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9270A -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9270A
CN107799270A CN201710542211.1A CN201710542211A CN107799270A CN 107799270 A CN107799270 A CN 107799270A CN 201710542211 A CN201710542211 A CN 201710542211A CN 107799270 A CN107799270 A CN 107799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rminal
extension
sheet material
coi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22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9270B (zh
Inventor
田原义幸
田中辉亮
中村昭彦
山田觉
川原井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762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3157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9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9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9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9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4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by moulding or by pressing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41Printed circuit coils
    • H01F41/046Printed circuit coil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用板材,其具有可以抑制在对覆盖线圈元器件的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的时候所产生的变形的构造。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100,其是用于组装线圈元器件端子的端子用板材100,其具有:环形的边框部10,以及一对延伸部15、16,该延伸部15、16分别从上述边框部10的内周缘向着上述边框部10的内部延伸出去,在上述边框部10的至少1个延伸部的根端部附近,还有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的易变形部(例如,缝隙18)。

Description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磁性粉末覆盖线圈元器件的卷绕部的周围,并对磁性粉末加压形成磁性磁芯。从线圈元器件的卷绕部突出着一对端子。
在线圈元器件定位于端子用板材之上的状态下进行磁性磁芯的成型。端子用板材具备环形的边框部,以及从边框部的内周缘分别向着边框部的内部延伸出的一对延伸部。
以把线圈元器件的各端子配置在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的状态,通过磁性粉末覆盖住线圈元器件的卷绕部和延伸部的前端部,并通过加压磁性粉末,来形成磁性磁芯。各个延伸部以及各个端子呈从磁性磁芯突出出去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5-201537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者等的研究,在加压磁性粉末形成磁性磁芯的时候,线圈元器件的端子向着延伸方向发生位移,所以端子用板材有产生变形(应变)的情况。此时,在磁性磁芯,由于延伸部及端子突出出去的部位受到局部的应力的作用,所以在磁性磁芯里的该部位就有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具有在加压覆盖着线圈元器件的磁性粉末来形成磁性磁芯的时候,可以抑制变形(应变)的结构,并且还提供一种使用此端子用板材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是用于组装线圈元器件端子的端子用板材,
其具有:环形的边框部,
以及一对延伸部,该延伸部分别从上述边框部的内周缘向着上述边框部的内部延伸出去,
在上述边框部的至少1个延伸部的根端部附近,还有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的易变形部。
另外,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
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由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
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
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
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
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上述端子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另外,通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
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由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
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
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
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
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向覆盖线圈元器件的磁性粉末加压来形成磁性磁芯的时候,能抑制端子用板材的变形(应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顶视图。
图2中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连串步骤的顶视图。
图3是表示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正面截面图。
图4是表示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连串的步骤的顶视图。
图5中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正面图。
图6中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连串的步骤的顶视图。
图7是涉及第3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顶视图。
图8是涉及第4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顶视图。
图9中图9(a)以及图9(b)是表示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的图,其中图9(a)为顶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的箭头B方向观察时的侧面图。
图10中图10(a)、图10(b)以及图10(c)是表示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的图,还表示第2夹扣保持部被折弯的状态,其中图10(a)为顶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的箭头B方向观察时的侧面图,图10(c)是沿着图10(a)的箭头C方向观察时的正面图。
图11中图11(a)、图11(b)以及图11(c)是表示使用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来制造电子元件的步骤的图,其中图11(a)为顶视图,图11(b)是沿着图11(a)的箭头B方向观察时的侧面图,图11(c)是沿着图11(a)的C-C线的截面图。
图12中图12(a)、图12(b)以及图12(c)是表示使用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制造电子元件的步骤的图,其中图12(a)为顶视图,图12(b)是沿着图12(a)的箭头B方向观察时的侧面图,图12(c)是沿着图12(a)的箭头C方向观察时的正面图。
图13是表示使用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制造电子元件的步骤的顶视图。
图14中图14(a)以及图14(b)是表示使用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制造电子元件的步骤的图,其中图14(a)为顶视图,图14(b)是沿着图14(a)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5中图15(a)、图15(b)以及图15(c)是表示使用涉及第2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制造电子元件的一连串的步骤的图,其中图15(a)为底面图,图15(b)是立体图,图15(c)是与图15(b)一样状态下的正面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使用附图加以说明。另外,在全部附图中,同样的成分被赋予同样的符号,并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1实施形态
首先,用图1等对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100(以下,仅仅称之为端子用板材100)加以说明。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是用来组装线圈元器件(例如,如图2(a)所示的线圈元器件30)的端子32的端子用板材100。
端子用板材100包括环形的边框部10,以及分别从边框部10的内周缘向着边框部10内部延伸的一对延伸部15、16。边框部10中在至少1个延伸部(在本实施形态下,一对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附近,具有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的易变形部(在本实施形态下,缝隙18(贯穿孔))。
这里,易变形部横跨并延伸于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是指,易变形部横跨并延伸于下述区域,该区域为至少从延伸部的幅宽方向的一端开始,一直到另一端为止的区域。另外,既可以是如本实施形态那样,一个易变形部横跨并延伸于延伸部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也可以是与本实施形态有所差异,通过多个分割开的易变形部来布满延伸部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在后者的情况下,多个易变形部里面互相邻接的易变形部被配置在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并且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观察时,互相邻接的易变形部被配置呈互相重叠的样态。
以下,将进行详细地说明。
端子用板材100是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铜等)构成的薄板状的部件,也被称之为导线架(HOOP)。
边框部10被形成为例如长方形的边框状(长方形的环状)。
在边框部10的中心形成有开口10a。
边框部10由,例如分别呈直线状延伸的4个边缘部(第1边缘部11、第2边缘部12、第3边缘部13及第4边缘部14)所构成。
第1边缘部11与第2边缘部12互相平行延伸,而第3边缘部13与第4边缘部14互相平行延伸。另外,第3边缘部13及第4边缘部14相对于第1边缘部11以及第2边缘部12在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第1边缘部11的一端与第4边缘部14的一端相连接,而第4边缘部14的另一端与第2边缘部12的一端相连接,第2边缘部12的另一端与第3边缘部13的一端相连接,第3边缘部13的另一端与第1边缘部11的另一端相连接。
延伸部15从第1边缘部11的延伸方向的中心部开始向着第2边缘部12延伸出去。
同样,延伸部16从第2边缘部12的延伸方向的中心部向着第1边缘部11延伸出去。
更详细而言,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分别沿着与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
所谓延伸部15以及延伸部16,例如,被互相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延伸部15的前端部15a以及延伸部16的前端部16a,例如,被分别形成为两股分叉(Y字)的形状。
在本实施形态下,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中分别形成有贯穿孔(例如缝隙18)来作为易变形部。
即,在本实施形态下,易变形部是在边框部10形成的贯穿孔(缝隙18)。
缝隙18,例如,分别沿着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的纵向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在本实施形态下,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在与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缝隙18在与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第1边缘部11上所形成的缝隙18至少在横跨延伸部15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延伸。
同样,在第2边缘部12所形成的缝隙18至少在横跨延伸部16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延伸。
更详细地说,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缝隙18被形成得比延伸部15的幅宽更加接近长条形,并且其延伸的长度超过延伸部15的幅宽。例如,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缝隙18的一端位于第1边缘部11与第4边缘部14的交叉部的附近,而该缝隙18的另一端则位于第1边缘部11与第3边缘部13的交叉部的附近。
同样,形成于第2边缘部12形成的缝隙18被形成得比延伸部16的幅宽更加接近长条形,其延伸长度超过延伸部16的幅宽。例如,形成于第2边缘部12的缝隙18的一端位于第2边缘部12与第4边缘部14的交叉部的附近,而该缝隙18的另一端则位于第2边缘部12与第3边缘部13的交叉部的附近。
即,易变形部(缝隙18)在与延伸部15、16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超过延伸部15、16的幅宽。
另外,优选缝隙18的长度(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延伸部15、16的幅宽的1.0倍以上,4.0倍以下。
另外,如上所述,易变形部(在本实施形态为缝隙18)被配置在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附近。优选易变形部与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之间的距离为延伸部15、16的幅宽以下的例子。
这里,边框部10包括具有该边框部10的周缘部的环状部20,以及连接部19。
即,边框部10包括,在环状部20内侧沿着第1边缘部11的缝隙18延伸,并与延伸部15的根端部以及环状部20相互连接的一对连接部19,以及在环状部20内侧沿着第2边缘部12的缝隙18延伸,并与延伸部16的根端部以及环状部20相互连接的一对连接部19。
在边框部10中,除去连接部19的部分为环状部20。
这里,在端子用板材100上还实装着如图2(a)和图2(b)等所表示的线圈元器件30。在图2(a)和图2(b)等中,显示了线圈元器件30的模式化形状。
线圈元器件30是由导电导线所构成的。即,线圈元器件30包括通过卷绕导电导线而构成的卷绕部31,以及从卷绕部31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32。
沿着卷绕部31的轴心方向来观察线圈元器件30的时候,一对端子32从卷绕部31开始沿着互相相反的方向呈直线状突出出去。
另外,如图2(a)和图2(b)等所示,就幅宽而言,延伸部15、16比端子32更宽。
边框部10包括通过夹扣住端子32的端部来进行保持固定用的夹扣保持部(例如,夹扣保持部17a和夹扣保持部17b)。
并且,易变形部(缝隙18)被配置在夹扣保持部与延伸部15,16之间。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1边缘部11以及第2边缘部12分别包括夹扣保持部17a以及17b。
更详细而言,在第1边缘部11还形成有周围开口17d,该周围开口17d与缝隙18连接并与缝隙18相邻。相对于缝隙18,此周围开口17d与延伸部15侧恰好在其相反的两侧,并与其相邻。
第1边缘部11具有支护部17c,该支护部17c从周围开口17d的内周缘开始向着周围开口17d内突出。此支护部17c是位于周围开口17d的内周缘,并从与延伸部15侧相反侧的部位,向着延伸部15侧突出。
第1边缘部11的夹扣保持部17a从第1边缘部11的支护部17c开始,向着与缝隙18平行的一个方向突出,而第1边缘部11的夹扣保持部17b则从第1边缘部11的支护部17c开始,向着与缝隙18平行的另一个方向(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第1边缘部11的夹扣保持部17a以及夹扣保持部17b排列在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上,夹扣保持部17a与延伸部15的距离比夹扣保持部17b与延伸部15的距离更长。
同样,在第2边缘部12,也形成有周围开口17d,该周围开口17d与缝隙18连接并与缝隙18相邻。相对于缝隙18,此周围开口17d与延伸部16侧恰好在其相反的两侧,并与其相邻。
第2边缘部12具有支护部17c,该支护部17c从周围开口17d的内周缘开始向着周围开口17d内突出。此支护部17c是位于周围开口17d的内周缘,并从与延伸部16侧相反侧的部位,向着延伸部16侧突出。
第2边缘部12的夹扣保持部17a从第2边缘部12的支护部17c开始,向着与缝隙18平行的一个方向突出,而第2边缘部12的夹扣保持部17b则从第2边缘部12的支护部17c开始,向着与缝隙18平行的另一个方向(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第2边缘部12的夹扣保持部17a以及夹扣保持部17b排列在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上,夹扣保持部17a与延伸部16的距离比夹扣保持部17b与延伸部16的距离更长。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子,易变形部(在本实施形态为缝隙18)还可以以延伸部15、16为基准,被配置在比夹扣保持部(夹扣保持部17a、夹扣保持部17b)更远位置上。
即,在图1中,左侧的易变形部(缝隙18)可以被配置在左侧的夹扣保持部17a与夹扣保持部17b的左侧,右侧易变形部(缝隙18)可以被配置在右侧的夹扣保持部17a与夹扣保持部17b的右侧。
边框部10包括用于端子用板材100定位的定位用细孔21。即,边框部10包括不同于定位用细孔21的,作为易变形部的缝隙18。
关于定位用细孔21的形状及配置没有特别限定,不过作为一个例子,定位用细孔21是圆形的,并被配置于下述合计4处的位置上,即第1边缘部11与第4边缘部14的交叉部,第4边缘部14与第2边缘部12的交叉部,第2边缘部12与第3边缘部13的交叉部,以及第3边缘部13与第1边缘部11的交叉部。
其次,就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此制造方法包含以下(i)~(v)的步骤。
(i)准备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100的步骤。
(ii)准备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即通过导电导线来构成的线圈元器件30的步骤。如上所述,线圈元器件30包含由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31,以及从卷绕部31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32。
(iii)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线圈元器件30的各个端子32配置在端子用板材100的各个延伸部15、16上,并把线圈元器件30与端子用板材100组装在一起来制得半成品60(图2(a)~图2(b))。
(iv)充填步骤(图3),在此步骤中把半成品60放置在模具40内,并通过磁性粉末51来覆盖半成品60。
(v)加压成型步骤(图3),在此步骤中,对磁性粉末51进行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50(图4,图5(a),图5(b))。
并且,通过加压成型步骤使延伸部15、16在端子32延伸方向上产生位移,而此位移被易变形部所吸收(参照图4)。
以下,将详细说明。
在准备端子用板材100及线圈元器件30之后,如图2(a)所示把线圈元器件30的一个端子32配置在延伸部15上,同时,把另一个端子32配置在延伸部16上。另外,也可以在把线圈元器件30对准此端子用板材100的规定位置的时候,用定位用细孔21来定位端子用板材100。
这里,一个端子32的前端部(被夹扣部32b)被配置在第1边缘部11的支护部17c上,另一个端子32的前端部(被夹扣部32b)被配置在第2边缘部12的支护部17c上。
另外,线圈元器件30的卷绕部31被配置在延伸部15的前端部与延伸部16的前端部之间。
其次,如图2(b)所示,通过闭合夹紧第1边缘部11的夹扣保持部17a以及保持夹扣保持部17b,支护部17c就把一个端子32的被夹扣部32b保持固定住了,同时,通过闭合夹紧第2边缘部12的夹扣保持部17a以及夹扣保持部17b,支护部17c就把另一个端子32的被夹扣部32b保持固定住了。
这样,就把线圈元器件30的各个端子32配置在端子用板材100的各个延伸部15、16上,也就把线圈元器件30与端子用板材100互相组装在一起了。
因此,就能得到如图2(b)所表现的半成品60。
其次,如图3所示在模具40内设置半成品60。
模具40包含例如分别被形成为具有长方形边框形状,且上下开口的第1模具部件41与第2模具部件42的组成,并通过把此第1模具部件41以及第2模具部件42相互组装在一起来构成模具40。另外,模具40中还设置有第3模具部件44和第4模具部件45,通过模具40、第3模具部件44及第4模具部件45来构成了加压设备。
模具40包含有一对插通孔43。
一个插通孔43是为了使一个端子32从模具40内部空间突出到外部空间,同时,使延伸部15的前端部15a***到模具40内部。
另外,另一个插通孔43是为了使另一个端子32从模具40内部空间突出到外部空间,同时,使延伸部16的前端部16a***到模具40内部。
如图3所示,首先,在模具40内部空间配置线圈元器件30卷绕部31,一对的端子32通过插通孔43突出到模具40的外部。在此状态下,各个延伸部15、16的前端部15a、16a被配置在模具40的内部空间。
其次,向模具40内部填充磁性粉末51。因此,线圈元器件30的卷绕部31、各个端子32的根端部以及各个延伸部15、16的前端部15a、16a被磁性粉末51掩埋。即,通过磁性粉末51来覆盖半成品60(覆盖半成品60的一部分)(充填步骤)。
其次,通过第3模具部件44以及第4模具部件45在模具40里向磁性粉末51加压,由此而形成在卷绕部31周围的磁性磁芯50(加压成型步骤)。
此后,使第3模具部件44以及第4模具部件45从上下方向离开磁性磁芯50,从模具40中取出半成品60。
这里,进行加压成型步骤的时候,延伸部15、16沿着端子32的延伸方向(图3,图4箭头A方向以及箭头B方向)产生了位移,不过易变形部的缝隙18吸收了此位移。即,如图4所示,各个延伸部15、16从卷绕部31开始向着远离其的方向(向着远离磁性铁心50的方向)发生位移,并通过各个连接部19的变形来吸收此位移(参照图4)。
因此,能够抑制端子用板材100的歪斜的情形(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因而,在磁性磁芯50中,能抑制作用于延伸部15、16及端子32突出出去的部位的局部应力,也就能抑制磁性磁芯50所产生的裂缝。
另外,箭头A方向与箭头B方向是互相相反的方向。
这里,关于本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也能采用以下的定义。
即、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100的步骤,准备线圈元器件30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线圈元器件30,此线圈元器件包括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31,以及从卷绕部31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32,制作半成品60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线圈元器件30的各个端子32配置在端子用板材100的各个延伸部15、16上,并把线圈元器件30与端子用板材100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60,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半成品60设置在模具40中,并用磁性粉末51覆盖半成品60,以及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通过加压成型步骤,延伸部15、16沿着端子32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易变形部所吸收。
模具40取出半成品60之后,如图5(a)所示,切断各个端子32及各个延伸部15、16,从半成品60得到个体片72。另外,在半成品60中,如图4所示的范围C内的部分的电子元件的组成部71构成了个体片72。
并且,如图5(b)所示,延伸部15及一个端子32沿着磁性磁芯50的外表面进行弯折,并且延伸部16及另一个端子32沿着磁性磁芯50的外表面弯折。这样就得到电子元件70了。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1实施形态,端子用板材100边框部10具有易变形部的缝隙18,该缝隙18至少在1个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附近,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
因而,通过加压覆盖线圈元器件30的磁性粉末51来形成磁性磁芯50的时候,延伸部15、16在端子32的延伸方向上产生位移,而易变形部(缝隙18)则能吸收此位移,由此可以抑制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应变)。
因此,在磁性磁芯50中,能抑制作用于延伸部15、16及端子32突出出去的部位的局部应力,也就能抑制在磁性磁芯50发生裂缝。
还有,易变形部(缝隙18),在与延伸部15、16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超过延伸部15、16的幅宽,因此即使延伸部15、16的位移再大,也可以被易变形部所吸收。
-第2实施形态
其次,以图6(a)以及图6(b)来说明第2实施形态。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在以下所说明的点上,与涉及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不同,而在其他的点上,则与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具有同样的构成。
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下,易变形部为沿着与延伸部15、16的延伸方向的交叉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缝隙18,边框部10具有环状部20以及一对连接部19,环状部20包含该边框部10周缘部,而一对连接部19则在环状部20内侧,沿着缝隙18延伸,并与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以及环状部20互相连接。另外,边框部10中每个延伸部15、16包含一对连接部19。
并且,一对连接部19分别包括第1凹部81以及第2凹部82,第1凹部81被形成在该连接部19的延伸部15、16侧的端部,第2凹部82被形成在该连接部19的环状部20侧的端部。
因此,边框部10在各个连接部19的端部能够被较容易地折弯(参照图6(b))。
更详细地说,第1凹部81面向着缝隙18,而第2凹部82则面向着开口10a。因此,边框部10在各个连接部19的端部处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折弯。
因而,在本实施形态中,加压覆盖线圈元器件30的磁性粉末51来形成磁性磁芯50的时候,延伸部15、16在端子32的延伸方向上位移,易变形部(缝隙18)能吸收此位移,也就可以抑制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应变)。
-第3实施形态
其次,参照图7说明第3实施形态。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在以下说明的点上,与涉及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不同,而在其他的点上,则与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具有同样的构成。
如图7所示,关于本实施形态,连接部19包含了蜿蜒形状(蛇行形状)的蜿蜒形状部19a的组成。因此,连接部19的可弯折性得以提高。
因而,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加压覆盖线圈元器件30的磁性粉末51以形成磁性磁芯50的时候,延伸部15、16在端子32的延伸方向产生位移,而易变形部(缝隙18)也能吸收此位移,并可以抑制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应变)。
-第4实施形态
其次,参照图8来说明第4实施形态。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在以下说明的点上,与涉及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不同,而在其他的点上,与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具有同样的构成。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边框部10的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没有形成缝隙18(图1),取而代之的是分别在第1边缘部11以及第2边缘部12形成作为易变形部的薄部22。
即,在本实施形态下,易变形部是被形成于边框部10的薄部22上的。
薄部22被形成为比边框部10的薄部22的周围的部分更薄的形态。即,被形成在边框部10表面的凹部就是薄部22,也就是易变形部。
薄部22可以通过例如半蚀法(Half Etching)等来形成。
薄部22,例如,分别沿着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的纵向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在本实施形态中,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沿着与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薄部22沿着与延伸部15以及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
被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薄部22,至少横跨并延伸于延伸部15的幅宽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同样地,被形成于第2边缘部12的薄部22,至少横跨并延伸于延伸部16的幅宽方向的整个区域。
更详细地说,被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薄部22,被形成得比延伸部15的幅宽更像长条形,并且其延伸长度超过了延伸部15的幅宽。例如,被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薄部22的一端位于第1边缘部11与第4边缘部14的交叉部的附近,而该薄部22的另一端则位于第1边缘部11与第3边缘部13的交叉部的附近。
同样地,形成于第2边缘部12的薄部22,被形成得比延伸部16的幅宽更像长条形,并且其延伸长度超过了延伸部16的幅宽。例如,被形成于第1边缘部11的薄部22的一端位于第2边缘部12与第4边缘部14的交叉部的附近,而该薄部22的另一端则位于第2边缘部12与第3边缘部13的交叉部的附近。
即,易变形部(薄部22)在与延伸部15、16延伸方向相交叉方向上,其延伸长度超过延伸部15、16的幅宽。
在本实施形态中,加压覆盖线圈元器件30的磁性粉末51以形成磁性磁芯50的时候,延伸部15、16在端子32延伸方向上产生位移,而易变形部(薄部22)也能吸收此位移,并可以抑制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应变)。
-第5实施形态
其次,参照图9(a)至图15(c)来说明第5实施形态。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在以下说明的点上,与涉及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不同,而在其他的点上,与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具有同样的构成。
图9(a)以及图9(b)表示端子用板材100整体的平坦状态。即,如后所述,虽然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之后会各自被折弯(例如参照图10(a)、图10(b)以及图10(c)),但是在图9(a)和图9(b)中,表示了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被折弯之前的状态。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端子用板材100,延伸部15的前端部15a以及延伸部16的前端部16a,例如,也被分别形成为Y形(两股分叉)形状。
即,一对延伸部15、16的各自的前端部15a、16a被形成为分别具有一对的分支部的Y形(两股分叉)形状。
延伸部15的前端部15a的一对的分支部里面,一个分支部是第2夹扣保持部151,而另一个分支部则为锚爪部152。
第2夹扣保持部151是通过夹紧夹扣来固定保持线圈元器件30的一个端子32的部分(参照图12(a)以及图12(c))。
另外,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锚爪部152被分别掩埋在磁性铁心50里面,并起到限制被切断后的延伸部15(图15(a),图15(c))从磁性磁芯50脱落的锚爪的作用。
同样,延伸部16的前端部16a的一对分支部里面,一个分支部是第2夹扣保持部161,另一个分支部为锚爪部162。
第2夹扣保持部161是通过夹紧夹扣来固定保持线圈元器件30的另一个端子32的部分的(参照图12(a),图12(b),图12(c))。
另外,第2夹扣保持部161及锚爪部162被分别掩埋在磁性磁芯50里面,并起到限制被切断后的延伸部16(图15(a),图15(c))从磁性磁芯50脱落的锚爪的作用。
这里,在延伸部15中,前端部15a以外的部分被称为根端部15b。
同样,在延伸部16中,前端部16a以外的部分被称为根端部16b。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前端部15a是由前端根基部153,以及一对分支部(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锚爪部152)所构成的。
前端根基部153是被连接在根端部15b的前端侧的部分。
而一对分支部(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锚爪部152)则从前端根基部153的前端向着延伸部15的前端侧进一步突出出去。
同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前端部16a由前端根基部163,以及一对分支部(第2夹扣保持部161及锚爪部162)所构成。
前端根基部163是被连接在根端部16b的前端侧的部分。
一对分支部(第2夹扣保持部161及锚爪部162)则从前端根基部163的前端向着延伸部16的前端侧进一步突出出去。
在本实施形态中,前端根基部153例如被形成得比根端部15b的幅宽更宽,从根端部15b的前端向着根端部15b的幅宽方向的两侧支撑出去。
并且,在前端根基部153中,第2夹扣保持部151从比根端部15b的幅宽方向更加支撑出去的部分的一侧开始突出出去,而锚爪部152则从另一侧突出出去。
另外,从前端根基部153的第2夹扣保持部151突出的长度,比从前端根基部153的锚爪部152的突出长度更长。
第2夹扣保持部151的前端部被形成为,例如具有一定的幅宽的带状。此带状的一部分,例如,被形成在与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方向上,并呈长条形。
在第2夹扣保持部151中,此带状的一部分被夹紧扣严,从而就保持固定住了一个端子32。
同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前端根基部163,例如,被形成得比根端部16b的幅宽更宽,并从根端部16b的前端开始,向着根端部16b的幅宽方向的两侧支撑出去。
并且,在前端根基部163中,一个第2夹扣保持部161从比根端部16b更加向着幅宽方向支撑出去的一侧突出出去,而锚爪部162则从另一侧突出出去。
另外,从前端根基部163开始的第2夹扣保持部161的突出长度,比从前端根基部163开始的锚爪部162的突出长度更长。
第2夹扣保持部161的前端部,例如,被形成为具有一定幅宽的带状。此带状部分,例如,在与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方向上被形成为长条状。
在第2夹扣保持部161中,此带状部分被夹紧扣严,从而保持固定住另一个端子32。
这样,一对延伸部15、16的各自的前端部15a、16b被形成为具有一对分支部的Y形(两股分叉)的形状,一对分支部里面至少一个分支部是通过夹扣并固定保持住端子32的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构成的。
在本实施形态中,一对分支部中的一个成为第2夹扣保持部151或者161,而另一个则不是第2夹扣保持部151或者161,而是锚爪部152或者162。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例子,一对分支部的双方也可以是第2夹扣保持部151或者161。
在前端根基部153中,前端侧的边缘(以下,称其为根基部前端边缘153a),例如沿着与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的相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例如,在基部前端边缘153a的两端部上还分别形成有边缘凹部154。
一个边缘凹部154被配置在邻接第2夹扣保持部151的根基端部。
另一个边缘凹部154被配置在邻接锚爪部152的根基端部。
在前端根基部163的前端侧的边缘(以下称之为根基部前端边缘163a),例如沿着与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例如,在根基部前端边缘163a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边缘凹部164。
一个边缘凹部164被配置在邻接第2夹扣保持部161的根基端部。
另一个边缘凹部164被配置在邻接锚爪部162的根基端部。
延伸部15的前端部15a与延伸部16的前端部16a被配置呈互相对着的形态。
更详细而言,第2夹扣保持部151与第2夹扣保持部161互相对着,而锚爪部152与锚爪部162互相对着。
例如,所谓延伸部15和延伸部16被形成为互相呈线对称的形状(在图9(a)中,被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上并没有形成有夹扣保持部17a、17b、支护部17c以及周围开口17d。换句话说,第1边缘部11及第2边缘部12上分别形成有直线状的缝隙18。由此,端子用板材100的组成变得简单。
另外,第1实施形态中,如图1等所示,表示了第3边缘部13及第4边缘部14也形成有缝隙(例如,各自2个缝隙)的例子,不过在本实施形态中,例如,也可以不在第3边缘部13及第4边缘部14形成缝隙。由此,端子用板材100组成更加变得简单。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与实施形态1同样在第3边缘部13及第4边缘部14形成小缝隙。
其次,就使用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端子用板材100的制造电子元件70(图15(a),图15(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a),图10(b)和图10(c)所示,各个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的带状的前端被弯折。因此,各个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的带状的前端部呈从边框部10存在的平面立起来的状态。
即,在如图10(a),图10(b)和图10(c)所表示的状态下,端子用板材100的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从边框部10存在的平面立起来。
这里,以存在边框部10的平面为基准,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第2夹扣保持部161互相在同一侧(图10(c)中为下侧)立起来。
另外,在图10(a),图10(b)和图10(c)中的状态下,从延伸部15去除第2夹扣保持部151的前端部的部分,以及,从延伸部16去除第2夹扣保持部161的前端部的部分,也同样位于边框部10所存在的平面内。
其次,线圈元器件30的一个端子32被第2夹扣保持部151所夹紧固定住,另一个端子32也被第2夹扣保持部161所夹紧固定,以此形态把线圈元器件30设置在端子用板材100上。
这里,如图11(a)等所示,本实施形态中线圈元器件30的一对端子32从卷绕部31互相平行,而且,互相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
例如,各个端子32沿着与延伸部15及延伸出16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以此样态来配置线圈元器件30。
这里,线圈元器件30的卷绕部31,保持着前端部15a与前端部16a的彼此之间遥向对峙的间隔,被配置在与前端部15a与前端部16a的双方相远离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各个延伸部15、16中,前端根基部153、163的幅宽被形成得比根端部15b、16b的更宽,而在前端根基部153、163中,从沿着根端部15b、16b在幅宽方向支撑出去的部分开始,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及锚爪部152、162突出出去。
因此,与第1实施形态比较,相对于卷绕部31的平面尺寸而言,即使磁性磁芯50的平面尺寸的比例较小,也能够确保卷绕部31与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及锚爪部152、162之间的具有足够的间隙。
另外,优选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及锚爪部152、162,是在平面视角下分别被配置于磁性磁芯50的四角(参照图14(a))。
其次,如图11(a),图11(b)和图11(c)所示,通过夹紧扣严第2夹扣保持部151,使一个端子32被第2夹扣保持部151保持固定(挟持)的同时,通过夹紧扣严该第2夹扣保持部161,使另一个端子32被第2夹扣保持部161保持固定(挟持)。
这里,更详细而言,例如,一边分别通过冲头使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161的弯折来进行扣紧夹扣加工,同时从冲头的前端部分别向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161印加电流。
因此,各个端子32就被分别固定在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161上了,同时还通过电阻焊被连接。
其次,如图12(a),图12(b)和图12(c)所示,各个端子32中通过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被固定保持的部位都被切去了前端侧的部分。更详细而言,在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附近切断各个端子32。
这里,图12(a)中用长短划交替线表示的范围R,是形成磁性磁芯50(图14(a),图14(b))的范围。
其次,与使用图3所说明的第1实施形态同样,用模具40形成磁性磁芯50。
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3所示,通过磁性粉末51覆盖线圈元器件30的卷绕部31及各个端子32、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161,以及锚爪部152、162。另外,在图13中,省略模具40(图3)的图示。
并且,通过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加压磁性粉末51,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就形成了磁性磁芯50(加压成型步骤)。
在本实施形态中,延伸部15、16也由于沿着延伸部15、16的延伸方向被挤压所以产生位移,不过易变形部的缝隙18吸收了此位移。即,如图14(a)所示,各个延伸部15、16向着远离卷绕部31的方向(远离磁性磁芯50的方向)位移,所以各个连接部19通过变形吸收了此位移。
因此,能够抑制端子用板材100歪斜的情况(端子用板材100的变形)。因而,在磁性磁芯50中,能抑制作用于延伸部15、16及端子32突出出去的部位的局部应力。
由此,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也包含下述步骤:准备涉及本实施形态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100的步骤;准备线圈元器件30的步骤,即通过导电导线来构成的线圈元器件30的步骤,线圈元器件30包含由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31,以及从卷绕部31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32;制作半成品60的步骤(图11(a)至图12(c)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线圈元器件30的各个端子32配置在端子用板材100的各个延伸部15、16上,并把线圈元器件30与端子用板材100组装在一起来制得半成品60;充填步骤(图13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半成品60放置在模具40内,并通过磁性粉末51来覆盖半成品60;以及加压成型步骤(图14(a)以及图14(b)的步骤),在此步骤中,对磁性粉末进行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并且,通过加压成型步骤使延伸部15、16在端子32延伸方向上产生位移,而此位移被易变形部所吸收。
从模具40取除半成品60之后,如图15(a)所示,把各个延伸部15、16在根端部15b、16b切断,从而从半成品60得到个体片72。另外,在半成品60中,如图14(a)所示的范围C内的部分的电子元件组成部71为个体片72。
并且,如图15(b)和图15(c)所示,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分别沿着磁性磁芯50的外表面被弯折。这里,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的被弯折的位置,是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锚爪部152的根基端部的位置(沿着前端根基部153的根基部前端边缘153a的位置),以及,第2夹扣保持部161及锚爪部162的根基端部的位置(沿着前端根基部163的根基部前端边缘163a的位置)。
这里,如上所述,边缘凹部154被分别配置在邻接第2夹扣保持部151及锚爪部152的根基端部的位置,同时,边缘凹部164被分别配置在第2夹扣保持部161及锚爪部162根基端部的位置。因此,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弯折。即,只要用较轻的力就可以漂亮地弯折延伸部15及延伸部16。
另外,由于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锚爪部152、162能分别发挥出相对于磁性磁芯50的锚爪的作用,所以在弯折延伸部15及16的时候,就能抑制延伸部15及16从磁性铁磁芯50脱落的状况。
另外,如图14(a)和图15(b)所示,在磁性磁芯50的下表面,还形成有例如分别收容延伸部15、16的根端部15b、16b的一部分的一对凹部50a。并且,如图15(c)所示,各个凹部50a中配置了根端部15b,16b的一部分。
这样就能得到电子元件70。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2实施形态,由于可以通过延伸部15、16的前端部15a、16a的第2夹扣保持部151、161来保持固定线圈元器件30的各个端子32,所以可以缩短线圈元器件30的卷绕部31的端子32的引出长度,由此就能减低制造成本。
各个端子32的长度,例如,即使比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的长度短也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通过预先优化端子32的长度,就能够省略如图12(a)~图12(c)所示的端子32切断步骤。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各个实施形态,不过,这些仅仅是本发明的例示,也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组成。另外,上述的各实施形态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能适宜地任意搭配。
本实施形态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是用于组装上述线圈元器件端子的端子用板材,其具有:环形的边框部,以及一对延伸部,该延伸部分别从上述边框部的内周缘向着上述边框部的内部延伸出去,在上述边框部的至少1个延伸部的根端部附近,还有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的易变形部。
(2)根据(1)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是在上述边框部形成的贯穿孔或者薄部。
(3)根据(1)或者(2)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的,沿着与上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的相交叉的方向的延伸长度超过上述延伸部的幅宽。
(4)根据(3)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是沿着与上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贯穿孔,上述边框部具有:包括该边框部的周缘部的环状部,以及一对连接部,该连接部沿着上述环状部内侧的上述贯穿孔延伸,并把上述延伸部的根端部与上述环状部互相连接起来,上述一对连接部分别具有第1凹部以及第2凹部,该第1凹部是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上述延伸部侧的端部上,而该第2凹部是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上述环状部的端部上。
(5)根据(1)至(4)的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延伸部的幅度比上述端子的幅度更宽。
(6)根据(1)至(5)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边框部还具有用于定位该端子用板材的的定位用细孔。
(7)根据(1)至(6)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边框部具有通过夹紧扣严上述端子的端部来将其固定保持住的夹扣保持部,上述易变形部被配置于上述夹扣保持部和上述延伸部之间。
(8)根据(1)至(7)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一对延伸部的各个前端部被形成为包含一对分支部的Y形形状,上述一对分支部里面至少一个分支部上具有第2夹扣保持部,该第2夹扣保持部通过把上述端子夹紧扣严来将其固定保持住。
(9)根据(8)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第2夹扣保持部从上述边框部所在的平面直立起来。
(10)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1)至(7)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上述端子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11)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1)至(9)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符号说明:
10 边框部
10a 开口
11 第1边缘部
12 第2边缘部
13 第3边缘部
14 第4边缘部
15 延伸部
15a 前端部
151 第2夹扣保持部
152 锚爪部
153 前端根基部
153a 根基部前端边缘
154 边缘凹部
15b 根端部
16 延伸部
16a 前端部
161 第2夹扣保持部
162 锚爪部
163 前端根基部分
163a 根基部前端边缘
164 边缘凹部
16b 根端部
17a 夹扣保持部
17b 夹扣保持部
17c 支护部
17d 周围开口
18 缝隙(易变形部,贯穿孔)
19 连接部
19a 蜿蜒形状部
20 环状部
21 定位用细孔
22 薄部
30 线圈元器件
31 卷绕部
32 端子
32b 被夹扣部
40 模具
41 第1模具部件
42 第2模具部件
43 插通孔
44 第3模具部件
45 第4模具部件
50 磁性磁芯
50a 凹部
51 磁性粉末
60 半成品
70 电子元件
71 电子元件组成部
72 个片
81 第1凹部
82 第2凹部
100 端子用板材(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
A 箭头
B 箭头
C 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是用于组装上述线圈元器件端子的端子用板材,其具有:环形的边框部,以及一对延伸部,该延伸部分别从上述边框部的内周缘向着上述边框部的内部延伸出去,在上述边框部的至少1个延伸部的根端部附近,还有横跨并延伸于该延伸部的幅宽方向整个区域的易变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是在上述边框部形成的贯穿孔或者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的,沿着与上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的相交叉的方向的延伸长度超过上述延伸部的幅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易变形部是沿着与上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贯穿孔,
上述边框部具有:
包括该边框部的周缘部的环状部,
以及一对连接部,该连接部沿着上述环状部内侧的上述贯穿孔延伸,并把上述延伸部的根端部与上述环状部互相连接起来,
上述一对连接部分别具有第1凹部以及第2凹部,该第1凹部是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上述延伸部侧的端部上,而该第2凹部是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上述环状部的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延伸部的幅度比上述端子的幅度更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边框部还具有用于定位该端子用板材的定位用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边框部具有通过夹紧扣严上述端子的端部来将其固定保持住的夹扣保持部,
上述易变形部被配置于上述夹扣保持部和上述延伸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一对延伸部的各个前端部被形成为包含一对分支部的Y形形状,
上述一对分支部里面至少一个分支部上具有第2夹扣保持部,该第2夹扣保持部通过把上述端子夹紧扣严来将其固定保持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其特征为:上述第2夹扣保持部从上述边框部所在的平面直立起来。
10.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由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上述端子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11.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的步骤,准备上述线圈元器件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导电导线构成上述线圈元器件,此线圈元器件包括上述导电导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以及从上述卷绕部突出出去的一对端子,制作半成品的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线圈元器件的各个端子配置在上述端子用板材的各个延伸部上,并把上述线圈元器件与上述端子用板材互相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此半成品,充填步骤,在此步骤中,把上述半成品设置在模具中,并用磁性粉末掩盖上述半成品,加压成型步骤,在此步骤中对上述磁性粉末加压以形成磁性磁芯,通过上述加压成型步骤,上述延伸部沿着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而此位移被上述易变形部所吸收。
CN201710542211.1A 2016-09-01 2017-07-05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799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1268 2016-09-01
JP2016-171268 2016-09-01
JP2017076235A JP6631578B2 (ja) 2016-09-01 2017-04-06 コイル部品の端子用板材、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076235 2017-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9270A true CN107799270A (zh) 2018-03-13
CN107799270B CN107799270B (zh) 2021-08-17

Family

ID=5974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2211.1A Active CN107799270B (zh) 2016-09-01 2017-07-05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1299B2 (zh)
EP (2) EP3297005B1 (zh)
CN (1) CN107799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7216B2 (en) 2018-06-26 2020-11-17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 Garage entry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0938A (ja) * 1994-05-24 1995-12-08 Sony Corp インダクタ装置
US20020011909A1 (en) * 2000-07-31 2002-01-31 Delta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acking electronic device by interconnecting frame body and frame leads with insulating block and its packing structure
CN201207320Y (zh) * 2008-05-04 2009-03-11 谢明明 电感结构
CN100541680C (zh) * 2004-11-16 2009-09-16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板构件、使用该板构件的磁性元件以及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2290208A (zh) * 2010-05-17 2011-12-21 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 线圈封入压粉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0560A (zh) * 2011-04-25 2012-10-3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CN10470099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以及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7382B2 (ja) 2010-04-27 2013-03-21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2015201537A (ja) 2014-04-08 2015-11-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0938A (ja) * 1994-05-24 1995-12-08 Sony Corp インダクタ装置
US20020011909A1 (en) * 2000-07-31 2002-01-31 Delta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acking electronic device by interconnecting frame body and frame leads with insulating block and its packing structure
CN100541680C (zh) * 2004-11-16 2009-09-16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板构件、使用该板构件的磁性元件以及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01207320Y (zh) * 2008-05-04 2009-03-11 谢明明 电感结构
CN102290208A (zh) * 2010-05-17 2011-12-21 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 线圈封入压粉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0560A (zh) * 2011-04-25 2012-10-3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CN10470099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阿尔卑斯绿色器件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以及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7615B1 (en) 2020-11-11
US11011299B2 (en) 2021-05-18
EP3297005A1 (en) 2018-03-21
CN107799270B (zh) 2021-08-17
EP3567615A1 (en) 2019-11-13
EP3297005B1 (en) 2019-07-17
US20180061558A1 (en)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4906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50943B2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23669B2 (ja) セグメント成形装置及びセグメント成形方法
JP6299567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5480B (zh) 一体成型电感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3680817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526385A5 (zh)
CN107112086A (zh) 电线、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制造方法
JP2014082343A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
JP7062921B2 (ja) 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6186924B2 (ja)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ボビン
CN107799270A (zh)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JP2007089400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6910449B2 (ja) ソケット状の差込みコネクタ部材のための接点ブレード、および、ソケット状の差込みコネクタ部材
WO2012127603A1 (ja) カセット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分割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4072562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98427B2 (ja) 回路体及び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WO2018168501A1 (ja) 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端子付電線
JP4900294B2 (ja) 分割固定子製造方法
JP5547535B2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70081A (ja) コイル装置
JP5429958B2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トランス、並びに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5103484A (ja) 挿込用接続端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28797B2 (ja) コイル部品の端子用板材、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572091B2 (ja) 複合トランス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