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1432A -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1432A
CN110571432A CN201910752787.XA CN201910752787A CN110571432A CN 110571432 A CN110571432 A CN 110571432A CN 201910752787 A CN201910752787 A CN 201910752787A CN 110571432 A CN110571432 A CN 110571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battery
hard carbon
drying
negative electrode
sodium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27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伟
张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27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1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1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4Accumulators with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of metals other than lithium, e.g. with magnesium or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清洗、干燥,粉碎,得生物质固体粉末;将生物质固体粉末加入到硝酸中,水浴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纯化品;将纯化品和含掺杂元素的原料进行混合,预干燥,然后在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升温煅烧,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得粗产物;所述含掺杂元素的原料为硼源、硫源、磷源和氮源中的一种或几种;将粗产物清洗至中性,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储钠容量高,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 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已逐渐无法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步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难题。因此,促进绿色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主流。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人类对便携性电子设备、电动车等设备和大规模储能工程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锂离子电池进入人类的视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相关行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前景。但是锂离子电池高昂的成本问题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应用。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基本在同时开始被学者研究,钠资源的储量丰富,且分布均匀,已有研究证明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可与锂离子电池相当。钠离子电池满足了当下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逐步成为热点研究。
当前,石墨已经是应用最广泛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钠离子的原子半径比锂离子的原子半径大,很难进入石墨层,故石墨储钠性能较差。而硬碳材料因其比石墨的层间距更大,能够有利于钠离子的存储与脱嵌,能够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保持良好稳定性,适宜做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物质硬碳材料因其来源广泛、绿色无污染和价格低廉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成本低廉、储钠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生物质硬碳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储钠容量高,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质原料清洗、干燥,然后进行粉碎处理,得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加入到硝酸中,水浴加热,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纯化品;
S3、将纯化品和含掺杂元素的原料进行混合,预干燥,然后在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升温煅烧,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得粗产物;所述含掺杂元素的原料为硼源、硫源、磷源和氮源中的一种或几种;
S4、将粗产物清洗至中性,干燥,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优选地,S1中,生物质原料为桃壳、稻壳、香蕉皮、瓜子壳、松果、棉花、椰壳、海藻、麦秸、海带、柳絮、花生壳、沥青、荷叶、泥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优选地,S2中,硝酸浓度为4~16mol/L;优选地,生物质固体粉末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1~4);
优选地,S2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水浴加热时间为12~24h;优选地,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优选地,S3中,预干燥的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优选地,S3中,纯化品和含掺杂元素的原料的质量比为1:(0.5~10);优选地,硼源为氧化硼、硼酸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硫源为硫脲、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磷源为磷酸,氮源为硝酸、尿素、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S3中,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氨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以0.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1000℃煅烧,保温1~4h。
优选地,S4中,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采用上述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选用生物质原料作为碳源,绿色环保、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原料供给稳定,可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过硝酸对生物质原料的活化处理和在硬碳材料表面掺杂硼、硫、磷和氮元素,可提升其导电性,增加缺陷数量,促进电子的传输,有利于更多的钠离子进行吸附和嵌脱,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T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组装成型的扣式电池的倍率性能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组装成型的扣式电池的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核桃壳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温度为80℃的烘箱中干燥48h。待干燥完毕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与10mol/L的硝酸以1: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在水浴环境下,在温度60℃下进行加热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在温度为80℃的烘箱中干燥24h,待干燥完毕后得到纯化品;
S3、将纯化品与尿素按1:4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温度为80℃的烘箱中干燥48h,然后在氩气气氛下(流速为80sccm),以4℃/min速率升温至850℃进行煅烧,保温3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粗产物;
S4、将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在温度为80℃的烘箱中干燥24h,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将实施例1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与导电炭黑、聚偏氯乙烯按质量比8:1:1混合,再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涂布到铜箔上,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烘干。经辊压裁切得到电极极片,采用Na片作为对电极,电解液为含有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混合体系,隔膜为微孔聚丙烯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型扣式电池,然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图1为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XRD图,碳层间距为0.392nm,远大于石墨的碳层间距(0.335nm),更有效容纳钠离子的脱嵌。
图2为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SEM图,存在0.5~10μm的硬碳颗粒。
图3为制备的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TEM图,材料为无定型的硬碳。
图4为组装成型的扣式电池的倍率性能图,电极材料倍率性能优异。
图5为组装成型的扣式电池的循环性能图,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充放电循环500圈,仍有89%的容量保持率,表明了优良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瓜子壳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干燥48h。待干燥完毕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与4mol/L的硝酸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在水浴环境下,在温度60℃下进行加热1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干燥48h,待干燥完毕后得到纯化品;
S3、将纯化品与磷酸按1:0.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干燥48h,然后在氩气气氛下(流速为80sccm),以0.5℃/min速率升温至600℃进行煅烧,保温1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粗产物;
S4、将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干燥48h,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将实施例2制备的元素掺杂硬碳材料与导电石墨、羧甲基纤维素钠按质量比8:1:1混合,再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涂布到铜箔上,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烘干。经辊压裁切得到电极极片,采用Na片作为对电极,电解液为含有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混合体系,隔膜为微孔聚丙烯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型扣式电池。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柳絮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温度为90℃的烘箱中干燥24h。待干燥完毕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与8mol/L的硝酸以1: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在水浴环境下,在温度60℃下进行加热1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在温度为90℃的烘箱中干燥24h,待干燥完毕后得到纯化品;
S3、将纯化品与氧化硼、硫酸镁按1:3: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温度为90℃的烘箱中干燥24h,然后在氩气气氛下(流速为80sccm),以5℃/min速率升温至800℃进行煅烧,保温2.5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粗产物;
S4、将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在温度为90℃的烘箱中干燥24h,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将实施例3制备的元素掺杂硬碳材料与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按质量比8:1:1混合,再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涂布到铜箔上,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烘干。经辊压裁切得到电极极片,采用Na片作为对电极,电解液为含有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混合体系,隔膜为微孔聚丙烯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型扣式电池。
实施例4
S1:将荷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温度为70℃的烘箱中干燥12h。待干燥完毕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与16mol/L的硝酸以1:4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在水浴环境下,在温度60℃下进行加热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在温度为70℃的烘箱中干燥12h,待干燥完毕后得到纯化品;
S3、将纯化品与硫脲按1:1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在温度为70℃的烘箱中干燥12h,然后在氮气气氛下(流速为80sccm),以10℃/min速率升温至1000℃进行煅烧,保温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粗产物;
S4、将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在温度为70℃的烘箱中干燥12h,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将实施例4制备的元素掺杂硬碳材料与导电炭黑、聚乙烯醇按质量比8:1:1混合,再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涂布到铜箔上,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烘干。经辊压裁切得到电极极片,采用Na片作为对电极,电解液为含有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混合体系,隔膜为微孔聚丙烯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型扣式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质原料清洗、干燥,然后进行粉碎处理,得生物质固体粉末;
S2、将生物质固体粉末加入到硝酸中,水浴加热,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纯化品;
S3、将纯化品和含掺杂元素的原料进行混合,预干燥,然后在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升温煅烧,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得粗产物;所述含掺杂元素的原料为硼源、硫源、磷源和氮源中的一种或几种;
S4、将粗产物清洗至中性,干燥,即得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生物质原料为桃壳、稻壳、香蕉皮、瓜子壳、松果、棉花、椰壳、海藻、麦秸、海带、柳絮、花生壳、沥青、荷叶、泥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硝酸浓度为4~16mol/L;优选地,生物质固体粉末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1~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水浴加热时间为12~24h;优选地,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预干燥的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纯化品和含掺杂元素的原料的质量比为1:(0.5~10);优选地,硼源为氧化硼、硼酸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硫源为硫脲、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磷源为磷酸,氮源为硝酸、尿素、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氨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以0.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1000℃煅烧,保温1~4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干燥温度为70~100℃,干燥时间为12~48h。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10.一种钠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CN201910752787.XA 2019-08-15 2019-08-15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0571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787.XA CN110571432A (zh) 2019-08-15 2019-08-15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787.XA CN110571432A (zh) 2019-08-15 2019-08-15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1432A true CN110571432A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7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2787.XA Pending CN110571432A (zh) 2019-08-15 2019-08-15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1432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2974A (zh) * 2020-01-15 2020-06-05 李立欣 利用有害水华藻及轮胎粉制备的复合活性炭及制备方法
CN111969201A (zh) * 2020-08-21 2020-11-20 天津大学 一种氟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87877A (zh) * 2020-12-24 2021-04-20 李树成 一种超大倍率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06246A (zh) * 2021-04-27 2021-08-03 天津理工大学 钠离子电池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3465A (zh) * 2021-05-13 2021-09-07 三峡大学 锂/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93195A (zh) * 2021-07-12 2021-10-12 中南大学 一种氮掺杂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6868A (zh) * 2021-06-28 2021-10-15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金属掺杂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509A (zh) * 2021-08-09 2021-12-03 华侨大学 一种磷氮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12039A (zh) * 2021-09-22 2022-01-11 中南大学 一种硫掺杂的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48681A (zh) * 2021-09-29 2022-01-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硬碳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132916A (zh) * 2021-12-09 2022-03-04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以畜禽粪便有机肥制备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4477172A (zh) * 2022-03-07 2022-05-1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蜂窝状孔结构秸秆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51870A (zh) * 2021-12-15 2022-05-2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5672A (zh) * 2022-04-24 2022-07-12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硼氮共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63157A (zh) * 2022-11-16 2023-01-31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4198A (zh) * 2022-12-01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碘交联制备沥青基硬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5806284A (zh) * 2022-10-21 2023-03-17 中科(宜兴)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质基硬碳收率的制备方法
CN116161640A (zh) * 2022-09-09 2023-05-26 广东容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状长循环稳定的生物质硬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477606A (zh) * 2023-06-21 2023-07-25 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磷均匀分布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32482A (zh) * 2024-03-06 2024-04-05 碳一新能源(杭州)有限责任公司 氮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钠离子电池、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108A (zh) * 2015-06-23 2015-11-11 苏州大学 一种利用玉米叶制备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的方法
CN108023075A (zh) * 2017-11-30 2018-05-11 重庆云天化瀚恩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304A (zh) * 2018-07-30 2018-12-11 电子科技大学 花椒硬碳钠/钾离子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21018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钠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108A (zh) * 2015-06-23 2015-11-11 苏州大学 一种利用玉米叶制备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的方法
CN108023075A (zh) * 2017-11-30 2018-05-11 重庆云天化瀚恩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1018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钠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75304A (zh) * 2018-07-30 2018-12-11 电子科技大学 花椒硬碳钠/钾离子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DE ZHU等: ""Phosphorus-doped porous biomass carbon with ultra-stable performance in sodium storage and lithium storage"", 《ELECTROCHIMICA ACTA》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2974A (zh) * 2020-01-15 2020-06-05 李立欣 利用有害水华藻及轮胎粉制备的复合活性炭及制备方法
CN111969201A (zh) * 2020-08-21 2020-11-20 天津大学 一种氟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87877A (zh) * 2020-12-24 2021-04-20 李树成 一种超大倍率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06246A (zh) * 2021-04-27 2021-08-03 天津理工大学 钠离子电池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3465A (zh) * 2021-05-13 2021-09-07 三峡大学 锂/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06868A (zh) * 2021-06-28 2021-10-15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金属掺杂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3195A (zh) * 2021-07-12 2021-10-12 中南大学 一种氮掺杂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45509A (zh) * 2021-08-09 2021-12-03 华侨大学 一种磷氮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45509B (zh) * 2021-08-09 2023-03-07 华侨大学 一种磷氮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12039A (zh) * 2021-09-22 2022-01-11 中南大学 一种硫掺杂的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48681A (zh) * 2021-09-29 2022-01-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硬碳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132916A (zh) * 2021-12-09 2022-03-04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以畜禽粪便有机肥制备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4551870A (zh) * 2021-12-15 2022-05-2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7172A (zh) * 2022-03-07 2022-05-1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蜂窝状孔结构秸秆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35672A (zh) * 2022-04-24 2022-07-12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硼氮共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5672B (zh) * 2022-04-24 2023-08-25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硼氮共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1640A (zh) * 2022-09-09 2023-05-26 广东容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状长循环稳定的生物质硬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806284A (zh) * 2022-10-21 2023-03-17 中科(宜兴)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质基硬碳收率的制备方法
CN115663157A (zh) * 2022-11-16 2023-01-31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63157B (zh) * 2022-11-16 2023-09-01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4198A (zh) * 2022-12-01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碘交联制备沥青基硬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6477606A (zh) * 2023-06-21 2023-07-25 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磷均匀分布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77606B (zh) * 2023-06-21 2023-08-29 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磷均匀分布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32482A (zh) * 2024-03-06 2024-04-05 碳一新能源(杭州)有限责任公司 氮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钠离子电池、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1432A (zh) 钠离子电池用元素掺杂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CN107799757B (zh) 一种MoS2/氮掺杂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20251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硫化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2384B (zh) 一种生物质多孔碳用作钾离子电池负极的方法
CN106299365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CN106099110B (zh) 一种利用水藻作碳源制备Li-S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9599546A (zh) 一种沥青碳包覆天然混合石墨材料及其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方法
CN113526483B (zh) 一种磷铁钠矿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935861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8681B (zh) 一种生物质基硬碳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22534A (zh) 一种高比容量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499312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Fe3O4/Ni/C的制备方法
CN10763420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柔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3415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CN102800858A (zh) 铁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968173A (zh) 多孔碳包覆硫空位复合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材料的圆形电极
CN108492996A (zh) 一种氟、氮共掺杂的类石墨烯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117444A (zh) 碳包覆硫化钴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正极及铝离子电池
CN110790248B (zh) 具有花状结构的铁掺杂磷化钴微米球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81919A (zh) 一种生物质复合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与应用
CN108383106A (zh) 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400980A (zh) 三氧化二铁/氧化镍核壳纳米棒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78355B (zh) 碱金属二次电池及其用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负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8539160B (zh) 一种CoO/rGO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098398B (zh) 一种类蜂巢状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