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3746B -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3746B
CN111573746B CN202010370861.4A CN202010370861A CN111573746B CN 111573746 B CN111573746 B CN 111573746B CN 202010370861 A CN202010370861 A CN 202010370861A CN 111573746 B CN111573746 B CN 111573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oxide
nickel
nickel cobalt
porous
cob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08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3746A (zh
Inventor
陈泽祥
李兰
于常浩
王艳
卢家同
位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3708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3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3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3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3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04Oxides; Hydr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24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s making up or comprised in the electrodes, e.g. form, surface area or porosit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owders or particles used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26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e.g. multi-layered, porosity or surface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46Metal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C01P2004/82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two phases having the same anion, e.g. both oxidic pha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还公开了制成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因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会以模板为中心发育生长出来,所以保证了形貌的统一并避免团聚现象的产生,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上以模板中的钴为原点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在纳米片之间形成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比表面积与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军事、混合动力汽车、智能仪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循环寿命仍是重要的课题,而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容器性能的核心因素,因此,研发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是重中之重。镍钴氧化物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会生成Ni2+/Ni3+和Co2+/Co3+氧化还原反应对,从而具有比单一镍、钴氧化物更高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在碱性电解液中具有更低的析氢电位和较好的稳定性。镍钴氧化物的高电化学活性、优异的电导率、高稳定性及环境友好性等特点使其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
镍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如中国专利(CN102656650A)以空心碳球为模板制备多孔钴酸镍纳米片,钴酸镍纳米片堆积形成多孔结构。采用空心碳球与钴酸镍纳米片结合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可以提高其电导率、增加其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位点,实现更高的比电容。如中国专利(CN110342589A)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表面分布均匀的疏松钴酸镍纳米片花状结构的钴酸镍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巨大比表面积和疏松的结构,使得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电极储存电子的能力增强,获得了817.5F·g-1的高比电容。如中国专利(CN104291385B)利用加入了异丙醇作为溶剂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具有开口的钴酸镍介孔微球,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目前,通过各种方法制备的比表面积较高的镍钴氧化物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储能性能。但这些方法难以较好地控制镍钴氧化物的堆积方式与生长方向,导致得到的镍钴氧化物材料形貌不统一且有团聚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钴-甘油酸酯球为自牺牲模板形成三维立体的多孔镍钴氧化物微球,其中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会以模板为中心发育生长出来,可保证形貌的统一并避免团聚现象的产生,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上以模板中的钴为原点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在纳米片之间形成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比表面积与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30-8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50-500mg的Co(NO3)2,搅拌5-60分钟;
2)量取2-20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5-6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6-3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5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6)每20-6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50-15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5-60分钟;
7)量取0.1-2M Co(NO3)2溶液、0.1-2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2,搅拌5-60分钟;
8)称取50-200mg尿素、50-2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5-6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9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5-30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200-400摄氏度下空气烧1-5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5。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2。
进一步的,步骤1)中异丙醇溶液为30-50ml。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钴-甘油酸酯球为自牺牲模板形成三维立体的多孔镍钴氧化物微球,其中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会以模板为中心发育生长出来,可保证形貌的统一并避免团聚现象的产生,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上以模板中的钴为原点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在纳米片之间形成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比表面积与结构稳定性。
2、本发明中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伴随片上的柱状凸起结构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了活性材料的利用率
3、本发明中三维立体的多孔状微球避免了材料的团聚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材料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位点,提升了材料的比电容,主要用于超级电容器作正极材料。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自模板法制备多孔镍钴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技术途径,利用钴-甘油酸酯球作为模板,经水热合成镍钴纳米片前驱体,通过后续的热处理制得富含氧空位的多孔钴酸镍纳米片复合材料,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并且颗粒均匀性的可控性好。
本发明以钴-甘油酸酯球作为模板,在水热合成镍钴纳米片的过程中,位于模板中的钴离子与多余的镍离子结合形成柱状镍钴氧化物,因而制备出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分布有许多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使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高的循环稳定性,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Ni与Co的摩尔比为1多孔镍钴氧化物形貌结构示意图;
图2为Ni与Co的摩尔比为1的放大的多孔镍钴氧化物形貌结构示意图;
图3为Ni与Co的摩尔比为1.5的镍钴氧化物形貌结构示意图;
图4为Ni与Co的摩尔比为2的镍钴氧化物形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30-8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50-500mg的Co(NO3)2,搅拌5-60分钟;
2)量取2-20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5-6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6-3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5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6)每20-6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50-15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5-60分钟;
7)量取0.1-2M Co(NO3)2溶液、0.1-2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2,搅拌5-60分钟;
8)称取50-200mg尿素、50-2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5-6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9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5-30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200-400摄氏度下空气烧1-5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比值为1。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比值为1.5。
进一步的,步骤7)中Co与Ni的比值为2。
进一步的,步骤1)中异丙醇溶液为30-50ml。
实施例1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5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200mg的Co(NO3)2,搅拌10分钟;
2)量取15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6)每2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20分钟;
7)量取0.5M Co(NO3)2溶液、0.5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搅拌20分钟;
8)称取150mg尿素、1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2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2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350摄氏度下空气烧2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该多孔镍钴氧化物为三维多孔颗粒,而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上有许多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使其有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大大增加了比表面积,结构独特而稳定,利于电解液中离子的输送与交换。
实施例2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5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200mg的Co(NO3)2,搅拌10分钟;
2)量取15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6)每2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20分钟;
7)量取0.5M Co(NO3)2溶液、0.5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5,搅拌20分钟;
8)称取150mg尿素、1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2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2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350摄氏度下空气烧2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该多孔镍钴氧化物由许多针状镍钴氧化物组成,少量针状镍钴氧化物形成镍钴针刺微球,大多数是针状镍钴氧化物无定形连成网状形态,也有极少数镍钴纳米片上垂直生长镍钴氧化物的多孔球状颗粒。
实施例3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5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200mg的Co(NO3)2,搅拌10分钟;
2)量取15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6)每2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20分钟;
7)量取0.5M Co(NO3)2溶液、0.5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2,搅拌20分钟;
8)称取150mg尿素、1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2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2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350摄氏度下空气烧2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该多孔镍钴氧化物的镍钴纳米片中间穿插有许多针状镍钴氧化物,也有部分针状镍钴氧化物交错连成网状形态,镍钴纳米片上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紧密排列,使镍钴纳米片厚度明显增加,且部分镍钴纳米片较为分散,无法形成三维立体的多孔球状颗粒。
实施例4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4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200mg的Co(NO3)2,搅拌10分钟;
2)量取15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6)每2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20分钟;
7)量取0.5M Co(NO3)2溶液、0.5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搅拌20分钟;
8)称取150mg尿素、1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2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2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350摄氏度下空气烧2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孔镍钴氧化物的粒径大小在8-10μm,粒径明显减小,氧化物纳米片上有许多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从而使其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镍钴氧化物微球;具体的,多孔镍钴氧化物的粒径大小是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大小。
实施例5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
进一步的,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进一步的,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进一步的,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上述多孔镍钴氧化物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3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200mg的Co(NO3)2,搅拌10分钟;
2)量取15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6)每2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20分钟;
7)量取0.5M Co(NO3)2溶液、0.5M Ni(NO3)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搅拌20分钟;
8)称取150mg尿素、1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2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12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350摄氏度下空气烧2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孔镍钴氧化物的粒径大小在6-8μm,粒径更加减小,镍钴氧化物纳米片上有许多垂直生长的柱状镍钴氧化物,从而使其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镍钴氧化物微球;具体的,多孔镍钴氧化物的粒径大小是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钴-甘油酸酯球基底,所述钴-甘油酸酯球基底上原位生长结合镍钴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30-80ml的异丙醇溶液内加入50-500mg的Co(NO3)2,搅拌5-60分钟;
2)量取2-20ml丙三醇溶液,加入到超声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5-60分钟;
3)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0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6-36小时;
4)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5)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5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6)每20-6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50-150mg烘干好的粉末,搅拌5-60分钟;
7)量取0.1-2M Co(NO3)2溶液、0.1-2M Ni(NO3)2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其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2,搅拌5-60分钟;
8)称取50-200mg尿素、50-200mg氟化铵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5-60分钟;
9)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90-200摄氏度下反应,时间5-30小时;
10)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物用水和乙醇进行离心洗涤;
11)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温度为30-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20小时;
12)将烘干好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200-400摄氏度下空气烧1-5小时得到多孔镍钴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氧化物纳米片堆积形成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且镍钴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有多个柱状镍钴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多孔状微球的直径为6-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镍钴氧化物的高度为10-3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Co与Ni的摩尔比为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的两步合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1)中所述异丙醇溶液为30-50ml。
CN202010370861.4A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Active CN111573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0861.4A CN111573746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0861.4A CN111573746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3746A CN111573746A (zh) 2020-08-25
CN111573746B true CN111573746B (zh) 2021-06-01

Family

ID=7211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0861.4A Active CN111573746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374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05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使用镍铝水滑石纳米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
CN106219616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二氧化钼/钴酸镍分级杂化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5998A (zh) * 2016-08-17 2017-01-25 岳佐星 一种三维多孔片状钴酸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827165A (zh) * 2017-10-20 2018-03-23 三峡大学 一种钠钴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0249A (zh) * 2017-12-27 2018-06-0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壳核结构镍钴铝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0790322A (zh) * 2019-11-08 2020-02-14 齐鲁工业大学 核壳状铁酸镍及制备方法、铁酸镍@c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05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使用镍铝水滑石纳米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
CN106219616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二氧化钼/钴酸镍分级杂化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5998A (zh) * 2016-08-17 2017-01-25 岳佐星 一种三维多孔片状钴酸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827165A (zh) * 2017-10-20 2018-03-23 三峡大学 一种钠钴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0249A (zh) * 2017-12-27 2018-06-01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壳核结构镍钴铝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0790322A (zh) * 2019-11-08 2020-02-14 齐鲁工业大学 核壳状铁酸镍及制备方法、铁酸镍@c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cile Synthesis of Flower-Like Copper-Cobalt Sulfide as Binder-Free Faradaic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with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TianleiWang等;《Nanomaterials》;20170607;第7卷(第140期);第1-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3746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380A (zh) 一种ZIF-8衍生的中空Fe/Cu-N-C型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43862B (zh) 一种双重修饰的碳空心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70093A (zh) 一种多孔Co3O4@Ni-MOF核壳结构纳米片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99743B (zh) 一种碳包覆钴酸镍多维组装微球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549162A (zh) 复合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2017868B (zh) 一种介孔中空碳微米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49920A (zh) 一种铁氮共掺杂多孔碳球电催化剂的制备
CN112886029B (zh) 以中空碳纳米管为载体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2563471A (zh) 一种二硫化钴/碳空心纳米花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复合材料
CN109559902B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钴镍硼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hang et al. Hierarchically ordered macro-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t
CN112490017A (zh) 一种NiCo-LD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628696B (zh) 一种多孔碳载钴基双功能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78130B (zh) 一种中空结构铁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9830376B (zh) 外加电磁场辅助制备金属氧化物和生物质炭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13839058B (zh) 一种碳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8745A (zh) 一种NiMoO4@Co3O4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91981A (zh) 一种泡沫镍基底负载钴酸铜纳米线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1427A (zh) 一种碳纳米片原位负载碳纳米管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16749B (zh) Co3O4@CoWO4纳米线阵列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08720B (zh) 一种聚苯胺-Co3O4复合纳米纤维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1573746B (zh) 一种多孔镍钴氧化物及其两步合成法
CN111986929A (zh) 一种锰酸钴/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25553A (zh) 一种钴‑氮‑碳核壳杂化空心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10957145A (zh) 柔性全固态非对称纤维状储能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