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319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319A
CN112771319A CN201880097837.9A CN201880097837A CN112771319A CN 112771319 A CN112771319 A CN 112771319A CN 201880097837 A CN201880097837 A CN 201880097837A CN 112771319 A CN112771319 A CN 112771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frigerant
circuit
expansion valve
pip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8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任尚希
三浦贤
伊内启
山内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71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2Centrifugal separation of gas, liquid or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充分发挥过冷却回路的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将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和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并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管(8)。制冷剂管(8)具有:使制冷剂在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和室内热交换器(7)中循环的主回路管(31);从将过冷却回路(5)和室内膨胀阀(6)连接的主回路管(31)的中途开始分岔并使制冷剂迂回至压缩机(2)的旁通回路管(32);以及主回路管(31)与旁通回路管(32)之间的分岔部(33)。分岔部(33)具有上游管部(51)、从上游管部(51)向上方分岔而朝向室内膨胀阀(6)的主回路分岔管部(52)、以及从上游管部(51)向下方分岔而朝向过冷却回路(5)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具备过冷却回路和设置在过冷却回路的上游侧的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利用气液分离器将气液双层状态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仅使分离出的液体制冷剂流入过冷却回路,而使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迂回至压缩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335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需要气液分离器以及使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迂回至压缩机的配管。这些气液分离器和旁通管导致制冷循环装置的成本提高、配管***的复杂化。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充分发挥过冷却回路的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室内膨胀阀;配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室内膨胀阀之间的过冷却回路;蒸发器;以及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却回路、所述室内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并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管,所述制冷剂管具有:使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却回路、所述室内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中循环的主回路管;从将所述过冷却回路和所述室内膨胀阀连接的所述主回路管的中途开始分岔以使所述制冷剂迂回至所述压缩机的旁通回路管;以及所述主回路管与所述旁通回路管之间的分岔部,所述分岔部具有:上游管部;从所述上游管部向上方分岔而朝向所述室内膨胀阀的主回路分岔管部;以及从所述上游管部向下方分岔而朝向所述过冷却回路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
优选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和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是连续的直管,且所述上游管部竖立在所述直管上。
优选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直管的流路截面积为所述上游管部的流路截面积的2倍以上。
优选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上游管部实质上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和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实质上沿垂直方向延伸。
优选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上游管部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不与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的中心线和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的中心线交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过冷却回路的示意图。
图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量与比较例的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量进行对比而得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岔部的其它示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岔部的其它示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例如是空调。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膨胀阀9、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室内热交换器7、以及连接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和室内热交换器7并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管8。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四通阀11以及设置于四通阀11与压缩机2之间的制冷剂管8的存储器12,所述四通阀11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的任意的一方,并使压缩机2再次吸入通过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的任意另一方的制冷剂。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设置在房屋或大楼等建筑物外侧的室外单元15和设置在建筑物内侧的室内单元16。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例如一个室外单元15和多个与室外单元15并联连接的室内单元16。
室外单元15收纳有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膨胀阀9、过冷却回路5、四通阀11和存储器12。室外单元15设置有室外送风机21,该室外送风机21从室外单元15的外侧吸入空气,并将与室外热交换器3之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到室外单元15的外侧。室外送风机21包括与室外热交换器3相对的螺旋桨式风扇22和使螺旋桨式风扇22旋转驱动的电动机23。
室内单元16收纳有室内膨胀阀6和室内热交换器7。室内单元16设置有室内送风机25,该室内送风机25从室内单元16的外侧吸入空气,并将与室内热交换器7之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到室内单元16的外侧。室内送风机25包括与室内热交换器7相对的螺旋桨式风扇26和使螺旋桨式风扇26旋转驱动的电动机27。
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例如为翅片管型。
室外热交换器3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冷运行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行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室内热交换器7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冷运行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行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压缩机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升压并排出。压缩机2可以是例如通过已知的逆变器控制来变更运行频率的装置,也可以是无法变更运行频率的装置。
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例如是PMV(Pulse Motor Valve:脉冲电机阀门)。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能够调节阀开度。室内膨胀阀6主要在制冷运行时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并且主要在制热运行时作为室内热交换器7的过冷却度的调整阀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室外膨胀阀9主要在制热运行时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并且主要在制冷运行时作为室外热交换器3的过冷却度的调整阀发挥功能。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包括例如具有贯通孔的阀主体、能够相对于贯通孔进退的针、以及使针进退的动力源。当用针堵住贯通孔时,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停止(切断)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的流通。此时,室内膨胀阀6及室外膨胀阀9处于闭合状态,室内膨胀阀6及室外膨胀阀9的开度最小。当针离贯通孔最远时,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的流通量将最大化。此时,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的开度最大。
动力源例如是步进电动机。当步进电动机中输入的脉冲数为0脉冲时,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关闭。当步进电动机中输入的脉冲数为最大脉冲时,室内膨胀阀6和室外膨胀阀9达到最大开度。最大脉冲数例如为数百脉冲,例如为500脉冲。
制冷剂管8将压缩机2、存储器12、四通阀11、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膨胀阀9、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及室内热交换器7相连接。制冷剂管8包括主回路管31、从连接过冷却回路5和室内膨胀阀6的主回路管31的中途开始分岔并使制冷剂迂回至压缩机2的旁通回路管32、以及使旁通回路管32从主回路管31分岔的分岔部33,其中,上述主回路管31使制冷剂在压缩机2、存储器12、四通阀11、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膨胀阀9、过冷却回路5、室内膨胀阀6及室内热交换器7中循环。
主回路管31包含将压缩机2的排出侧和四通阀11连接的第一主制冷剂管31a、将压缩机2的吸入侧和四通阀11连接的第二主制冷剂管31b、将四通阀11和室外热交换器3连接的第三主制冷剂管31c、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以及将室内热交换器7和四通阀11连接的第五主制冷剂管31e。
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经由室外单元1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1f和室内单元16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1g,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相连接。
第五主制冷剂管31e经由室内单元16的第三配管连接部31h和室外单元15的第四配管连接部31i,将室内热交换器7与四通阀11相连接。
分岔部33配置在将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外单元1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1f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
存储器12设置在第二主制冷剂管31b的中途。
室外膨胀阀9、过冷却回路5和室内膨胀阀6设置在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过冷却回路5比室内膨胀阀6更接近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膨胀阀9比过冷却回路5更接近室外热交换器3。室内膨胀阀6比过冷却回路5更接近室内热交换器7。换言之,室外膨胀阀9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与过冷却回路5之间。过冷却回路5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膨胀阀6之间。过冷却回路5配置在室外膨胀阀9与室内膨胀阀6之间。另外,室外膨胀阀9配置在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外单元1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1f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过冷却回路5配置在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外单元1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1f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室内膨胀阀6配置在将室内单元16的第二配管连接部31g和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
四通阀11切换制冷剂管8中的制冷剂的流向。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冷运行(图1中,由实线表示的制冷剂的流动)而使建筑物内的室温下降的情况下,四通阀11使制冷剂从第一主制冷剂管31a流通到第三主制冷剂管31c,并且使制冷剂从第五主制冷剂管31e流通到第二主制冷剂管31b。在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行(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制冷剂的流动)而使建筑物内的室温上升的情况下,四通阀11使制冷剂从第一主制冷剂管31a流通到第五主制冷剂管31e,并且使制冷剂从第三主制冷剂管31c流通到第二主制冷剂管31b。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过冷却回路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过冷却回路5具备旁通回路管32、过冷却用膨胀阀41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42。
旁通回路管32在制冷运行时使从室外热交换器3朝向室内热交换器7的主回路管31的制冷剂分岔,以使主回路管31的制冷剂不经室内膨胀阀6及室内热交换器7而迂回至存储器12。旁路回路管32从分岔部33、即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外单元15的第一配管连接部31f连接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中途开始分岔。旁通回路管32在将存储器12和四通阀11连接的第二主制冷剂管31b的中途与主回路管31的第二主制冷剂管31b汇合。
过冷却用膨胀阀41对从分岔部33流入旁通回路管32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过冷却热交换器42在经过冷却用膨胀阀41减压后的制冷剂与流过主回路管31(详细而言,是比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中的分岔部33更靠上游的部分)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对流过主回路管31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
旁通回路管32包含将分岔部33和过冷却用膨胀阀41连接的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将过冷却用膨胀阀41和过冷却热交换器42连接的第二迂回制冷剂管32b、将过冷却热交换器42和主回路管31的第二主制冷剂管31b连接的第三迂回制冷剂管32。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控制部45,该控制部45经由信号线(省略图示)电连接到四通阀11。控制部45也可以连接到能够变更运行频率的压缩机2。
控制部45包括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省略图示)、以及存储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执行的各种运算程序、参数等的存储装置(省略图示)。控制部45将各种控制程序从辅助存储装置读入主存储装置,并由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执行主存储装置中所读入的各种控制程序。
控制部45例如基于输入到遥控器那样的输入装置的请求来切换四通阀11的状态,并切换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
另外,控制部45基于对流过室外热交换器3与过冷却回路5之间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定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6、对流过过冷却回路5与第一配管连接部31f之间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定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7、对流过第三迂回制冷剂管32c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定的第三温度传感器48以及吸入饱和温度,来控制过冷却用膨胀阀41的开度。
通过换算吸入压力传感器49的值来求出吸入饱和温度,上述压力传感器49测定流过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制冷剂的压力。
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循环装置1从压缩机2排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将该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1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3。室外热交换器3在建筑物外的空气与通过管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以使其处于高压的液体状态。即,在制冷运行时,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通过了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成为通过室内膨胀阀6而被减压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并到达室内热交换器7。室内热交换器7在建筑物中的空气与通过管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对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此时,室内热交换器7作为使制冷剂蒸发而将其设为气体状态的蒸发器来发挥功能。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被吸入并返回到压缩机2。
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循环装置1使四通阀11反转,以在制冷循环中产生与制冷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相反的制冷剂的流动,使室内热交换器7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此外,制冷循环装置1可以是不具备四通阀11的冷却专用的装置。该情况下,压缩机2的排出侧通过制冷剂管8而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器3,压缩机2的吸入侧通过制冷剂管8而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7。
并且,过冷却回路5用于使从室外热交换器3朝向室内膨胀阀6的制冷剂的干度降低,并且用于降低在室内单元16中循环的制冷剂的量。
过冷却回路5一般用于制冷运行。过冷却回路5使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冷凝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分岔部33处分岔,以使其在过冷却用膨胀阀41中低压膨胀。过冷却热交换器42使在过冷却用膨胀阀41中减压膨胀后的两相制冷剂、与流过主回路管31(详细而言,比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中的分岔部33更靠上游的部分)的制冷剂热交换,以对流过主回路管31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此外,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制冷剂的一部分并未被冷凝,在保持气体制冷剂的状态下流出到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情况下,二相制冷剂有可能流入过冷却回路5。一般地,过冷却用膨胀阀41没有足够的配管直径以用于使两相制冷剂流通。因此,过冷却回路5不能充分确保制冷剂的流通量。并且,过冷却回路5的热交换量降低。在过冷却回路5的热交换量降低的情况下,在主回路管31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中混入气体制冷剂,从而导致气体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内单元16。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分岔部33包括上游管部51、从上游管部51向上方(图2中的实线箭头U)分岔而朝向室内膨胀阀6的主回路分岔管部52、以及从上游管部51向下方(图2中的实线箭头D)分岔而朝向过冷却回路5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上游管部51和主回路分岔管部52相当于主回路管31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一部分,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相当于旁通回路管32的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的一部分。
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是连续的直管55。换言之,作为直管55的一部分的主回路分岔管部52相当于主回路管31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的一部分,作为直管55的剩余部分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相当于旁通回路管32的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的一部分。直管55从相当于主回路分岔管部52的部位到相当于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部位具有实质上同样的流路截面积。主回路管31的第四主制冷剂管31d和旁通回路管32的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的边界是直管55和上游管51的汇合部分。
另外,第四主制冷剂管31d若除去相当于直管55的一部分的部位,则也可以进行弯曲。另外,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若除去相当于直管55的剩余部分的部位,则也可以进行弯曲。
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实质上沿垂直方向延伸。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也可以在相对于垂直线VL的30度(±30度)的范围内倾斜。
上游管部51竖立在直管55上。换言之,上游管部51从直管55的径向方向上抵接于直管55。上游管部51实质上沿水平方向延伸。上游管部51也可以在相对于水面HP的45度(±45度)的范围内倾斜。另外,由上游管部51和直管55形成的角θ优选为45度以上。
例如,在上游管部51从直管55的径向方向上抵接于直管55的情况下,由上游管部51和直管55形成的角θ为90度。该情况下,上游管部51和直管55呈将T形推倒90度那样的形状。
直管55的流路截面积PA1是上游管部51的流路截面积PA2的2倍以上。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分岔部33使主流(流过主回路管31的制冷剂的流)向图2中的实线箭头A的方向产生,使迂回流(流过过冷却回路5的制冷剂的流)向图2中的实线箭头B的方向产生。向过冷却回路5迂回的制冷剂量由旁通回路管32的内径及过冷却用膨胀阀41的阀开度决定。向过冷却回路5迂回的制冷剂量例如为主流的0%(过冷却用膨胀阀41全闭时)到20%(过冷却用膨胀阀41全开时)。因此,在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内,由于浮力和重力的影响,气体制冷剂向上方分离,液体制冷剂向下方分离。然后,流入过冷却回路5的液体制冷剂的比例增加,流入过冷却回路5的气体制冷剂的比例减少。
一旦确保了流向过冷却回路5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则即使气液两相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也能够在过冷却回路5中使气液两相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即,抑制气体制冷剂向室内单元16侧的流出。
在直管55的流路截面积是上游管部51的流路截面积的2倍以上时,直管55中的制冷剂的流速被抑制。该抑制效果将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中的制冷剂的流速(即迂回流的流速)抑制到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中的制冷剂的流速(即主流的流速)的例如1成左右。该制冷剂的流速的抑制使气体制冷剂的浮力大于从液体制冷剂的流动中受到的力。因此,气液分离的效果表现得更显著。
图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量与比较例的过冷却回路的热交换量进行比较而得的图。
图3中的实线α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过冷却回路5中的干度与热交换量的关系。图3中的虚线β表示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过冷却回路中的干度和热交换量的关系。
这里,首先,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岔部包括将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主回路配管(相当于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以及从主回路配管的下表面向下方下垂分岔并连接到过冷却用膨胀阀41的旁通回路管(相当于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换言之,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主回路配管、以及从主回路配管的直管部分下垂的旁通回路管所描绘的T字形的分岔部。
如图3所示,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干度不为零值以下时,无法确保过冷膨胀阀中的流量。因此,若比较例的过冷却回路的干度超过零值,则热交换量不足。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根据分岔部33的气液分离效果,即使是干度大于零值的气液两相区域,也能够使液体制冷剂流过过冷却用膨胀阀41。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冷却回路5即使在干度大于零值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热交换量上升。
图4和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岔部的其它示例的剖视图。图4是通过分岔部33的上游管部51的中心、并且与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中心正交的剖视图。图5是通过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中心的剖视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分岔部33A。分岔部33A的上游管部51的中心线Ca的延长线不与主回路分岔管部52的中心线Cb以及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中心线Cc交叉。换言之,上游管部51的中心线Ca的延长线相对于主回路分岔管部52的中心线Cb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中心线Cc,偏向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径向外侧。
此外,在图4的剖面中,优选为上游管部51沿着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切线TL相连接。
另外,优选为上游管部51的管径为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管径的二分之一以下。
在分岔部33A中,从上游管部51流入直管55(主回路分岔管部52及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制冷剂在直管55内产生圆周方向的流动(实线箭头R)。该旋转流R在上游管部51和直管55的分岔部分产生由离心力引起的气体制冷剂g和液体制冷剂l的分离效果。另外,旋转流R使直管55中的长边方向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这种流速的降低容易使气体制冷剂向上方浮动,并容易使液体制冷剂向下方坠落(下降)。即,向过冷却回路5提供液体制冷剂的比例提高。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分岔部33、33A,该分岔部33、33A具有从上游管部51向上方分岔而朝向室内膨胀阀6的主回路分岔管部52、以及从上游管部51向下方分岔而朝向过冷却回路5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因此,即使在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1也能使流入过冷却回路5的液体制冷剂的比例增加,并使流入过冷却回路5的气体制冷剂的比例减少。而且,一旦确保了流向过冷却回路5的液体制冷剂的流量,则即使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也能够在过冷却回路5中使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即,制冷循环装置1能通过结构简单的分岔部33、33A,来抑制气体制冷剂向室内单元16侧的流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作为主回路分岔管部52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连续的直管55、和竖立在直管55上的上游管部51。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通过结构极为简单的分岔部33、33A,来抑制气体制冷剂向室内单元16侧的流出。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直管55,该直管55具有上游管部51的流路截面积的2倍以上的流路截面积。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抑制直管55中的制冷剂的流速。该抑制效果使第一迂回制冷剂管32a中的制冷剂的流速比第四主制冷剂管31d中的制冷剂的流速大大降低。该制冷剂的流速的降低使气体制冷剂的浮力大于从液体制冷剂的流动中受到的力。即,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更显著地发挥气液分离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实质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游管部51、实质上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主回路分岔管部52以及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能够将流入分岔部33、33A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更可靠地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将分离出的液体制冷剂导入到过冷却回路5。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上游管部5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该延长线不与主回路分岔管部52的中心线和旁通回路分岔管部53的中心线交叉。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使分岔部33A产生旋转流,除了重力作用下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分离效果之外,还可以与基于离心力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分离效果相辅相成。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设计的制冷循环装置1,能通过结构简单的分岔部33、33A,来充分发挥过冷却回路5的性能。
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呈现,不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均包含在发明范围和要旨中,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标号说明
1 制冷循环装置
2 压缩机
3 室外热交换器
5 过冷却回路
6 室内膨胀阀
7 室内热交换器
8 制冷剂管
9 室外膨胀阀
11 四通阀
12 存储器
15 室外单元
16 室内单元
21 室外送风机
22 室外送风机的螺旋桨式风扇
23 室外送风机的电动机
25 室内送风机
26 室内送风机的螺旋桨式风扇
27 室内送风机的电动机
31 主回路管
31a 第一主制冷剂管
31b 第二主制冷剂管
31c 第三主制冷剂管
31d 第四主制冷剂管
31e 第五主制冷剂管
31f 第一配管连接部
31g 第二配管连接部
31h 第三配管连接部
31i 第四配管连接部
32 旁通回路管
32a 第一迂回制冷剂管
32b 第二迂回制冷剂管
32c 第三迂回制冷剂管
33、33A 分岔部
41 过冷却用膨胀阀
42 过冷却热交换器
45 控制部
46 第一温度传感器
47 第二温度传感器
48 第三温度传感器
51 上游管部
52 主回路分岔管部
53 旁通回路分岔管部
55 直管。

Claims (5)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冷凝器;
室内膨胀阀;
过冷却回路,该过冷却回路配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室内膨胀阀之间;
蒸发器;以及
制冷剂管,该制冷剂管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却回路、所述室内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相连接并使制冷剂流通,
所述制冷剂管具有:使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却回路、所述室内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中循环的主回路管;从将所述过冷却回路和所述室内膨胀阀相连接的所述主回路管的中途开始分岔以使所述制冷剂迂回至所述压缩机的旁通回路管;以及所述主回路管与所述旁通回路管之间的分岔部,
所述分岔部具有:上游管部;从所述上游管部向上方分岔而朝向所述室内膨胀阀的主回路分岔管部;以及从所述上游管部向下方分岔而朝向所述过冷却回路的旁通回路分岔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和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是连续的直管,
所述上游管部竖立在所述直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管的流路截面积是所述上游管部的流路截面积的2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管部实质上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以及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实质上沿垂直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流管部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不与所述主回路分岔管部的中心线以及所述旁通回路分岔管部的中心线相交叉。
CN201880097837.9A 2018-09-25 2018-09-25 制冷循环装置 Pending CN1127713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5376 WO2020065712A1 (ja) 2018-09-25 2018-09-25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319A true CN112771319A (zh) 2021-05-07

Family

ID=69950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837.9A Pending CN112771319A (zh) 2018-09-25 2018-09-25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59230A4 (zh)
JP (1) JP7054419B2 (zh)
CN (1) CN112771319A (zh)
WO (1) WO20200657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171A (zh) * 2022-01-07 2022-04-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减少化的空调器及空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899B (zh) * 2022-06-10 2023-06-16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油堵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2383A (ja) * 1992-05-15 1993-12-07 Daikin Ind Ltd 気液分離器
CN102032699A (zh) * 2009-10-05 2011-04-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水暖装置
CN103225935A (zh) * 2013-04-22 2013-07-31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空气源热回收***及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
JP2015143614A (ja) * 2015-03-17 2015-08-06 株式会社サムスン日本研究所 冷媒量検知装置
CN205784060U (zh) * 2016-05-18 2016-12-07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非共沸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式t形管组分调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01577A5 (zh) * 1970-07-13 1972-03-31 Gulf & Western Industries
US4258553A (en) * 1979-02-05 1981-03-31 Carrier Corporation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JPH0731093Y2 (ja) * 1990-09-27 1995-07-19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H05223359A (ja) * 1991-12-06 1993-08-31 Nippondenso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
DE19522884A1 (de) * 1995-06-23 1997-01-02 Inst Luft Kaeltetech Gem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Kompressionskälteanlage
JPH09310925A (ja) * 1996-05-21 1997-12-02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0179968A (ja) * 1998-12-18 2000-06-3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冷凍サイクル
JP2002200402A (ja) * 2000-12-28 2002-07-16 Ryosaku Fujisato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気液分離装置
US6938438B2 (en) * 2003-04-21 2005-09-06 Carrier Corporation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bypass/economizer circuits
JP2005233551A (ja) 2004-02-20 2005-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197444B2 (ja) * 2009-03-10 2013-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器とそれを搭載し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5056704A1 (ja) * 2013-10-17 2015-04-23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516355A (ja) * 2015-10-27 2018-06-21 広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蒸気噴射増エンタルピー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625229B2 (ja) * 2016-09-12 2019-1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2383A (ja) * 1992-05-15 1993-12-07 Daikin Ind Ltd 気液分離器
CN102032699A (zh) * 2009-10-05 2011-04-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水暖装置
CN103225935A (zh) * 2013-04-22 2013-07-31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空气源热回收***及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
JP2015143614A (ja) * 2015-03-17 2015-08-06 株式会社サムスン日本研究所 冷媒量検知装置
CN205784060U (zh) * 2016-05-18 2016-12-07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非共沸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式t形管组分调节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171A (zh) * 2022-01-07 2022-04-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减少化的空调器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54419B2 (ja) 2022-04-13
JPWO2020065712A1 (ja) 2021-08-30
EP3859230A1 (en) 2021-08-04
WO2020065712A1 (ja) 2020-04-02
EP3859230A4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9304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640857B2 (ja) 減圧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
JP5413393B2 (ja) 冷媒分配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
US10208987B2 (en) Heat pump with an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for compressor discharge temperature control
US9453668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ng method
US11384965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performing a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operation using a liquid pump
EP2960597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018724B2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EP2960596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EP3109566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4103436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112140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EP3534082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13181736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112771319A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11656014B2 (en) Heat exchanger
WO2020071293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435119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6780567B2 (ja) 気液分離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60096947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370014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23067807A1 (ja) 二元冷凍装置
EP4361525A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240255199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14126323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