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8968A -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 Google Patents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8968A
CN111518968A CN202010078803.4A CN202010078803A CN111518968A CN 111518968 A CN111518968 A CN 111518968A CN 202010078803 A CN202010078803 A CN 202010078803A CN 111518968 A CN111518968 A CN 111518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enuine leather
vehicle interior
resin
leather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88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兴吉
斋藤康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r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r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r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r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18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89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4SKINS; HIDES; PELTS; LEATHER
    • C14CCHEMICAL TREATMENT OF HIDES, SKINS OR LEATHER, e.g. TANNING, IMPREGNATING, FINISHING; APPARATUS THEREFOR; COMPOSITIONS FOR TANNING
    • C14C11/00Surface finishing of lea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Fur Or Leathe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提供一种形成有凹凸图案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一种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具备真皮基材和层叠在所述真皮基材上的整饰层,在所述真皮制品的正面具有凹凸图案,所述整饰层的厚度为2~10μm。

Description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背景技术
真皮制品由于外观(光泽、纹理等)、手感、触感(柔软性、弹力性、膨胀感、光滑感等)之类的特有质感和高级感而被用于衣料、包、鞋、室内材料、车辆内饰材料等各种领域。用于车辆内饰用途的真皮制品是以长期使用为前提的,因此要求高的耐久性、特别是耐磨耗性。
为了提高真皮制品的耐磨耗性,有时在真皮基材表面形成树脂被膜(整饰层)。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天然皮革,其在天然皮革的表面层叠有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的、具有凹凸图案的厚度50~350μm的发泡层,进一步在其表面层叠有厚度10~100μm的保护层。如此形成的树脂被膜的厚度大,能够形成皮革纹理图案程度较浅的凹凸图案。
但是已明确存在下述课题:在想形成深的凹凸图案时,树脂被膜在凹部产生龟裂,有时真皮基材也与树脂被膜一起产生龟裂,无法赋形。即,有下述课题:由于树脂被膜产生龟裂,因此无法形成深的凹凸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5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凹凸图案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具备真皮基材和层叠在上述真皮基材上的整饰层,上述真皮制品的正面具有凹凸图案,上述整饰层的厚度为2~10μ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形成有凹凸图案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模具的设计的照片。
图3是实施例1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的截面照片。
图4是比较例1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的截面照片。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2…真皮基材、3…整饰层、31…底涂层、32…最外层、4…正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以下有时简称为“真皮制品”。)是在真皮基材上层叠整饰层而成的。整饰层的厚度为2~10μm。在真皮制品的正面具有凹凸图案。
图1是示意性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1的截面结构的图。在图示的例子中,真皮制品1中,整饰层3包含底涂层31和最外层32,在真皮基材2上隔着底涂层31而依次层叠最外层32。整饰层3的表面为正面4,该正面4形成有凹凸图案。另外,该例中,以达到真皮基材2及底涂层31的方式形成凹凸图案。
上述正面中的凹凸图案优选凹凸图案的深度为1000μm以上,更优选为1200~2500μm。通过使凹凸图案的深度为1000μm以上,可以形成深的凹凸图案。
在此,凹凸图案的深度是指凹凸图案的凸部与凹部的高度差、即凸部的顶点与凹部的底部的高度差(参照图1中的“D”),为基于ISO5178而测定的值。详细而言,使用OneShot 3D形状测定机(KEYENCE CORPORATION制、VR-3200)测定真皮制品的表面形状。此时,在3个凹凸图案的图案(压纹图案)进入的视野中进行测定,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在该进行图像处理后的范围内测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Sz(最大高度=“最大山高度”-“最大谷深度”),将该Sz作为凹凸图案的深度。
凹凸图案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锥状、锥台状、柱状或半球状、模仿皮革艺品(例如编织工艺)等的形状或文字等。在此,手编是指将长条状的皮革编织起来(网眼编织)。
就本实施方式的真皮制品而言,基于JIS L1096 8.19.3C法(泰伯法)测定的正面的耐磨耗性优选为4级以上。通过使正面的耐磨耗性为4级以上,可得到具有适合于车辆内饰材料用途的耐磨耗性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耐磨耗性,基于JISL1096 8.19.3C法(泰伯法)观察试验后的表面状态并按照后述的基准来评价。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真皮基材(也包括二层革),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原料,可使用例如来自牛、马、猪、山羊、绵羊、鹿、袋鼠等哺乳类、鸵鸟等鸟类、海龟、巨蜥、蟒蛇、鳄鱼等爬行动物类等的原料。其中,优选通用性高、面积大的牛皮。将生皮本身、干燥或盐腌渍而防腐的皮称为原皮,将该状态者供于制革工序。
鞣制动物的皮(原皮)而赋予耐久性(耐热性、耐腐败性、耐化学药品性等)并且表现出革质的物质称作“真皮”(也简称为“革”),以区别于未经鞣制的“皮”。
制革工序一般大致分为鞣制工序、染色工序、整饰工序,进一步细致划分如下。
鞣制工序:原皮、浸水·劈开、去肉、脱毛·浸灰、剖层、再浸灰、脱灰·酶柔、浸酸、鞣制。
染色工序:挤水、筛选、剃毛(shaving)、复鞣、染色·加脂、放样(setting out)、干燥、回湿、拉软(staking)(揉搓、敲击)、贴板干燥、磨革。
整饰工序:涂装、背面喷涂、熨烫·模压、抛光。
虽然正在对各个工序进行改良,但可以说是技术上大致固定的工序,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当然,有时会部分地改变顺序、或省略、或进行多次、或替换成其它工序。
在涂装之前,通常实施磨革。磨革是用于通过削掉粒面的表面来将表面平滑化,去除个体差异、部位差异、虫蛀、刮伤、皮肤病痕等影响外观品质的因素而均匀化的工序。通常情况下会实施磨革,但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发挥动物革本来的设计、触感,优选只要上述缺陷(影响外观品质的因素)不大就不实施磨革。
另外,在使用二层革作为真皮基材时,由于同样的理由而在涂装之前对二层革的表面实施抛光加工。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经过了贴板干燥、磨革或抛光加工的真皮作为真皮基材。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相对于该真皮基材而言,将实施了涂装及凹凸图案的赋形的真皮称为“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或“真皮制品”。
真皮基材的厚度(T1,参照图1)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2.0mm。通过使该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作为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可兼顾充分的物性和手感。本实施方式中,真皮基材的厚度可以以下求出。即,将真皮基材沿着与背中线平行的方向(纵向)三等分、沿着与背中线垂直的方向(横向)3等分而分成9个区域,使用大型皮革测厚计CALATI(CALATI制)分别测定上述9个区域中的中心部的厚度,计算这些的平均值,从而可以求出。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是在上述真皮基材表面层叠整饰层而成的。
整饰层为形成在真皮基材上的树脂层,不限于1层结构,可以为2层或3层以上。整饰层至少具备最外层,在为1层结构时,整饰层仅包含最外层。在此,最外层是指位于最外侧的层,是形成真皮制品的正面的层。真皮制品的正面是指:真皮制品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使用时眼睛可看到的面(设计面)。
一实施方式中,整饰层可以包含形成在真皮基材的正面的底涂层、和层叠在该底涂层上的最外层。该底涂层也构成整饰层的一部分。另外,在底涂层与最外层之间可以设置基涂层、中涂层等(以下将这些总称为“内层”。),这种情况下,内层也构成整饰层的一部分。
更详细而言,可以将作为最外层的整饰层直接层叠在真皮基材上,也可以如图1所示隔着底涂层31将最外层32层叠在真皮基材2上。另外,可以隔着底涂层将内层及最外层依次层叠在真皮基材上。通过隔着底涂层,可提高内层或最外层的润湿性,可提高内层或最外层的密合性。因此,可以提高真皮制品的耐磨耗性。另外,底涂层还可以承担对真皮基材表面的毛孔的填塞作用、通过添加着色剂而调整颜色的作用,因此可以消除内层和/或最外层的不均匀,使外观变良好。
整饰层的厚度(T2,参照图1)为2~10μm这一点非常重要。通过使厚度为2μm以上,作为车辆内饰材料可满足充分的耐久性、具体而言耐磨耗性。通过为10μm以下,可形成深的凹凸图案。这种可以通过减小整饰层的厚度而形成深的凹凸图案的理由尚不明确,可认为理由如下。若整饰层厚,则用来形成深凹部的高模压部(即,模具的凸部)进行按压时,在整饰层展开(延伸)之前就已经被切断(即,产生模切)。与此相对地,若整饰层薄,则在被模压部切断之前,整饰层追随模压部所产生的按压而展开(延伸)。因此,认为整饰层形成深的凹凸图案而不会产生龟裂。另外,要被模压部按压的表面部容易追随该按压,因此认为也可以防止真皮基材的龟裂。整饰层的厚度可以为3μm以上,可以为4μm以上,可以为5μm以上;另外,可以为9μm以下,可以为8μm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整饰层的厚度可以为例如3~8μm,可以为4~6μm。
在整饰层包含多个树脂层的情况下,整饰层的厚度为多个树脂层的厚度的合计。例如,在整饰层包含底涂层和最外层的情况下,将底涂层的厚度(T21,参照图1)和最外层的厚度(T22,参照图1)的合计作为整饰层的厚度。在整饰层包含底涂层、内层和最外层的情况下,将底涂层的厚度、内层的厚度和最外层的厚度的合计作为整饰层的厚度。其中,如后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中不包括渗透部分的厚度,将仅由树脂形成的树脂层的厚度作为底涂层的厚度。因此,整饰层的厚度也不包括该渗透部分的厚度,即,整饰层的厚度是指真皮基材之上的树脂层的厚度。
整饰层的展开率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150%,可以为120~140%。通过为110%以上,可以形成深的凹凸图案,设计性优异。通过为150%以下,不易产生模切,可以赋予深的凹凸图案。
在此,整饰层的展开率是指:以百分率表示的、被赋予了凹凸图案的整饰层的正面的表面积(A1)除以从正上方观察该正面时的投影面积(A2)而得的值。即,展开率=(A1/A2)×100。更详细而言,使用One shot 3D形状测定机(KEYENCE CORPORATION VR-3200)测定整饰层的表面形状并计算表面积。此时,在有3个凹凸图案的图案(压纹图案)进入的视野中进行测定,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在该进行了图像处理的范围内求出沿着凹凸图案的正面的表面积(A1)和投影面积(A2),用上述式计算展开率。
形成整饰层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树脂,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一实施方式中,最外层优选由包含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形成。
作为构成最外层的丙烯酸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选自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的聚合物、及其改性物。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耐磨耗性及耐水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丙烯酸类树脂,优选氟改性者、即氟改性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乳液型。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丙烯酸类树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40质量%,可以为15~25质量%。即,丙烯酸类树脂在最外层中所占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通过使丙烯酸类树脂的配混量为50质量%以下,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手感不易***硬。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不挥发成分”是指:将试样10g以120±10℃加热3小时而使其蒸发时的残留成分相对于原质量的比率。
作为构成最外层的氨基甲酸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聚醚系聚氨酯树脂、聚酯系聚氨酯树脂等各种聚氨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从触感、手感的观点出发,优选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更优选将这些组合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单液型的乳液型。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氨基甲酸酯树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25质量%,可以为10~20质量%。即,氨基甲酸酯树脂在最外层中所占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通过使氨基甲酸酯树脂的配混量为50质量%以下,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手感不易***硬。另外,通过使氨基甲酸酯树脂的配混量为3质量%以上,制膜性良好,可以提高耐磨耗性。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最外层的树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树脂,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从手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类树脂,从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
在将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树脂组合使用时,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丙烯酸类树脂与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合计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17~90质量%,更优选为30~70质量%,可以为30~50质量%。即,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树脂在最外层中所占的含有率之和优选为17~90质量%。通过使该合计量为17质量%以上,制膜性良好,可以提高耐磨耗性。通过为90质量%以下,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手感不易***硬。
另外,丙烯酸类树脂与氨基甲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不挥发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2~1:1,更优选为1:0.5~1:0.9。通过使氨基甲酸酯树脂相对于丙烯酸类树脂的质量比为0.2以上,可以提高耐磨耗性。另外通过为1以下,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或整饰层的厚度变厚、手感不易***硬。
构成最外层的树脂优选以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为主体,但是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树脂成分。作为其它树脂成分,可列举例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Resin)等。
从耐磨耗性的观点出发,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优选还包含硅橡胶及交联剂。即,从耐磨耗性及凹凸图案的賦形性的观点出发,最外层优选为包含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和硅橡胶、且具有基于交联剂的交联结构的树脂层。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中,整饰层中,仅最外层包含硅橡胶。
本实施方式中,最外层中所使用的硅橡胶为在常温(22℃)下具有橡胶弹性的有机硅,以区别于硅油、有机硅树脂。硅橡胶为在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橡胶,更详细而言,可列举具有重复数为5000~10000的硅氧烷键的直链结构分子、且能形成橡胶弹性覆膜的有机硅。
硅橡胶的橡胶弹性可通过由该硅橡胶形成的覆膜(仅硅橡胶的橡胶弹性覆膜)的弹性模量来评价。作为橡胶弹性覆膜的弹性模量,优选为例如0.001~0.5MPa,更优选为0.001~0.2MPa,进一步优选为0.01~0.1MPa,可以为0.03~0.08MPa。
在此,橡胶弹性覆膜的弹性模量如下计算。即,将有机硅乳液等硅橡胶溶液用涂抹器以干燥后的厚度为30~100μm的方式涂布在平坦脱模纸(flat release paper)(EV130TPD、Lintec株式会社制)上,然后以80℃下10分钟、接着130℃下5分钟进行热处理,制备橡胶弹性覆膜。从该橡胶弹性覆膜中采集长度150mm、宽度30mm大小的试验片,在室温22±2℃、相对湿度65±5%RH的状况下,以夹持宽度30mm、夹持间隔50mm安装在拉伸试验机(AUTOGRAPHAG-IS型、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夹具上,以拉伸速度200mm/分钟进行拉伸。将试验片的伸长量(mm)除以夹持间隔(mm)而得的值的比率(伸长率(%)=(伸长量(mm)/50mm)×100)作为X轴,将得到的应力(N)除以试验片的截面积(mm2)而得的值(应力(N)/切面积(mm2))作为Y轴而作图。由得到的图计算X轴:伸长率=0.05~10%的回归线的斜率,作为橡胶弹性覆膜的弹性模量。
作为硅橡胶的具体例,可列举二甲基硅橡胶、包含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改性物的橡胶(例如乙烯基甲基硅橡胶、苯基乙烯基甲基硅橡胶、氟硅橡胶等)、硅橡胶·丙烯酸类的共聚物、硅橡胶·氨基甲酸酯的共聚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通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选自由二甲基硅橡胶、乙烯基甲基硅橡胶、苯基乙烯基甲基硅橡胶及氟硅橡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二甲基硅橡胶。一实施方式中,作为配混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的硅橡胶,优选能够通过干燥形成橡胶弹性覆膜的有机硅乳液。即,作为构成最外层的硅橡胶,优选由能够通过干燥形成橡胶弹性覆膜的有机硅乳液形成,可以由自交联型的有机硅乳液来形成。硅橡胶可以使用市售品,从与聚氨酯树脂的混合容易性出发,优选使用水系的乳液型。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硅橡胶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15~70质量%,更优选为30~60质量%,可以为35~50质量%。即,硅橡胶在最外层中所占的含有率优选为15~70质量%。通过使硅橡胶的配混量为15质量%以上,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手感不易***硬。通过为70质量%以下,容易维持触感及设计性。
构成最外层的树脂(优选为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合计量)与硅橡胶的质量比(不挥发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3~1:2.2,更优选为1:0.5~1:1.7,可以为1:0.8~1:1.3。通过使该硅橡胶相对于树脂的质量比为0.3以上,可以使得到的真皮制品的触感及手感变良好。另外,通过为2.2以下,可以防止得到的真皮制品过度抛光,使设计性变良好。
作为最外层中所使用的交联剂,可列举碳二亚胺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优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最外层中所使用的交联剂可以使用市售品,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乳液型。
碳二亚胺系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通常使用的碳二亚胺系交联剂中适宜选择。其中,优选具有2个以上的碳二亚胺基者,可列举例如聚(4,4’-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聚(对亚苯基碳二亚胺)、聚(间亚苯基碳二亚胺)、聚(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聚(三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等芳香族聚碳二亚胺;聚(二环己基甲烷碳二亚胺)等脂环族聚碳二亚胺、聚(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等脂肪族聚碳二亚胺等。这些碳二亚胺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碳二亚胺系交联剂所具有的碳二亚胺基与最外层中所使用的树脂所具有的羧基反应而形成N-酰基脲,形成三维的交联结构。由此,可以提高与真皮基材的密合性、和最外层的制膜性,可以使真皮制品的耐磨耗性变良好。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碳二亚胺系交联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2~5质量%。通过使配混量为2质量%以上,可以提高涂膜强度,从而可以提高耐磨耗性、耐摩擦坚牢性。通过为5质量%以下,可以防止涂膜***,因此可以使手感不易***硬。
氮丙啶系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通常使用的氮丙啶系交联剂中适宜选择。可列举例如二苯基甲烷-4,4'-双(1-氮丙啶甲酰胺)、三羟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甲苯-2,4-双(1-氮丙啶甲酰胺)、三亚乙基三聚氰胺、双间苯二甲酰基-1-(2-甲基氮丙啶)、三-1-(2-甲基氮丙啶)膦、三羟甲基丙烷三-β-(2-甲基氮丙啶)丙酸酯等。这些氮丙啶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氮丙啶系交联剂所具有的氮丙啶基与最外层中所使用的树脂所具有的羧基反应而形成三维的交联结构。由此,可以提高与真皮基材的密合性、和最外层的制膜性,使真皮制品的耐磨耗性变良好。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氮丙啶系交联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1~2质量%。通过使配混量为1质量%以上,可以提高涂膜强度。从而可以提高耐磨耗性、耐摩擦坚牢性。通过为2质量%以下,可以防止涂膜***,因此可以使手感不易***硬。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通常使用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中适宜选择。可列举例如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等。这些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与最外层中所使用的树脂成分中所存在的活性氢等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由此,最外层的制膜性提高,可以使真皮制品的耐磨耗性变良好。
在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中,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配混量没有特别限定,以不挥发成分换算计,优选为3~20质量%,更优选为8~20质量%,可以为10~18质量%。通过使配混量为3质量%以上,可以提高涂膜强度,从而可以提高耐磨耗性、耐摩擦坚牢性。通过为20质量%以下,可以防止涂膜***,因此可以使手感不易***硬。
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即,形成最外层的树脂液)中可以根据需要配混着色剂(颜料、染料)、消光剂、平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流平剂、增粘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另外,除了这些添加剂以外,可以根据需要含有高极性溶剂等溶剂。作为溶剂,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水。
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平滑剂,可以使用硅油。硅油是常温下为液态的有机硅,具体可列举硅氧烷键的重复数小于5000的二甲基硅油等。
最外层是在真皮基材的表面、底涂层的表面或内层的表面涂布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后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的。
在涂布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时,可以采用现有已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反向辊涂布机、喷涂机、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吻合辊涂布机、刮刀涂布机、逗点涂布机等装置。其中,从可以以低涂布量形成均匀且薄的涂膜的角度出发,优选利用反向辊涂布机、喷涂机进行的涂布。可根据期望的最外层厚度来适宜设定涂布厚度或湿涂量。
为了使树脂液中的溶剂蒸发而将树脂干燥、另外为了促进树脂与交联剂的交联反应而形成具有充分强度的涂膜而进行热处理。为了防止真皮基材的水分过度蒸发,优选以真皮基材本身不达到80℃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来进行热处理。因此,热处理温度优选为90~130℃,更优选为100~120℃。另外,热处理时间优选为1~5分钟,更优选为2~3分钟。通过使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为下限值以上,可以防止干燥、交联反应不充分。通过使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为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手感、触感***硬。
最外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10μm。最外层的厚度可以为2μm以上,可以为3μm以上,可以为5μm以上;另外可以为9μm以下,可以为8μm以下,可以为7μm以下。一实施方式中,最外层的厚度可以为例如2~7μm,可以为3~5μm。通过使最外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可以提高耐磨耗性、耐摩擦坚牢性。通过使最外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可以提高真皮特有的设计、触感。
如上述所述,整饰层可以仅由最外层构成,也可以与最外层一起具备底涂层,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内层。如此由多层形成整饰层时,构成最外层、内层和底涂层的树脂的组成可以相同或不同。
一实施方式中,底涂层包含下述混在层,所述混在层为使底涂用树脂组合物渗透到真皮基材表面而成的、树脂和真皮基材的纤维混在一起的层。底涂层中,可以与树脂和真皮基材的纤维混在一起的层一起包含形成在该层表面的仅由树脂形成的树脂层。
底涂层通过在真皮基材表面涂布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后进行热处理而形成。作为一实施方式,可以在真皮基材表面涂布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并实施热处理后,再次涂布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并进行热处理。由此,可以使底涂层为均匀的涂膜。
作为构成底涂层的树脂,可以使用与上述的构成最外层的树脂同样的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其中,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聚碳酸酯系氨基甲酸酯树脂。
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即,形成底涂层的树脂液)中,可以与树脂一起、根据需要与最外层同样地含有其它树脂成分(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各种添加剂(着色剂(颜料、染料)、消光剂、平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流平剂、增粘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其中,优选包含着色剂,所述着色剂优选颜料。由此,可以将底涂层着色,因此可以减轻真皮基材的颜色不均匀。另外,除了这些添加剂以外,可根据需要含有高极性溶剂等溶剂。作为溶剂,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水。
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的粘度优选为低粘度。具体而言,采用杯式粘度计(粘度杯NK-2、Anest Iwata株式会社制)的测定值优选为10~20秒。通过使粘度为该范围,形成底涂层的树脂液容易渗透到粒面,因此可以如上述那样形成树脂和真皮基材的纤维混在一起的层。
在涂布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时,可以采用现有已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反向辊涂布机、喷涂机、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吻合辊涂布机、刮刀涂布机、逗点涂布机等装置。其中,从可以以低涂布量形成均匀且薄的涂膜的角度出发,优选利用反向辊涂布机、喷涂机进行的涂布。可根据期望的整饰层厚度来适宜设定涂布厚度或湿涂量。
为了使树脂液中的溶剂蒸发而将树脂干燥,另外为了促进配混交联剂时的、树脂与交联剂的交联反应而形成具有充分强度的涂膜而进行热处理。为了防止真皮基材的水分过度蒸发,优选以真皮基材本身不达到80℃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来进行热处理。因此,热处理温度优选为90~130℃,更优选为100~120℃。另外,热处理时间优选为1~5分钟,更优选为2~3分钟。通过使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为下限值以上,可以防止干燥、交联反应不充分。通过使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为上限值以下,可以防止手感、触感***硬。
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8μm,更优选为1~3μm。通过使厚度为1μm以上,可以提高内层和最外层的密合性、耐磨耗性。通过使厚度为8μm以下,可以抑制涂膜感变强、整饰层的厚度变厚,手感不易***硬。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底涂层包含渗透到真皮基材的部分(即,树脂与真皮基材的纤维混在一起的层),本说明书中,底涂层的厚度中不包括该渗透部分的厚度,将仅包含树脂的树脂层的厚度作为底涂层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内层来作为整饰层的一部分时,作为构成内层的树脂,可以使用与上述的构成最外层的树脂同样的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另外,内层用树脂组合物(即,形成内层的树脂液)可根据需要与最外层同样地包含其它树脂成分(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各种添加剂(着色剂(颜料、染料)、消光剂、平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流平剂、增粘剂等)。另外,除了这些添加剂以外,可以根据需要含有高极性溶剂等溶剂。作为溶剂,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水。
如上述那样在真皮基材表面形成整饰层后,在整饰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图案。从而得到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通过在形成整饰层后进行凹凸图案的赋形,可以消除赋形后涂布树脂层时的不良情况(例如,树脂流入凹部、或者相反地树脂层在凹部的底部变薄)。
作为凹凸图案的形成方法,可列举例如利用压纹加工、超声波热粘合(PINSONIC)加工、焊接加工等的方法,可以使用具有与应形成在真皮制品的正面的凹凸图案对应的凹凸形状的模具来进行赋形。因此,一实施方式的凹凸图案是按压具有凹凸形状的模具而形成的。在此,超声波热粘合加工是压纹加工的1种,是利用超声波对对象物进行热熔接的加工方法。焊接加工是通过高频对对象物进行热熔接的加工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可以用于例如以汽车用座椅、天花板材料、仪表盘、门内衬材或方向盘等汽车内饰材料为代表的、各种用于车辆的内饰材料用途。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限定。
各评价项目按照以下方法。
[耐磨耗性]
基于JIS L1096 8.19.3C法(泰伯法),在磨耗轮CS-10、载荷4.9N、摩擦次数1000次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观察试验后的表面状态,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5级:未确认到变化
4级:确认到少量变化
3级:确认变化明显
2级:变化稍显著
1级:变化显著
[设计性]
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真皮制品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以深的凹凸图案形成了清晰的凹凸设计。
B:虽然为深的凹凸图案,但形成的是稍不清晰的凹凸设计
C:为浅的凹凸图案,形成了不清晰的凹凸设计;或者凹部被切入
[手感]
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真皮制品的手感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确认到柔软的手感。
B:手感稍粗硬。
C:手感粗硬。
[触感]
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真皮制品的触感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确认到光滑感,无涂膜感。
B:确认到光滑感,但稍有涂膜感。
C:光滑感稍差,也有涂膜感。
D:未确认到光滑感。有涂膜感。
[实施例1]
(1)真皮基材的制备
使用成年牛皮作为原皮,经铬鞣等通常的工序而得到坯革,接着进行贴板干燥。需要说明的是,以与后述的底涂层成为同系颜色的方式进行染色。真皮基材的厚度为1.5mm。
(2)拉软(揉搓、敲击)
对于经过工序(1)的中间制品,用铣床(N2500×1200TS、BAGGIO Tecnologies.r.l制)在温度20℃、转速15rpm的条件下进行30分钟揉搓加工。接着用拉软机(3H3200A、CARTIGLIANO S.p.A制)以加工速度8m/分钟、打入(日语:打ち込み)深度:依次为2mm、2mm、2mm的条件进行敲击加工。
(3)底涂层的形成
[配方A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161
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A1,将各原料用搅拌机混合。粘度为12秒(杯式粘度计、粘度杯NK-2、Anest Iwata株式会社制)。
将按照上述的配方A1制备的底涂层用树脂组合物,用喷涂机(商品名“TUROT.3400/1.41”、BARNINI Srl制)以湿涂量为40g/m2的方式涂布在按照上述的(2)制备的真皮基材的表面,用干燥机以110℃处理3分钟,将该涂布和干燥实施共计2次,从而形成底涂层。底涂层为树脂和真皮基材的纤维混在一起的层,在其表面还具备仅由树脂构成的树脂层。底涂层的厚度(即,树脂层的厚度)为1μm。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层的厚度,用显微镜(株式会社Hirox制、数字式显微镜KH-7700)观察皮革的垂直切面,测定任意10个位置的厚度,计算这些的平均值。
(4)最外层的形成
[配方B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171
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B1,将除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之外的各原料用搅拌机混合后,添加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用搅拌机混合。此时,粘度为12秒(杯式粘度计、粘度杯NK-2、Anest Iwata株式会社制)。
在经过工序(3)的中间制品的表面,使用喷涂机(商品名“TU ROT.3400/1.41”、BARNINI Srl制)以湿涂量为40g/m2的方式涂布最外层用树脂组合物,用干燥机以110℃处理3分钟,形成最外层。最外层的厚度为7μm,整饰层的厚度为8μm。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层的厚度,用显微镜(株式会社Hirox制、数字式显微镜KH-7700)观察皮革的垂直截面,测定任意10个位置的厚度,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在经过工序(4)的中间制品的表面,使用平板压纹加工机,设定为模具温度100℃、加压压力1961N/cm2、加压时间3秒而进行压纹加工,得到实施例1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压纹模具的凹凸设计使用了图2所示的编织工艺风格图案的设计。
得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的凹凸图案的深度为1546μm,以深的凹凸图案形成了清晰的凹凸设计(参照图3),设计性良好。另外,耐磨耗性为4级。
[比较例1]
(5)真皮基材的制备
使用成年牛皮作为原皮,经过通常的工序而进行到磨革。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与着色层为同系颜色的方式进行染色。真皮基材的厚度为1.3mm。
(6)基涂层的形成
[配方C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18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191
水之外的原料为LANXESS株式会社制。
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C1,将各原料用搅拌机混合,用增粘剂将粘度调整为6,500mPa·s(数字式粘度计、BROOKFIELD公司制、25℃)。
将按照上述的配方C1制备的树脂组合物,用反向辊涂布机(商品名“JUMBOSTAR-SR”、Ge.Ma.Ta.SpA制)以湿涂量为100g/m2的方式涂布在按照上述(5)制备的真皮基材的表面,用干燥机以110℃处理3分钟,形成基涂层。
(7)压纹加工
在(6)中得到的基涂层的表面,使用压纹机(商品名“KOMBIPRESS-1800NE”、BERGIofb s.p.a制)以70℃、压力:1470N/m2、加工速度:2.8m/分钟进行热压纹,从而在表面进行起毛图案的设计。压纹加工后的基涂层的厚度为14μm。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层的厚度,用显微镜(株式会社Hirox制、数字式显微镜KH-7700)观察皮革的垂直截面,测定任意10个位置的厚度,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8)着色层的形成
[配方D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201
水之外的原料为LANXESS株式会社制。
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D1,将各原料用搅拌机混合,用增粘剂将粘度调整为25秒(杯式粘度计、福特杯No.4、株式会社明治机械制作所、25℃)。
在经过工序(7)的中间制品的表面,使用喷涂机(商品名“TU ROT.3400/1.41”、BARNINI Srl制)以湿涂量为25g/m2的方式涂布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用干燥机以110℃处理3分钟而形成着色层。着色层的厚度为8μm。
(9)保护层的形成
[配方E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211
水之外的原料均为LANXESS株式会社制。
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E1,将各原料用搅拌机混合,用增粘剂将粘度调整为25秒(杯式粘度计、福特杯No.4、株式会社明治机械制作所、25℃)。
在(8)中得到的中间制品的表面,使用喷涂机(商品名“TU ROT.3400/1.41”、BARNINI Srl制)以湿涂量为25g/m2的方式涂布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用干燥机以110℃处理3分钟,将该工序重复2次而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12μm。
在经过工序(8)的中间制品的表面,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压纹加工,得到比较例1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得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的凹凸图案的深度为1496μm,但凹部被切入(参照图4),形成了平坦的凹凸设计,缺乏设计性,手感也稍粗硬。另外,耐磨耗性为4级。
将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真皮制品的构成和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79525730000221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具备真皮基材和层叠在所述真皮基材上的整饰层,
在所述真皮制品的正面具有凹凸图案,
所述整饰层的厚度为2~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基于JIS L10968.19.3C法(泰伯法)测定的、正面的耐磨耗性为4级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凹凸图案是凹凸图案的深度为1000μm以上的凹凸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整饰层具备:底涂层,其形成在所述真皮基材的表面;和最外层,其层叠在所述底涂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整饰层的展开率为11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整饰层具备由组合物形成的最外层,所述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树脂和/或氨基甲酸酯树脂、硅橡胶和交联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硅橡胶的、橡胶弹性覆膜的弹性模量为0.001~0.5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包含氟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所述氨基甲酸酯树脂包含选自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及聚醚系聚氨酯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交联剂包含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其中,所述真皮基材为未经磨革的真皮。
CN202010078803.4A 2019-02-01 2020-02-03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Pending CN1115189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7320 2019-02-01
JP2019017320A JP2020124963A (ja) 2019-02-01 2019-02-01 車両内装用本革製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8968A true CN111518968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8803.4A Pending CN111518968A (zh) 2019-02-01 2020-02-03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24963A (zh)
CN (1) CN1115189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2563A (zh) * 2022-01-13 2022-04-01 重庆韩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2563A (zh) * 2022-01-13 2022-04-01 重庆韩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24963A (ja)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2403B2 (en) Topcoat
JP5506398B2 (ja) トップコート
US11352497B2 (en) Layered collag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11061945A1 (ja) 自動車シート用床革下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前記自動車シート用床革下地を用いた自動車シート用皮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40259A (ja) ウレタンビーズトップコート
CN111518967A (zh) 真皮制品
US20090130429A1 (en) Natural Grain Leather
CN111518968A (zh) 车辆内饰用真皮制品
JP2015196830A (ja) 貫通孔を有する本革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本革製品
JP5469545B2 (ja) 耐オレイン酸性に優れた天然皮革製品
KR101003347B1 (ko) 전투화용 위장무늬 가죽원단의 제조방법
JP6051511B2 (ja) トップコート層、プレスキン層、スキン層及びスキン層は接着剤層を介して天然皮革に接続して形成した天然皮革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99800A (ja) 耐エタノール性に優れた本革製品
JP6423166B2 (ja) 貫通孔を有する本革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本革製品
JP6145325B2 (ja) 貫通孔を有する本革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本革製品
WO2015093146A1 (ja) スプリットレザ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81253A (ja) 本革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095647A (ja) 本革表皮材の製造方法
JP6145280B2 (ja) 本革製品の製造方法
Ferreira Avaliação e Melhoramento das Propriedades Anti-soiling do Couro Utilizado no Setor Automóvel
JP2010116488A (ja) 防汚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ZA200502972B (en) Natural grain lea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