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1473B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1473B
CN108631473B CN201810203656.1A CN201810203656A CN108631473B CN 108631473 B CN108631473 B CN 108631473B CN 201810203656 A CN201810203656 A CN 201810203656A CN 108631473 B CN108631473 B CN 108631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wiring pattern
wiring board
motor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36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1473A (zh
Inventor
草间健司
樋口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31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1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boards, i.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r similar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防止连接线圈的绕组及引线的配线基板的配线图案的烧坏。电动机(1)为8极12槽的电动机,在配线基板(8)上固定引线(27),经由配线基板(8)向线圈(26)供电。配线基板(8)为四层的印刷基板,形成有三角形连接三相的线圈(26)的配线图案。配线基板(8)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81)和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臂部(82)。线圈(26)经由端子销(28)与形成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的通孔(83)连接。引线(27)软钎焊在形成于配线基板(8)的表面层(8A)的焊盘(84)上,并通过固定部件(58)捆扎于臂部(82)。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配线基板向线圈供电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壳体内收容有定子及转子的电动机中,在配置于电动机壳体内的配线基板上连接线圈的绕组及供电用的引线,经由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进行向线圈的供电。专利文献1的电动机使用四层的印刷基板作为配线基板,具备形成于四层中的表面层的配线图案和形成于另外三层的U相、V相、W相的配线图案。各相的配线图案与对应的线圈的连接经由安装于贯通四层的通孔的端子销来进行。端子销被压入绝缘件,从线圈引出的绕组缠绕在端子销上。各相的配线图案经由端子销与设置于表面层的配线图案连接,U相、V相、W相的线圈进行星形接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4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0是设有星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的配线基板的说明图,图10(a)~(c)分别表示U相配线图案185U、V相配线图案185V、W相配线图案185W。另外,图10(d)表示设置于配线基板的表面层的配线图案185A。如图10(a)~图10(d)所示,以对三相线圈进行星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图案时,不能加粗图案宽度。另外,虽然在配线基板上设有连接引线的焊盘,但图10所示的现有例的配线基板是在从形成配线图案的环状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部分形成有焊盘。因此,从环状部分向引线的固定位置延伸的部分的图案宽度会变细。
在配线图案的图案宽度细的情况下,当流通大电流时,配线图案有可能烧坏。例如,当由蓄电池驱动等在低电压下驱动电动机时,若流通大电流,配线图案就有可能烧坏。作为即使是大电流也没有烧坏的可能性的配线方法,有通过母线进行配线的方法,但会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防止连接线圈的绕组及引线的配线基板的配线图案的烧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其具备磁铁;定子铁芯,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三相的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配线基板,其连接所述线圈的绕组及引线;以及电动机壳体,其***述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槽数N及所述磁铁的极数M满足以下的条件:N=3×n且M=2×n或4×n(n为1以上的整数),所述配线基板具备隔着绝缘层层叠的四层配线层,在所述配线层中的三层分别形成有连接同相的线圈的配线图案,另外一层是设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表面的表面层,在所述表面层形成有电连接所述引线的焊盘以及将所述焊盘和所述三层的配线图案连接的配线图案,通过形成于所述三层的配线图案及形成于所述表面层的配线图案对所述三相的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
根据本发明,能够经由形成于配线基板的配线图案对三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在槽数N为3×n且磁铁的极数M为2×n或4×n的情况下,以对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图案时,与以星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图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粗图案宽度。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因此,即使在低电压下使用电动机,也能够不使配线图案烧坏。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配线基板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在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设置所述配线图案及所述焊盘。这样,在将引线拉入到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内并与焊盘电连接时,不需要将连接焊盘和配线图案的部分的图案宽度缩窄。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配线基板具备自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向外周侧突出的臂部,所述引线固定于所述臂部。这样一来,在引线被拉拽时,力不易传递到焊盘和引线的固定部。因此,引线的固定脱开的可能性少。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臂部具备与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连接的缩颈部以及周向宽度比所述缩颈部宽的宽幅部。这样一来,在通过固定部件将引线固定于臂部的情况下,固定部件从臂部脱落的可能性少。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引线的被引出到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侧的部分被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侧面。这样一来,在引线被拉拽时,力不易传递到焊盘和引线的固定部。因此,引线的固定脱开的可能性少。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具备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覆盖所述焊盘及固定于所述焊盘的所述引线的部分。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粘接剂强化引线的固定。因此,引线的固定脱开的可能性少。另外,该情况下,理想的是,所述粘接剂层由绝缘性的粘接剂构成。由此,能够将焊盘和引线与其它部件绝缘。因此,能够防止引线彼此之间的短路、引线与其它部件之间的短路。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有所述线圈的所述绕组向所述槽的卷绕方向相同。这样,定子的制造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槽数N为3×n且设磁铁的极数M为2×n或4×n,使用对三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的配线图案向线圈供电,因此与使用对三相线圈进行星形接线的配线图案向线圈供电的情况相比,能够加粗图案宽度。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因此,能够在低电压下使用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电动机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反输出侧观察转子及定子的俯视图。
图4是从反输出侧观察配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5是罩部件的立体图及俯视图。
图6是通过配线基板对三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U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图8是V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图9是W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图10是设置有星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的配线基板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机,2…电动机部,3…电磁制动器,4…编码器,5…电动机壳体,6…编码器罩,7…密封材料,8…配线基板,8A…表面层,8U…U相配线层,8V…V相配线层,8W…W相配线层,9…罩部件,10…旋转轴,11…输出侧轴承,12…反输出侧轴承,13…电动机侧旋转轴,14…编码器侧旋转轴,21…磁铁,22…转子,23…定子,24…定子铁芯,25…绝缘件,26…线圈,26U…U相线圈,26V…V相线圈,26W…W相线圈,27…引线,28、28U、28V、28W…端子销,29…粘接剂层,31…摩擦板,32…电枢,33…板,34…螺线管,35…引线,41…磁铁保持架、42…编码器磁铁,43…感磁元件,44…传感器基板,45…基板保持架,46…传感器罩,47…传感器线,51…铁芯保持架,52…轴承保持架,53…制动器壳体,54…底部,55…筒状部,56…引线取出部,57…按压部件,58…固定部件,61…底部,62…侧壁部,63…传感器线取出部,81…配线图案形成部,82…臂部,83…通孔,84…焊盘,85A…接线用配线图案,85U…U相配线图案,85V…V相配线图案,85W…W相配线图案,86…环状区域,87…突出区域,88…接线区域,91…板状部,92…外周部,93…内周部,94…凸部,95…切口,100…输出轴,185A…配线图案,185U…U相配线图案,185V…V相配线图案,185W…W相配线图案,241…突极,251…反输出侧凸缘部,252…输出侧凸缘部,521…环状肋,551…小径部,561…切口,562…引线保持架,821…缩颈部,822…宽幅部,L…轴线方向,L1…输出侧,L2…反输出侧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机1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机1的轴线方向L的一侧和另一侧中、电动机1的输出轴100突出的一侧作为输出侧L1,将与输出轴100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作为反输出侧L2。电动机1的输出轴100设置于在电动机1的中心沿轴线方向L延伸的旋转轴10的输出侧L1的端部。
电动机1从旋转轴10的输出侧L1朝向反输出侧L2,按顺序配置电动机部2、电磁制动器3及编码器4。电动机部2及电磁制动器3被收容于电动机壳体5。编码器4被收容在安装于电动机壳体5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的编码器罩6的内侧。编码器罩6具备与电动机壳体5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对置的底部61和从底部61的外周缘朝向电动机壳体5立起的侧壁部62。侧壁部62的前端和电动机壳体5之间的间隙由密封材料7密封。
电动机壳体5由铝等金属构成。电动机壳体5具备包围电动机部2的外周侧的方筒状的铁芯保持架51、安装于铁芯保持架51的输出侧的端部的壁厚的轴承保持架52、包围电磁制动器3的外周侧及反输出侧L2的制动器壳体53。旋转轴10通过被形成于轴承保持架52的中央的凹部保持的输出侧轴承11及被形成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中央的凹部保持的反输出侧轴承12可旋转地支承。输出侧轴承11及反输出侧轴承12是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有可滚动的球的滚珠轴承。
制动器壳体53具备保持反输出侧轴承12的壁厚的底部54和从底部54的外周缘朝向铁芯保持架51立起的筒状部55。在筒状部55的前端形成有嵌入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侧的小径部551。另外,在轴承保持架52的反输出侧L2的面的外周缘形成有嵌入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侧的环状肋521。在铁芯保持架51的两端组装轴承保持架52及制动器壳体53而装配电动机壳体5时,小径部551及环状肋521的外周面和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面的间隙通过未图示的O型环被密封。
旋转轴10具备:具有从轴承保持架52向输出侧L1突出的输出轴100的电动机侧旋转轴13;以及固定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的反输出侧L2的端部的编码器侧旋转轴14。编码器侧旋转轴14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54向编码器罩6的内侧突出。电动机侧旋转轴13由磁性材料构成,编码器侧旋转轴14由非磁性材料构成。此外,电动机侧旋转轴13和编码器侧旋转轴14也可以由同一原料一体地形成。
电动机部2具备在电动机侧旋转轴13的外周面固接有磁铁21的转子22和包围转子22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定子23。定子23具备由层叠铁芯构成的定子铁芯24和经由绝缘件25卷绕在设置于定子铁芯24的多个突极241中的每一个上的线圈26。定子铁芯24通过热套或压入而固定于铁芯保持架51的内侧。在定子23的反输出侧L2配置连接线圈26的绕组的配线基板8及覆盖配线基板8的罩部件9。在配线基板8上连接从形成于电动机壳体5的侧面的引线取出部56拉绕至电动机壳体5的内侧的供电用的引线27。
编码器4为磁编码器,具备经由磁铁保持架41固定于编码器侧旋转轴14的前端的编码器磁铁42和在反输出侧L2与编码器磁铁42对置的磁阻元件等感磁元件43。编码器磁铁42的与感磁元件43对置的磁化面磁化出一个N极和一个S极。装设感磁元件43的传感器基板44经由基板保持架45固定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54。杯状的传感器罩46固定在编码器罩6的内侧。传感器基板44的外周侧及反输出侧L2被传感器罩46覆盖。
就编码器4而言,伴随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一体旋转的编码器侧旋转轴14的旋转,编码器磁铁42旋转,感磁元件43检测编码器磁铁42的旋转带来的磁场的变化。感磁元件43的检测结果经由与传感器基板44连接的传感器线47输出到外部。传感器线47从形成于编码器罩6的传感器线取出部63引出到外部。
电磁制动器3具备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一体旋转的圆环状的摩擦板31、在反输出侧L2与摩擦板31对置的圆环状的电枢32、在输出侧L1与摩擦板31对置的圆环状的板33、配置于电枢32的反输出侧L2的圆筒状的螺线管34。螺线管34通过螺栓固定于制动器壳体53。对螺线管34供电用的引线35和与电动机部2连接的引线27一起从引线取出部56引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
电磁制动器3具备对电枢32朝向摩擦板31施力的未图示的扭力弹簧。电磁制动器3在螺线管34中未通电的非通电时(非励磁时),摩擦板31通过扭力弹簧被夹持于电枢32和板33之间,因此通过摩擦力对电动机侧旋转轴13施加旋转负荷,产生制动力。另外,由于在对螺线管34通上电流的通电时(励磁时),电枢32抵抗扭力弹簧而被螺线管34吸引,因此在电枢32和摩擦板31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因为在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上未施加摩擦带来的旋转负荷,所以成为未作用制动力的状态。
(电动机部的配线构造及绝缘构造)
图2是电动机部2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从反输出侧L2观察转子22及定子23的俯视图。定子23具备12个突极241(参照图1),配置线圈26的槽数N为12。另外,转子22的磁铁21是将外周面分割成8极并沿周向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的8极磁化磁铁。即,本方式的电动机部2为8极12槽。此外,定子23的槽数N和磁铁21的磁化极数M也可以不是8极12槽。即,只要满足定子23的槽数N=3n且磁铁的磁化极数M=2n或4n的条件即可(n为1以上的整数)。例如,也可以为6极9槽或4极6槽。
在安装于定子铁芯24的各突极241的绝缘件25的径向的两端形成有凸缘部。如图2所示,配置于线圈26的径向外侧的凸缘部具备覆盖定子铁芯24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及覆盖定子铁芯24的输出侧L1的端面的输出侧凸缘部252。在本方式中,卷绕线圈26的突极241及绝缘件25的数量为12,因此,12处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呈圆环状配置。另外,在各绝缘件25上,在沿着反输出侧凸缘部251的内周面的两处压入端子销28。线圈26的绕组末端与从卷绕有该线圈26的绝缘件25突出的端子销28连接。例如,将绕组的端部缠绕于端子销28。
电动机部2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23具备三相线圈26。如图3所示,12个线圈26中的4个为U相线圈26U,剩余的8个中的4个为V相线圈26V,剩余的4个为W相线圈26W。U相线圈26U、V相线圈26V和W相线圈26W在周向上按顺序排列。因此,与U相线圈26U连接的端子销28U、与V相线圈26V连接的端子销28V以及与W相线圈26W连接的端子销28W在周向上按顺序各排列两个。此外,U相、V相、W相的排列顺序不限于这样的顺序,也可以为其它排列顺序。
如图2所示,配线基板8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81和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臂部82。臂部82具备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相连的缩颈部821和设置于臂部82的前端且周向的宽度比缩颈部821宽的宽幅部822。另外,配线基板8具备呈圆环状配置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的多个通孔83。配线基板8通过将从绝缘件25突出的端子销28***通孔83并进行软钎焊而固定于定子23。在***有端子销28的通孔83内涂布绝缘性的粘接剂。由此,端子销28被固定于通孔83。配线基板8通过比通孔83靠外周侧的缘部分与绝缘件25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抵接而在轴线方向L上被定位。
图4是从反输出侧L2观察配线基板8的俯视图。在配线基板8上固定3根引线27。在引线27的前端露出芯线。通过在形成于配线基板8的3处焊盘84上软钎焊引线27的芯线,将引线27固定于配线基板8,并将引线27与焊盘84电连接。在固定了引线27和焊盘84的部分涂布绝缘性的粘接剂(例如硅系粘接剂)。该粘接剂与将端子销28固定于通孔83的粘接剂相同。因此,在配线基板8上形成覆盖引线27的前端部及焊盘84的绝缘性的粘接剂层29(参照图1)。此外,图4中省略粘接剂层29的图示。
如图4所示,3根引线27从焊盘84朝向臂部82拉绕,通过固定部件58固定于缩颈部821。作为固定部件58,使用捆扎带或热收缩管、具有弹性的橡胶管等。设置于臂部82的前端的宽幅部822为防止固定部件58的脱落的形状。如图1所示,臂部82配置在引线取出部56,引线取出部56设置于电动机壳体5。引线取出部56具备将铁芯保持架51的反输出侧L2的端缘朝向输出侧L1切口的切口561(参照图1、图2)和以覆盖切口561的方式固定于铁芯保持架51的外周面的引线保持架562。配线基板8的臂部82穿过切口561突出到铁芯保持架51和引线保持架562之间的空间。
引线保持架562以横跨铁芯保持架51和制动器壳体53的接合部的方式安装。固定于臂部82的引线27在臂部82的前端向反输出侧L2弯曲,与向电磁制动器3供电用的引线35一起从制动器壳体53和引线保持架562的间隙取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在引线保持架562的反输出侧L2设置有引线固定部,该引线固定部将被取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并向轴线方向L拉绕的引线27、35固定于电动机壳体5的外侧面。引线固定部是通过螺丝紧固于制动器壳体53的外侧面的按压部件57将引线27、35固定的构造。
(罩部件)
如图1、图2所示,在配线基板8的反输出侧L2组装有圆环状的罩部件9。罩部件9具备从反输出侧L2(即与定子23相反的一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的圆环状的板状部91、从板状部91的外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圆筒状的外周部92、从板状部91的内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圆筒状的内周部93。如图2所示,在外周部92形成有用于使引线27穿过的切口95。切口95为将外周部92的周向的一部分切口的形状。罩部件9以使切口95与引线取出部56的角度位置一致的方式安装。
图5(a)是罩部件9的立体图,图5(b)是罩部件9的俯视图。如图5(a)所示,在罩部件9上形成有三个从板状部91向输出侧L1(即定子23侧)突出的肋状的凸部94。三个凸部94为相同直径的圆弧状,被配置在除形成有切口95的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如图1所示,罩部件9的凸部94的前端面与配线基板8在轴线方向L上对置。因此,通过凸部94限制罩部件9相对于配线基板8的轴线方向L上的位置,确保配线基板8和罩部件9的板状部91的距离。
如图1所示,罩部件9配置于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可以在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沿轴线方向L移动。罩部件9的外周部92延伸至比配线基板8靠输出侧L1(即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外周部92的轴线方向L的尺寸设定为以下尺寸:即使罩部件9在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最大程度移动到电磁制动器3侧的位置,外周部92的前端部也位于比配线基板8靠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另外,罩部件9的内周部93与外周部92相比,轴线方向L的尺寸短,但延伸至覆盖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的位置。
罩部件9的外周部92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51之间,从外周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另外,罩部件9的内周部93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和电动机侧旋转轴13之间,从内周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因此,外周部92将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与铁芯保持架51绝缘,同时,内周部93将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绝缘。另外,罩部件9的板状部91配置于电磁制动器3的板33和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之间。因此,板状部91将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及固定于基板表面的引线27与板33绝缘。
(配线基板)
配线基板8是四层配线层隔着绝缘层层叠而成的四层基板,具备形成有连接U相线圈26U的U相配线图案85U的U相配线层8U、形成有连接V相线圈26V的V相配线图案85V的V相配线层8V、形成有连接W相线圈26W的W相配线图案85W的W相配线层8W(参照图7~图9)。另外,另一层是形成有焊盘84及接线用配线图案85A的表面层8A。表面层8A设置于配线基板8的反输出侧L2的基板表面。图4的俯视图是从表面层8A这一侧观察的配线基板8的俯视图,表示表面层8A的配线图案。
配线基板8经由软钎焊于贯通四层的通孔83的端子销28连接各层的配线图案及各相的线圈26。各层的配线图案(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W相配线图案85W、接线用配线图案85A)以对三相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的方式构成。图6是示意性表示通过配线基板8对三相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U相配线层8U和U相线圈26U的说明图,图8是V相配线层和V相线圈26V的说明图,图9是W相配线层和W相线圈26W的说明图。图4、图7~图9中,阴影部分是各相的配线图案。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及W相配线图案85W分别具备设置于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的环状区域86和从环状区域86朝向基板外周缘沿径向突出的突出区域87。突出区域87形成为与各相的线圈26的数量及配置对应的位置及数量。本方式的电动机部2为8极12槽,三相线圈26以上述的U、V、W的顺序沿周向排列。因此,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在四处设置突出区域87。即,以90°的角度间隔在四处设置突出区域87。突出区域87的周向的宽度为包含相邻的两处通孔83的宽度。在周向上相邻的突出区域87之间分别设置有四处通孔83。
如图7~图9所示,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及W相配线图案85W除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错开这一点以外,为相同形状。各相的配线图案上的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为与配置各相的线圈26的角度位置对应的角度位置。如图3所示,在本方式中,从反输出侧L2观察,线圈26顺时针按U、V、W的顺序排列。因此,从反输出侧L2观察,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为顺时针按U、V、W的顺序各错开15°的角度位置。
在本方式中,U相线圈26U的数量为4,但这些U相线圈26U通过U相配线图案85U及W相配线图案85W并联连接。即,就各U相线圈26U而言,缠绕该U相线圈26U的绕组末端的两个端子销28U中的一个固定于U相配线图案85U的突出区域87所设有的通孔83。另一方面,另一个端子销28U固定在处于从U相配线图案85U的突出区域87偏离的位置的通孔83。例如,如图7所示,另一个端子销28U固定在处于与W相配线图案85W的突出区域87重叠的位置的通孔83。其结果是,在U相配线图案85U和W相配线图案85W之间,U相线圈26U被并联连接。同样,四个W相线圈26W通过W相配线图案85W和V相配线图案85V并联连接。另外,四个V相线圈26V通过V相配线图案85V和U相配线图案85U并联连接。
如图4所示,形成于表面层8A的接线用配线图案85A是将包含在周向上相邻的两处通孔83的扇型的接线区域88沿周向排列而成的图案。在设置于同一接线区域88的两处通孔83中,固定有连接不同相的线圈26的两个端子销28。由于各接线区域88彼此未连接,因此三相线圈26经由接线用配线图案85A被三角形接线。固定引线27的三处焊盘84在沿周向连续排列的三处接线区域88分别各设置一处。在本方式中,在最接近配线基板8的臂部82的三处接线区域88(带阴影的部分)设置焊盘84。接线区域88从配线基板8的外周缘附近扩展到内周缘附近,因此,能够确保焊盘84的宽广的形成区域。
(与现有例的图案宽度的比较)
图10所示的现有例的配线基板与上述方式同样,是被用于8极12槽的电动机的配线基板,是对该电动机的线圈进行星形接线的配线基板。图10(a)~(d)所示的星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与图4、7~9所示的三角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相比,图案宽度窄。即,设置于本方式的配线基板8的三角形配线用的配线图案形成包含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通孔的图案宽度,与之相对,图10(a)~(d)所示的星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具备仅包含一个通孔的图案宽度的部分。即,在像本方式那样利用三角形配线用的配线图案将线圈26接线的情况下,与使用星形接线用的配线图案相比,能够加粗图案宽度。
(本方式的主要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方式的电动机1构成为,经由形成于配线基板8的配线图案对三相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在像本方式那样槽数N为3×n且磁铁21的极数M为2×n或4×n的情况下,当以对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基板8的配线图案时,与像星形接线那样形成配线图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粗图案宽度。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因此,在低电压下使用电动机1且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能够不使配线图案烧坏。
本方式的配线基板8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81,在该配线图案形成部81设置配线图案(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W相配线图案85W)及焊盘84。这样,在将引线27拉入到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81并软钎焊于焊盘84时,不需要将连接焊盘84和配线图案的部分的图案宽度缩窄。例如,将焊盘设置在臂部82的前端时,需要沿着缩颈部821形成各相的配线图案,其结果是,需要形成细的配线图案,但无需使用这种配线图案。特别是在本方式中,因为在扇型的接线区域88内形成有焊盘84,所以无需设置宽度细的配线图案。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
在本方式中,配线基板8具备向比配线图案形成部81靠外周侧的位置突出的臂部82,引线27固定于臂部82。据此,即使引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的引线27被拉拽,力也不易向通过软钎焊将焊盘84和引线27固定的部分传递。因此,引线27从配线基板8脱开的可能性少。
在本方式中,就配线基板8而言,臂部82具备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相连的缩颈部821,在臂部82的前端形成有周向的宽度比缩颈部821宽的宽幅部822。因此,在将引线27通过固定部件58固定于缩颈部821的情况下,固定部件58从臂部82脱开的可能性少。因此,引线21相对于臂部82的固定脱开的可能性少。此外,配线基板8的臂部82的周向的宽度也可以相同。该情况下,如果采用使用捆扎带作为固定部件58,在臂部82上开孔并穿过捆扎带将引线27固定的构造,则能够防止固定部件58脱落。
在本方式中,引线27被引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侧后,利用按压部件57固定于电动机壳体5的外侧面(制动器壳体53的外侧面)。即,引线27通过固定部件58和按压部件57在两处被固定。因此,在引线27被拉拽时,力不易向焊盘84和引线27的固定部传递。另外,向电动机壳体5的外侧面固定引线27时,能够在固定部位改变引线的引出方向。例如,即使向与轴线方向L交叉的方向改变引出方向,也能够防止或抑制力施加在焊盘84和引线27的固定部(软钎焊部)。
在本方式中,在向焊盘84固定引线27的固定部涂布粘接剂,形成覆盖引线27及焊盘84的粘接剂层29。这样,通过利用粘接剂层29对固定进行强化,引线27从向焊盘84固定引线27的固定部脱开的可能性少。另外,因为粘接剂层29由硅系等的绝缘性的粘接剂构成,所以能够将焊盘84和引线27的固定部与其它部件绝缘。因此,能够防止引线27彼此的短路、引线27和其它部件的短路。
在本方式中,卷绕在定子铁芯24的突极241上的所有12个线圈的绕组的卷绕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定子23的制造变得容易。

Claims (8)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其具备磁铁;定子铁芯,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三相的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配线基板,其连接所述线圈的绕组及引线;以及电动机壳体,其***述定子铁芯,
所述定子铁芯的槽数N及所述磁铁的极数M满足以下的条件:N=3×n且M=2×n或4×n,n为1以上的整数,
所述配线基板具备隔着绝缘层层叠的四层配线层,
在所述配线层中的三层分别形成有配线图案,各层的所述配线图案分别连接有同相的线圈,
另外一层是设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表面的表面层,在所述表面层形成有电连接所述引线的焊盘以及将所述焊盘和所述三层的配线图案连接的配线图案,
通过形成于所述三层的配线图案及形成于所述表面层的配线图案,对所述三相的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基板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
在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设置所述配线图案及所述焊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基板具备自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向外周侧突出的臂部,
所述引线固定于所述臂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具备与所述配线图案形成部连接的缩颈部以及周向的宽度比所述缩颈部宽的宽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的被引出到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侧的部分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覆盖所述焊盘及固定于所述焊盘的所述引线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由绝缘性的粘接剂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有所述线圈的所述绕组的卷绕方向相同。
CN201810203656.1A 2017-03-15 2018-03-13 电动机 Active CN108631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003A JP6846961B2 (ja) 2017-03-15 2017-03-15 モータ
JP2017-050003 2017-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1473A CN108631473A (zh) 2018-10-09
CN108631473B true CN108631473B (zh) 2020-06-23

Family

ID=6370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3656.1A Active CN108631473B (zh) 2017-03-15 2018-03-13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46961B2 (zh)
CN (1) CN108631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7239B2 (ja) * 2019-02-08 2022-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
KR102224492B1 (ko) * 2019-07-16 2021-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CN110957848A (zh) * 2019-12-28 2020-04-0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外壳、伺服电机及机器人
JP2022025830A (ja) * 2020-07-30 2022-02-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13193677B (zh) * 2021-04-30 2022-09-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1831C (zh) * 2005-11-01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和在该电动机中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019367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
CN101847904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形振动电动机
CN102414816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功率模块及电力转换装置
CN106471712A (zh) * 2014-07-01 2017-03-0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枢、旋转电机、横流风扇、电枢的齿对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4398B2 (ja) * 2000-04-27 2006-08-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内転型モータ
DE102010025261A1 (de) * 2010-06-23 2011-12-29 C. & E. Fein Gmbh Elektromotor
JP6144218B2 (ja) * 2014-02-28 2017-06-0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6349933B2 (ja) * 2014-05-07 2018-07-0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車両
JP6409367B2 (ja) * 2014-06-30 2018-10-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1831C (zh) * 2005-11-01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和在该电动机中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019367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
CN101847904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形振动电动机
CN102414816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功率模块及电力转换装置
CN106471712A (zh) * 2014-07-01 2017-03-0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电枢、旋转电机、横流风扇、电枢的齿对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6961B2 (ja) 2021-03-24
CN108631473A (zh) 2018-10-09
JP2018157612A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1477B (zh) 电动机
CN108631473B (zh) 电动机
JP6977556B2 (ja) 回転電機
US6683397B2 (en)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t least one magnetic field detector
JP6349719B2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US653179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having individual removable coils
US20070205679A1 (en) Brushless Motor
EP1729398A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stator coils,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otor
JP4296486B2 (ja) 可変リラクタンス型レゾルバ
US11456642B2 (en) Motor device including connection lines and rotation detection unit configuration
CN108352748B (zh) 电动机
US6967554B2 (en) Coil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17050946A (ja) 回転電機
CN112470369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7024656B2 (ja) モータ
US20220181933A1 (en) Rotor,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2017050942A (ja) 回転電機
JP2019126143A (ja) 回転電機
US11949303B2 (en) Stator, terminal block,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3927319B2 (ja) モータ
JP3741091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とそれを使用するシールレスポンプ
WO2022255038A1 (ja) 回転子及び電動機
WO2022219923A1 (ja) 回転子及び電動機
US20220368176A1 (en) Motor
JP2017093023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