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082A -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082A
CN110417082A CN201910619481.7A CN201910619481A CN110417082A CN 110417082 A CN110417082 A CN 110417082A CN 201910619481 A CN201910619481 A CN 201910619481A CN 110417082 A CN110417082 A CN 110417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ase
vehicle
charging
cover board
mounte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94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勇
秦东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tek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tek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tek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tek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94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05K7/20918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isolated from air flow, e.g. hollow heat sinks, wind tunnels or f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承载底座,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容置区,且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器;感应触发组件,所述感应触发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的一侧;及盖板,所述盖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充电板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盖板罩设于所述充电板上并能够将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内的所述手机压紧固定。由于手机能够以横向侧卧的姿态置于充电容置区内,因而与盖板的接触面积大,手机便能够被盖板牢靠夹持固定,因此不会因振动等导致松脱掉落,提高了装置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各大手机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及相匹配的无线充电器。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因此生活中无线充电器与汽车产生的交集越来越大,一种专用于汽车上的车载无线充电器顺势而生。
然而,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在车内进行固定的方式普遍为:车载无线充电器通过卡爪夹持在空调出风口的导风叶上,并采用立式横向夹持的方式对手机夹持固定,其通常仅能够夹持手机的中部或下部的局部区域。但该种传统无线充电器对手机的固定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该种无线充电器对手机的装夹方式通常需要用户双手同时操作,存在一定的操作不变性;此外,该种装夹方式对导风叶的自身及安装强度依赖较大,当汽车行驶至颠簸路面时,极易因为振动导致无线充电器连通手机一同松脱掉落,甚至造成导风叶断裂损坏;最后,车载无线充电器以及手机会较大程度遮挡空调出风口,造成空调制冷效果欠佳,影响乘客乘坐体验和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夹持不牢固、安装操作不便、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问题。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
承载底座,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容置区,且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器;
感应触发组件,所述感应触发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的一侧;及
盖板,所述盖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充电板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盖板罩设于所述充电板上并能够将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内的所述手机压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充电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座内还设置有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齿盘、及设置于所述盖板侧面上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所述第二齿盘啮合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或/和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内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柔性压块,所述柔性压块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充电容置区的侧面上并能够与所述手机压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板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充电板内并与所述散热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的底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可应用于汽车内并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具体地,该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可直接固定在汽车仪表台、座椅扶手、后备箱的遮物板等处,较优选地直接固定在汽车仪表台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完全更改了需夹持在空调出风口的导风叶上的安装方式,根本上消除了对导风叶的潜在损害以及对空调出风口遮挡而引起的制冷效果差等问题。此外,该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方式为:初始状态时,充电板闭合并贴紧承载底座,盖板罩设在充电板上,盖板、充电板以及承载底板相互收拢贴紧,此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因而占用空间少。当感应触发组件感测到用户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此时盖板首先旋转远离充电板,紧接着充电板旋转打开(朝向充电容置区的方向转动)并靠近充电容置区,用户便能够将手机放置于充电容置区内并贴靠在充电板表面上;之后盖板旋转复位(即朝向充电容置区转动),从而能够从上方将位于充电容置区内的手机压紧固定。此时,由于手机能够以横向侧卧的姿态置于充电容置区内,与充电板的接触面积大,受充电板支撑力强,手机便能够被盖板牢靠夹持固定,因此不会因振动等导致松脱掉落,提高了装置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10、承载底座,11、充电容置区,12、散热口,20、感应触发组件,21、感应探头,22、触摸开关,30、充电板,40、盖板,50、第二转轴,60、第二齿盘,70、柔性压块。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盖板翻转打开);
图3为图1所示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盖板和充电板分别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承载底座10、感应触发组件20、充电板30及盖板40。承载底座10用于安装固定感应触发组件20、充电板30及盖板40。感应触发组件20则用于感应外部环境是否存在待充电的指令或动作,进而使充电板30和盖板40进行相关动作。充电板30则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作业。而盖板40则用于对手机夹持固定。
具体地,承载底座10上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容置区11,充电容置区11优选成型于承载底座10的前侧(即靠近或面向用户的一侧),呈条形凹陷状,能够限制手机下部的自由度,使手机放置稳固。此外,所述承载底座10内设置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是控制芯片、PLC等各种功控器件,能够进行数据接收并发出动作指令,自动控制感应触发组件20、充电板30和盖板40实现协同动作,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水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所述感应触发组件20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充电板30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11的一侧;所述盖板40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与所述充电板30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盖板40罩设于所述充电板30上并能够将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11内的所述手机压紧固定。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可应用于汽车内并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具体地,该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可直接固定在汽车仪表台、座椅扶手、后备箱的遮物板等处,较优选地直接固定在汽车仪表台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完全更改了需夹持在空调出风口的导风叶上的安装方式,根本上消除了对导风叶的潜在损害以及对空调出风口遮挡而引起的制冷效果差等问题。
此外,该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方式为:初始状态时,充电板30闭合并贴紧承载底座10,盖板40罩设在充电板30上,盖板40、充电板30以及承载底板相互收拢贴紧,此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因而占用空间少;当感应触发组件20感测到用户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此时盖板40首先旋转远离充电板30,紧接着充电板30旋转打开(朝向充电容置区11的方向转动)并靠近充电容置区11,用户便能够将手机放置于充电容置区11内并贴靠在充电板30表面上;之后盖板40旋转复位(即朝向充电容置区11转动),从而能够将位于充电容置区11内的手机压紧固定。此时,由于手机能够以横向侧卧的姿态置于充电容置区11内,与充电板30的接触面积大,受充电板30支撑力强,手机便能够被盖板牢靠夹持固定,因此不会因振动等导致松脱掉落,提高了装置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装置可靠固定在汽车仪表台上,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是吸盘,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仪表台表面上;或者固定件可以是粘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仪表套表面上。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还可以安装在汽车前排座椅中间的扶手上,此时固定件为绑带,通过捆绑的方式将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感应探头21,所述感应探头21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感应探头21能够感测用户或手机的距离,当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则被触发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便能够控制装置迅速进入充电预备状态。可以理解的,感应探头21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红外传感器。工作时可以选定特定光线波长的红外传感器种类,例如20mm~30mm;当用户手部或手机接近感应探头21并落入该感测行程范围内时,则感应探头21随即被触发,随后控制器便驱控充电板30和盖板40进行相应翻转动作。
或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代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触摸开关22,所述触摸开关22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因而还可以通过接触触摸开关22的方式将装置唤醒,并进入预充电工作状态。并且相较于上述距离感测方案而言,该触摸方案能够彻底杜绝误触发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装置工作可靠性。可以理解的,该触摸开关2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具有成熟技术的触摸开关22。
此外,为实现充电板30旋转以便切换不同工作状态,所述承载底座10内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充电板3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因而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输出旋转动力可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便可同步带动充电板30旋转,在初始状态及位置(非充电)与工作状态及位置(充电)之间进行灵活切换。其中,所谓初始状态及位置,具体是指充电板30处于水平、并与承载底座10贴合的状态。所谓工作状态及位置,具体是指充电板30获取第一旋转驱动件的旋转动力,通过翻转方式远离承载底座10、并与承载底座10呈倾斜布置的状态。可以理解的,充电板30与承载底座10的倾斜角度可以进行灵活设计,例如50度~65度之间,以不会干扰手机正常放置到充电容置区11内为准。
并且在此时,盖板40罩设在承载底座10和充电板30上方,还能够起到防水防尘作用;此外,通过在盖板40上设置图案、品牌标识语还能够起到美观和宣传作用。
可以理解的,第一旋转驱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机。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充电板30转动平稳且能够稳定止停在倾斜姿态,第一转轴和充电板30上也分别安装有相互咬合的齿盘。
此外,为实现盖板40旋转以便切换不同工作状态,所述承载底座10内还设置有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盖板40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连接。因而第二旋转驱动件输出旋转动力,便可驱动盖板40相对承载底座10旋转,从而在初始状态及位置与工作状态及位置之间实现灵活切换。其中,所谓初始状态及位置,具体是指盖板40罩设在初始状态的充电板30上,并与承载底座10贴合,此时承载底座10、充电板30以及盖板40纵向层叠并紧密贴合,使产品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携带及摆放使用。所谓工作状态及位置,具体是指装置已经进入预充电工作状态,此时盖板40受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朝远离充电容置区11并朝外方向旋转,并最终与承载底座10呈倾斜状态布置。且此时充电板30与盖板40呈八字型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盖板40先进行旋转,充电板30后进行旋转,因而需要保证盖板40与承载底座10的夹角大于充电板30与承载底座10的夹角,以避免后旋转的充电板30与盖板40发生碰撞干涉。
可以理解的,第二旋转驱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机、旋转气缸等。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二转轴5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50上的第一齿盘、及设置于所述盖板40侧面上的第二齿盘60,所述第一齿盘与所述第二齿盘60啮合转动配合。此时,通过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60啮合传动配合,不仅能够保证盖板40翻转平稳,还能够借助齿咬合的自锁效果,使盖板40稳固、准确止停在翻转打开后的倾斜姿态。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10内上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11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或/和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11内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因而当手机放置到充电容置区11内后,重量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手机的重量,和/或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手机进入,便能够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即可发出指令,使充电板30启动工作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作业。而当充电结束,用户取离手机后,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手机重量消失,和/或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手机从充电容置区11内消失,则又可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便可输出指令驱动第一旋转驱动件和第二旋转驱动件先后动作,充电板30和盖板40翻转复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便恢复初始待机状态,以便于用户下一次对手机充电。
在本方案中,盖板40采用纵向翻转方式对处于充电容置区11内的手机进行压接夹持固定,为避免对手机造成夹坏,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柔性压块70,所述柔性压块70设置于所述盖板40朝向所述充电容置区11的侧面上并能够与所述手机压接。因而柔性压块70与手机形成柔性接触,可防止造成手机压坏、掉漆等问题;并且柔性压块的摩擦系数高,可进一步防止手机滑移松动,加强夹持可靠性。
可选地,柔性压块70可以采用橡胶、泡棉等材料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为避免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高温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致使手机、控制器等各电器设备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板30开设散热口12,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充电板内并与所述散热口12相对设置。因而散热风扇能够将热量从承载底座10内部迅速排出到外部环境中。一实施例中,散热口呈圆形区域,圆形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的条形通槽,如此能够更快的排出热量,提高散热效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底座,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容置区,且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器;
感应触发组件,所述感应触发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的一侧;及
盖板,所述盖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充电板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盖板罩设于所述充电板上并能够将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内的所述手机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触发组件包括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触发组件还包括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充电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内还设置有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连接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齿盘、及设置于所述盖板侧面上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所述第二齿盘啮合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并位于所述充电容置区下方的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或/和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容置区内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柔性压块,所述柔性压块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充电容置区的侧面上并能够与所述手机压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板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充电板内并与所述散热口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座的底部。
CN201910619481.7A 2019-07-10 2019-07-10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Pending CN110417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481.7A CN110417082A (zh) 2019-07-10 2019-07-10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481.7A CN110417082A (zh) 2019-07-10 2019-07-10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082A true CN110417082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9481.7A Pending CN110417082A (zh) 2019-07-10 2019-07-10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0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509A (zh) * 2020-02-20 2020-06-26 长春一汽富晟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机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7708A (ko) * 2013-07-12 2015-01-21 주식회사 포콘스 무선 충전기
CN204316131U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遥控器的无线充电***和家用电器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8209577U (zh) * 2018-05-14 2018-12-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支架及汽车
CN208272678U (zh) * 2018-06-01 2018-12-2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角度的无线充电器
CN208337214U (zh) * 2018-07-01 2019-01-04 张擒龙 一种多方位无线充电器支架结构
CN208353005U (zh) * 2018-05-14 2019-01-08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支架及汽车
CN109378885A (zh) * 2018-12-21 2019-02-22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手机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法
CN210985676U (zh) * 2019-07-10 2020-07-10 深圳市瑞特克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7708A (ko) * 2013-07-12 2015-01-21 주식회사 포콘스 무선 충전기
CN204316131U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遥控器的无线充电***和家用电器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8209577U (zh) * 2018-05-14 2018-12-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支架及汽车
CN208353005U (zh) * 2018-05-14 2019-01-08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支架及汽车
CN208272678U (zh) * 2018-06-01 2018-12-2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角度的无线充电器
CN208337214U (zh) * 2018-07-01 2019-01-04 张擒龙 一种多方位无线充电器支架结构
CN109378885A (zh) * 2018-12-21 2019-02-22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手机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法
CN210985676U (zh) * 2019-07-10 2020-07-10 深圳市瑞特克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509A (zh) * 2020-02-20 2020-06-26 长春一汽富晟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0768A (zh) 车载储物盒、仪表板结构和车辆
CN203945944U (zh) 无线充电遮阳板
CN110417082A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8119067U (zh) 一种固定支架及汽车手机固定支架
CN106329670A (zh) 电动汽车车顶充电智能***
CN210985676U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95380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07523577U (zh)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CN111017042B (zh) 一种带有四连杆自动开闭机构的充电口盖
CN108458868A (zh) 车用手套箱测试机构与方法
CN208035916U (zh) 安全防夹汽车天窗及汽车
CN210092926U (zh) 用于车辆的手机无线充电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7617479U (zh) 一种汽车天窗
CN208896881U (zh) 受电弓
CN209547909U (zh) 空调柜机、组合电器和家具
CN113180573A (zh) 一种车载擦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8734404U (zh)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106274397A (zh) 一种可照明化妆镜的汽车遮阳板
CN212202565U (zh) 一种带有摇头功能的车载风扇
CN219760679U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辆
CN218198147U (zh) 自动触发型隐藏式车载支架
CN205591729U (zh) 一种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20307609U (zh) 一种车载远程控制斜坡道水平运输巷道风门行车遥控装置
CN212950092U (zh) 一种汽车前排防晒罩
CN21130821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车遮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