2a的机动车车身12,其中,图2示出了处于正常驾驶条件下的车辆,并且图6示出了在发生事故之后发动机罩3被抬起并且行人气囊2a已膨胀的车辆。行人气囊模块2布置在发动机罩3下方并且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布置在水箱8前方。行人气囊模块2具有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模块壳体35,在该模块壳体中例如包含折叠的气囊2a和气体发生器36,其中,气体发生器36在行驶方向(x)上布置在折叠的气囊2a前方。可翻开的壳体盖37配属于模块壳体35,该壳体盖在壳体下侧39的后棱边上具有翻转轴40并且逆着行驶方向与水箱8相对置地布置。
如图2中所示,水箱8被水箱覆盖件8a覆盖,该水箱覆盖件从前水箱壁81延伸直至后水箱壁84,该后水箱壁在其上区段中用作玻璃支座85,并且下挡风玻璃区域7支撑在其上。
如从图2中可以看出,模块壳体35在水箱8前方以相对于与车辆纵向方向重合的平面的轻微倾斜位态固定在发动机罩3的罩骨架38的下侧上。另外,水箱覆盖件8a布置为关于车辆竖直方向(z)向下与罩骨架38间隔开。这在水箱覆盖件8a与罩骨架38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气囊展开通道25,其中,壳体盖37位于气囊展开通道25前端。相应地,模块壳体35也可以布置为在下侧集成在罩骨架38中。
如图2中所示,水箱覆盖件8a包括冲击轮廓9,该冲击轮廓构造为用于展开气囊2a的过渡轮廓或引导面。为此,冲击轮廓9优选具有帽形状45,该帽形状由上冲击面13和从那里在前侧朝着行人气囊模块2倾斜下降的斜坡面15以及从那里在背侧朝着下挡风玻璃区域7陡峭下降的冲击支撑面14形成。如尤其从图6可以看出,在触发气囊2a时,壳体盖37翻开并且优选地置于倾斜的斜坡面15上,由此壳体盖37或斜坡面15形成用于展开气囊2a的铺开轮廓41。由此,气囊2a可以首先展开到斜坡面15上,并且快速且无干扰地通过气囊展开通道25进一步经由冲击面13朝着挡风玻璃4的方向铺开。
在气囊2a撞击到冲击轮廓9及其冲击面13上时,施加显著的压力。为了吸收这些压力或将其分布到冲击轮廓9上,例如冲击轮廓9的下侧16或冲击面13的下侧17具有加强结构18,该加强结构可以优选地构造为肋状或蜂窝状的加强结构18。加固结构18能够以特别节省空间的方式构造在帽形的冲击轮廓9的下侧或其冲击面13的下侧。
根据图2和图6,上冲击面13在斜坡面15与冲击支撑面14之间倾斜上升地延伸直至超过下挡风玻璃7的区域的高度,在该高度布置有雨刮器5。如尤其从图6中可以看出,冲击轮廓9或其冲击面13由此形成斜坡状的过渡轮廓,在所述过渡轮廓上,气囊2a在从行人气囊模块2触发之后可以无干扰地展开直至雨刮器5的指向车辆前部的最前角部上或上方,而不会在此卡在雨刮器5的雨刮器臂6上或在此被损坏。
通过使下降的冲击支撑壁14与布置在下挡风玻璃区域7上的雨刮器5之间的间距保持尽可能小,还可以进一步减小气囊2a在雨刮器5或其雨刮器臂6上损坏的风险。因此,下降的冲击支撑壁14与雨刮器5以间距布置,其中,约10mm≤x≤约30mm,尤其是约15mm≤x≤约25mm,并且优选地以约20mm±约2mm的间距布置,即以小的中间空间30布置。该小的中间空间30使得冲击面13能够至少在部分区段中布置到挡风玻璃7的下部区域上或布置到紧靠在其上的雨刮器5的指向车辆前部的最前角部上,如其例如在图2和6中所示那样。通过该小的中间空间30使得气囊2a能够快速地定位在挡风玻璃4上,因为气囊2a可以在短的路段上经由冲击轮廓9并且以支撑在其冲击面13上的方式不受干扰地越过雨刮器5铺开到挡风玻璃4上。
在帽形的冲击轮廓9、45下方例如能够隐藏地布置有用于雨刮器5的马达、泵或相关连杆机构或当前未单独示出的任意其他车辆部件。由此,可靠地避免了气囊2a撞击到雨刮器组件的这样隐藏地布置的部件或根据现有技术迄今布置在下玻璃区域7上的车辆部件。
此外,如图2和图6中所示,承载结构10可以构造在水箱覆盖件8a上或可拆卸地与其连接。该承载结构10在图3a和3b中以从后方和前方的俯视图单独示出,并且例如具有一个承载臂11a或彼此间隔开并在竖直方向(z)上延伸的两个承载臂11a、11b,所述承载臂在机动车中的安装位置中布置在水箱8中。承载臂11a、11b优选地以其在水箱底板83上的下端与机动车1的车身12连接。承载面元件24与两个承载臂11a、11b在这些承载臂的上端处连接。承载面元件24例如I形或J形地构造,并且包括较短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a(见图3a)和较长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b(见图3b)。较长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b在与竖直方向(z)重合的平面中从上端延伸直至两个承载臂11a、11b的约一半高度。此外,较长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b具有至少两个承载接片26,所述承载接片用于在机动车中的安装位置中固定在前水箱壁81上,如在图2和图6中被遮挡地可以看到。这能够使得水箱8中的承载结构10与机动车车身12结构牢固地固定。这也能够使得承载结构10节省空间地布置在水箱8中。在图3a中示出的较短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a在一平面中从两个承载臂11a、11b的上端屋顶形地延伸直至它们的约一半长度,该平面相对于与水平方向重合的平面成一倾斜角度布置。
在机动车中在水箱覆盖件8a中或在水箱8中的安装位置中,较短的承载面元件区段24a优选以与冲击轮廓9的冲击面13面一致或者面对齐的方式布置并且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冲击轮廓9上或其冲击面13上,如在图2和图6中所示。这使得撞击力更好地传递到车辆结构中。
在这里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承载结构10优选地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优选地由铝或钢制成,或者由包括铝或钢的金属合金制成。在一种在此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承载结构10例如能够以一个承载臂11a或以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承载臂11a、b直接模制在水箱覆盖件8a的冲击轮廓9上,并且以注塑方法例如一体制造。在此,承载结构由塑料构成,优选由碳纤维加强塑料或玻璃纤维加强塑料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加强塑料构成。
在图4中,在俯视图中以去除发动机罩的简化图示出具有行人气囊模块2的车身12的布置。如图4中所示,水箱覆盖件8a沿车辆横向方向(y)在下挡风玻璃区域7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明显看到水箱覆盖件8a的置于左车辆侧70和右车辆侧80上的端区段50a、b。端区段50a、b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且具有拱曲的形状,该拱曲的形状具有居中布置的***51。水箱覆盖件8a在后端置于玻璃支座板85的第一区段上,该玻璃支座板能够形成后水箱壁84的一部分。挡风玻璃4以下挡风玻璃区域7置于玻璃支座板85的第二区段上。
根据图4,水箱覆盖件8a具有用于容纳雨刮器5的枢转轴20的装配孔20a,水箱覆盖件8a通过该装配孔相对于水箱8固定。在左车辆侧70上,水箱覆盖件8a具有带有冲击面13的第一冲击轮廓9、79,该第一冲击轮廓相对于左端区段50a和装配孔20a关于车辆横向方向(y)向内偏置地与挡风玻璃4相对置地布置。相应地,在右车辆侧80上,带有冲击面13的第二冲击轮廓9、89相对于右端区段50b和装配孔20a关于车辆横向方向(y)向内偏置地与挡风玻璃4相对置地布置。图4中的图示的前部在图2或图6的机动车中布置在发动机罩3下方。在该前部区域中,分别在左车辆侧和右车辆侧70、80上在第一冲击轮廓9、79和第二冲击轮廓9、89前方布置有带有气囊2a的第一行人气囊模块2、72和带有气囊2a的第二行人气囊模块2、82,如已经参考图2所描述的那样。在左车辆侧70或者驾驶员侧或副驾驶员侧上具有第一冲击轮廓9、79和冲击面13以及在右车辆侧80或副驾驶员侧或驾驶员侧上具有第二冲击轮廓9、89和冲击面13的水箱覆盖件8a的这种构型特别优选安装在这样的车辆中:在该车辆中,在发动机罩3下方与挡风玻璃4的驾驶员侧区段相对置地布置有第一车辆气囊模块2、72,并且与挡风玻璃的副驾驶员侧区段相对置地布置有第二行人气囊模块2、82。这使得气囊2a能够在不会在驾驶员侧的雨刮器臂6和副驾驶员侧的雨刮器臂6上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可靠且快速地展开,并且从而展开到挡风玻璃4的驾驶员侧区段上和副驾驶员侧区段上。
在图5中示出水箱覆盖件8a的一种变型。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图4不同,冲击轮廓9、90及其冲击面13、130基本上沿横向方向在整个纵向延伸尺度上延伸或者在机动车中的安装位置中在整个车辆宽度上延伸,尤其是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两个装配孔20a之间延伸,所述装配孔在机动车的安装位置中用于容纳左驾或右驾机动车的刮水器5的枢转轴20。
如图4中示例性地示出,水箱覆盖件8a还可以具有在纵向方向(x)上布置在冲击面13后方或冲击轮廓9、79、89后方的、用于将来自挡风玻璃(4)的溅水侧向地导出的排水槽60和布置在冲击面13前方的V形排水槽61。冲击轮廓9的倾斜的斜坡面15有利地构造为排水槽61的前侧壁,并且斜坡轮廓9的倾斜的冲击支撑壁14构造为V形排水槽60的背侧壁。这减小了水箱覆盖件8a的线膨胀,并且在水箱覆盖件8a装配在车辆中时能够使得冲击轮廓9、79、89作为防止来自挡风玻璃4的溅水的保护墙起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大量的水越过斜坡轮廓9流向排水槽61。
通常,水箱覆盖件8a还具有进气格栅65,该进气格栅具有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供应新鲜空气的多个开口。进气格栅65优选基本上水平地并且在车辆中的安装位置中沿车辆横向方向(y)布置,并且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水箱覆盖件8a在其最长延伸方向上布置并且相对于V形排水槽61的前侧壁突出地布置。从而,在水箱覆盖件8a装配在车辆中的情况下,进气格栅65沿水的流动方向布置在作为保护墙的冲击轮廓9、79、89后方并且布置在V形排水槽61后方,其结果是能够使更少的来自挡风玻璃4的溅水到达进气格栅65,由此能够使更少的水经由进气格栅65中的开口到达水箱8,进而能够使更少的新鲜空气供应的空气路径中的水分和湿气到达车辆的内部空间。
当然,尽管以上详细描述和附图呈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构型,但是它们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下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其等效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描述的构型进行各种修改。尤其地,从说明书和附图中也得出在权利要求中未提及的实施例的各个特征。这样的特征还可以以与在此具体公开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因此,对于在同一个语句中或在另一种类型的文本上下文中提到了多个这样的特征的事实并不能证明它们只能在特定公开的组合中出现;而是,原则上认为也可以省略或修改多个这样的特征中的一些单个特征,只要这不影响本发明的功能。
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动车
2 行人气囊模块
2a 气囊
3 发动机罩
4 挡风玻璃
5 雨刮器
6 雨刮器臂
7 下挡风玻璃区域
8 水箱
8a 水箱覆盖件
9 冲击轮廓
10 承载结构
11a、b 承载臂
12 车身
13 冲击面
14 冲击支撑壁
15 斜坡面
16 冲击轮廓下侧
17 冲击面下侧
18 加强结构
19 间隙
20 雨刮器的枢转轴
20a 装配孔
24 承载面元件
24a、b 承载面元件区段
25 气囊展开通道
26 承载接片
30 中间空间
34 A柱
35 模块壳体
36 气体发生器
37 壳体盖
38 罩骨架
39 壳体下侧
40 翻转轴
41 铺开轮廓
45 帽形状
50a、b 端区段
51 ***
60 排水槽
61 排水槽
65 进气格栅
70 左车辆侧
72 第一行人气囊模块
79 第一冲击轮廓
80 右车辆侧
81 前水箱壁
82 第二行人气囊模块
83 水箱底板
84 后水箱壁
85 玻璃支座
89 第二冲击轮廓
90 冲击轮廓
130 冲击面
X 车辆纵向方向
Y 车辆横向横向
Z 车辆竖直方向

Claims (15)

1.一种机动车,其包括挡风玻璃(4)和至少一个带有气囊(2a)的行人气囊模块(2),所述气囊能够经由水箱覆盖件(8a)展开到所述挡风玻璃(4)上,其中,所述水箱覆盖件(8a)具有至少一个冲击轮廓(9)作为用于展开所述气囊(2)的过渡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中,在所述水箱覆盖件(8a)上构造有承载结构(10),所述承载结构以至少一个承载臂(11a、b)与车身(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承载结构(10)以至少一个承载臂(11a、b)与所述水箱覆盖件(8a)的冲击轮廓(9)能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承载结构以至少一个承载臂(11a、b)模制在所述水箱覆盖件的冲击轮廓(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冲击轮廓(9)具有冲击面(13),所述冲击面倾斜地上升并且引导至超过雨刮器(5、6)的区域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冲击轮廓(9)是帽形的,并且在上侧具有所述冲击面(13),并且在背侧与所述雨刮器(5、6)相对置地具有下降的冲击支撑壁(14),并且在前侧与所述行人气囊模块相对置地具有倾斜的斜坡面(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冲击支撑壁(14)与所述雨刮器(5、6)以间距布置,其中,约10mm≤x≤约30mm,尤其是约15mm≤x≤约25mm,并且优选地以约20mm±约2mm的间距布置。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冲击轮廓(13)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具有宽度y,其中,约30mm≤x≤约2300mm,尤其是约100mm≤x≤约400mm,并且优选地具有约300mm±约50mm的特定值。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在所述冲击轮廓(9)的下侧或在所述冲击面(13)的下侧构造有加强结构(18)。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承载结构(10)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承载臂(11a、11b),所述至少两个承载臂与所述车身(12)连接。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承载结构(10)具有承载面元件(24)。
11.根据权利要求或9或10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承载面元件(24)与所述水箱覆盖件的冲击面(9)面一致地构造。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承载结构(10)由塑料或金属构成,或者由包括铝或钢的金属合金构成。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还具有气囊(2a),所述气囊在展开状态下在所述水箱覆盖件(8a)上和所述挡风玻璃(4)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
14.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覆盖件(8a),其用于机动车水箱(8),所述水箱覆盖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轮廓(9)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冲击轮廓(9)连接的承载结构(10)。
15.一种用于机动车水箱覆盖件(8a)的承载结构(10),其中,承载结构(10)以至少一个承载臂(11a、b)与所述水箱覆盖件(8a)连接,或者承载结构(10)以至少一个承载臂(11a、b)模制在所述水箱覆盖件(8a)上。
CN201980084104.6A 2018-10-18 2019-10-01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Pending CN113242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008274.2A DE102018008274B3 (de) 2018-10-18 2018-10-18 Kraftfahrzeug mit Fußgängerairbag und Wasserkastenabdeckung dafür
DE102018008274.2 2018-10-18
PCT/EP2019/076582 WO2020078717A1 (de) 2018-10-18 2019-10-01 Kraftfahrzeug mit fussgängerairbag, wasserkastenabdeckung und tragstruktur dafü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816A true CN113242816A (zh) 2021-08-10

Family

ID=68159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4104.6A Pending CN113242816A (zh) 2018-10-18 2019-10-01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67107A1 (zh)
CN (1) CN113242816A (zh)
DE (1) DE102018008274B3 (zh)
WO (1) WO202007871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903A (ja) * 1993-10-15 1995-04-25 Toyota Motor Corp ピラ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327064A (ja) * 2002-05-09 2003-11-19 Toyota Motor Corp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322724A (ja) * 2003-04-22 2004-11-18 Takata Corp 歩行者等の保護装置
CN1669847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US20050206139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Kenji Mori Pedestrian airbag system
JP2006036015A (ja) * 2004-07-27 2006-02-09 Toyoda Gosei Co Ltd 歩行者保護装置
CN101905684A (zh) * 2009-06-03 2010-12-08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有前窗玻璃气囊的汽车
CN103347745A (zh) * 2011-01-27 2013-10-09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1379B2 (ja) * 2001-10-02 2006-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168111A (ja) * 2002-11-18 2004-06-17 Toyoda Gosei Co Ltd 歩行者保護装置
JP2006062488A (ja) * 2004-08-26 2006-03-09 Honda Motor Co Ltd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464772B2 (ja) * 2004-09-01 2010-05-1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非乗員保護装置
DE102011101496B4 (de) * 2011-05-14 2016-05-19 Audi Ag Airbagvorrichtung an einem Fahrzeug mit einem Scheibenairbagmodu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903A (ja) * 1993-10-15 1995-04-25 Toyota Motor Corp ピラ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327064A (ja) * 2002-05-09 2003-11-19 Toyota Motor Corp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322724A (ja) * 2003-04-22 2004-11-18 Takata Corp 歩行者等の保護装置
CN1669847A (zh) * 2004-03-17 2005-09-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US20050206139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Kenji Mori Pedestrian airbag system
JP2006036015A (ja) * 2004-07-27 2006-02-09 Toyoda Gosei Co Ltd 歩行者保護装置
CN101905684A (zh) * 2009-06-03 2010-12-08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有前窗玻璃气囊的汽车
CN103347745A (zh) * 2011-01-27 2013-10-09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008274B3 (de) 2020-02-27
WO2020078717A1 (de) 2020-04-23
EP3867107A1 (de)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2851B2 (en) Reinforcing element for a lower area of a front bumper, and correspondingly equipped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7434872B2 (en)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lower region of a front bumper and front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8235159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windshield airbag
US8002334B2 (en) Service panel for a motor vehicle
JP615185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2356013A (zh) 包括前保险杠的机动车辆,该前保险杠具有延伸至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罩的中央部分
US20110049913A1 (en) Front part for a motor vehicle body
US20080088154A1 (en) Motor vehicle hood provided with hollow bodies
EP1944205B1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190092272A1 (en) Pedestrian protecting device
US9783242B2 (en) Wind-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20050280268A1 (en) Motor vehicle front with a cover in the center of the spoiler area for improved pedestrian protection in a collision
US6840659B2 (en) Transition region between a vehicle engine hood or front trunk lid and a headlight
KR101047620B1 (ko) 루프 에어백 장착구조
CN113242816A (zh) 具有行人气囊的机动车、水箱覆盖件以及用于此的承载结构
US9783152B2 (en) Vehicle impact reduction structure
JP4656031B2 (ja) 車両用排水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排水構造
JP6056589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デッキ構造
GB2498632A (en) Motor vehicle body
JP5240689B2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KR100587407B1 (ko) 에어백 모듈의 조립구조
KR100566960B1 (ko) 저속충돌 부분 변형 유도형 차량용 프론트엔드 모듈 캐리어
CN113242817A (zh) 具有气囊组件的机动车罩
JP6511771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5004883B2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