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5982B -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5982B
CN110335982B CN201910685730.2A CN201910685730A CN110335982B CN 110335982 B CN110335982 B CN 110335982B CN 201910685730 A CN201910685730 A CN 201910685730A CN 110335982 B CN110335982 B CN 110335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micro
thin film
film lithiu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57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5982A (zh
Inventor
向勇
彭晓丽
张晓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ngao Special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06857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5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5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5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5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2010/0495Nano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所述衬底上设有导电线路,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正电极膜、固态电解质膜及负电极膜,其中,两个集流体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其中一集流体与正电极膜电接触,另一集流体与负电极膜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设于所述正电极膜与所述负电极膜之间。本发明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其特别涉及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集成化成为了当今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运用在电子产品上的电池同样需要微型化。微电池在未来便携式电子设备、国防装备及微电子机械***(MEMS)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积极开展研究的微电池系列有:锂电池、锌镍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锂电池被认为是最合适的电源。
目前绝大多数锂电池采用液态电解液实现离子传输过程,液态电解液的使用给电池带来了密封和安全性问题,所以,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无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1)研发新的电池结构,提高电池单位面积的容量、放电功率,解决薄膜锂电池单位面积容量和功率低的问题;(2)研究新型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解决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低的问题;(3)研究新型正、负极,使成膜后的正、负极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比能量;(5)研发新的成膜技术,使成膜过程更快速、简便、成功率更高。然而,目前对无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研发都是针对单个电池单元,单个微型储能薄膜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有限,难以满足需要高电压、大电流驱动的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单个微型储能薄膜锂电池存在的难以满足需要高电压、大电流驱动电子器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包括电路控制模块、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所述衬底上设有导电线路,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再通过具有快速插拔功能的电路控制模块实现对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集成;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正电极膜、固态电解质膜及负电极膜,其中,两个集流体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其中一集流体与正电极膜电接触,另一集流体与负电极膜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设于所述正电极膜与所述负电极膜之间,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
优选地,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还包括封装膜,所述封装膜对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封装保护,或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整体进行封装保护。
优选地,所述封装膜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对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或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进行包覆以实现封装保护。
优选地,所述衬底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具体包括布料、海绵、纸基材料、PET、PI、mSiO2·nH2O、聚氨酯、硅基材料、SiO2、MgO、SrTiO3、NdGaO3、云母、(LaAlO3)0.3-(SrAl0.5Ta0.5O3)0.7、Gd3Gd5O12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集流体包括不锈钢、Cu、Ni、Al、Au、Ag、Cr、Pt、Ti中的一种;所述固态电解质膜包括Li3N、硫化物、无定形硼酸盐Li2O-V2O5 -SiO2、LiPON、Li3xLa2/3−xTiO3、LiNbO3、LiTaO3、Li1+xMxTi2-x(PO4)3、Li3OCl、Li7La3Zr2O12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正电极膜包括TiS2、FeS、V2O5、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LiMnPO4、LiNi0.5Mn1.5O4、LiCoMnO4、LiNi1-x-yMnxCoyO2、LiNi0.8Co0.15Al0.05O2、Li[Li0.2Mn0.54Ni0.13Co0.13]O2中的任一种;所述负电极膜包括Li、LiAl、Si、Sn、Si37C63、SiCu、Li2SiS3、Li4Ti5O12、TiO2、SnO2、Sn3N4、SnO或Co3O4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金手指端和用能端插拔口,所述电芯阵列金手指端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所述用能端插拔口位于电路控制模块远离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一侧,所述用能端插拔口可插拔,通过对所述用能端插拔口的插拔可实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控制。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中包括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及电路控制模块,每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获得:步骤S1,提供一具有导电线路的衬底;步骤S2,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每个所述集流体电连接至衬底的导电线路之上;及步骤S3,在其中一所述集流体上制备正电极膜,在另一所述集流体上制备负电极膜,并在正电极膜与负电极膜之间形成固态电解质膜;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且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再通过具有快速插拔功能的电路控制模块实现对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集成;
其中,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包括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所述衬底上设有导电线路,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正电极膜、固态电解质膜及负电极膜,其中,两个集流体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其中一集流体与正电极膜电接触,另一集流体与负电极膜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设于所述正电极膜与所述负电极膜之间。本发明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通过在一个衬底上设置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并将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实现将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集成为具备高电压、大电流的集成阵列,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电极膜/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本发明的每一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电极膜/负电极膜所在的正极/负极均包括独立的引线与金手指连通,使得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集成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可控,从而保证能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更进一步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金手指端和用能端插拔口,所述电芯阵列金手指端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所述用能端插拔口位于电路控制模块远离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一侧,所述用能端插拔口可插拔,通过对所述用能端插拔口的插拔可实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控制。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快速插拔用能端插拔口实现其与用能侧及电芯阵列金手指端的快速连接,即可调控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工作,使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得以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堆叠运用不仅显著减少了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占据面积,还可以提升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集中度,使之运用在一些功能性器件中,能够与Microsoft群集服务集成到微电子技术中的可靠性更高。
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以不同的串并联结构工作,能够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具有与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相同的有益效果,使得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出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阵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电路控制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衬底;12、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3、导电线路;131、引线;132、金手指;14、集流体;15、正电极膜;16、固态电解质膜;17、负电极膜;18、封装膜;19、电路控制模块;191、电芯阵列金手指端;192、用能端插拔口;100、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S10、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其包括衬底11及形成在所述衬底11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所述衬底11上设有导电线路13,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与导电线路13电连接,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包括在衬底11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14、正电极膜15、固态电解质膜16及负电极膜17,其中,两个集流体14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13,其中一集流体14与正电极膜15电接触,另一集流体14与负电极膜17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16设于所述正电极膜15与所述负电极膜17之间。本发明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通过在一个衬底11上设置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并将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与导电线路13电连接,再通过具有快速插拔功能的电路控制模块19实现将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集成为具备高电压、大电流的集成阵列,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100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所述衬底11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具体包括布料、海绵、纸基材料、PET、PI、mSiO2·nH2O、聚氨酯、硅基材料、SiO2、MgO、SrTiO3、NdGaO3、云母、(LaAlO3)0.3-(SrAl0.5Ta0.5O3)0.7、Gd3Gd5O12中的一种。所述衬底11可选用其中任一材料制备,当然,衬底11的制备材料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其它材料制备,只要满足是绝缘材料,能够不影响在衬底11上制备的其他结构即可。
所述集流体14包括不锈钢、Cu、Ni、Al、Au、Ag、Cr、Pt、Ti中的一种。所述集流体14可选用其中任一材料制备,当然,集流体14的制备材料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其它材料制备,只要能够实现将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的作用即可。
所述正电极膜15包括TiS2、FeS、V2O5、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LiMnPO4、LiNi0.5Mn1.5O4、LiCoMnO4、LiNi1-x-yMnxCoyO2、LiNi0.8Co0.15Al0.05O2、Li[Li0.2Mn0.54Ni0.13Co0.13]O2中的任一种。所述正电极膜15可选用其中任一材料制备,当然,正电极膜15的制备材料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其它材料制备,只要能够实现作为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正极使用即可。
所述负电极膜17包括Li、LiAl、Si、Sn、Si37C63、SiCu、Li2SiS3、Li4Ti5O12、TiO2、SnO2、Sn3N4、SnO或Co3O4中的任一种。所述负电极膜17可选用其中任一材料制备,当然,负电极膜17的制备材料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其它材料制备,只要能够实现作为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负极使用即可。
所述固态电解质膜16包括Li3N、硫化物、无定形硼酸盐(Li2O-B2O3–SiO2)、硅酸盐(Li2O-V2O5 -SiO2)、LiPON、Li3xLa2/3−xTiO3(LLTO)、LiNbO3、LiTaO3、Li1+xMxTi2-x(PO4)3(LATP)、Li3OCl、Li7La3Zr2 O12 (LLZO)中的任一种。所述固态电解质膜16可选用其中任一材料制备,当然,固态电解质膜16的制备原料不限于此,还可以由其它原料制备,只要能够实现作为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内的质子交换膜,实现质子交换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还包括封装膜18,所述封装膜18对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进行封装保护,或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整体进行封装保护。即封装膜18可以对单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进行封装,也可以对整个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进行封装,均能够起到保护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的内部结构的作用,确保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的电化学性能稳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膜18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缩写为PDMS),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对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或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进行包覆以实现封装保护。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高粘度的直链型硅油,具备黏度范围宽、耐高低温、耐辐射,低表面张力、高压缩率、抗氧、高绝缘性、疏水性、高光泽等特点,同时对材料有惰性,能够很好地对电池进行封装并起到隔绝作用。当然,封装膜18的材料不限于此,其它具备良好的封装作用的材料亦可使用。
请参阅图2,所述导电线路13包括引线131和金手指132,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正电极膜15/负电极膜17上均设有所述引线131,所述金手指132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131汇集至所述金手指132处并与所述金手指132连通。本发明的每一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正电极膜15/负电极膜17所在的正极/负极均包括独立的引线131与金手指132连通,使得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集成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可控,从而保证能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请参阅图3,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19,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金手指端191和用能端插拔口192,所述电芯阵列金手指端191与所述金手指132连通,所述用能端插拔口192位于电路控制模块19远离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的一侧,所述用能端插拔口192可插拔,通过对所述用能端插拔口192的插拔可实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19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100的控制。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快速插拔用能端插拔口192实现其与用能侧及电芯阵列金手指端191的快速连接,即可调控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工作,使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100得以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之间采用多层堆叠,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堆叠运用不仅显著减少了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100的占据面积,还可以提升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100的集中度,使之运用在一些功能性器件中,能够与Microsoft群集服务(MSCs)集成到微电子技术中的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100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通过电路控制模块19控制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以不同的串并联结构工作,能够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S10,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中包括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每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获得:
步骤S1,提供一具有导电线路13的衬底11;
步骤S2,在所述衬底11上形成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14,每个所述集流体14电连接至衬底11的导电线路13之上;及
步骤S3,在其中一所述集流体14上制备正电极膜15,在另一所述集流体14上制备负电极膜17,并在正电极膜15与负电极膜17之间形成固态电解质膜16。
在此需要说明,所述集流体14、所述正电极膜15、所述负电极膜17、所述固态电解质膜16及所述封装膜18可由射频磁控溅射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电子束蒸发法、喷墨打印法、丝网印刷法、3D打印法、静电喷雾热解法、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衬底11上制备得到,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薄膜锂电池微单元1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为PET膜的衬底11,并用乙醇对PET膜表面进行清洗,80℃真空干燥2h,备用。
步骤二:在材料为PET膜的衬底11上通过丝网印刷法印刷两个材料为铜的集流体14,具体的丝网印刷铜浆固含量为70~80%,粘度为1000-5000mPa·s,在100℃条件下烘烤10min以上,厚度为0~500nm。
步骤三:在集流体14上,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沉积法溅射材料为LiCoO2的正电极膜15,具体的以1℃min-1的速度将样品台温度升至780℃,温度达到780℃并保温10min后通入氩气和氧气,氩气流速为40Sccm,氧气流速为10Sccm,将靶基距调整为5cm,开始预溅射,功率为150~230w,工作气压为2.5Pa,时间为30min。预溅射结束以后打开挡板,2h以后关闭射频源,保温15min以稳定薄膜的结晶状,溅射厚度0~1um。
步骤四:在LiCoO2正电极膜15上,磁控溅射原料为LPON的固态电解质膜16,具体的功率为90~200W,工作气压为0.2Pa,时间为2h,工作气氛为氩气,溅射厚度为0~500nm。
步骤五:在固态电解质膜16上,真空蒸发材料为金属锂的负电极膜17,具体的锂源为电池级锂块,蒸镀室压强为10-5~10-4Pa,蒸镀厚度为500nm~2um。
在此说明,步骤一使用乙醇对PET膜表面进行了清洗,乙醇不但可以轻松洗掉PET膜上的脂溶性物质,而且挥发快,对电子元件的性能无影响;步骤三在保温过程中通入氧气是为了避免氧元素的流失对薄膜结晶性的影响,使得薄膜结晶性能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包括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所述衬底上设有导电线路,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正电极膜、固态电解质膜及负电极膜,其中,两个集流体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其中一集流体与正电极膜电接触,另一集流体与负电极膜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设于所述正电极膜与所述负电极膜之间。本发明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通过在一个衬底上设置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并将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至电路控制模块,实现将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集成为具备高电压、大电流的集成阵列,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电极膜/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本发明的每一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电极膜/负电极膜所在的正极/负极均包括独立的引线与金手指连通,使得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集成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可控,从而保证能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更进一步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金手指端和用能端插拔口,所述电芯阵列金手指端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所述用能端插拔口位于电路控制模块远离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一侧,所述用能端插拔口可插拔,通过对所述用能端插拔口的插拔可实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控制。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快速插拔用能端插拔口实现其与用能侧及电芯阵列金手指端的快速连接,即可调控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工作,使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得以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堆叠运用不仅显著减少了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占据面积,还可以提升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集中度,使之运用在一些功能性器件中,能够与Microsoft群集服务集成到微电子技术中的可靠性更高。
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以不同的串并联结构工作,能够输出适应用能侧需求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具有与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相同的有益效果,使得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出的微纳薄膜固态锂电池能够满足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路控制模块、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所述衬底上设有导电线路,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与导电线路电连接,再通过具有快速插拔功能的电路控制模块实现对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集成;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正电极膜、固态电解质膜及负电极膜,其中,两个集流体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线路,其中一集流体与正电极膜电接触,另一集流体与负电极膜电接触,所述固态电解质膜设于所述正电极膜与所述负电极膜之间;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且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还包括封装膜,所述封装膜对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封装保护,或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整体进行封装保护。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对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或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进行包覆以实现封装保护。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具体包括布料、海绵、纸基材料、PET、PI、mSiO2·nH2O、聚氨酯、硅基材料、SiO2、MgO、SrTiO3、NdGaO3、云母、(LaAlO3)0.3-(SrAl0.5Ta0.5O3)0.7、Gd3Gd5O12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不锈钢、Cu、Ni、Al、Au、Ag、Cr、Pt、Ti中的一种;所述固态电解质膜包括Li3N、硫化物、无定形硼酸盐Li2O-V2O5 -SiO2、LiPON、Li3xLa2/3−xTiO3、LiNbO3、LiTaO3、Li1+xMxTi2-x(PO4)3、Li3OCl、Li7La3Zr2 O12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膜包括TiS2、FeS、V2O5、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LiMnPO4、LiNi0.5Mn1.5O4、LiCoMnO4、LiNi1-x-yMnxCoyO2、LiNi0.8Co0.15Al0.05O2、Li[Li0.2Mn0.54Ni0.13Co0.13]O2中的任一种;所述负电极膜包括Li、LiAl、Si、Sn、Si37C63、SiCu、Li2SiS3、Li4Ti5O12、TiO2、SnO2、Sn3N4、SnO或Co3O4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电芯阵列金手指端和用能端插拔口,所述电芯阵列金手指端与所述金手指连通,所述用能端插拔口位于电路控制模块远离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一侧,所述用能端插拔口可插拔,通过对所述用能端插拔口的插拔可实现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对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电池的控制。
8.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中包括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及电路控制模块,每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获得:
步骤S1,提供一具有导电线路的衬底;
步骤S2,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两个独立设置的集流体,每个所述集流体电连接至衬底的导电线路之上;及
步骤S3,在其中一所述集流体上制备正电极膜,在另一所述集流体上制备负电极膜,并在正电极膜与负电极膜之间形成固态电解质膜;所述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是通过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串联或并联得到,且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之间采用多层堆叠;再通过具有快速插拔功能的电路控制模块实现对多个薄膜锂电池微单元进行集成;
其中,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引线和金手指,每一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的正/负电极膜上均设有所述引线,所述金手指设于多个所述薄膜锂电池微单元线路集中的一端,所述引线汇集至所述金手指处并与所述金手指连通。
CN201910685730.2A 2019-07-28 2019-07-28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335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5730.2A CN110335982B (zh) 2019-07-28 2019-07-28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5730.2A CN110335982B (zh) 2019-07-28 2019-07-28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5982A CN110335982A (zh) 2019-10-15
CN110335982B true CN110335982B (zh) 2021-04-27

Family

ID=6814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5730.2A Active CN110335982B (zh) 2019-07-28 2019-07-28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5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571A (zh) * 2019-12-20 2020-05-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支撑结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6366A (ja) * 1998-08-21 2000-04-11 Korea Advanced Inst Of Sci Technol 薄膜電池一体型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15461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及网络状钛酸锂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5445353A (zh) * 2014-12-24 2016-03-30 宁波英飞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组合材料芯片
CN206505969U (zh) * 2017-01-16 2017-09-19 沈阳丰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无人机上的电池
CN107706450A (zh) * 2016-11-02 2018-02-16 王家雄 柔性固态多层叠平板锂离子电池组件及电池封装方法
CN108808058A (zh) * 2018-05-02 2018-11-13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具有图案化结构的高电压固态薄膜锂电池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8222A (ja) * 2002-11-01 2004-06-03 Mamoru Baba 多層積層電池
TWM262848U (en) * 2004-09-21 2005-04-21 Antig Tech Co Ltd Fuel cell with golden finger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mechanism
US7524577B2 (en) * 2005-09-06 2009-04-28 Oak Ridge Micro-Energy, Inc. Long life thin film battery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453829B (zh) * 2007-11-29 2010-12-08 辉达公司 提供替代电源给绘图卡的方法、绘图卡及计算机运算装置
US10770745B2 (en) * 2011-11-09 2020-09-08 Sakti3, Inc.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thin-film solid state lithium battery device having multiple layers of lithium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206908546U (zh) * 2017-05-16 2018-01-19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柔性便携式太阳能电源包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6366A (ja) * 1998-08-21 2000-04-11 Korea Advanced Inst Of Sci Technol 薄膜電池一体型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15461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及网络状钛酸锂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5445353A (zh) * 2014-12-24 2016-03-30 宁波英飞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组合材料芯片
CN107706450A (zh) * 2016-11-02 2018-02-16 王家雄 柔性固态多层叠平板锂离子电池组件及电池封装方法
CN206505969U (zh) * 2017-01-16 2017-09-19 沈阳丰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无人机上的电池
CN108808058A (zh) * 2018-05-02 2018-11-13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具有图案化结构的高电压固态薄膜锂电池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5982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3925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65843B2 (ja) 活物質層と固体電解質層とを含む積層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9755272B2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monolithic all-solid-state battery
US6805999B2 (en) Buried anode lithium thin film battery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12020700A1 (ja) 積層型固体電池
CN108808058B (zh) 一种具有图案化结构的高电压固态薄膜锂电池片
TW201445795A (zh) 具有固體及液體電解質的電化學電池
CN101542790A (zh) 电池
JP2002352850A (ja) チップ電池とその製法
JP2007103129A (ja) 薄膜固体二次電池および薄膜固体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4273436A (ja) 全固体薄膜積層電池
US20210384550A1 (en) Solid-state battery
JP2005078985A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4127743A (ja) 薄膜電池
JP7484999B2 (ja) 固体電池
CN110034335A (zh) 电化学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14830399A (zh) 固体电池
CN110335982B (zh) 一种微纳集成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571A (zh) 一种具有自支撑结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US1059395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des having an improved current collector structure
CN106531949A (zh) 一种直立结构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极耳引出方法
JP7496358B2 (ja) 固体電池
CN113169374A (zh) 全固体电池
CN112582666A (zh) 双极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2109B (zh) 一种多层固体电解质膜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5

Address after: 610000 Chengdu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No. 1-2, Group 8, Dingshui Village, Futian Street, Eastern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ichuan Angao Special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2006 West Yuan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West District),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