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2924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2924A
CN109212924A CN201810715202.2A CN201810715202A CN109212924A CN 109212924 A CN109212924 A CN 109212924A CN 201810715202 A CN201810715202 A CN 201810715202A CN 109212924 A CN109212924 A CN 109212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entioned
swing
control un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52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久保贵弘
盐川康夫
川上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312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430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319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72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32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1456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212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2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changing orientation of sheet by only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he forwarding means, i.e. without the use of stop or register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one or more rollers or balls and stationary pressing, supporting or gui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20Assisting by photoelectric, sonic, or pneumatic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68Reducing the speed of articles as they adva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45Copy material feeding speed varied over the feed pa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提供能够防止起因于摆动时的振动传到转印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矫正图像转印中的副扫描弯曲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转印部,其将图像转印到纸张;纸张输送部件,其设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转印部的上游侧,并输送纸张;以及控制部,其控制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以使纸张沿着该纸张的宽度方向摆动。控制部使通过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纸张的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通过转印部转印该图像之前的针对该纸张的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慢。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利用了电子照片工艺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通过对带电的感光鼓(像担载体)照射(曝光)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从显影部向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鼓供给调色剂来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从而形成调色剂像。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该调色剂像一次或者二次转印到纸张,并在定影部的定影辊隙对该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使图像转印到纸张的转印部的上游侧设置有修正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的对位辊(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3634号公报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由于从对位辊经由转印部到定影辊隙为止的对准的偏差,而产生纸张的输送方向在副扫描方向上弯曲的现象(副扫描弯曲)的问题。除了上述的对准偏差之外,在由于耐久等而辊的纸张宽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的直径有差异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这样的副扫描弯曲。另外,输送方向的尺寸较长的长条纸由于容易受到上述的影响,所以显著地产生副扫描弯曲。这样的副扫描弯曲引起在转印部转印的图像的偏移、失真等所造成的图像不良,所以要求抑制副扫描弯曲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对位辊与转印辊之间配置线传感器,利用线传感器检知纸张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端)的位置,并基于该检知结果使对位辊摆动的对位摆动控制的技术。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对位摆动控制的技术中,主要将图像转印前即纸张到达转印辊隙之前的对位摆动作为对象,而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的研究较落后。因此,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未进行对例如长条纸那样在图像转印中容易产生副扫描弯曲的纸张的合适的对位摆动控制,在这样的纸张中,存在不能够正确地矫正副扫描弯曲而成为图像不良的重要因素的情况。
本发明者们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了图像转印中即由转印部输送纸张的中途的对位摆动的实验,其结果发现了有对位摆动的振动传递到转印部而产生图像不良的情况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起因于摆动时的振动传到转印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矫正图像转印中的纸张的副扫描弯曲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转印部,其将图像转印到纸张;
纸张输送部件,其设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述转印部的上游侧,并输送上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以使上述纸张沿着该纸张的宽度方向摆动,
上述控制部使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上述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该图像之前的针对该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上述摆动速度慢。
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控制方法是具备:转印部,其将图像转印到纸张;以及纸张输送部件,其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述转印部的上游侧,并输送纸张,且上述纸张输送部件以使上述纸张沿着该纸张的宽度方向摆动的方式摆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输送控制方法,
使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上述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该图像之前的针对该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上述摆动速度慢。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起因于摆动时的振动传到转印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矫正图像转印中的纸张的副扫描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是说明以往的对位摆动的控制的图,图3A示出对位辊对的摆动前的状态,图3B示出对位辊对的摆动后的状态。
图4是说明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概要的图,图4A示出维持纸张的环弧的状态,图4B示出不维持纸张的环弧的状态。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对产生了副扫描弯曲的纸张进行了对位摆动的情况下的摆动量的累积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对位摆动有关的输送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20…操作显示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50…纸张输送部,53a…对位辊对(纸张输送部件),54…线传感器(检知部),100…控制部,421…中间转印带,423B…支撑辊,424…二次转印辊,L…纸张的环弧,V1…对位辊对的摆动速度,V2…二次转印辊隙(转印部)中的纸张输送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成的图。图2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长条纸或者非长条纸作为纸张S,并在该纸张S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纸是与一般经常使用的A4尺寸、A3尺寸等纸张相比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单张纸。以下,在简称为“纸张”的情况下,能够包含长条纸以及非长条纸双方。
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了电子照片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在感光鼓413上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在中间转印带421上使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后,二次转印到纸张,从而形成调色剂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运行方向串联配置与YMCK的四种颜色对应的感光鼓413,并且在一次流程中使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的串行方式。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等。
控制部1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1、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02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等。CPU101从ROM10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103中展开,并与展开的程序协作地集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块的动作。此时,参照储存于存储部72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与连接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使调色剂像形成于纸张。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通过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输纸器)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而构成。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D并送出至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一次读取载置于原稿托盘的许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含双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以光学的方式扫描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于接触玻璃上的原稿,并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来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发挥作用。显示部21根据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并向控制部100输出操作信号。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基于存储部72内的灰度修正数据(灰度修正表格LUT)进行灰度修正。另外,除了灰度修正之外,图像处理部30还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颜色修正、阴影修正等各种修正处理或者压缩处理等。基于实施了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形成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和中间转印单元42等。
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具有相同的构成。为了方便图示以及说明,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共同的构成要素,在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对附图标记附加Y、M、C、或者K来示出。在图1中,仅对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构成要素附加附图标记,对其它的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省略附图标记。
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管)的圆周面依次层叠有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以及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电荷产生层由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的有机半导体构成,通过曝光装置411的曝光而产生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由使空穴输送性材料(供电子性含氮化合物)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材料构成,将在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控制部100通过控制供给到使感光鼓413旋转的驱动马达(图示省略)的驱动电流,使感光鼓413以一定的圆周速度(线速度)旋转。
带电装置414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负极性电。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由此,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通过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有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例如是二组份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413的表面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从而形成调色剂像。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清洁刮片等。鼓清洁装置415通过清洁刮板除去在一次转印后残存在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以环状的方式架设于多个支承辊423。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它由从动辊构成。例如,优选与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相比配置在带运行方向下游侧的辊423A为驱动辊。由此,容易将一次转印部中的带的运行速度保持为恒定。通过驱动辊423A旋转,从而中间转印带421以恒定速度沿箭头A方向运行。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鼓413对置地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一次转印辊422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与感光鼓413压接,从而形成用于从感光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辊隙。
二次转印辊424与配置在驱动辊423A的带运行方向下游侧的支撑辊423B对置地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二次转印辊424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与支撑辊423B压接,从而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辊隙。
通过中间转印带421、支撑辊423B以及二次转印辊424形成的二次转印辊隙对应于本发明的“转印部”。
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辊隙时,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具体而言,通过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侧给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之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张。具体而言,通过对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对纸张的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的侧给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地转印到纸张。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朝向定影部60输送。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定影部60具备具有配置在纸张的定影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的上侧定影部60A、具有配置在纸张的定影面的相反面侧的背面侧支承部件的下侧定影部60B以及加热源60C等。通过背面侧支承部件与定影面侧部件压接,形成夹持纸张并进行输送的定影辊隙。
定影部60通过在定影辊隙对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并输送来的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定影部60作为单元配置在定影器F内。
纸张输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输送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三个供纸托盘单元51a~51c按照预先设定的种类收纳基于基重(刚度)、尺寸等来识别的纸张S(标准纸张、特殊纸张)。输送路径部53具有对位辊对53a、环形辊53b等多个输送辊和用于在纸张的双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输送路径等。对位辊对53a对应于本发明的“纸张输送部件”。
对位辊对53a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之下,修正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即,若在对位辊对53a的辊隙夹持纸张S,则进行对位辊对53a沿宽度方向移动来使纸张S移动的摆动动作(对位摆动)的控制,由此修正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对位辊对53a摆动的驱动源,使用步进电机。此外,后述对位摆动的控制内容的详细。
环形辊53b是配置在输送方向上的对位辊对53a的上游侧的辊对。环形辊53b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之下旋转,以使在与对位辊对53a之间使纸张S形成环弧,从而修正纸张S的弯曲。
对位辊对53a在修正了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之后,在该纸张S结束通过对位辊对53a之前、即在纸张S的输送中途分离,并返回到移动之前的初始位置(起始位置)。然后,对位辊对53a在纸张S的后端通过之后,再次压接。
另外,对位辊对53a中的纸张S的输送速度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之下,被设定为比通过支撑辊423B与二次转印辊424形成的二次转印辊隙中的纸张S的输送速度快。因此,被二次转印辊隙输送的纸张S以在二次转印辊隙与对位辊对53a之间形成环弧(松弛)的方式输送,并且在上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对位辊对53a的下游侧且二次转印辊隙的上游侧配置有线传感器54。线传感器54是将光电转换元件配置为线状的传感器,担负检测纸张S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以下,称为侧端)来检知纸张S的偏离(从基准位置的偏移)的作用。
收纳于供纸托盘单元51a~51c的纸张S从最上部开始被一张一张地送出,并通过输送路径部53输送到图像形成部40。此时,通过对位辊对53a修正供给的纸张S的倾斜(偏斜修正)并且调整输送定时。
然后,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一并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一个面,并在定影部60中实施定影工序。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S通过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排纸到机外。此外,在双面打印时,进行了对第一面的图像形成的纸张S穿过双面输送路径而表里反转,之后在第二面对调色剂像进行二次转印以及定影后,通过排纸部52排纸到机外。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由于从对位辊对53a经由二次转印辊隙到定影辊隙为止的对准的偏差,而产生纸张的输送方向在副扫描方向上弯曲的现象(副扫描弯曲)的问题。除了上述的对准的偏差之外,在由于耐久等而辊的纸张宽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的直径有差异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这样的副扫描弯曲。另外,输送方向的尺寸较长的长条纸由于容易受到上述的影响,所以显著地产生副扫描弯曲(参照图5)。这样的副扫描弯曲引起在转印部转印的图像的偏移、失真等所造成的图像不良,所以要求抑制副扫描弯曲的技术。
图3(图3A以及B)是说明以往的对位摆动的控制的图,以箭头Y示出纸张S的输送方向,以点划线示出由线传感器54检知出的纸张S的基准端的位置(目标位置),并以箭头X示出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方向。另外,以虚线示出与纸张S处于分离状态的辊。
图3A示出在形成二次转印辊隙的支撑辊423B的上游侧以整体向右侧(里侧)偏移的状态输送纸张S(长条纸)的例子。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并根据这样的检知结果,进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方向的决定以及摆动量的计算。然后,如图3B所示,控制部100根据这样的决定以及计算结果,进行使对位辊对53a向与纸张输送方向Y正交的X方向摆动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100为了进行这样的对位摆动控制,控制为使输送方向上的对位辊对53a的上游侧的辊(在图3的例子中是环形辊53b)与纸张S分离。因此,在进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前后的时期,仅通过对位辊对53a(以下,也称为“对位辊隙”。)输送纸张S。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以往技术中,主要将图像转印前即纸张S到达二次转印辊隙之前的对位摆动作为对象,而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的研究较慢。因此,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未进行对如长条纸那样在图像转印中容易产生副扫描弯曲的纸张的合适的对位摆动控制,在这样的纸张中,有时不能够正确地矫正副扫描弯曲而成为图像不良的重要因素。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本发明者们在纸张的图像转印中进行了使对位辊对53a摆动的各种实验,结构得到以下那样的知识。以下,参照图4(图4A以及4B),对本发明者们得到的知识等进行说明。这里,图4A、4B分别表示在利用二次转印辊隙转印调色剂图像时使对位辊对53a摆动的状态。
通常,如图4A所示,在纸张S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以在二次转印辊隙与对位辊隙之间的环弧形成空间,在纸张S形成环弧L的方式,通过控制部100控制二次转印辊隙以及对位辊隙的输送速度。若在该状态下对位辊对53a摆动,则摆动所引起的对位辊对53a的振动也传播到被对位辊对53a夹持的纸张S的部位。这里,这样的振动被形成在纸张S的环弧L吸收,而传播不到纸张S中的与环弧L相比下游侧的部位。由此,在纸张S正常地形成环弧L的情况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时的振动传播不到下游侧的二次转印辊隙。
另一方面,根据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而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产生形变,如图4B所示,环弧L成为部分或者整体上消失的状态,随之,环弧L消失的纸张S的部位成为拉伸的状态。该情况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时的振动容易经由环弧L(松弛)消失的纸张S的部位传播到下游侧的二次转印辊隙。因此,得到在摆动的振动传播的二次转印辊隙,容易在转印到纸张S的调色剂像产生图像不良(转印偏移)的知识。
而且,本发明者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的结果,发现了在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控制中,通过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比以往即图像转印前的摆动速度慢,能够使对位摆动的振动不传到二次转印辊隙。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比图像转印前慢的摆动速度进行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防止二次转印辊隙以及对位辊隙间的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的形变,防止对位辊对53a的振动传播所伴随的转印偏移(图像不良)的产生。
以下,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将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速度限制为不产生二次转印辊隙所引起的调色剂像的转印偏移的速度。即,控制部100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控制为使对位辊对53a以不产生相对于纸张S的调色剂像的转印偏移的程度的摆动速度摆动。
以下,对以转印偏移等图像不良的产生防止为目的的对位摆动的控制例进行说明。
这里,如上述那样,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速度是在对位辊隙以及二次转印辊隙间的纸张S的环弧L消失那样的摆动速度,换句话说,不产生转印偏移的速度是慢至环弧L不消失的程度的速度。而且,这样的摆动速度的临界值(阈值)根据纸种等图像形成条件而成为不同的值。
另一方面,为了不管纸种,而不使纸张S的环弧L消失,只要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至少比二次转印辊隙(转印部)中的纸张输送速度慢即可。即,如图5所示,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若将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设为V1,并将二次转印辊隙的纸张输送速度设为V2,则控制部100如下述的式1那样设定图像转印中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
V1<V2····(式1)
因此,控制部100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以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比二次转印辊隙的纸张输送速度V2慢的方式,控制对位辊对53a中的摆动的驱动源(步进电机等)。
为了尽量维持纸张S的环弧L,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尽量慢即可。从该观点来看,控制部100使向对位辊对53a传递摆动的驱动力的步进电机以自激频率附近的频率动作,从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最慢。
另一方面,即使在成为上述的速度的情况下,在摆动速度比纸张S的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速度(偏移速度)慢的情况下,纸张S的副扫描方向的偏移被积累,而不能够矫正副扫描弯曲。因此,控制部100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使对位辊对53a以比纸张S的侧端沿副扫描方向(宽度方向)偏移的速度快的摆动速度摆动。
总而言之,在将纸张S的偏移速度设为V3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转印偏移的产生防止和副扫描弯曲的矫正双方,控制部100如下述的式2那样设定图像转印中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
V2>V1>V3····(式2)
这里,根据每个单位时间的摆动量(参照图5中的摆动量D),或者根据下述的式3求出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
摆动速度V1=摆动量÷摆动时间····(式3)
另一方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方式并不特别限定,既可以连续地(即以恒定速度)摆动,也可以多阶段(间歇或者断续)地摆动。这里,虽然即使上述的式3中的V1的值相同,在使对位辊对53a多阶段地摆动的情况下,也与使其以恒定速度摆动的情况相比高速地进行每一次的摆动,但只要以不使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的形变产生的速度进行各个摆动即可。
另外,从近年的打印的生产性提高的观点来看,期望尽量加快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摆动复位时对位辊对53a返回到初始位置(起始位置)的动作(即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复原动作)的速度比摆动速度V1快。即,控制部100若纸张S的输送方向上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则在下一个纸张S进入对位辊隙之前,以使对位辊对53a以比摆动速度V1快的速度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在针对一张纸张S使对位辊对53a摆动多次的情况下,有根据摆动的时刻,即被对位辊对53a夹持的纸张S的输送方向位置,而纸张S的偏移量、偏移速度V3的值不同的情况。因此,在针对一张纸张S使对位辊对53a摆动多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各个摆动速度V1根据纸张S的偏移速度V3而可变。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对各个的摆动每一个设定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
例如,一般而言,有在长条纸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侧,需要进一步增多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偏移速度V3也变快的趋势。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以越成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使摆动速度越慢,并且越增大摆动量的方式控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
另外,如上述那样,不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速度V1根据纸种而成为不同的值。这里,作为纸张S的纸种的主要的要素,列举纸张S的基重(刚度)。即,通常,纸张S的基重(刚度)越小,对位辊对53a的振动越难以传到二次转印辊隙,越能够较快地设定摆动速度V1。另外,在薄纸等纸张S的刚度非常小的情况下,可能有即使使摆动速度V1比在式1上述的二次转印辊隙的纸张输送速度V2快也没有妨碍的情况。
因此,按照上述的纸种设置登记了图像转印时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的值的表格(以下,称为“摆动速度表格”)即可。另外,在使用的供纸托盘(供纸托盘单元51a~51c或供纸装置的供纸托盘等)不同的情况下,纸张的种类也不同,所以也可以按照供纸托盘设置摆动速度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从用户设定画面等确定纸种或者供纸托盘,并使对位辊对53a以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所登记的摆动速度摆动。
另外,不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速度V1也可能根据装置的设置环境,特别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湿度环境而不同。例如,在温湿度较高的HH环境的情况下,与NN环境、LL环境相比较,纸张S的外观上的刚度变低(变柔软),是能够加快摆动速度V1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湿度设置摆动速度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根据机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值确定周围的温湿度,并使对位辊对53a以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摆动速度摆动。
另外,不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速度V1也可能根据两面打印时的纸张S的表面(第一面)还是背面(第二面)而不同。例如,对于已经经由向单面(第一面)的图像形成工序而温度提高的情况来说,纸张S的外观上的刚度变低(变柔软),是能够加快摆动速度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根据纸张S的正反设置摆动速度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的阶段,读出与该纸张S的正反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值,若纸张S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则使对位辊对53a以涉及的摆动速度摆动。
另外,不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速度V1也可能根据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而成为不同的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以根据该摆动量变更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的方式进行控制。
例如,有若一次的摆动动作中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小到某种程度,则即使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比在式1上述的二次转印辊隙的纸张输送速度V2快也没有妨碍的情况。该情况下,预先设定摆动量或者纸张S的偏移量的阈值,控制部100在使对位辊对53a摆动时,判定摆动量是否超过阈值,并仅在判定为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减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V1即可。
另外,也可以根据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阶段性地设置登记了摆动速度V1的摆动速度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使对位辊对53a摆动时,确定该摆动量,并使对位辊对53a以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摆动速度V1摆动。
并且,也可以是通过未图示的用户设定画面等,能够由用户、客户工程师(CE)等任意地选择或者设定在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的摆动速度V1的构成(即具备用户设定部的构成)。例如,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能够利用根据式1的值选择摆动速度V1的值,或者,能够适当地修正登记在上述的摆动速度表格的值即可。
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的流程图对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对位辊对53a有关进而与纸张S的摆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例子中,控制部100使用规定了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摆动速度的值的摆动速度表格控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
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控制部100根据打印任务的用户设定信息,获取想要进行打印的纸张S的种类(在该例子中是基重(刚度))的信息(步骤S100)。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00读出与获取的纸张S的种类(即基重(刚度))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值,在摆动动作之前将所涉及的值设定在存储器等。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是否进入对位辊隙。这里,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前端还未进入对位辊隙(步骤S120,否),则返回到步骤S120反复该判定。另一方面,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前端进入对位辊隙(步骤S120,是),则使线传感器54运转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并开始默认的摆动速度下的对位摆动控制(步骤S130)。
接着,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是否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140)。这里,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未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140,否)的期间,返回到步骤S130,继续进行上述的默认值的摆动速度下的摆动控制。因此,在该控制例中,能够对一张纸张S进行多次图像转印前的对位摆动,另外,在该阶段,不限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140,是),则移至步骤S150。在步骤S150中,控制部100执行使用了在步骤S110设定的值即比默认慢的摆动速度(上述的摆动速度V1)的对位摆动的控制。即,若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则控制部100视为图像转印中,而移至对摆动速度施加限制的模式。
以下,参照图7的流程图对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时刻再次使线传感器54运转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判定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的有无(步骤S160)。
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未产生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步骤S160,否),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后端是否脱离对位辊对53a的对位辊隙(步骤S170)。这里,控制部100在所涉及的纸张S的后端未脱离对位辊隙的期间(步骤S170,否),反复进行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有无的判定(步骤S160:否,以及步骤S170)。然后,控制部100若判定为产生纸张S的位置偏移(步骤S160,是),则移至步骤S180。
在步骤S180中,控制部100基于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确定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接着在步骤S190中,控制部100判定该确定出的纸张S的偏移量是否超过上述的偏移量的阈值(步骤S190)。
这里,控制部100在判定为偏移量超过阈值(步骤S190,否)的情况下,视为有摆动的振动传播的担心,而进行以比默认慢的摆动速度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控制(步骤S200)。在该例子中,控制部100向对位辊对53a的步进电机输出控制信号,以开始在步骤S110读出的摆动速度表格所规定的速度下的摆动。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偏移量在阈值以下(步骤S190,是)的情况下,视为没有摆动的振动传播的担心,而以默认的速度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步骤S210)。
在步骤S200或者步骤S210中的摆动开始之后,控制部100基于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判定纸张S的侧端是否到达目标位置(步骤S220)。控制部100到判定为纸张S的侧端到达目标位置为止,持续进行该摆动速度下的摆动(步骤S220,否),若判定为纸张S的侧端到达目标位置(步骤S220,是),则移至步骤S240。
在步骤S240中,控制部100向对位辊对53a的步进电机输出控制信号,以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停止。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防止起因于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时的振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矫正调色剂像的转印中的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
另外,即使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产生了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在偏移量较小的情况下也例外地进行默认的摆动速度下的对位摆动,从而能够提高打印的生产性。
另外,在该控制例中,通过基于线传感器54的纸张S的侧端的检知结果进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停止的控制,能够正确地使纸张S的侧端与所希望的位置一致。
在步骤S260中,控制部100判定打印任务是否结束。在这样的判定的结果是打印任务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6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160,到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为止继续进行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有无的判定(步骤S170:否,以及步骤S160)。因此,在该控制例中,能够对一张纸张S进行多次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
另外,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的情况下(步骤S170,是),移至步骤S260,在有应该打印的下一张纸张S的情况下视为打印任务未结束(步骤S260,否),而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60。因此,在该控制例中,能够对多张纸张S进行调色剂像的打印,并进行相同的设定条件下的对位摆动。
然后,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打印任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60,是),结束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起因于摆动时的振动传到转印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且矫正图像转印中的副扫描弯曲。
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从打印的生产性提高的观点来看,期望登记在摆动速度表格等的摆动速度V1尽可能地快,相反,这样一来,预料到由于误差等而产生转印偏移的风险提高。
鉴于这样的问题,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二次转印辊隙的下游侧配置公知的图像扫描仪(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图像扫描仪读取形成在纸张S的调色剂像,并将读取结果反馈给摆动速度V1。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图像扫描仪的读取结果,判定实际上是否产生转印偏移等,在判定为产生偏移的情况下,视为摆动速度V1较快,而将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摆动速度V1修正为更慢的值。
作为其它的构成例,也可以通过环弧检知传感器(环弧检知部)实时检知输送中的纸张S上的环弧L的环弧量,控制部100根据这样的检知结果变更摆动速度V1。
作为环弧检知传感器的具体例,在二次转印辊隙与对位辊隙之间的环弧形成空间(参照图4A)设置与纸张S接触,且角度根据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而位移的公知的促动器。该环弧检知部将与促动器的角度(歪斜情况)对应的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00。
这样的促动器例如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配置一个。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促动器的角度确定纸张S的宽度方向整体的环弧量,在所涉及的环弧量较小的情况下,视为有图像不良的产生的担心,而将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摆动速度V1修正为更慢的值。
在其它的例子中,促动器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共两个。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各个促动器的角度,判定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是否有形变,在判定为有形变的情况下,视为有图像不良的产生的担心,而将对应的摆动速度表格的摆动速度V1修正为更慢的值。
在上述的构成例中,对控制部100使用线传感器54确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以及位置偏移量,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在根据机械的特有的特征等,而预先明确(能够预测)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位置偏移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00也可以不使用线传感器54的检知结果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该情况下,预先规定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时刻或者纸张S上的位置(摆动点)、摆动方向、以及摆动量作为固定值(预设值)。然后,控制部100例如在步骤S160的摆动开始之前将规定为预设值的各值读出并设定到存储器等,并根据这样的设定值进行步骤S160以下的处理。
此外,可能有即使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转印部)之后,在纸张S上未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例如,纸张的留白区域通过二次转印辊隙的期间),也没有转印偏移的担心,而不需要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速度变慢的情况。因此,控制部100也可以即使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转印部)之后,在纸张S上未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例如也以默认的值使对位辊对53a摆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8~图10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以及控制***的主主要部分与上述的第一相同(参照图1以及图2),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鉴于利用图3以及图4等上述的以往的问题点,本发明者们进行了与图像转印中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有关的进一步的实验。其结果,发现了在图像转印中的对位摆动控制中,通过对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设置限制,能够使对位摆动的振动不传到二次转印辊隙。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为了不产生图像的转印偏移,而以预先决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摆动量使通过二次转印辊隙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的相对于纸张S的对位辊对53a的一次摆动动作摆动的控制。通过进行这样的对位摆动的控制,防止二次转印辊隙以及对位辊隙间的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的形变,防止对位辊对53a的振动传播所伴随的转印偏移(图像不良)的产生。
以下,参照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位摆动控制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将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限制为不产生二次转印辊隙所引起的调色剂像的转印偏移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摆动量。在纸张S的偏移量超过摆动量阈值的情况下执行这样的摆动量的限制即可。
在一个具体例中,控制部100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产生了超过摆动量阈值的量的纸张S的偏移的情况下,控制为根据纸张S的偏移量使对位辊对53a以上述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摆动量摆动多次。
此时,控制部100根据下述的式1,将摆动的次数增加到N。
N>纸张的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偏移量÷摆动量阈值···(数式1)
例如,在摆动量阈值为1mm,相对于目标位置的纸张S的偏移量(参照图5中的偏移量D)为2mm的情况下,若利用一次摆动动作使对位辊对53a根据纸张S的偏移量而摆动2mm,则在纸张S上的调色剂像产生转印偏移的可能性较高。另外,在进行利用一次摆动动作使对位辊对53a摆动摆动量阈值的1mm的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对位辊对53a的实际的摆动量可能由于机械的状态、误差等而稍微变动,所以还有在纸张S上的调色剂像产生转印偏移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上述式1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次数(N)增加到三次,例如控制为在第一次的摆动动作使其摆动0.7mm,在第二次的摆动动作使其摆动0.7mm,在第三次的摆动动作使其摆动0.6mm。
这样,控制部100以将一次的摆动动作进行所谓的分割将摆动的次数增加到N,到N次的摆动量的总和成为与纸张S的从目标位置的偏移量对应的值为止,反复较少的摆动量的摆动动作的方式控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减少对位辊对53a的一次摆动动作中的摆动量防止转印偏移等图像不良的产生,并消除纸张S的位置偏移。
关于摆动量阈值,如上述那样,产生转印偏移的每一次摆动动作的摆动量是对位辊隙以及二次转印辊隙间的纸张S的松弛即环弧L消失那样的摆动量。换句话说,在一次摆动动作中不产生转印偏移的摆动量是环弧L不会消失的程度的摆动量。而且,如以下那样,转印偏移的产生有无的临界的值即摆动量阈值根据纸种等图像形成条件而成为不同的值。
摆动量阈值根据纸种而成为不同的值。这里,作为纸张S的纸种的主要的要素,例举纸张S的基重(刚度)。具体而言,通常,纸张S的基重(刚度)越小,对位辊对53a的振动越不容易传到二次转印辊隙,越能够将摆动量阈值设为较大的值。
因此,按照上述的纸种设置登记了图像转印时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阈值的表格(以下,称为“摆动量限制表格”)即可。另外,在使用的供纸托盘(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供纸装置的供纸托盘等)不同的情况下,纸张的种类也不同,所以也可以按照供纸托盘设置摆动量限制表格。
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从用户设定画面等确定纸种或者供纸托盘,并将对应的摆动量限制表格所登记的摆动量阈值设定在存储器等。然后,控制部100将图像转印时的对位辊对53a的每一次的摆动量限制为该设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值。
另外,摆动量阈值也可能根据两面打印时的纸张S的表面(第一面)还是背面(第二面)而不同。例如,对于已经经由向单面(第一面)的图像形成工序而温度提高的情况来说,纸张S的外观上的刚度变低(变柔软),是能够增多每一次的摆动量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根据纸张S的正反设置摆动量限制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的阶段,读出与该纸张S的正反对应的摆动量限制表格的摆动量阈值,在纸张S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将对位辊对53a的每一次的摆动量限制为该设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值。
另外,摆动量阈值也可能根据装置的设置环境,特别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湿度环境而不同。例如,对于温湿度较高的HH环境来说,纸张S的外观上的刚度变低(变柔软),是能够增多每一次的摆动量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湿度设置摆动量限制表格。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根据机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值确定周围的温湿度,读出对应的摆动量限制表格的摆动量阈值,并在纸张S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将对位辊对53a的每一次的摆动量限制为该设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值。
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的流程图对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与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对位辊对53a有关进而与纸张S的摆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例子中,控制部100使用规定了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一次摆动量的上限值(摆动量阈值)的摆动量限制表格控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
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控制部100根据打印任务的用户设定信息,获取想要进行打印的纸张S的种类(在该例中是基重(刚度))的信息(步骤S300)。
在步骤S310中,控制部100读出与纸张S的种类(即基重(刚度))对应的摆动量限制表格所登记的摆动量阈值,并在摆动动作之前将所涉及的值设定在存储器等。
在步骤S320中,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是否进入对位辊隙。这里,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前端还未进入对位辊隙(步骤S320,否),则返回到步骤S320反复该判定。另一方面,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进入对位辊隙(步骤S320,是),则使线传感器54运转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开始没有摆动量的限制的对位摆动控制(步骤S330)。
接着,控制部100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是否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340)。这里,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未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340,否)的期间,返回到步骤S330,继续进行没有上述的摆动量的限制的摆动控制。因此,在该阶段,控制部100以使对位辊对53a以与通过线传感器54确定的纸张S的偏移量相同的摆动量摆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该控制例中,能够对一张纸张S进行多次图像转印前的对位摆动。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若判定为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进入二次转印辊隙(步骤S340,是),则移至步骤S150。在步骤S350中,控制部100执行将一次的摆动动作中的摆动量限制为到在步骤S310设定的摆动量阈值为止的值的对位摆动的控制。即,若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则控制部100视为图像转印中,而移至对一次的摆动动作中的摆动量施加限制的模式。
以下,参照图10的流程图对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对位摆动控制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时刻再次使线传感器54运转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并判定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的有无(步骤S360)。
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未产生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步骤S360,否),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后端是否脱离对位辊对53a的对位辊隙(步骤S370)。这里,控制部100在所涉及的纸张S的后端未脱离对位辊隙的期间(步骤S370,否),反复进行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有无的判定(步骤S360:否,以及步骤S370),若判定为产生纸张S的位置偏移(步骤S360,是),则移至步骤S380。
在步骤S380中,控制部100基于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确定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接着在步骤S390中,控制部100判定该确定出的纸张S的偏移量是否超过设定的摆动量阈值(步骤S390)。
这里,控制部100在判定为偏移量未超过摆动量阈值,即在摆动量阈值以下(步骤S390,否)的情况下,使对位辊对53a摆动该偏移量(步骤S400),并使该摆动停止(步骤S440)。即,该情况下,控制部100视为没有产生转印偏移的担心,而以针对检测出的纸张S的位置偏移利用一次的摆动动作改正位置偏移的方式对对位辊对53a进行摆动控制。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偏移量超过摆动量阈值(步骤S390,是)的情况下,视为有产生转印偏移的担心,为了增加摆动的次数,而移至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控制部100根据上述的式1,计算摆动次数N。另外,控制部100通过将纸张S的偏移量除以摆动次数N,计算每一次的摆动量。
接着,控制部100以计算出的摆动量使对位辊对53a向改正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方向反复摆动(步骤S420),并且判定当前的摆动是否是第N次摆动(步骤S430)。控制部100在判定为还不是第N次摆动(步骤S430,否)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步骤S420中的摆动。另一方面,控制部100若判定为当前是第N次摆动(步骤S430,是),则控制为在该摆动量使对位辊对53a停止(步骤S440)。
在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停止后的步骤S460中,控制部100判定打印任务是否结束。在这样的判定的结果是打印任务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60,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360,到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为止继续进行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有无的判定(步骤S370:否,以及步骤S360)。
另外,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的情况下(步骤S370,是),移至步骤S460,在有应该打印的下一张纸张S的情况下作为打印任务未结束(步骤S460,否),并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360。因此,在该例中,能够对多张纸张S进行调色剂图像的打印,并进行相同的设定条件下的对位摆动。
然后,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打印任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60,是),结束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防止起因于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时的振动的图像不良的产生,并矫正调色剂像的转印中的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
另外,在调色剂像的转印中的纸张S的位置偏移量在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进行不增加摆动的次数,而使对位辊对53a摆动该偏移量的控制,从而能够提高打印的生产性。
在上述的构成例中,对控制部100使用线传感器54确定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以及位置偏移量,并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另一方面,在根据机械的特有的特征等,而预先明确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摆动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也可以不使用线传感器54的检知结果而使对位辊对53a摆动。该情况下,预先规定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时刻或者纸张S上的位置(摆动点)、摆动方向、以及摆动量作为固定值(预设值)。然后,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之前,将作为预设值规定的各值读出并设定到存储器等,并根据这样的设定值进行以下那样的处理。
控制部100在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动作之前,判定预设值所规定的摆动量是否超过摆动量阈值(参照步骤S390)。控制部100在判定为规定为预设值的摆动量未超过摆动量阈值,即在摆动量阈值以下(步骤S390,否)的情况下,使对位辊对53a摆动该摆动量(步骤S400),并使摆动停止(步骤S440)。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预设值所规定的摆动量超过摆动量阈值(步骤S390,是)的情况下,视为有产生转印偏移的担心,而为了增加摆动的次数,移至步骤S410。步骤S410以下与上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上述的控制例中,控制部100在摆动动作之前进行摆动次数N的计算、使摆动次数增加的处理等。作为其它的例子,也可以控制部100设定为在前面输送的纸张S的位置偏移量超过摆动量阈值的情况下,预先增加针对后面输送的纸张S的摆动的次数,即、将前面的纸张S的结果反馈给后面的纸张S。
作为该具体例,考虑虽然预先知晓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但预先不明确(不能够预测)摆动量的情况等。该情况下,能够使用上述的预设值,但即使能够在各摆动点规定摆动方向,也不能够规定摆动量。这样的情况下,例如使用打印任务开始时的第一张纸张S作为所谓测试用,在预设值所规定的各摆动点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之前,进行通过线传感器54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检知。
这里,控制部100以针对在各摆动点检知出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量中超过摆动量阈值的偏移量,增加该摆动点上的摆动次数的方式计算摆动次数N,并将该计算结果应用于第二张以后的纸张S的打印时。
在上述的构成例中,对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辊隙的上侧设置线传感器5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其它的构成例,也可以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辊隙的下游侧追加设置相同的线传感器,并基于这样的两个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控制部100确定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方向与量(参照步骤S380)。该情况下,能够更正确地确定二次转印辊隙突入后的纸张S的偏移量进而能够更正确地确定对位辊对53a的需要的摆动量。
另外,作为其它的构成例,也可以实时检测输送中的纸张S中的环弧L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左右侧或前后侧)的环弧量,并根据左(前)与右(后)的环弧量之差分,通过控制部100确定纸张S的偏移量(参照步骤S180)。例如,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向右(后)方向弯曲,由于该弯曲,与纸张S的右(后)侧相比左(前)侧的环弧量较少。因此,能够根据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环弧量的差分,确定纸张S的偏移方向和偏移量。
具体而言,在二次转印辊隙与对位辊隙之间的环弧形成空间(参照图4A)设置与纸张S接触,且角度根据纸张S的环弧L的形状而位移的公知的促动器,并将与促动器的角度(歪斜情况)对应的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00。
这样的促动器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共配置两个。该情况下,控制部100根据各个促动器的角度,确定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参照图8)即下游侧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的程度(参照步骤S380)。
在上述的控制例中,对使对位辊对53a以与纸张S的偏移量对应的摆动量摆动并停止摆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其它的控制例,也可以控制部100不使摆动停止,即、在不超过摆动量阈值的范围内,使对位辊对53a进而使纸张S一直持续摆动。
此外,由于即使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在纸张S上未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例如,纸张的留白区域通过二次转印辊隙的期间)也没有转印偏移的担心,所以有不需要限制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的情况。因此,控制部100也可以即使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转印部)之后,在纸张S上未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期间,也使对位辊对53a以与纸张S的偏移量对应的摆动量摆动。
[附记]
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导出以下的(1)~(12)所记述的那样的技术思想或构成。
(1)控制部100以使纸张S沿着该纸张S的宽度方向摆动消除与目标位置的偏移的方式控制纸张输送部件(对位辊对53a,以下相同)的摆动,为了不产生图像的转印偏移,而使通过转印部(421、423B、424)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纸张S的纸张输送部件(53a)的一次摆动动作以预先决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摆动量摆动。
(2)在上述(1)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以根据纸张S的与上述目标位置的偏移量,增加摆动的次数的方式控制纸张输送部件(53a)。
(3)在上述(2)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上述偏移量超过上述摆动量阈值的情况下,增加摆动的次数。
(4)在上述(3)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以到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量的总和成为与纸张S的上述偏移量对应的值为止反复摆动的方式控制纸张输送部件(53a)。
(5)在上述(3)或者(4)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根据下述式1,将摆动的次数增加到N。
N>纸张的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偏移量÷摆动量阈值···(式1)
(6)在上述(1)~(5)的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纸张S进入转印部(421、423B、424)之前,使上述一次摆动动作以与该纸张S的偏移量对应的摆动量摆动。
(7)在上述(3)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设定为在先前输送的纸张S的上述偏移量超过上述摆动量阈值的情况下,增加对后面输送的纸张S的上述摆动的次数。
(8)在上述(1)~(7)的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使用登记了上述摆动量阈值的表格控制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
(9)在上述(8)的构成中,
根据纸张S的种类设置上述表格。
(10)在上述(8)或者(9)的构成中,
根据供纸托盘(51a~51c)设置上述表格。
(11)在上述(8)~(10)的任意一个构成中,
根据上述纸张的正反设置上述表格。
(12)在上述(8)~(11)的任意一个构成中,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周围的温湿度设置上述表格。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以及控制***的主要部分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本发明者们鉴于上述的以往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控制中的问题点,反复进行了在图像转印的前后针对一张纸张S使对位辊摆动多次的实验。其结果,明确了根据纸张S、装置的状态等,有通过多次的摆动而达到对位辊对53a的机械限制(最大摆动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继续进行摆动控制,则有给予装置(对位辊对53a的驱动源等)损伤的担心。另外,若在通过多次的摆动动作而到达最大摆动量之后,不使对位辊摆动而继续进行纸张S的输送即打印的处理,则有产生图像不良的情况,在副扫描弯曲较大的情况下也有产生卡纸的担心。除此之外,在对多张纸张S的打印任务中,有不仅当前的纸张S在后续的纸张S也产生图像不良等的可能性,即有多张纸张S浪费的担心。
参照图11对这样的问题点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11示出在纸张S(长条纸)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中,在右方向(装置里侧)持续产生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的情况。
该情况下,为了使纸张S的侧端与图中以虚线示出的目标位置一致,需要使对位辊对53a沿箭头X方向(在该例中是左即装置近前侧)摆动多次。图11例示使对位辊对53a向左(装置近前)方向摆动五次,直至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后端脱离对位辊对53a的对位辊隙为止的情况。图中,以箭头CV(CV1~CV5)示出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的累积值(即向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移动的总量)。
在图示的例子中,可知随着成为纸张S的后端侧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的累积值CV渐进地增加。此外,在实际的纸张输送中,也考虑在左右两方向产生副扫描弯曲(产生所谓的蛇行),该情况下,摆动量的累积值CV随着纸张S的输送而增减。
总之,在输送输送方向的尺寸较长的长条纸作为纸张S的情况下,有摆动量的累积值CV增大的趋势,可能产生累积值CV达到对位辊对53a的能够摆动的限制值(机械、物理上的极限值,即“最大摆动量”)的情况。
这里,对最大摆动量进行说明,通常,对位辊对53a在打印任务的执行前处于起始位置(初始位置),存在从初始位置能够向宽度方向的左右(装置的前奥)方向移动的机械的极限值。即,最大摆动量是对位辊对53a从初始位置能够向宽度方向的左右(前后)方向移动的最大值(极限距离)。以下为了简明,只要不特别记载,则假设从初始位置向宽度方向的左(前)方向的最大摆动量与从初始位置向宽度方向的右(后)方向的最大摆动量为相同的值。
若以图11的事例进行说明,则例如在假设在第四次摆动结束时的累积值CV4达到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由于机械限制而不能够进行向同一方向的第五次摆动。并且,在第四次摆动的中途达到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即累积值CV4超过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需要在中途停止该第四次摆动。
另外,即使纸张S为非长条纸,例如若产生在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选择的供纸装置(未图示)进行打印时的各装置间、各辊的对准偏差、导板的变形等异常的状态,则纸张S的弯曲也变大。因此,在该情况下,对位辊对53a的累积值CV也肥大化,而产生超过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的情况。
这样,本发明者们的专心研究的结果,可知根据纸张S的种类、装置的状态等,有通过多次的摆动而达到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的情况。
作为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应对的对策,考虑最大摆动量的扩大化即增大对位辊对53a的能够摆动的宽度(物理、机械的极限值)的构成。即,这是因为也考虑以往仅对对位辊对53a进行一次的摆动,不假定多次的摆动,所以在以往构成中未充分地确保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
然而,在成为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导致图像形成装置1的大型化、成本高等。另外,在单纯地构成为扩大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有根据纸张的种类等反而增加产生卡纸的可能性,或者不能够早期发现装置的异常等的担心。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控制部100具有作为判定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的累积值CV是否超过阈值的判定部的功能,控制部100构成为根据这样的判定结果,进行以下所述的各种控制。从其它的观点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通过摆动而对位辊对53a的位置超过与阈值对应的位置,并进行与这样的判定结果对应的控制。
这里,阈值是能够与最大摆动量分开设定的值,能够由用户任意地设定为最大摆动量以下的值。在一个例子中,使最大摆动量的附近的值为阈值的默认值,并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用户设定画面,变更该默认值。这里,阈值的默认值例如为了即使在摆动停止时产生些微的误差(延迟等),在传递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动力的马达等也不产生损伤,而设为比最大摆动量稍微小的值即可。
另外,阈值是用于使控制部100识别某些异常产生的值,因此,若使阈值相对于最大摆动量为过小的值,则进行错误的异常识别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对用户能够设定的阈值的最小值设置限制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之前预先计算(决定)累积值CV,并判定该决定出的累积值CV是否超过阈值。作为一个具体例,控制部100根据线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等确定由对位辊对53a输送的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并将该确定出的偏移量视为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然后,控制部100在相对于该纸张S使对位辊对53a摆动多(N)次的情况下,将第一次到第N次为止的纸张S的偏移量相加,计算累积值CV。
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控制。作为一个具体例,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中止相对于该纸张S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控制。
这里,关于摆动的“中止”,控制部100在如上述那样确定成对纸张S的偏移量中累积值CV不超过阈值的范围内使对位辊对53a摆动,以后,不管纸张S的位置偏移的有无而不使对位辊对53a摆动。作为摆动的中止的其它的例子,控制部100也可以不进行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之后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
像这样通过进行中止摆动的控制,能够防止在传递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动力的马达产生损伤等。
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而中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情况下,进行继续进行该纸张S的输送的控制。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不使任务停止而回收纸张S。
作为其它的例子,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而中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情况下,进行使该纸张S的输送以及该打印任务的动作立即停止的异常停止的控制。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在若继续进行纸张S的输送则可能产生卡纸产生等不良情况那样的状况下,能够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在进行该异常停止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一并执行服务呼叫的控制。控制部100例如经由通信部71向管理者(客户工程师)地址报告该异常,作为服务呼叫的控制。
或者,控制部100在连续输送的多张(N张)纸张S的各个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到第(N-1)张为止进行中止摆动并继续进行输送的控制,并对第N张纸张S进行上述的异常停止的控制。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用户设定画面等由用户预先设定(选择)所涉及的N的值。
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在操作显示部20、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外部装置(PC等)的显示部显示与上述的控制内容对应的各种消息。作为在显示部显示的消息,例如能够列举不能够修正纸张的位置偏移的主旨、应该改善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的主旨等。这里,作为应该改善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的主旨的消息的例子,能够列举催促“请确认纸张配置”等纸张S的处理改善的消息。
作为其它的例子,在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长条纸用的供纸装置的情况下,在累积值CV增大的情况下,或者在对位辊对53a的每一次摆动的摆动量连续地较大那样的情况下,该供纸装置的对准偏差的或然性较高。因此,控制部100在这样的情况下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在显示部显示“由于纸张弯曲所以请调整供纸装置的位置”这样的消息。
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向使用者等通知各种不良情况,即纸张S、图像形成装置1等的状态不正常。
能够通过用户设定画面等由用户预先设定(选择)在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控制的哪一种。
以下,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对位辊对53a有关进而与纸张S的摆动控制有关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里,假设作为纸张S打印输送方向的尺寸较长(例如超过487.7mm的尺寸的)长条纸的情况,对上述的长条纸用的供纸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情况下的打印任务的执行时的控制例进行说明。
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控制部100开始纸张S的输送,并到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进入对位辊对53a的对位辊隙为止进行待机(步骤S500,否)。控制部100若纸张S的前端进入对位辊隙(步骤S500,是),则移至步骤S520。
在步骤S520中,控制部100在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突入对位辊隙之后的时刻使线传感器54运转检知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并判定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的有无。
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未产生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步骤S520,否),判定纸张S的输送方向的后端是否脱离对位辊隙(步骤S540)。这里,控制部100在涉及的纸张S的后端未脱离对位辊隙的期间,反复进行纸张S的位置偏移产生有无的判定(步骤S520:否,以及步骤S640),若判定为产生了纸张S的位置偏移(步骤S520,是),则移至步骤S540。
在步骤S540中,控制部100确定纸张S的侧端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
接着,控制部100计算针对该纸张S1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宽度方向的移动量)的累积值CV(步骤S560)。具体而言,在步骤S560中,控制部100在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动作之前,将在步骤S540确定出的偏移方向以及偏移量视为针对该纸张S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量,并加到摆动的累积值CV。
在步骤S5中,控制部100判定计算出的累积值CV是否在上述的阈值以下。
这里,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80,是),视为未产生异常,而执行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动作(步骤S600),并移至上述的步骤S640。具体而言,在步骤S600中,控制部100以使对位辊对53a沿与确定出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改正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偏移的方向摆动(移动),若移动确定出的偏移量,则停止移动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累积值CV不在阈值以下(即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80,否),视为产生了某种异常,而中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并继续进行该纸张S本身的输送(步骤S620),并移至步骤S640。
这样,控制部100通过到判定为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步骤S240,是)为止,反复上述的步骤S520~步骤S620的处理,能够对一张纸张S执行多次的对位摆动。
另外,控制部100在针对纸张S的第二次以后的位置偏移的对位摆动之前,每次都在步骤S160更新摆动量的累积值CV。例如,在纸张S的第一次的位置偏移是向装置里侧2(mm),第二次的位置偏移是向装置里侧1(mm)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摆动量的累积值更新为2+1=3(mm)。另一方面,在纸张S的第一次的位置偏移是向装置里侧2(mm),第二次的位置偏移是向装置近前侧1(mm)的情况下(所谓的蛇行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摆动量的累积值CV更新为2+(-1)=1(mm)。
这样,控制部100通过到进入对位辊隙的纸张S脱离对位辊隙为止的期间,每次检测到位置偏移(步骤S520,是),都更新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累积值CV,并将该更新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监视异常等。
然后,控制部100在判定为纸张S的后端脱离对位辊隙(步骤S640,是)的情况下,执行使对位辊对53a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控制,此时,通过从存储器删除(放弃)等来将累积值CV复位(步骤S660)。
接着在步骤S680中,控制部100判定打印任务是否结束。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打印任务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80,否),返回到步骤S500,对后续的纸张S执行上述的步骤S500以下的各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定为打印任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80,是),执行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
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矫正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并在产生图像形成装置1的损伤等之前,发现装置的异常的状态,并采取各种对策。
以下,对上述的构成以及控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例子中,以不能够预测纸张S的偏移的方向以及量的情况为前提,对基于线传感器54的纸张S的侧端的位置的检测结果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控制例进行了说明。
另一方面,在根据机械的特征等,而预先明确(能够预测)纸张S的偏移的方向的情况下,能够不利用线传感器54的上述检测结果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
该情况下,在打印任务的执行之前,预先将规定了针对纸张S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时刻(即执行时刻)以及摆动的方向的值(固定值)作为预设值登记于存储器等。然后,控制部100在打印任务的执行时读出预设值,若到达规定的执行时刻,则视为产生了纸张S的位置偏移(步骤S520,是),并以沿规定的方向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控制部100与该摆动开始一起,开始上述的累积值CV的记录或更新(参照步骤S560),并判定这样的累积值CV是否在阈值以下(参照步骤S580)。
另外,控制部100在开始了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之后,以利用线传感器54的检测结果,停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100控制为在开始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之后使线传感器54运转线并监视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若纸张S的侧端到达目标位置则使该摆动停止。这里,控制部100在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中,判定为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中止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参照步骤S580的否,步骤S620)。
此外,在不仅预先明确纸张S的偏移的方向,还预先明确(能够预测)偏移的量的情况下,作为预设值,除了相对于纸张S的对位辊对53a的摆动开始的时刻以及摆动的方向之外,还能够规定摆动开始的各时刻的摆动量。该情况下,控制部100能够在读出预设值的阶段计算累积值CV,所以能够在该纸张S的输送之前执行累积值CV是否在阈值以下的判定(参照步骤S580)、以及累积值CV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的上述的消息显示等。
在上述的例子中,为了简明,对将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累积值CV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作为其它的例子,也可以将阈值分开设定为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的第一阈值、和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第二阈值。
即,一般而言,在纸张S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的对位摆动(以下,称为“转印前摆动”)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对基于机械的重要因素等的纸张S的偏离进行修正而进行。另外,在转印前摆动中,只要不达到上述的最大摆动量,则即使使对位辊对53a比较大地摆动也不容易产生问题。
与此相对,在纸张S突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的对位摆动(以下,称为“转印中摆动”)的控制中,包含矫正该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的想法。这里,转印中摆动的累积值(CV)增大启示纸张S的弯曲量、角度增大,而有所涉及的纸张S的卡纸产生等的担心,或者有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机械、装置间的设置(连接状态等)不正常的情况。换句话说,转印中摆动的时期与转印前摆动的时期相比,容易通过监视累积值(CV)检测装置的异常等。除此之外,在转印中摆动中,处于向纸张S转印调色剂像的状态,所以即使在未达到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也有若使对位辊对53a在一次摆动较大则产生图像不良的担心。
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成为使对位辊对53a的摆动中止的基准的阈值分开设为转印前摆动的值(第一阈值)、和转印中摆动的值(第二阈值)即可。
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判定累积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判定累积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
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能够分别设定为上述的最大摆动量以下的值,能够通过在未图示的用户设定画面输入各个值来进行设定。因此,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能够设为相互不同的值,或者也可以设为相同的值。
以下,对假设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为距离10的情况下的、第一以及第二阈值的设定例和控制部100的处理例进行说明。
若针对纸张S进行转印前摆动,则在后面的转印中摆动的机械·物理的限制(所谓的外观上的最大摆动量)变动。具体而言,例如在转印前摆动中使对位辊对53a移动了距离5的情况下,在后面的转印中摆动中,在同一方向仅能够摆动到距离5,在相反方向能够摆动到距离15。
因此,作为各阈值的设定例,进行最大摆动量≥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的设定。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前和之后独立地计算对位辊对53a的摆动的累积值,并判定该计算出的累积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参照步骤S580)即可。
另一方面,在进行最大摆动量≥第一阈值(或者第二阈值)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在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除了上述的处理之外,还一并进行是否达到对位辊对53a的最大摆动量的判定。而且,控制部100控制为在判定为达到最大摆动量的情况下,中止该摆动。
图12所示的流程图作为从纸张S进入对位辊隙之后到脱离对位辊隙为止的控制例进行了说明。作为其它的例子,图12的流程图也可以仅是从纸张S进入二次转印辊隙之后到脱离对位辊隙为止的期间即图像转印时的控制。该情况下,将步骤S500的“对位辊隙”替换为“二次转印辊隙”即可。
以上,如详细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矫正纸张S的副扫描弯曲,并在早期发现装置、纸张的不良情况。
[附记]
根据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导出以下的〔1〕~〔12〕所述那样的技术思想或构成。
〔1〕控制部100在使(53a)摆动多次,而摆动量的累积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中止相对于该纸张S的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
〔2〕在上述〔1〕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之前计算上述累积值,并判定计算出的累积值是否超过上述阈值。
〔3〕在上述〔1〕或者〔2〕的构成中,
上述阈值能够选择为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最大摆动量以下的值。
〔4〕在上述〔1〕~〔3〕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上述累积值超过上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中止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并继续进行该纸张S的输送的控制。
〔5〕在上述〔1〕~〔3〕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上述累积值超过上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图像形成装置1异常停止的控制。
〔6〕在上述〔1〕~〔5〕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分别由纸张S进入转印部之前的值、和纸张S进入转印部之后的值设定上述阈值。
〔7〕在上述〔1〕~〔6〕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使纸张输送部件(53a)摆动与检测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的检测部(54)的检测结果对应的摆动量。
〔8〕在上述〔1〕~〔6〕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使用规定了上述摆动的执行时刻的预设值,执行上述摆动的控制。
〔9〕在上述〔6〕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开始了纸张输送部件(53a)的摆动之后,使检测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的检测部(54)运转,若该纸张S的上述端部到达目标位置则使该摆动停止。
〔10〕在上述〔5〕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连续地输送的N(N≥2)张纸张S中各自的上述累积值超过上述阈值的情况下,对第N张纸张S进行上述异常停止的控制。
〔11〕在上述〔10〕的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上述异常停止时,进行服务呼叫的控制。
〔12〕在上述〔1〕~〔11〕中任意一个构成中,
控制部100在上述累积值超过上述阈值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1)显示应该改善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主旨的消息。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使使用中间转印带421打印的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使打印的图像一次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单色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设在二次转印辊隙的上游侧且通过控制部100进行摆动控制的纸张输送部件为对位辊对53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其它的例子,纸张输送部件例如也能够附加或者代替地应用于对位辊对53a以外的辊、纸张输送导件等。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使使用中间转印带421打印的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使打印的图像一次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单色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单张纸作为纸张S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卷纸。
能够任意地组合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构成。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均仅是示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通过它们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者其主要的特征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转印部,其将图像转印到纸张;
纸张输送部件,其设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述转印部的上游侧,并输送上述纸张;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以使上述纸张沿着该纸张的宽度方向摆动,
上述控制部使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上述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该图像之前的针对该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上述摆动速度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上述转印部处的纸张输送速度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上述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沿该宽度方向偏移的速度快。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向上述纸张输送部件传递上述摆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以自激频率附近的频率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将上述纸张输送部件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复原动作的速度比转印上述图像的期间的上述摆动速度快。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纸张输送部件针对上述纸张摆动多次的情况下,对各个摆动的每一个设定转印上述图像的期间的上述摆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摆动速度为相互不同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越成为上述纸张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上述控制部越减慢上述摆动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用登记了上述摆动速度的值的表格控制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根据上述纸张的种类设置上述表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周围的温湿度设置上述表格。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根据上述纸张的正反设置上述表格。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根据供纸托盘设置上述表格。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量变更上述摆动速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设定转印上述图像的期间的上述摆动速度的用户设定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根据读取上述纸张上的上述图像的图像读取部的读取结果,变更对下一张纸张的、转印上述图像的期间的上述摆动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根据检知上述转印部与上述纸张输送部件之间的环弧形成空间中的上述纸张的环弧量的环弧检知部的检知结果,变更转印上述图像的期间的上述摆动速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以消除与目标位置的偏移,使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上述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一次摆动动作以预先决定的摆动量阈值以下的摆动量摆动,以便不产生图像的转印偏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纸张输送部件针对上述纸张摆动多次,在摆动量的累积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中止针对该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
20.一种输送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的输送控制方法,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图像转印到纸张的转印部、以及设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述转印部的上游侧并输送纸张的纸张输送部件,上述纸张输送部件进行摆动以使上述纸张沿着该纸张的宽度方向摆动,其中,
使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图像的期间的针对上述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摆动速度比通过上述转印部转印该图像之前的针对该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部件的上述摆动速度慢。
CN201810715202.2A 2017-07-04 2018-07-03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2129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1208 2017-07-04
JP2017131208A JP6943041B2 (ja) 2017-07-04 2017-07-0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7131902A JP7047267B2 (ja) 2017-07-05 2017-07-05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7-131902 2017-07-05
JP2017-132867 2017-07-06
JP2017132867A JP2019014569A (ja) 2017-07-06 2017-07-06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924A true CN109212924A (zh) 2019-01-15

Family

ID=6284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5202.2A Pending CN109212924A (zh) 2017-07-04 2018-07-03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7206B2 (zh)
EP (1) EP3425456B1 (zh)
CN (1) CN1092129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072A (zh) * 2019-05-30 2020-12-01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4915692A (zh) * 2021-02-08 2022-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印刷物的生产方法以及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7139B1 (en) * 2017-05-24 2020-09-30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JP7435070B2 (ja) * 2020-03-12 2024-0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735B1 (en) * 1999-06-15 2002-03-12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heet transport device
US20100109229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676541A (zh) * 2012-09-26 2014-03-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2995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193186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793473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560747A (zh) * 2015-10-05 2017-04-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3149B1 (en) * 2000-10-27 2002-09-1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long receivers
JP4274197B2 (ja) * 2006-05-15 2009-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0609B2 (ja) * 2012-09-04 2015-10-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735B1 (en) * 1999-06-15 2002-03-12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heet transport device
US20100109229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676541A (zh) * 2012-09-26 2014-03-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2995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193186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793473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560747A (zh) * 2015-10-05 2017-04-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072A (zh) * 2019-05-30 2020-12-01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4915692A (zh) * 2021-02-08 2022-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印刷物的生产方法以及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
CN114915692B (zh) * 2021-02-08 2023-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印刷物的生产方法以及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77206B2 (en) 2020-03-03
EP3425456A1 (en) 2019-01-09
US20190010003A1 (en) 2019-01-10
EP3425456B1 (en)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29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EP3309621B1 (e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recording medium
CN1068966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以及浓度不均校正方法
JP59284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7262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搬送控制方法
CN1102317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089579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50509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0836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816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8915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430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922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02317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JP69537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72069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472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430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8185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180410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濃度補正制御方法
JP69881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223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9537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68557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階調補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