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9199B -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9199B
CN112789199B CN201980065470.7A CN201980065470A CN112789199B CN 112789199 B CN112789199 B CN 112789199B CN 201980065470 A CN201980065470 A CN 201980065470A CN 112789199 B CN112789199 B CN 112789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ortion
inflator
fixing
right direction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54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9199A (zh
Inventor
山部篤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8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9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60R2021/2078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in rear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容易安装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位于车身(侧面板200)和后座(S)之间,包括安全气囊(2)、向安全气囊(2)供气的充气器(3)和固定充气器(3)的安装支架(30)。安装支架(30)包括用于固定充气器(3)的充气器固定部(31),以及固定在其他部件上的第1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其中,第1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位于充气器固定部(31)在左右方向的内侧。

Description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车身和后座之间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包括向安全气囊提 供气体的充气器和将充气器固定于车身上的框体(参见JP 2009-040328 A)。具体地说,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包括固定充气器的底壁部 和固定在车身上的两个支架。在左右方向上,两个支架中的一个支架位 于底壁部的内侧,另一个支架位于底壁部的外侧。
发明内容
然而,该现有技术中,由于框体的另一个支架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底 壁部的外侧,例如,当框体是从车身内部安装时,由于另一个支架位于 比底壁部更深层的位置,因此框体的安装将变成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事情。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框体(安装支架)可以 容易安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车身和后座之间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后 侧安全气囊设备包括气囊、向所述气囊供气的充气器和将所述充气器固 定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所述充气器的充气器固定部,以及第1固定 部和个第2固定部,该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其他部件上。
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位于所述充气器固定 部的内侧。
根据所述结构,例如,当所述安装支架从车的内部安装到车身上时, 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都位于靠近操作者的位置,从而可以容易地安 装所述安装支架。
此外,在左右方向上,第1固定部可设置在第2固定部的外侧。
据此,例如,安装支架是从车的内部安装到车身上时,第2固定部 比第1固定部更靠近操作者,第2固定部的安装作业变得更容易。
再有,可以将第1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充气器的上方,所述第2固定 部设置在充气器的下方。
因此,与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配置在充气器的前后相比,可以 使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在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再有,所述安装支架可包括上壁和下壁,上壁位于安全气囊模块的 上方,下壁位于安全气囊模块的下方,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所述气囊 和所述充气器。
因此,可以限制气囊在上下方向上的过度展开。
再有,在前后方向,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宽度设置的比所述安全 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根据此结构,在前后方向上,上壁和下壁的宽度比安全气囊模块的 宽度窄,由此,可以减轻安装支架的重量。
再有,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的宽度设 置得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根据此结构,在前后方向上,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的宽度比安 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由此,可以减轻安装支架的重量。
再有,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安全 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根据此结构,充气器固定部的前后方向宽度比安全气囊模块的前后 方向宽度窄,由此,可以减轻安装支架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车内部观察配备有后侧安全气囊设备时的视图;
图2(a)为从车内部观察到的侧面板、锁扣板和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布局的侧视图,图2(b)为从上方观察锁扣板的视图;
图3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的分解斜视图;
图5为底座支架和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第一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第一变形例配置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7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第二变形例)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视图对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的实施方式举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如图1所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1是应用于汽车后座的设备,并且位于后座S和车身侧壁BS之间。
后排座椅S包括座椅座垫S1和座椅靠背S2,并且座椅靠背S2可绕 设置在其下端的轴向前倾斜。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固定在侧壁BS上, 而不是固定在座椅靠背S2上。因此,尽管图中未显示,当座椅靠背S2 向前倾斜时,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保持在侧壁BS上并且未被遮挡的部 分显露出来。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前表面与座椅靠背S2的前表面基 本齐平,通常情况下,后排座椅S使用时,外观上,其看起来好像是座 椅靠背S2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尽管针对安装在车身内左侧(后 排座椅的左侧)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进行说明,但在车身内的右侧也 可以配置左右镜像对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在描述本实施方式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左右方向的内侧”或“左右方向的外侧”是以 车身为基准定义,而不是以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为基准定义。换言之, “内侧”是指左右方向上靠近车身中心的位置,“外侧”是指在远离车 身中心的位置。另一方面,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前后方向”是以 后排座椅S为基准定义。
如图2所示,车身包括构成侧壁BS的侧面板200。侧面板200由金 属制成,并且包括形成侧壁BS的侧壁部210、从侧壁部210在左右方向 向内侧凸起的轮胎罩220和锁扣设置部230。轮胎罩220用于容纳轮胎 T的部分,并且包括第1部分221和第2部分222。
第1部分221位于轮胎T的前上部相应的位置,并且具有与轮胎T 的前上部对应的轮廓。第2部分222位于与轮胎T的后上部相应的位置, 并且相对于第1部分221在左右方向向内凸出。第2部分222从侧面板 200的下部向上部延伸而成。第2部分222的上部和下部在前后方向上 宽度不同,其上部比下部窄。在第2部分222下部的前表面上,用焊接 等方式固定L形支架300,该L形支架300用于安装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1。
如图3所示,L形支架300包括第1板状部310和第2板状部320, 第1板状部310具有与左右方向垂直的面,第2板状部320从第1板状 部310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向外延伸形成,用于与车轮罩220固定。在 L形支架300的第1板状部310中有孔(省略标号),螺钉BL2***孔中,将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固定在车身上。
如图2(a)所示,锁扣设置部230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侧面板200的 上部结合为一体,锁扣设置部230为锁扣100提供安装面,锁扣100用 于将座椅靠背S2保持在直立状态,锁扣设置部230覆盖第2部分222 的上端。
锁扣100包括底座支架110和U形锁扣柄120,底座支架110固定 在锁扣设置部230上,U形锁扣柄120在左右方向上从底座支架110向 内侧凸起。如图2(a)、(b)所示,底座支架110为板状部件,包括 底座部111、延伸部112、被固定部113,底座部111安装在锁扣设置部230上,延伸部112从底座部111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延伸形成, 被固定部113从延伸部112的左右方向上靠向内侧的一端向前延伸形成。
底座部111从左右方向的内侧看具有上边缘比下边缘短的梯形形状, 且上边缘和下边缘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并且用三个螺钉BL1固定在锁 扣设置部230上(参见图3)。即,底座支架110用多个固定点固定到 车身上(锁扣设置部230)。
底座部111具有第1孔H1、第2孔H2和第3孔H3,各个孔用于插 入螺钉BL1。第1孔H1位于孔H1-H3中的最前方和最下方的位置。更具 体地说,第1孔H1在梯形底座部111的前下方的拐角部。
第2孔H2位于孔H1-H3中的最上方。更具体地说,第2孔H2在梯 形底座部111的后上方的拐角部。
第3孔H3位于孔H1-H3中的最后位置。更具体地说,第3孔H3形 成在梯形底座部111的后下方的拐角部。
延伸部112从梯形底座部111的前端上部的拐角向左右方向的内侧 延伸。被固定部113是用于将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稍后描述的)安 装支架30固定在其上的固定部件,并且具有与左右方向相垂直的面。 在左右方向上,被固定部113形成延伸部112的内侧端,相对于底座部 111位于其内侧位置,即其位置向锁扣柄120凸出方向偏离。
被固定部113包括螺钉部114,螺钉部114从左右方向的内侧面向 内侧凸出。螺钉部114的前端位于左右方向的内侧,即与锁扣柄120凸 出的方向同向。
从左右方向看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时,锁扣100和L形支架300重 叠配置。通过使用锁扣100的螺钉部114以及L形支架300的孔将后侧 安全气囊设备1固定在侧面板200上。
更具体地说,锁扣设置部230具有与底座支架110的孔H1-H3位置 相对应的孔(视图略)。如图3所示,在锁扣设置部230各个孔的里侧 (左右方向的外侧)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螺母N1,将螺钉BL1拧进螺母 N1将底座支架110固定在锁扣设置部230上。类似地,在L形支架300 的各个孔的里侧(左右方向的外侧)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螺母N2,将螺 钉BL2拧进螺母N2将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固定在L形支架300上。
当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安装到车身上之后,锁扣100的锁扣柄120 从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左右方向的内侧凸出出来。然而,在图3中, 省略了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表皮部件7,关于表皮部件7将在下文描 述。
在后排座椅S的座椅靠背S2中,安装有与锁扣100上的锁扣柄120 相啮合的锁闩机构S21。因此,对于座椅座垫S1当座椅靠背S2从折叠 状态向上翻起时,锁闩机构S21与锁扣100的锁扣柄120啮合,从而使 座椅靠背S2锁定在直立位置。
如图4所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包括安全气囊模块AM、安装支架 30、基座部件4和表皮部件7。
如图3所示,安全气囊模块AM包括安全气囊2、充气器3和存储安 全气囊2和充气器3的储物袋BH。
安全气囊2,众所周知,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内部提供的气体 进行充气并展开的器件。安全气囊2折叠并存放在储物袋BH中。
充气器3是一个向安全气囊2供气的器件。充气器3包括圆柱形主 体部3A和从主体部3A凸出的螺钉部3B。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 螺钉部3B沿主体3A部的轴心布置,并且每个螺钉部3B朝向主体部3A 的轴心并固定在主体部3A上。另外,每个螺钉部3B向储物袋BH外侧 凸出。
如图4所示,基座部件4是容纳安全气囊2和充气器3的部件,基 座部件4固定在车身(本实施例中的侧面板200)上。所述基座部件4 包括线材边框10和与线材边框10形成一体的缓冲垫6。
缓冲垫6由聚氨酯泡沫等制成,包括前壁61、从前壁61的上端向 后延伸的上壁62、位于前壁61和上壁62的左右方向内侧的侧壁63。 各个壁61-63为板状。在前壁61中形成有狭缝61A,可以让安全气囊2 向前展开。
侧壁63具有第1凹口63A和第2凹口63B。第1凹口63A的作用是 让锁扣100的锁扣柄120(参见图3)在左右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穿过, 并可以让第1固定板13(将在下文描述)露出,其形成在与第1固定板 13等对应的位置上。第2凹口63B用于让第2固定板14(将在下文描 述)露出,形成在与第2固定板14相应的位置。
基座部件4由合成革、织物等制成的表皮部件7所覆盖。表皮部件 7覆盖基座部件4的上侧、左右方向的内侧以及前侧。表皮部件7的前 部包括易损部71,该易损部71位于缓冲垫6的狭缝61A相对应的位置, 以便安全气囊2向前展开。例如,通过缝合狭缝而形成易损部71。在表 皮部件7的左右方向内侧位置形成孔72,可以使锁扣100上的锁扣柄 120(参照图3)在左右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穿出。
线材边框10由第1线材11和第2线材12构成,第1线材11和第 2线材12为金属材质,主要沿缓冲垫6的轮廓(各壁61-63的边缘)而 形成,并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线材边框10由 两根线材形成,然而,形成线材边框10的线材数量可以是1根或者3根以上。
第1线材11位于缓冲垫6内部,并且沿着缓冲垫6的前壁61、上 壁62和侧壁63的上部(第1凹口63A上侧的部分)的轮廓而形成。第 2线材12包括位于缓冲垫6内部的缓冲物支撑部12A,以及在缓冲垫6 外部的第1露出部12B以及第2露出部12C。
缓冲物支撑部12A主要沿着缓冲垫6的侧壁63的下部(第1凹口 63A下侧的部分)的轮廓而形成。
第1露出部12B为向前开口的U字形,其内侧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 在矩形第1固定板13上。具体地,第1固定板13的3个边分别用焊接 等方式固定到U形第1露出部12B的底部和各个侧边。
如图3所示,第1固定板13是与所述锁扣100的被固定部113固 定的部位,并且具有让被固定部113的螺钉部114***的孔(符号省略)。 第1固定板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缓冲物支撑部12A(下述的第2固定 板14)的外侧。因此,如图4所示,第1露出部12B相对于缓冲物支撑 部12A在左右方向上向外侧弯曲,使得支撑第1固定板13的U形部分 位于缓冲物支撑部12A在左右方向的外侧。
第2露出部12C位于L形状的部位,包括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杆部 和从第1杆部的下端向前延伸的第2杆部。第2露出部12C通过焊接等 方式固定在矩形第2固定板14上。具体地,第2固定板14的2边分别 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第1杆部和第2杆部。
如图3所示,第2固定板14用所述螺钉BL2固定在L形支架300 上,并且具有孔(符号省略),通过该孔***螺钉BL2。
安装支架30是将安全气囊模块AM安装到基座部件4上的部件,由 金属板制成。安装支架30包括充气器固定部31、第1固定部32、第2 固定部33、第1连接部34(作为上壁示例)以及第2连接部35(作为 下壁示例)。如图2(a)所示,安装支架30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安全气囊模块AM在前后方向的宽度。更具体地说,充气器固定部31、第1 固定部32、第2固定部33、第1连接部34以及第2连接部35,其在前 后方向的宽度比安全气囊模块AM在前后方向的宽度窄。
如图3所示,充气器固定部31用于固定充气器3,并且具有两个孔 (符号省略),分别供充气器3的螺钉部3B***。充气器固定部31是 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板,并且各个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充气器3的各个 螺钉部3B在左右方向上从内侧***相应的孔中,并且从充气器固定部 3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凸出出来。将各个螺母N3分别拧到螺钉部3B上, 各个螺钉部3B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指向外侧,由此固定在充气器固定 部31上。
如上所述,将充气器3安装到充气器固定部31上,充气器固定部 3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充气器3的主体部3A和构成车身侧壁SB的侧壁 部210之间。
第1固定部32是用于与锁扣100的底座支架110的被固定部113 固定的构件,第1固定部32上形成有固定部113的螺钉部114***的 孔32A(参照图4)。第1固定部32是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板,并且具有 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孔32A。螺钉部114在左右方向上从第1固定部32以 及第1固定板13的各个孔***,并且从第1固定部32在左右方向上向 内侧凸出。螺母N4拧到螺钉部114上,将第1固定部32以及第1固定 板13固定在被固定部113上。
第1固定部32位于充气器3和充气器固定部31的上方。第1固定 部32相对于充气器固定部3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其内侧,具体地说,位 于充气器3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
第2固定部33是固定在L形支架300的部件,并具有供螺钉BL2 ***的孔33A(参照图4)。第2固定部33是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板,并 且孔33A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螺钉BL2在左右方向的内侧***第2固定 部33以及L形支架300的孔,并且螺钉BL2的前端在左右方向指向外 侧,拧到L形支架300上的螺母N2上进行固定。即,所述充气器固定 部31、第1固定部32以及第2固定部33,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对应的 部件固定。
第2固定部33位于充气器3以及充气器固定部31的下方。第2固 定部33相对于充气器固定部3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其内侧,具体地说, 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充气器3的内侧,更具体地,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1 固定部32的内侧。
充气器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相对于轮胎罩220内侧端E这个位置的 外侧。安全气囊模块AM和安装支架30也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相对于轮胎 罩220内侧端E这个位置的外侧。
第1连接部34连接充气器固定部31和第1固定部32,位于安全气 囊模块AM上方。第1连接部34从充气器固定部31的上端沿左右方向 内侧向上方延伸,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
第2连接部35连接充气器固定部31和第2固定部33,位于安全气 囊模块AM的下方。第2连接部35从充气器固定部31的下端沿左右方 向内侧向下方延伸,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
在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30安装在侧面板200上,安装支架30位 于轮胎罩220的正上方。
如图2所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安装在车身上,在安全气囊模块 AM后方有侧面板200的第二部分222。通过这种结构,安全气囊2被限 制不能向后展开。
接下来描述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制作方法和在侧面板200上的安 装方法。
如图4所示,首先,线材边框10通过焊接而成,并***模具中, 将缓冲垫6与线材边框10一体成型。安全气囊模块AM固定在安装支架 30上,收纳在基座部件4的内部。
更具体地说,用于固定安全气囊模块AM的安装支架30上有第1连 接部34,其配置在缓冲垫6的第1凹口63A的下端和第1露出部12B之 间,在左右方向上,第2固定部33从缓冲垫6和第2固定板14之间通 过,将固定部32、33与相应的固定板13、14重叠,将其临时安装在一 起。
此后,将表皮部件7覆盖在基座部件4上,并临时组装到基座部件4上。在此,对于表皮部件7与基座部件4的组装,是将表皮部件7的 一端的挂钩(设计图中未表示)与基座部件4上的接合部(设计图中未 表示)接合。通过所述工艺步骤,制作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
如图2所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安装到侧面板200上时,首先, 将锁扣100以及L形支架300预先固定在侧面板200上。对于安装后侧 安全气囊设备1的操作,便于将第1固定部32安装到螺钉部114上, 首先,使锁扣100的螺钉部114穿过安装支架30的第1固定部32的孔32A(参见图4),同时,第2固定部33的孔33A(参见图4)与L形支 架300的孔对准。
并且,在操作时,临时安装的表皮部件7在左右方向上内侧部分预 先卷起,以便于从左右方向的内侧可以目测到各个固定部32、33。
此后,如图3所示,各个固定部32、33分别用螺母N4和螺钉BL2 固定在底座支架110和L形支架300上。然后,将表皮部件7在左右方 向上内侧的卷起部分松开,以覆盖基座部件4,从而使后侧安全气囊设 备1安装到侧板200上。
根据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可以实现以下有益 效果。
由于利用轮胎罩220正上方的空间来配置安装支架30,因此可以结 合车身形状,在合适的位置配置安装支架30。
由于充气器3配置在相对于轮胎罩220的左右方向上内侧端E的更 外侧,因此充气器3整体可以位于轮胎罩220正上方的空间内,从而可 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在左右方向上,由于充气器固定部31位于充气器3和车身侧壁BS 之间,因此可以限制安全气囊2向车身侧壁BS展开。因此,可以抑制 安全气囊2挂在侧壁BS焊接痕迹上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从而可以使 安全气囊2稳定地展开。
由于充气器3的螺钉部3B的前端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即螺钉 部3B是沿左右方向的,因此,例如与螺钉部沿前后方向这种布置相比,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在前后方向上尺寸可以小型化。
安装支架30的第1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位于充气器3的上 下方,因此例如与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位于充气器的前后方相比,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在前后方向上尺寸可以小型化。
第1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配置在相对于充气器固定部31的 左右方向的内侧,从车厢里把安装支架30安装到车身上时,由于第1 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都靠近操作者,安装支架30可以容易地安 装到车身上。
充气器固定部31、第1固定部32和第2固定部33左右方向上,分 别与各自的固定对象部件固定,因此,与前后方向的固定结构相比,后 侧安全气囊设备1在前后方向上尺寸可以小型化。
安装支架30的连接部34、35分别位于安全气囊模块AM的上方和 下方,因此当安全气囊2展开时,可以限制安全气囊2在上下方向的过 度展开。
由于安装支架30被装配在车身的锁扣100的底座支架110上,因 此不需要在车身上为安装支架30提供额外的安装点。
供底座支架110上的螺钉部114***的孔32A,设置在第1固定部 32上,因此,只要在车身上的底座支架110的螺钉部114上安装第1固 定部32,就能容易地将安装支架30临时固定在车身上。
底座支架110的螺钉部114的前端朝向锁扣柄120的凸出方向,因 此安装支架30的第1固定部32可以从车辆内部容易地安装到螺钉部114 上。
被固定部113相对于底座部111,形成在朝向锁扣柄120突出方向 上偏离一段距离的位置,因此当从车辆内部将安装支架30安装到底座 支架110上时,被固定部113就靠近操作员,使装配安装支架30的作 业变得容易。
据此,充气器固定部31、第1固定部32、第2固定部33、第1连 接部34以及第2连接部35的前后宽度小于安全气囊模块AM的前后宽 度,可以使安装支架30的重量减轻。
根据所述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以下所述的其他配置所示,后侧 安全气囊设备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适当地进行修改。在以下的描述中,与 所述实施例的配置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特征的部件,将由相同的符号来 指定,并且将省略对其说明。
在所述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的第1固定部32固定在底座支架110 上,然而,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1固定部32也可以与底座支架110 一起固定在车身上。
更具体地说,在本状态中,锁扣100的底座支架110仅由所述底座 部111组成。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虽然在形式上存在与底座支架110有 一定的差异,但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利用锁扣100的第1孔H1以 及L形支架300的孔,在锁扣设置部230以及L形支架300上固定。具 体地,如图6所示,第1固定部32与第1固定板13和底座支架110一 起用螺钉BL1紧密固定在锁扣设置部230(车身)上。在本状态中,第1固定部32与锁扣设置部230之间,夹着第1固定板13和底座支架110。 即,在本实施例中,第1固定部32的孔32A和第1固定板13的孔被用 作***螺钉BL1的孔。螺钉BL1在左右方向上从内侧***第1固定部32、 第1固定板13、底座支架110以及锁扣设置部230的孔中,其前端在左 右方向上朝向外侧,用螺母N1固定在锁扣设置部230上。
如图5所示,在车身中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上,安装支架30的 第2固定部33位于第1固定部32的前面。
第1固定部32使用底座110的三个孔H1-H3之中的最前端且最下 端位置的第1孔H1固定到锁扣设置部230上。即,第1固定部32是底 座110中多个固定点之中最前端且最下端的固定点,与底座110一起, 固定在车身上。
接下来,说明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固定到侧面板200的方法。而且,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的制作方法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类似。
如图5所示,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安装到侧面板200上,首先,后 侧安全气囊设备1的安装支架30的各固定部32、33的各孔分别与底座 支架110的第1孔H1和L形支架300的孔对准。
在该操作中,临时安装的表皮部件7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各个部分被 卷起,可以从左右方向内侧观测到各个固定部32、33。锁扣100和L形 支架300预先固定在侧面板200上。对于锁扣100,底座支架110仅用 第2孔H2和第3孔H3这两个固定点在侧面板200上固定,第1孔H1 不安装螺钉BL1。
此后,如图6所示,固定部32、33分别用螺钉BL1、BL2固定在锁 扣设置部230和L形支架300上。然后,将表皮部件7的左右方向的内 侧部分卷起,以覆盖基座部件4,使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安装在侧面板 200上。
根据所述实施例,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第1固定部32与底座支架110一起固定在车身上,因此与所述实 施例相比,固定工作的步骤可以减少。
使用底座支架110的多个固定点中最前方的固定点,把第1固定部 32和底座支架110一起固定在车身上,因此从第1固定部32到第2固 定部33的长度,即安装支架30的长度,可使其比采用其他固定点固定 更短。
使用底座支架110的多个固定点中最下面的固定点,把第1固定部 32和底座支架110一起固定在车身上,因此从第1固定部32到第2固 定部33的长度,即安装支架30的长度,可使其比采用其他固定点固定 更短。
第1固定部32和车身之间夹着底座支架110,由于车身和底座支架 110重叠的结构而使刚性提高,在此位置装配安装支架30,安装支架30 可以牢固地安装在底座支架110上。
安装支架、缓冲垫等的结构可根据车身的形状适当地进行改变。在 此,对于有些车辆的车身形状,当打开车辆的尾门时,如果乘客从后方 能看到锁扣100,会损害内饰的美观性。
为此,如图7所示,可以使用具有缓冲垫600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1A。更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的缓冲垫600包括前壁610、上壁620、 侧壁630和遮挡部640。
前壁610是从前侧覆盖在安全气囊模块AM的壁,并且形成为上下 方向上狭长的矩形板。在前壁610上具有狭缝611,狭缝611允许气囊 2向前展开。
上壁620是从上侧覆盖安全气囊模块AM的壁,并且从前壁610的 上端向后延伸。当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A安装在车身中时,上壁620位 于锁扣100下方。
侧壁630是从左右方向内侧覆盖安全气囊模块AM的壁,并且位于 前壁610和上壁620的左右方向内侧一端的位置。
遮挡部640为墙壁状,当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A安装在车身上时, 遮挡部640覆盖了锁扣100的后侧。遮挡部640从上壁620的后侧向上 延伸。
如上所述,在后侧安全气囊设备1A中的遮挡部640可用于增进其 美观性,即当车辆的尾门打开时,隐藏在遮挡部640后面的锁扣100对 乘客不可见。
如图7所示结构,安装支架80包括类似于以上所述实施例中所示 相同的第2固定部33和第2连接部35,以及与所述实施例不同的充气 器固定部81。充气器固定部81从第2连接部35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一 端向上延伸,其前端81A从缓冲垫600的上壁620向上凸出。该端部81A 是第1固定部的一个实施例,并且与锁扣100的底座支架110一起固定 在车身上。
而且,线材边框和表皮部件可以根据缓冲垫600的轮廓而形成。另 外,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线材边框的各个固定板夹在安装支架80的每 个固定部和底座支架110以及L形支架300之间。
在所述实施例中,第1固定部32固定在锁扣设置部230(车身)上, 第2固定部33固定在L形支架300上,替代方法有,例如,第1固定 部固定在线材边框等车身的固定部件上,第2固定部可直接固定到车身 上。
所述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安全气囊模 块AM宽度窄,至少安装支架30的一部分的前后方向宽度比安全气囊模 块AM宽度窄。例如,充气器固定部31、第1固定部32、第2固定部33、 第1连接部34和第2连接部35中的至少一个部位的前后方向宽度比安 全气囊模块AM前后方向宽度窄。
以上关于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各个部件的说明,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 合实施。

Claims (10)

1.一种位于车身和后座之间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包括:
安全气囊,
向所述安全气囊提供气体的充气器,
固定所述充气器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所述充气器的充气器固定部,以及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
与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相比,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位于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2固定部相比,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位于所述第2固定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充气器相比,所述第1固定部位于所述充气器上方,
所述第2固定部位于所述充气器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安全气囊模块上方的上壁,以及,位于所述安全气囊模块下方的下壁,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所述安全气囊和所述充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宽度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的宽度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的宽度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侧安全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充气器固定部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宽度窄。
CN201980065470.7A 2018-10-04 2019-10-02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Active CN112789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9384 2018-10-04
JP2018189384A JP7235949B2 (ja) 2018-10-04 2018-10-04 リア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CT/JP2019/038843 WO2020071397A1 (ja) 2018-10-04 2019-10-02 リア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9199A CN112789199A (zh) 2021-05-11
CN112789199B true CN112789199B (zh) 2023-06-13

Family

ID=7005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5470.7A Active CN112789199B (zh) 2018-10-04 2019-10-02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1802B2 (zh)
EP (1) EP3862232A1 (zh)
JP (1) JP7235949B2 (zh)
CN (1) CN112789199B (zh)
WO (1) WO20200713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4080B2 (ja) * 2019-10-18 2023-09-1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750A (en) * 1995-06-01 1996-07-09 Takata, Inc. Simplified inflatable restraint module
US5556127A (en) * 1995-06-26 1996-09-17 Takata, Inc. Seat mounted side impact module
JP3365891B2 (ja) * 1995-10-11 2003-01-14 アラコ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US5785349A (en) * 1996-12-03 1998-07-28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Elongated asymmetrical automotive airbag
JP3548756B2 (ja) * 1997-09-19 2004-07-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089595A (en) * 1997-12-09 2000-07-18 Autoliv Asp, Inc. Side impact airbag module
JP3591265B2 (ja) * 1998-01-08 2004-11-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065795A1 (de) * 2000-12-22 2002-07-11 Takata Europa Vehicle Safety T Haltevorrichtung
JP2009040328A (ja) 2007-08-10 2009-02-26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77350B2 (ja) * 2009-03-27 2012-02-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85079B2 (en) * 2011-07-12 2013-1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bag module for mounting on seat bottom frame
WO2016004085A1 (en) 2014-07-01 2016-01-07 Tk Holdings Inc. Side airbag module and assembly
JP6272180B2 (ja) 2014-08-06 2018-01-3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04037506U (zh) * 2014-07-31 2014-12-2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安装支架及相应的汽车
JP6417932B2 (ja) 2014-12-25 2018-11-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06826594U (zh) * 2017-05-08 2018-01-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1397A1 (ja) 2020-04-09
JP7235949B2 (ja) 2023-03-09
US11801802B2 (en) 2023-10-31
JP2020055506A (ja) 2020-04-09
US20210380066A1 (en) 2021-12-09
EP3862232A4 (en) 2021-08-11
CN112789199A (zh) 2021-05-11
EP3862232A1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8517B2 (en) Knee-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US7185912B2 (en) Knee protection airbag device
US7878532B2 (en) Knee-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WO2014057996A1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車両用シートへの組付方法
US8196954B2 (en) Passenger seat air-bag module
EP2631126A1 (en) Rear seat side airbag device
EP1992526B1 (en) Tether mounting method for airbag device, and airbag device
JP5252117B2 (ja)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への部品配設構造
JP7115411B2 (ja)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2789199B (zh) 后侧安全气囊设备
EP1982872B1 (en) Airbag folding method, airbag accommodating method, and airbag apparatus
JP433272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933152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構造
CN111002941B (zh) 后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11002942B (zh) 侧安全气囊装置
JP200703871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81382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04098893A (ja)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1191898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
JP4548186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KR100747396B1 (ko) 운전석 에어백 모듈
JP2020059297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5145135A (ja)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8095165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213608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