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3246A -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3246A
CN110653246A CN201910895440.0A CN201910895440A CN110653246A CN 110653246 A CN110653246 A CN 110653246A CN 201910895440 A CN201910895440 A CN 201910895440A CN 110653246 A CN110653246 A CN 110653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aromatic hydrocarbon
biochar
polycyclic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54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荣
陈富凯
贾胜勇
王宗硕
郭泽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954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32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3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3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yc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为: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将农作物秸秆风干,在300‑500℃下煅烧3h,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负载Fe3O4;将负载Fe3O4的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5%,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该方法适用于修复目前既普遍存在又非常复杂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可以同时去除难降解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使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和 PAHs 复合污染具有明显的“三致”效应,可在土壤环境中累积,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致使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并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破坏人体神经***、免疫***、骨骼***等,对人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同时,重金属和PAHs污染会导致土壤生物群落的功能、结构发生变化,进而致使生态***稳定性削弱或丧失,严重破坏自然生态***。近些年来国内外已相继开展了重金属-重金属以及有机物-有机物复合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相应的理论和成果,可是对于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研究,由于其工作难度较大、耗时等原因,所以开展得相对较少。
目前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相较于传统修复方法将农业废弃物秸秆制备生物炭作为土壤修复技术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土壤修复领域备受关注,因为其可以有效实现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又可以减轻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生物炭添加土壤后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并且能够有效吸附土壤污染物,固化重金属,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目前,对于多环芳烃或重金属Cd污染的土壤可以利用生物炭的吸附降低多环芳烃或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但是现有技术中均是对其中一种污染源利用生物炭进行处理,并且处理后吸附污染源的生物炭仍存在于土壤中,并不能达到直接去除的目的。为达到同时修复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利用焙烧土壤的方法将重金属Cd固定,多环芳烃在高温下挥发、分解。这种方法需要高温处理,耗能高,且有机物的挥发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该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同时去除,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达标修复,环境和社会效益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
将农作物秸秆风干,在300-500℃下煅烧3h,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加入水中,在搅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加入FeSO4·7H2O,搅拌1h后将溶液加热至90-110℃;将KOH和KNO3配置成25-30g/L的水溶液并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完毕后在70-80℃下超声,然后离心、干燥,利用磁铁将负载Fe3O4的生物炭分离;
将负载Fe3O4的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
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5%,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
进一步,所述农作物秸秆为茄子、大豆、玉米中的其中一种的秸秆。
进一步,所述FeSO4·7H2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上述修复方法适用于修复目前既普遍存在又非常复杂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可以同时去除难降解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使用范围广。
2、上述修复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生物炭作为实验材料,缓解因秸秆燃烧引起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变废为宝、以废治废。制备生物炭的原材料来源广泛,能够使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处理方式对环境有益。
3、上述修复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炭作为媒介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其能够明显固化重金属,降低重金属活性,且表面具有大量孔隙和含氧官能团增加其吸附及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具有适应环境适应性强、受土壤复杂成分干扰和不良影响小,环境修复性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4、上述修复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炭自身的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环境,投加到土壤中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和保持土壤肥力,有益于农作物生长。操作流程简单,可用于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实施条件要求低,修复效果显著,其在农作物生长期可作为土壤改良剂,生长期结束,可将吸附污染物后的秸秆生物炭从土壤中分离出来,解决土壤修复剂回收困难问题,并能污染物达到二次去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
将玉米秸秆风干,放入陶瓷坩埚中,在马弗炉中300℃下煅烧3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加入水中,在搅拌、氩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FeSO4·7H2O,FeSO4·7H2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3,搅拌1h后将溶液加热至90℃;将KOH和KNO3配置成25g/L的水溶液并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完毕后在70℃下超声,然后离心、70℃下干燥,利用磁铁将负载Fe3O4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离;
将负载Fe3O4的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
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
本实施例土壤中重金属Cd的浓度为15-20mg/kg,多环芳烃芘为60-80mg/kg,经历15天的培养,小麦发芽率提高6.25%,养分有效磷含量提高8.7%;经历45天的培养,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含量去除14%-16%,;经历60天的培养,生物炭固化作用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11.11%,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去除15-19%,对从土壤中分离出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镉的吸附量为48.15mg/kg,对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为93.46mg/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
将大豆秸秆风干,放入陶瓷坩埚中,在马弗炉中400℃下煅烧3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加入水中,在搅拌、氩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FeSO4·7H2O,FeSO4·7H2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5,搅拌1h后将溶液加热至100℃;将KOH和KNO3配置成28g/L的水溶液并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完毕后在70℃下超声,然后离心、70℃下干燥,利用磁铁将负载Fe3O4的大豆秸秆生物炭分离;
将负载Fe3O4的大豆秸秆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
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
本实施例土壤中重金属Cd的浓度为15-20mg/kg,多环芳烃芘为60-80mg/kg,经历15天的培养,小麦发芽率提高25%,养分有效磷含量提高12.87%,经历45天的培养,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含量下降13%-18%,;经历60天的培养,生物炭固化作用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11.46%,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含量去除14%-22%,对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大豆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镉的吸附量为44.03mg/kg,对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为96.58mg/k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
将茄子秸秆风干,放入陶瓷坩埚中,在马弗炉中500℃下煅烧3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加入水中,在搅拌、氩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FeSO4·7H2O,FeSO4·7H2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6,搅拌1h后将溶液加热至110℃;将KOH和KNO3配置成30g/L的水溶液并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完毕后在70℃下超声,然后离心、70℃下干燥,利用磁铁将负载Fe3O4的茄子秸秆生物炭分离;
将负载Fe3O4的茄子秸秆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
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5%,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
本实施例土壤中重金属Cd的浓度为15-20mg/kg,多环芳烃芘为60-80mg/kg,培养周期结束后,将生物炭颗粒在磁场作用下分离出土壤进行二次去除。经历15天的培养,小麦发芽率提高12.5%,养分速效钾含量提高54.38%,经历45天的培养,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含量去除18%-21%,;经历60天的培养,生物炭固化作用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16.34%,土壤中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含量去除22%-24%,对从土壤中分离出的茄子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镉的吸附量为69.57mg/kg,对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为104.62mg/kg。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土壤风干后过筛,备用;
将农作物秸秆风干,在300-500℃下煅烧3h,制成生物炭,过80目筛备用;将生物炭加入水中,在搅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加入FeSO4·7H2O,搅拌1h后将溶液加热至90-110℃;将KOH和KNO3配置成25-30g/L的水溶液并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完毕后在70-80℃下超声,然后离心、干燥,利用磁铁将负载Fe3O4的生物炭分离;
将负载Fe3O4的生物炭与过筛后的土壤以质量比1:20混合;
混合后的土壤上种植小麦,1m2撒200g小麦种子,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5%,处理15-60天,培养周期结束后,将吸附土壤污染物的生物炭在磁场作用下从处理土壤中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茄子、大豆、玉米中的其中一种的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SO4·7H2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3-6。
CN201910895440.0A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Pending CN1106532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440.0A CN110653246A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5440.0A CN110653246A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3246A true CN110653246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5440.0A Pending CN110653246A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32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2728A (zh) * 2020-07-29 2020-09-15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核桃枝生物炭基肥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61441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南开大学 用于氧化修复土壤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炭负载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293157A (zh) * 2021-06-18 2021-08-24 华东理工大学 四氧化三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695374A (zh) * 2020-05-22 2021-11-2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9469A (en) * 2011-02-02 2011-10-12 Lichen Properties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biochar from green waste
CN104549155A (zh) * 2015-01-23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6623380A (zh) * 2016-11-10 2017-05-10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一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116097A (zh) * 2017-06-21 2017-09-0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176706A (zh) * 2017-12-18 2018-06-19 三峡大学 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的应用
CN109529767A (zh) * 2018-12-10 2019-03-2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壳聚糖复合磁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CN109604317A (zh) * 2018-12-05 2019-04-12 兰州大学 一种生物炭及其处理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用途
CN109913228A (zh) * 2019-03-25 2019-06-21 河南大学 高磁性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9469A (en) * 2011-02-02 2011-10-12 Lichen Properties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biochar from green waste
CN104549155A (zh) * 2015-01-23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6623380A (zh) * 2016-11-10 2017-05-10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一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116097A (zh) * 2017-06-21 2017-09-0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176706A (zh) * 2017-12-18 2018-06-19 三峡大学 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的应用
CN109604317A (zh) * 2018-12-05 2019-04-12 兰州大学 一种生物炭及其处理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用途
CN109529767A (zh) * 2018-12-10 2019-03-2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壳聚糖复合磁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CN109913228A (zh) * 2019-03-25 2019-06-21 河南大学 高磁性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玉辉等编著: "《设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31 October 2016,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吕宏虹等: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5374A (zh) * 2020-05-22 2021-11-2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
CN111662728A (zh) * 2020-07-29 2020-09-15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核桃枝生物炭基肥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62728B (zh) * 2020-07-29 2021-12-2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核桃枝生物炭基肥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61441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南开大学 用于氧化修复土壤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炭负载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293157A (zh) * 2021-06-18 2021-08-24 华东理工大学 四氧化三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4539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53246A (zh) 一种去除土壤重金属Cd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方法
CN107376940B (zh) 一种快速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6030B (zh) 一种热量循环利用的吸附固定土壤镉铜的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1629172A (zh) 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磁性微生物固定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179216A (zh) 一种磁性活化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43661B (zh) 一种用生物炭去除富钙高砷地下水中砷的方法
CN111468078B (zh) 芦苇杆生物炭复合材料以及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CN110918055A (zh) 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078045B (zh) 一种基于秸秆的生物炭、土壤汞稳定化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1374A (zh) 一种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3999A (zh) 一种生物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40032A (zh) 一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9266363B (zh) 一种绿色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WO2020155510A1 (zh) 用于汞污染农田修复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76796A (zh) 热解猪粪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方法及其生物炭应用
CN110922979B (zh) 一种重金属铅砷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0334A (zh) 一种用于清理受石油污染土壤的复配修复剂
CN109797020A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8176706A (zh) 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的应用
CN113201349A (zh) 一种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及其应用
CN110963478B (zh) 一种改性谷壳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1909707A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重金属修复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2276A (zh) 一种利用氯化镁改性增强生物炭吸附铜离子的方法
CN115138332A (zh) 一种酸锰复合改性生物炭钝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