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9670A -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9670A
CN111469670A CN202010290333.8A CN202010290333A CN111469670A CN 111469670 A CN111469670 A CN 111469670A CN 202010290333 A CN202010290333 A CN 202010290333A CN 111469670 A CN111469670 A CN 111469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aking force
braking
road surface
regenerativ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03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向文
胡文超
党选举
莫太平
伍锡如
任风华
李晓
赵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903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96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9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L7/18Controlling the braking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10Vehicle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12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6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wheels
    • B60L2240/46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60Navigation input
    • B60L2240/64Road conditions
    • B60L2240/647Surface situation of road, e.g. type of p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2)判断车辆状态,若处于制动状态,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否则执行步骤1);所述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包括: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和制动强度;获得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和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根据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根据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对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确定前轮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制动稳定性和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制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以及可预见的资源枯竭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生存的严峻问题,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面对的共同挑战。新能源汽车已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的发展热点。电动汽车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具有再生制动的性能,这是其与以往传统的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制动过程中汽车的动能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损失掉,大量的能量被浪费。电动汽车将制动时汽车的动能进行回收并存储的过程称为再生制动,被存储的能量称为再生能量。汽车在市区行驶的车速一般较低,负荷率变化起伏比较大,需要不停地启动和制动,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汽车制动过程中以热能方式消耗到空气中的能量约占驱动总能量的50%左右,如果可以将制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储存并再次利用,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车的续驶里程。
文献《轮毂电机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36(11),1778-1784.)给出以下技术方案:1)当制动强度z≤0.1时,制动力全部由前轴提供,主要是电机制动力;2)当制动强度0.1<z≤0.8时,摩擦制动与电机制动形成复合制动;3)当制动强度z>0.8时,为保证制动安全性,电机制动退出,摩擦制动提供全部制动力。但是,本申请人认为,制动时,路面条件的不同会影响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在制动强度不同的条件下制动,也会影响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从而影响车辆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系数,最终影响到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总量。可见,该方法未考虑路面条件以及制动强度对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影响。
公开号为CN10920426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力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制动强度z划分为0≤z≤0.2,0.2≤z≤0.7,0.7≤z三个范围,在根据具体的范围对前后轮制动力进行具体曲线的划分;(2)以滑移率为输入的滑膜控制器,输出量为减少再生制动力占前轮制动力的比例。该发明考虑了制动强度z对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影响,使得车辆按该发明所提的分配方式对制动力进行分配时,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其并未考虑路面的附着条件对车辆制动过程存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当前制动条件选择最佳的再生制动策略,使得在保证制动稳定性和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最大化,进而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
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若处于制动状态,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直至车辆恢复正常行驶状态或停车;否则,执行步骤1);其中,所述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包括:
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以及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和制动强度;
获得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和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
根据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
根据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对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确定前轮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继而利用再生制动力进行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回收储存到储能元件中。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1)中,所述的车辆运行参数包括车轮半径R、纵向速度u、车轮角速度ω、车轮角减速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1
制动力矩Tb和滚动阻力矩Tf。可以采用现有常规技术进行采集。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1)中,由车轮半径R结合车轮纵向速度u以及车轮角速度ω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2
求得实时滑移率s。再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3
计算得到相应的实时利用附着系数;其中,μ为利用附着系数,Jω为转动惯量,R为车轮半径,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4
为车轮角减速度,Tb为制动力矩,Tf为滚动阻力矩,FZf为前轮所受的法向作用力。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可以采用现有常规方法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优选的,根据车辆速度的变化率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判断方法为: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5
判断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26
则判断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的方法为:根据滑移率计算不同路面类型下该滑移率时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再将该理论值μn(s)与当前滑移率下利用附着系数的实时计算值μ做差值计算,选取差值最小所对应的路面类型即为辨识得到的路面类型。其中,根据实时滑移率s通过公式μn(s)=a[1-exp(-bs)]-cs求得不同路面类型下该滑移率对应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式中,s为当前滑移率;μn(s)为当前滑移率下对应不同路面类型的利用附着系数;a、b、c为路面参数,为Burckhardt模型中的固定值,其中三种典型路面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路面 a b c
干沥青 1.280 23.99 0.52
湿沥青 0.857 33.82 0.35
0.050 306.39 0.001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按现有技术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具体的,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1
其中,FXb为总制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2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制动强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3
其中,z为制动强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4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所述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的目标为:1、控制后轮滑移率始终小于前轮滑移率;2、使前后轮的滑动最小;3、充分利用地面附着系数。本申请中,采用下述数据模型获得: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5
s.t.sr<sf
FXb1+FXb2=mzg
0≤sf≤1
0≤sr≤1
FXb1=μf(sf)Fzf
FXb2=μr(sr)Fzr
其中,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6
FZf、FZr分别为前轮和后轮所受来自地面的法向作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37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L为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a、b分别为质心距离前、后轴的距离;hg为车辆质心高度;z为制动强度;Sf为车辆前轮的滑移率;Sr为车辆后轮的滑移率;μf为车辆前轮的利用附着系数;μr为车辆后轮的利用附着系数;FXb1为车辆前轮的地面制动力;FXb2为车辆后轮的地面制动力;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FXb1/FXb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所述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由车辆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确定,其中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通过综合考虑电机的机械特性、电池特性及相关因素计算得到。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所述的储能元件通常为电池。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首先计算制动时所需要的总制动力,然后根据辨识得到的路面类型选择的对应路面类型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规则,从而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之后再根据确定的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对得到的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再结合轮胎Burckhardt模型,计算出当前滑移率下不同路面类型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根据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值和理论值,对路面类型进行辨识,达到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即可实现实时辨识路面类型的效果。
2、依据ECE法规(***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要求,确定了制动力变比值优化分配算法的约束条件,考虑到制动强度及路面附着条件的影响,期望控制后轮滑移率始终小于前轮滑移率并且各轮的滑动最小,建立该算法的目标函数,最终求解得到不同路面类型的制动力变比值优化分配系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当前运动状态和路面附着条件的影响,得出新的制动力变比值优化分配系数。
3、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机特性,制定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使得满足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制动效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进行能量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汽车受力分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汽车的单个前轮车辆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在车辆上安装辅助驾驶***,便于在制动时自行进行能量回收,以将制动时消耗的能量中可回收的部分重新储存至车载储能元件(如电池)中。辅助驾驶***包括信息采集子***、信息处理子***和执行子***。信息采集子***包括:为检测实时纵向速度、实时车轮角速度、实时滚动阻力矩、实时制动力矩等参数,安装相应的车载传感器。信息处理子***主要包含有主控制器,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实行相应的控制策略,向执行子***发送施加相应制动力的指令。执行子***主要包含有电控液压制动模块,根据信息处理子***提供的数据向各车轮施加制动力。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进行制动状态判断,若处于正常行驶状态,继续利用车辆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若处于制动状态,则先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以及估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和制动强度;然后,根据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经过制动力分配处理,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最后根据电机特性得到电机可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电机在发电模式下提供的再生制动力Freg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51
式中Treg为电机再生制动转矩,io为主减速器传动比;ig为变速器传动比;ηT为传动***机械效率;电机再生制动转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52
其中,pn为电机额定功率,nn为电机额定转速,n为电机转速),对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确定前轮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继而利用再生制动力进行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回收储存到储能元件(如电池)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
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若处于制动状态,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直至车辆恢复正常行驶状态或停车;否则,执行步骤1);其中,所述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包括:
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以及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和制动强度;
获得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和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
根据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
根据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对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确定前轮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继而利用再生制动力进行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回收储存到储能元件中。
先从车辆行驶参数中提取得到实时纵向速度u、实时车轮转速ω、实时制动力矩Tb和实时滚动阻力矩Tf。实时计算滑移率***的输入为实时纵向速度v、实时车轮转速ω和车轮半径R,输出为实时滑移率s;同时,将得到的实时滑移率s经过Burckhardt模型的转换,得到不同典型路面类型下,该滑移率对应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利用附着系数实时计算***的输入为实时纵向速度u、实时车轮转速ω、实时制动力矩Tb和实时滚动阻力矩Tf,输出为利用附着系数的实时计算值μ(s);根据得到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和利用附着系数实时计算值μ(s),经由路面识别,得到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根据实时辨识得到的路面类型和制动所需要的制动强度z,选取对应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从而得到当前制动条件下前轮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电机的最大再生制动力,根据行驶车辆电机的机械特性、电池特性等影响因素综合确定;根据电机的最大再生制动力,进而制定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继而确定前轮所需制动力中分配为再生制动力的部分和摩擦制动力的部分。
步骤1)中,车辆运行参数包括车辆的实时车轮转速ω、实时制动力矩Tb和实时滚动阻力矩Tf。滑移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1
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2
上述两个公式中,s为滑移率,R为车轮半径,u为车轮纵向速度,ω为车轮角速度,Jω为转动惯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3
为车轮角减速度,Tb为制动力矩,Tf为滚动阻力矩,FZf为前轮所受的法向作用力,前轮所受的法向作用力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4
可根据汽车受力分析图(如图2所示)推导而来。式中,m是车辆的总质量;G是车辆所受重力,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5
是车辆行驶加速度;L为前后轴之间的距离;a、b分别为质心距离前后轴的距离;hg为车辆质心高度;FXb1为前轮的地面制动力,FXb2为后轮的地面制动力。
Burckhardt模型是通过拟合各种典型路面试验数据得到的一种经验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为:μn(s)=a[1-exp(-bs)]-cs。式中,a、b、c为路面参数(为Burckhardt模型中的固定值,具体如前所述);s为当前滑移率;μn(s)为当前滑移率下对应不同路面类型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
利用附着系数的公式根据车轮力矩平衡方程推导而来,单个车轮模型如图3所示。可得到车轮力矩平衡方程: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6
经过整理得到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7
对电动汽车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进行力矩分析,可以得到地面对前轮的法向作用力FZf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8
式中z为制动强度,为制动减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假设车辆的制动减速度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9
则对于制动强度z有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10
对该式进行整理,便可得到前轮所受法向作用力的计算公式。
步骤2)中,根据车辆速度的变化率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判断方法为:
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11
判断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继续监测纵向速度变化率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612
滑移率,利用附着系数等参数;
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1
则判断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根据步骤1)所得到的当前利用附着系数的实时计算值μ(s),以及当前滑移率对应不同路面类型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将它们之间分别做差,取差值最小的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对应的路面类型作为辨识得到的路面类型。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2
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其中,FXb为总制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3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4
计算制动强度,其中,z为制动强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5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的目标为:1、控制后轮滑移率始终小于前轮滑移率;2、使前后轮的滑动最小;3、充分利用地面附着系数。根据该目标,建立以下数学模型,从而得到优化分配规则: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6
s.t.sr<sf
FXb1+FXb2=mzg
0≤sf≤1
0≤sr≤1
FXb1=μf(sf)Fzf
FXb2=μr(sr)Fzr
其中,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7
FZf、FZr分别为前轮和后轮所受来自地面的法向作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8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L为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a、b分别为质心距离前、后轴的距离;hg为车辆质心高度;z为制动强度;Sf为车辆前轮的滑移率;Sr为车辆后轮的滑移率;μf为车辆前轮的利用附着系数;μr为车辆后轮的利用附着系数;FXb1为车辆前轮的地面制动力;FXb2为车辆后轮的地面制动力。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不同路面类型下,在不同制动强度的情况下制动时,对应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FXb1/FXb
电机在发电模式下提供的再生制动力Freg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79
式中Treg为电机再生制动转矩,io为主减速器传动比;ig为变速器传动比;;ηT为为传动***机械效率;电机再生制动转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50158380000081
其中,pn为电机额定功率,nn为电机额定转速,n为电机转速。
当车辆进入再生制动模式,则根据电机的最大再生制动能力来判断前轮制动器是否需要额外提供的机械摩擦制动力,如果电机能提供的再生制动力大于车辆前轮所分配的制动力,则该制动力全部由电机的再生制动来提供,此时再生制动力等于前轮所需制动力;如果电机能提供的再生制动力小于车辆前轮所分配的制动力,则该制动力的部分由电机的再生制动来提供,此时再生制动力等于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从而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
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若处于制动状态,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直至车辆恢复正常行驶状态或停车;否则,执行步骤1);其中,所述对车辆实施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处理包括:
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以及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和制动强度;
获得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和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
根据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得到前轮所需制动力;
根据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对前轮所需制动力进行二次分配,确定前轮摩擦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继而利用再生制动力进行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回收储存到储能元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车辆运行参数包括车轮半径R、纵向速度u、车轮角速度ω、车轮角减速度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11
制动力矩Tb和滚动阻力矩T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滑移率: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12
其中,s为滑移率,R为车轮半径,u为车轮纵向速度,ω为车轮角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利用附着系数: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13
其中,μ为利用附着系数,Jω为转动惯量,R为车轮半径,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14
为车轮角减速度,Tb为制动力矩,Tf为滚动阻力矩,FZf为前轮所受的法向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车辆速度的变化率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判断方法为:
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15
判断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
当纵向速度的变化率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1
则判断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辨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的方法为:
根据滑移率计算不同路面类型下该滑移率时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论值μn(s),再将该理论值μn(s)与当前滑移率下利用附着系数的实时计算值μ做差值计算,选取差值最小所对应的路面类型即为辨识得到的路面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当前期望的总制动力: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2
其中,FXb为总制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3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制动强度: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4
其中,z为制动强度,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5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下述数据模型获得基于路面类型与制动强度的前后轮制动力优化分配规则: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26
s.t.sr<sf
FXb1+FXb2=mzg
0≤sf≤1
0≤sr≤1
FXb1=μf(sf)Fzf
FXb2=μr(sr)Fzr
其中,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31
FZf、FZr分别为前轮和后轮所受来自地面的法向作用力;m为车辆的总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FDA0002450158370000032
为车辆行驶加速度;L为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a、b分别为质心距离前、后轴的距离;hg为车辆质心高度;z为制动强度;Sf为车辆前轮的滑移率;Sr为车辆后轮的滑移率;μf为车辆前轮的利用附着系数;μr为车辆后轮的利用附着系数;FXb1为车辆前轮的地面制动力;FXb2为车辆后轮的地面制动力;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FXb1/FXb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再生制动力分配规则由车辆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确定,其中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通过综合考虑电机的机械特性、电池特性及相关因素计算得到。
CN202010290333.8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Pending CN1114696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333.8A CN111469670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333.8A CN111469670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9670A true CN111469670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0333.8A Pending CN111469670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967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335A (zh) * 2020-08-10 2020-11-1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无刷双馈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1224881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CN112477610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CN112606696A (zh) * 2020-12-29 2021-04-06 无锡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制动强度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及***
CN113635879A (zh) * 2021-08-30 2021-11-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车辆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3978259A (zh) * 2021-11-19 2022-01-28 张展浩 一种基于驾驶场景及驾驶习惯的电动汽车制动控制方法
CN114103661A (zh) * 2021-12-27 2022-03-01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回收方法
CN114454724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化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CN116476800A (zh) * 2023-06-26 2023-07-25 深圳万甲荣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分配控制方法
CN116653975A (zh) * 2023-06-01 2023-08-29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7372166A (zh) * 2023-10-26 2024-01-09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107A (zh) * 2014-08-14 2014-12-10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前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匹配控制方法
US20160167519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Gogo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regenerative brak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CN107117073A (zh) * 2017-05-08 2017-09-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四轮轮毂电动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
CN107303820A (zh) * 2016-04-25 2017-10-3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抱死制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487188A (zh) * 2016-12-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双轴驱动车辆的制动回馈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80141528A1 (en) * 2016-11-24 2018-05-24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9204260A (zh) * 2018-05-15 2019-01-15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09532799A (zh) * 2019-01-04 2019-03-29 大连民族大学 基于实时路面观测的制动控制器
CN109808502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车的能量回馈退出控制方法
CN109941245A (zh) * 2019-04-08 2019-06-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0281947A (zh) * 2019-05-15 2019-09-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融合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0816282A (zh) * 2019-11-27 2020-02-21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107A (zh) * 2014-08-14 2014-12-10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前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匹配控制方法
US20160167519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Gogo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regenerative brak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CN107303820A (zh) * 2016-04-25 2017-10-3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抱死制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US20180141528A1 (en) * 2016-11-24 2018-05-24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7487188A (zh) * 2016-12-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双轴驱动车辆的制动回馈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17073A (zh) * 2017-05-08 2017-09-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四轮轮毂电动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
CN109808502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车的能量回馈退出控制方法
CN109204260A (zh) * 2018-05-15 2019-01-15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09532799A (zh) * 2019-01-04 2019-03-29 大连民族大学 基于实时路面观测的制动控制器
CN109941245A (zh) * 2019-04-08 2019-06-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0281947A (zh) * 2019-05-15 2019-09-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融合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0816282A (zh) * 2019-11-27 2020-02-21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凤;罗映红;: "汽车ABS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自动化仪表, no. 08, pages 57 *
彭晓燕;吕以滨;何磊;: "基于滑移率的线控制动***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
彭晓燕;吕以滨;何磊;: "基于滑移率的线控制动***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no. 17, pages 2407 - 2412 *
昌诚程;郑燕萍;王昕灿;马哲树;: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
昌诚程;郑燕萍;王昕灿;马哲树;: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汽车技术, no. 05, pages 33 - 37 *
王博: "路面附着系数识别方法发展现状综述" *
王博: "路面附着系数识别方法发展现状综述", 专题综述, no. 8, pages 1 - 7 *
翟志强;赵国柱;朱思洪;: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no. 11, pages 160 - 163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335A (zh) * 2020-08-10 2020-11-1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无刷双馈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1224881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CN112477610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CN112606696A (zh) * 2020-12-29 2021-04-06 无锡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制动强度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及***
CN112606696B (zh) * 2020-12-29 2022-06-21 无锡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制动强度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及***
CN113635879A (zh) * 2021-08-30 2021-11-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车辆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3635879B (zh) * 2021-08-30 2022-04-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车辆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3978259B (zh) * 2021-11-19 2022-10-18 张展浩 一种基于驾驶场景及驾驶习惯的电动汽车制动控制方法
CN113978259A (zh) * 2021-11-19 2022-01-28 张展浩 一种基于驾驶场景及驾驶习惯的电动汽车制动控制方法
CN114103661A (zh) * 2021-12-27 2022-03-01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回收方法
CN114454724A (zh) * 2022-03-11 2022-05-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化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CN116653975A (zh) * 2023-06-01 2023-08-29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6476800A (zh) * 2023-06-26 2023-07-25 深圳万甲荣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分配控制方法
CN116476800B (zh) * 2023-06-26 2023-08-15 深圳万甲荣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分配控制方法
CN117372166A (zh) * 2023-10-26 2024-01-09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72166B (zh) * 2023-10-26 2024-03-08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9670A (zh) 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CN104210383B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矩分配控制方法及***
CN105691381B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及***
CN108081961B (zh) 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335263B (zh) 一种分布式四驱扭矩控制方法
CN104108316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电液联合制动控制方法
CN106183892B (zh) 电动轮驱动汽车的试验样车及驱动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0281947B (zh) 一种融合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081628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09703375A (zh)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协调回收控制方法
CN113635879B (zh) 一种车辆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05667501B (zh) 具有轨迹优化功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分配方法
CN102267459A (zh) 一种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防滑调节控制方法
CN108544913B (zh) 三电机传动结构纯电动汽车及其转矩分配优化算法
CN111976677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防抱死控制***及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Improvement of drivability and fuel economy with a hybrid antiskid braking system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113147412A (zh) 一种后驱纯电动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CN11431233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换挡控制方法及***
CN113459817A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
CN110015280A (zh) 车辆制动力矩输出的控制方法、控制***和车辆
CN210502292U (zh) 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
CN107885953A (zh) 基于能量回收率的空行程阶段电机制动速度标定方法
CN116443011A (zh) 一种基于v2v通信网络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分层控制***及方法
CN115009036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电液复合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13682152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