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2488A - 一种调味茯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味茯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2488A
CN111802488A CN202010739129.XA CN202010739129A CN111802488A CN 111802488 A CN111802488 A CN 111802488A CN 202010739129 A CN202010739129 A CN 202010739129A CN 111802488 A CN111802488 A CN 111802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arts
anhua
temperature
fuzhu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1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aojia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aojia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aojia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aojia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91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2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2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2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味茯茶,包括以下分数的组分,其特征在于:安化黑茶55份、银杏20份、青钱柳10份、桑叶10份。作为优选的,其制备方法为:挑选安化荒野一级茶和名贵中药材为原料,中药材通过破粹成片状搅拌均匀,拼配安化黑茶进行蒸汽高温杀菌和烘焙提香匀堆,再通过蒸汽筑制成茶砖状重量为1kg,长为24㎜、宽为13㎜、厚为4㎜茶砖,然后进入发花烘房控制湿度60度和温度30度,经过温度和湿度的生化反应从而产生冠突散襄菌也就是金花。

Description

一种调味茯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调味茯茶。
背景技术
安化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至16世纪末期,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
临床证实,安化黑茶具有解油腻、治肚胀、疗腹泻、消脂肪、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等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有良好的效果。黑茶最显著的功效是“刮油”和降“三高”,对肠胃问题有独到的预防、调理作用。
传统的黑茶功效不足以应付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因此一种有多重功效的以黑茶为原料的茯茶亟待被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理、预防“三高”的茯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味茯茶,包括以下分数的组分,其特征在于:安化黑茶55份、银杏20份、青钱柳10份、桑叶15份。
作为优选的,其制备方法为:挑选安化荒野一级茶和名贵中药材为原料,中药材通过破粹成片状搅拌均匀,拼配安化黑茶进行蒸汽高温杀菌和烘焙提香匀堆,再通过蒸汽筑制成茶砖状(1kg),长为24㎜、宽为13㎜、厚为4㎜茶砖,然后进入发花烘房控制湿度60度和温度30度,经过温度和湿度的生化反应从而产生冠突散襄菌(金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黑茶属后发酵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调理肠胃,助消化解油,降血脂、血压、血糖,抗氧化,利尿解毒等。银杏:含有黄酮、能降低血清胆甾醇、升高磷脂,改善C/P比值,对高血压病人似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菌、收缩血管及扩张瞳孔的作用。青钱柳叶:含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皂苷、黄酮),均可以保护血管通透,扩张管状动脉和改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糖代谢,激活胰岛器官功能,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桑叶:含有丰富的绿氨酸和木犀草素干等药理活性成分,对于那些溶血性的链球菌和金葡菌的感染,能清热解毒。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具有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调味茯茶,包括以下分数的组分,其特征在于:安化黑茶55份、银杏20份、青钱柳10份、桑叶10份。
作为优选的,其制备方法为:挑选安化荒野一级茶和名贵中药材为原料,中药材通过破粹成片状搅拌均匀,拼配安化黑茶进行蒸汽高温杀菌和烘焙提香匀堆,再通过蒸汽筑制成茶砖状(1kg),长为24㎜、宽为13㎜、厚为4㎜茶砖,然后进入发花烘房控制湿度60度和温度30度,经过温度和湿度的生化反应从而产生冠突散襄菌(金花)。
主要功效:
1、黑茶属后发酵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调理肠胃,助消化解油,降血脂、血压、血糖,抗氧化,利尿解毒等。
2、银杏:含有黄酮、能降低血清胆甾醇、升高磷脂,改善C/P比值,对高血压病人似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菌、收缩血管及扩张瞳孔的作用。
3、青钱柳叶:含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皂苷、黄酮),均可以保护血管通透,扩张管状动脉和改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糖代谢,激活胰岛器官功能,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4、桑叶:含有丰富的绿氨酸和木犀草素干等药理活性成分,对于那些溶血性的链球菌和金葡菌的感染,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并且还有调节血糖血脂,祛斑,美颜的功效。
5、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具有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
近日,国家***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花黑茶之父”刘仲华教授应邀在北京举办专场“黑茶与神奇的金花菌”高端讲座。作为中国顶级养生茶品的金花黑茶茶因其独特的保健养生功效和醇厚润滑的口感倍受***的青睐。
国家注册认可的三大县域品牌茶,是普洱茶、祁门茶、安化黑茶。这三大茶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是安化黒茶。因为安化黑茶以专供我国西北地区、俄罗斯、蒙古用茶的黑茶为主。但由于过去我们自己对当地茶文化的挖掘与宣传不够,世人对安化茶了解不多。
认识“金花”茯砖茶品质要求茶叶中“金花”普遍、茂盛、颗粒大、色泽鲜艳、呈金黄色,不含杂菌。金花普茂是品质好的表现。没有金花则不合格。最初是西北少数民族的牧民从饮用实践中体会到:“金花”生长好的茶滋味醇和,没有苦涩味或少有苦涩味,更能去油腻,利消化。真正从事“金花”研究的首先是中茶公司的徐国桢。1941年徐挑取少许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上,于24度培养5天,再行单孢分离获单孢菌种。可惜的是培养的菌种只是无性阶段,未见有性阶段。他认为,通过“发花”的茯茶,汤色变棕红,滋味变醇和,其研究报告描述了“金花”菌的形态和在真菌学中的地位。1952年,赵学慧也进行了研究。指出此菌为子囊菌纲、闭囊壳菌类、曲霉菌属,受研究条件限制,他只能初步定为谢瓦氏曲霉或葡卜曲霉。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设专门小组与黄海化学工业所联合进行研究,认为“金花”菌归于灰绿曲霉,不属于黄曲霉,“金花”是子囊堆,不是曲霉的分生孢子,属于有益微生物。1957年胡建程等在《四种砖茶中霉菌分离与鉴定》一文中指出,茯砖茶中的黄色霉菌可能是灰绿曲霉菌黄色粉末状的有性孢子。其后邓冠云及四川轻工学校发酵研究组等对此菌也作了研究,多数鉴定为谢瓦氏曲霉(A.Cbe-valieri)。因此,谢瓦氏曲霉成为此后一段时期的标准称呼。
1987年,湖南农学院温琼英教授等对黑茶中的主要微生物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对“金花”进行了重点研究。她对该菌的子囊孢子进行了电镜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也作了其它培养特征观察,并请中国科学院齐祖同协助鉴定。齐祖同用英联邦真菌研究所的冠突曲霉模式菌株172280作了对比,认为此菌与模式菌株在培养特征和显微特征是一致的,他将此菌初步定为冠突曲霉。并提出了两条与此不符的保留意见,但还是暂时采用了冠突曲霉的名称。1990年俩人对该菌作了进一步研究,认为使用冠突曲霉这一名称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相抵触,正式将该菌种鉴定为冠突散囊菌[温琼英:“茯砖茶中优势菌的种名鉴定”《中国茶叶》1990(6):2-3;齐祖同、“茯砖茶中优势菌种的鉴定”《真菌学报》1990,9(3),176-179]。
次年,温琼英教授也在《茶叶科学》增刊“茯砖茶发花中优势菌种的演变规律”一文再次谈到,“因该菌的模式和原始描述包含了有性型,所以使用冠实曲霉这一名称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59条原则相抵触,它的正确名称应是冠突散囊菌。无性型名称是针刺曲霉。1990年,贵州农学院刘作易也对茯茶中的“金花菌”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成果--《茯砖茶金花菌分离与鉴定》,其后又根据齐祖同的照片进行了比较,认为该菌应鉴定为间型散囊菌(《贵州茶叶》1993,2)。目前,有的称呼为谢瓦氏曲霉,多数称冠突散囊菌,但仍有争议。
金花对人体保健的作用西北少数民族对长满“金花”的茯砖茶情有独锺,到了“一天不喝则滞(胀),三天不喝则病”的地步。这是因为他们以游牧为生,多食牛羊肉和奶酪,饮用“金花”茶有明显的消滞胀,利消化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丝体富含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有必需的氨基酸。刘勤晋等对茯砖茶对人体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兎进行动物试验,表明茯砖茶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吉首大学黄群、陈林杰等也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和茯砖茶液对消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研究不同发酵时期的冠突散囊菌黑茶发酵液和茯砖茶液对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茶液十模拟胃液与模拟胃液(对照)比照,能提高a-淀粉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46倍;能大幅度提高蛋白酶的活力,为对照的3.76倍;而对脂肪酶活力有部分抑制作用,仅为对照的0.63。研究认为,茯砖茶液可促进淀粉的酶解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酶解,有利于淀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改善人体肠胃功能,能抑制脂肪在消化***中的降解、吸收,有利于人体的降脂减肥。[吉首大学黄群等、冠突散囊菌黑茶发酵液对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
“金花”对茯茶品质的影响茯茶用黑毛茶成改制老青茶为原料加工而成,“发花”是形成茯茶的关键技术,不经发花的茶,是不能称之为茯茶的。
1、“金花”的孢外酶
根据黄建安等的研究,黑毛茶经汽蒸处理后,已不再残留有初制过程中的多酚氧化酶,但在“发花”过程中却伴随着微生物的滋生又重新出现了新的多酚氧化酶。而纤维素酶在“发花”的6至9天出现了一个大的跃升,并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随着发花时间延长,酶活性有所下降,但至出烘的成品样中,酶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而果胶酶的活性最大值出现在发花后的12天,但没有象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那样明显的起伏变化,而是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在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无疑是这些孢外酶产生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代谢是全能型的,在发花过程中,一方面把茶叶中的某些物质作为养分消耗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分泌各种物质到体外。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确实存在多种微生物酶,诸如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该几种酶分别作用于茯砖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分解,对茯砖茶品质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不仅仅是这三种酶的作用,发花中的其它孢外酶的研究将进一步弄清它们与茯茶品质的关系。
2、发花过程中茶叶的物质变化
根据傅冬和等人的研究,茯砖茶经过加工后,游离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花初期下降速度缓慢,在发花6-10天的时期内下降幅度较大;经过发花后,茶多酚中的黄酮类下降51.52,;氨基酸降低了36.84,。咖啡碱是较为稳定的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仅下降10.85,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含量变化最小,分别只有5.9,和2.34,。研究认为,茯砖茶在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转化主要是“金花”产生的孢外酶的酶促氧化、自动氧化和水解三种。黑毛茶经茯茶加工的高温汽蒸工序后,尚未发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发花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释放胞外酶催化多酚类氧化,儿茶素各组分发生氧化聚合,从而减少了茯砖茶的粗涩味,增加了醇和的滋味,对改善茯茶的滋味品质取到了积极作用。氨基酸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的下降、氨基酸与糖类发生的反应和转化,是茯砖茶香气成分的重要原因。
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咖啡碱可与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蛋白蛋等物质以氢健缔合方式形成络合物,而咖啡碱是茶叶中带苦味的成份之一,其含量的减少,有利于茯砖茶苦涩味的降低。3.茯砖茶的香气。形成比较复杂,目前研究也不够。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从茯砖茶原料检出的香气成份有60种,发花以后检出了66种,发花期间,醛酮类比之前增加了3.2倍,萜烯类与芳环酵类增加1.7倍,脂肪醇类增加4.7倍…,其它芳香类物质均有增加,只有酚类减少4.7倍。表现出强火功香的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变化了的芳香物质组成了“菌花香”,成为茯砖茶的特殊香味。
由于冠突散囊菌等微生物的大量参与,形成了特有的菌花香,并由于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湿作用,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大分子的分解,氨基酸、糖类、咖啡碱等各成分之间的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形成了茯砖茶的品质风味。
综上所述:茯茶“发花”就是在一定的水热作用下,通过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的大量繁殖,形成孢外酶,并通过酶外酶和水热作用,与茶叶中的多酚化合物等成分聚合、分解,与微生物本身一道,形成了茯茶的特殊色、香、味、形。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健康的茶饮料。
讲座详细介绍了黑茶的研究成果以及独特功效。主要内容有:黑茶的功能成分的组成特点及其品类间差异;黑茶调降血脂作用;黑茶减肥、降血糖;黑茶对肠胃功能的调节及抗腹泻作用;黑茶对部分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黑茶的安全性介绍。
金花茶具有平衡人体代谢机能、增强细胞活力的功效;可抵御癌细胞的扩散、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常饮之,可明显降脂减肥、美容瘦身、降三高、调理肠胃等保健养生的功效。***表示:具有如此功效的金花黑茶必将成为人类健康的新希望。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

1.一种调味茯茶,包括以下分数的组分,其特征在于:安化黑茶55份、银杏20份、青钱柳10份、桑叶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茯茶,其制备方法为:挑选安化荒野一级茶和名贵中药材为原料,中药材通过破粹成片状搅拌均匀,拼配安化黑茶进行蒸汽高温杀菌和烘焙提香匀堆,再通过蒸汽筑制成茶砖状重量为1kg,长为24㎜、宽为13㎜、厚为4㎜茶砖,然后进入发花烘房控制湿度60度和温度30度,经过温度和湿度的生化反应从而产生冠突散襄菌也就是金花。
CN202010739129.X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调味茯茶 Pending CN111802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129.XA CN1118024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调味茯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129.XA CN1118024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调味茯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2488A true CN111802488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129.XA Pending CN1118024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调味茯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24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6392A (zh) * 2023-02-09 2023-06-23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痤疮作用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1124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42588A (zh) * 2014-12-17 2015-05-27 湖南中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3681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唐淑闺 一种保健茯茶
CN108402224A (zh) * 2018-05-15 2018-08-17 肖胜君 一种青钱柳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8095A (zh) * 2018-11-19 2019-01-15 唐立 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1124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42588A (zh) * 2014-12-17 2015-05-27 湖南中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3681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唐淑闺 一种保健茯茶
CN108402224A (zh) * 2018-05-15 2018-08-17 肖胜君 一种青钱柳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8095A (zh) * 2018-11-19 2019-01-15 唐立 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6392A (zh) * 2023-02-09 2023-06-23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痤疮作用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剂及其应用
CN116286392B (zh) * 2023-02-09 2024-04-16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痤疮作用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剂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918B (zh) 普洱茶的二次发酵方法及设备
JP4616413B1 (ja) 発酵食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酵食品
CN108967775A (zh) 一种野樱莓活性植物乳酸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67837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g3를 증진하고 항산화 기능을 촉진하기 위한 발효 홍삼 농축액 제조 방법
KR101705545B1 (ko) 도라지 발효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기관지질환, 면역증강 및 항비만 예방 효능의 건강차 조성물
CN106490218A (zh) 一种利用二次发酵的黑茶制备茉莉花茶金花菌的方法
CN109393072A (zh) 一种小青柑六堡茶的加工方法
WO2018070626A1 (ko) 황칠나무 유산균 발효액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황칠나무 유산균 발효액
CN109652271A (zh) 一种保健南酸枣果酒的制作方法
CN106616171A (zh) 一种含雪莲培养物的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77786B1 (ko) 꿀벌 화분 발효액, 프로폴리스, 벌꿀 및 로얄 제리를 함유하는 건강식품의 제조 방법
CN109528932A (zh) 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
CN111802488A (zh) 一种调味茯茶
JP2023000116A (ja) 蜂蜜発酵物の製造方法
CN113261598A (zh) 一种金银花红茶制备方法
KR20190071017A (ko) 꿀벌 화분을 이용한 건강식품 제조방법
CN103583689A (zh) 一种杏仁发酵酸乳饮料的加工方法
CN114431454B (zh) 一种蜂花粉酵素的制备方法
TWI743747B (zh) 育毛髮、生毛髮用外用劑
KR100815195B1 (ko) 약쑥 탁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713688B (zh) 一种低氨纳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06309B1 (ko) 락토바실러스 쿠르바투스 gfc-am5 균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1149961A (zh) 一种葡萄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502A (zh) 一种金花菌桑叶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3073A (zh) 一种大红柑六堡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