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2478B -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2478B
CN109952478B CN201680089982.3A CN201680089982A CN109952478B CN 109952478 B CN109952478 B CN 109952478B CN 201680089982 A CN201680089982 A CN 201680089982A CN 109952478 B CN109952478 B CN 109952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hole
dispenser
space por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9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2478A (zh
Inventor
赤岩良太
东井上真哉
小宫佑太
前田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52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2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2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2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stacked distribution plates or perforated plates arranged ove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consisting of zig-zag shaped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19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nd plates into casing or header box; Header box sub-elements
    • F28F9/0221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formed by stack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1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28D2021/0071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28F2009/222Particular guide plates, baffles or deflectors, e.g. having particular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an elongated casing or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且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容积减少的分配器及具备该分配器的热交换器。分配器(100)向在上下方向(C)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该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1),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1A);第二构件(2),其包括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槽部(2A);以及第三构件(3),其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3A)。第一槽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S1)与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S2)经由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S3)连接。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及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Description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配器及热交换器,尤其涉及向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多个传热管分配制冷剂的分配器以及具备该分配器和该多个传热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向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多个传热管分配制冷剂的水平分配器、以及具备该水平分配器和该多个传热管的铅垂型热交换器。在铅垂型热交换器中,多个传热管在沿着水平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往的水平分配器为了向多个传热管分散制冷剂而具备在该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圆管路。
在日本特开2015-20350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由以轴向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的双层管构成的集管和以长边方向沿着垂直方向的方式配置的扁平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3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中,难以削减该水平分配器的容积。这是因为在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中,需要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中分配器内的圆管的内径为传热管的内径以上,因此不论传热管是圆管或扁平管,都难以削减该圆管的容积。
特别是,传热管由扁平管构成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与传热管由圆管构成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相比,水平分配器的容积占铅垂型热交换器的整个容积的比例增大与多个传热管的合计容积被削减的量相应的量。
在上述那样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例如,相对于铅垂型热交换器的传热管而配置在上方的水平分配器成为气体单相侧水平分配器,相对于该传热管而配置在下方的水平分配器成为两相侧水平分配器。在气体单相侧水平分配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干度为1(参照图32),在气体单相侧水平分配器中流动例如密度为20kg/m3的气相制冷剂(参照图33)。在两相侧水平分配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干度小于1(参照图32),在两相侧水平分配器中流动例如密度为1200kg/m3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参照图33)。因此,在具备具有圆管路的以往的水平分配器作为两相侧水平分配器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中,两相侧水平分配器的容积比多个扁平管的总容积大,该两相侧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的重量比多个扁平管内的制冷剂的重量大(参照图34(A))。特别是,在铅垂型热交换器应用于家庭用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情况下,铅垂型热交换器采用在水平方向上比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结构,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分配管内的制冷剂的重量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管内的制冷剂的重量相比非常大。
也就是说,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中,难以充分地削减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的重量,因此难以充分地削减整个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重量。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且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容积减少的分配器及具备该分配器的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分配器是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的分配器。该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第二构件,其包括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槽部;以及第三构件,其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第一槽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与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经由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连接。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且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容积减少的分配器以及具备该分配器的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III-III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6是从图5中的箭头VI-VI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分配器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三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的第三构件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中第一构件的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多个第四贯通孔与第三构件的多个第二贯通孔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的变形例中第一构件的多个第一贯通孔与第三构件的多个第二贯通孔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的第三构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的槽部内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分布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的变形例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的俯视图。
图23是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24是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的第三构件的俯视图。
图25是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的第四构件的俯视图。
图26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27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的俯视图。
图28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29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第三构件的俯视图。
图30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第四构件的俯视图。
图31是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的变形例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32是表示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的干度分布的图表,横轴表示铅垂型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流路,纵轴表示各制冷剂流路中的干度。
图33是表示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的密度分布的图表,横轴表示铅垂型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流路,纵轴表示各制冷剂流路中的密度(单位:kg/m3)。
图34(A)是表示显示出图32及图33所示的干度分布及密度分布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的传热管、上方水平分配器及下方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的重量比的圆形图表。图34(B)是表示在传热管中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重量与图34(A)中所示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同等的、在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内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重量比的圆形图表。图34(C)是表示在传热管中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重量与图34(A)中所示的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同等的、在实施方式3的分配器内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重量比的圆形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热交换器的结构>
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300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引入了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上下方向C。在图1中,第一方向A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是分配器100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B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是与第一方向A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C例如沿着铅垂方向。第一方向A以及第二方向B是与上下方向C正交的方向。
热交换器300具备后述的分配器100、多个传热管200、多个翅片210及分配器220。
分配器100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分配器100配置在比多个传热管200、多个翅片210以及分配器220靠下方的位置。分配器100与制冷剂管路201连接。
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C上延伸,且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具有任意的结构即可,例如是扁平管。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配置在后述的分配器100的上表面100A上。在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中,在第二方向B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制冷剂流路。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经由配置在后述的分配器100的上表面100A上的多个第三贯通孔2B与第二空间部S2连接。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多个制冷剂流路与分配器100连接。
多个翅片210的每一个配置于在第一方向A上相邻的两个传热管200之间并与它们连接。多个翅片210的每一个例如是波纹翅片。
分配器220例如是以往的水平分配器即可。分配器220例如包括圆管。该圆管与多个传热管各自的多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分配器220与制冷剂管路221连接。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图4对分配器100进行说明。分配器100主要具备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例如由板状的构件构成。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各自的面积相对较大的面(以下,称为主面)与上下方向C垂直地配置。在从上下方向C观察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时,各自的外形形状例如为长方形,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一方向A。第二构件2、第一构件1、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从上方向下方依次配置。
在第一构件1,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1A。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贯通第一构件1的上述主面之间。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一贯通孔1A的孔轴例如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一贯通孔1A的俯视形状例如为圆形。第一贯通孔1A的开口面积比后述的第二贯通孔3A的开口面积小。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总开口面积例如比第二贯通孔3A的开口面积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构件1,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四贯通孔1B。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贯通第一构件1的上述主面之间。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与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B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第四贯通孔1B的孔轴例如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四贯通孔1B的俯视形状只要是具有沿着第二方向B的长边方向和沿着第一方向A的短边方向的任意的形状即可,例如为大致椭圆形。
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比传热管200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短。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与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为同等程度。第一贯通孔1A的孔轴例如与第四贯通孔1B的孔轴平行。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构件2包括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槽部2A(第一槽部)。槽部2A相对于第二构件2中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一个上述主面凹陷。此外,第二构件2中位于该一个主面的相反侧的另一个主面构成了后述的分配器100的上表面100A。
槽部2A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第二构件2包括弯曲部,槽部2A配置在该弯曲部内。该弯曲部被弯曲成使第二构件2的上述主面的一部分与另外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B上隔开间隔地相对。槽部2A配置在弯曲部的内侧。槽部2A的开口端朝向下方。
槽部2A的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截面形状为任意的形状即可,例如为半圆形。槽部2A的开口端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槽部2A与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B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槽部2A内配置有第一空间部S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三构件3,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地配置有一个第二贯通孔3A。一个第二贯通孔3A贯通第三构件3的上述主面之间。第二贯通孔3A的孔轴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二贯通孔3A的俯视形状例如为长方形。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以及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长。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与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之和长。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槽部2A的开口端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长。
第一空间部S1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贯通孔3A内配置有第二空间部S2。第二空间部S2的下方被第四构件4堵塞。第二空间部S2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以及多个第四贯通孔1B。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内配置有第三空间部S3。第一空间部S1与第二空间部S2经由第三空间部S3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构件1将第一空间部S1和第二空间部S2隔开。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S1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空间部S2的流路阻力高。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分配器100中,第二构件2构成为分配器100的外廓构件,具有分配器100的上表面100A。上表面100A是第二构件2中位于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上述一个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在第二构件2的上表面100A上,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三贯通孔2B。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经由第四贯通孔1B面向第二空间部S2。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三贯通孔2B的孔轴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三贯通孔2B的俯视形状例如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第三贯通孔2B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B上与上述弯曲部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三贯通孔2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传热管200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长。也就是说,第三贯通孔2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从上下方向C观察分配器100时,多个第三贯通孔2B各自的开口端配置在比多个第四贯通孔1B各自的开口端靠外侧的位置。
如图3所示,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下端***到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内,与位于第一构件1的上方的主面的一部分接触。此时,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经由第四贯通孔1B面向第二空间部S2,未被第一构件1堵塞。
如图3所示,第三空间部S3从第二空间部S2观察时配置在与多个第三贯通孔2B相同的一侧。在分配器100内形成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第三空间部S3到达第二空间部S2的从上方朝向下方的制冷剂流路、以及在该制冷剂流路的下游从第二空间部S2通过多个第三贯通孔2B内到达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的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制冷剂流路。
如图3所示,第二构件2对第一构件1、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进行紧固(日文:かしめる)。第二构件2具有通过将板状构件折弯而形成的紧固部(日文:かしめ部)21。紧固部21折弯成在上下方向C上与具有上表面100A且配置有槽部2A以及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部分相对。紧固部21与第四构件4的位于下方的主面接触。
如图4所示,分配器100还具备用于使制冷剂流入第一空间部S1的流入部8。流入部8例如与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一端连接。流入部8例如作为接头将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一端与流入管路201连接。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另一端被分隔件9堵塞。
第一构件1的上下方向C的长度(厚度)可以任意选择,例如为0.5mm以上且10mm以下,例如为1mm。第二构件2的上下方向C的长度(厚度)可以任意选择,例如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例如为3mm。第三构件3的上下方向C的长度(厚度)可以任意选择,例如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例如为3mm。第四构件4的上下方向C的长度(厚度)可以任意选择,例如为0.5mm以上且10mm以下,例如为3mm。
<作用效果>
在分配器100中,向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分配的制冷剂依次流过第一空间部S1、第三空间部S3、第二空间部S2。第一空间部S1和第二空间部S2被配置有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构件1隔开。也就是说,在分配器100中,用于使制冷剂扩散的制冷剂流路主要被分割为在第一方向A上扩散制冷剂的第一空间部S1、以及至少在第二方向B上扩散制冷剂的第二空间部S2。因此,第一空间部S1以及第二空间部S2分别仅在要扩散制冷剂的方向上扩展即可,在不需要扩散制冷剂的方向上能够比要扩散制冷剂的方向窄。因此,分配器100的上述制冷剂流路的容积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相比能够充分地减小。这样,在热交换器300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分配器100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充分地削减分配器100内的制冷剂的重量,能够与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相比充分地削减整个热交换器300的制冷剂的重量。由此,填充到具备包括分配器100的热交换器300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重量与填充到具备包括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重量相比得以削减。结果,热交换器300与以往的铅垂型热交换器相比,因制冷剂导致的全球变暖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小。
热交换器300适合于家庭用空调机的室内机。热交换器300可以采用在第一方向A上比在上下方向C上长的结构。即使这样,热交换器300由于在分配器100的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上述制冷剂流路的容积比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的容积小,因此与以往的铅垂侧热交换器相比,也能够削减分配器100内的制冷剂的重量。
分配器100的第一空间部S1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例如可以比以往的水平分配器中制冷剂流动的空间的第二方向的长度短。第一空间部S1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例如能够设为第一贯通孔1A的孔径以上且小于多个传热管200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分配器100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能够做成例如由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圆管构成的以往的两相侧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的40%左右(参照图34(A)、图34(B))。
另外,在以往的水平分配器中,由于制冷剂流路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一方向,因此难以在第一方向上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这是因为在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相对低密度的气相制冷剂与相对高密度的液相制冷剂相比不易受到惯性力,难以在作为制冷剂流路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方向上扩散。
与此相对,在分配器100中,在第一空间部S1中分配到第一方向A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而流入第二空间部S2。由于第一贯通孔1A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S1高,所以气液两相制冷剂从第一空间部S1向第二空间部S2的流动由于多个第一贯通孔1A而被缩流。此时,第一空间部S1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能够被混合。并且,由于第一贯通孔1A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二空间部S2高,因此第三空间部S3内的制冷剂向第二空间部S2喷出。因此,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相比,分配器100的第二空间部S2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匀地分配。也就是说,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分配器100能够向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更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在上述分配器100中,流入到第二空间部S2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能够在第二方向B上扩散之后,分配到长边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的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因此,分配器100能够向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每一个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该多个制冷剂流路在分别***到多个第三贯通孔2B中的各传热管200内的第二方向B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上述分配器100中,第三空间部S3配置在从第二空间部S2观察时与多个第三贯通孔2B相同的一侧。因此,在分配器100中,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在第二空间部S2内反转。也就是说,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第三空间部S3流动到第二空间部S2的制冷剂在面向第四构件4的第二空间部S2中被改变流通方向,从第二空间部S2向第三贯通孔2B流动。这样的分配器100能够在第二空间部S2内促进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扩散,能够向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更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在上述分配器100中,第三贯通孔2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长。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短。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经由第四贯通孔1B面向第二空间部S2。这样,***到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每一个中的多个传热管200的下端与配置有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构件1接触。也就是说,第一构件1能够作为多个传热管200的下端的止动件发挥作用。此外,分配器100只要能够维持第二空间部S2,也可以使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长。在该情况下,分配器100的第二构件2只要通过任意的方法与多个传热管200固定即可。
上述分配器100具备由板状构件构成的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因此,多个第一贯通孔1A、第二贯通孔3A、多个第三贯通孔2B以及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能够通过冲压加工而容易地形成。并且,第二构件2对第一构件1、第三构件3以及第四构件4进行紧固。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这样的分配器100能够以低成本且容易地制造。
实施方式2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5~图7,对实施方式2的分配器101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分配器101具备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相同的结构,但在第三空间部S3配置在从第二空间部S2观察时与多个第三贯通孔7A相反的一侧这一点上不同。
如图5~图7所示,分配器101具备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以及第七构件7。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以及第七构件7例如由板状的构件构成。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以及第七构件7各自的面积相对较大的面(以下,称为主面)与上下方向C垂直地配置。从上下方向C观察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以及第七构件7时,各自的外形形状例如为长方形,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一方向A。第七构件7、第五构件5、第三构件3、第一构件1以及第二构件2从上方向下方依次配置。在分配器101中,第七构件7构成为外廓构件。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构件1具备与分配器100的第一构件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但在未配置多个第四贯通孔1B这一点上不同。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构件2具备与分配器100的第二构件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但在未配置多个第三贯通孔2B且未构成为外廓构件这一点、以及槽部2A的开口端朝向上方这一点上不同。第二构件2包括向下方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部,槽部2A配置在该弯曲部内。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构件3具有与分配器100的第二构件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五构件5,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五贯通孔5A。多个第五贯通孔5A的每一个贯通第五构件5的上述主面之间。多个第五贯通孔5A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五贯通孔5A的孔轴例如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五贯通孔5A的俯视形状只要是具有沿着第二方向B的长边方向和沿着第一方向A的短边方向的任意的形状即可,例如为大致椭圆形。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五贯通孔5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各自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比传热管200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短。第五贯通孔5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与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为同等程度。第五贯通孔5A的孔轴例如与第一贯通孔1A的孔轴平行。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七构件7构成为分配器101的外廓构件,具有分配器101的上表面101A。上表面101A是第七构件7中位于面向多个第五贯通孔5A的一个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在第七构件7的上表面101A上,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三贯通孔7A。多个第三贯通孔7A的每一个经由第五贯通孔5A面向第二空间部S2。多个第三贯通孔7A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三贯通孔7A的孔轴沿着上下方向C。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三贯通孔7A的俯视形状例如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第三贯通孔7A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第三贯通孔7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传热管200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长。也就是说,第三贯通孔7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五贯通孔5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从上下方向C观察分配器100时,多个第三贯通孔7A各自的开口端配置在比多个第五贯通孔5A各自的开口端靠外侧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七构件7对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五构件5进行紧固。第七构件7具有折弯板状构件而形成的紧固部71。紧固部71折弯成在上下方向C上与具有上表面101A且配置有多个第三贯通孔7A的部分相对。紧固部71配置成在第二方向B上隔着第二构件2的弯曲部而相对。紧固部71与第二构件2的位于下方的主面接触。
如图6所示,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下端***到多个第三贯通孔7A的每一个内,与位于第五构件5的上方的主面的一部分接触。此时,多个传热管200各自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经由第五贯通孔5A面向第二空间部S2,未被第五构件5堵塞。
如图6所示,在槽部2A内配置有第一空间部S1。第一空间S1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贯通孔3A内配置有第二空间部S2。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内配置有第三空间部S3。第一空间部S1与第二空间部S2经由第三空间部S3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构件1将第一空间部S1和第二空间部S2隔开。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S1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空间部S2的流路阻力高。
如图6所示,在分配器101中,第三空间部S3配置在从第二空间部S2观察时与多个第三贯通孔7A相反的一侧。在分配器101内,形成依次通过第一空间部S1、第三空间部S3、第二空间部S2以及多个第三贯通孔7A内而到达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的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制冷剂流路。
<作用效果>
分配器101具有与分配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分配器100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分配器101与分配器100相比能够缩短第二空间部S2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例如能够设为分配器100中的第二空间部S2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的一半。结果,分配器101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能够做成例如由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圆管构成的以往的两相侧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的20%左右(参照图34(A)、图34(C))。
此外,实施方式2的分配器101只要能够维持第二空间部S2,也可以不具备第五构件5。在该情况下,分配器101的第七构件7只要通过任意的方法与多个传热管200固定即可。即使是这样的分配器101,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分配器10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和图9,对实施方式3的分配器10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的分配器102具备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2的分配器100、101相同的结构,但在从第一空间部S1经过第三空间部S3朝向第二空间部S2的第三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且从第二空间部S2朝向第三贯通孔7A的第四方向从上方朝向下方这一点上不同。
如图8和图9所示,分配器102具备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第七构件7及第十构件10。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五构件5、第七构件7以及第十构件10例如由板状的构件构成。从上下方向C观察第二构件2、第五构件5、第七构件7以及第十构件10时,各自的外形形状例如为长方形,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一方向A。
第十构件10的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截面形状例如为L字形。第十构件10是例如将板状的构件弯曲而成的构件。第十构件10具有第一构件1和第六构件6。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截面中的第一构件1的长边方向沿着上下方向C。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截面中的第六构件6的长边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
第一构件1具备与分配器100、101中的第一构件1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孔轴配置成沿着第二方向B这一点、以及与第六构件6形成为一体这一点上不同。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1A。多个第一贯通孔1A配置在比第六构件6靠上方的位置。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截面中,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下端例如与第六构件6的上表面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第六构件6的该上表面面向后述的第三构件3的第二贯通孔3A、第五构件5的第五贯通孔5A以及第七构件7的第三贯通孔7A。
第二构件2具备与分配器100、101中的第二构件2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槽部2A的开口端朝向第二方向B地配置这一点上不同。槽部2A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槽部2A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
第三构件3具备与分配器100、101中的第三构件3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从上下方向C观察第三构件3时第三构件3的外形为C字形这一点上不同。从不同的观点而言,第二贯通孔3A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方向B的一个端面开口。第二贯通孔3A具有沿着第一方向A延伸的内周面,该内周面配置成在第二方向B上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相对。
第五构件5具备与分配器100、101中的第五构件5基本相同的结构。多个第五贯通孔5A面向第二贯通孔3A。
第七构件7具备与分配器101中的第七构件7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紧固部71配置成在上下方向C上隔着第二构件2的弯曲部而相对这一点上不同。如图8所示,第七构件7对第十构件10、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以及第五构件5进行紧固。
如图8所示,在槽部2A内配置有第一空间部S1。第一空间部S1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贯通孔3A内配置有第二空间部S2。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内配置有第三空间部S3。第一空间部S1与第二空间部S2经由第三空间部S3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构件1将第一空间部S1和第二空间部S2隔开。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S1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空间部S2的流路阻力高。
如图8所示,在分配器102中,从第一空间部S1经过第三空间部S3朝向第二空间部S2的第三方向沿着第二方向B,且从第二空间部S2朝向第三贯通孔7A的第四方向为从上方朝向下方。在分配器102内形成沿着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第三空间部S3到达第二空间部S2的第二方向B的制冷剂流路、以及在该制冷剂流路的下游从第二空间部S2通过多个第三贯通孔7A内而到达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的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制冷剂流路。
<作用效果>
分配器102具备与分配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分配器100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分配器102与分配器100相比能够缩短第二空间部S2的第二方向B的长度。结果,分配器101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能够做成例如由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圆管构成的以往的水平分配器内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的40%以下。
另外,分配器102与分配器100同样地能够在第二空间部S2中使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变化。因此,分配器102能够在第二空间部S2内促进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扩散,能够向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更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此外,在分配器100、102中,也可以在第三构件3形成第二槽部来代替第二贯通孔3A,第二空间部S2配置在该槽部内。该第二槽部只要具备与上述第二贯通孔3A基本相同的结构即可,该第二槽部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与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之和长。具备这样的第三构件3的分配器100以该第二槽部的开口端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第三构件3,从而能够不需要第四构件4。另外,具备这样的第三构件3的分配器102以该第二槽部的开口端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第三构件3,从而能够不需要第六构件6。即,在分配器100、102中,配置于第三构件3的第二槽部既可以构成为到达位于该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的第二贯通孔3A,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三构件3内配置有底部的槽部。
在分配器100、101、102中,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三构件3、第四构件4、第五构件5、第六构件6以及第七构件7的每一个的至少任一个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例如分配器100中的第三构件3也可以与第四构件4形成为一体。例如分配器102中的第一构件1也可以与第五构件5或第三构件3形成为一体。
实施方式4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对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第三构件3上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二贯通孔3A(凹部)这一点上不同。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之间配置有在第二方向B上延伸的部分3B。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具有例如同等的结构。一个第二贯通孔3A例如面向一个第一贯通孔1A以及一个第四贯通孔1B。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内分别配置有一个第二空间部S2。
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二贯通孔3A的俯视形状例如为长方形。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短。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以及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长。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与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之和长。即,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将分配器100的第三构件3置换为配置有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三构件3。
<作用效果>
即使这样,由于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以及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长,因此制冷剂能够在各第二空间部S2内在第二方向B上扩散。结果,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能够向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每一个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该多个制冷剂流路在***到多个第三贯通孔7A的每一个中的各传热管200内的第二方向B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并且,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与分配器100相比能够削减第二空间部S2的容积。
<变形例>
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2、3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凹部)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于第三构件3这一点上不同。
如图12所示,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也可以面对一个第一贯通孔1A以及一个第五贯通孔5A。即,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也可以将分配器101的第三构件3置换为配置有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三构件3。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以及第五贯通孔5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长。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比第一贯通孔1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以及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这样的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与分配器101相比能够削减第二空间部S2的容积。
如图13所示,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也可以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方向B的一个端面开口。即,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也可以将分配器102的第三构件3置换为配置有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三构件3。从上下方向C观察第三构件3时,第三构件3的外形形状例如为梳形。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具有沿着第一方向A延伸的内周面,该各内周面配置成在第二方向B上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每一个相对。这样的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与分配器102相比能够削减第二空间部S2的容积。
实施方式5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对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这一点上不同。在图14中,用虚线表示以在上下方向C上与第一构件1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第三构件3的第二贯通孔3A。
如图14所示,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与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B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具备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具备例如同等的结构。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各自的开口面积比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各自的开口面积小。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各自的开口面积例如为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各自的开口面积的10%以上且50%以下。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第一贯通孔1C、1D的俯视形状例如为圆形。
如图14所示,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与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在与第一方向A以及第一贯通孔1C的孔轴的延伸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与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在第二方向B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每一个配置在例如第一构件1中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每一个与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每一个之间。
在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C、1D的每一个内配置有第三空间部S3。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S1的流路阻力以及第二空间部S2的流路阻力高。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比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内的第三空间部S3的流路阻力高。
用于使制冷剂流入第一空间部S1的流入部例如与第二构件2的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中央连接。如图15所示,用于连接上述流入部的连接用孔2C形成在第二构件2的第一方向A的中央。连接用孔2C面向槽部2A内的第一空间部S1。在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中,制冷剂在第一空间部S1内从第一方向A的中央朝向外侧流动。连接用孔2C例如配置在与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相比靠近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位置。
<作用效果>
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多个第一贯通孔1A中的任一个而流入第二空间部S2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受到因在第一方向A上流过第一空间部S1而导致的压力损失、以及因流过该第一贯通孔1A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各自的开口面积相等且较小的分配器100中,越是流过远离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制冷剂流路,越容易产生压力损失。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相比容易流过不易产生压力损失的路径。因此,流入到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第一空间部S1内的气相制冷剂容易在流过靠近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另一方面,流入到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第一空间部S1内的液相制冷剂能够在第一空间部S1中流动至远离流入部的区域。因此,在分配器100中,在第一方向A上在相对远离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中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的比例能够比在第一方向A上在相对靠近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中流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的比例小。
与此相对,根据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各自的开口面积比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各自的开口面积大。因此,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容易在第一空间部S1中与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相比靠近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空间部分中流动到流入部远离连接用孔2C的区域。也就是说,根据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与分配器100相比,能够在第一空间部S1中使气相制冷剂流动到更远离连接用孔2C。结果,从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内的第三空间部S3喷出到第二空间部S2内的液相制冷剂量和从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内的第三空间部S3喷出到第二空间部S2内的气相制冷剂量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匀化。由此,在第二空间部S2中混合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匀化,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等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变形例>
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2~4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也可以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这一点上不同。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的第一构件1也可以具备与分配器102的第一构件1基本相同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与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在第一贯通孔1C的孔轴延伸的与第二方向B以及第一方向A分别交叉的上下方向C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配置在例如比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第一贯通孔1D的每一个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16所示,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和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的每一个也可以面向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地配置。在图16中,用虚线表示以在上下方向C上与上述第一构件1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第三构件3的多个第二贯通孔3A。一个第一贯通孔1C和一个第一贯通孔1D也可以配置在一个第二贯通孔3A内。具备这样的结构的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能够进一步起到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相同的效果。
另外,用于使制冷剂流入第一空间部S1的流入部例如也可以与第二构件2的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一个端部连接。即使这样,根据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由于能够使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流动至第一空间部S1中未与流入部连接的第一方向A的另一端,因此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等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实施方式6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对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第一空间部S1内还具备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分隔构件2D这一点上不同。此外,图17是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的第二构件2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剖视图,在图17中,用虚线表示在上下方向C上与该第二构件2重叠地配置的第一构件1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A。
如图17所示,多个分隔构件2D的每一个配置在从第一空间部S1观察时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的第一贯通孔1C之间。多个第一贯通孔1C的每一个面向第一空间部S1中位于多个分隔构件2D之间的各空间部分。多个分隔构件2D的每一个具备例如同等的结构。多个分隔构件2D各自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只要是具有沿着第二方向B的长边方向和沿着第一方向A的短边方向的任意的形状即可,例如为长方形。多个分隔构件2D例如与第二构件2形成为一体。
如图18所示,分隔构件2D例如与第一构件1中面向槽部2A的面接触。从不同的观点而言,分隔构件2D具有与第二构件2中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上述主面相连的面。分隔构件2D具有例如位于与第一构件1接触的面的相反侧且与槽部2A的内表面相对的面。从不同的观点而言,第一空间部S1中位于多个分隔构件2D之间的上述空间部分在第二方向B以及上下方向C上与第一空间部S1中不位于多个分隔构件2D之间的其他空间部分连接。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液相制冷剂容易积存于第一空间部S1中位于多个分隔构件2D之间的上述空间部分。上述空间部分面向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因此,在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中,与不具备分隔构件2D的分配器相比,液相制冷剂容易通过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流动。并且,与第一空间部S1的其他部分相比,上述空间部分容易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在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中,与不具备分隔构件2D的分配器相比,气相制冷剂容易通过第二组贯通孔组1D流动。结果,根据实施方式6的分配器,与不具备分隔构件2D的分配器相比,能够更均等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实施方式7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9,对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第一空间部S1的第一方向A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这一点上不同。
第二构件2的槽部2A的第一方向A的两端部的例如垂直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由于第一空间部S1配置在该槽部2A内,因此其第一方向A的两端部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如图19所示,在第二构件2的第一方向A的中央形成有用于连接流入部的连接用孔2C。连接用孔2C面向槽部2A内的第一空间部S1。在该情况下,制冷剂在第一空间部S1内从第一方向A的中央朝向外侧流动。
<作用效果>
在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相制冷剂在第一空间部S1内沿着槽部2A的内表面流动。因此,根据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与第一空间部S1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相比,液相制冷剂不易滞留于第一空间部S1的第一方向A的两端部。结果,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等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变形例>
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2~6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一空间部S1的第一方向A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垂直于上下方向C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这一点上不同。
实施方式7的分配器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A也可以与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同样地包括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
实施方式8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0,对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中的在第一方向A上相对远离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开口面积比相对靠近该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开口面积小这一点上不同。图20是从上下方向C观察实施方式8的第一构件1的俯视图,在图20中,用箭头表示在上下方向C上与流入部8重叠的部分。
多个第一贯通孔1A各自的开口面积例如根据第一方向A的位置而阶段性地变化。
<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多个第一贯通孔1A中的任一个而流入第二空间部S2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受到因在第一方向A上流过第一空间部S1而导致的压力损失、以及因流过该第一贯通孔1A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在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中,因在第一方向A上流过第一空间部S1而导致的压力损失随着该第一贯通孔1A远离流入部而增大,但因流过第一贯通孔1A而导致的压力损失随着该第一贯通孔1A远离流入部而减小。因此,根据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从第一空间部S1通过多个第一贯通孔1A中的任一个到达第二空间部S2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各自的压力损失不管第一方向A的位置如何都能够均匀化。因此,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匀地分配到多个第一贯通孔1A内。结果,根据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更均匀地分配气液两相制冷剂。
<变形例>
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2~7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在多个第一贯通孔1A中的在第一方向A上相对远离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开口面积比相对靠近该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A的开口面积小这一点上不同。实施方式8的分配器例如也可以与实施方式5的分配器同样地包括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在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1C和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1D中的至少任一方中,在第一方向A上相对远离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C、1D的开口面积比相对靠近该流入部的第一贯通孔1C、1D的开口面积小。
实施方式9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1~图25,对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109具备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具有位于上表面109A的相反侧的底面109B、并配置有从上表面109A到达底面109B且不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11这一点上不同。图21是分配器109的配置有排水通路孔11的部分的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剖视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上表面109A是第二构件2中位于面向第一构件1的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在第二构件2上,多个第三贯通孔2B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2E配置在多个第三贯通孔2B之间。多个排水通路孔2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2E在第二方向B上与槽部2A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2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2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
如图21和图23所示,在第一构件1上,多个第四贯通孔1B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1E配置在多个第四贯通孔1B之间。也就是说,多个排水通路孔1E未在第二方向B上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排列地配置,另外,未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内的第三空间部S3连接。多个排水通路孔1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1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1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
如图21和图24所示,在第三构件3上,多个第二贯通孔3A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3E配置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之间。也就是说,多个排水通路孔3E配置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每一个之间的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部分3B上,未与多个第二贯通孔3A内的第二空间部S2连接。多个排水通路孔3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短。
如图21和图25所示,底面109B是第四构件4中位于面向第三构件3的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在第四构件4上,多个排水通路孔4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21~图25所示,第二构件2的多个排水通路孔2E、第一构件1的多个排水通路孔1E、第三构件3的多个排水通路孔3E及第四构件4的多个排水通路孔4E的每一个配置成在上下方向C上重叠。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多个排水通路孔2E、多个排水通路孔1E、多个排水通路孔3E及多个排水通路孔4E各自的俯视形状例如相同。多个排水通路孔2E、多个排水通路孔1E、多个排水通路孔3E及多个排水通路孔4E的每一个从上方向下方依次连接,构成了多个排水通路孔11。
<作用效果>
在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109中,在供多个传热管200的各下端***的多个第三贯通孔2B之间,配置有从上表面109A到达底面109B的多个排水通路孔11。因此,根据分配器109,能够使顺着多个传热管200流动到上表面109A的水等液体从多个排水通路孔11向分配器109的底面109B排出。因此,在分配器109中,例如在由于除霜运转而在翅片和传热管200上产生的结露水顺着传热管200向下方排出时,防止了该结露水滞留在上表面109A上。结果,具备分配器109的热交换器能够将除霜运转时产生的结露水迅速地向下方排出,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制热运转,并且,抑制了因冷凝水的滞留而导致的分配器109的腐蚀。
此外,多个排水通路孔11不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因此分配器109具有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相同的制冷剂分配性能。
<变形例>
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1~3、5~8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在具有位于上表面的相反侧的底面、并配置有从上表面到达底面且不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这一点上不同。
例如,在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相同的结构的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中,排水通路孔只要与第一贯通孔1A、第二贯通孔3A、第三贯通孔2B以及第四贯通孔1B在第一方向A及第二方向B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
例如在具备与实施方式2、3的分配器101、102相同的结构的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中,排水通路孔只要与第一贯通孔1A、槽部2A、第二贯通孔3A、第三贯通孔7A以及第五贯通孔5A在第一方向A及第二方向B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
也可以在排水通路孔11的内周面形成凹凸。该凹凸的顶部及底部在上下方向C上延伸。这样,流入到多个排水通路孔11内的结露水能够顺着该凹凸有效地排出。
在实施方式9的分配器中,也可以使多个排水通路孔11在第二方向B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实施方式10
<分配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6~图30,对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110具备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如下一点不同:作为外廓构件的第二构件2还具有在与上述上表面110A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面110B,形成有从上表面110A到达侧面110B且不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12。图26是分配器110的配置有排水通路孔12的部分的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剖视图。
如图26和图27所示,上表面110A是第二构件2中位于面向第一构件1的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在第二构件2上,多个第三贯通孔2B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2E配置在多个第三贯通孔2B之间。多个排水通路孔2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2E在第二方向B上与槽部2A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2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2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三贯通孔2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长。
如图26和图28所示,在第一构件1上,多个第四贯通孔1B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1E配置在多个第四贯通孔1B之间。也就是说,多个排水通路孔1E未在第二方向B上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排列地配置,另外,未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A内的第三空间部S3连接。多个排水通路孔1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1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1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四贯通孔1B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短。
如图26和图29所示,在第三构件3上,多个第二贯通孔3A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多个排水通路孔3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各一部分配置在多个第二贯通孔3A之间。多个排水通路孔3E未与多个第二贯通孔3A内的第二空间部S2连接。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一方向A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例如比多个第二贯通孔3A的第二方向B的内径短。多个排水通路孔3E的每一个例如在第三构件3的第二方向B的一个端面开口。
如图26和图30所示,在第四构件4上,多个排水通路孔4E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排水通路孔4E的每一个在例如第四构件4的第二方向B的一个端面开口。分配器110的侧面110B是第二构件2中沿上下方向C延伸的面。在第二构件2的侧面110B上,多个排水通路孔2F(参照图26)在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26~图30所示,第二构件2的多个排水通路孔2E、第一构件1的多个排水通路孔1E、第三构件3的多个排水通路孔3E、第四构件4的多个排水通路孔4E、以及第二构件2的多个排水通路孔2F的每一个从上方向下方依次连接,构成了多个排水通路孔12。多个排水通路孔2E、多个排水通路孔1E、多个排水通路孔3E、多个排水通路孔4E以及多个排水通路孔2F的每一个配置成在相对于上下方向C倾斜的方向上重叠。多个排水通路孔1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C倾斜。
<作用效果>
在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110中,在供多个传热管200的各下端***的多个第三贯通孔2B之间,配置有从上表面110A到达侧面110B的多个排水通路孔12。因此,根据分配器110,能够使顺着多个传热管200流动到上表面110A的水等液体从多个排水通路孔12向分配器110的侧面110B排出。因此,在分配器110中,例如在由于除霜运转而在翅片和传热管200上产生的结露水顺着传热管200向下方排出时,防止了该结露水滞留在上表面110A上。结果,具备分配器110的热交换器能够将除霜运转时产生的结露水迅速地向下方排出,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制热运转,并且,抑制了因冷凝水的滞留而导致的分配器110的腐蚀。
此外,由于多个排水通路孔12不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因此分配器110具有与实施方式4的分配器相同的制冷剂分配性能。
<变形例>
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具备与实施方式1~3、5~8的分配器中的任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在形成有从上表面110A到达侧面110B且未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12这一点上不同。
例如在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100相同的结构的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中,排水通路孔12只要与第一贯通孔1A、第二贯通孔3A、第三贯通孔2B、以及第四贯通孔1B在第一方向A及第二方向B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
例如在具备与实施方式2、3的分配器101、102同样的结构的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中,排水通路孔12只要与第一贯通孔1A、槽部2A、第二贯通孔3A、第三贯通孔7A以及第五贯通孔5A在第一方向A及第二方向B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
也可以在排水通路孔12的内周面形成凹凸。该凹凸的顶部及底部在上下方向C上延伸。这样,流入到多个排水通路孔12内的结露水能够顺着该凹凸更有效地被排出。
在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中,也可以使多个排水通路孔12在第二方向B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如图31所示,在实施方式10的分配器中,也可以配置有从上表面110A到达一个侧面110B且未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12,以及从上表面110A到达另一个侧面110B且未与第一空间部S1、第二空间部S2以及第三空间部S3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排水通路孔12。
此外,实施方式1~10的热交换器的传热管不限于扁平管,也可以是圆管。在该情况下,关于实施方式1~10的分配器,从上下方向C观察的上述第三贯通孔2B、7A的俯视形状只要是圆形状即可。
如以上这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构件;1A、1C、1D第一贯通孔;1B第四贯通孔;1E、2E、3E、4E、11、12排水通路孔;2第二构件;2A槽部(第一槽部);2B、7A第三贯通孔;2C连接用孔;2D分隔构件;3第三构件;3A第二贯通孔(第二槽部);4第四构件;5第五构件;5A第五贯通孔;6第六构件;7第七构件;8流入部;9分隔件;10第十构件;21、71紧固部;100、101、102、109、110分配器;220分配器;100A、101A、109A、110A上表面;109B底面;110B侧面;200传热管;201流入管路;210翅片;300热交换器;S1第一空间部;S2第二空间部;S3第三空间部。

Claims (16)

1.一种分配器,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其中,具备:
第一构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
第二构件,其包括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槽部;以及
第三构件,其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
所述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经由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连接,
所述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所述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以及所述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与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端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长,
所述分配器还具备外廓构件,所述外廓构件具有所述分配器的上表面,配置在所述第三构件的上方,且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廓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多个第三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的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三空间部配置在从所述第二空间部观察时与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相同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构件,多个第四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第四贯通孔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外廓构件形成为一体,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向上方凸起的形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配置在所述弯曲部内,且与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形成为所述第三构件中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所述多个第四贯通孔的第二贯通孔,
还具备第四构件,
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构件从上方向下方依次层叠,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下方被所述第四构件堵塞,
所述第三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长,所述第四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在所述第三构件,多个所述第二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槽部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一空间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以及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
所述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的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的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各自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组第一贯通孔组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各自的开口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空间部内还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分隔构件,
所述多个分隔构件的每一个配置在从所述第一空间部观察时所述第一组第一贯通孔组的所述第一贯通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分配器还具备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空间部的流入部,
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远离所述流入部的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开口面积比相对靠近所述流入部的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开口面积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分配器具有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相反侧的底面,
配置有排水通路孔,所述排水通路孔从所述上表面到达所述底面,且未与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第三空间部中的任一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外廓构件还具有在与所述上表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面,
形成有排水通路孔,所述排水通路孔从所述上表面到达所述侧面,且未与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第三空间部中的任一个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构件的每一个由板状的构件构成,
所述第二构件对层叠的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构件进行紧固。
10.一种分配器,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其中,具备:
第一构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
第二构件,其包括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槽部;以及
第三构件,其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
所述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经由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连接,
所述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所述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以及所述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与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端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长,
所述分配器还具备外廓构件,所述外廓构件具有所述分配器的上表面,配置在所述第三构件的上方,且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廓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多个第三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的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三空间部配置在从所述第二空间部观察时与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相同的一侧,
从所述第一空间部经过所述第三空间部朝向所述第二空间部的第三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
从所述第二空间部朝向所述第三贯通孔的第四方向从上方朝向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向所述第二方向凸起的形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配置在所述弯曲部内,
还具备第五构件以及第六构件,
在所述第五构件,多个第五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形成为所述第三构件中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所述多个第五贯通孔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外廓构件、所述第五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构件从上方向下方依次层叠,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的下方被所述第六构件堵塞,
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五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构件中的任一个形成为一体,
所述第三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长,所述第五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构件的每一个由板状的构件构成,
所述外廓构件至少对层叠的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构件进行紧固。
13.一种分配器,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其中,具备:
第一构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
第二构件,其包括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槽部;以及
第三构件,其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
所述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经由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连接,
所述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所述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以及所述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与上下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端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长,
所述分配器还具备外廓构件,所述外廓构件具有所述分配器的上表面,配置在所述第三构件的上方,且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廓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面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的多个第三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的长边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第三空间部配置在从所述第二空间部观察时与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相反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向下方凸起的形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槽部配置在所述弯曲部内,
还具备第五构件,
在所述第五构件,多个第五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形成为所述第三构件中面向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所述多个第五贯通孔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外廓构件、所述第五构件、所述第三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从上方向下方依次层叠,
所述第三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长,所述第五贯通孔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径比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配器,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构件的每一个由板状的构件构成,
所述外廓构件至少对层叠的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构件进行紧固。
16.一种热交换器,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器;以及
***到所述多个第三贯通孔的每一个中的所述多个传热管,
所述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空间部,
所述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所述多个空间部各自的流路阻力低。
CN201680089982.3A 2016-10-26 2016-10-26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Active CN109952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1754 WO2018078746A1 (ja) 2016-10-26 2016-10-26 分配器および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2478A CN109952478A (zh) 2019-06-28
CN109952478B true CN109952478B (zh) 2021-11-30

Family

ID=6202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982.3A Active CN109952478B (zh) 2016-10-26 2016-10-26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5627B2 (zh)
EP (2) EP3926258B1 (zh)
JP (1) JP6785872B2 (zh)
CN (1) CN109952478B (zh)
WO (1) WO20180787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48650A1 (en) * 2017-08-03 2021-07-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15111939A (zh) * 2018-10-29 2022-09-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20100897A1 (ja) * 2018-11-12 2020-05-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20139A1 (de) * 2018-11-23 2020-05-2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ammelrohr für einen Wärmeübertrager
JP7252453B2 (ja) * 2019-06-13 2023-04-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806187B2 (ja) * 2019-06-13 202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930557B2 (ja) * 2019-06-28 2021-09-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4127488B (zh) 2019-06-28 2023-01-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热泵装置
CN112432542A (zh) * 2020-01-20 2021-03-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709A (zh) * 1999-05-31 2000-12-0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2583601Y (zh) * 2002-09-29 2003-10-29 曹斌 一种管带式热交换器
EP1780489A1 (fr) * 2005-10-28 2007-05-0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Boîte collectrice pour échangeur de chaleur
US7637314B2 (en) * 2005-01-27 2009-12-29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EP2372283B1 (en) * 2010-03-23 2013-09-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with a manifold plate
WO2014091747A1 (ja) * 2012-12-14 2014-06-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CN104334997A (zh) * 2012-04-26 2015-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装置
EP3018441A1 (en) * 2013-05-15 2016-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4144B2 (ja) * 2001-06-18 2010-09-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蒸発器
JP4331611B2 (ja) * 2001-12-21 2009-09-16 ベール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 熱交換装置
JP3960233B2 (ja) * 2002-04-03 2007-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WO2005088225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header tank and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same
JP4120611B2 (ja) * 2004-04-08 2008-07-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2005300073A (ja) * 2004-04-14 2005-10-27 Calsonic Kansei Corp 蒸発器
JP4281634B2 (ja) * 2004-06-28 2009-06-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4599245B2 (ja) * 2004-07-15 2010-12-15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7726389B2 (en) * 2004-12-28 2010-06-01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AU2005326654B2 (en) 2005-02-02 2010-08-12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fluid expansion in header
WO2006094583A1 (de) * 2005-03-07 2006-09-14 Beh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 insbesondere verdampfer einer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JP2007093025A (ja) * 2005-09-27 2007-04-12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16084A (ja) 2006-11-01 2008-05-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熱交換器
FR2941522B1 (fr) * 2009-01-27 2012-08-3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pour deux fluides, en particulier evaporateur de stockage pour dispositif de climatisation
KR101372096B1 (ko) * 2011-11-18 2014-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WO2014184915A1 (ja) * 2013-05-15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5203506A (ja) 2014-04-11 2015-11-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07367089A (zh) * 2016-05-13 2017-11-21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709A (zh) * 1999-05-31 2000-12-0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2583601Y (zh) * 2002-09-29 2003-10-29 曹斌 一种管带式热交换器
US7637314B2 (en) * 2005-01-27 2009-12-29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EP1780489A1 (fr) * 2005-10-28 2007-05-0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Boîte collectrice pour échangeur de chaleur
EP2372283B1 (en) * 2010-03-23 2013-09-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with a manifold plate
CN104334997A (zh) * 2012-04-26 2015-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装置
WO2014091747A1 (ja) * 2012-12-14 2014-06-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EP3018441A1 (en) * 2013-05-15 2016-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78746A1 (ja) 2019-07-11
EP3534091B1 (en) 2021-10-06
US20200018528A1 (en) 2020-01-16
JP6785872B2 (ja) 2020-11-18
EP3926258A1 (en) 2021-12-22
CN109952478A (zh) 2019-06-28
EP3534091A4 (en) 2019-11-13
EP3534091A1 (en) 2019-09-04
US11035627B2 (en) 2021-06-15
WO2018078746A1 (ja) 2018-05-03
EP3926258B1 (en) 2022-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478B (zh)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EP2594886B1 (en) Heat exchanger
US6449979B1 (e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with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EP2392886B1 (en) Orientation insensitive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tube
EP2784428B1 (en) Heat exchanger
EP3467404B1 (e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20150021003A1 (en) Heat exchanger
US20060054310A1 (en) Evaporator using micro-channel tubes
US20100116474A1 (en) Heat exchanger
US20130292104A1 (en) Heat exchanger
EP3779346B1 (en) Distributor and heat exchanger
JP2013537298A (ja) 冷媒導管とその冷媒導管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US20160138872A1 (en) Manifold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JP2012002475A (ja) 冷媒分配器及びこの冷媒分配器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US10330398B2 (en) Heat exchanger
EP3059542A1 (e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er
CN113574342A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16148480A (ja) 熱交換器
KR101210570B1 (ko) 열교환기
CN111912283A (zh) 分液结构及换热器
JP6213362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WO2023119468A1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146139B1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245788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8242924A (zh) 用于微通道热交换器的入口歧管的简单分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