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027B -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027B
CN108121027B CN201711191851.9A CN201711191851A CN108121027B CN 108121027 B CN108121027 B CN 108121027B CN 201711191851 A CN201711191851 A CN 201711191851A CN 108121027 B CN108121027 B CN 108121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layer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18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1027A (zh
Inventor
河村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21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1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4Printing or colo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8R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提供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在用作偏振板的制造中间体时可以提供抑制了像变形的偏振板。提供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的工序、对层叠膜进行拉伸而得到拉伸层叠膜的工序、利用二向色性色素对拉伸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进行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由此得到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和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层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保护膜其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150μm以下。

Description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
背景技术
偏振板广泛用于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等。偏振板通常为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偏振片层的一面或双面贴合保护膜等热塑性树脂膜的构成。近年来,随着在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设备、薄型电视等中的扩展,越来越要求偏振板、乃至偏振片层的薄膜化。
作为具备薄膜的偏振片层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公知如下方法:在基材膜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敷液,由此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将形成的层叠膜拉伸后,实施在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中吸附二向色性色素的染色处理,从而制造在基材膜上形成有偏振片层的偏振性层叠膜,接下来,在偏振片层的与基材膜相反侧的面使用粘接剂而贴合保护膜等热塑性树脂膜后,根据需要剥离除去基材膜(例如专利文献1)。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涂布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因而相比于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单层(单体)膜的薄膜化,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薄膜化容易,因此偏振片层的薄膜化也容易。另外,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和偏振片层在制造工序中时常被某一膜所支撑,因而制造工序中的膜的操作性也优异。
作为用于贴合热塑性树脂膜的上述粘接剂,已知水系粘接剂、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贴合透湿性低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情况等中,在贴合热塑性树脂膜后难以从粘接剂层挥发除去水分,因此很多情况下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例如专利文献2~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05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03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203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在荧光灯下对所得偏振板从该热塑性树脂膜侧进行观察时,有时在该热塑性树脂膜表面映出的荧光灯的像发生变形。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反射像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作“像变形”。该像变形不仅在偏振板的外观上是不理想的,而且在将偏振板组装进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显示装置的可视性(視認性)也造成显示发生变形等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层叠体(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光学层叠体在用作偏振板的制造中间体时能够提供抑制了上述像变形的偏振板。本发明的另外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上述像变形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如下所示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以及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
[1]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的工序、拉伸上述层叠膜而得到拉伸层叠膜的工序、
利用二向色性色素对上述拉伸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进行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由此得到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和
在上述偏振性层叠膜的上述偏振片层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上述保护膜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150μm以下。
[2]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与上述偏振片层的表面接触地层叠上述保护膜。
[3]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对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
[4]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从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上述保护膜的工序;
在上述偏振性层叠膜的上述偏振片层侧的通过剥离上述保护膜的工序而露出的面上,隔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层叠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工序;和
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固化的工序。
[5]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得到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与剥离上述保护膜的工序之间,还包括:对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
在剥离上述保护膜的工序中,从由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放卷出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上述保护膜。
[6]如[4]或[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固化的工序之后,还包括:剥离上述基材膜的工序。
[7]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依次包含:基材膜、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偏振片层、和保护膜,
上述保护膜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150μm以下。
[8]如[7]所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上述保护膜与上述偏振片层的表面接触。
[9]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其为[7]或[8]所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卷绕物。
[发明的效果]
可以提供光学层叠体(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卷材和它们的制造方法,该光学层叠体在用作偏振板的制造中间体时能够提供抑制了像变形的偏振板。另外,可以提供抑制了像变形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表示由树脂层形成工序得到的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为表示由拉伸工序得到的拉伸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为表示由染色工序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为表示由保护膜层叠工序得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由保护膜剥离工序得到的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为表示经第一贴合工序和固化工序而得到的第一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为表示由基材膜剥离工序得到的第二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为表示第三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树脂层形成工序S10,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
拉伸工序S20,对层叠膜进行拉伸而得到拉伸层叠膜;
染色工序S30,利用二向色性色素对拉伸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进行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由此得到偏振性层叠膜;
保护膜层叠工序S40,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层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保护膜层叠工序S40之后还包括:卷取工序,对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如后所述,可以用作用于制造偏振板的制造中间体。
本说明书中,“偏振性层叠膜”是指,包含基材膜和在该基材膜上层叠的偏振片层且不包含隔着粘接剂层层叠(贴合)于偏振片层的保护膜等热塑性树脂膜的膜。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层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后的所得物,在本说明书中称作“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偏振板”是指,包含偏振片层、和在偏振片层的至少一个面隔着粘接剂层层叠(贴合)的保护膜等热塑性树脂膜的膜。偏振板也可以包含上述基材膜。另外,偏振板也可以包含:偏振片层;在该偏振片层的至少一个面隔着粘接剂层层叠(贴合)的保护膜等第一热塑性树脂膜;和在另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而层叠(贴合)的保护膜等第二热塑性树脂膜。
隔着粘接剂层层叠(贴合)于偏振片层的保护膜等热塑性树脂膜通常为光学膜。光学膜是指,作为被组装进显示装置等光学装置中的部件或其一部分的膜。基材膜例如为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通常不被组装进显示装置等光学装置,而是通常在该组装前被剥离除去。因此,基材膜优选能够从偏振片层剥离。但是,并不排除基材膜可作为光学膜。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各工序进行说明。
[1]树脂层形成工序S10
参照图2,本工序为在基材膜30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而得到层叠膜100的工序。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是经过拉伸和染色而成为偏振片层5(图4)的层。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可以通过将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敷液涂敷于基材膜30的一面或双面,进行干燥由此形成。这样的通过涂敷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的方法例如从容易得到薄膜的偏振片层5的观点考虑是有利的。对于树脂层形成工序S10而言,例如从作为长条的基材膜30的卷绕物的膜卷材连续地开卷出基材膜30并将其传送,与此同时连续地进行树脂层形成工序S10。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
(基材膜)
基材膜30可以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其中,优选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构成。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包括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之类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系”是指选自丙烯酸系和甲基丙烯酸系中的至少一者。记载“(甲基)丙烯酰”等时也是同样的。
基材膜30可以是由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1个树脂层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将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层层叠多层而成的多层结构。基材膜30优选由如下树脂构成,所述树脂在后述的拉伸工序S20中对层叠膜100进行拉伸时,在适于对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进行拉伸的拉伸温度下可以进行拉伸。
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之类的链状烯烃的均聚物、以及包含2种以上的链状烯烃的共聚物。包含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膜30在易于稳定地进行高倍率拉伸方面是优选的。其中,基材膜30更优选包含: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丙烯均聚物的聚丙烯树脂、以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乙烯均聚物的聚乙烯树脂、以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等。
作为构成基材膜30的热塑性树脂而优选使用的一例即以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可以为丙烯与能够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能够与丙烯共聚的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乙烯、α-烯烃。α-烯烃优选使用碳数为4以上的α-烯烃,更优选为碳数为4~10的α-烯烃。碳数为4~10的α-烯烃的具体例包括例如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之类的直链状单烯烃类;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之类的支链状单烯烃类;乙烯基环己烷等。丙烯与能够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
上述其它单体的含量在共聚物中例如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共聚物中的其它单体的含量可以依据“高分子分析手册”(1995年、纪伊国屋书店发行)的第616页中记载的方法进行红外线(IR)谱图测定由此求出。
上述之中,聚丙烯系树脂优选使用丙烯的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聚丙烯系树脂的立构规整性优选实质上为等规或间规。包含实质上具有等规或间规的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系树脂的基材膜30其操作性比较良好,并且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优异。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指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进行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若举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则有: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之类的链状烯烃的共聚物(典型而言为无规共聚物);和用不饱和羧酸、其衍生物对它们进行改性后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其中,优选使用:使用降冰片烯、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之类的降冰片烯系单体作为环状烯烃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聚酯系树脂是除下述纤维素酯系树脂之外的具有酯键的树脂,通常包含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缩聚体。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以使用二价的二羧酸或其衍生物,例如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甲酸二甲酯。多元醇可以使用二价的二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
聚酯系树脂的代表例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体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结晶性的树脂,而进行结晶化处理前的状态容易实施拉伸等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拉伸时、或拉伸后的热处理等进行结晶化处理。另外,也优选使用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骨架进一步共聚其他种类的单体由此降低结晶性后(或成为非晶性)的共聚聚酯。这样的树脂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使环己烷二甲醇与间苯二甲酸共聚而成的物质。这些树脂由于拉伸性也优异,因而可以适宜地使用。
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其共聚物以外的聚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以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要的构成单体的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具体例包括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类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具有脂环族烃基的化合物的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共聚物等)。优选使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类的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作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更优选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要成分(50~100重量%、优选为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
纤维素酯系树脂为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包括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纤维素三丙酸酯、纤维素二丙酸酯。另外,还可以举出它们的共聚物、羟基的一部分经其它取代基修饰后的物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纤维素三乙酰酯(三乙酰基纤维素)。
聚碳酸酯系树脂是包含经由碳酸酯基键合有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工程塑料,是具有高耐冲击性、耐热性、阻燃性、透明性的树脂。构成基材膜30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为:为了降低光弹性系数而对主链进行了修饰的被称作改性聚碳酸酯的树脂、改良了波长依赖性的共聚聚碳酸酯。
以上之中,从拉伸性、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之一为聚丙烯系树脂。
基材膜30中除了上述热塑性树脂以外可以包含任意的适当添加剂。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抗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基材膜30中的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
从强度、操作性等方面出发,基材膜30的厚度通常为1~500μm,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5~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150μm。
(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
涂敷于基材膜30的涂敷液优选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粉末溶解于良溶剂(例如水)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溶液。涂敷液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经皂化的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可例示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以及乙酸乙烯酯与能够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可以为80.0~100.0摩尔%的范围,优选为90.0~99.5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94.0~99.0摩尔%的范围。若皂化度小于80.0摩尔%,则偏振性层叠膜、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和偏振板的耐水性和耐湿热性有可能下降。使用皂化度大于99.5摩尔%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情况下,二向色性色素的染色速度变慢而生产率有可能下降,并且有时不能得到具有充分的偏振性能的偏振片层。
对于皂化度而言,将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原料的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中包含的乙酸基(乙酰氧基:-OCOCH3)通过皂化工序而转化为羟基的比例以单元比(摩尔%)进行表示,以下述式进行定义,
皂化度(摩尔%)=100×(羟基的数量)÷(羟基的数量+乙酸基的数量)。皂化度可以依据JIS K 6726:1994求出。
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是局部经改性的改性聚乙烯醇。例如可以举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利用乙烯、丙烯等烯烃;(甲基)丙烯酸、丁烯酸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等进行改性后的改性聚乙烯醇。改性的比例优选小于30摩尔%,更优选小于10%。进行了大于30摩尔%的改性的情况下,二向色性色素变得难以吸附,存在难以得到具有充分的偏振性能的偏振片层的倾向。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100~10000,更优选为1500~8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5000。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也可以依据JIS K 6726:1994求出。
将上述涂敷液涂敷于基材膜30的方法可以适当选自:线棒涂布法;反转涂布、凹板涂布之类的辊涂法;模涂法;逗号涂布法;模唇涂布法;旋涂法;丝网涂布法;喷流(fountain)涂布法;浸涂法;喷涂法等方法。
涂敷层(干燥前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根据涂敷液中包含的溶剂的种类进行设定。干燥温度例如为50~200℃,优选为60~150℃。溶剂包含水的情况下,干燥温度优选为80℃以上。
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可以仅形成于基材膜30的一个面,也可以形成于双面。形成于双面时,能够抑制在偏振性层叠膜300(参见图4)的制造时有可能产生的膜的卷曲,并且可以由1片偏振性层叠膜300得到2片偏振板,因而在偏振板的生产效率方面也是有利的。
层叠膜100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的厚度优选为3~30μm,更优选为5~20μm。若为具有该范围内的厚度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则经过后述的拉伸工序S20和染色工序S30,可以得到二向色性色素的染色性良好且偏振性能优异并且充分薄(例如厚度10μm以下)的偏振片层5。
在涂敷液的涂敷之前,为了提高基材膜30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的密合性,可以至少在待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侧的基材膜30的表面实施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flame)处理等。另外,出于同样的理由,可以在基材膜30上隔着底涂层等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底涂层也可以发挥使得能够从偏振片层5剥离基材膜30的作用。
对于底涂层而言,在将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涂敷于基材膜30的表面后,使之干燥由此可以形成底涂层。该涂敷液包含对基材膜30和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双方发挥一定程度的强密合力的成分,通常包含赋予这样的密合力的树脂成分和溶剂。树脂成分优选使用透明性、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等。其中,优选使用可赋予良好密合力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更优选为聚乙烯醇树脂。溶剂通常使用可溶解上述树脂成分的通常的有机溶剂、水系溶剂,优选由以水作为溶剂的涂敷液形成底涂层。
为了提高底涂层的强度,可以在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中添加交联剂。交联剂的具体例包括:环氧系、异氰酸酯系、二醛系、金属系(例如金属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高分子系的交联剂。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形成底涂层的树脂成分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聚酰胺环氧树脂、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二醛系交联剂、金属螯合化合物系交联剂等。
底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05~1μm左右,更优选为0.1~0.4μm。厚度为该范围时,容易得到基材膜30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之间的适度的密合力。
将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涂敷于基材膜30的方法可以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形成用的涂敷液同样。由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形成的涂敷层的干燥温度例如为50~200℃,优选为60~150℃。溶剂包含水的情况下,干燥温度优选为80℃以上。
[2]拉伸工序S20
参照图3,本工序为对层叠膜100进行拉伸而得到包含经拉伸的基材膜30’和经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的拉伸层叠膜200的工序。拉伸通常为单轴拉伸。拉伸工序S20例如可以边传送长条的层叠膜100边连续地进行。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
层叠膜100的拉伸倍率可以根据所期望的偏振特性适当进行选择,优选相对于层叠膜100的原长为大于5倍且17倍以下,更优选为大于5倍且8倍以下。拉伸倍率为5倍以下时,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不能充分取向,因而有时偏振片层5的偏振度不能充分高。另一方面,拉伸倍率大于17倍时,拉伸时容易发生膜的破裂,并且拉伸层叠膜200的厚度超出必要程度地变薄,后续工序中的加工性和操作性有可能下降。
拉伸处理不限于一级拉伸,也可以进行多级拉伸。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染色工序S30之前连续地进行多级拉伸处理的全部级,也可以在染色工序S30中的染色处理和/或交联处理的同时进行第二级以后的拉伸处理。如此进行多级拉伸处理的情况下,优选进行拉伸处理使得拉伸处理的全部级合计形成大于5倍的拉伸倍率。
拉伸处理可以为沿膜长度方向(膜传送方向)进行拉伸的纵拉伸,此外也可以为沿膜宽度方向进行拉伸的横拉伸或斜拉伸等。纵拉伸方式可以举出:使用辊(夹持辊等)进行拉伸的辊间拉伸、压缩拉伸、使用卡盘(夹具)的拉伸、使用热辊的热辊拉伸等。横拉伸方式可以举出拉幅机法等。拉伸处理可以采用湿式拉伸方法、干式拉伸方法中的任一种。
拉伸温度设定为显示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和基材膜30整体能够拉伸的程度的流动性的温度以上,优选为基材膜30的相转变温度(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30℃至相转变温度+30℃的范围,更优选为相转变温度-30℃至相转变温度+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相转变温度-25℃至相转变温度+0℃的范围。基材膜30包含多个树脂层的情况下,上述相转变温度是指该多个树脂层显示的相转变温度之中最高的相转变温度。
若使拉伸温度低于相转变温度-30℃,则难以达成大于5倍的高倍率拉伸,或者基材膜30的流动性过低而有难以拉伸处理的倾向。若拉伸温度大于相转变温度+30℃,则基材膜30的流动性过大而有难以拉伸的倾向。由于更容易达成大于5倍的高拉伸倍率,因而拉伸温度为上述范围内,并且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
拉伸处理中的层叠膜100的加热方法包括:区域加热法(例如在吹入热风而调整至规定温度的加热炉之类的拉伸区域内进行加热的方法);使用辊进行拉伸的情况下,对辊自身进行加热的方法;加热器加热法(将红外线加热器、卤素加热器、平板加热器等设置于层叠膜100的上下,利用辐射热进行加热的方法)等。辊间拉伸方式中,从拉伸温度的均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区域加热法。
在拉伸工序S20之前,可以设置对层叠膜100进行预热的预热处理工序。预热方法可以使用与拉伸处理中的加热方法同样的方法。预热温度优选为拉伸温度-50℃至拉伸温度±0℃的范围,更优选为拉伸温度-40℃至拉伸温度-10℃的范围。
另外,可以在拉伸工序S20中的拉伸处理之后设置热固定处理工序。热固定处理为如下处理:一边在利用夹具把持拉伸层叠膜200的端部的状态下维持紧张状态,一边在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结晶化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通过该热固定处理,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的结晶化得到促进。热固定处理的温度优选为拉伸温度-0℃~拉伸温度-80℃的范围,更优选为拉伸温度-0℃~拉伸温度-50℃的范围。
[3]染色工序S30
参见图4,本工序为如下工序:对于拉伸层叠膜200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利用二向色性色素进行染色并使其发生吸附取向,形成偏振片层5。经过本工序可得到在基材膜30’的一面或双面层叠有偏振片层5的偏振性层叠膜300。对于染色工序S30而言,例如可以一边传送长条的拉伸层叠膜200一边连续地进行染色工序S30。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
二向色性色素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具体例包括例如红BR、红LR、红R、粉红LB、玉红BL、枣红GS、天蓝LG、柠檬黄、蓝BR、蓝2R、藏蓝RY、绿LG、紫LB、紫B、黑H、黑B、黑GSP、黄3G、黄R、橙LR、橙3R、猩红GL、猩红KGL、刚果红、亮紫BK、斯普拉蓝G、斯普拉蓝GL、斯普拉橙GL、直接天蓝、直接坚牢橙S、坚牢黑。二向色性色素可以使用单独1种,也可以合用2种以上。
染色工序S30可以通过将拉伸层叠膜200在含有二向色性色素的液(染色浴)中浸渍由此进行。染色浴可以使用将上述二向色性色素溶于溶剂而成的溶液。染色溶液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也可以进一步添加与水具有相容性的有机溶剂。染色浴中的二向色性色素的浓度优选为0.01~10重量%,更优选为0.02~7重量%。
使用碘作为二向色性色素的情况下,由于可以提高染色效率,因而优选在含有碘的染色浴中进一步添加碘化物。碘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染色浴中的碘化物的浓度优选为0.01~20重量%。碘化物之中,优选添加碘化钾。添加碘化钾的情况下,碘与碘化钾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优选为1:5~1:100,更优选为1:6~1:80。染色浴的温度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20~40℃。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染色工序S30中对拉伸层叠膜200进一步施加追加的拉伸处理。此时的实施方式列举如下方案等:1)在上述拉伸工序S20中,以低于目标倍率进行拉伸处理后,在染色工序S30中的染色处理中进行拉伸处理使得总拉伸倍率达到目标倍率;如后所述,在染色处理之后进行交联处理的情况下,2)在上述拉伸工序S20中,以低于目标倍率进行拉伸处理后,在染色工序S30中的染色处理中进行拉伸处理至总拉伸倍率未达到目标倍率的程度,接下来,在交联处理中进行拉伸处理使得最终的总拉伸倍率达到目标倍率。
为了能够使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二向色性色素良好取向,优选在至少对层叠膜100进行一定程度的拉伸处理后实施染色工序S30。
染色工序S30可以包含继染色处理后所实施的交联处理工序。交联处理工序可以通过将染色处理后的拉伸层叠膜在含有交联剂的液(交联浴)中进行浸渍由此进行。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硼酸、硼砂之类的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交联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2种以上。交联浴可以使用将交联剂溶于溶剂而成的溶液。溶剂可以使用水,也可以进一步包含与水具有相容性的有机溶剂。交联浴中的交联剂的浓度优选为1~20重量%,更优选为6~15重量%。
交联浴可以进一步包含碘化物。通过碘化物的添加,可使偏振片层5的面内的偏振特性更加均匀化。碘化物的具体例与上文同样。交联浴中的碘化物的浓度优选为0.05~15重量%,更优选为0.5~8重量%。交联浴的温度优选为10~90℃。
另外,交联处理也可以通过将交联剂配合于染色浴中由此与染色处理同时进行。另外,也可以使用组成不同的2种以上的交联浴,进行2次以上的浸渍于交联浴中的处理。也可以在交联处理中进行拉伸处理。在交联处理中实施拉伸处理的具体方案如上文所述。
染色工序S30之后,可以进行清洗工序和干燥工序。清洗工序通常包括水清洗工序。水清洗处理可以通过将染色处理后的或交联处理后的膜浸渍于离子交换水、蒸馏水之类的纯水中由此进行。水清洗温度通常为3~50℃,优选为4~20℃。清洗工序可以为水清洗工序与利用碘化物溶液的清洗工序的组合。在清洗工序之后进行的干燥工序可采用自然干燥、送风干燥、加热干燥等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加热干燥的情况下,干燥温度通常为20~95℃。
偏振性层叠膜300具有的偏振片层5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下。通过使偏振片层5的厚度为10μm以下,可以得到薄型的偏振板。偏振片层5的厚度通常为1μm以上或2μm以上。
如上文所述,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对于所得偏振板,在荧光灯下从该热塑性树脂膜侧进行观察时,在该热塑性树脂膜表面映出的荧光灯的像有时产生“像变形”。对于像变形而言,发现由于因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导致的剧烈固化所伴随的粘接剂层的固化收缩、从活性能量射线光源急剧施加热量导致产生的偏振片层表面的变形,因而偏振片层表面具有的微小凹凸被加重,结果发生像变形。这样的微小凹凸的加重在偏振片层5的厚度小、刚性低时容易产生。因此,能够抑制像变形的本发明在偏振片层5的厚度小时、例如偏振片层5的厚度为10μm以下、进而为8μm以下时特别有利。
[4]保护膜层叠工序S40
参见图5,本工序为在偏振性层叠膜300的偏振片层5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7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的工序。保护膜7优选与偏振片层5的表面(与基材膜30’相反侧的表面)接触地层叠于偏振片层5上。在基材膜30’的双面层叠有偏振片层5的情况下,可以在各偏振片层5上层叠保护膜7。
保护膜层叠工序S40例如包括如下工序:一边传送长条的偏振性层叠膜300和保护膜7,一边使这些膜叠合,使该层叠体通过一对辊(贴合辊)之间由此进行按压。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利用贴合辊对上述层叠体施加的压力(夹持压力)例如为0.05~2MPa、优选为0.08~1MPa。
保护膜7可使用其偏振片层5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150μm以下的保护膜。使用该保护膜7,在对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5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而成的偏振板可能产生的像变形进行抑制方面有利。
例如,不在偏振片层5上层叠保护膜而直接将偏振性层叠膜300供给至偏振板制造工序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偏振片层5由于特别容易划伤,也容易破损,因此在传送偏振性层叠膜300时偏振片层5容易划伤或破损。另外,在偏振片层5上不层叠保护膜的情况下,难以暂时对偏振性层叠膜300进行卷取而制成卷材,即便假设能够制成卷材,在卷取时也容易发生划伤、破损。
通过层叠保护膜7,能够防止或抑制偏振片层5的表面的划伤、破损,另外,对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而言,可以将其卷取而制成卷材。如果制成卷材状态,则作为用于供给至偏振板制造工序的制造中间体,例如预先在仓库中暂时保管(或预先作为库存进行管理)等,可以提高偏振板制造工序的自由度、效率。从这些观点考虑,在偏振片层5上层叠保护膜7是有利的。
然而发现,在偏振片层5上层叠保护膜时,相比于不层叠保护膜而将偏振性层叠膜300直接供给至偏振板制造工序的情况,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5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由此得到的偏振板容易产生像变形。对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进行卷取而制成卷材、或者进一步将该卷材保持卷材状态保管一定程度的时间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像变形。
通过使用偏振片层5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150μm以下的保护膜7,可以抑制像变形。从有效地抑制像变形的观点出发,上述算数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20μm以下,更优选为0.1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70μm以下。上述算数平均粗糙度Ra通常为0.010μm以上,例如为0.020μm以上(或0.030μm以上)。本说明书中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依据JIS B 0601:2013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项中所述的方法或与其实质上等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对于这样的保护膜而言,例如可以与品级、批次相应地选择使用适当的保护膜。
保护膜7可列举:具有自粘合性的热塑性树脂膜;在支撑膜上具有粘合性层的粘合性膜等。构成具有自粘合性的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例如为聚丙烯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等链状烯烃系树脂。具有自粘合性的热塑性树脂膜可以为单层结构。
构成上述粘合性膜的支撑膜可以由热塑性树脂、例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构成。粘合剂层可以由(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硅酮系粘合剂等构成,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为1~40μm,可以为3~25μm。使用粘合性膜的情况下,保护膜7经由该保护膜7的粘合剂层而层叠于偏振性层叠膜300。
保护膜7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200μm,优选为10~150μm,更优选为20~120μm,进一步优选为25~100μm(例如90μm以下、进而75μm以下)。
保护膜7被层叠并密合于偏振性层叠膜300的偏振片层5侧的面上(优选为偏振片层5的表面),保护膜7能够从其上剥离。偏振性层叠膜300与保护膜7之间的剥离力例如为0.01~0.5N/25mm,优选为0.01~0.2N/25mm。剥离力小于0.01N/25mm时,密合力过小,有时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的处理中发生保护膜7的部分剥离,或者偏振片层5的保护不充分。另外,剥离力大于0.5N/25mm时,有可能难以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剥离保护膜7。
上述剥离力可以如下求出:将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切割成25mm宽从而取得测定样品,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utograph AGS-50NX”或与其等同的装置,抓持测定样品的保护膜7和偏振性层叠膜300,对沿180°方向剥离时的力进行测定,由此求出。剥离力的测定在剥离速度300mm/min下于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
[5]其他工序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包含:卷取工序,使用通常的手段对所得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另外,可以还包括:保管工序,将所得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在某种环境下进行保管。某种环境可以为通常的保管环境,例如为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等。
上述保管工序中的保管时间可以为2年以内,优选为1.5年以内,更优选为1年以内,进一步优选为0.5年以内。通过使保管时间为2年以内,可以有效地抑制像变形,可以防止偏振片层5的物性等发生劣化。保管时间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4小时以上。
包括卷取工序、或卷取工序和保管工序时,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5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由此得到的偏振板容易产生像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像变形的本发明在包括卷取工序、或卷取工序和保管工序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及其卷材>
图5所示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依次包含基材膜30’、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偏振片层5和保护膜7。保护膜7其偏振片层5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150μm以下。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为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的卷绕物。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可以具备层叠于基材膜7的双面的偏振片层5。
这种情况下,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层构成例如为保护膜7/偏振片层5/基材膜30’/偏振片层5/保护膜7、保护膜7/偏振片层5/基材膜30’/偏振片层5。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可以适宜地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进行制造。这种情况下,基材膜为经拉伸的基材膜30’。另外,也可以将基材膜、偏振片层(偏振膜)和保护膜这3个单独的部件层叠而制造。这种情况下,偏振片层(偏振膜)可以为:通过公知的方法由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独)膜制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有二向色性色素而成的膜。该偏振片层(偏振膜)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25μm。基材膜可以为经拉伸的膜,也可以为未拉伸的膜。
保护膜7层叠于偏振片层5上,优选与偏振片层5的表面(与基材膜30或30’相反侧的表面)接触地层叠于偏振片层5上。偏振片层5可以隔着上述底涂层等而层叠于基材膜30或30’上。基材膜30或30’优选能够从偏振片层5剥离。另外,基材膜30或30’可以为光学膜。这种情况下,偏振性层叠膜可以用作偏振板。
使用偏振片层5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150μm以下的保护膜7,在对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偏振片层5上贴合热塑性树脂膜而成的偏振板有可能产生的像变形进行抑制方面有利。从有效地抑制像变形的观点出发,上述算数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20μm以下,更优选为0.1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70μm以下。上述算数平均粗糙度Ra通常为0.010μm以上,例如为0.020μm以上(或0.030μm以上)。
从抑制像变形的观点出发,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具有的偏振片层5的保护膜7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090μm以下。该算数平均粗糙度Ra通常为0.010μm以上,例如为0.020μm以上(或0.030μm以上)。
对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和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具备的基材膜30或30’、偏振片层5和保护膜7,引用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项中的对于基材膜30或30’、偏振片层5和保护膜7的记载。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上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保护膜剥离工序S50,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保护膜;
第一贴合工序S60,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层侧的通过保护膜剥离工序S50而露出的面上,隔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层叠第一热塑性树脂膜;和
固化工序S70,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固化。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在固化工序S70之后还可以包含剥离基材膜的基材膜剥离工序。另外,虽然在图6中未图示,但是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在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与保护膜剥离工序S50之间可以还包括:对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关于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如上文已述。包含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的情况下,保护膜剥离工序S50可以为:从由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放卷出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保护膜的工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1]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对于该工序,引用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项的记载。
[2]保护膜剥离工序S50
参见图7,本工序为: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剥离保护膜7,得到具有与偏振性层叠膜300同样的层构成的膜的工序。对于该工序而言,例如可以一边连续地传送长条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或者从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连续地放卷出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并将其传送,一边连续地进行该工序。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用于剥离保护膜7的具体的方法可以为保护膜的通常的剥离方法。
从抑制像变形的观点出发,通过保护膜7的剥离而露出的偏振片层5侧的面(或偏振片层5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090μm以下。该算数平均粗糙度Ra通常为0.010μm以上,例如为0.020μm以上(或0.030μm以上)。
[3]第一贴合工序S60
参见图8,本工序为:在保护膜剥离工序S50中得到的具有与偏振性层叠膜300同样的层构成的膜的偏振片层5侧的、通过保护膜剥离工序S50而露出的面上,隔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层叠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工序。该工序例如包括如下工序:一边连续地传送具有与偏振性层叠膜300同样的层构成的长条的膜和长条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一边在该膜的偏振片层5侧的面和/或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一个面涂敷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将这些膜隔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进行叠合,使该层叠体通过一对辊(贴合辊)之间由此进行按压。
图8所示的第一粘接剂层15为通过后述的固化工序S70进行固化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的固化物层。图8所示的第一偏振板500为在偏振片层5的一个面具备作为光学膜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在另一面具备基材膜30’的偏振板。
偏振性层叠膜300在基材膜30’的双面具有偏振片层5的情况下,通常在双面的偏振片层5上分别贴合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这种情况下,这些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在树脂种类、构成上可以为同种的热塑性树脂膜,也可以为不同种类的热塑性树脂膜。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通常与偏振片层5的表面和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表面接触。
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为光学膜,可以为包含具有透光性的(优选为光学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之类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的膜。其中,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为利用水系粘接剂时不一定容易粘接的透湿性低的热塑性树脂膜,例如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膜。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引用对于基材膜的记载。
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可以为用于保护偏振片层5的保护膜,也可以为兼具相位差膜、增亮膜之类光学功能的保护膜。例如,通过对包含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者在该膜上形成液晶层等,由此可制成赋予了任意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
在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与偏振片层5相反侧的表面可以还形成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防污层之类的表面处理层(涂布层)。表面处理层可以在第一贴合工序S60的实施之前预先形成于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上,也可以在第一贴合工序S60实施后或后述的剥离工序S80实施后形成。另外,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润滑剂、增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之类的添加剂。
从偏振板的薄型化的观点出发,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厚度优选为9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从强度和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
偏振片层5的表面具有的微小凹凸的加重在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厚度小、刚性低时容易发生。因此,能够抑制像变形的本发明在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厚度小的情况下、例如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厚度为30μm以下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第一粘接剂层15是用于在偏振片层5的一个面粘接固定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层。形成第一粘接剂层15的粘接剂为含有利用紫外线、可见光、电子射线、X射线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进行固化的固化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优选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
上述固化性化合物可以为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环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双键的其它乙烯基系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可以合用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和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通常还包括:用于引发上述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反应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阳离子聚合促进剂、离子捕获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节剂、增塑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流平剂、溶剂等添加剂。
在偏振片层5上贴合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时,为了提高与偏振片层5的粘接性,可以对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和/或偏振片层5的贴合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flame)处理、皂化处理之类的表面处理(易粘接处理),其中,优选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或皂化处理。
[4]固化工序S70
参见图8,本工序为:使通过第一贴合工序S60得到的层叠体具有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进行固化,得到第一偏振板500的工序。该层的固化可以利用对该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进行。其中,紫外线为宜,此时的光源可以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第一粘接剂层15的厚度(固化后)通常为0.001~5μm左右,优选为0.01~3μm。
按照以上方式得到的第一偏振板500由于是使用上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400制造的,因而从第一热塑性树脂10侧进行观察时像变形能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从抑制像变形的观点出发,第一偏振板500具有的偏振片层5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090μm以下。该算数平均粗糙度Ra通常为0.010μm以上,例如为0.020μm以上(或0.030μm以上)。
[5]基材膜剥离工序S80
参见图9,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在固化工序S70之后可以还包括剥离基材膜30’的基材膜剥离工序S80。由此,可得到在偏振片层5的一个面具备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的第二偏振板600。对于该工序而言,例如可以一边连续地传送长条的第一偏振板500,或者从作为长条的第一偏振板500的卷绕物的卷材连续地放卷出第一偏振板500并使其传送,一边连续地进行该工序。膜传送可以使用导辊等进行。用于剥离基材膜30’的具体的方法可以为基材膜30’的通常的剥离方法。
将第二偏振板600组装进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时,优选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相对于偏振片层5配置在更外侧(与图像显示元件的相反侧)。对于第一偏振板500也同样。由此,能够使抑制了像变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侧朝向图像显示装置的观看侧。第二偏振板600和第一偏振板500在图像显示元件(液晶盒等)上的贴合可以隔着粘合剂层进行。
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通常包含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其中加入有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之类的交联剂。此外,也可以含有微粒而形成显示出光散射性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1~40μm,优选为3~25μm。
[6]其他工序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含在第二偏振板600具有的偏振片层5的另一面隔着粘接剂贴合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的工序。由此,参见图10,可以得到:在偏振片层5的一个面隔着第一粘接剂层15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在另一面隔着第二粘接剂层25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的第三偏振板700。
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为光学膜,与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同样,可以为包含上文中例示的热塑性树脂的保护膜,也可以为兼具相位差膜、增亮膜之类光学功能的保护膜。对于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可具有的表面处理层和膜的厚度等,引用对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进行描述的上文的记载。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和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均为包含同种树脂的膜,也可以为包含不同种类的树脂的膜。
第二粘接剂层25为用于在偏振片层5的另一面粘接固定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的层,与第一粘接剂层15同样,为了直接粘接于偏振片层5,通常与偏振片层5的上述另一面接触地层叠。另外,第二粘接剂层25通常也与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的贴合面(偏振片层5侧的面)接触。
形成第二粘接剂层25的粘接剂除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以外,还可以为使聚乙烯醇系树脂之类的粘接剂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水中的水系粘接剂,从制造效率的观点出发,与第一粘接剂层15同样,优选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尤其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的透湿性低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形成第二粘接剂层25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优选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
在第三偏振板700中,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隔着粘合剂层层叠于偏振片层5的另一面。对于粘合剂层,引用上文的记载。
将第三偏振板700组装进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时,优选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相对于偏振片层5配置于图像显示元件侧。由此,能够使抑制了像变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侧朝向图像显示装置的观看侧。第三偏振板700在图像显示元件(液晶盒等)上的贴合可以隔着粘合剂层进行。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
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保护膜表面和偏振片层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依据如下方法进行测定。
(算数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
使用作为非接触式的表面粗糙度测定器的白色干涉计“Vertscan”(株式会社菱化***制),对依据JIS B 0601:2013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进行测定。该白色干涉计利用CCD相机捕捉因试料表面的凹凸而产生的光程差所致的干涉条纹,将该干涉条纹的明暗信息转换为表面凹凸的高度信息。
算数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步骤如下所述。首先,从作为测定对象的膜裁出20cm×20cm的膜片。使测定对象面朝上地将该膜片置于黑色丙烯酸系板,将周围用胶带固定,使测定对象面变平。将所得到的层叠体作为测定样品。
将测定样品置于白色干涉计“Vertscan”的台上,利用以下的装置设定实施测定,得到了算数平均粗糙度Ra。
·双光束干涉物镜的倍率:5倍
·测定模式:选择“wave”
·波长过滤器:选择“530white”
·扫描区域:-10μm~10μm
·拼接(stitching)设定:2×2、重叠(overlap)率20%。
根据上述设定,观察范围如下所述。
·纵(x)×横(y):1263.73μm×1689.94μm
·高低差(z):-0.25μm~0.25μm。
<实施例1>
(1)涂敷液的制备
将聚乙烯醇粉末(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Z-200”、平均聚合度1100、皂化度99.5摩尔%)溶于95℃的热水,制备了浓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所得到的水溶液中以相对于聚乙烯醇粉末2重量份为1重量份的比例混合交联剂(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Sumirez Resin650”),得到了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
另外,将聚乙烯醇粉末(株式会社kuraray制的“PVA124”、平均聚合度2400、皂化度98.0~99.0摩尔%)溶于95℃的热水,制备了作为浓度8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形成用涂敷液。
(2)底涂层和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层叠膜的制作)
接下来,一边连续地传送包含聚丙烯的厚度90μm的基材膜(熔点:163℃),一边在其一面实施电晕处理后,在其电晕处理面使用小径凹版涂布机连续地涂敷上述底涂层形成用涂敷液,在60℃干燥3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0.2μm的底涂层。继而,一边连续地传送膜,一边在基材膜上的底涂层表面使用唇式涂布机涂敷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形成用涂敷液后,在80℃干燥8分钟,由此在底涂层上形成厚度9.3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得到了层叠膜。
(3)拉伸工序(拉伸层叠膜的制作)
一边连续地传送上述(2)中得到的层叠膜,一边通过使用夹持辊的辊间拉伸在拉伸温度140℃进行纵单轴拉伸直至拉伸倍率2.5倍后,同样地通过使用夹持辊的辊间拉伸在拉伸温度160℃进行纵单轴拉伸直至总拉伸倍率达到5.8倍,得到了拉伸层叠膜。拉伸层叠膜中的经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厚度为5.1μm。
(4)染色工序(偏振性层叠膜的制作)
一边连续地传送上述(3)中得到的拉伸膜,一边在包含碘和碘化钾的30℃的染色水溶液中进行滞留时间为约150秒钟的浸渍来进行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染色处理后,利用10℃的纯水洗去多余的染色水溶液。继而,在包含硼酸和碘化钾的76℃的交联水溶液中连续地进行滞留时间为600秒钟的浸渍来进行交联处理。之后,利用10℃的纯水清洗4秒钟,在80℃干燥300秒钟,由此得到了在基材膜上具有偏振片层的偏振性层叠膜。偏振片层的厚度为5.1μm。
从所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裁出膜片,依据上述测定步骤测定偏振片层表面(与基材膜相反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结果为0.0456μm。
(5)保护膜层叠工序(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作)
一边连续地传送上述(4)中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一边将厚度30μm的保护膜A(具有自粘合性的聚乙烯系树脂膜。依据上述测定步骤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0.0815μm)层叠于偏振片层表面,使该层叠体通过贴合辊而对层叠体进行按压由此进行贴合处理,连续地卷取贴合处理后的层叠体,得到了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保护膜A与偏振片层的表面接触。通过贴合辊对上述层叠体施加的压力(夹持压力)为0.1MPa。
需要说明的是,贴合辊的夹持压力如下获取:将压敏纸[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的Prescale极超低压用(LLLW)]设置于贴合辊间的按压部分,进行按压后,使用压力测定***[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的FPD-305E和FPS-307E],测定按压部位的夹持压力由此预先取得。
使所得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保管2个星期。
(6)偏振板的制作
一边从刚进行上述保管后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连续地放卷出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一边连续地剥离保护膜A。从剥离保护膜A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裁出膜片,依据上述测定步骤,对通过保护膜A的剥离而露出的偏振片层表面(与基材膜相反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进行测定,结果为0.0998μm。
继而,使用小径凹版涂布机在通过保护膜A的剥离而露出的偏振片层表面涂敷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株式会社ADEKA制的“KR-75T”)使得固化后的厚度为约1.0μm后,在该粘接剂层之上层叠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厚度23μm的热塑性树脂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的“ZF-14”),使该层叠体通过贴合辊而对层叠体进行按压由此进行贴合处理,接下来,使用高压汞灯从基材膜侧以200mJ/cm2的累积光量照射紫外线使粘接剂层固化,由此得到了在偏振片层的一个面隔着固化后的粘接剂层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膜、在另一面具备基材膜的偏振板。
接下来,一边连续地传送所得到的上述偏振板一边剥离基材膜,得到了在偏振片层的一个面隔着固化后的粘接剂层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膜的偏振板。
(7)像变形的评价
在荧光灯下,从热塑性树脂膜侧对上述(6)中得到的偏振板(将基材膜剥离而成)进行目视观察,对于在该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映出的荧光灯的像的变形的程度,依据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A:荧光灯的像中,荧光灯的轮廓完全或基本确认不到变形,相对而言比下述B更好。
B:荧光灯的像中,荧光灯的轮廓可确认些许变形,相对而言比下述C更好。
C:荧光灯的像中,荧光灯的轮廓可确认大量的变形。
<实施例2~3、比较例1>
使用下述的保护膜B~D代替保护膜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了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使用该卷材制作了偏振板(将基材膜剥离而成)。对于所得到的偏振板,进行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像变形的评价试验。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3和比较例1中,层叠保护膜前的偏振片层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与实施例1同样地为0.0456μm。
实施例2:保护膜B(厚度30μm的具有自粘合性的聚乙烯系树脂膜。依据上述测定步骤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0.0690μm)、
实施例3:保护膜C(包含含有聚丙烯系树脂的基材和在其上层叠的粘合剂层的厚度25μm的保护膜。依据上述测定步骤的偏振片层侧(粘合剂层)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0.0621μm)、
比较例1:保护膜D(厚度30μm的具有自粘合性的聚乙烯系树脂膜。依据上述测定步骤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0.1559μm)。
偏振板的制作工序中,从将保护膜剥离而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裁出膜片,依据上述测定步骤,对通过保护膜的剥离而露出的偏振片层表面(与基材膜相反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进行测定,结果实施例2中为0.0618μm,实施例3中为0.0894μm,比较例1中为0.1072μm。
[表1]
Figure BDA0001481198380000291
[符号说明]
5偏振片层、6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经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7保护膜、10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5第一粘接剂层、20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5第二粘接剂层、30基材膜、30’经拉伸的基材膜、100层叠膜、200拉伸层叠膜、300偏振性层叠膜、400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500第一偏振板、600第二偏振板、700第三偏振板。

Claims (8)

1.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的工序、拉伸所述层叠膜而得到拉伸层叠膜的工序、
利用二向色性色素对所述拉伸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进行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由此得到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和
在所述偏振性层叠膜的所述偏振片层侧的面上层叠保护膜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所述保护膜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030μm以上、0.150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与所述偏振片层的表面接触地层叠所述保护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对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
4.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
从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所述保护膜的工序;
在所述偏振性层叠膜的所述偏振片层侧的通过剥离所述保护膜的工序而露出的面上,隔着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层叠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工序;和
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固化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得到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工序与剥离所述保护膜的工序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进行卷取而得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的工序,
在剥离所述保护膜的工序中,从由所述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放卷出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剥离所述保护膜。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使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层固化的工序之后,还包括:剥离所述基材膜的工序。
7.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依次包含:基材膜、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偏振片层、和保护膜,
所述保护膜的偏振片层侧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为0.030μm以上、0.150μm以下,
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偏振片层的表面接触。
8.一种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卷材,其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卷绕物。
CN201711191851.9A 2016-11-28 2017-11-24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121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0191 2016-11-28
JP2016230191A JP6306675B1 (ja) 2016-11-28 2016-11-28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027A CN108121027A (zh) 2018-06-05
CN108121027B true CN108121027B (zh) 2022-03-18

Family

ID=6182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1851.9A Active CN108121027B (zh) 2016-11-28 2017-11-24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06675B1 (zh)
KR (1) KR102404504B1 (zh)
CN (1) CN108121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81184A (ja) * 2019-03-14 2020-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6968854B2 (ja) * 2019-09-19 2021-11-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WO2021054346A1 (ja) * 2019-09-20 2021-03-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6819A (en) * 1995-10-27 1999-03-23 Tomoegawa Paper Co., Ltd. Antiglare material and polarizing film by using the same
WO2005114271A1 (ja) * 2004-05-20 2005-12-01 Fujifilm Corporation 反射防止機能付き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95483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板
JP2015152911A (ja) * 2014-02-19 2015-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6012092A (ja) * 2014-06-30 2016-01-2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0790A (en) * 1999-04-15 2005-03-16 Konishiroku Photo I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3185833A (ja) * 2001-12-14 2003-07-03 Toyo Kohan Co Ltd 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4306270B2 (ja) 2003-02-12 2009-07-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87594B2 (ja) * 2003-06-19 2008-11-26 帝人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
JP2008055691A (ja) * 2006-08-30 2008-03-13 Jsr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68938A (ja) * 2007-03-29 2008-11-06 Fujifilm Corp 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678641B (zh) * 2007-06-11 2012-11-28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用层叠膜
JP5141140B2 (ja) * 2007-08-22 2013-02-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製造用ライナー、光学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機能フィルム。
JP2009237047A (ja) * 2008-03-26 2009-10-15 Fujifilm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203108A (ja) 2011-03-24 2012-10-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756313B2 (ja) 2011-03-25 2015-07-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988649B2 (ja) 2012-03-29 2016-09-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066707B2 (ja) * 2012-12-13 2017-01-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5046765A1 (ko) * 2013-09-30 2015-04-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면형 박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KR101614211B1 (ko) * 2013-09-30 2016-04-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면형 박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JP6249820B2 (ja) * 2014-02-27 2017-12-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JPWO2016002504A1 (ja) * 2014-07-04 2017-04-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両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SG11201706552PA (en) * 2014-09-30 2017-09-28 Nitto Denko Corp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JP6258911B2 (ja) * 2014-12-22 2018-01-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及びそれを含む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6819A (en) * 1995-10-27 1999-03-23 Tomoegawa Paper Co., Ltd. Antiglare material and polarizing film by using the same
WO2005114271A1 (ja) * 2004-05-20 2005-12-01 Fujifilm Corporation 反射防止機能付き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95483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板
JP2015152911A (ja) * 2014-02-19 2015-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5125630A1 (ja) * 2014-02-19 2015-08-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6012092A (ja) * 2014-06-30 2016-01-2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61012A (ko) 2018-06-07
JP6306675B1 (ja) 2018-04-04
JP2018087861A (ja) 2018-06-07
KR102404504B1 (ko) 2022-06-07
CN108121027A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5556B (zh) 偏振膜及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KR101846105B1 (ko) 편광판
WO2015125630A1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54451B (zh) 偏光板
KR20130137518A (ko) 편광성 적층 필름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9188590B (zh) 偏振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93202A (ko) 편광성 적층 필름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편광성 적층 필름, 그리고 편광판 셋트
KR101893711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2473609B1 (ko) 적층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CN108121027B (zh)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5974509B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保管方法
KR101942166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6910931B2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8139533B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N107223213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6231718B1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70530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