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359A -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2359A
CN109052359A CN201810883958.8A CN201810883958A CN109052359A CN 109052359 A CN109052359 A CN 109052359A CN 201810883958 A CN201810883958 A CN 201810883958A CN 109052359 A CN109052359 A CN 109052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nge
carbon material
preparation
dimensional carbon
lithium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39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2359B (zh
Inventor
朱彦武
谢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8108839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2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2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2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1Alkaline or alkaline earth metals elements
    • H01M4/382Lith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海绵为固体碳源,通过前期吸附催化剂前驱体,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实现海绵的热解和碳化、催化剂原位生成、碳纳米管生长的同步进行,制备了碳纳米管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三维碳材料,方法简单,无需后期处理,且三维碳材料保持了海绵的弹性和三维骨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空隙结构,沉积金属锂后能够达到高电流密度和高面容量,且没有枝晶的形成。

Description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是具有独特管状结构的一维碳纳米材料。与传统的碳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等性能,在储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很多学者对固态碳源制备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70323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固相催化制备螺旋状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以尿素或者三聚氰胺粉体为固态碳源,在保护气的氛围下制备了碳纳米管,但该方法得到的材料为粉体;海绵是一种三维网络骨架结构的固体材料,含有一定尺寸的孔径分布,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能够被碳化,且保持原始的海绵骨架结构,公开号为CN1052176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高分子海绵、三聚氰胺海绵或聚氨酯海绵表面生长了碳纳米管,但该方法需要通入甲烷、乙烯、乙炔等气态碳源。
锂金属由于其高理论容量(3860mA·h/g),低电化学电势(-3.04V),低密度(0.534g/cm3)等特点而愈发在锂二次电池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锂金属一直存在着锂枝晶问题: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产生安全隐患;同时,锂枝晶在析出和沉积锂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破碎,产生一些游离于锂金属表面的锂(死锂),以及锂金属表面需要不断重新生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从而使得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库伦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构筑三维碳材料有以下优点:(1)相比于金属材料,密度更低;(2)三维骨架本身机械强度高,可阻碍锂枝晶的长出;(3)表面积大,降低了局部电流密度,有利于抑制枝晶的生长;(4)孔隙率高,有利于缓解体积变化所带来的内部压力。
目前有很多研究致力于将三维碳材料应用于锂金属负极,但均集中在小电流密度和小面容量下循环,如公开号为CN1056097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碳材料,在电流密度0.25mA/cm2和面容量0.625mA·h/cm2下循环,也有人尝试在大电流密度和小面容量下循环,如公开号为CN1067846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碳材料,在电流密度5mA/cm2和面容量1mA·h/cm2下循环,但很少能达到高电流密度及高面容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且可达到高电流密度及高面容量的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
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选自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硝酸钴、氯化钴、硝酸镍、氯化镍与醋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的浓度为0.1~1g/L。
优选的,所述海绵选自聚醚海绵、聚乙烯醇海绵、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花纤维海绵、竹纤维海绵与木纤维素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还加入可溶性碳源。
优选的,所述保护气氛选自氮气、氩气与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加热的速率为1~10℃/min;所述保温的温度为700℃~900℃;所述保温的时间为2~4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碳材料,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锂复合电极,包括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所述三维碳材料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所述金属锂沉积在碳化海绵骨架与碳纳米管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
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S3)在所述三维碳材料上沉积金属锂,得到金属锂复合电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海绵为固体碳源,通过前期吸附催化剂前驱体,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实现海绵的热解和碳化、催化剂原位生成、碳纳米管生长的同步进行,制备了碳纳米管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三维碳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后期处理,且得到的三维碳材料保持了海绵的弹性和三维骨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空隙结构,沉积金属锂后能够达到高电流密度和高面容量,且没有枝晶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碳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光学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得到的半电池的循环图,其中面电流为5mA/cm2,面容量为10mA h/cm2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得到的半电池的循环图,其中面电流为10mA/cm2,面容量为5mA h/cm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碳材料,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其中,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
所述海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海绵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聚醚海绵、聚乙烯醇海绵、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花纤维海绵、竹纤维海绵与木纤维素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采用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时,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还含有丰富的氮元素。
将所述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硝酸钴、氯化钴、硝酸镍、氯化镍与醋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的浓度优选为0.1~1g/L,更优选为0.5~1g/L,再优选为0.75~1g/L;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优选采用超纯水配制;为了使催化剂前驱体均匀地吸附在海绵上,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优选还加入可溶性碳源;所述可溶性碳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溶性碳源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尿素和/或淀粉;所述可溶性碳源加入的量优选为2.5~5g/L;浸入的时间优选使海绵充分吸收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溶液即可。
然后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50℃~80℃,更优选为60℃~70℃。
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所述保护气氛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保护气氛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氮气、氩气与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加热的速率优选为1~10℃/min,更优选为1~8℃/min,再优选为1~6℃/min,再优选为1~4℃/min,最优选为1~2℃/min;所述保温的温度优选为700℃~900℃,更优选为750℃~850℃,再优选为800℃;所述保温的时间优选为2~4h,更优选为2~3h。
本发明以海绵为固体碳源,通过前期吸附催化剂前驱体,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实现海绵的热解和碳化、催化剂原位生成、碳纳米管生长的同步进行,制备了碳纳米管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三维碳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后期处理,且得到的三维碳材料保持了海绵的弹性和三维骨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空隙结构,沉积金属锂后能够达到高电流密度和高面容量,且没有枝晶的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锂复合电极,包括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所述三维碳材料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所述金属锂沉积在碳化海绵骨架与碳纳米管的表面;其中,所述三维碳材料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金属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S3)在所述三维碳材料上沉积金属锂,得到金属锂复合电极。
其中,所述步骤S1)与步骤S2)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所述三维碳材料上沉积金属锂;所述沉积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电沉积;所述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的质量比优选为1:(0.37~0.74)。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1)将0.15g硝酸镍溶于200ml超纯水中。
2)将1g尿素溶于上述溶液中。
3)将三聚氰胺海绵完全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吸附12h后60℃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
4)将海绵放入石英舟中,在氩气保护下,以每分钟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00℃,保温2小时,得到三维碳材料。
将三聚氰胺海绵直接按照步骤4)在氩气中碳化后,得到碳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利用扫描电镜对碳化后的三聚氰胺海绵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
利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制备的碳材料仍旧保持海绵的三维骨架结构,碳纳米管缠绕在三维骨架上。
利用透射电镜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透射电镜图,如图3所示。
图4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的光学图。
实施例2
1)将0.15g硝酸镍溶于200ml超纯水中。
2)将0.5g尿素溶于上述溶液中。
3)将三聚氰胺海绵完全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吸附12h后60℃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
4)将海绵放入石英舟中,在氩气保护下,以每分钟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00℃,保温2小时,得到三维碳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2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图5所示。
实施例3
1)将0.2g硝酸镍溶于200ml超纯水中。
2)将0.5g尿素溶于上述溶液中。
3)将三聚氰胺海绵完全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吸附12h后60℃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
4)将海绵放入石英舟中,在氩气保护下,以每分钟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00℃,保温2小时,得到三维碳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3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6所示。
实施例4
1)将0.2g硝酸钴溶于200ml超纯水中。
2)将0.5g尿素溶于上述溶液中。
3)将三聚氰胺海绵完全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吸附12h后60℃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
4)将海绵放入石英舟中,在氩气保护下,以每分钟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00℃,保温2小时,得到三维碳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4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7所示。
实施例5
1)将0.15g硝酸镍溶于200ml超纯水中。
2)将聚氨酯海绵完全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吸附12h后60℃烘干,得到浸泡后的海绵。
3)将海绵放入石英舟中,在氩气保护下,以每分钟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00℃,保温2小时,得到三维碳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5中得到的三维碳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其扫描电镜图,如图8所示。
上述实例中,根据碳纳米管的生长分布均匀及密集情况,优选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三维碳材料电沉积金属锂,得到金属锂复合电极(记为CNTs-MC)。金属锂复合电极与锂组装成半电池,按负极壳,锂片,电解液,隔膜,电解液,金属锂复合电极,钢片,弹片和正极壳的顺序组装,然后封压。隔膜使用的是聚丙烯(PP)隔膜,电解液使用的是1MLiTFSI(DOL:DME=1:1vol%)+2vol%LiNO3,所述操作均在氩气手套箱中进行,其中水氧含量均小于0.5ppm。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纽扣型锂金属半电池先静置12h,然后在蓝电测试通道中先以5mA/cm2电流密度放电2h,再以相同的电流密度充电2h(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的质量比1:0.74),并不断重复放电充电的过程,直到电池的过电势起伏明显增大而停止电池,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该半电池循环了600h依然保持稳定的过电势值,约60mV。而对比实验,将商业铜代替CNTs-MC,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铜的循环寿命只有70h,且电势出现大的波动。若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纽扣型锂金属半电池先静置12h,然后在蓝电测试通道中先以10mA/cm2电流密度放电0.5h,再以相同的电流密度充电0.5h(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的质量比1:0.37),并不断重复放电充电的过程,直到电池的过电势起伏明显增大而停止电池,测试结果如10所示,该半电池循环了500h依然保持稳定的过电势值。而对比实验,将商业铜代替CNTs-MC,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铜的电势出现大的波动。

Claims (10)

1.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
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选自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硝酸钴、氯化钴、硝酸镍、氯化镍与醋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的浓度为0.1~1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选自聚醚海绵、聚乙烯醇海绵、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花纤维海绵、竹纤维海绵与木纤维素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加入可溶性碳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氛选自氮气、氩气与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速率为1~10℃/min;所述保温的温度为700℃~900℃;所述保温的时间为2~4h。
8.一种三维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
9.一种金属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碳材料与金属锂;所述三维碳材料包括碳化海绵骨架与缠绕在碳化海绵骨架上的碳纳米管;所述金属锂沉积在碳化海绵骨架与碳纳米管的表面。
10.一种金属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
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S3)在所述三维碳材料上沉积金属锂,得到金属锂复合电极。
CN201810883958.8A 2018-08-06 2018-08-06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052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3958.8A CN10905235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3958.8A CN10905235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359A true CN109052359A (zh) 2018-12-21
CN109052359B CN109052359B (zh) 2020-10-27

Family

ID=6483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3958.8A Active CN10905235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2359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8753A (zh) * 2019-05-22 2019-08-2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镁离子电池基带处理方法及镁离子电池
CN110921651A (zh) * 2019-11-18 2020-03-27 天津大学 金属辅助盐模板法制备三维碳基复合材料
CN112593246A (zh) * 2020-10-15 2021-04-02 南京大学 一种利用光能同步产生氢能和清洁水的器件制备方法
CN113437309A (zh) * 2021-06-28 2021-09-24 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纳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1710A (zh) * 2021-05-27 2021-10-19 安徽中科索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吸附铅离子用电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71718A (zh) * 2021-07-27 2021-10-29 北京大学 一种复合海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8699A (zh) * 2021-09-28 2021-12-14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隔热保温碳毡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保温碳毡及其应用
CN115020704A (zh) * 2022-06-15 2022-09-06 李致朋 自支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CN115172769A (zh) * 2022-07-29 2022-10-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支撑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779870A (zh) * 2023-08-17 2023-09-1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7603A (zh) * 2015-11-12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60097975A (ko) * 2015-02-10 2016-08-18 주식회사 슈파인 탄소나노튜브 스펀지-금속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784635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6898778A (zh) * 2017-04-17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属二次电池负极用三维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482218A (zh) * 2017-07-18 2017-12-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三维空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CN107601491A (zh) * 2017-09-15 2018-0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石墨化碳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97975A (ko) * 2015-02-10 2016-08-18 주식회사 슈파인 탄소나노튜브 스펀지-금속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217603A (zh) * 2015-11-12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84635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6898778A (zh) * 2017-04-17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属二次电池负极用三维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482218A (zh) * 2017-07-18 2017-12-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三维空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CN107601491A (zh) * 2017-09-15 2018-0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石墨化碳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容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UIZHONG ZHANG ET AL: "Fe, Co, N-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in situ grown on 3D porous N-doped carbon foams as a noble metal-free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8753A (zh) * 2019-05-22 2019-08-2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镁离子电池基带处理方法及镁离子电池
CN110921651A (zh) * 2019-11-18 2020-03-27 天津大学 金属辅助盐模板法制备三维碳基复合材料
CN112593246A (zh) * 2020-10-15 2021-04-02 南京大学 一种利用光能同步产生氢能和清洁水的器件制备方法
CN113511710A (zh) * 2021-05-27 2021-10-19 安徽中科索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吸附铅离子用电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37309A (zh) * 2021-06-28 2021-09-24 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纳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7309B (zh) * 2021-06-28 2023-03-17 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纳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1718A (zh) * 2021-07-27 2021-10-29 北京大学 一种复合海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8699A (zh) * 2021-09-28 2021-12-14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隔热保温碳毡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保温碳毡及其应用
CN115020704A (zh) * 2022-06-15 2022-09-06 李致朋 自支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CN115172769A (zh) * 2022-07-29 2022-10-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支撑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779870A (zh) * 2023-08-17 2023-09-1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779870B (zh) * 2023-08-17 2023-11-14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359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2359A (zh)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247B (zh) 一种碳基金属有机框架mof化合物衍生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735304B2 (ja) 水電解式酸素発生用のセレン化コバルト/チタンメッシュ電極、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応用
CN104716330A (zh) 一种三维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518254B (zh)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01428B (zh) 一种无金属碳基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82218A (zh) 一种三维空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CN106252616A (zh) 一种硒化镍/中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4057A (zh) 一种基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碳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473655A (zh) 锑纳米粒子/氮掺杂碳纳米项链复合材料(Sb/N-CNN)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36012A (zh) 一种生物质微管与碳纳米管杂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3403B (zh) 一种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合成方法
CN106450507A (zh) 一种氯氧化铋/氢氧化镍二次碱性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023B (zh) 一种烟草废物高价值转化再利用的方法
CN109148850A (zh) 一种氟化石墨烯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在锂一次电池中的应用
CN110102325B (zh) 多孔纳米片结构铜镍氮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9286B (zh) 一种mof催化生长碳纳米管包覆镍锡合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36466B (zh) 一种多孔碳化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超级电容器
CN113846346A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催化水解制氢的方法
Zhou et al. A biomass deriv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ith adjustable interfacial electron transmission dynamics as highly-efficient air cathode for Zn-Air battery
CN110137523A (zh) 一种新型制氢水合肼燃料电池装置
CN111646494B (zh) 一种氮、硫元素掺杂的氧化镧/苋菜基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9439A (zh) 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CN110676430B (zh) 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多孔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50206A (zh) 一种基于[Cd2(L)4(H2O)]n的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