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275A -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275A
CN108886275A CN201680083266.4A CN201680083266A CN108886275A CN 108886275 A CN108886275 A CN 108886275A CN 201680083266 A CN201680083266 A CN 201680083266A CN 108886275 A CN108886275 A CN 108886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le
pole piece
peripheral surface
reinforcement part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2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275B (zh
Inventor
坂本武藏
山下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6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02K1/246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02Synchronous motors
    • H02K19/10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08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极式转子(16A),其磁极部(22A)具备突出部(27A),突出部(27A)从基部(26)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旋转轴(2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27A)的外周面沿着假想圆筒面。磁极部(22A)具备:凹部加强部(23A),其设于凹部(29A)内;筒状加强部(24),其将磁极部(22A)及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覆盖。在基部(26A),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具备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28)。在狭缝(28)内,具备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狭缝加强部(25)。

Description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就涡轮增压器等增压器而言,已知有如下多级增压***:将多个压缩机及涡轮机等直列连接而形成多级结构,以实现响应性的提升等。
进一步地,作为这种多级增压***,有时通过电动机来驱动其多个增压器的一部分、例如低压侧的增压器。另外,也提出了将电动压缩机和涡轮发电机并用的多级增压***。
另一方面,就电动机及发电机而言,为了减少稀土的供给不稳定化及价格波动的影响,正在推进无磁体化。这种无磁体式的电动机及发电机的转子大多是凸极式。这种凸极式的转子中,由离心力等引起的拉伸应力作用于转子侧磁极部。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径向间隙式开关磁阻电动机中,通过将软磁性粉末固结来形成转子侧磁极部,为了提升该转子侧磁极部的抗拉伸应力性,具备非磁性加强部,该非磁性加强部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与转子侧磁极部结合而构筑以旋转轴为中心轴的圆柱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0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增压器所使用的电动机及发电机之中,特别是在汽车用等的情况下,转速极高。因此,电动机及发电机的转子形状是凸极式时,将导致离心应力过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那样将软磁性粉末固结来形成磁极部的情况、或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彼此之间配置用于磁通屏蔽的狭缝的情况下,即使由非磁性的树脂等仅形成为圆柱形状,抗拉伸应力性有时也会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软磁性粉末固结来形成磁极部的情况、或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彼此之间形成用于磁通屏蔽的狭缝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抗拉伸应力性的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凸极式转子具备由强磁体形成的磁极部。磁极部具备基部及突出部,上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上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上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上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凸极式转子还具备凹部加强部,该凹部加强部设于上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上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凸极式转子还具备筒状加强部,该筒状加强部呈将沿着上述假想圆筒面的上述磁极部及上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上述磁极部在上述基部上的上述凹部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凸极式转子还具备狭缝加强部,该狭缝加强部设于上述狭缝的内部且由非磁性体构成。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凹部加强部来填补磁极部的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故而,能够将转子的外周面形成为沿着假想圆筒面的圆筒状。因此,能够降低风损而减少温度上升。进一步地,由于具备筒状加强部,即使在离心力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凹部加强部从凹部剥离。进一步地,能够维持由狭缝实现的抑制漏磁的效果,并且能够通过狭缝加强部对狭缝进行加强。
其结果,即使在设置用于磁通屏蔽的狭缝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抗拉伸应力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凸极式转子也可以是,第一方面的多个狭缝分别形成为跨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之间,且具备沿上述旋转轴的周向分割其内部空间的狭缝分割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维持由狭缝实现的磁通屏蔽效果,并且能够通过狭缝分割部来抑制应力集中而提升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凸极式转子也可以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筒状加强部具备:丝状部,其纤维方向朝向上述旋转轴的周向,形成为将上述磁极部及上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环状;非磁性的固定部,其固定上述丝状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由非磁性的固定部固定的丝状部来抑制重量增加,并且相比于以无丝状部的方式形成筒状加强部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升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凸极式转子具备由沿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的强磁体形成的磁极部。磁极部具备基部及突出部,上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上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上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上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凸极式转子还具备凹部加强部,该凹部加强部设于上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上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凸极式转子还具备筒状加强部,该筒状加强部呈将沿着上述假想圆筒面的上述磁极部及上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由于如上述磁极部沿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且具备凹部加强部及筒状加强部,从而,例如与磁极部以将软磁性粉末固结的方式形成、且具备凹部加强部及筒状加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足够的抗拉伸应力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转子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强磁体来形成磁极部的磁极形成工序。磁极部具备基部及突出部,上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上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上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上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磁极部具备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位于上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隔开间隔且沿周向延伸。转子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填充工序,该填充工序向上述凹部内及上述狭缝内填充非磁性体。转子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强化工序,该强化工序以将沿着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上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上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通过非磁性体进行加强。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同时向狭缝和凹部双方填充非磁性体。进一步地,由于通过强化工序而将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由非磁性体覆盖,故而,能够容易对凹部内的非磁性体进行加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转子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第五方面的强化工序包括如下工序:将丝状物卷绕于沿着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上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上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后,使非磁性体浸渍到上述丝状物。
通过这样构成,使非磁性体浸渍到丝状物,从而可得到朝向离心方向的足够的强度,故而,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对凹部内的非磁性体进行加强。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凸极式转子,即使在将软磁性粉末固结来形成磁极部的情况、或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彼此之间形成用于磁通屏蔽的狭缝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抗拉伸应力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1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2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3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相当于图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该第一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多级增压***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例如,配置于发动机室内。汽车等车辆上搭载的增压器通常假定超过每分钟20万转的工况进行设计。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1具备:高压侧增压器2、低压侧增压器3、变换器4。
高压侧增压器2具备:高压侧涡轮机5、高压侧压缩机6、旋转轴7。
高压侧增压器2经由排气配管等与发动机8的排气口(未图示)连接,将发动机8的废气G1的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另外,高压侧增压器2经由旋转轴7与高压侧压缩机6连接。经高压侧增压器2回收能量后的废气G2被送往低压侧增压器3。
旋转轴7例如由被轴承壳体(未图示)收纳的支持轴承(未图示)及推力轴承(未图示)旋转自如地被支承。该旋转轴7将高压侧增压器2的旋转能量向高压侧压缩机6传递。
高压侧压缩机6与低压侧增压器3连接,利用经由旋转轴7从高压侧增压器2传递来的旋转能量,将经低压侧增压器3升压后的空气Ar1进一步升压。经该高压侧压缩机6升压后的空气Ar2被送往发动机8的进气口(未图示)。
低压侧增压器3具备:低压侧涡轮机9、低压侧压缩机10。
低压侧涡轮机9是具备发电机11的所谓涡轮发电机。该低压侧涡轮机9回收从高压侧涡轮机5送入的废气G2的能量而将其转换为旋转能量,并且,通过发电机11将旋转能量转换为电能。经低压侧涡轮机9回收能量后的废气G3经由对废气进行净化的排气***(未图示)等被排出到外部。由低压侧涡轮机9的发电机11发出的电能经由变换器4对车辆的储能器12进行充电。
低压侧压缩机10是具备电动机13的所谓电动压缩机。该低压侧压缩机10由从车辆的储能器12经由逆变器14供给的电能被驱动。即,低压侧压缩机10的压缩机叶轮(未图示)通过电动机13的旋转而旋转。该低压侧压缩机10将从空滤盒等引入的外部气体Ar3升压,并将该升压后的空气送往高压侧压缩机6。低压侧压缩机10具备比高压侧压缩机6大型的压缩机叶轮。
这里,上述的变换器4、逆变器14由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通过该控制,对电动机13的驱动及向储能器12的充电进行控制。
接着,说明上述电动机13及发电机11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机13和发电机11的构造基本上相同,故而,在以下说明中,仅对电动机13进行说明,关于发电机11则省略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概念图。
如图2所示,电动机13具备定子15和转子16A。定子15具备:磁扼17、齿18、绕组19。该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3例如是开关磁阻电动机。
磁扼17形成为将电磁钢板等沿中心轴C1延伸的方向(以下,称为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或简称为“轴线方向”)层叠而成的环状。齿18从磁扼17的内周面朝其中心轴C1延伸。齿18在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规定数量。绕组19相对于多个齿18分别通过集中卷绕等被卷绕。向该绕组19的通电由上述逆变器14进行。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转子16A具备:旋转轴20、磁极部22A、凹部加强部23A、筒状加强部24、狭缝加强部25。
旋转轴20由电动机壳体(未图示)的至少两处的轴承部旋转自如地支承。该旋转轴20与低压侧压缩机10的旋转轴(未图示)连接。
磁极部22A具备基部26A和突出部27A。该磁极部22A由沿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而成的强磁体、例如层合钢板等形成。
基部26形成为沿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例如筒状。该基部26以其中心与旋转轴20的中心轴C1一致的方式贯通有旋转轴20。
突出部27A形成为从基部26A朝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27A在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形成有四个突出部27A的情况。这些突出部27A形成为各自的外周面沿着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K1。
这里,在该实施方式的基部26A形成有狭缝28。狭缝28分别形成于凹部29的径向内侧的位置P1,凹部29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突出部27A彼此之间。该实施方式的凹部29在与旋转轴20正交的截面中由圆弧状的凹曲线形成,该凹曲线朝旋转轴20的径向的外侧成为凹状。
进一步地,在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凹部29各自的内侧的位置P1,狭缝28在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如下情况:狭缝28在旋转轴20的径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三个。这些狭缝28分别形成为沿周向延伸,具有与凹部29同等的长度。另外,旋转轴20的径向上相邻的狭缝28在旋转轴20的周向上的长度形成为,在旋转轴20的径向内侧形成的狭缝稍长于在旋转轴20的径向外侧形成的狭缝。
该实施方式的狭缝28朝着旋转轴20的径向外侧呈凹状地弯曲而形成,并且,其在旋转轴20的周向上的两端部形成为尖细状。进一步地,该实施方式的狭缝28具有多个狭缝分割部30。狭缝分割部沿旋转轴20的周向分割狭缝28的内部空间。该实施方式的狭缝分割部30相对于一个狭缝28形成有两个,将狭缝28的内部空间在旋转轴2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割为三个空间。
凹部加强部23A设于磁极部22A的凹部29A内。凹部加强部23A由非磁性体形成,且形成为其外周面23Aa沿着假想圆筒面K1。即,由凹部加强部23A填补凹部29A,从而在与旋转轴20正交的截面中,磁极部22A的突出部27A的外周面27Aa和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23Aa形成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以旋转轴20为中心的一个圆。
这里,作为形成凹部加强部23A的非磁性体,可例举出:尼龙、聚四氟乙烯、环氧物、陶瓷、混合填料树脂、纤维增强塑料(FRP)塑料树脂等。
筒状加强部24形成为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将突出部27A的外周面27Aa及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23Aa覆盖的筒状。筒状加强部24由非磁性体形成。该实施方式的筒状加强部24是所谓的纤维增强塑料,具备丝状部31和固定部32。
丝状部31由纤维的绳、带、片等形成。丝状部31形成为如下的环状:其纤维方向中的至少一部分朝着旋转轴20的周向,将磁极部22A的外周面及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连续地覆盖。作为该丝状部31,例如可使用将玻璃纤维编织成网目状而成的玻璃纤维带等。纤维不限于玻璃纤维,也可以是其他纤维。
固定部32固定丝状部31。固定部32在浸入丝状部31的状态下固化,并且覆盖丝状部31的周围。作为固定部32,可例举出与上述凹部加强部23A相同的材质。
该实施方式的转子16A具备上述结构。接着,参照附图对转子16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1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2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W3的相当于图3的图。
如图4所示,首先,进行形成磁极部22A的磁极形成工序(步骤S01)。在该磁极形成工序中,形成多个具有上述的基部26A、突出部27A、狭缝28、及凹部29A的由强磁体构成的同一形状的平板。之后,将这些平板层叠,通过非磁性体的粘接剂等将其固定而一体化。通过该磁极形成工序,形成图5中表示的工件W1。
接着,进行向凹部29A内及狭缝28内填充非磁性体的填充工序。在该填充工序中,首先,将由磁极形成工序形成的工件W1载置在圆柱状等的模具等模(未图示)的内部。该模的内周面具有比突出部27A的外周面稍大的内径,以与突出部27A的外周面抵接。之后,将非磁性体以使其流动的状态填充于模的内部。这时,在施加规定的压力或抽真空的同时,填充非磁性体。
在该填充工序中,使临时的轴体20B插通于磁极部22A的中央的孔内。通过该临时的轴体20B的插通,来阻止非磁性体向用于安装旋转轴20的贯通孔22a填充。另外,突出部27A的外周面27Aa由于与模的内周面抵接,故而,非磁性体不会绕进至突出部27A的外周面的外侧。
之后,例如等待规定时间等,由此,使填充后的非磁性体固化。这里,使非磁性体固化的方法因非磁性体的种类而不同。通过将非磁性体固化,形成凹部加强部23A及狭缝加强部25。然后,将图6中表示的填充有非磁性体的工件W2从模取出。
接着,进行强化工序,该强化工序以将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磁极部22A的外周面、及凹部29A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通过非磁性体进行加强。在该强化工序中,首先,将丝状物卷绕于工件W2的外周面(步骤S03a)。由此,形成图6中表示的形成有丝状部31的工件W3。
之后,将具备丝状部31的工件W3收纳于强化工序用的模(未图示)。就该强化工序用的模的内周面(未图示)而言,其与磁极部22A的外周面22Aa、及凹部29A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在整周的范围内隔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向该磁极部22A的外周面22Aa、及凹部29A内的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23Aa与模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填充流动状态的非磁性体,使非磁性体浸渍到丝状部31(步骤S03b)。这时,如果有必要的话,在施加规定的压力或抽真空的同时,使非磁性体填充。然后,与上述填充工序同样地,使非磁性体固化,并将其从强化工序用的模取出。进一步地,从贯通孔22a拉拔临时的轴体20B将其卸下。接着,将旋转轴20***并固定在贯通孔22a内。由此,图3中表示的转子16A完成。
因此,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凹部加强部23A来填补磁极部的相邻的突出部彼此的凹部29A,故而,能够将转子16A的外周面形成为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圆筒状。因此,能够降低风损而减少温度上升。进一步地,通过具备筒状加强部24,即使在离心力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凹部加强部23A从凹部29A剥离。进一步地,能够维特由狭缝28实现的抑制漏磁的效果,并且能够通过狭缝加强部25对狭缝28进行加强。其结果,即使在设置磁通屏蔽用的狭缝28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抗拉伸应力性。
进一步地,通过具备狭缝分割部30,能够维特狭缝28的磁通屏蔽效果,并且能够抑制应力集中而提升强度。
另外,通过由固定部32固定的丝状部31,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转子16A的制造方法,能够同时向狭缝28和凹部29双方填充非磁性体。因此,能够容易加强狭缝28和凹部29A。进一步地,由于能够通过非磁性体来覆盖凹部加强部23A的外周面23Aa,故而,能够容易加强凹部加强部23A。
另外,通过使非磁性体浸渍到丝状部31,可得到朝向离心方向的足够的强度。因此,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加强凹部29A内的非磁性体。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狭缝28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那样。
(第一变形例)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如图8所示,该第一变形例的狭缝128省略了上述狭缝分割部30(参照图3)。即,狭缝128的内部空间形成为朝向旋转轴20的径向外侧的凹状,并且,朝着旋转轴20的周向的两端部逐渐尖细地形成。
(第二变形例)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如图9所示,该第二变形例的狭缝228由多个截面矩形状的孔的组合而构成。就该狭缝228而言,其旋转轴20的周向***部228a沿与旋转轴20同心的同心圆的切线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狭缝228在旋转轴20的周向上的第一端部228b和第二端部228c分别以如下方式倾斜:离中央部228a越远,越配置于旋转轴20(图9中配置于下方)的径向外侧。通过这样形成,能够在维特磁通屏蔽效果的状态下,简化狭缝228的形状。另外,也能够容易形成沿周向分割狭缝228的狭缝分割部230。
(第三变形例)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狭缝的剖面图。
如图10所示,该第三变形例的狭缝328具备狭缝分割部330,该狭缝分割部330是与基部26A分开设置的部件。该狭缝分割部330例如相对于上述第一变形例的狭缝128,在其长度方向的多处通过嵌合等进行固定即可。通过这样形成狭缝分割部330,能够容易降低不具备狭缝分割部330的例如狭缝128等狭缝的应力集中。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仅基部26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记进行说明,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相当于图3的剖面图。
如图1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转子16B具备:旋转轴20、磁极部22B、凹部加强部23B、筒状加强部24。
磁极部22B具备基部26B和突出部27B。该磁极部22B由沿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的强磁体、例如层合钢板等形成。
基部26B形成为沿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例如筒状。在该基部26,以将其中心贯穿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旋转轴20。基部26B形成为在旋转轴20的径向上具有恒定宽度的圆筒状。在该实施方式的基部26B,未形成有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狭缝28。
突出部27B形成为,从基部26B的外周面26Ba朝着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27B沿以旋转轴20为中心的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形成有四个突出部27B的情况。这些突出部27B形成为,各自的外周面27Ba沿着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K1(参照图3)。另一方面,突出部27B各自的旋转轴20的周向上的侧面41形成为如下的平面:沿旋转轴20的径向、且沿轴向扩展的平面。
在周向上相邻的突出部27B彼此之间,形成有凹部29B。该实施方式的凹部29B在与旋转轴20正交的截面中,由上述侧面41和基部26B的外周面26Ba形成。
凹部加强部23B设于磁极部22B的凹部29B内。凹部加强部23B由非磁性体形成,且形成为其外周面23Ba沿着假想圆筒面K1。即,通过凹部加强部23B填补凹部29B,从而在与旋转轴20正交的截面中,磁极部22B的突出部27B的外周面27Ba和凹部加强部23B的外周面23Ba形成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以旋转轴20为中心的一个圆。作为形成凹部加强部23B的非磁性体,与上述凹部加强部23A同样地,可例举出:尼龙、聚四氟乙烯、环氧物、陶瓷、混合填料树脂、纤维增强塑料(FRP)塑料树脂等。
筒状加强部24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筒状加强部24同样的结构。该筒状加强部24形成为将沿着假想圆筒面K1的突出部27B的外周面27Ba及凹部加强部23B的外周面23Ba覆盖的筒状。筒状加强部24由非磁性体形成。该实施方式的筒状加强部24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所谓的纤维增强塑料形成,且具备丝状部31和固定部32。
就具备上述结构的转子16B而言,由于仅在未形成狭缝28及狭缝加强部25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6A不同,故而,能够使用同样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因此,关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16B的制造方法的说明,省略详细说明。
就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而言,磁极部22B沿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且具备凹部加强部23B及筒状加强部24。因此,例如与磁极部以将软磁性粉末固结的方式形成、且具备凹部加强部23B及筒状加强部24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相对于离心力作用产生的拉伸应力的足够的抗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本发明包含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的方式。即,实施方式中列举出的具体形状及结构等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可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将凹部加强部23A、23B的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磁极部22A、22B长,对该较长地形成的部分进行切削,来调节转子16A、16B的平衡。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凹部29在图3的截面中由圆弧状的凹曲线形成的情况。但是,凹部29不限于图3中表示的形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磁极部22A由层合钢板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由软磁体粉末形成。作为软磁体粉末,可例举出:纯铁粉、铁基合金粉末(Fe-Al合金、Fe-Si合金、铁硅铝磁合金、坡莫合金等)、及非晶粉末等。
进一步地,在各实施方式中,以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多级增压***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凸极式转子不限于用于车辆的情况。进一步地,不局限于进行多级增压的情况。进而,也不限于往复式发动机的增压器用的凸极式转子。
另外,不限于开关磁阻电动机。例如也可适用于磁阻同步电动机等。
进一步地,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适用于电动机1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发电机11也可使用同样的转子16A、16B。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凸极式转子。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将磁性粉末固结来形成磁极部的情况、或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彼此之间形成用于磁通屏蔽的狭缝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抗拉伸应力性。
标记说明
1…多级增压*** 2…高压侧增压器 3…低压侧增压器 4…变换器 5…高压侧涡轮机 6…高压侧压缩机 7…旋转轴 8…发动机 9…低压侧涡轮机 10…低压侧压缩机11…发电机 12…储能器 13…电动机 14…逆变器 15…定子 16A、16B…转子 17…磁扼18…齿 19…绕组 20…旋转轴 22A、22B…磁极部 22a…贯通孔 23A、23B…凹部加强部24…筒状加强部 25…狭缝加强部 26A、26B…基部 27A、27B…突出部 28…狭缝 29A、29B…凹部 30…狭缝分割部 31…丝状部 32…固定部 41…侧面 C1…中心轴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凸极式转子,其中,具备:
磁极部,其具有基部及突出部,所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该磁极部由沿所述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的强磁体形成;
凹部加强部,其设于所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筒状加强部,其呈将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所述磁极部在所述基部上的所述凹部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
该凸极式转子还具备狭缝加强部,该狭缝加强部设于所述狭缝的内部且由非磁性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转子,其中,
所述多个狭缝分别形成为跨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之间,且具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分割其内部空间的狭缝分割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凸极式转子,其中,
所述筒状加强部具备:
丝状部,其纤维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形成为将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环状;
非磁性的固定部,其固定所述丝状部。
4.一种凸极式转子,其中,具备:
磁极部,其具有基部及突出部,所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该磁极部由沿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的强磁体形成;
凹部加强部,其设于所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筒状加强部,其呈将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5.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磁极形成工序,其通过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层叠多个强磁体来形成磁极部,该磁极部具有基部、突出部、和多个狭缝,所述基部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所述多个狭缝位于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隔开间隔且沿周向延伸;
填充工序,其向所述凹部内及所述狭缝内填充非磁性体;
强化工序,其以将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所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通过非磁性体进行加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强化工序包括如下工序:
将丝状物卷绕于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所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后,使非磁性体浸渍到所述丝状物。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以下所附内容为根据PCT条约第19条修改的内容,其中修改内容如下:
国际局于2017年4月28日收到的关于权利要求书的修改。以新的权利要求书第1~6项替换原来的权利要求书第1~6项,其中,对权利要求1、5进行了修改。具体修改内容请参见所附修改对照页。
基于条约第19条的修改说明
本申请权利要求1、5的修改是基于申请时原说明书的第[0026]、[0037]、[0050]段的记载内容。
因此,该修改未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凸极式转子,其中,具备:
磁极部,其具有基部及突出部,所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该磁极部由强磁体形成;
凹部加强部,其设于所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筒状加强部,其呈将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所述磁极部在所述基部上的所述凹部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
该凸极式转子还具备狭缝加强部,该狭缝加强部设于所述狭缝的内部且由非磁性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转子,其中,
所述多个狭缝分别形成为跨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极部之间,且具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分割其内部空间的狭缝分割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凸极式转子,其中,
所述筒状加强部具备:
丝状部,其纤维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形成为将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环状;
非磁性的固定部,其固定所述丝状部。
4.一种凸极式转子,其中,具备:
磁极部,其具有基部及突出部,所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该磁极部由沿轴线方向层叠有多个的强磁体形成;
凹部加强部,其设于所述磁极部的互相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内,且呈外周面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形状,该凹部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筒状加强部,其呈将沿着所述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及所述凹部加强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筒状,该筒状加强部由非磁性体形成。
5.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磁极形成工序,其通过强磁体来形成磁极部,该磁极部具有基部、突出部、和多个狭缝,所述基部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该基部向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该突出部的外周面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所述多个狭缝位于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凹部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隔开间隔且沿周向延伸;
填充工序,其向所述凹部内及所述狭缝内填充非磁性体;
强化工序,其以将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所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通过非磁性体进行加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强化工序包括如下工序:
将丝状物卷绕于沿着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筒面的所述磁极部的外周面、及所述凹部内的非磁性体的外周面后,使非磁性体浸渍到所述丝状物。
CN201680083266.4A 2016-03-09 2016-03-09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886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7471 WO2017154156A1 (ja) 2016-03-09 2016-03-09 突極型回転子、およ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275A true CN108886275A (zh) 2018-11-23
CN108886275B CN108886275B (zh) 2021-01-01

Family

ID=5979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266.4A Active CN108886275B (zh) 2016-03-09 2016-03-09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9704B2 (zh)
EP (1) EP3413438B1 (zh)
JP (1) JPWO2017154156A1 (zh)
CN (1) CN108886275B (zh)
WO (1) WO2017154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456B2 (en) 2016-04-25 2019-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leeve rotor synchronous reluctance electric machine
KR20230024411A (ko) * 2020-12-23 2023-02-20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모터
CN113364181B (zh) * 2021-06-29 2022-08-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反凸极少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及其电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1022A (ja) * 1996-01-23 1997-07-31 Brother Ind Ltd 可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US5801478A (en) * 1994-05-02 1998-09-01 Okuma Corporation Reluctance type synchronous motor
JP2001186735A (ja) * 1999-12-22 200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2011109774A (ja) * 2009-11-16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CN102882295A (zh) * 2011-07-15 2013-01-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转子、电动机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JP2014090646A (ja) * 2012-10-31 2014-05-15 Kobe Steel Ltd 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3607A (en) * 1957-01-16 1959-11-17 Allis Louis Co Synchronous induction motor
US3671789A (en) * 1971-01-19 1972-06-20 Canadian Patents Dev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s having rotor segments of extended pole span
US3679924A (en) * 1971-01-19 1972-07-25 Canadian Patents Dev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s and method of starting
US3758800A (en) * 1972-01-24 1973-09-11 Gen Electric Reluctance synchronous motors and rotors for same
US4110646A (en) * 1976-10-05 1978-08-29 Bogu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AC synchronous motor having an axially laminated rotor
IT1208879B (it) * 1987-04-30 1989-07-10 Isoflux Servomotors Spa Macchina elettrica a riluttanza
IT1219228B (it) * 1988-04-21 1990-05-03 Antonino Fratta Macchina elettrica sincrona a riluttanza dotata di mezzi di rifasamento intrinseco
US4973872A (en) * 1988-10-07 1990-11-27 Emerson Electric Co. Dynamoelectric machine ro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magnet retention stucture
WO1991002399A1 (en) * 1989-07-27 1991-02-21 Allied-Signal Inc. Variable reluctance torque coupler
JP3856347B2 (ja) * 1995-09-20 2006-12-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GB2310544B (en) * 1996-02-21 2000-03-29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Method of forming a rotor for a reluctance machine
US6940205B1 (en) * 1997-09-08 2005-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JP2000050542A (ja) * 1998-07-23 2000-02-18 Okuma Corp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US6064134A (en) * 1998-07-24 2000-05-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otor for a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achine
JP4058576B2 (ja) * 1999-03-30 2008-03-1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KR100440537B1 (ko) * 1999-12-13 2004-07-21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영구자석형 모터 및 영구자석형 모터의 제조방법
JP3507395B2 (ja) * 2000-03-03 2004-03-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
WO2002031947A1 (fr) * 2000-10-12 2002-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eur electrique
US6675460B2 (en) * 2001-10-03 2004-01-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a powder metal rotor for a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achine
US20040201301A1 (en) * 2003-04-11 2004-10-14 Regan Christopher Daniel Simple rotor assembly for a reluctance machine
GB0314553D0 (en) * 2003-06-21 2003-07-30 Weatherford Lamb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s
CN101443982B (zh) * 2005-05-12 2012-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同步磁阻电动机的转子
KR100690682B1 (ko) * 2005-06-15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럭스배리어 타입 동기 릴럭턴스 모터의 로터
US7489062B2 (en) * 2005-11-14 2009-02-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achine with a novel rotor topology
US20070152527A1 (en) * 2005-12-23 2007-07-05 Okuma Corporation Reluctance motor
JP5332137B2 (ja) * 2007-05-22 2013-11-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H699198A1 (de) * 2008-07-24 2010-01-29 Alstom Technology Ltd Synchro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Synchronmaschine.
DE102009050991A1 (de) * 2009-10-28 2011-05-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Antriebsmaschine für ein Fahrzeug
EP2568578A3 (en) * 2011-09-07 2017-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EP2800244B1 (en) * 2011-12-27 2020-07-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DE102013201353A1 (de) 2012-02-10 2013-08-14 Ksb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und Reluktanzmotor
WO2013150652A1 (ja) * 2012-04-06 2013-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子および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
JP5689550B2 (ja) * 2013-04-03 2015-03-2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軸部に固定される回転子部材、回転子部材を備える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ならびに、回転子を製造する方法
US10090719B2 (en) * 2013-04-11 2018-10-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luctance motor and associated rotor
WO2015037127A1 (ja) * 2013-09-13 2015-03-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ITTO20130952A1 (it) * 2013-11-22 2015-05-23 Ge Avio Srl Macchina elettrica di tipo perfezionato per l'accoppiamento ad una macchina fluidodinamica, e relativa macchina fluidodinamica
JP6147661B2 (ja) * 2013-12-27 2017-06-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電動駆動システム、電動車両
EP2903136A1 (de) * 2014-01-31 2015-08-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luktanzrotorblech mit Aussparung zur Spannungsreduktion
US9825515B2 (en) * 2014-03-05 2017-1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 having radial-direction widths slit configuration on a q-axis for improved power factor
EP3070824A1 (de) * 2015-03-19 2016-09-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einer synchronen Reluktanzmaschine
EP3160014B1 (en) * 2015-10-22 2019-10-16 ABB Schweiz AG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US10491061B2 (en) * 2015-12-08 2019-11-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or for a reluctance machine
EP3193431A1 (de) * 2016-01-14 2017-07-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blech mit gedrucktem steg
US10439456B2 (en) * 2016-04-25 2019-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leeve rotor synchronous reluctance electric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1478A (en) * 1994-05-02 1998-09-01 Okuma Corporation Reluctance type synchronous motor
JPH09201022A (ja) * 1996-01-23 1997-07-31 Brother Ind Ltd 可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2001186735A (ja) * 1999-12-22 200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2011109774A (ja) * 2009-11-16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CN102882295A (zh) * 2011-07-15 2013-01-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转子、电动机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JP2014090646A (ja) * 2012-10-31 2014-05-15 Kobe Steel Ltd 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3438A4 (en) 2019-01-23
EP3413438A1 (en) 2018-12-12
EP3413438B1 (en) 2021-05-05
US20190027979A1 (en) 2019-01-24
JPWO2017154156A1 (ja) 2018-12-20
CN108886275B (zh) 2021-01-01
US11139704B2 (en) 2021-10-05
WO2017154156A1 (ja)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0874B2 (ja) 回転電機に使用される磁石保持部材、回転子、回転電機および工作機械
KR20160002704A (ko) 자석유지 장치 및 방법
CN206922525U (zh) 转子构件、转子以及电动机
US20180331589A1 (en) Permanent magnet for a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CN206673717U (zh) 保持构件、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CN108886275A (zh) 凸极式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US20120126637A1 (en) Permanent Magnet Roto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231822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转子部件
CN105993126A (zh) 磁齿轮***和用于减小扭矩脉动传送的方法
CN107431396B (zh) 用于电动机的转子、配属的电动机轴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12069B (zh) 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固定方法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电机
CN102474151A (zh) 转子屏蔽套
GB2296997A (en) Fibre reinforced rotor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CN103620916A (zh) 外转子永磁电机、用于该电机的转子及该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3683777A (zh) 带有铁氧体磁铁的永磁激励同步电机
US10012263B2 (en) Rotors for rotating machines with hollow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shaft
CN102725535A (zh) 真空泵
CN107078572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2713675A (zh) 用于电动马达的加强定子壳体
CN208797697U (zh) 电机转子、电机、电动助力转向***
EP2783840B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moulds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US20230198355A1 (en) Motor rotor with end ring
US20160065014A1 (en) Permanent magnet for a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EP3469695B1 (en) Retention sleeve and balance strategy for a high spe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CN109818440A (zh) 一种低转矩脉动永磁磁阻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