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459A -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459A
CN112874459A CN202110129277.4A CN202110129277A CN112874459A CN 112874459 A CN112874459 A CN 112874459A CN 202110129277 A CN202110129277 A CN 202110129277A CN 112874459 A CN112874459 A CN 112874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ption
absorption box
flanging
box body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9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申振
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bet Nings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Nings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Nings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Nings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92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盒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本体、加强筋、安装板;所述的吸能盒本体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即为中空空间;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中空空间内部;吸能盒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前端翻边为第一翻边,后端翻边为第二翻边;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吸能盒本体的中空空间内部;所述的安装板设置在吸能盒本体的后端,与第二翻边固定连接;所述的吸能盒结构中吸能盒本体为挤出成型工艺结构件。本发明的吸能盒结构内部有筋可以增加Z向以及Y向的强度,增加吸能盒的抗弯能力,且吸能盒后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避免碰撞过程中吸能盒连接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吸能盒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吸能盒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还包括了该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据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的概率是最高的,占交通事故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汽车结构中吸能盒处在前防撞梁和纵梁之间,在汽车发生前部碰撞时压溃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在发生低速碰撞时避免前纵梁变形以及冷凝器等部件被挤压。当发生高速碰撞时通过压溃吸能以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吸能盒将汽车前防撞梁与车身纵梁连在一起,是重要的吸能结构。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吸能盒自身能够压溃变形吸能,并将碰撞力传递到前纵梁和副车架等后面承力结构。吸能盒要具有稳定的压溃变形模式,以便在碰撞前期就能最大限度提高车身的吸能量。
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工程师应该尽可能提高吸能盒的吸能效率。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对吸能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吸能盒为上下两个U形零件拼接在一起,吸能盒与焊接板焊接在一起,焊接板为一平板结构,此种吸能盒结构在碰撞过程中容易折弯变形,造成能量吸收不稳定,吸能盒与焊接端板的焊接区域强度不足,容易出现焊接撕裂。为了增加吸能盒的吸能量,现有技术大多增加吸能盒厚度或者吸能盒内部增加填充物(刚性结构或者泡沫铝),这样做虽然能起到一定得加强作用但减弱了吸能盒的抗冲击能力。所以既能增加吸能盒的强度又能增加吸能盒缓冲作用的吸能盒才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吸能盒结构内部有筋可以增加Z向以及Y向的强度,增加吸能盒的抗弯能力,且吸能盒后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避免碰撞过程中吸能盒连接失效。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能盒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本体1、加强筋2、安装板3;
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即为中空空间4;
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中空空间4内部;
吸能盒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前端翻边为第一翻边5,后端翻边为第二翻边6;
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中空空间4内部;
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后端,与第二翻边6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能盒结构中吸能盒本体1为挤出成型工艺结构件。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矩形体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加强筋2为十字加强筋或米字加强筋或口字加强筋或田字加强筋。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为工字型平板,安装板3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7和第二螺栓孔8;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在安装板3的中央位置,即第二翻边6通过螺栓与安装板3的第一螺栓孔7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翻边5的宽度小于第二翻边6的宽度。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在夹角位置设置有折边9;吸能盒本体1在折边9位置处不设置翻边。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长设置为195mm,截面大小设置为85mm×90mm,第一翻边5大小设置为70mm×15mm,第二翻边6大小设置为70mm×20mm,吸能盒本体1***厚度设置为2mm,内部筋厚度设置为1.5mm。
进一步为,本发明安装板3厚度设置为3mm。
如上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碰撞吸能。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吸能盒本体1前端的第一翻边5与汽车发动机舱的防撞梁焊接连接;所述吸能盒本体1后端的第二翻边6通过旋入第二螺栓孔8的螺栓与汽车的大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充分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与安装版,吸能盒为挤出成型件,两端开口有翻遍,内部有十字加强筋,安装板为平板结构,吸能盒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吸能盒与防撞梁焊接连接。十字加强筋可以增加吸能盒的变形稳定性,防止折弯变形,与安装板的固定连接可以防止吸能盒在碰撞过程中连接失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吸能盒本体(1)、加强筋(2)、安装板(3)中空空间(4)第一翻边(5)第二翻边(6)第一螺栓孔(7)第二螺栓孔(8)折边(9)。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
一种吸能盒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本体1、加强筋2、安装板3;
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即为中空空间4;
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中空空间4内部;
吸能盒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前端翻边为第一翻边5,后端翻边为第二翻边6;
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中空空间4内部;
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后端,与第二翻边6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能盒结构中吸能盒本体1为挤出成型工艺结构件。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矩形体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加强筋2为十字加强筋或米字加强筋或口字加强筋或田字加强筋。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为工字型平板,安装板3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7和第二螺栓孔8;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在安装板3的中央位置,即第二翻边6通过螺栓与安装板3的第一螺栓孔7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翻边5的宽度小于第二翻边6的宽度。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在夹角位置设置有折边9;吸能盒本体1在折边9位置处不设置翻边。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长设置为195mm,截面大小设置为85mm×90mm,第一翻边5大小设置为70mm×15mm,第二翻边6大小设置为70mm×20mm,吸能盒本体1***厚度设置为2mm,内部筋厚度设置为1.5mm。
进一步为,本发明安装板3厚度设置为3mm。
如上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碰撞吸能。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吸能盒本体1前端的第一翻边5与汽车发动机舱的防撞梁焊接连接;所述吸能盒本体1后端的第二翻边6通过旋入第二螺栓孔8的螺栓与汽车的大梁连接。
本发明的吸能盒结构必须要求为挤出成型工艺结构件。若为铸造件,类如本发明数值参数的吸能盒在刚性上不能实现本发明的吸能要求。若铸造是为增强刚性,必须增加部件的参数厚度,但铸造成本较高,受制造工艺影响,当铸造的部件厚度增加时,其刚性成倍增长,此时很难把握合适的部件厚度。当部件厚度失去最优控制时,所制造出来的吸能盒就失去了吸能的作用。因此经本发明结合部件结构综合优化后,设置本发明的参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使得本发明的吸能盒结构在X\Y\Z三个方向整体达到吸能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吸能盒结构而言,禁止填充任何泡沫等内容物,否则会破坏本发明部件整体的吸能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例(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能穷举,本发明所记载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记载范围和其他技术要点范围为准),方案中公知的具体内容或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包括吸能盒本体(1)、加强筋(2)、安装板(3);
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即为中空空间(4);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中空空间(4)内部;
吸能盒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前端翻边为第一翻边(5),后端翻边为第二翻边(6);
所述的加强筋(2)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中空空间(4)内部;
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在吸能盒本体(1)的后端,与第二翻边(6)固定连接;所述的吸能盒结构中吸能盒本体(1)为挤出成型工艺结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体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为十字加强筋或米字加强筋或口字加强筋或田字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3)设置为工字型平板,安装板(3)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7)和第二螺栓孔(8);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设置在安装板(3)的中央位置,即第二翻边(6)通过螺栓与安装板(3)的第一螺栓孔(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翻边(5)的宽度小于第二翻边(6)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在夹角位置设置有折边(9);吸能盒本体(1)在折边(9)位置处不设置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本体(1)长设置为195mm,截面大小设置为85mm×90mm,第一翻边(5)大小设置为70mm×15mm,第二翻边(6)大小设置为70mm×20mm,吸能盒本体(1)***厚度设置为2mm,内部筋厚度设置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厚度设置为3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碰撞吸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能盒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本体(1)前端的第一翻边(5)与汽车发动机舱的防撞梁焊接连接;所述吸能盒本体(1)后端的第二翻边(6)通过旋入第二螺栓孔(8)的螺栓与汽车的大梁连接。
CN202110129277.4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874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277.4A CN112874459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277.4A CN112874459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459A true CN112874459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9277.4A Pending CN112874459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44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876A (zh) * 2021-06-23 2022-08-23 上海诺昂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吸能盒新型结构
EP4382367A1 (de) * 2022-12-08 2024-06-12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Deformationsprofil di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60088B3 (de) * 2004-12-13 2006-02-16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3344874U (zh) * 2013-07-02 2013-12-1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能盒及汽车防撞杆
JP2016088113A (ja) * 2014-10-29 2016-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接続部材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CN207403689U (zh) * 2017-10-27 2018-05-25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
CN109249886A (zh) * 2018-08-23 2019-01-22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提高小偏置碰撞安全性能的汽车前防撞梁
CN208897018U (zh) * 2018-08-23 2019-05-24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小偏置碰撞安全性能高的汽车前防撞梁
JP2020040486A (ja) * 2018-09-10 2020-03-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60088B3 (de) * 2004-12-13 2006-02-16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3344874U (zh) * 2013-07-02 2013-12-1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能盒及汽车防撞杆
JP2016088113A (ja) * 2014-10-29 2016-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接続部材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CN207403689U (zh) * 2017-10-27 2018-05-25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
CN109249886A (zh) * 2018-08-23 2019-01-22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提高小偏置碰撞安全性能的汽车前防撞梁
CN208897018U (zh) * 2018-08-23 2019-05-24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小偏置碰撞安全性能高的汽车前防撞梁
JP2020040486A (ja) * 2018-09-10 2020-03-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876A (zh) * 2021-06-23 2022-08-23 上海诺昂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吸能盒新型结构
EP4382367A1 (de) * 2022-12-08 2024-06-12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Deformationsprofil di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JP2015193272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0734063U (zh) 车架前横梁总成
CN112874459A (zh)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US9834170B1 (en) Collapsible radiator support brackets for pedestrian safety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01343009Y (zh) 车辆行人保护装置
CN21308309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WO2021091514A1 (en) A supported crash box
CN110962936B (zh) 横梁结构和车架
CN110758562A (zh) 一种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N217048531U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汽车
KR101399334B1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CN214607393U (zh) 提高车辆正面碰撞兼容性和小偏置碰撞安全性防撞梁结构
CN212373311U (zh) 一种汽车耐撞性的前端防撞结构装置
CN212709293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保险杠横梁
CN211809482U (zh)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13771955A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传力结构及车辆
CN211139237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108583689B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107662566B (zh) 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1364479U (zh) 一种用于偏置碰撞的车身端加强结构
CN218703104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753894U (zh) 碰撞吸能装置、白车身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