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7288B -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7288B
CN108657288B CN201810165708.0A CN201810165708A CN108657288B CN 108657288 B CN108657288 B CN 108657288B CN 201810165708 A CN201810165708 A CN 201810165708A CN 108657288 B CN108657288 B CN 108657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surface portion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57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57288A (zh
Inventor
益田晃义
渡边重昭
塚本英行
永寿伴宽
松冈秀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57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57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2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使悬架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承到悬架外壳,并且有效地抑制该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具备:轮罩(24)、侧框(6)、具有减震器(41)和弹簧(44)的悬架(40)、以及将侧框(6)和轮罩(24)连结的悬架外壳(50),在悬架外壳(50)设置有:支承部(52),支承减震器(41);以及弹簧承接部(72),在比侧框(6)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比侧框(6)的下端更靠车体上方侧支承弹簧(44)的上端部,在弹簧承接部(72)的车体下方侧设置将侧框(6)和弹簧承接部(72)连结的连结部(101、102)。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悬架外壳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属于车体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在车体后部设置有悬架外壳,该悬架外壳具有跨过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和容纳后轮的轮罩支承悬架的减震器的支承部。
一般来说,减震器朝向车体上方侧而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地配置,所以在后轮颠簸时,从减震器输入至悬架外壳的载荷中包含有车体宽度方向的朝内的成分。因此,悬架外壳中容易产生支承部向车厢内侧倾倒那样的变形(以下称作“内倾变形”)。
因此,在以往的悬架外壳中,例如在支承部设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放射状的肋等,采取用于抑制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的各种加强对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7374号公报
然而,作为车辆用的悬架,已知与减震器同轴地配置有弹簧的类型。在搭载有这种悬架的车体后部,除了悬架的减震器之外,还要使弹簧也支承到悬架外壳。
但是,这种情况下,除了来自减震器的载荷之外,来自弹簧的载荷也输入至悬架外壳,所以需要用于抑制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的进一步的对策。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悬架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承到悬架外壳,并且有效地抑制该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如下那样构成。
本发明的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具备:
轮罩,设置于车体后部的侧面部,容纳车轮;
侧框,在所述轮罩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
悬架,具有在所述侧框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减震器和以卷绕该减震器的方式配置的弹簧,在比所述弹簧更靠下方承载所述车轮;以及
悬架外壳,具有支承所述减震器的支承部,将所述侧框和所述轮罩连结,
所述悬架外壳具有弹簧承接部,该弹簧承接部在比所述侧框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比所述侧框的下端更靠车体上方侧支承所述弹簧的上端部,
在所述弹簧承接部的车体下方侧,设置有将所述侧框和所述弹簧承接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连结的连结部。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弹簧承接部的下面具有大致圆形的轮郭,
在所述弹簧承接部设置有供所述减震器插通的贯通孔。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悬架具有配置在比所述支承部更靠车体下方侧的减震限位器,
所述悬架外壳具有周壁部,该周壁部从所述支承部向车体下方侧延伸,以包围所述减震限位器的方式配置,
所述弹簧承接部设置为,从所述周壁部的下缘朝向径方向外侧以突缘状扩展。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至方案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悬架外壳具备沿着所述弹簧承接部的周缘部断续或连续地延伸的高刚性部。
另外,本说明书所称的“高刚性部”,指的是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难以变形的部分。作为“高刚性部”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凸部、凹部、肋、或者厚壁部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在支承悬架的减震器的悬架外壳设置有弹簧承接部,由此,能够通过该弹簧承接部支承悬架的弹簧的上端侧。此外,弹簧承接部通过设置于其车体下方侧的连结部与侧框连结,能够实现弹簧承接部和侧框的举动的一体化。因此,从悬架的弹簧向弹簧承接部输入了载荷时,抑制弹簧承接部相对于侧框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弹簧承接部中承受来自弹簧的载荷的部分,由从贯通孔的外周部直到弹簧承接部的外周部的环状部分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弹簧承接部的面积的最小化,从而提高弹簧承接部的面刚性、并且提高弹簧承接部对弹簧的支承强度。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在悬架外壳的周壁部容纳悬架的减震限位器,所以能够省略以往作为悬架的专用零件使用的减震限位器外壳。
此外,弹簧承接部和支承部经由周壁部相互连结,由此,能够提高弹簧承接部及支承部的面刚性。进而,从弹簧输入至弹簧承接部的载荷经由周壁部分散到车体上方侧,从而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到弹簧承接部。因此,抑制了弹簧承接部的局部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弹簧承接部对弹簧的支承强度。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弹簧承接部的面刚性通过沿着其周缘部的高刚性部而得到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弹簧承接部对弹簧的支承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厢内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厢外侧观察同后部车体构造的侧面图。
图3是从车体前方侧观察同后部车体构造的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4是从车厢内侧的斜上方观察悬架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从车厢外侧的斜下方观察悬架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从车厢外侧观察悬架外壳的侧面图。
图7是从车体上方侧观察悬架外壳的图6的B-B线截面图。
图8是从车体下方侧观察悬架外壳的一部分的底面图。
图9是从车体前方侧观察悬架外壳的图6的C-C线、D-D线、E-E线的各截面图。
图10是从车体后方侧观察悬架外壳的图6的F-F线截面图。
图11是从车厢外侧的斜下方观察悬架外壳和轮罩内侧件的接合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2是从车厢外侧的斜前方观察悬架外壳和侧框的连结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3是从车体上方侧观察悬架外壳及其周边部的平面图。
图14是从车厢内侧的斜后方观察悬架外壳的后侧载荷传递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5是从车体上方侧观察同后侧载荷传递部及其周边部的图1的G-G线截面图。
图16是从车体前方侧观察同后侧载荷传递部及其周边部的图1的H-H线截面图。
图17是从车厢外侧的斜前方观察变形例的悬架外壳与侧框的连结部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汽车;2地板;5横梁;6侧框;10顶棚侧轨;12C立柱;14D立柱;20侧板;24轮罩;25轮罩外侧件;26轮罩内侧件;27轮罩的载荷传递部;32外立柱部件;34外侧加强部件;36侧撑条;38上侧撑条部件;40悬架;41减震器;42活塞杆;43芯柱;44盘簧;46橡胶片;48减震限位器;50悬架外壳;52支承面部(支承部);56连接部;58下侧接合面部;59中段台部;60纵壁部;62周壁部;63前壁部;64后壁部;67、68凹陷部;65、66肋;69上侧接合面部;71a肋;73、74、75突出部(高刚性部);77撑条部;78、79加强肋;80前侧载荷传递部;81连结面部;82侧面部;84连络面部;85后侧载荷传递部;90下侧延长部;91a肋;101、102连结部件(连结部);201、202连结部;250悬架外壳;258下侧接合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另外,在各附图中,图示了车体宽度方向的一方侧(车体右侧)的车体构造,但是另一方侧(车体左侧)也同样地构成。此外,在各附图中,前/后、内/外、以及上/下所示的方向分表示车体前后方向、车体宽度方向、以及车体上下方向。
[整体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汽车1具备:构成车厢内空间的地板部的地板2、沿着地板2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而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侧框6、沿着顶棚面板(未图示)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而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顶棚侧轨10、以及从顶棚侧轨10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多个立柱部12、14。
侧框6、顶棚侧轨10及各立柱部12、14分别设置左右一对,但是在各附图中仅图示了车体右侧。
在地板2设置有倾斜部3,以形成车体后方侧部分的地板面比车体前方侧部分的地板面更高的台阶。由此,比起乘客的乘坐空间的地板面,该车体后方侧的后备箱空间的地板面更高地配置。在地板2中,在比倾斜部3更靠车体后方侧部分、即构成后备箱空间的地板部的部分设置有向车体下方侧鼓出的备胎盘4。
在侧框6,与地板2的倾斜部3相应地设置有朝向车体后方侧而向车体上方侧倾斜的抬起部7。在左右的侧框6之间架设有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5。横梁5的车体宽度方向端部与侧框6中的抬起部7的后端部连结。
横梁5沿着地板2配置,在横梁5和地板2之间形成有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经由横梁5有效地进行左右的侧框6之间的载荷传递。
如图3的截面图所示,侧框6具备相互接合的上框部件8及下框部件9。上框部件8及下框部件9例如对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
上框部件8具备:构成侧框6的上面的上壁部8a、从上壁部8a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内侧壁部8b、从内侧壁部8b的下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突缘部8c、以及从上壁部8a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向车体上方侧延伸的外侧壁部8d。
下框部件9具备:与上框部件8的上壁部8a的车体下方侧对置而构成侧框6的下面的下壁部9a、从下壁部9a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上方侧延伸的内侧壁部9b、从内侧壁部9b的上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突缘部9c、以及从下壁部9a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上方侧延伸的外侧壁部9d。
下框部件9的突缘部9c夹着地板2而与上框部件8的突缘部8c的下面重叠。上框部件8的突缘部8c、地板2及下框部件9的突缘部9c以3枚重叠的状态例如通过焊接而相互接合。
下框部件9的外侧壁部9d相对于上框部件8的外侧壁部8d和内侧壁部8b、以及下框部件9的内侧壁部9b,与它们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对置地配置。外侧壁部9d的上缘部与上框部件8的外侧壁部8d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面重叠,例如通过焊接接合到该外侧壁部8d。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侧框6,在上框部件8和下框部件9之间形成了在车体前后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
作为多个立柱部,从车体前方侧起依次配置有省略图示的A立柱(前立柱)及B立柱(中立柱)、以及图1及图2所示的C立柱(边立柱)12及D立柱(后立柱)14。如图1及图2所示,在C立柱12和D立柱14之间设置有三角窗16,在C立柱12和B立柱(未图示)之间设置有后排上下车用的后门开口部18。
汽车1具备:在与后门开口部18的车体后方侧邻接的部分构成车体的侧面部的侧板20、以及沿着该侧板20的下缘设置的后轮用的轮罩24。侧板20及轮罩24的前下端部与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边梁30(参照图1)的后端部连接。
侧板20具备在车体上下方向上相连配设的上板21和下板22。上板21的下端部和下板22的上端部例如通过焊接相互接合。
轮罩24具备:从侧板20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轮罩外侧件25(参照图2)、以及从侧板20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鼓出的轮罩内侧件26(参照图1)。
轮罩外侧件25及轮罩内侧件26例如对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如图3所示,轮罩外侧件25例如与侧板20的下板22一体地设置。轮罩内侧件26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下板22的车厢内侧的面。
如图2所示,C立柱12具备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外立柱部件32。外立柱部件32是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例如截面帽状的部件。外立柱部件32以其开放部被侧板20封盖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侧板20的车厢外侧的面。由此,在C立柱12中,在外立柱部件32和侧板20之间形成有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
外立柱部件32的上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顶棚侧轨10,外立柱部件32的下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轮罩外侧件25的上面部。由此,C立柱12将轮罩24和顶棚侧轨10连结,承担它们之间的载荷传递功能。
此外,在比C立柱12更靠车体后方侧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外侧加强部件34,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在侧板20的车厢外侧的面。外侧加强部件34是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帽状的部件,在与侧板20之间形成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
外侧加强部件34在其下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轮罩外侧件25的上面部,在上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D立柱14。像这样,将轮罩外侧件25和D立柱14连结的外侧加强部件34是承担轮罩24和D立柱14之间的载荷传递功能的载荷传递部件。
[轮罩内侧件]
如图1及图3所示,轮罩内侧件26具备:与侧框6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邻接地配置的车体侧面观察大致半圆状的纵壁部26a、从该纵壁部26a的周缘部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周壁部26b、以及从该周壁部26b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周缘部向径方向外侧扩展的突缘部26c。突缘部26c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下板22。
在轮罩内侧件26的纵壁部26a中的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陷部26d形成为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在纵壁部26a的下缘部设置有切缺26e(参照图11及图12)。另外,在图11及图12中省略了悬架40的图示。
悬架外壳50以从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封盖所述切缺26e的方式接合到在轮罩内侧件26。悬架外壳50的构造留待后述。
如图1及图14所示,在轮罩内侧件26设置有朝向车体上方侧且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载荷传递部27。载荷传递部27以从纵壁部26a及周壁部26b向车厢内侧鼓出的方式与轮罩内侧件26一体地设置。
载荷传递部27配置在比纵壁部26a的凹陷部26d更靠车体后方侧。载荷传递部27从纵壁部26a的车体上下方向中间部朝向车体上方侧而沿着纵壁部26a延伸到纵壁部26a和周壁部26b之间的角部,进而从所述角部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沿着周壁部26b延伸到突缘部26c。载荷传递部27的车体前后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其上端侧而逐渐变大。
如图15的截面图所示,载荷传递部27例如是朝向车厢外侧开放的截面帽状。载荷传递部27遍及其长度方向的大致全长具有同样的截面形状。即,载荷传递部27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为开放截面状。
载荷传递部27具有前面部27a、侧面部27b及后面部27c。前面部27a从侧面部27b的前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后面部27c从侧面部27b的后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前面部27a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车体前方侧倾斜地配置,后面部27c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车体后方侧倾斜地配置。在侧面部27b和前面部27a之间、以及侧面部27b和后面部27c之间分别形成有钝角的角部。由此,载荷传递部27的截面形状成为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扩开的形状。
如图1所示,载荷传递部27的上端部隔着侧板20而与外侧加强部件34的下端部对向配置。由此,载荷传递部27和外侧加强部件34经由侧板20相互连结,从而能够从轮罩内侧件26向外侧加强部件34有效地进行载荷传递。
[侧撑条]
在轮罩内侧件26的比凹陷部26d更靠车体前方侧,配设有使横梁5和C立柱12连结的侧撑条36。侧撑条36从横梁5的端部直到C立柱12的下端部,一边沿着轮罩内侧件26的车厢内侧的面一边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车体上方侧延伸。
侧撑条36具备: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轮罩内侧件26的上侧撑条部件38、以及与后述的悬架外壳50一体地设置且与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下端部连结的撑条部77。
上侧撑条部件38是向车厢外侧开放的截面帽状的长条部件。上侧撑条部件38例如是由板厚比轮罩内侧件26更厚的钢板构成的高刚性部件。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下端部例如通过SPR(自冲铆钉)而接合到撑条部77,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上端部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侧板20的下板22。
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上端部隔着侧板20而与外立柱部件32的下端部对向配置。由此,侧撑条36和C立柱12相互连结,能够有效地实现侧撑条36和C立柱12之间的载荷传递。
侧撑条36中的比上侧撑条部件38更靠车体下方侧部分,由悬架外壳50的撑条部77构成。关于撑条部77的构成,与悬架外壳50的构成的说明一并留待后述。
[悬架]
如图3所示,后轮用的悬架40支承到以将侧框6和轮罩内侧件26连结的方式设置的后述的悬架外壳50。
悬架4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具备:设置在车轮和车体之间而吸收冲击的盘簧44、以及在车轮和车体之间可伸缩地设置且吸收盘簧44的振动的减震器41。
减震器41与侧框6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邻接而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地配设。减震器41具备活塞杆42和芯柱43。活塞杆42相对于芯柱43滑动,由此,减震器41在其轴心方向上伸缩。减震器41的轴心相对于车体上下方向朝向车体上方侧而向车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倾斜(偏离)地配置。
芯柱43的下端部(未图示)经由铰结等与车轮连结。在芯柱43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安装有下弹簧片47。下弹簧片47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到芯柱43的外周面。
活塞杆42从芯柱43向车体上方侧突出地设置。在活塞杆42的上端部或上端附近部安装有上安装座45。上安装座45固定于悬架外壳50中的后述的支承面部52。由此,减震器41的上端部经由上安装座45及悬架外壳50连结到车体。
在上安装座45的车体下方侧且下弹簧片47的车体上方侧的位置,作为上弹簧片起作用的后述的弹簧承接部72一体地设置于悬架外壳50。弹簧承接部72经由上安装座45固定到活塞杆42,下弹簧片47固定到芯柱43,所以减震器41的轴心方向上的弹簧承接部72与下弹簧片47的间隔随着减震器41的伸缩而变化。
盘簧44以卷绕减震器41的方式配置在与该减震器41大致同轴上。另外,盘簧44的载荷轴不是必须与减震器41的轴心一致,也可以相对于减震器41的轴心倾斜地配置。
盘簧44夹装在悬架外壳50的弹簧承接部72和下弹簧片47之间。在盘簧44和弹簧承接部72之间存在橡胶片46,从而缓和后轮颠簸时的冲击,并且降低异响。
此外,悬架40具有配置在减震器41的轴心上的减震限位器48。减震限位器48例如是根据轴方向位置而外径变化的筒状部件,例如由橡胶或聚氨酯构成。减震限位器48与活塞杆42的外侧嵌合,在轴方向上配置在芯柱43和悬架外壳50的支承面部52之间。
[悬架外壳]
图4~图6中图示了悬架外壳50的整体。悬架外壳50例如是由铸件成型的铝合金制的部件。
[支承面部]
悬架外壳50具备支承悬架40的减震器41的支承面部52。支承面部52是与车体上下方向交叉地配置的板状部。支承面部52具有车体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车体宽度方向的宽度更大的细长的形状。支承面部52的车体宽度方向的宽度在该支承面部52的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央最大,朝向车体前方侧及车体后方侧的端部而逐渐变小。
在支承面部52的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供减震器41的活塞杆42插通的贯通孔53。此外,在支承面部52设置有多个螺栓插通孔54、55。螺栓插通孔54、55例如在比贯通孔53靠车体前方侧及车体后方侧各设置1个。贯通孔53及前后一对的螺栓插通孔54、55在支承面部52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并排地配置。
如图3所示,支承面部52在比侧框6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车体上方侧以与减震器41的轴心正交的方式配置。在支承面部52的上面安装有悬架40的上安装座45。上安装座45例如通过螺栓插通孔54、55中插通的螺栓49(参照图13及图14)而固定到支承面部52。螺栓49的紧固部在减震器41的车体前方侧及车体后方侧分别设置。减震器41经由上安装座45固定到支承面部52。
如图3~图6所示,悬架外壳50具备从支承面部52中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向车体上方侧立起而与轮罩内侧件26连结的上侧接合面部69。上侧接合面部69通过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接合部R1、R2、R3、R4(参照图11),例如通过SPR而接合到轮罩内侧件26中的切缺26e的上侧周缘部。
[连接部]
此外,悬架外壳50具备使支承面部52与侧框6连接的连接部56。连接部56具有:与车体宽度方向交叉地配置而与侧框6连结的下侧接合面部58、从下侧接合面部58的上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中段台部59、以及从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朝向车体上方侧延伸到支承面部52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缘部的纵壁部60。
图9(a)、图9(b)、及图9(c)分别是从车体前方侧观察悬架外壳50的图6的C-C线截面图、D-D线截面图及E-E线截面图。如图9(a)~图9(c)所示,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的悬架外壳50的截面形状,是在从下侧接合面部58经由中段台部59、纵壁部60及支承面部52到达上侧接合面部69的部分随着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变高的台阶状。
如图4~图6所示,下侧接合面部58以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带状。下侧接合面部58的下缘一边以波状蛇行一边沿车体前后方向延设。下侧接合面部58与侧框6的外侧壁部8d的车厢内侧的面重叠地配置(参照图3),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例如通过SPR接合到侧框6。
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下侧接合面部58比支承面部52更长地形成。下侧接合面部58的前端比支承面部52的前端更位于车体前方侧,下侧接合面部58的后端比支承面部52的后端更位于车体后方侧。
中段台部59以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细长地形成。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缘部在从车体上下方向观察时形成为朝向车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稍微鼓出的圆弧状。
如图3所示,中段台部59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稍微向车体上方侧倾斜地配置。在中段台部59和下侧接合面部58之间形成有钝角的角部。
如图4所示,纵壁部60的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由从支承面部52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周壁部62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构成,纵壁部60中的比周壁部62更靠车体前方侧及车体后方侧的各部形成为平板状。
[周壁部]
如图4~图7所示,周壁部62是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如图8所示,周壁部62的内周面比支承面部52的贯通孔53更大径,从轴方向观察时,与该贯通孔53以同心圆状配置。
如图3所示,周壁部62以包围配置在支承面部52的车体下方侧的悬架40的减震限位器48的方式配置。像这样,减震限位器48容纳在周壁部62内,从而保护减震限位器48免受异物或水等的损害。
如图4~图7所示,在悬架外壳50上,在周壁部62的车体前方侧设置有前壁部63,在周壁部62的车体后方侧设置有后壁部64。前壁部63及后壁部64分别是与车体前后方向交叉地配置的平板状的壁部,从支承面部52向车体下方侧延伸。
如图7所示,前壁部63在从周壁部62的轴方向观察时,沿着该周壁部62的前端的切线方向配置,后壁部64在从周壁部62的轴方向观察时,沿着该周壁部62的后端的切线方向配置。
[弹簧承接部]
如图5所示,在悬架外壳50上,前述的弹簧承接部72从中段台部59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弹簧承接部72设置于周壁部62的下端部。更具体地说,弹簧承接部72从周壁部62的下缘朝向径方向外侧以突缘状扩展。由此,在弹簧承接部72的中央部形成有由周壁部62的内周面构成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插通减震器41的活塞杆42(参照图3)。
如图3所示,弹簧承接部72配置在比侧框6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车体上方侧,例如经由橡胶片46支承悬架40的盘簧44的上端部。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悬架外壳50不仅通过支承面部52支承减震器41,还能够利用设置于中段台部59的弹簧承接部72支承盘簧44。
此外,设置于周壁部62的下端部的弹簧承接部72与中段台部59相连,周壁部62在其下端侧经由弹簧承接部72与中段台部59连结。进而,周壁部62的上端侧与支承面部52连结,所以支承面部52和中段台部59经由周壁部62相互连结。由此,有效地抑制由下侧接合面部58、中段台部59、纵壁部60及支承面部52构成的台阶状截面的变形。
如图5及图8所示,弹簧承接部72的下面具有大致圆形的轮郭。即,在弹簧承接部72承接来自盘簧44的载荷的部分,由从所述贯通孔的外周部直到弹簧承接部72的外周部的环状部分构成,由此,实现弹簧承接部72的面积的最小化。
在弹簧承接部72的周缘部设置有从弹簧承接部72向车体下方侧突出的突出部73、74、75。突出部73、74、75在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
多个突出部73、74、75例如具有:沿着弹簧承接部72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半部的周缘连续地延伸的俯视半圆状的第1突出部73、沿着比弹簧承接部72的中心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内侧且车体前方侧的部分的周缘而以俯视圆弧状延伸的第2突出部74、以及沿着比弹簧承接部72的中心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内侧且车体后方侧的部分的周缘而以俯视圆弧状延伸的第3突出部75。第1、第2、第3突出部73、74、75在周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
像这样设置于弹簧承接部72的周缘部的突出部73、74、75,具有在径方向上定位橡胶片46及盘簧44的上端部的定位功能,并且还作为提高弹簧承接部72的面刚性的高刚性部起作用。由此,提高弹簧承接部72对盘簧44的支承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的突出部73、74、75构成的高刚性部沿着弹簧承接部72的周缘部断续地延伸,但是高刚性部也可以遍及弹簧承接部72的周缘部的全周连续地设置。
[弹簧承接部与侧框的连结]
此外,悬架外壳50为了将弹簧承接部72连结到侧框6而具有从弹簧承接部72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的被连结部73a、73b。
被连结部73a、73b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前后一对。各被连结部73a、73b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交叉的肋状部,与第1突出部73的周方向端部相连地设置。此外,各被连结部73a、73b比第1突出部73的下端更向车体下方侧突出。前侧的被连结部73a与第2突出部74的车体前方侧邻接地配置,后侧的被连结部73b与第3突出部75的车体后方侧邻接地配置。
如图12所示,弹簧承接部72经由设置于其车体下方侧的上述的被连结部73a、73b和连结部件101、102与侧框6连结。
连结部件101、102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前后一对。这些连结部件101、102例如对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
各连结部件101、102具有: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交叉地配置而与弹簧承接部72连结的第1连结面部103、在车体宽度方向上交叉地配置而与侧框6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连结的第2连结面部104、以及在车体上下方向上交叉地配置而与侧框6的车体下方侧连结的第3连结面部105。
第2连结面部104例如通过焊接而与侧框6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面接合。第3连结面部105从第2连结面部104的下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到侧框6的车体下方侧的面。
在前侧的连结部件101,第1连结面部103从第2连结面部104的前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第1连结面部103在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例如是朝向车体下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第1连结面部103的上端部例如通过SPR接合到悬架外壳50的前侧的被连结部73a的例如车体后方侧的面。
在后侧的连结部件102,第1连结面部103从第2连结面部104的后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第1连结面部103在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例如是朝向车体下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第1连结面部103的上端部例如通过SPR接合到悬架外壳50的后侧的被连结部73b的例如车体前方侧的面。
各连结部件101、102还具有与第1连结面部103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相连的突缘部106。前侧的连结部件101中的突缘部106从第1连结面部103向车体前方侧延伸,后侧的连结部件102中的突缘部106从第1连结面部103向车体后方侧延伸。各突缘部106的下端部与第3连结面部105相连。
另外,前后的连结部件101、102以第2连结面部104彼此或第3连结面部105彼此的至少一方相连的方式一体地设置。
如上述那样,弹簧承接部72经由被连结部73a、73b及连结部件101、102与侧框6连结,对于从悬架40的盘簧44(参照图3)输入了载荷时的举动,实现与侧框6的一体化。
[纵壁部的高刚性部]
如图4及图7所示,在纵壁部60设置有沿着周壁部62的前端部而在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前侧凹陷部67、以及沿着周壁部62的后端部而在车体上下方向上的槽状的后侧凹陷部68。前侧凹陷部67及后侧凹陷部68分别遍及纵壁部60的整个高度而设置。
此外,在纵壁部60设置有从纵壁部60的比前侧凹陷部67更靠车体前方侧部分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前侧肋65、以及从纵壁部60中的比后侧凹陷部68更靠车体后方侧部分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后侧肋66。前侧肋65及后侧肋66分别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此外,前侧肋65及后侧肋66分别遍及纵壁部60的整个高度而设置。
上述的凹陷部67、68及肋65、66是在纵壁部60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的高刚性部,通过这些高刚性部提高纵壁部60的面刚性。
如图4所示,从车体宽度方向观察时,纵壁部60中的前侧肋65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和支承面部52中的前侧的螺栓插通孔54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相互重叠。此外,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纵壁部60中的后侧肋66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和支承面部52中的后侧的螺栓插通孔55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相互重叠。
像这样,从车体宽度方向观察时,纵壁部60的各肋65、66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与基于螺栓49的上安装座45的紧固部(参照图13及图14)的车体前后方向位置重叠。因此,在支承面部52能够通过纵壁部60的设置有肋65、66的部分有效地支承被输入来自减震器41的载荷的紧固部及其周边部。
[撑条部及前侧载荷传递部]
在悬架外壳50中的比支承面部52更靠车体前方侧部分,设置有构成侧撑条36(参照图1)的一部分的撑条部77、以及从支承面部52向撑条部77传递载荷的前侧载荷传递部80。
撑条部77在比支承面部52更靠车体前方侧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撑条部77由向车厢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部构成。撑条部77的开口部被轮罩内侧件26从车厢外侧封盖(参照图11),由此,在撑条部77和轮罩内侧件26之间形成有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撑条部77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朝向车体上方侧而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配置。
如图4~图6所示,撑条部77具有:以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交叉的方式配置的前面部77a、从前面部77a中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后方侧延伸的侧面部77b、以及从侧面部77b中的车体后方侧的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而与前面部77a的车体后方侧对向配置的后面部77c。
在撑条部7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肋78、79,由此,抑制撑条部77的截面变形。加强肋78、79例如是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上侧加强肋78及下侧加强肋79。
各加强肋78、79在其车体前方侧缘部与前面部77a连结,在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与侧面部77b连结,在车体后方侧缘部与后面部77c连结。由此,撑条部77的内部空间通过各加强肋78、79而在车体上下方向上分隔开。
如图6所示,上侧加强肋78和下侧加强肋79朝向车体前方侧而向车体下方侧倾斜地配置。上侧加强肋78和下侧加强肋79在从车体宽度方向观察时,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
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撑条部77具有:从侧面部77b的车体上方侧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上面部77d、从上面部77d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向车体上方侧延伸的上侧突缘部77e、跨过上面部77d的车体前方侧缘部和上侧突缘部77e的车体前方侧缘部的前侧肋77f、以及跨过上面部77d的车体后方侧缘部和上侧突缘部77e的车体后方侧缘部的后侧肋77g。前侧肋77f由前面部77a的上端部构成,后侧肋77g由后面部77c的上端部构成。
进而,撑条部77具有:从前面部77a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朝向车体前方侧延伸的前侧接合面部77h、从侧面部77b的下缘部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接合面部77i、以及从后面部77c的下缘部朝向车体后方侧延伸的后侧接合面部77j。
前侧接合面部77h通过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接合部R10、R11、R12、R13(参照图11),例如通过SPR而接合到轮罩内侧件26。此外,内侧接合面部77i例如通过SPR接合到横梁5,后侧接合面部77j例如通过SPR接合到侧框6(参照图1)。
如图1所示,在撑条部77的上端部,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下端部以覆盖上面部77d、前侧肋77f及后侧肋77g的方式从车厢内侧重叠地配置,例如通过SPR接合。由此,撑条部77的上端部与上侧撑条部件38的下端部连结,从而构成由上侧撑条部件38和撑条部77构成的侧撑条36。
此外,撑条部77的下端部在内侧接合面部77i与横梁5接合,从而连结到该横梁5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由此,能够在侧撑条36和横梁5之间进行载荷传递。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悬架外壳50,在支承面部52和前侧载荷传递部80之间设置有沿着与车体前后方向交叉的面配置的间隔壁部70。
在隔着间隔壁部70的车体前方侧,设置有使上侧接合面部69向车体前方侧延长而成的延长面部83。延长面部83相对于轮罩内侧件26在其切缺26e的前侧周缘的接合部R8(参照图11)例如通过SPR接合。
间隔壁部70以将上侧接合面部69的前缘部、支承面部52的前缘部、以及纵壁部60的前缘部相互连结的方式设置。间隔壁部70在比支承面部52的前缘部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及车体上方侧分别突出地配置,间隔壁部70中的比支承面部52更向车体上方侧突出的部分,例如构成朝向车体上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的肋70a(参照图4)。
间隔壁部70中的比支承面部52更靠车体下方侧部分,在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例如形成为朝向车体下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参照图5)。间隔壁部70的下端部与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相连。
前侧载荷传递部80具有使支承面部52的前缘部与撑条部77的后面部77c连结的连结面部81。连结面部81沿着在车体上下方向上交叉的面而配置,从间隔壁部70朝向车体前方侧延伸。连结面部81在从车体宽度方向观察时,朝向车体前方侧向车体下方侧倾斜地配置(参照图6)。
连结面部81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经由角部与延长面部83的下缘部相连。即,连结面部81从延长面部83的下缘部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结面部81的后缘部配置在与支承面部52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即,连结面部81的后缘部经由间隔壁部70与支承面部52的前缘部连结。上述的肋70a跨过上侧接合面部69与延长面部83的边界部、以及连结面部81的后缘部而设置。肋70a的下端部在车体宽度方向上遍及连结面部81的后缘部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参照图13)。
经由这样设置的肋70a、上侧接合面部69及延长面部83,支承面部52及连结面部81能够有效地被轮罩内侧件26支承,并且通过肋70a提高支承面部52及连结面部81的面刚性。此外,从悬架40的减震器41向支承面部52输入了载荷时,从支承面部52直接或者经由上侧接合面部69传递到肋70a的载荷从肋70a的下端部直到连结面部81的后端部的整个宽度分散地输入。
进而,前侧载荷传递部80具有从连结面部81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侧面部82。侧面部82从间隔壁部70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前方侧延伸。侧面部82的下缘部经由角部与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相连。侧面部82的车体上下方向的宽度朝向车体前方侧而逐渐变小。
如图10所示,前侧载荷传递部80形成由连结面部81和侧面部82构成的L字状的开放截面。即,前侧载荷传递部80在车体前后方向上连续而形成为开放截面状。
另外,由前侧载荷传递部80形成的截面部并不必须是开放截面,在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以在悬架外壳50和例如轮罩内侧件26等其他部件之间形成闭合截面,还可以由悬架外壳50单体形成闭合截面。
悬架外壳50在前侧载荷传递部80不与轮罩内侧件26接合,但是在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车体上方侧邻接的上述的接合部R8与轮罩内侧件26接合,并且在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车体下方侧邻接的接合部R9也例如通过SPR与轮罩内侧件26接合。接合部R9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由侧面部82所占的区域中设置于下侧接合面部58。
如以上那样,在悬架外壳50中,在支承面部52和在其车体前方侧分离地配置的撑条部77之间设置有前侧载荷传递部80。由此,从悬架40的减震器41向支承面部52输入了载荷时,经由前侧载荷传递部80从支承面部52向撑条部77进行载荷传递,所以更有效。
此外,该载荷传递经由朝向车体前方侧向车体下方侧倾斜的连结面部81来进行,由此,能够将包含车体上下方向的朝下的成分的载荷输入到撑条部77。因此,在撑条部77中,容易实现从其上端朝向下端的方向的载荷传递,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从撑条部77向其下端侧的横梁5的载荷传递,由此,能够提高向车体各部的载荷分散效果。
如图6所示,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连结面部81从支承面部52的前端部朝向设置于撑条部77的内部的上侧加强肋78延伸。此外,上侧加强肋78的后端部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连结面部81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通过这样的连结面部81和上侧加强肋78的位置关系,撑条部77中的从连结面部81的载荷输入部被上侧加强肋78有效地加强。此外,上侧加强肋78朝向车体前方侧而向车体下方侧倾斜地配置,所以在上侧加强肋78能够得到从其上端朝向下端的方向的载荷传递。因此,能够将从前侧载荷传递部80输入到撑条部77的载荷在撑条部77向其下端侧有效地传递。
此外,设置在撑条部77的内部的下侧加强肋79的后端部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侧面部82的前下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由此,在撑条部77中,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下端部的载荷输入部被下侧加强肋79有效地加强。进而,朝向车体前方侧而向车体下方侧倾斜地配置的下侧加强肋79承担从其上端朝向下端的方向的载荷传递。因此,从前侧载荷传递部80经由撑条部77的向横梁5的载荷传递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后侧载荷传递部]
如图4~图6所示,在悬架外壳50的比支承面部52更靠车体后方侧部分,设置有将从悬架40输入至支承面部52的载荷传递到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后侧载荷传递部85。
在悬架外壳50,在后侧载荷传递部85和支承面部52之间设置有沿着与车体前后方向交叉的面配置的间隔壁部71。
间隔壁部71将上侧接合面部69的后缘部、支承面部52的后缘部及纵壁部60的后缘部相互连结。间隔壁部71在比支承面部52的后缘部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及车体上方侧分别突出地配置。
间隔壁部71中的比支承面部52更靠车体下方侧部分在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例如形成为朝向车体下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参照图5)。间隔壁部71的下端部与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相连。
在悬架外壳50中,在支承面部52的车体后方侧设置有使支承面部52与后侧载荷传递部85连络的连络面部84。连络面部84以与车体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从间隔壁部71向车体后方侧延伸。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络面部84相对于支承面部52配置在大致相同或者与车体下方侧邻接的高度位置。由此,连络面部84经由间隔壁部71与支承面部52的车体后方侧相连。
此外,在悬架外壳50中,在连络面部84的车体后方侧设置有与间隔壁部71的车体后方侧对置的后壁部92、以及从后壁部92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向车体后方侧延伸的后侧接合面部94。连络面部84架设在间隔壁部71和后壁部92之间。后侧接合面部94通过在车体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接合部R5、R6、R7(参照图11),例如通过SPR接合到轮罩内侧件26。
进而,悬架外壳50具备从连络面部84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侧壁部91。侧壁部91架设在间隔壁部71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和后壁部92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之间。侧壁部91的下端部与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相连。
上述的间隔壁部71及后壁部92中的比连络面部84靠车体下方侧的各部分和侧壁部91,具备从连络面部84向车体下方侧延伸的下侧延长部90。下侧延长部90形成为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コ字状(参照图7)。即,下侧延长部90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而形成为开放截面状。
另外,由下侧延长部90形成的截面部并不必须是开放截面,在下侧延长部90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以在悬架外壳50和例如轮罩内侧件26等其他部件之间形成闭合截面,还可以由悬架外壳50单体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4所示,在下侧延长部90的车体上方侧,设置有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对向配置的前侧肋71a及后侧肋92a。各肋71a、92a例如形成为朝向车体上方侧而前端变细的三角形状。
前侧肋71a由间隔壁部71中的比连络面部84更向车体上方侧突出的部分构成,跨过上侧接合面部69的后缘部和连络面部84的前缘部而设置。前侧肋71a的下端部在车体宽度方向上遍及连络面部84的前缘部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
后侧肋92a由后壁部92中的比连络面部84更向车体上方侧突出的部分构成,跨过后侧接合面部94的前缘部和连络面部84的后缘部设置。后侧肋92a在车体宽度方向上遍及连络面部84的后缘部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
后侧载荷传递部85从连络面部84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向车体上方侧延伸。后侧载荷传递部85具有:从上侧接合面部69的后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部86、从前面部86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向车体后方侧延伸的侧面部87、以及从侧面部87的后缘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后面部88。后面部88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与后侧接合面部94的前缘部相连。
前面部86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车体前方侧倾斜地配置。后面部88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车体后方侧倾斜地配置。在侧面部87和前面部86之间、以及侧面部87和后面部88之间,分别形成有钝角的角部。由此,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截面形状成为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扩开的帽形状。像这样,在后侧载荷传递部85中,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形成。
另外,由后侧载荷传递部85形成的截面部并不必须是开放截面,在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以在悬架外壳50和例如轮罩内侧件26等其他部件之间形成闭合截面,还可以由悬架外壳50单体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13及图14所示,后侧载荷传递部85与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下端部的车厢内侧的面重叠地配置。如图15所示,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截面形状是沿着载荷传递部27的车厢内侧的面的形状。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前面部86、侧面部87及后面部88分别与载荷传递部27的下端部中的前面部27a、侧面部27b及后面部27c的车厢内侧的面相接。由此,后侧载荷传递部85与载荷传递部27的下端部连结。
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前缘部经由上述的前侧肋71a与连络面部84连结,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后缘部经由上述的后侧肋92a与连络面部84连结。由此,提高连络面部84的面刚性,并且抑制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截面变形。
此外,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前面部86的前缘部与前侧肋71a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一体化,后面部88的后缘部与后侧肋92a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缘部一体化,从而分别形成为厚壁。由此,提高前面部86及后面部88的面刚性。
进而,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侧面部87与前侧肋71a及后侧肋92a一起形成为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由这些侧面部87、前侧肋71a及后侧肋92a构成的开放截面与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开放截面成为一体,在车体上下方向上连续。由此,前后的肋71a、92a与后侧载荷传递部85一起实现从连络面部84向车体上方侧的载荷传递功能。
此外,后侧载荷传递部85被前后一对肋71a、92a从车体宽度方向内侧支承,从而抑制后侧载荷传递部85相对于连络面部84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倾倒那样的变形。因此,容易良好地维持后侧载荷传递部85相对于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连结状态。
如图11所示,悬架外壳50在与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车体前方侧邻接的接合部R1和与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车体后方侧邻接的接合部R5,例如通过SPR接合到轮罩内侧件26。由此,有效地抑制后侧载荷传递部85相对于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下端部的相对位移,从而良好地维持后侧载荷传递部85相对于载荷传递部27的下端部的连结状态。
如以上那样,悬架外壳50的支承面部52经由连络面部84及后侧载荷传递部85与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连结。因此,从悬架40输入至悬架外壳50的支承面部52的载荷经由连络面部84及后侧载荷传递部85有效地传递至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
此外,连络面部84及后侧载荷传递部85被下侧延长部90从车体下方侧支承,有效地抑制连络面部84的变形及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位移。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从支承面部52经由连络面部84及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向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载荷传递。
进而,如图16所示,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将悬架外壳50的后侧载荷传递部85和从轮罩24向车体上方侧延伸的前述的外侧加强部件34的下端部连结。因此,从悬架外壳50传递至轮罩内侧件26的载荷传递部27的载荷经由外侧加强部件34有效地传递至车体的上方侧。
[作用效果]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悬架外壳50中,在后轮颠簸时,从悬架40的减震器41输入至支承面部52的载荷、以及从悬架40的盘簧44输入至弹簧承接部72的载荷,经由前侧载荷传递部80及撑条部77传递到横梁5和侧框6等车体下部,并且经由后侧载荷传递部85等传递到车体上部,从而有效地分散到车体后部的各部。
关于悬架外壳50中的载荷传递,更具体地说,输入至支承面部52的载荷经由前侧载荷传递部80传递到撑条部77,并且经由连络面部84传递到后侧载荷传递部85。
此外,输入至弹簧承接部72的载荷,经由周壁部62、前壁部63、后壁部64及纵壁部60传递到支承面部52,并且还能经由中段台部59传递到前侧载荷传递部80及下侧延长部90。从弹簧承接部72经由中段台部59传递到下侧延长部90的载荷,能够传递到与其车体上方侧相连的后侧载荷传递部85。
从支承面部52及弹簧承接部72传递到后侧载荷传递部85的载荷,经由与其车体上方侧连结的轮罩24的载荷传递部27和进一步与其车体上方侧连结的外侧加强部件34传递到D立柱14等车体上部。
因此,即使从悬架40的减震器41及盘簧44向悬架外壳50的支承面部52及弹簧承接部72输入了包含车体宽度方向的朝内的成分的载荷,也抑制该载荷所导致的应力集中到支承面部52及弹簧承接部72,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架外壳50向车厢内侧倾倒那样的变形(内倾变形)
进而,弹簧承接部72经由连结部件101、102与侧框6连结,从而实现弹簧承接部72和侧框6的举动的一体化,所以在后轮颠簸时,抑制弹簧承接部72相对于侧框6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架外壳50的内倾变形。
[变形例]
图17中示出了变形例的悬架外壳250。另外,在图17中,对于与图1~图16所示的上述的悬架外壳50的构成要素相同者,附加与图1~图16相同的符号。此外,在图17省略了悬架40的图示,但是与上述同样的悬架40也与上述同样地支承到悬架外壳250。
图17所示的悬架外壳250中,除了上述的下侧接合面部58,还设置有更向车体下方侧延长的下侧接合面部258,该下侧接合面部258例如通过SPR接合到侧框6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面。
此外,在悬架外壳250上一体地设置有使弹簧承接部72与侧框6连结的连结部201、202。连结部201、202例如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前后一对。各连结部201、202是以与车体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的例如三角形状的肋状部,跨过弹簧承接部72和下侧接合面部258设置。
通过这样构成的悬架外壳250,弹簧承接部72也经由连结部201、202及下侧接合面部258与侧框6连结,由此,从悬架40承受载荷时的举动与侧框6一体化,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悬架外壳250的内倾。
此外,连结部201、202与悬架外壳250一体化,从而能够省略与悬架外壳分体的连结部件101、102(参照图12),所以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和组装工时。
以上举出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悬架外壳50中,说明了从支承面部52向撑条部77传递载荷的前侧载荷传递部80是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L字状的开放截面部(参照图10)的例子,但是前侧载荷传递部80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开放截面状或闭合截面状。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悬架外壳50为铝合金制的例子,但是悬架外壳5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铝合金以外的金属材料或CFRP(碳纤维强化塑料)等。此外,悬架外壳50并不必须是铸件成型品,例如也可以是铸造品、锻造品、或者冲压成型品。进而,悬架外壳50并不是必须整体一体地成型,也可以将多个部件接合而形成。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轮罩24的载荷传递部27由轮罩内侧件26构成(参照图13~图16),但是载荷传递部27也可以由轮罩内侧件26和安装于其上的其他部件构成,也可以仅由安装于轮罩内侧件26的部件构成。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载荷传递部27遍及全长形成为开放截面状,但也可以是载荷传递部27的一部分整体形成为闭合截面状。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后部车体构造,使悬架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承到悬架外壳,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该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所以在具有这种车体构造的汽车的制造产业领域中能够良好地应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具备:
轮罩,设置于车体后部的侧面部,容纳车轮;
侧框,在所述轮罩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
悬架,具有在所述侧框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沿车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减震器和以卷绕该减震器的方式配置的弹簧,在比所述弹簧更靠下方承载所述车轮;以及
悬架外壳,具有支承所述减震器的支承部,将所述侧框和所述轮罩连结,
所述悬架外壳具有弹簧承接部,该弹簧承接部在比所述侧框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比所述侧框的下端更靠车体上方侧支承所述弹簧的上端部,
在所述弹簧承接部的车体下方侧,设置有将所述侧框和所述弹簧承接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连结的连结部,
所述连结部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被设置成前后一对,
各所述连结部具有:与车体前后方向交叉地配置而与所述弹簧承接部连结的第1连结面部、与车体宽度方向交叉地配置而与所述侧框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连结的第2连结面部、以及与车体上下方向交叉地配置而与所述侧框的车体下方侧连结的第3连结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所述弹簧承接部的下面具有大致圆形的轮郭,
在所述弹簧承接部设置有供所述减震器插通的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具有配置在比所述支承部更靠车体下方侧的减震限位器,
所述悬架外壳具有周壁部,该周壁部从所述支承部向车体下方侧延伸,以包围所述减震限位器的方式配置,
所述弹簧承接部设置为,从所述周壁部的下缘朝向直径方向外侧以突缘状扩展。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外壳具备沿着所述弹簧承接部的周缘部断续或连续地延伸的高刚性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所述悬架外壳具备沿着所述弹簧承接部的周缘部断续或连续地延伸的高刚性部。
CN201810165708.0A 2017-03-27 2018-02-28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57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763 2017-03-27
JP2017061763A JP6428821B2 (ja) 2017-03-27 2017-03-27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288A CN108657288A (zh) 2018-10-16
CN108657288B true CN108657288B (zh) 2021-07-13

Family

ID=6345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57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57288B (zh) 2017-03-27 2018-02-28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0150B2 (zh)
JP (1) JP6428821B2 (zh)
CN (1) CN108657288B (zh)
DE (1) DE1020180015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25174A1 (en) 2016-05-09 2017-11-09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WO2018135245A1 (ja) * 2017-01-20 2018-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7327175B2 (ja) * 2020-01-16 2023-08-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733A (en) * 1987-03-10 1989-10-2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0358769C (zh) * 2003-10-07 200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构造
CN105270478A (zh) * 2014-07-22 2016-01-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JP5950407B2 (ja) * 2013-02-22 2016-07-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0407B2 (ja) * 1975-04-02 1984-1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油圧圧下圧延機の自動リ−ク補償制御装置
JPH02182511A (ja) * 1989-01-10 1990-07-1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5536035A (en) * 1995-05-15 1996-07-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ual suspension shock tower
US6776402B2 (en) * 2000-11-20 2004-08-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encapsulated damper mount and hydraulic damper mounting structure in suspension of automobile
JP3912180B2 (ja) * 2002-05-22 2007-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輪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KR100527710B1 (ko) * 2003-05-21 200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스트럿어셈블리의 상단 마운팅부 구조
JP4005548B2 (ja) * 2003-10-07 2007-1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4077433B2 (ja) * 2004-07-07 2008-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6220162A (ja) * 2005-02-08 2006-08-24 Kayaba Ind Co Ltd 緩衝器
JP2008174186A (ja) * 2007-01-22 2008-07-31 Toyota Motor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5267761B2 (ja) * 2007-04-06 2013-08-21 Nok株式会社 バンプストッパ
JP2009061825A (ja) * 2007-09-04 2009-03-2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9137374A (ja) * 2007-12-05 2009-06-2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JP5029328B2 (ja) * 2007-12-05 2012-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163083B2 (ja) * 2007-12-05 2013-03-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9184547A (ja) * 2008-02-07 2009-08-2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ダンパハウジング構造
US7828330B2 (en) * 2008-03-17 2010-11-0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JP2010000997A (ja) * 2008-06-23 2010-01-07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JP2010223316A (ja) * 2009-03-23 2010-10-07 Nissan Motor Co Ltd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取付部材
JP5509842B2 (ja) * 2009-12-25 2014-06-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DE112010005423T5 (de) * 2010-03-29 2013-0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ützbefestigungshalterung,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r Frontdifferenzialgetriebeeinheit und Anbringungsstruktur einer Frontdifferenzialgetriebeeinheit
IT1400010B1 (it) * 2010-04-21 2013-05-09 V E T E G S R L Assieme di vincolo per l'ancoraggio di una sospensione ad un telaio di veicolo
JP5912621B2 (ja) * 2012-02-09 2016-04-27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懸架装置およびダストカバーの保持部材
US9873302B2 (en) * 2012-08-03 2018-01-23 Kyb Corporation Shock absorber
JP2014119097A (ja) * 2012-12-19 2014-06-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14097515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799069B2 (ja) * 2013-10-08 2015-10-2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02013017730A1 (de) * 2013-10-23 2015-04-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verstärkter Stoßdämpferanbindung
JP5915622B2 (ja) * 2013-10-30 2016-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JP6015687B2 (ja) * 2014-02-12 2016-10-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
JP6303239B2 (ja) * 2014-08-12 2018-04-04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6435741B2 (ja) * 2014-09-22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プストッパキャップ
JP6545505B2 (ja) * 2015-03-31 2019-07-17 Kyb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16163223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6390604B2 (ja) * 2015-12-21 2018-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390603B2 (ja) * 2015-12-21 2018-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500768B2 (ja) * 2015-12-21 2019-04-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390605B2 (ja) * 2015-12-21 2018-09-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332354B2 (ja) * 2016-07-27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432569B2 (ja) * 2016-07-27 2018-12-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733A (en) * 1987-03-10 1989-10-2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0358769C (zh) * 2003-10-07 200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构造
JP5950407B2 (ja) * 2013-02-22 2016-07-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05270478A (zh) * 2014-07-22 2016-01-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62038A (ja) 2018-10-18
US20180273109A1 (en) 2018-09-27
US10640150B2 (en) 2020-05-05
CN108657288A (zh) 2018-10-16
JP6428821B2 (ja) 2018-11-28
DE102018001540A1 (de)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9216B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JP659776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7662650B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US9884649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10494031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KR101185173B1 (ko) 측면 부재들을 갖는 미니-크래들의 중공의 본체 형태의결합 수단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전방 단부 어셈블리를지지하는 구조물 및 이에 대응하는 자동차
CN1076626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US9725122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6335551B (zh) 具有多罩壳形式的车轮装配件的机动车车身
CN109383633B (zh) 汽车的前部构造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KR101371466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 구조
JP4774976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9580109B2 (en) Rear en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body
CN108657288B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US10647362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KR2017006832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배터리 조립 구조
JP6263790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JP648548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465138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0371196B (zh) 支撑塔
JP4735189B2 (ja) 車両の底部車体構造
JP201817193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19154587U (zh) 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JP3907061B2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