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7521B -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7521B
CN111987521B CN202010434525.1A CN202010434525A CN111987521B CN 111987521 B CN111987521 B CN 111987521B CN 202010434525 A CN202010434525 A CN 202010434525A CN 111987521 B CN111987521 B CN 111987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ridge
display unit
guide element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45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7521A (zh
Inventor
M.斯科德尔
S.阿布尔卡斯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987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7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插头的壳体,具有用于触头的触头空间,其中壳体配置为使得其可以与配对插头插接在一起,壳体具有显示单元,其中显示单元设置为指示将配对插头完全插接到壳体中,其中显示单元以可位移的方式沿着壳体的纵向轴线支承在初始位置和组装位置之间,其中显示单元包括锁定元件和引导元件,其中锁定元件包括弹性桥,其中桥通过一个端部固定到引导元件,其中在显示单元的初始位置,壳体的第一止动件通过使桥的自由端抵靠在壳体的第一止动件上而防止显示单元位移,其中,当在第一止动件的方向上位移时,桥的自由端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在弯曲平面中弯曲,其中支撑元件在弯曲平面中布置在桥和引导元件之间,使得当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弯曲时,桥经由支撑元件支撑在引导元件处,且防止桥远离抵靠在第一止动件上而变形。

Description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显示单元的用于插头的壳体,用于完全***配对插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插头的具有显示单元的用于完全***配对插头的壳体。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其具有显示单元,用于指示配对插头完全***,其中,通过完全***的配对插头,显示单元可以以很小的力从锁定状态释放出来,但同时,显示单元非常稳定且以大的锁定力被固定,以在配对插头没有完全***的情况下防止显示单元进入组装位置的任何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壳体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了本发明的各种改进。所提出的具有显示单元以指示完全***的配对插头的壳体的优点在于,显示单元被设计为紧凑的,当配对插头完全***时,可以以很小的力移出锁定状态,此外,以大的反作用力被固定,以防止显示单元从初始位置到组装位置中的任何意外的位移。
显示单元具有可位移地承载在壳体上的引导元件。引导元件连接到锁定元件,特别是与锁定元件一体地形成。锁定元件具有弹性桥。桥通过一个端部固定到引导元件。在显示单元的初始位置,桥的自由端被分配给壳体的第一止动件。如果现在尝试将显示单元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组装位置中,则桥的自由端抵靠在壳体的第一止动件上并阻挡显示单元的移动。
如果在组装位置的方向上将力进一步施加到显示单元,桥通过第一止动件在弯曲平面中的抵靠而在锁定元件的方向上弯曲。支撑元件布置在桥和引导元件之间。当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弯曲时,桥经由支撑元件支撑在引导元件上。支撑发生在桥的自由端和桥的连接到引导元件的固定端之间。以此方式,当被支撑在引导元件上时,桥的刚度增加,并且桥的进一步变形被阻止。这确保了在配对插头没有完全布置在所需的插接位置中的情况下,避免将显示装置意外地位移到组装位置中。
借助于支撑元件的布置,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弯曲的情况下,锁定元件通过经由支撑元件将桥支撑在引导元件上而具有更高的抵抗力。因此,根据锁定元件的弯曲方向,可以为锁定元件的移动提供不同的刚度,而不会改变桥本身的刚度。由此,桥可以形成为相对薄且柔性的,但在没有完全***配对插头的情况下,可以用锁定元件提供高锁定力以防止显示单元位移到组装位置中。
提出了一种用于插头的壳体,其具有用于触头的触头空间。壳体形成为与配对插头插接在一起。此外,壳体具有显示单元,其指示配对插头完全***壳体中。显示单元沿着壳体的纵向轴线可位移地支承在初始位置和组装位置之间。
在显示单元的初始位置,桥的自由端被分配给壳体的第一止动件。当显示单元在组装位置的方向上位移时,桥的自由端与壳体的第一止动件抵靠。以此方式,防止显示单元移动到组装位置中。当桥的自由端抵靠在第一止动件上时,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在弯曲平面中弯曲。借助于在弯曲平面中布置在桥和引导元件之间的支撑元件,桥经由支撑元件支撑在引导元件上,与固定端间隔开。结果,缩短了桥的柔性长度,从而增加了桥的刚度。因此,由于支撑元件的布置,以较高的刚性阻止桥变形而脱离与第一止动件的抵靠。因此,桥可以经由配对插头的致动表面以较小的力在一个方向上弯曲,以便从第一止动件上的抵靠释放。
为此,当壳体与配对插头完全插接在一起时,锁定元件可以通过配对插头的致动表面从桥与第一止动件接合的静止状态变形到激活位置。当锁定元件处于激活位置时,触发显示单元到组装位置中的位移。
在将显示单元位移到组装位置中之后,锁定元件弹回到静止状态中。在锁定元件的静止状态,通过将锁定元件抵靠在壳体的第二止动件上,阻止显示单元位移回到初始位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元件的桥上的支撑元件形成为另一桥。另一桥在弯曲平面中在引导元件的支撑表面的方向上从桥开始延伸。因此,锁定元件的设计更加简单和高效,从而当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弯曲时,增加了阻挡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元件形成在引导元件上且在锁定元件的桥的方向上开始从引导元件延伸。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当抵靠在引导元件的支撑元件上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进一步变形时,桥的刚度增加。
在另一实施例中,另一桥通过两端连接到桥。因此,以较少的材料花费实现了另一桥的增加的刚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另一桥具有第一部分,其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从桥开始被引导。第一部分经由弯曲部并入第二部分中,第二部分在桥的方向上被引导。由于弯曲部,另一桥设置有向下弯曲的结构,其适于支撑在引导元件上并提供增加的刚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弯曲部的区域中界定优选小于90°的角度。此外,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在桥的自由端的方向上被引导远离引导元件的抵靠表面。结果,增加了另一桥的刚度。取决于所选的实施例,另一桥的第二部分可以具有自由端或牢固地连接到桥。
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曲部具有抵靠表面,其中抵靠表面面向引导元件的抵靠表面,且其中,当桥在抵靠在壳体的第一止动件上的情况下而变形时,弯曲部的抵靠表面抵靠在引导元件的抵靠表面上并在引导元件处支撑桥。
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具有壳体部分,其形成为在桥的弯曲平面的方向上是柔性的。此外,第一凹部形成在壳体部分中,其中在显示单元的初始位置中,桥的自由端布置在壳体部分的第一凹部中。邻近第一凹部,壳体的第一止动件形成在壳体部分处。通过形成柔性的壳体部分,可以简单地在锁定元件的同时偏转以触发显示单元的运动期间完成配对插头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分沿着壳体的纵向轴线延伸,即,在壳体上沿着另一壳体的***方向。壳体部分形成为长形带的形状,其中窄带端连接到壳体,特别是与壳体一体地形成。此外,壳体部分在三侧与壳体分离并间隔开。壳体部分在带端处经由一侧连接弹性地形成,使得允许其在壳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变形。因此为柔性的壳体部分提供了简单的设计。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凹部形成在壳体部分中。在显示单元的组装位置中,桥的自由端接合在壳体部分的第二凹部中。显示单元的引导元件具有阻挡部分。在显示单元的组装位置中,阻挡部分布置在壳体部分下面。因此阻挡了壳体部分在壳体的中心的方向上的变形。因此,在接合在壳体部分的第一止动件后面的配对插头的组装位置中,其不能被拉离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桥的连接到引导元件的端部布置为比桥的自由端更靠近壳体的中心轴线。以此方式,桥具有限定弯曲平面的取向。结果,可以经由支撑元件实现桥的更牢固的支撑。
取决于所选的实施例,桥可以至少部分地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在弯曲平面中远离壳体的中心轴线向外弯曲,或具有向外指向的笔直形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截面中,特别是在最小截面中,比支撑元件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或更大的高度。因此,当桥在引导元件的方向上弯曲时,具有相对较小质量的支撑元件可以显著增加桥在阻挡方向上的弯曲刚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图中:
图1示出了壳体和显示单元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在初始位置安装在壳体上的显示单元,
图3示出了穿过图2中的布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示出了穿过显示单元的截面的放大图,其中锁定元件变形到激活位置中,
图5示出了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在阻挡方向上受应力,
图6示出了配对插头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其上插接有配对插头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8示出了具有部分***的配对插头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9示出了具有完全***的配对插头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具有完全***的配对插头和推入组装装置的显示单元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壳体的正视图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具有触头和电缆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13至17示出了锁定元件的各种实施例,以及
图18示出了壳体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壳体部分柔性地连接到另一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插头的壳体1的透视图,其用于与另一壳体形成插接连接。壳体1具有在两侧敞开的触头空间2,触头,特别是电触头能够设置在触头空间2中。壳体1形成为与配对插头的另一壳体插接在一起形成接触连接。此外,在右侧,除了壳体1,以透视图绘示了显示单元4。显示单元4设置为指示将配对插头完全插接到壳体1中。显示单元4具有引导元件8和锁定元件5。锁定元件5具有弹性桥6。桥6的第一端10牢固地连接到引导元件8。桥6的第二端9形成为自由端9且与引导元件8间隔开。
引导元件8在两侧具有两个引导结构11、12。引导结构11、12具有横向向外凸出的接合元件32、33。此外,引导元件8在中心具有阻挡部分13。在阻挡部分13上,抵靠表面14形成在面向桥6的一侧。阻挡部分13与桥6布置在平面上。引导元件8形成为优选地相对于中心平面镜像对称。
接合部15形成在桥6的第二端9上。另外,桥6具有另一桥16。另一桥16构成布置在桥6和引导元件8之间的支撑元件。另一桥16通过邻近接合部15的第一另一端17固定到桥6。另一桥16的第二端18布置在桥6处,靠近桥6的第一端10。另一桥16具有第一部分19,其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从第一另一端17开始延伸。第一部分19经由弯曲部20并入第二部分2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9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从第一另一端17开始笔直布置。经由弯曲部20,另一桥16在桥6的方向上经由第二部分21被向下引导并且在第一另一端17的方向上稍微后退。因此,弯曲部20布置为比另一桥16的第二另一端18更靠近引导元件8。弯曲部20具有面向引导元件8的另一抵靠表面57。以此方式,另一桥16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界定小于90°的角度。另一桥16可以比桥6具有较小的截面。取决于所选的设计,第一部分19和第二部分21也可以形成大于90°或小于90°的不同角度。
在触头空间2上方,壳体1具有用于接收显示单元4的引导空间3。引导空间3由壳体1的上侧22、两个另外的侧壁23、24和壳体部分25界定。壳体部分25布置为与上侧22相对并间隔开。第一和第二另外的侧壁23、24在上侧22的相对边缘区域处横向地形成。壳体部分25连接到(特别是一体地连接到)端部区域26中的壳体1的第二端40。此外,壳体部分25在三个另外的侧面51、52、53自由地形成,且与壳体1间隔开。
图2示出了具有显示单元4的壳体1,其位于初始位置中且其可移动地支承在壳体1上,使得允许其沿着壳体1的纵向轴线位移。壳体1的纵向轴线位于所示的坐标***的x方向上。为了进行纵向引导,另外的侧壁23、24具有对应的横向凹部30、31,它们接合第一和第二引导结构11、12。
壳体部分25具有第一凹部27,锁定元件5的接合部15凸出穿过第一凹部27。邻近第一凹部27,第一止动件28形成在壳体部分25处。接合部15抵靠在第一止动件28上。因此,显示单元4可以从所示的初始位置位移,而不再沿x方向在壳体1的第二端40的方向上。壳体部分25还具有第二凹部29,其布置为沿x方向比第一凹部27更靠近壳体1的第二端40。
第一和第二另外的侧壁23、24具有横向凹部30、31,引导结构11、12的接合元件32、33接合在其中。因此,引导元件也可靠地固定到壳体并且被支承以可在纵向方向上位移。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穿过壳体1的示例性截面图。在该图中,引导元件8受到力F的作用,该力试图在壳体1的第二端40的方向上从当前的初始位置开始将显示单元4移动到组装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锁定元件5的接合部15被支撑在壳体1的第一止动件28上。结果,接合部15在z方向上远离壳体1的中心稍微向上弯曲。因此,形成为进一步向下弯曲的桥16的形状的支撑元件在弯曲部20的区域中抵靠在引导元件8的阻挡部分13的抵靠表面14上。因此,桥6的进一步弯曲由于另一桥16抵靠在引导元件8上而被阻挡。因此,尽管桥6具有较大的柔性,可以确保的是,借助于另一桥16,即使较大的力F也无法使桥6变形过大以至于接合部15向下滑出第一凹部27并远离第一止动件28向下移动,并触发显示单元4沿X轴的运动。
图4示出了显示单元4以及力F的示意图,力F在箭头的方向上朝向桥6的自由端作用。这里可以看出,由于桥6的较大柔性,接合部15可以以较小的力向下移出静止状态。锁定元件5可在其中移动的弯曲平面布置在z-x平面中。
图5示出了根据图3的在力F(以箭头的形式绘示)作用下的接合部15,其处于以下状况,其中接合部15抵靠在壳体的第一止动件28上,且其中显示单元4仍要通过施加力F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组装位置中。
在这种状况下,桥6在弯曲平面中,即在z-x平面中,在阻挡方向上朝向引导元件8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桥16抵靠在阻挡部分13上。因此,即使在较高的力F的情况下,防止了桥的进一步变形,且因此防止了接合部15远离第一止动件的进一步位移。因此,借助于另一桥16,显著地增加了锁定元件5在阻挡方向上的稳定性。
图6示出了配对插头的另一壳体34的示意图。另一壳体34具有接收孔39,当组装壳体时,壳体1的第二端40被推入其中。在上侧,另一壳体34具有另一第一凹部41。以此方式,致动带42形成在上侧。当两个壳体处于完全插接状态时,接合部15布置在另一第一凹部41中且因此可自由接取以进行致动。电触头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触头可以布置在另一壳体34中。此外,另一壳体34可以设置有电缆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线缆,特别是光缆,它们连接到另一壳体的触头。
图7示出了壳体1的局部切口的示意图,壳体1通过第二端40推入配对插头的另一壳体34的接收孔39中。为了简化描述,仅绘示了壳体1的切口和致动带42的截面。在组装期间,另一壳体34的致动带42在第一凹部27的方向上在壳体部分25的上侧滑动。壳体部分25具有斜坡状部分35,其布置在第一凹部27和第二凹部29之间。斜坡状部分35在第一凹部27的方向上具有在z轴方向上增加的高度。
图8示出了另一壳体34的致动带在斜坡状部分35上被推动的状况。由于壳体部分25以弹性回弹的方式形成,壳体部分25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被向下按压。
图9示出了另一壳体34布置在第一凹部27上的状况。如图7所示,壳体部分25被再次弹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锁定元件5的自由端,即接合部15已经在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偏转离开静止状态,如图4示意性地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桥6已经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向下弯曲。
在这种状况下,沿着z轴看,在激活位置,接合部15布置在第一止动件28下面。在接合部15的该状态下,显示单元4可以在第二凹部29的方向上沿x轴位移。在这种状况下,另一插头的另一壳体34完全插接在壳体1上。在该位置中,壳体1的电触头和另一壳体34的电触头例如可以布置在所需的接触位置。此外,在这种状况下,壳体1和另一壳体34之间的密封区域可以位于最佳位置。仅在该插接位置,才可以将显示单元4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组装位置,例如通过引导元件8的手动致动。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15在第二凹部29的方向上在第一止动件28下面滑动通过。当到达第二凹部29时,锁定元件5再次弹回到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
由于锁定元件5在锁定方向上偏转的有限可能性,如图5所示,接合部15和第一止动件28之间的小重叠足以阻挡显示单元4的运动。因此,仅当另一壳体34精确地位于所需的插接位置且接合部15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通过第一止动件28完全向内偏转时,才释放显示单元4。
从图10中可以看出,在组装位置,显示单元4以及阻挡部分13位于壳体部分25的自由端部分36下面。此外,另一壳体34布置在第一凹部27的区域中并接合在第一止动件28后面。为了从壳体1拉下壳体34,必须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按压壳体部分25,特别是斜坡状部分35。然而,这在显示单元4的所示位置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由端部分36搁置在阻挡部分13的上侧,且因此壳体部分25无法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移动。此外,锁定元件5的接合部15接合在第二凹部中。第二接合部被第二止动件56阻挡,其在壳体部分25中邻近第二凹部29且邻近斜坡状部分35,以防止在第一凹部27的方向上拉回。
如果期望再次将另一插头的另一壳体34拉离壳体1,锁定元件5的接合部15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通过工具或手按压,同时在引导元件8处引入力,该力再次将显示单元4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如果显示单元4再次位于初始位置中,壳体部分25可以在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被按压,使得致动带42可以在第一止动件28和斜坡状部分35上被从壳体1拉离。
图11示出了壳体1的透视图,其没有绘示显示单元4。在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壳体部分25形成为长形的部分,其仅在端部区域26中的窄侧连接到壳体1。因此,可移动的壳体部分25设置有简单的装置。
图12示出了壳体1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电触头37与电缆38组装在一起。替代电触头和电缆,任何类型的触头和任何类型的电缆,例如光导体可以安装在壳体1上。在光导体的情况下,可以省去触头。
图13至17示出了具有各种形式的锁定元件5的显示单元4的各种实施例。
在图13中的显示单元4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支撑元件形成为简单的另一桥16的形式,其在朝向显示单元4的引导元件8的笔直方向上从桥6开始延伸,且在阻挡部分13的前部的限定的间隔43中终止或抵靠在阻挡部分13上。因此,也在此实施例中,锁定元件5可以以少量的力远离引导元件8在弯曲平面中,即在x-z平面中移动。在朝向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即,在阻挡方向上,接合部15可以以少量的力移动,直到间隔43被桥接。如果另一桥16抵靠在引导元件8上,另一桥16阻碍桥6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的进一步变形。
图14示出了显示单元4的锁定元件的另一实施例,支撑元件在该实施例中形成为向下弯曲的另一桥16,其包括第一部分19和第二部分2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部分21的端部不连接到桥6,而是形成为自由端。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9和第二部分21以90°的角度布置。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9和第二部分21也可以形成小于或大于90°的角度。操作模式类似于之前描述的示例,其中另一桥16使得当桥6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变形时,桥被支撑在引导元件8上。
图15示出了显示单元4的另一实施例,支撑元件在该实施例中形成为铸造在桥6上的板44的形式。板44形成在桥6和引导元件8的支撑表面之间。在桥6的静止位置,板44具有与引导元件8的支撑表面的指定间隔43或以横向表面抵靠在引导元件8上。如果桥6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变形,板44紧靠在支撑表面45上且阻挡桥6的进一步变形。取决于所选的实施例,板44还可以具有凹部,以便节省材料,而不会将板44的刚度降低到规定值以下。
图16和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支撑元件形成在引导元件8自身上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6中,另一桥16在锁定元件5的桥6的方向上从引导元件8被引导。在桥6的静止状态,另一桥16的自由端具有距桥6的指定间隔43。如果桥6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在x-z平面弯曲平面中变形,则桥6抵靠在另一桥16的自由端上。因此,阻挡了桥6在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的进一步变形。
图17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支撑元件以板44或块的形状形成在引导元件8上。当桥6处于静止位置时,板44的另一抵靠表面46具有距桥6的指定间隔43或抵靠在桥6上。如果桥6在锁定元件5的方向上弯曲,桥6抵靠在板44的另一抵靠表面46上,在板44的前部端部区域中。同样在该实施例中,桥6被阻止在锁定元件5的方向上进行任何进一步的移动。板44可以同样具有凹部。
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在相对于纵向范围的截面中,支撑元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具有比桥6更小的材料厚度。借助于支撑元件(其在桥6的弯曲平面中布置在锁定元件的桥和显示单元4的另一部分之间),桥6在锁定方向上的弯曲增加,而不会改变桥6在弯曲平面中与锁定方向相反的柔性。
显示单元4和壳体1两者可以由塑料制成。支撑元件和显示单元也优选地形成为一个件。显示单元构成壳***置确保,其也称为CPA(连接器位置确保),利用该CPA,可以测试壳体与另一壳体的正确插接定位。例如,壳体和另一壳体可以表示用于电信号或光信号的连接器装置。
壳体1和另一壳体34可以不仅具有一个,而是多个触头和/或电缆。此外,取决于所选择的实施例,不仅一个显示单元,而是多个显示单元可布置在壳体上。
图18示出了壳体1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壳体部分25柔性地连接到另一壳体1。在该实施例中,与迄今为止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壳体部分25没有在三个侧面暴露,而是在三个侧面连接到壳体1。壳体部分25的柔性例如通过例如在壳体部分25的侧面区域中与另一壳体1相应地变薄的连接部分55来产生。
附图标记列表
1 壳体
2 触头空间
3 引导空间
4 显示单元
5 锁定元件
6 桥
8 引导元件
9 桥的第二端
10 桥的第一端
11 第一引导结构
12 第二引导结构
13 阻挡部分
14 抵靠表面
15 接合部
16 另一桥
17 第一另一端
18 第二另一端
19 第一部分
20 弯曲部
21 第二部分
22 上侧
23 第一另外的侧壁
24 第二另外的侧壁
25 壳体部分
26 端部区域
27 第一凹部
28 第一止动件
29 第二凹部
30 第一另外的凹部
31 第二另外的凹部
32 第一接合元件
33 第二接合元件
34 另一壳体
35 斜坡状部分
36 自由端部
37 电触头
38 电缆
39 接收孔
40 壳体的第二端
41 另一第一凹部
42 致动带
43 间隔
44 板
45 支撑表面
46 另一抵靠表面
51 第一侧
52 第二侧
53 第三侧
54 壳体的第二端
55 连接部
56 第二止动件
57 另一抵靠表面
F 力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插头的壳体(1),具有用于触头的触头空间(3),其中所述壳体(1)配置为使得其可以与配对插头插接在一起,所述壳体具有显示单元(4),其中所述显示单元(4)设置为指示将所述配对插头完全插接到所述壳体(1)中,其中所述显示单元(4)以可位移的方式沿着所述壳体(1)的纵向轴线支承在初始位置和组装位置之间,其中所述显示单元(4)包括锁定元件(5)和引导元件(8),其中所述锁定元件(5)包括弹性桥(6),其中所述桥(6)通过一个端部(10)固定到所述引导元件(8),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4)的初始位置,所述壳体(1,25)的第一止动件(28)通过使所述桥(6)的自由端(15)抵靠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止动件(28)上而防止所述显示单元位移,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止动件的方向上位移时,所述桥(6)的自由端(15)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在弯曲平面中弯曲,其中支撑元件(16)在所述弯曲平面中布置在所述桥(6)和所述引导元件(8)之间,其中,所述锁定元件(5)的桥(6)上的支撑元件形成为另一桥(16),其中所述另一桥(16)从所述桥(6)开始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抵靠表面(14、45、46)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另一桥(16)布置为使得当所述桥(6)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变形时,所述桥(6)经由所述支撑元件(16)支撑在所述引导元件(8)处,且通过使所述另一桥(16)抵靠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抵靠表面(14、45)上而防止所述桥(6)远离在所述第一止动件(28)上的抵靠而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当所述壳体(1)与所述配对插头(34)完全插接在一起时,所述锁定元件(5)可以通过所述配对插头(34)的致动带(42)从静止状态变形到激活位置,其中,当所述锁定元件(6)处于所述激活位置时,触发所述显示单元(4)到所述组装位置中的位移,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在所述显示单元(4)已经位移到所述组装位置中之后弹回到所述静止状态中,其中,当所述锁定元件(6)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4)的位移由于所述锁定元件(6)抵靠在所述壳体(1)的第二止动件(56)上而被阻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另一桥(16)通过两端(17,18)连接到所述桥(6)。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另一桥(16)具有第一部分(19),其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方向上被引导,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9)经由弯曲部(20)并入第二部分(21)中,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1)在所述桥(6)的方向上被引导至少给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中,在所述弯曲部(20)的区域中,所述另一桥(16)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9,21)界定小于90°的角度,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1)在所述桥(6)的方向上被引导,在所述桥(6)的自由端(15)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远离所述引导元件(8)的抵靠表面(4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弯曲部(20)具有抵靠表面(57),其中另一抵靠表面(57)面向所述引导元件(8)的抵靠表面(46),且其中,当所述桥(6)在抵靠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止动件(28)上的情况下而变形时,所述弯曲部(20)的另一抵靠表面(57)抵靠在所述引导元件(8)的抵靠表面(46)上并在所述引导元件(8)处支撑所述桥(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1)具有壳体部分(25),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5)形成为在所述弯曲平面的方向上是柔性的,其中第一凹部(27)形成在所述壳体部分(25)中,其中所述桥(6)的自由端在所述显示单元(4)的初始位置中布置在所述壳体部分(25)的第一凹部(27)中,且其中所述壳体(1)的第一止动件(28)形成为在所述壳体部分(25)处邻近所述第一凹部(2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5)沿着所述壳体(1)的纵向轴线延伸,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5)具有长形的带形式,其中窄带端(26)一体地连接到所述壳体(1),且其中所述壳体部分形成为在三侧是自由的且与所述壳体(1)间隔开,且其中所述壳体部分(25)弹性地形成,使得允许其在所述壳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变形。
9.如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凹部(29)形成在所述壳体部分(25)中,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4)的组装位置中,所述桥(6)的自由端(15)接合在所述壳体部分的第二凹部(29)中,其中所述引导元件(8)具有阻挡部分(13),且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的组装位置中,所述阻挡部分(13)布置在所述壳体部分(25)下面且阻挡所述壳体部分在所述壳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的变形。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壳体,其中,在完全插接状态下,所述配对插头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凹部(27)中与所述致动带(42)接合,其中所述致动带(42)在所述壳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将所述桥(6)的自由端(15)移出所述静止状态,使得所述桥(6)的自由端(15)被远离所述第一止动件(28)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带(42)接合在所述第一止动件(28)后面。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桥(6)的连接到所述引导元件(8)的端部(10)布置为比所述桥(6)的自由端(15)更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桥(6)至少部分地具有一形状,所述形状在所述弯曲平面中远离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向外弯曲,或其中所述桥(6)至少部分地具有笔直形状,所述笔直形状在所述弯曲平面中远离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向外指向。
13.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桥(6)在截面中比所述支撑元件(16)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或更大的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桥(6)在最小截面中比所述支撑元件(16)具有更大的宽度和/或更大的高度。
CN202010434525.1A 2019-05-21 2020-05-21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Active CN111987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3491.9A DE102019113491A1 (de) 2019-05-21 2019-05-21 Gehäuse für einen Stecker mit einer Anzeigeeinrichtung
DE102019113491.9 2019-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521A CN111987521A (zh) 2020-11-24
CN111987521B true CN111987521B (zh) 2023-12-19

Family

ID=7074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4525.1A Active CN111987521B (zh) 2019-05-21 2020-05-21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4799B2 (zh)
EP (1) EP3742560B1 (zh)
CN (1) CN111987521B (zh)
DE (1) DE102019113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5275B2 (ja) * 2019-07-18 2023-05-1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US11387604B2 (en) * 2020-10-14 2022-07-12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Wav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 with dual overlap connector lock
EP4054018A1 (en) * 2021-03-03 2022-09-0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miniaturiz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KR102511696B1 (ko) * 2021-04-21 2023-03-21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접촉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접촉스위치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364A (zh) * 2004-03-23 2007-07-18 Fci公司 电连接器锁紧装置
DE102013006830A1 (de) * 2012-06-29 2014-01-02 Lear Corp. Verbinderpositionssich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binderbaugruppe
CN104081591A (zh) * 2012-01-16 2014-10-0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供电连接器
EP3288122A1 (en) * 2016-08-22 2018-02-28 J.S.T. Corporation A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089A (ja) * 1997-07-08 1999-01-29 Yazaki Corp ロック検知コネクタ
JP3750916B2 (ja) * 2000-07-18 2006-03-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US7399195B2 (en) * 2006-12-06 2008-07-15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102007033942B4 (de) 2007-07-19 2009-08-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Klemme
US8016606B1 (en) * 2011-01-10 2011-09-13 J.S.T. Corporation Unstress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747146B2 (en) * 2011-05-04 2014-06-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N202601982U (zh) * 2012-06-08 2012-12-1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产品
DE102013205447B4 (de) 2013-03-27 2022-06-09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sowi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mit einem solchen Steckverbinder
US10014618B2 (en) 2015-02-20 2018-07-03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102015103898A1 (de) 2015-03-17 2016-09-22 Daniel Schönfelder Anordnung mit einer Matratze und einer wenigstens allergenreduzierenden Matratzenhülle sowie Artikel
JP6287987B2 (ja) * 2015-07-22 2018-03-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135189B2 (en) * 2015-09-02 2018-11-20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apparatus having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a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 male connector assembly, a fema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connector apparatus
JP6213592B2 (ja) * 2016-02-25 2017-10-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69131B2 (ja) * 2016-04-26 2019-09-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嵌合検知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接続装置
JP6417369B2 (ja) * 2016-07-29 2018-11-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364A (zh) * 2004-03-23 2007-07-18 Fci公司 电连接器锁紧装置
CN104081591A (zh) * 2012-01-16 2014-10-0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供电连接器
DE102013006830A1 (de) * 2012-06-29 2014-01-02 Lear Corp. Verbinderpositionssich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binderbaugruppe
EP3288122A1 (en) * 2016-08-22 2018-02-28 J.S.T. Corporation A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14799B2 (en) 2021-09-07
CN111987521A (zh) 2020-11-24
DE102019113491A1 (de) 2020-11-26
EP3742560B1 (en) 2023-04-12
EP3742560A1 (en) 2020-11-25
US20200373709A1 (en)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7521B (zh)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JP7146842B2 (ja) 導体接続端子
US10128614B2 (en) Movable connector
US6827596B2 (en) Connector
US9190742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afety spring bar
CN110537298B (zh) 用于插接式连接器的保持框架及其装配方法
US105471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eparate releasing operation portion attached to the lock arm main body
US103890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eparate releasing operation portion attached to the lock arm main body
JP2015510242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ストレインリリーフ
JP7154782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CN111613931B (zh) 用于插塞连接器的保持框架
JP2004172119A (ja) コンタクト
JP4475185B2 (ja) コネクタ
JP6084107B2 (ja) コネクタ
JP7418925B2 (ja) プラグイン端子構造
CN117223173A (zh) 具有过度伸展保护装置的夹紧弹簧接触装置和具有至少一个这种夹紧弹簧接触装置的插接连接器嵌件
KR102468999B1 (ko) 단자 밀어붙임 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JP4498916B2 (ja) コネクタ
JP3861088B2 (ja) 雌コネクタへ接続するための雄コネクタ
KR20220088042A (ko) 리어홀더 및 커넥터
JP4220937B2 (ja) コネクタ
JP4242378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216433A (ja) コネクタ
EP1420482B1 (en) Contact element with spring tongue
JP7454344B2 (ja) ライトアングルコネクタと接続対象物との嵌合構造及びライトアングルコネクタと接続対象物との嵌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