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1509A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1509A
CN108791509A CN201810377597.XA CN201810377597A CN108791509A CN 108791509 A CN108791509 A CN 108791509A CN 201810377597 A CN201810377597 A CN 201810377597A CN 108791509 A CN108791509 A CN 108791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vehicle frame
car body
crackle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75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1509B (zh
Inventor
喜多僚
吉本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9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1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1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1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引发碰撞时的副车架的脱落并且能够抑制平常时的副车架的支承刚性的降低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前围板横梁(50)和副车架(54)。前围板横梁(50)具有横梁主体(51)和左右一对的副车架安装部(52)。副车架安装部(52)具有供将副车架安装部(52)和副车架(54)紧固的螺栓(B)穿插的副车架紧固孔(52f)、和形成在副车架紧固孔(52f)与前侧车架(14)之间的裂纹产生部(52g)。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开发有多种在车辆正面碰撞时使副车架从车身脱落的车身前部构造。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螺栓将副车架和通道架(tunnel frame)紧固固定、并将设在副车架上的销穿插于在通道架上穿设的开孔中的发明。将螺栓孔与螺栓之间的间隙设定得比销与开孔之间的间隙大。根据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正面碰撞时,销将开孔扩开,由此使螺栓孔周围的支承刚性降低,然后螺栓将螺栓孔扩开,由此螺栓及螺母脱落,而能够使副车架从通道架脱落。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螺栓将副车架和前侧车架紧固固定、并在前侧车架的螺栓孔的缘上形成切缺的发明。根据专利文献2的发明,在正面碰撞时从切缺的顶部产生裂纹,螺栓孔扩开,由此螺栓及螺母脱落,而能够使副车架从前侧车架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715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781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难以进行销和螺栓孔的位置精度的设计、管理。另外,由于对销谋求使开孔扩开的程度的高强度,所以具有会招致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由于在螺栓孔的缘上形成有切缺,所以具有平常时的副车架的支承刚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出于这样的观点而研发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引发碰撞时的副车架的脱落、并且能够抑制平常时的副车架的支承刚性的降低的车身前部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一对上述前侧车架彼此连结的前围板横梁(dash cross member);和配置在上述前侧车架的下方且相对于上述前围板横梁而配置在前方的副车架。上述前围板横梁具有:横梁主体;以及将上述横梁主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和上述前侧车架连结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安装部。上述副车架安装部具有:供将该副车架安装部和上述副车架紧固的紧固部件穿插的副车架紧固孔;和形成在上述副车架紧固孔与上述前侧车架之间的至少一个裂纹产生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引发碰撞时的副车架的脱落,并且能够抑制平常时的副车架的支承刚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副车架安装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1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副车架安装部的放大仰视图。
图7是图1的VII-VII线截面立体图。
图8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发生了正面碰撞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车辆发生了正面碰撞时的副车架安装部的状态的放大仰视图,图9的(a)示出裂纹从裂纹产生部行进至副车架紧固孔的状态,图9的(b)示出裂纹从裂纹产生部行进至裂纹扩大部的状态。
图10是表示车辆发生了正面碰撞时的副车架和副车架安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的(a)示出副车架紧固孔扩开了的状态,图10的(b)示出螺栓及螺母从副车架紧固孔脱落后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车身前部构造)
14 前侧车架
24 侧车架主体
24a 支承部
24b 倾斜部
26 外车架
28 内车架
30 分支部
40 外伸叉架
50 前围板横梁
51 横梁主体
52 副车架安装部
52f 副车架紧固孔
52g 裂纹产生部
52h 裂纹扩大部
52j 第一滑动面
54 副车架
55a 第二滑动面
57 隔板
58 前紧固部
59 后紧固部
59b 轴环
60 安装托架
64 稳定器
P 分支点
B 螺栓(紧固部件)
N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铅垂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10具有由承载式车身(monocoque body)构成的车身12。该车身12相对于从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通过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
车身12主要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前围板横梁50和副车架54。
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是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部件。各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主体24、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外车架26及内车架28以从位于各前侧车架14的车辆后方的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别分支的方式设置。在外车架26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在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之间配置有底面板19。
外车架26及内车架28分别呈截面帽形状(关于外车架26,参照图3),端部凸缘相对于底面板19的下表面而通过例如焊接等被固定。外车架26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方向分支,其后方端部固定于下纵梁16。另一方面,内车架28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方向分支,其后方端部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
侧车架主体24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且以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关于侧车架主体24,之后将详细说明。
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的车辆前端之间架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34。另外,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的沿着车宽方向之间配置有划分动力搭载室66和车舱的前围板36。在动力搭载室66中配置有包含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在内的动力单元U。在前围板36的前方且沿着车宽方向的两侧,配置有支承未图示的左右的减震器上端的左右的减震器基座37、37。
在隔着作为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的分支部3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和夹设在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之间的前围板横梁50。换言之,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及前围板横梁50跨着一对前侧车架14、14地沿着车宽方向呈大致直线状配置。此外,在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与分支部30的结合部位上附设有加强罩43。
副车架54是沿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部件。副车架54配置在前侧车架14的下方,并且相对于前围板横梁50而配置在前方。副车架54具有:副车架上构件55(参照图4)、副车架下构件56、左右一对的隔板57、57、左右一对的前紧固部58、58、和左右一对的后紧固部59、59。副车架上构件55和副车架下构件56通过焊接等而相互接合。隔板57设置在副车架上构件55与副车架下构件56之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一对前紧固部58、58是用于将副车架54紧固固定于前侧车架14的部位。前紧固部58、58在副车架5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设在前方部位。前紧固部58朝向前侧车架14而向车外侧且上方延伸。前紧固部58具有螺栓孔58a。前紧固部58通过螺栓(省略图示)而被紧固固定于前侧车架14。
一对后紧固部59、59是用于将副车架54紧固固定于前围板横梁50的部位。后紧固部59、59在副车架5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设在后方部位。后紧固部59朝向前围板横梁50而向后方延伸。后紧固部59具有螺栓孔59a。后紧固部59通过螺栓(省略图示)而被紧固固定于与分支部30相邻或接近的副车架安装部52。
前围板横梁50是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一对前侧车架14、14彼此连结的金属制部件。前围板横梁50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的前围板横梁主体51(以下也称为“横梁主体51)、和将横梁主体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前侧车架14、14连结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安装部52、52。
图2所示的横梁主体51在侧面剖视下呈凹槽状(帽形状),向车宽方向两侧及上方开口。横梁主体51构成为包含主体底面51a、主体前表面51b和主体后表面51c。
主体底面51a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位。图3所示的主体底面51a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呈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因此,与主体底面51a连续的主体前表面51b及主体后表面51c的高度尺寸形成为越是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朝向中央侧则越逐渐减少。在主体底面51a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主体外凸缘51d、51d。在横梁主体51的上方配置有底面板19。在底面板19的上表面,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固定有截面帽形状的两个安装托架60、60。安装托架60是用于在底面板19的车宽方向中央安装车身部件(例如转向吊架(steering hanger)等)的部件。主体底面51a的顶部(车宽方向中央部)呈平坦状,经由底面板19并通过焊接而与安装托架60接合。
如图2所示,主体前表面51b是从主体底面51a的前端向斜上前方延伸的板状部位。在主体前表面51b的上端形成有通过焊接而与前围板36的下表面接合的主体前凸缘51e。
主体后表面51c是从主体底面51a的后端向斜上后方延伸的板状部位。在主体后表面51c的上端形成有通过焊接而与底面板19的下表面接合的主体后凸缘51f。
图5所示的副车架安装部52在侧面剖视下呈凹槽状(帽形状),向车宽方向两侧及上方开口。副车架安装部52构成为包含安装底面52a、安装前表面52b和安装后表面52c。
安装底面52a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位。在图4所示的安装底面52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形成有与主体外凸缘51d接合的安装内凸缘52d。在安装底面52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内车架28的下表面接合的安装外凸缘52e。
如图6所示,副车架安装部52在安装底面52a中具有副车架紧固孔52f、裂纹产生部52g和裂纹扩大部52h。此外,在图6中,通过双点划线来描绘副车架54,并且省略螺栓进行描绘。
副车架紧固孔52f是供将副车架安装部52和副车架54紧固的螺栓B(参照图5)穿插的部位。副车架紧固孔52f由将安装底面52a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构成。在安装底面52a的上侧通过焊接固定有与副车架紧固孔52f连通的螺母N。副车架紧固孔52f在从底面观察时呈圆形状。图6中的附图标记W示意地示出将螺母N固定于安装底面52a的焊接部。焊接部W以围绕副车架紧固孔52f周围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将三个焊接部W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线L1在从底面观察时呈正三角形状。焊接部W的数量和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螺母N的焊接断裂荷载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得比副车架安装部52的板切断荷载(断裂荷载)大。也就是说,以在正面碰撞时副车架安装部52的裂纹比螺母N的焊接断裂先产生的方式设定副车架安装部52的板厚和副车架紧固孔52f及裂纹产生部52g的配置等。
裂纹产生部52g是在正面碰撞时成为裂纹的产生起点的部位。裂纹产生部52g只要能够在正面碰撞时在安装底面52a上产生裂纹则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将安装底面52a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构成。裂纹产生部52g在从底面观察时呈圆形状。裂纹产生部52g的直径形成得比副车架紧固孔52f小。裂纹产生部52g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一个。裂纹产生部52g形成在副车架紧固孔52f与前侧车架14(安装外凸缘52e)之间。副车架紧固孔52f与前侧车架14之间为如后述那样在正面碰撞时剪切力集中的部位。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部位也称为“剪切力集中部位S”。裂纹产生部52g相对于副车架紧固孔52f而隔开间隔地形成在车外侧且后方。
裂纹扩大部52h是用于使以裂纹产生部52g为起点而产生的裂纹扩大的部位。裂纹扩大部52h只要能够扩大裂纹则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将安装底面52a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构成。裂纹扩大部52h在从底面观察时呈圆形状。裂纹扩大部52h的直径形成得比副车架紧固孔52f小。裂纹扩大部52h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一个。裂纹扩大部52h配置在裂纹产生部52g的隔着副车架紧固孔52f的相反侧。裂纹扩大部52h相对于副车架紧固孔52f而隔开间隔地形成在车内侧且后方。也就是说,副车架紧固孔52f相对于裂纹产生部52g及裂纹扩大部52h而配置在前方。将裂纹产生部52g的中心和裂纹扩大部52h的中心相对于副车架紧固孔52f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线L2呈向前方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
如图5所示,安装前表面52b是从安装底面52a的前端向斜上前方延伸的板状部位。在安装前表面52b的上端,形成有与前围板36的下表面接合的安装前凸缘52i。在安装前表面52b的下部侧,形成有与上部侧相比平缓地倾斜的第一滑动面52j。第一滑动面52j与副车架紧固孔52f相比形成在前方。第一滑动面52j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在副车架上构件55上形成有在正面碰撞时能够与第一滑动面52j滑动接触的第二滑动面55a。第二滑动面55a与后紧固部59相比形成在前方。第二滑动面55a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在副车架上构件55的上表面,借助截面帽状的固定托架62而设置有稳定器64。稳定器64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圆筒状。
安装后表面52c是从安装底面52a的后端向斜上后方延伸的板状部位。在安装后表面52c的上端形成有与底面板19的下表面接合的安装后凸缘52k。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副车架54、隔板57及副车架安装部52的固定构造。
副车架54的后紧固部59是供螺栓B穿插的部位,构成为包含上下两个螺栓孔59a、59a和轴环(collar)59b。螺栓孔59a、59a在从底面观察时呈圆形状。上侧的螺栓孔59a将副车架上构件55沿上下方向贯穿,下侧的螺栓孔59a将副车架下构件56沿上下方向贯穿。两个螺栓孔59a、59a沿上下方向相互隔开间隔。轴环59b呈圆筒状,设置在两个螺栓孔59a、59a之间。
隔板57是用于加强副车架54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隔板57呈截面コ字状。在隔板57的上壁的后方部位形成有螺栓孔57a。螺栓孔57a在从底面观察时呈圆形状。螺栓孔57a配置在上侧的螺栓孔59a与轴环59b之间。隔板57借助螺栓B而与轴环59b连结。隔板57从轴环59b朝向前方延伸。
三个螺栓孔59a、59a、57a、轴环59b及副车架紧固孔52f相互连通。在螺栓孔59a、59a、57a、轴环59b及副车架紧固孔52f中,从下侧穿插有螺栓B。螺栓B的前端侧与固定在副车架紧固孔52f上侧的螺母N螺合,由此副车架54、隔板57和副车架安装部52这三个部件被一体地紧固固定。
接下来参照图7来详细说明侧车架主体24。
侧车架主体24构成为包含支承部24a和倾斜部24b。支承部24a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部位。在支承部24a上垂下设置有前侧车架侧紧固部24c。副车架54的前紧固部58(参照图1)通过螺栓(省略图示)而紧固固定于前侧车架侧紧固部24c。此外,前紧固部58也可以紧固固定于倾斜部24b。
倾斜部24b是与支承部24a的后端连续且沿着前围板36的倾斜而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的部位。倾斜部24b通过焊接而与前围板36接合。
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10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0来说明其作用效果。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发生了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前侧车架14由于正面碰撞荷载F而弯曲变形。通过该变形,前侧车架14的支承部24a与副车架54的前紧固部58之间的固定脱开。
另外,在车辆10发生了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单元U(参照图1)向后方移动,通过该动力单元U而副车架54被向后方推压。当副车架54被向后方推压时,如图9的(a)所示,螺栓B将副车架紧固孔52f的孔壁及螺母N向后方推压,因此副车架54及前围板横梁50相对于前侧车架14而向后方相对移动(参照图9的(a)的箭头Y1)。
此时,通过前围板横梁50正将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连结,因此,由于要向后方相对移动的前围板横梁50与要相对地向前方前进的前侧车架14之间的行进方向的相位差(参照图9的(a)的箭头Y1、Y2),剪切力集中于副车架紧固孔52f与前侧车架1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剪切力集中部位S形成有裂纹产生部52g,所以以裂纹产生部52g为起点产生裂纹C。裂纹C从裂纹产生部52g向车宽方向内侧行进而到达副车架紧固孔52f。如图9的(b)所示,裂纹C从副车架紧固孔52f进一步向车宽方向内侧行进而到达裂纹扩大部52h。由此,安装底面52a以裂纹产生部52g、副车架紧固孔52f和裂纹扩大部52h相连的方式断裂,螺母N向下侧露出。
当安装底面52a的断裂进一步前进时,如图10的(a)(b)所示,螺栓B及螺母N从包含副车架紧固孔52f的断裂部位脱落,副车架54从车身12脱落。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车架54的第二滑动面55a与副车架安装部52的第一滑动面52j滑动接触,因此副车架54容易向落入底板下方的方向移动。由此,螺栓B及螺母N从断裂部位脱落,进而副车架54容易从车身12脱落。
此外,如图8所示,被输入到前侧车架14的前端的正面碰撞荷载F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支而相对于外车架26作为荷载F1传递。另一方面,正面碰撞荷载F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支而相对于内车架28作为荷载F2传递。另外,正面碰撞荷载F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支而相对于外伸叉架40作为荷载F3传递。而且,正面碰撞荷载F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支而相对于前围板横梁50作为荷载F4传递。像这样,被输入到前侧车架14的正面碰撞荷载F相对于内车架28、外车架26、外伸叉架40及前围板横梁50这四个车架而分散成荷载F1~F4地传递。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裂纹产生部52g形成在副车架紧固孔52f与前侧车架14之间的剪切力集中部位S。因此,能够使裂纹C从裂纹产生部52g行进至副车架紧固孔52f。由此,螺栓B从副车架紧固孔52f脱落,而能够使副车架54脱落,进而能够抑制副车架54与配置在其后方的前围板36之间的干涉。也就是说,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引发碰撞时的副车架54的脱落。另外,由于与副车架紧固孔52f独立地形成裂纹产生部52g,而不对副车架紧固孔52f自身进行切缺等加工,所以能够抑制平常时的副车架54的支承刚性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在副车架安装部52的安装底面52a上焊接固定有螺母N,螺母N的焊接断裂荷载设定得比副车架安装部52的板切断荷载大。由此,与螺母N的焊接断裂相比,先从副车架安装部52的螺母N周边产生裂纹C,而能够稳定地使副车架安装部52断裂。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副车架安装部52在裂纹产生部52g的隔着副车架紧固孔52f的相反侧具有裂纹扩大部52h。由此,裂纹C容易行进,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安装部52断裂,进而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54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副车架紧固孔52f相对于裂纹产生部52g及裂纹扩大部52h而配置在前方,将裂纹产生部52g和裂纹扩大部52h相对于副车架紧固孔52f连结的假想线L2呈向前方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由此,由于行进方向的相位差而产生的副车架安装部52的裂纹C以从副车架紧固孔52f绕过的方式行进,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安装部52断裂,进而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54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副车架安装部52具有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的第一滑动面52j,副车架54具有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且能够与第一滑动面52j滑动接触的第二滑动面55a。由此,在正面碰撞时副车架54的第二滑动面55a与副车架安装部52的第一滑动面52j滑动接触,因此副车架54容易向落入底板下方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54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5所示,在副车架54的上表面设置有稳定器64,横梁主体51的主体底面51a呈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由此,在副车架54从副车架安装部52脱落而进一步向后方移动了时,能够抑制设置在副车架54的上表面的稳定器64与横梁主体51之间的干涉。因此,副车架54向后方的移动变顺畅,裂纹C的行进变顺畅。
若使横梁主体51的主体底面51a为拱形状,则由于截面面积减少,所以强度及刚性有可能会降低。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横梁主体51经由底面板19而与在底面板19的车宽方向中央安装车身部件的安装托架60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强度及刚性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侧车架主体24的后端的分支点P分支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在隔着作为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的分支部3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结合有外伸叉架40及前围板横梁50。由此,施加到前侧车架14的碰撞荷载相对于内车架28、外车架26、外伸叉架40及前围板横梁50这四个框架而分散地传递,因此除全平面(full flat)碰撞以外,即使是偏移碰撞那样的输入荷载大的碰撞,也能够抑制底面板19的变形。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副车架5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前方部位固定于支承部24a,在副车架5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后方部位固定于与作为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的分支部30相邻或接近的副车架安装部52。因此,当在正面碰撞时支承部24a及倾斜部24b折曲而与副车架54的前方部位的固定脱开时,副车架54被向后方推压。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安装部52断裂,进而能够容易地使副车架54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副车架54具有供螺栓B穿插的轴环59b、和借助螺栓B而与轴环59b连结且从轴环59b朝向前方延伸的隔板57。由此,在正面碰撞时容易通过隔板57向螺栓B赋予荷载,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使副车架安装部52断裂,进而能够更加容易地使副车架54脱落。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贯穿孔构成了裂纹产生部52g及裂纹扩大部52h,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薄壁部、狭缝、切缺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副车架紧固孔52f、裂纹产生部52g和裂纹扩大部52h为向前方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配置,但例如也可以为沿着车宽方向呈直线状排列的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主体底面51a形成为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但例如也可以沿着车宽方向形成为直线状。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
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将一对所述前侧车架彼此连结的前围板横梁;和
配置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前围板横梁而配置在前方的副车架,
所述前围板横梁具有:
横梁主体;和
将所述横梁主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和所述前侧车架连结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安装部,
所述副车架安装部具有:
供将该副车架安装部和所述副车架紧固的紧固部件穿插的副车架紧固孔;和
形成在所述副车架紧固孔与所述前侧车架之间的至少一个裂纹产生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螺母,
所述螺母的焊接断裂荷载设定得比所述副车架安装部的板切断荷载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安装部在所述裂纹产生部的隔着所述副车架紧固孔的相反侧具有裂纹扩大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紧固孔相对于所述裂纹产生部及所述裂纹扩大部而配置在前方,
将所述裂纹产生部和所述裂纹扩大部相对于所述副车架紧固孔连结的假想线呈向前方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安装部具有与所述副车架紧固孔相比形成在前方且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的第一滑动面,
所述副车架具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插的后紧固部;和与所述后紧固部相比形成在前方、且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动面滑动接触的第二滑动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副车架的上表面的稳定器,
所述横梁主体的底面呈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相对于所述横梁主体而配置在上方的底面板;和
固定在所述底面板的上表面且用于在所述底面板的车宽方向中央安装车身部件的安装托架,
所述横梁主体经由所述底面板而与所述安装托架接合。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前侧车架主体、和从位于所述前侧车架主体的后端的分支点分支的外车架及内车架,
在隔着作为所述外车架和所述内车架的所述分支点的分支部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结合有外伸叉架及所述前围板横梁。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车架具有:
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部;
与所述支承部的后端连续、且沿着前围板的倾斜而越趋向后方则越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和
从位于所述倾斜部的后端的分支点分支的外车架及内车架,
所述副车架的前方部位固定于所述支承部或所述倾斜部,
所述副车架的后方部位固定于与作为所述外车架和所述内车架的所述分支点的分支部相邻的所述前围板横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具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插的轴环、和借助所述紧固部件而与所述轴环连结且从所述轴环朝向前方延伸的隔板。
CN201810377597.XA 2017-04-26 2018-04-25 车身前部构造 Active CN108791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7239 2017-04-26
JP2017087239A JP6469753B2 (ja) 2017-04-26 2017-04-26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1509A true CN108791509A (zh) 2018-11-13
CN108791509B CN108791509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09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7597.XA Active CN108791509B (zh) 2017-04-26 2018-04-25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69753B2 (zh)
CN (1) CN1087915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648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 F.泰克 车辆用副车架
CN112918571A (zh) * 2019-12-05 202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体
CN113498395A (zh) * 2019-03-08 2021-10-12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构造
CN11467093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58681A (ko) 2020-06-24 2021-12-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전방구조
JP7497674B2 (ja) * 2020-11-17 2024-06-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1815A (ja) * 2007-10-23 2009-05-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3119359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
JP2014004990A (ja) * 2012-05-31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4004849A (ja) * 2012-06-21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14201283A (ja) * 2013-04-09 2014-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105882755A (zh) * 2015-02-18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205706859U (zh) * 2015-05-14 2016-11-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底盘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8401A1 (ja) * 2011-07-30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870867B2 (ja) * 2012-07-17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1815A (ja) * 2007-10-23 2009-05-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3119359A (ja) * 2011-12-08 2013-06-1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
JP2014004990A (ja) * 2012-05-31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4004849A (ja) * 2012-06-21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14201283A (ja) * 2013-04-09 2014-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105882755A (zh) * 2015-02-18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205706859U (zh) * 2015-05-14 2016-11-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底盘组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395A (zh) * 2019-03-08 2021-10-12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构造
CN113498395B (zh) * 2019-03-08 2023-07-21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构造
CN111746648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 F.泰克 车辆用副车架
CN112918571A (zh) * 2019-12-05 202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体
CN112918571B (zh) * 2019-12-05 2024-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体
CN11467093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结构
US11673609B2 (en) 2020-12-24 2023-06-13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14670930B (zh) * 2020-12-24 2023-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1509B (zh) 2020-12-22
JP6469753B2 (ja) 2019-02-13
JP2018184089A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1509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4428195B (zh) 车厢体构造
US1023288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WO2014162493A1 (ja) 車体構造
JP2017043155A (ja) 車両下部構造
US10899389B2 (en) Vehicle substructure
JP2015123811A (ja) 車両骨格構造
WO2015045836A1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109249882A (zh) 车身构造
US10322753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2019098827A (ja) 車両側部構造
CN106043450A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102476656B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6376183B2 (ja) 車体構造
JP2016222137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9127054A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10505995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866826A (zh) 车辆的车身安装托架
JP7213224B2 (ja) 車体構造
CN105459940B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2009012634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US20170113733A1 (en) Vehicle upper body structure
JP2019123272A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2019084865A (ja) バッテリ搭載車両の構造
JP200616853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