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1811B - 车辆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1811B
CN109421811B CN201810920717.6A CN201810920717A CN109421811B CN 109421811 B CN109421811 B CN 109421811B CN 201810920717 A CN201810920717 A CN 201810920717A CN 109421811 B CN109421811 B CN 109421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lat plate
outer panel
panel
wheel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0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1811A (zh
Inventor
金子恒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21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1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63M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车辆后部结构具有:车顶侧内板设有开口;车轮罩外板,具有平板部和外侧盖部;过滤器,在开口的下侧连接于车顶侧内板和平板部;加强构件,位于开口的下侧,且上端连接于车顶侧内板,下端连接于外侧盖部,中间部以与过滤器相对的方式连接于平板部;柱部,与构成C柱的车顶侧内板前部连接;及车顶侧内框架,具有平板部和与加强构件连接的托架部。

Description

车辆后部结构
本说明书援引2017年8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61054的全部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六窗舱室的车辆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后部结构中,提出了在车顶侧内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设有与车顶侧内板形成闭合截面的车顶侧外加强件,将车顶侧外加强件的下端连接于后车轮罩的外侧盖部的上端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降低从后悬架梁的安装部输入了上下方向的力时的后车轮罩的外侧盖部的振动,改善车身的振动、噪音性能(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在轿车等中开始使用后部车门的窗的后侧设有小窗的六窗舱室。在该六窗舱室中,需要在以往配置有车顶侧外加强件的部位设置窗用的开口,因此车身的刚性不足,存在振动、噪音性能变差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确保六窗舱室的车辆的刚性,改善振动、噪音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包括:车顶侧内板,构成车辆后部的侧壁,且设有能够安装角窗玻璃的开口;车轮罩外板,具有与所述车顶侧内板连接的平板部和比所述车顶侧内板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盖部;及过滤器,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连接于所述车顶侧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述车辆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加强构件,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所述加强构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车顶侧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加强构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外侧盖部,中间部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而与所述过滤器相对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及车顶侧内框架,具备柱部和托架部,所述柱部在所述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与构成C柱的车顶侧内板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连接,所述托架部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加强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这样,车轮罩外板的平板部连接于车顶侧内板,车轮罩外板的平板部、过滤器及加强构件以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方式连接,车轮罩外板的平板部、加强构件及车顶侧内框架的托架部以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方式连接,因此在车辆发生了扭转变形时,能够通过各闭合截面结构来承受向车顶侧内板施加的弯曲力矩。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设有安装角窗玻璃的开口的六窗舱室的C柱附近的弯曲变形。
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过滤器、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及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中间部通过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而连接。
这样,通过以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进行连接,由此能够以少的制造工时来构成多个闭合截面结构。
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过滤器具备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后围上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后围上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板连接,所述加强构件是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各凸缘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相对的方式而连接。
过滤器的第一、第二板与加强构件的各凸缘相对,因此能够提高闭合截面结构的强度。而且,能够将来自与过滤器连接的后围上盖板的载荷有效地向通过车轮罩外板的平板部、过滤器及加强构件构成的闭合截面结构传递。
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中,可以是,还具备:悬架塔,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设置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处;悬架塔角板,连接于所述悬架塔的上表面和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及车顶侧外板,上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车顶侧内板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部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外侧盖部,中央部以与所述悬架塔角板相对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这样,车轮罩外板的平板部、悬架塔角板及车顶侧外板以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方式连接,因此能够承受从悬架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载荷而抑制悬架塔角板的变形。
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悬架塔角板、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及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通过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而连接。
这样,通过以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进行连接,由此能够以少的制造工时来构成多个闭合截面结构。
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悬架塔角板是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呈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所述悬架塔角板的所述各凸缘与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各凸缘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相对的方式而连接。
车顶侧外板的凸缘与悬架塔角板的凸缘相对,因此能够提高闭合截面结构的强度,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架塔角板的变形。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确保六窗舱室的车辆的刚性,改善振动、噪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视图。
图2是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过滤器与车顶侧内板、车轮罩外板及车轮罩内板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图1、2所示的A-A的剖视图。
图5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图1、2所示的B-B的剖视图。
图6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图1、2所示的C-C的剖视图。
图7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图1、2所示的D-D的剖视图。
图8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图1、2所示的E-E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车辆的扭转变形的立体图。
图10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向车辆施加了扭转力矩时的向车辆后部结构施加的力的传递和变形的示意图。
图11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向车辆施加了扭转力矩和跳跃载荷时的向车辆后部结构施加的力的传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100。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100具备:车顶侧内板10;在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安装的加强构件30、车顶侧内框架40、车顶侧外板50;安装在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过滤器70、悬架塔角板90;与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连接的车轮罩外板20;与车轮罩外板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连接的车轮罩内板60;悬架塔80。
如图1、图2所示,车顶侧内板10在构成车辆后部的侧壁的板上设有能够安装角窗玻璃的开口11。开口11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是构成C柱16的车顶侧内板前部14,开口11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是车顶侧内板后部17。而且,开口11的上侧成为闭合截面的后部柱13。车顶侧内板10是通过点焊等接合手段而将多个弯折成形的薄板构件连接而构成的结构。
如图1、2、5所示,车轮罩外板20具有:上端通过作为紧固连接点的点焊点24而与车顶侧内板10的下端连接的平板部21;及在平板部21的下侧比车顶侧内板10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而覆盖后轮的外侧盖部22。而且,车轮罩内板60具有:在点焊点23处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连接的凸缘61;与外侧盖部22相对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盖部62。
如图3所示,过滤器7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包括:与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后围上盖板76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板连接的第一板71;与后围上盖板76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板连接的第二板72;与后围上盖板76的上板、下板连接的上板71a、下板71b。在上板71a的与车顶侧内板10相对的位置设有板状的上安装凸片74,在第一板71、第二72的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相对的位置设有板状的中安装凸片73,在与车轮罩内板60的内侧盖部62相对的位置设有板状的下安装凸片75。
如图3~5所示,过滤器70的上安装凸片74通过点焊点78而与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车顶侧内板10连接。而且,中安装凸片73通过点焊点39而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面连接。而且,下安装凸片75通过点焊点79而与车轮罩内板60的内侧盖部62连接。从上安装凸片74与上板71a的棱线至点焊点78的距离被设为不会由于向点焊点78附近的应力集中而使点焊点78损伤这样的稍长的距离。该距离为例如13-15mm。
如图4所示,加强构件30是具有2个凸缘31和将凸缘31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板32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如图1、5所示,在上端34a设置有板状的上安装凸片34,在下端35a设置有板状的下安装凸片35,在中间部33a设置有板状的中安装凸片33。如图5所示,在上端34a和下端35a处,凸缘31的高度为0,从上端34a起越向中间部33a、从下端35a起越向中间部33a则凸缘31的高度越升高。因此,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加强构件30时,成为图5所示的三角形形状。
如图1、4、5所示,加强构件30的上端34a的上安装凸片34通过点焊点37而连接于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且,下端35a的下安装凸片35通过点焊点38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外侧盖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中间部33a的中安装凸片33通过点焊点3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如图4、5所示,加强构件30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过滤器70相对的方式安装在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如图4、5所示,加强构件30的中安装凸片33与过滤器70的中安装凸片73通过共用的点焊点3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这样,加强构件30的中间部33a的中安装凸片33以隔着平板部21而与过滤器70的中安装凸片73相对的方式连接在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且,如图4所示,加强构件30的2个凸缘31与过滤器70的第一板71、第二板72以隔着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相对的方式而连接。如图4所示,过滤器70、加强构件30的中间部33a及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构成闭合截面结构。
如图1、4、6所示,车顶侧内框架40具备:连接于车顶侧内板前部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柱部41,该车顶侧内板前部14构成开口11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的C柱16;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和加强构件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托架部42。
如图7所示,车顶侧内板前部14是与槽形截面的构件对合的闭合截面结构,柱部41是将车顶侧内板前部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的槽形截面的构件覆盖的槽形截面构件。如图1、6所示,柱部41的上部通过点焊点47而连接于与车顶板18连接的后部柱13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部分,下部连结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和与加强构件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连接的托架部42。
如图1、6所示,车顶侧内框架40的托架部42具备下安装凸片43、立起部44、及上安装凸片45。下安装凸片43通过点焊点4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立起部44从下安装凸片43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呈钩状地立起,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延伸的前端通过点焊点48而连接于加强构件30的连接板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如图4所示,车顶侧内框架40的立起部44、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加强构件30的凸缘31构成闭合截面结构。上安装凸片45设置在立起部44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通过点焊点46而连接于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部分的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上。
如图2、8所示,在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在比过滤器70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处设有收容后部车轮的悬架装置的悬架塔80。悬架塔80是上表面81闭合的圆筒形的构件,圆筒状部分连接于车轮罩内板60的内侧盖部62,在内部收容有由螺旋弹簧、减振器等构成的悬架装置。
在悬架塔80的上表面81安装有将上表面81与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连接的悬架塔角板90。
如图2、4、8所示,悬架塔角板90是具有2个凸缘91和对凸缘91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板92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在凸缘91与连接板92之间设有被冲压成形为山形的加强筋97。如图2、8所示,在上端94a设有板状的上安装凸片94,在下端95a设有板状的下安装凸片95,在中间部93a设有板状的中安装凸片93。如图8所示,在上端94a和下端95a处,凸缘91的高度为0,从上端94a起越向中间部93a、从下端95a起越向中间部93a则凸缘91的高度越升高。因此,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悬架塔角板90时,成为图8所示那样的三角形形状。
如图2、4、8所示,悬架塔角板90的上端94a的上安装凸片94通过点焊点59a而连接于开口11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的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且,下端95a的下安装凸片35通过点焊点99而连接于悬架塔80的上表面81。并且,中间部93a的中安装凸片93通过点焊点5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面上。
如图1所示,在比加强构件30靠车辆前后方向后方的车顶侧内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设有车顶侧外板50。如图1、4、8所示,车顶侧外板50由上半部50a下半部50b构成,上半部50a以覆盖后部柱13和车顶侧内板后部17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连接于车顶侧内板10的上半部50a;下半部50b为从上半部50a朝向车轮罩外板20的外侧盖部22延伸的作为槽形截面的长条部分。
如图1、8所示,上半部50a的上部54为对开口11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后部柱13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进行覆盖的板状,通过点焊点57而连接于后部柱13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面。如图4所示,与先前说明的加强构件30同样,从上半部50a向下方向延伸的下半部50b是具有2个凸缘51和将凸缘51之间连接的连接板52的槽形截面的长度方向部分。如图1、8所示,在下半部50b的下部55a设有板状的下安装凸片55,在中央部53a设有板状的中安装凸片53。如图8所示,在与上半部50a相连的部分和下部55a处,凸缘51的高度为0,从与上半部50a相连的部分起越向中央部53a、从下部55a起越向中央部53a则凸缘51的高度越升高。因此,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下半部50b时,成为图8所示的三角形形状。
如图1、4、8所示,下半部50b的中央部53a的中安装凸片53通过点焊点5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而且,下部55a的下安装凸片55通过点焊点58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外侧盖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如图4、8所示,下半部50b以在车辆宽度方上与悬架塔角板90相对的方式安装在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如图4、8所示,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的中安装凸片53和悬架塔角板90的中安装凸片93通过共用的点焊点59而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这样,下半部50b的中央部53a的中安装凸片53以隔着平板部21而与悬架塔角板90的中安装凸片93相对的方式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且,如图4所示,下半部50b的2个凸缘51与悬架塔角板90的2个凸缘91以隔着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相对的方式而连接。
这样,车顶侧外板50的上半部50a的上部54被连接于开口11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车顶侧内板后部17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半部50b的下部55a被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外侧盖部22,中央部53a以与悬架塔角板90相对的方式被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如图4所示,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的中央部53a、悬架塔角板90的中间部93a、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构成闭合截面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9至图11,说明从路面向具备如以上所述构成的车辆后部结构100的车辆200施加了将车辆200进行扭转这样的载荷时的载荷的传递和变形。
如图9所示,如果在从左侧的前轮输入将车辆200向上方推顶的上方向载荷F1的同时从右侧的后轮输入将车辆200向上方向推顶的上方向载荷F2,则会在车辆200的前方施加顺时针的旋转力矩M1、向车辆200的后方施加逆时针的旋转力矩M2。通过该旋转力矩M1、M2从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车辆200施加扭转力。
如图10所示,在车辆200的后部的过滤器70的车辆内侧连接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作为强度构件的后围上盖板76,在过滤器70的下部连接有在过滤器70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作为强度构件的下横向构件110。过滤器70、后围上盖板76、和下横向构件110在车辆后部构成方形强度框架120。并且,如参照图1~6说明那样,在过滤器7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与过滤器70相对的方式安装有加强构件30,车顶侧内框架40的柱部41以覆盖的方式安装在闭合截面结构的车顶侧内板前部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车顶侧内框架40的托架部42连接于加强构件30。
当向车辆后部输入有逆时针的旋转力矩M2时,由过滤器70、后围上盖板76、和下横向构件110构成的方形强度框架120在保持方形的形状的状态下绕着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进行旋转变形。由于其反力而使得从过滤器70向车顶侧内板10和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输入朝向车辆右方向的力F3。而且,通过向车辆前方施加的顺时针的旋转力矩M1,从而向车顶板18输入朝向车辆右方向的力F4。
图10中以虚线示出不具有参照图1~图8而说明的车辆后部结构100那样的加强构件30等的六窗舱室的车辆的变形。如图10的虚线所示,在不具有加强构件30等的六窗舱室的车辆中,连接有过滤器70的车顶侧内板10和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通过力F3而向车辆右侧变形。方形强度框架120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形状并逆时针地旋转变形。而且,车顶板18通过力F4而要向顺时针方向、即朝向车辆右侧进行变形。由此,向C柱16施加有顺时针的弯曲力矩M3。在不具有加强构件30等的六窗舱室的车辆中,由于设有开口11而导致开口11附近的强度不充分,因此C柱16会由于弯曲力矩M3而发生弯曲变形。
相对于此,在具有由加强构件30等构成的车辆后部结构100的车辆200中,如图10所示,加强构件30承受从过滤器70输入的朝向车辆右方向的力F3。在此,加强构件30的中间部33a与过滤器70一起构成闭合截面结构,下端35a连接于车轮罩外板20的外侧盖部22。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力F3而使车顶侧内板10和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向车辆右方向的变形的情况。而且,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过滤器70、和加强构件30以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方式连接,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加强构件30、和车顶侧内框架40的托架部42以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方式连接,因此通过各闭合截面结构能够承受向车顶侧内板10施加的弯曲力矩M3。而且,通过从车顶侧内框架40的托架部42延伸的柱部41将车顶侧内板前部14加强,因此在车辆扭转变形时,能够抑制弯曲力矩M3引起的C柱16的变形。
此外,过滤器70的第一、第二板71、72与加强构件30的各凸缘31相对而构成闭合截面结构,因此从过滤器70向加强构件30的力的传递顺畅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变形。而且,过滤器70的中安装凸片73和加强构件30的中安装凸片33通过共用的点焊点39以相对的方式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连接。由此,能够成为制造工时少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结构。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比过滤器70、加强构件30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处配置悬架塔角板90和车顶侧外板50。由此,能够由悬架塔角板90的中间部93a和构成闭合截面的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来承受经由悬架塔角板90向车顶侧内板10和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输入的车辆右斜上方向的力F5。由此,能够抑制悬架塔角板90变形或者车顶侧内板10和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朝向车辆右侧变形的情况。
此外,悬架塔角板90的各凸缘91与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的各凸缘51相对而构成闭合截面,因此从悬架塔角板90向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的力的传递顺畅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变形。而且,悬架塔角板90的中安装凸片93和车顶侧外板50的下半部50b的中安装凸片53通过共用的点焊点59以相对的方式与车轮罩外板20的平板部21连接。由此,能够成为制造工时少且具有充分的强度的结构。
如以上说明所述,车辆后部结构100能够确保六窗舱室的车辆200的刚性,提高振动、噪音性能。

Claims (5)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
车顶侧内板,构成车辆后部的侧壁,且设有能够安装角窗玻璃的开口;
车轮罩外板,具有与所述车顶侧内板连接的平板部和比所述车顶侧内板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盖部;及
过滤器,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连接于所述车顶侧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其中,
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具有:
加强构件,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所述加强构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车顶侧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加强构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外侧盖部,所述加强构件的中间部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而与所述过滤器相对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车顶侧内框架,具备柱部和托架部,所述柱部在所述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与构成C柱的车顶侧内板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连接,所述托架部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加强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悬架塔,在所述开口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设置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处;
悬架塔角板,连接于所述悬架塔的上表面和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及
车顶侧外板,上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车顶侧内板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部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外侧盖部,中央部以与所述悬架塔角板相对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及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中间部通过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具备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后围上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后围上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板连接,
所述加强构件是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
所述加强构件的各所述凸缘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相对的方式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塔角板、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及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通过共用的紧固连接点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塔角板是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的长条构件,
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呈具有两个凸缘的槽形截面,
所述悬架塔角板的所述各凸缘与所述车顶侧外板的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各凸缘以隔着所述车轮罩外板的所述平板部相对的方式而连接。
CN201810920717.6A 2017-08-24 2018-08-14 车辆后部结构 Active CN109421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1054 2017-08-24
JP2017161054A JP6881155B2 (ja) 2017-08-24 2017-08-24 車両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811A CN109421811A (zh) 2019-03-05
CN109421811B true CN109421811B (zh) 2021-07-16

Family

ID=6543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0717.6A Active CN109421811B (zh) 2017-08-24 2018-08-14 车辆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8565B2 (zh)
JP (1) JP6881155B2 (zh)
CN (1) CN109421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8053B2 (en) * 2017-03-06 2021-05-18 Honda Access Corp. Aerodynamic component for automobiles
US10913500B2 (en) * 2019-04-30 2021-0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dy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body structure and related method
JP2021127052A (ja) * 2020-02-15 2021-09-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414765B2 (ja) * 2021-03-29 2024-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21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
JP201116812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3082372A (ja) * 2011-10-12 2013-05-09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3717483A (zh) * 2011-08-10 2014-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497313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JP2018020722A (ja) * 2016-08-05 2018-02-0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荷重伝達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6843A (ja) 1998-06-22 2000-01-11 Kanto Auto Works Ltd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JP4277187B2 (ja) * 2003-09-05 2009-06-10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リヤボディ構造
JP2008049723A (ja) 2006-08-22 2008-03-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側部構造
JP5838603B2 (ja) * 2011-06-10 2016-0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5830452B2 (ja) 2012-10-23 2015-12-09 トヨタ自動車東日本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KR101428273B1 (ko) * 2012-12-12 2014-08-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패키지 트레이 사이드 멤버 보강구조
JP6020426B2 (ja) * 2013-11-27 2016-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5920328B2 (ja) * 2013-12-13 2016-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6022793A (ja) 2014-07-17 2016-0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6128334B2 (ja) * 2014-07-22 2017-05-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2139A (zh) * 2005-12-15 2007-06-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
JP201116812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3717483A (zh) * 2011-08-10 2014-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JP2013082372A (ja) * 2011-10-12 2013-05-09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497313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JP2018020722A (ja) * 2016-08-05 2018-02-0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荷重伝達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18565B2 (en) 2020-04-14
JP6881155B2 (ja) 2021-06-02
JP2019038351A (ja) 2019-03-14
US20190061826A1 (en) 2019-02-28
CN109421811A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811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9908561B2 (en) Rear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US9033406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JP701399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030415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9229213B (zh) 用于车辆的中柱结构
JP6913300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US8919869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US7040639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mploying gussets fastened to cross member portion between damper bases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5156729B2 (ja)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6973329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200518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5950407B2 (ja) 車体構造
CN107444085B (zh) 车门构造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KR20110060979A (ko) 자동차 리어 패키지 트레이의 보강구조
JP5496727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5904598U (zh) 用于安装副车架的加强组件和车辆
KR102359713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CN108657289B (zh) 车辆后部的结构
JP6670346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4784301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