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3023A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3023A
CN108473023A CN201680078811.0A CN201680078811A CN108473023A CN 108473023 A CN108473023 A CN 108473023A CN 201680078811 A CN201680078811 A CN 201680078811A CN 108473023 A CN108473023 A CN 10847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mechanism portion
control unit
swing mechanism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88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3023B (zh
Inventor
竹田弘
大贺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57Ventilation unit, e.g. combined with a radiator
    • B60H1/00471The ventilator being of the radial type, i.e. with radial expulsion of the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92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1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one transmitter and one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温度检测部(310)摆动,以使由温度检测部(310)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即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摆动机构部(32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00)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320)的动作变化。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1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5968号且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此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所具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来测定乘员的表面温度,并基于该表面温度来进行空调控制。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设置于吹出口的摆动百叶窗配置红外传感器,并通过该红外传感器计算出乘员的表面温度。
在这样的结构中,红外传感器的方向伴随摆动百叶窗的摆动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周期性变化。即,并不是一次性且同时地对所有乘员的表面温度进行测定,而是通过一边对局部的范围进行测定一边使该范围逐渐移动来对整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的结构。因此,虽然使用检测范围较窄的廉价的红外传感器,但是也能够进行包含乘员的大范围的温度测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62124号公报
红外传感器配置于来自包含驾驶员的各乘员的辐射(红外线)能够直接到达的位置。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驾驶员的前方侧的位置且距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配置红外传感器的情况较多。当红外传感器的摆动在这样的位置进行时,对于驾驶员来说,红外传感器的摆动、伴随于此的动作音可能会招致厌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设为使温度检测部摆动的结构但能够抑制该摆动招致驾驶员厌烦的情况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温度检测部摆动,以使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所述被检测区域是由温度检测部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摆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当车室内的热负荷大时,车室内的气温成为过高或过低的状态。因此,不进行例如仅集中地对高温部分进行冷却这样细致的空气调节,以最大的性能进行空气调节。即,当热负荷大时,可以说通过红外传感器来获取车室内的整体的温度分布的必要性小。因此,若不使温度检测部的摆动一直进行,而例如仅在车室内的热负荷小时限定地进行,则能够不损害空调的舒适性而尽可能地抑制对驾驶员造成烦恼。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即温度检测部的摆动变化。由此,能够在不损害空调的舒适性并且不使驾驶员感到烦恼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温度检测部的摆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虽然设为使温度检测部摆动的结构但能够抑制该摆动招致驾驶员厌烦的情况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及搭载有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空调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摆动周期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搭载于车辆20,且构成为用于进行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的装置。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说明之前,首先对车辆20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表示俯视观察下的车辆20的车室RM中的前方侧部分。在车室RM内的前方侧部分,右侧的座位即驾驶座21与左侧的座位即副驾驶座22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在图1中表示有落座于驾驶座21的驾驶员M1和落座于副驾驶座22的同乘者M2。附加有符号24的是方向盘。
在驾驶座21及副驾驶座22的更前方侧设置有仪表板23。在仪表板2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吹出口213。吹出口213是由车辆用空调装置10调整温度后的空气的出口,即空调风的出口。通过从吹出口213朝向后方侧吹出空调风来进行车室RM内的空调。
继续参照图1对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备控制部100、空调机构部200、IR传感器310、摄像机400及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
控制部100是用于对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部100构成为具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对于控制部100,输入有来自后述的IR传感器310等设置于车辆20的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部100基于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对空调机构部200、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由车辆用空调装置10进行的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
空调机构部200是用于进行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的机构部分。空调机构部200具备未图示的制冷循环,并通过该制冷循环来调整从吹出口213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
对于空调机构部200的结构,参照图2进行说明。空调机构部200具有构成外壳的壳体201。该壳体201构成将空气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RM内引导的空气通路。在壳体201的空气流最上游部,形成有从车室RM的内部吸入空气(内部气体)的内部气体吸入口202和从车室RM的外部吸入空气(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入口203。另外,在壳体201设置有将各吸入口(202、203)选择性地进行开闭的吸入口开闭门204。通过吸入口开闭门204的动作来切换内部气体循环模式和外部气体循环模式。吸入口开闭门204的动作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
在吸入口开闭门204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作为将空气向车室RM内吹送的送风单元的送风机205。送风机205具有离心风扇205a和风扇电动机205b。风扇电动机205b的转速,即朝向车室RM内送入的风量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
在送风机205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蒸发器206。蒸发器206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送风机205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蒸发器206与未图示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一起构成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对由蒸发器206冷却了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207。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芯207是以车辆20的发动机(未图示)的冷却水为热源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另外,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使通过蒸发器206后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207而流动的冷风旁通通路208。
在此,在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的空气流下游侧混合的空调风的温度根据通过加热器芯207的空气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208的空气的风量比例而变化。
因此,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且成为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的入口侧的位置,配置有空气混合门209。该空气混合门209使向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流入的冷风的风量比例连续变化,从而与蒸发器206及加热器芯207一起发挥作为温度调整单元的功能。当通过空气混合门209而使冷风旁通通路208完全关闭时,向车室RM内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成为最高的状态(MAXHOT)。另外,当通过空气混合门209而使冷风旁通通路208全开从而使通过加热器芯207的空气的流量变为0时,向车室RM内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变为最低的状态(MAXCOOL)。空气混合门209的开度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
在壳体201的空调风流最下游部,设置有面部开口部211及脚部开口部221。面部开口部211经由面部管道210而与形成于仪表板23的吹出口213(参照图1)连通。脚部开口部221经由脚部管道220而与脚部吹出口223连通。脚部吹出口223是为了朝向乘员的脚边吹出空调风而形成的吹出口。
并且,在上述各开口部(211、221)的空气流上游侧,配置有对面部开口部211进行开闭的面部门212和对脚部开口部221进行开闭的脚部门222。面部门212及脚部门222是对向车室RM内的空气的吹出状态进行切换的吹出模式门。面部门212及脚部门222各自的开闭动作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
回到图1继续进行说明。IR传感器310设置于仪表板23的上表面的成为左右方向上的中央的位置。IR传感器310是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处于车室RM内的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对于这里所说的“物体”,例如包含乘员的身体和车辆20的车窗的玻璃、座椅等。IR传感器310被设置为对乘坐于车辆20的乘员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以基于该表面温度来适当地进行空调的温度传感器。由IR传感器310检测出的表面温度被输入控制部100。
传感器驱动装置320是用于对IR传感器310的朝向进行变更的驱动装置。IR传感器310经由该传感器驱动装置320而安装于仪表板23的上表面。当传感器驱动装置320动作而使IR传感器310的朝向变更时,由IR传感器310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下,称为“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
在图1中,能够通过IR传感器310一次性检测表面温度的范围被表示为范围RG1。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视角较窄的传感器作为IR传感器310。能够通过IR传感器310一次性检测表面温度的范围较窄,因此不能一次性且同时检测所有乘员(驾驶员M1、同乘者M2等)的表面温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来使IR传感器310的朝向变化从而依次检测各乘员的表面温度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成为如下结构:传感器驱动装置320使IR传感器310周期性地左右摆动,从而检测车室RM内的各部位的表面温度。
在图1中,通过IR传感器310的摆动而能够检测表面温度的范围的整体被表示为范围RG0。当IR传感器310摆动时,范围RG1的朝向在范围RG0之中变化。即,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在范围RG0之中左右移动。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驾驶员M1的表面的一部分成为被检测区域。范围RG0被设定为包含落座的所有乘员的表面的范围。
此外,IR传感器310也可以设置于比仪表板23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例如位于顶棚的顶置控制台(未图示)。IR传感器310的设置位置优选设为来自各乘员的表面的辐射(红外线)能够直接到达的位置。
摄像机400是对驾驶员M1的脸部进行拍摄并变换为图像数据的CCD摄像机。摄像机400设置于仪表板23的上表面,但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由摄像机400进行的图像数据的生成每经过规定的周期就重复进行。由摄像机400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向控制部100输入。
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是用于测量车室RM内的气温的温度传感器。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设置于仪表板23的局部位置,但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由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测量出的车室RM内的气温被向控制部100输入。
控制部100基于由IR传感器310测量出的各乘员的表面温度及由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测量出的车室RM内的气温来对从吹出口213吹出的空调风的风量、温度进行调整。另外,控制部100通过对设置于吹出口213的百叶窗(未图示)的动作进行控制,而也进行空调风被吹出的方向的调整。
例如在夏季,当从途中乘入的乘员的表面温度变高时,进行将低温的空调风集中地吹到该乘员的控制。另外,当一部分的乘员受到阳光直射而使该部分局部变为高温时,进行将低温的空调风集中地吹到该部分的控制。如此,通过基于由IR传感器310测量出的温度分布来进行适当的空调,能够将各乘员感觉到的温热感分别调整舒适。
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例如根据入射的阳光的强度和朝向、空调风的温度和吹出方向等而每时每刻变化。因此,从正确地获取温度分布这样的观点来看,希望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速度尽可能大,希望摆动周期尽可能短。
然而,当IR传感器310在相对于驾驶员M1较近的位置运动时,该运动变得碍眼,对于驾驶员M1来说有时会招致视觉上的厌烦。另外,随着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速度增加,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音也变大,因此对于驾驶员M1来说有时会招致听觉上的厌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不使IR传感器310一直以固定的周期摆动,而对该摆动动作进行适当变更,从而成为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结构。
对于为此进行的处理的具体内容,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每经过规定的周期就由控制部100重复执行。
在最开始的步骤S01中,判定车室RM内的热负荷是否大。这里所说的“热负荷大”的状态是由于车室RM内的气温变得非常高或非常低而以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最大性能(或接近于此的性能)进行空气调节的状态。例如,当目标吹出温度被设定为50℃以上时、目标吹出温度被设定为0℃以下时,判定为热负荷大。
取代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是基于空气混合门209的开度来判定热负荷的大小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通过空气混合门209而使冷风旁通通路208完全关闭时(MAXHOT)、通过空气混合门209而使通过加热器芯207的空气的流量成为0时(MAXCOOL),判定为热负荷大。
当在步骤S01中判定为热负荷大时,转移到步骤S02。在步骤S02中,从控制部100向传感器驱动装置320发送控制信号而使IR传感器310的摆动停止。
在该情况下,以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最大性能或接近于此的性能进行空气调节,因此不进行例如仅集中地对高温部分进行冷却这样细致的空调。由于不进行基于表面温度的分布的空调,因此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变得不必要。因此,通过在步骤S02中将不必要的摆动动作停止而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
在步骤S01中,在没有判定为热负荷大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03。在步骤S03中,确定摆动动作的动作参数。这里所说的动作参数是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
在步骤S03中,在图4、图5、图6各自所示的处理被彼此并列地进行之后,确定最合适的摆动周期。
首先,对图4所示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最开始的步骤S11中,计算出特定的乘员(例如驾驶员M1)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这里所说的“变化率”是每处理周期中由IR传感器310重复获取的乘员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是通过从此次获取的乘员的表面温度减去上一次获取的乘员的表面温度而得到的值(温度变化量)。此外,也可将换算为每单位时间的表面温度的变化量的值用作“变化率”。
在步骤S11之后的步骤S12中,判定计算出的变化率是否小。具体而言,在变化率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变化率小。当判定为变化率小时,转移到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2。值T12作为在变化率小时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
当变化率小时,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比较稳定。因此,即使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短,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把握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因此,在步骤S14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2。由此,能够设为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被抑制的状态而不损害车室RM内的空调的舒适性。
此外,在进行步骤S14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14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2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在步骤S12中,在没有判定为变化率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1。值T11作为在变化率不小(大)时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值T11小于在步骤S14中设定的值T12。
当变化率大时,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不稳定,且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变化。因此,在步骤S13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1。由此,能够正确地测量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而将车室RM内的空调设置得舒适。
此外,在进行步骤S13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与步骤S14的情况相同,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13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1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接着,对图5所示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最开始的步骤S21中,判定车辆20是否处于行驶中。在此,若车辆20的行驶速度大于0km/h则判定为处于行驶中,在行驶速度为0km/h时判定为不处于行驶中(处于停车中)。此外,当车辆20朝向后方侧倒车行驶时,也判定为处于行驶中。在判定为车辆20处于行驶中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判定车辆20是否正在直行。当车辆20沿着道路行驶而转向角变得较小时,判定为车辆20正在直行。另一方面,当车辆20进行右转或左转而转向角变得较大时,判定为车辆20未在直行。具体而言,基于车辆20的转向角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来进行如上述那样的判定即可。
在车辆20正在直行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3。在步骤S23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4。值T14作为在车辆20直行行驶中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
当车辆20正在直行行驶时,驾驶员M1的对于前方的注意力容易变得较为散漫。因此,若在直行行驶时IR传感器310大幅摆动,则导致驾驶员M1在意IR传感器310的动作而有对该动作感到厌烦的倾向。此外,当车辆20正在直行行驶时,入射到车室RM内的阳光的朝向、大小不容易变化,因此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比较稳定。因此,即使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长,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把握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
因此,在步骤S23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4。由此,能够设为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被抑制的状态而不损害车室RM内的空调的舒适性。
此外,在进行步骤S23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23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4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当在步骤S21中车辆20未处于行驶中的情况或在步骤S22中车辆20未处于直行行驶中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4。在步骤S24中,判定驾驶员M1的视线是否朝向IR传感器310。该判定通过解析由摄像机400生成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即,摄像机400起到作为检测驾驶员M1的视线所朝向的方向(以下,也称为“视线方向”)的视线检测部的功能。
在视线方向成为朝向IR传感器310的方向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3。在该情况下,驾驶员M1直接观察IR传感器310,因此当IR传感器310大幅摆动时,驾驶员M1容易对IR传感器310的动作感到厌烦。因此,在步骤S23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4。
在步骤S24中,在视线方向未变为朝向IR传感器310的方向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5。在步骤S25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5。值T15作为在视线方向未朝向IR传感器310时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值T15小于在步骤S23中设定的值T14。
当视线方向未朝向IR传感器310时,驾驶员M1没有直接观察IR传感器310,因此即使进行IR传感器310的摆动,对于驾驶员M1来说也可能不会注意到。因此,在步骤S25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3。由此,能够正确地测量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而将车室RM内的空调设置得舒适。
此外,在进行步骤S25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与步骤S23等的情况相同,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25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3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接着,对图6所示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最开始的步骤S31中,计算出车室RM内的噪音的大小。噪音的大小基于车速、内燃机的转速、风扇电动机205b的转速及车载音响的设定音量等而通过参照预先制成并存储于ROM的映射计算出来。取代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设为通过麦克风直接测定车室RM内的噪音的方式。
在接着步骤S31的步骤S32中,判定计算出的噪音的大小是否小。具体而言,在噪音的大小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噪音小。当判定为噪音小时,转移到步骤S34。在步骤S34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6。值T16作为在噪音小时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
当噪音小时,进行摆动的IR传感器310(及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音容易变得刺耳,驾驶员M1容易对该动作音感到厌烦。因此,在步骤S34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T16。由此,能够设为降低了IR传感器310的动作音的状态。
此外,在进行步骤S34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34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6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在步骤S32中,在未判定为噪音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3。在步骤S33中,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5。值T15作为在噪音不小(大)时被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而被预先存储于控制部100的ROM。值T15小于在步骤S34中设定的值T16。
当车室RM内的噪音大时,驾驶员M1被该噪音分散注意力,因此未注意到进行摆动的IR传感器310(及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音的可能性高。因此,在步骤S33中,如上述那样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T15。由此,能够正确地测量车室RM内的温度分布而将车室RM内的空调设置得舒适。
此外,在进行步骤S33的时间点,实际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不变更。即,与步骤S34的情况相同,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在该时间点不变更。在步骤S33中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值T15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一个候补。
返回图3继续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步骤S03中,图4至图6的各处理并列地进行,作为各个处理的结果而设定三个摆动周期的候补。在步骤S03中,将设定的摆动周期的候补中的最长的值确定为最终的摆动周期的值。此后,对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IR传感器310以确定的摆动周期进行摆动动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控制部100基于车室RM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变化,从而使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变化。具体而言,当车室RM内的热负荷大时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停止(图3的步骤S02)。即,当以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最大性能或接近于此的性能进行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时,不必要的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停止。因此,能够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情况而不损害车室RM内的空调的舒适性。
另外,控制部100基于乘员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变化。具体而言,当表面温度的变化率小时,与变化率大时相比,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周期设定得长(图4的步骤S14)。由此,能够设为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被抑制的状态而不损害车室RM内的空调的舒适性。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不基于乘员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而基于由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测量出的气温的变化率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如上述那样变化。
控制部100基于车辆20的行驶状态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变化。具体而言,当车辆20处于行驶中并且正在直行时,与并非这样的情况时相比,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周期设定得长(图5的步骤S23)。
由此,能够设为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被抑制的状态而不损害车室RM内的空调的舒适性。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情况。
控制部100基于由摄像机400检测出的视线方向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变化。具体而言,当视线方向成为朝向IR传感器310的方向时,与并非这样的情况时相比,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周期设定得长(图5的步骤S23)。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由于摆动动作而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情况。
控制部100基于车室RM内的噪音的大小来使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变化。具体而言,当车室RM内的噪音小时,与噪音大时相比,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的周期设定得长(图6的步骤S34)。由此,能够设为降低了IR传感器310的动作音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使驾驶员M1感到厌烦的情况。
此外,在图4的步骤S13、S14和图5的步骤S23、S25及图6的步骤S33、S34中,设定关于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的候补值。取代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设定关于IR传感器310的摆动振幅的候补值。
具体而言,在图4的步骤S13、图5的步骤S25、图6的步骤S33中,也可以不是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而是将摆动振幅设定为较大的值。另外,在图4的步骤S14、图5的步骤S23、图6的步骤S34中,也可以不是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而是将摆动振幅设定为较小的值。
在该情况下,在图3的步骤S03中,将在图4至图6的各处理中分别设定的三个候补(摆动振幅的候补)中的最小的值确定为最终的摆动振幅的值。此后,对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IR传感器310以确定的摆动振幅进行摆动动作。
另外,也可以不是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摆动振幅,而是设定关于摆动速度的候补值。该情况下的摆动速度是指进行摆动动作时的IR传感器310(及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角速度。
具体而言,在图4的步骤S13、图5的步骤S25、图6的步骤S33中,也可以不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短的值,而将摆动速度设定为较大的值。另外,在图4的步骤S14、图5的步骤S23、图6的步骤S34中,也可以不将摆动周期设定为较长的值,而将摆动速度设定为较小的值。
在该情况下,在图3的步骤S03中,将在图4至图6的各处理中分别设定的三个候补(摆动速度的候补)中的最小的值确定为最终的摆动速度的值。此后,对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IR传感器310以确定的摆动速度进行摆动动作。
此外,驾驶员M1是否对IR传感器310的动作感到厌烦也因人而异。因此,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摆动周期等不一直由控制部100自动设定,驾驶员M1能够对此进行任意变更。例如,也可以设为驾驶员M1对触摸板进行操作而能够变更摆动周期等的结构,还可以设为能够通过驾驶员M1的声音来变更摆动周期等的结构。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为了根据表面温度的变化率来设定摆动周期的候补值而进行处理(即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其他处理、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上所述,图4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成为如下的处理:根据获取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而从预先准备的两个值T11、T12中选择一个值,并将该值设定为摆动周期的候补值。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从能够连续变化的值中选择并设定摆动周期的候补值的方式。
在图7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变化率与摆动周期的关系。图7的曲线图中的横轴是通过从此次获取的乘员的表面温度减去上一次获取的乘员的表面温度而得到的温度变化。即,与在图4的步骤S22中计算出的“变化率”相同。图7的曲线图中的纵轴是被设定为摆动周期的候补值的值。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当温度变化(变化率)低于-20℃时,摆动周期的候补值被设定为最大的值T20。在温度变化为-20℃至-1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变化的绝对值变小,摆动周期的候补值也被设定为更小的值。在温度变化为-10℃至10℃的范围内,摆动周期被设定为最小的值T10而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温度变化为10℃至2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变化增大,摆动周期的候补值也被设定为更大的值。当温度变化大于20℃时,摆动周期被设定为最大的值T20而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获取的温度变化的值而在从值T10到值T20的范围内适当设定摆动周期的候补值。若预先设定如图7所示那样的对应关系,则能够更适当地设定摆动周期的候补值。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也可以根据获取的温度变化的值来设定摆动速度的候补值,而不是摆动周期的候补值。例如,也可以在将图7的纵轴设为摆动速度之后,将变化率与摆动速度的关系预先设定为如图7所示那样。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关于在图5的步骤S24中进行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关于其他处理、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图5的步骤S24而进行图8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在图5的步骤S21中判定为车辆20未处于行驶中的情况下,或在图5的步骤S22中判定为车辆20未处于直行行驶的情况下,进行图8的步骤S241的处理。在步骤S241中,控制部100内部具有的计时器被重置,并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
在接着步骤S241的步骤S242中,在进行了步骤S241的处理之后,对驾驶员M1的视线朝向IR传感器310的次数进行计数。驾驶员M1的视线是否朝向IR传感器310的判定及其次数的计数通过对由摄像机400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来进行。
在接着步骤S242的步骤S243中,参照控制部100的计时器来判定从进行步骤S241的处理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期间。若未经过规定的期间,则再次执行步骤S242的处理。若经过规定的期间,则转移到步骤S244。
在步骤S244中,判定在步骤S242中计数的次数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即,判定从开始步骤S241的处理到经过规定的期间为止的期间内,驾驶员M1的视线朝向IR传感器310的次数(以下,也表示为“计数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若计数值超过阈值,则转移到步骤S246。在步骤S246中重置计数值。其后,进行图5的步骤S23的处理。即,将摆动周期的候补值设定为较长的值T14。
在步骤S244中,在计数值未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45。在步骤S245中,重置计数值。其后,进行图5的步骤S25的处理。即,将摆动周期的候补值设定为较长的值T13。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视线方向成为朝向IR传感器310的方向的频率(每规定期间的计数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周期设定得长。由此,在驾驶员M1的注意力朝向IR传感器310时,IR传感器310的摆动动作成为被抑制的状态,因此能够使驾驶员M1的注意力从IR传感器310离开。其结果是,能够预先防止驾驶员M1在驾驶中不注意前方的情况。
此外,在图5的步骤S23、步骤S25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也可以设定摆动振幅、摆动速度的候补值而不是摆动周期的候补值。即,当计数值超过阈值时,可以将IR传感器310的摆动振幅的候补值设为较小的值,也可以将摆动速度的候补值设为较小的值。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具体例。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些具体例适当加以设计变更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前述的各具体例所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条件、形状等不应限于例示出的内容,也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前述的各具体例所具备的各要素只要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就能够适当地改变组合。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是车辆(20)所具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
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所述温度检测部摆动,以使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所述被检测区域是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及
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负荷大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乘员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或所述车室内的气温的变化率,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化率小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处于行驶中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直行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视线检测部(400),该视线检测部对视线方向进行检测,所述视线方向是驾驶员的视线所朝向的方向,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视线方向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视线方向成为朝向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方向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视线方向成为朝向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方向的频率超过规定的阈值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车室内的噪音的大小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室内的噪音小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
CN201680078811.0A 2016-01-15 2016-12-01 车辆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08473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5968A JP6493232B2 (ja) 2016-01-15 2016-01-15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6-005968 2016-01-15
PCT/JP2016/085786 WO2017122453A1 (ja) 2016-01-15 2016-12-01 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3023A true CN108473023A (zh) 2018-08-31
CN108473023B CN108473023B (zh) 2021-05-07

Family

ID=5931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811.0A Active CN108473023B (zh) 2016-01-15 2016-12-01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5944B2 (zh)
JP (1) JP6493232B2 (zh)
CN (1) CN108473023B (zh)
DE (1) DE112016006238T5 (zh)
WO (1) WO20171224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3426A1 (de) 2022-09-16 2024-03-21 Mercedes-Benz Group AG Heizsystem eines Fahrzeug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5116A (ja) * 1987-04-13 1988-10-21 Diesel Kiki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用熱源体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空気調和装置
EP1236593A2 (de) * 2001-02-15 2002-09-04 Behr GmbH & Co. Klimaanlage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des thermischen Komfort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005059821A (ja) * 2003-07-29 2005-03-1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2538155A (zh) * 2011-12-16 2012-07-04 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带乘员数量检测的多区自动空调***
CN202764652U (zh) * 2011-04-27 2013-03-06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使用定向点调节提供减能的快速热舒适的***
CN104520683A (zh) * 2013-05-17 2015-04-1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温度测定装置及温度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0012A (ja) * 1982-11-30 1984-06-09 Nippon Denso Co Ltd カ−エアコン制御装置
US5400964A (en) * 1993-11-29 1995-03-28 Del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fra-red comfort sensor
JP3952597B2 (ja) 1997-08-08 2007-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62124B2 (ja) 2003-02-25 2008-03-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5096413A (ja) * 2013-10-11 2015-05-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処理装置および検出システム
JP2015197502A (ja) * 2014-03-31 2015-11-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
FR3021715B1 (fr) 2014-05-28 2016-05-20 Pcm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et ensemble de tels dispositifs de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5116A (ja) * 1987-04-13 1988-10-21 Diesel Kiki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用熱源体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空気調和装置
EP1236593A2 (de) * 2001-02-15 2002-09-04 Behr GmbH & Co. Klimaanlage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des thermischen Komfort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005059821A (ja) * 2003-07-29 2005-03-1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2764652U (zh) * 2011-04-27 2013-03-06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使用定向点调节提供减能的快速热舒适的***
CN102538155A (zh) * 2011-12-16 2012-07-04 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带乘员数量检测的多区自动空调***
CN104520683A (zh) * 2013-05-17 2015-04-1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温度测定装置及温度测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75944B2 (en) 2020-06-09
CN108473023B (zh) 2021-05-07
US20190016192A1 (en) 2019-01-17
JP2017124783A (ja) 2017-07-20
DE112016006238T5 (de) 2018-10-18
JP6493232B2 (ja) 2019-04-03
WO2017122453A1 (ja)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2482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544551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9024825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EP3499141B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190009639A1 (en) Vehicular air-conditioner
JP511856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847302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200073724A (ko)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35305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533552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18637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5149608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KR10197774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401028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804444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13128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533552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203723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670220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988490B2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空調システム
JP2006176034A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方法及び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4446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21895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8268033A (ja) 電気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1412496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