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8363B - 便携式信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信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8363B
CN110928363B CN201910444982.6A CN201910444982A CN110928363B CN 110928363 B CN110928363 B CN 110928363B CN 201910444982 A CN201910444982 A CN 201910444982A CN 110928363 B CN110928363 B CN 110928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ember
frame
portabl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evice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49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8363A (zh
Inventor
渡村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28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8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8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8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是由可折叠的壳体支承显示器的结构也能够抑制显示器中的阶梯差、位置偏移的产生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框架部件(20A)和第二框架部件(20B),通过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由铰接机构(24)连结而能够折叠为两折;第一支撑板(22A),固定于第一框架部件(20A);第二支撑板(22B),固定于第二框架部件(20B);以及显示器(16),背面被第一支撑板(22A)以及第二支撑板(22B)的内表面(22Aa)、(22Ba)支承。

Description

便携式信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且不具有物理键盘的平板型PC、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迅速普及开来。对于这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器而言,在使用时希望较大,相反在非使用时希望较小。因此,提出了通过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可挠性显示器而构成了不光壳体能折叠就连显示器也能够折叠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2833号公报
如上述那样的可挠性显示器非常薄,且抗冲击等也较弱。因此,对于可挠性显示器而言,特别是在打开壳体的使用时,需要以均匀的平面来支承其背面。特别是在弯折部产生阶梯差、扭曲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显示器的表面产生皱折、弯曲,并产生产品的品质不良。此外,在可折叠的一对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显示器的结构(双显示器)的情况下,在产品品质上也优选使各显示器间的阶梯差尽可能较小地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由可折叠的壳体支承显示器的结构也能够抑制显示器中的阶梯差、位置偏移的产生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铰接机构;第一框架部件和第二框架部件,通过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由上述铰接机构连结而能够折叠为两折;第一支撑板,固定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第二支撑板,固定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以及显示器,背面被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支承。
根据这样的结构,具备通过铰接机构相互可折叠地连结的第一框架部件以及第二框架部件,并将支承显示器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于这些框架部件。换句话说,通过铰接机构连结的各框架部件作为可折叠的壳体的骨架发挥功能。因此,例如若以某一程度的刚体构成各框架部件,则能够大幅度地抑制在显示器产生阶梯差、位置偏移。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第一框架部件是被设置为对上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框内开口部配置有固定于该第一框架部件的电子部件。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第二框架部件是被设置为对上述第二支撑板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在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内开口部配置有固定于该第二框架部件的电子部件。这样,能够将作为框状部件的框架部件的框内开口部作为电子部件的设置空间有效地利用。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具有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和以分别连接该一对纵框部的两端部间的方式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并且一方的纵框部设置于上述一边缘部,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具有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和以分别连接该一对纵框部的两端部间的方式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并且一方的纵框部设置于上述一边缘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纵框部具有比该第一框架部件的其它框部宽幅的平板部,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纵框部具有比该第二框架部件的其它框部宽幅的平板部。这样,特别是在可折叠的壳体间容易产生阶梯差、位置偏移的弯折部附近,能够通过宽幅的平板部更稳定地支承显示器的背面。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具备:第一卡止片,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突出;以及第二卡止片,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突出,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打开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卡止片抵接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关闭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卡止片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分离,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打开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卡止片抵接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关闭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卡止片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分离。这样,在将框架部件间打开为平板状时,抵接于各框架部件的卡止片彼此相互限制并相互悬挂,2片框架部件间更加平坦地形成。由此,该便携式信息设备能够进一步抑制框架部件的对置的端面间的阶梯差的产生而进一步稳定地支承显示器。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第一卡止片沿着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卡止片在与上述第一卡止片相互交错地对置的位置,沿着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设置有多个。这样,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沿着各框架部件的端面的方向上的阶梯差的产生。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构成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部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板厚大的厚度。这样,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框架部件的刚性,所以能够进一步稳定地支承显示器。
上述显示器也可以是可挠性显示器,遍及上述第一支撑板和上述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且能够以两折的方式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即使是由可折叠的壳体支承显示器的结构也能够抑制显示器中的阶梯差、位置偏移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关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成为收纳形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成为使用形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从背侧观察图4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仰视图。
图6A是沿着图5中的VIA-VIA线的框架部件的剖视图。
图6B是沿着图5中的VIB-VIB线的框架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卡止片以及卡止凹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壳体间而成为使用形式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8B是从图8A所示的状态使壳体间进行关闭动作的中途的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图8C是从图8B所示的状态关闭壳体间而成为收纳形式的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1.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是表示关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成为收纳形式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成为使用形式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图5是从背侧观察图4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仰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壳体12A和第二壳体12B、封脊部件14、以及显示器1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信息设备10,例示将壳体12A、12B间如书那样能够折叠为两折的平板型PC。便携式信息设备10也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电子笔记本或者便携式游戏机等。
第一壳体12A支承显示器16的左半部,第二壳体12B支承显示器16的右半部。第一壳体12A具有第一盖部件18A、第一框架部件20A、以及第一支撑板22A。第二壳体12B具有第二盖部件18B、第二框架部件20B、以及第二支撑板22B。
各壳体12A、12B分别是将各框架部件20A、20B作为骨架,并将盖部件18A、18B、支撑板22A、22B以及显示器16安装于这些框架部件20A、20B的构造。框架部件20A、20B间经由一对铰接机构24、24连结。
铰接机构24将框架部件20A、20B间可折叠地连结为图1所示的收纳形式和图2所示的使用形式,由此能够使壳体12A、12B间进行开闭动作。在图4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线C表示成为框架部件20A、20B的折叠动作的中心的弯折中心C。各壳体12A、12B的封脊部件14侧的内端面(一端面)12Aa、12Ba为铰接侧,与封脊部件14侧相反侧的外端面12Ab、12Bb为开放端部侧。
以下,如图1~图5所示,将从中央的封脊部件14朝向外端面12Ab、12Bb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沿着封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称为Y方向,来对便携式信息设备10进行说明。对于X方向而言,也有将从封脊部件14朝向一方的外端面12Ab的方向称为X1方向,将朝向另一方的外端面12Bb的方向称为X2方向的情况。对于Y方向而言,也有将在封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朝向一方侧(在图3中为上侧)的方向称为Y1方向,将朝向另一方侧(在图3中为下侧)的方向称为Y2方向的情况。
各盖部件18A、18B分别是在除了与封脊部件14对应的边以外的3个边直立形成有侧壁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各盖部件18A、18B例如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或包含碳纤维等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板等构成。各盖部件18A、18B形成各壳体12A、12B的外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框架部件20A的内表面(表面)20Aa安装固定有支承显示器16的左半部的第一支撑板22A。在第二框架部件20B的内表面(表面)20Ba安装固定有支承显示器16的右半部的第二支撑板22B。
显示器16例如是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器16是在折叠壳体12A、12B时能够一同折叠的构造。显示器16经由支撑板22A、22B固定于框架部件20A、20B的内表面20Aa、20Ba。显示器16例如是具有柔软性较高的纸张构造的有机EL等可挠性显示器,伴随着壳体12A、12B的开闭动作而开闭。
封脊部件14由具有挠性的较薄的板状部件形成,成为折叠便携式信息设备10时的封脊。封脊部件14以从内侧覆盖壳体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间的方式遍及壳体12A、12B间设置。封脊部件14配设于框架部件20A、20B的外表面(背面)20Ab、20Bb与盖部件18A、18B的内表面之间。如图1所示,便携式信息设备10在收纳形式下,壳体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间较大地分离而产生缝隙。封脊部件14覆盖该内端面12Aa、12Ba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内部的显示器16、各种部件露出。
2.框架部件的说明
对框架部件20A、20B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框架部件20A、20B是成为壳体12A、12B的骨架的部件。各框架部件20A、20B的相互的Y方向两端部经由铰接机构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由此,各框架部件20A、20B以弯折中心C为中心如书那样开闭。
如图3~图5所示,框架部件20A、20B分别是设置为对支撑板22A、22B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框架部件20A、20B由具有某一程度的厚度和宽度的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或高强度的树脂等构成。例如,框架部件20A、20B的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厚度(高度)中最大的厚度t1为成为其外周框部的纵框部26b、27b的部分,至少该厚度t1比支撑板22A、22B的板厚t2大。由此,框架部件20A、20B具有较高的刚性,其内表面20Aa、20Ba具有较高的平面度。
第一框架部件20A具有沿Y方向延伸并经由X方向的间隔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26a、26b、以及沿X方向延伸并经由Y方向的间隔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26c、26d。横框部26c、26d被设置为分别连接纵框部26a、26b的两端部间。第二框架部件20B具有沿Y方向延伸并经由X方向的间隔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27a、27b、以及沿X方向延伸并经由Y方向的间隔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27c、27d。横框部27c、27d被设置为分别连接纵框部27a、27b的两端部间。
在第一框架部件20A的框部26a~26d的内侧形成有框内开口部28。在第二框架部件20B的框部27a~27d的内侧形成有框内开口部29。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框架部件20A还具有中框部26e、26f、26g。由此,框内开口部28被分割为框内开口部28a、28b、28c、28d这4个区域。
在框架部件20A、20B的框内开口部28(28a~28d)、29适当地配置有电子部件E1、E2、E3、E4、E5。电子部件E1~E5例如是安装有各种半导体晶片的基板、通信模块、电池装置、冷却装置等。这些电子部件E1~E5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安装固定于框架部件20A、20B。
在与内端面12Aa、12Ba对应的中央的纵框部26a、27a分别形成有平板部30、31。平板部30形成于第一框架部件20A,平板部31形成于第二框架部件20B。平板部30、31为短边方向的宽度尺寸构成为比其它框部26b~26d、27b~27d宽幅的板状部分。平板部30、31在壳体12A、12B间被打开时相互无缝隙地抵接而形成均匀的平面(内表面20Aa、20Ba)。平板部30、31具有比封脊部件14的宽度尺寸稍大的宽度尺寸,并在其外表面20Ab、20Bb侧支承封脊部件14。
平板部30、31为了轻型化而以比框架部件20A、20B的其它部分薄的薄板形成。因此,在平板部30、31的外表面20Ab、20Bb,沿Y方向等间隔地并排设置有多根沿X方向延伸的突条亦即肋32,以进行加固(参照图5)。
如图5所示,框架部件20A、20B在与各肋32对应的位置具有夹在内端面12Aa、12Ba间的多个第一卡止片34以及第二卡止片35(也参照图4)。
图6A是沿着图5中的VIA-VIA线的框架部件20A、20B的剖视图,图6B是沿着图5中的VIB-VIB线的框架部件20A、20B的剖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卡止片34以及卡止凹部36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7是将第一框架部件20A(第二框架部件20B)的端面22Ac(22Bc)和第二框架部件20B(第一框架部件20A)的端面22Bc(22Ac)展开为扇状的说明图。
如图6A和图7所示,第一卡止片34是从第一框架部件20A的内端面12Aa侧的端面22Ac突出的前端圆弧状的板片状部件。第一卡止片34沿着第一框架部件20A的端面22Ac以规定间隔排列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片)。第一卡止片34横跨内端面12Aa、12Ba向X2方向突出,能够对于在第二框架部件20B的端面22Bc形成的卡止凹部36进行插拔。第一卡止片34在通过铰接机构24使壳体12A、12B开闭的情况下,对于卡止凹部36进行插拔。
如图6B和图7所示,第二卡止片35是从第二框架部件20B的内端面12Ba侧的端面22Bc突出的前端圆弧状的板片状部件。第二卡止片35沿着第二框架部件20B的端面22Bc以规定间隔排列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片),配置为夹在相邻的第一卡止片34、34间。第二卡止片35横跨内端面12Ba、12Aa向X1方向突出,能够对于第一框架部件20A的端面22Ac的卡止凹部37进行插拔。第二卡止片35在通过铰接机构24使壳体12A、12B开闭的情况下,对于卡止凹部37进行插拔。
卡止片34、35在Y方向上分别相互交错地排列,并且相互在X方向上以对置的方式突出。由此,卡止片34、35构建夹着壳体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使梳齿相互啮合的构造,分别插拔于对象侧的框架部件20A、20B的卡止凹部36、37。卡止片34、35在壳体12A、12B间被打开时,***卡止凹部36、37,并且其表面抵接于卡止凹部36、37的顶面,限制进一步的移动。卡止片34、35在壳体12A、12B间被关闭时,从卡止凹部36、37中拔出。
卡止片34、35以及卡止凹部36、37分别形成于与肋32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具有某一程度的厚度地容易地形成于薄板的平板部30、31的端面22Ac、22Bc。卡止片34、35以及卡止凹部36、37当然也可以设置于肋32以外的位置。
3.铰接机构的说明
对连结框架部件20A、20B间的铰接机构24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在框架部件20A、20B的Y方向两端部连结有在X方向上横跨端面20Ac、20Bc的铰接机构24。铰接机构24也可以不是如以下那样的多轴铰接,而由1轴或2轴铰接构成。铰接机构24也可以不设置于框架部件20A、20B的Y方向端部,而例如在Y方向中央部附近设置于外表面20Ab、20Bb侧。
如图3和图4所示,铰接机构24以横跨壳体12A、12B间的方式分别配设于框架部件20A、20B的Y方向两端部。各铰接机构24设置于成为显示器16的外形的外侧的位置,是以通过Y方向中心的X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相互线对称的构造。各铰接机构24具有第一铰接壳体38A、第二铰接壳体38B、第一连杆部件40、以及第二连杆部件41。
各铰接壳体38A、38B是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薄型块状的部件。第一铰接壳体38A螺钉连接固定于第一框架部件20A,第二铰接壳体38B螺钉连接固定于第二框架部件20B。
第一连杆部件40的一端部经由第一铰接轴42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接壳体38A连结,另一端部经由第二铰接轴42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38B连结(参照图8A)。第二连杆部件41的一端部经由第三铰接轴42c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接壳体38A连结,另一端部经由第四铰接轴42d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38B连结(参照图8A)。第一连杆部件40和第二连杆部件41在Y方向上平行。第一连杆部件40的第二铰接轴42b位于夹在第二连杆部件41的第三铰接轴42c与第四铰接轴42d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杆部件41的第三铰接轴42c位于夹在第一连杆部件40的第一铰接轴42a与第二铰接轴42b之间的位置。由此,第一连杆部件40和第二连杆部件41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位置偏移地相互交错地排列。
各铰接机构24若以弯折中心C为中心折叠壳体12A、12B(框架部件20A、20B)间,则各连杆部件40、41经由各铰接轴42a~42d转动(参照图8A~图8C)。由此,铰接机构24将壳体12A、12B间可开闭地连结为从折叠为两折的状态到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
4.支撑板的说明
对支承显示器16的支撑板22A、22B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22A、22B是在其内表面22Aa、22Ba支承显示器16的板部件。各支撑板22A、22B分别固定在各框架部件20A、20B的内表面20Aa、20Ba上,与框架部件20A、20B一起以弯折中心C为中心开闭。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撑板22A、22B经由片状部件44支承显示器16。
各支撑板22A、22B例如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等构成。支撑板22A、22B在将壳体12A、12B间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式下,与内端面12Aa、12Ba对应的相邻端面彼此抵接(参照图8A)。支撑板22A、22B在将壳体12A、12B间折叠为两折的收纳形式下,相邻端面彼此分离(参照图8C)。
片状部件44是由如较薄的树脂膜、金属箔那样的具有挠性的材质构成的薄膜。片状部件44遍及左右的支撑板22A、22B间配置于其表面整个区域。片状部件44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将背面粘贴固定于支撑板22A、22B的表面。片状部件44的在X方向上横跨内端面12Aa、12Ba的一部分(X方向为短边且Y方向为长边的带状部分)为未被固定于支撑板22A、22B的表面的非粘合部(参照图8C)。片状部件44的该非粘合部作为支撑板22A、22B间的弯折部(可挠性铰接)发挥功能。
显示器16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将其背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粘贴固定于片状部件44的表面。如图2所示,显示器16在其表面的外周边部配设有表圈部件46。表圈部件46被设置为覆盖除了显示器16的表面的显示区域(有效区域)R1以外的外周边部的非显示区域(非有效区域)R2。此外,显示器16也可以不使用片状部件44直接粘贴固定于支撑板22A、22B的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22A、22B经由从其外周边部突出的多个安装片48安装固定于框架部件20A、20B的内表面20Aa、20Ba。安装片48是从支撑板22A、22B的外周端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安装片48在中央形成有螺钉连接用的贯通孔。支撑板22A、22B通过穿过各安装片48的贯通孔的螺钉紧固固定于框架部件20A、20B的内表面20Aa、20Ba。在框架部件20A、20B的内表面20Aa、20Ba的适当位置形成有供紧固安装片48的螺钉螺合的内螺纹。
5.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开闭动作以及作用效果的说明
对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壳体12A、12B间而成为使用形式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8B是从图8A所示的状态使壳体12A、12B间进行关闭动作的中途的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图8C是从图8B所示的状态关闭壳体12A、12B间而成为收纳形式的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在如图8A所示将壳体12A、12B间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式下,铰接轴42a~42d的轴中心配置于相同平面上,在该位置上显示器16的表面一致。若使壳体12A、12B间从该使用形式进行折叠动作,则如图8B所示,各连杆部件40、41以各铰接轴42a~42d为中心转动,而壳体12A、12B间逐渐折叠,显示器16也被折弯。最终,如图8C所示,各壳体12A、12B间被折叠为两折,显示器16成为折叠为具有规定曲率的圆弧的两折的收纳形式。
在进行该开闭动作时,第一框架部件20A的第一卡止片34在图8A所示的使用形式下***第二框架部件20B的卡止凹部36并被卡止,在图8C所示的收纳形式下脱离卡止凹部36。同样地,第二框架部件20B的第二卡止片35在图8A所示的使用形式下***第一框架部件20A的卡止凹部37并被卡止,在图8C所示的收纳形式下脱离卡止凹部37。
像这样,便携式信息设备10在从图8C所示的收纳形式打开至图8A所示的使用形式时,各卡止片34、35分别被***对应的卡止凹部36、37,从而卡止于卡止凹部36、37的顶面,并且将该顶面向向上推的方向按压。其结果,来自各卡止片34、35的针对对象侧的框架部件20B、20A的上推力相互限制,各框架部件20A、20B的端面20Ac、20Bc间,换句话说壳体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间不会在板厚方向上产生阶梯差而平坦化且稳定。
即,框架部件20A、20B以能够两折的方式相互独立地构成。因此,假设在使用形式时在框架部件20A、20B间产生板厚方向的阶梯差,则在固定于其表面的支撑板22A、22B以及显示器16出现该阶梯差的影响。其结果,存在在使用形式下显示器16弯曲或起皱,并产生视觉确认不良、显示不良等产品不良的可能性。另外,若显示器16产生弯曲等,则存在在使用形式和收纳形式的开闭动作时显示器16在设计上的开闭轨道不可动的可能性。这样,显示器16也存在特别是在弯折部及其附近受到过度的负荷,并产生破损、不良的可能。
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具备从框架部件20A、20B突出的各卡止片34、35卡止于在对象侧的框架部件20B、20A形成的卡止凹部36、37,而相互限制并相互悬挂的构造(端面间对位单元)。由此,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能够抑制使用形式下的框架部件20A、20B间的阶梯差的产生,并稳定地支承支撑板22A、22B以及显示器16。其结果,可防止显示器16发生故障。对于第一卡止片34与第二卡止片35的组而言,设置至少1组即可。另外,卡止片34、35沿着内端面12Aa、12Ba相互交错地设置多个。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内端面12Aa、12Ba的延伸方向上的阶梯差的产生。
此外,也可以省略卡止片34、35。即使在该情况下,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也由于框架部件20A、20B作为壳体12A、12B的骨架发挥功能,所以通过以某一程度的刚体构成各框架部件20A、20B,能够抑制在显示器产生阶梯差、位置偏移。并且,框架部件20A、20B在端面20Ac、20Bc附近具有宽幅的平板部30、31。因此,框架部件20A、20B的其中央部分的平板部30、31能够可靠地支承支撑板22A、22B的阶梯差部分。因此,在折叠壳体12A、12B间时,能够通过平板部30、31可靠地接收来自显示器16的弯折部的反作用力,并能够防止显示器16的弯折部弯曲。另外,特别是在可折叠的壳体12A、12B间容易产生阶梯差、位置偏移的弯折中心C附近,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承显示器16的背面,并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触摸操作等。
像这样,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能够有效地利用壳体12A、12B内的铰接机构24、电子部件E1等的布局的空闲空间来配设成为骨架的框架部件20A、20B,并能够兼得壳体12A、12B的内部布局的自由度和刚性。换言之,便携式信息设备10由于能够自由地改变框架部件20A、20B的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所以能够在壳体12A、12B的整个区域使可利用的空间和刚性平衡。
框架部件20A、20B在打开壳体12A、12B而构成为平板状的使用形式下任意相互对置的端面20Ac、20Bc彼此抵接配置。因此,框架部件20A、20B在使用形式下构成为1片板状。其结果,进一步稳定地支承显示器16。另外,通过框架部件20A、20B的平板化构图,固定于此的支撑板22A、22B间在使用形式下也不会产生阶梯差、缝隙,所以也可确保针对显示器16的触摸操作等的支承刚性。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50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在图9中,省略了盖部件18A、18B等,对于图10也相同。在上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例示出了使用作为遍及左右的壳体12A、12B间的1片片状的可挠性显示器的显示器16的结构。与此相对,图9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50的显示器是在左右的壳体12A、12B分别使用独立的显示器16A、16B的结构(双显示器)。即使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50中,也由于具备各框架部件20A、20B,所以能够防止在左右的壳体12A、12B的显示器16A、16B间产生阶梯差、位置偏移。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52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在上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50中,例示出了能够将2个壳体12A、12B折叠的结构。与此相对,图10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52为能够以对开构造折叠3个壳体12A~12C的结构。
便携式信息设备52是在通过铰接机构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的壳体12A、12B中的一方的第一壳体12A的侧方进一步通过铰接机构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其它第三壳体12C的结构。第三壳体12C也与第一壳体12A等相同,具备作为框状部件的第三框架部件20C、以及固定于第三框架部件20C的第三支撑板22C。壳体12A、12C间在弯折中心C1处转动,壳体12A、12B间在弯折中心C2处转动。由此,左右两端的壳体12C、12B在通过铰接机构24关闭时,通过2片覆盖隐藏中央的第一壳体12A的整体。可以在框架部件20A、20C间也设置卡止片34、35以及卡止凹部36、37。第三框架部件20C例如是与框架部件20B相同的结构,具有纵框部27a、27b以及横框部27c、27d、框内开口部29。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52中,也可以在框架部件20A、20C间、和框架部件20A、20B间分别设置封脊部件14。便携式信息设备52的显示器16也可以与图9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50的情况相同,在各框架部件20A~20C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显示器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地变更。
在上述,例示出了框架部件20A、20B是框状部件的结构,但框架部件20A、20B的一方或者双方也可以由与支撑板22A等相同的板部件构成。
在上述,例示出了框架部件20A、20B是对支撑板22A、22B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的结构,但框架部件20A、20B的一方或者双方也可以不具有框部26b~26d、27b~27d,而仅由通过纵框部26a形成的平板部30、31构成。在该情况下,支撑板22A、22B也可以仅其中央侧的一部分固定于框架部件20A、20B,且其它外周部分例如固定于盖部件18A、18B。即使为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左右的壳体12A、12B间容易产生最阶梯差、位置偏移的内端面12Aa、12Ba附近无阶梯差地配置刚性较高的框架部件20A、20B,所以也能够充分地抑制显示器16的阶梯差、位置偏移的产生。
在上述,例示出了卡止片34、35***对象侧的框架部件20B、20A的卡止凹部36、37而卡止的结构,但卡止片34、35也可以为抵接于对象侧的框架部件20B、20A的外表面20Bb、20Ab而卡止的结构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50、52…便携式信息设备;12A…第一壳体;12B…第二壳体;12C…第三壳体;16、16A、16B…显示器;20A…第一框架部件;20Aa、20Ba、22Aa、22Ba…内表面;20B…第二框架部件;20C…第三框架部件;22A…第一支撑板;22B…第二支撑板;22C…第三支撑板;24…铰接机构;26a、26b、27a、27b…纵框部;26c、26d、27c、27d…横框部;28、28a~28d、29…框内开口部;30、31…平板部;34…第一卡止片;35…第二卡止片;36、37…卡止凹部;E1~E5…电子部件。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铰接机构;
框状的第一框架部件和框状的第二框架部件,通过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由上述铰接机构连结而能够折叠为两折;
平板状的第一支撑板,固定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该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配置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表面上;
平板状的第二支撑板,固定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该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配置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表面上;
显示器,遍及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间设置且构成为能够折叠为两折,该显示器的背面经由片状部件被支承在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
第一盖部件,具有覆盖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下表面侧的底板、和覆盖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侧的边以外的侧壁;以及
第二盖部件,具有覆盖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下表面侧的底板、和覆盖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侧的边以外的侧壁,该第二盖部件与上述第一盖部件一起形成上述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壳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框架部件是被设置为对上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
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框内开口部配置有固定于该第一框架部件的电子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框架部件是被设置为对上述第二支撑板的外形镶边的框状部件,
在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内开口部配置有固定于该第二框架部件的电子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具有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和以分别连接该一对纵框部的两端部间的方式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并且一方的纵框部设置于上述一边缘部,
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具有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纵框部、和以分别连接该一对纵框部的两端部间的方式相互并排设置的一对横框部,并且一方的纵框部设置于上述一边缘部,
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纵框部具有比该第一框架部件的其它框部宽幅的平板部,
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纵框部具有比该第二框架部件的其它框部宽幅的平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卡止片,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突出;以及
第二卡止片,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突出,
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打开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卡止片抵接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关闭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卡止片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分离,
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打开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卡止片抵接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在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之间通过上述铰接机构关闭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卡止片与上述第一框架部件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卡止片沿着上述第一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设置有多个,
上述第二卡止片在与上述第一卡止片相互交错地对置的位置,沿着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上述一边缘部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部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板厚大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部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板厚大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第一框架部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框部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板以及上述第二支撑板的板厚大的厚度。
CN201910444982.6A 2018-09-19 2019-05-27 便携式信息设备 Active CN110928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5078 2018-09-19
JP2018175078A JP2020046541A (ja) 2018-09-19 2018-09-19 携帯用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8363A CN110928363A (zh) 2020-03-27
CN110928363B true CN110928363B (zh) 2023-09-12

Family

ID=6977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4982.6A Active CN110928363B (zh) 2018-09-19 2019-05-27 便携式信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0056B2 (zh)
JP (1) JP2020046541A (zh)
CN (1) CN110928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81016U (zh) * 2017-10-31 2018-05-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屏
KR20200127617A (ko) * 2019-05-03 2020-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탄성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6828105B1 (ja) 2019-08-27 2021-02-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37106B2 (ja) * 2019-08-27 2021-03-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WO2021112291A1 (ko) * 2019-12-05 2021-06-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210097258A (ko) * 2020-01-29 2021-08-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11303742B2 (en) * 2020-07-14 2022-04-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Display frame for a mobile device
JP2022040715A (ja) 2020-08-31 2022-03-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22047813A (ja) * 2020-09-14 2022-03-25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カバー装置
JP2022067198A (ja) * 2020-10-20 2022-05-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
JP7170086B2 (ja) * 2021-04-22 2022-11-1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282A (zh) * 2000-11-22 2004-03-17 ��ʱ�� 折叠型多显示装置
US10067536B1 (en) * 2017-10-04 2018-09-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25264Y1 (ko) * 1997-10-01 2001-06-01 김순택 휴대용 표시장치
US6577496B1 (en) * 2001-01-18 2003-06-10 Palm, Inc. Non-rigid mounting of a foldable display
KR100614898B1 (ko) * 2004-06-01 2006-08-25 김시환 휴대용 표시장치
US8539705B2 (en) * 2008-08-13 2013-09-24 Edward Bullister Crossfold electronic device
US8958201B2 (en) * 2011-04-15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8787016B2 (en) * 2011-07-06 2014-07-22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EP4386725A2 (en) * 2011-07-11 2024-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guided plates to support the display in the open position
ES2702795T3 (es) * 2011-07-11 201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ntalla flexible con soporte de pantalla
US8842424B2 (en) * 2011-11-30 2014-09-23 Nokia Corporation Joint cover
JP201324236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フィルム発光型表示装置及びマルチフィルム発光型表示装置
US20140029190A1 (en) * 2012-07-25 2014-01-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GB201218004D0 (en) * 2012-10-08 2012-11-21 Plastic Logic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isplay
KR20140122427A (ko) * 2013-04-10 2014-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휴대 단말기의 형상 변형 방법
KR20150017819A (ko) * 2013-08-07 2015-0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1663728B1 (ko) * 2013-08-26 2016-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한 접철식 전자 기기
KR102145191B1 (ko) * 2014-01-24 202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875855B1 (ko) * 2014-02-17 2018-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98359B2 (en) * 2014-02-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9588549B2 (en) * 2014-02-28 2017-03-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02228B1 (ko) * 2014-06-11 2021-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791892B2 (en) * 2014-06-27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JP6425114B2 (ja) * 2014-07-02 2018-11-21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KR102015398B1 (ko) * 2014-07-16 2019-08-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42319B1 (ko) * 2014-08-22 2021-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KR102226694B1 (ko) * 2014-09-01 2021-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101772B2 (en) * 2014-09-24 2018-10-16 Dell Products, Lp Protective cover and display position detection for a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KR102341879B1 (ko) * 2015-01-1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장치
KR20160089164A (ko) * 2015-01-19 2016-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디스플레이의 형상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
KR102272355B1 (ko) * 2015-01-19 2021-07-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01500B1 (ko) * 2015-01-22 2021-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16125985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10365691B2 (en) * 2015-04-09 2019-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9857832B2 (en) * 2015-06-23 2018-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panel with variable curvature
KR102366299B1 (ko) * 2015-08-31 2022-0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용 지지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21579B1 (ko) * 2015-11-16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206282175U (zh) * 2016-08-25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9792462B (zh) * 2016-09-28 2021-01-29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US10481634B2 (en) * 2017-01-10 2019-11-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6507183B2 (ja) * 2017-01-10 2019-04-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429909B2 (ja) * 2017-01-10 2018-11-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535353B2 (ja) * 2017-01-10 2019-06-2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0409332B2 (en) * 2017-01-10 2019-09-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6513732B2 (ja) * 2017-04-27 2019-05-15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08953864B (zh) * 2017-05-23 2021-02-1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及显示器
KR102538741B1 (ko) * 2018-08-14 2023-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282A (zh) * 2000-11-22 2004-03-17 ��ʱ�� 折叠型多显示装置
US10067536B1 (en) * 2017-10-04 2018-09-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8363A (zh) 2020-03-27
US10860056B2 (en) 2020-12-08
JP2020046541A (ja) 2020-03-26
US20200089273A1 (en)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8363B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JP6453413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50718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429909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68064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0863635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US10908639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2021185444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20210365066A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2018185725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532972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12748764B (zh) 便携用信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JP6686115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1747862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and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JP6950044B1 (ja) 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及び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92815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793234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42126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7293436B1 (ja) 電子機器
JP7046244B1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