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7683A -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7683A
CN107777683A CN201711155923.4A CN201711155923A CN107777683A CN 107777683 A CN107777683 A CN 107777683A CN 201711155923 A CN201711155923 A CN 201711155923A CN 107777683 A CN107777683 A CN 107777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oxidant
surfactant
new method
expanded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59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7683B (zh
Inventor
陈海贤
魏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HON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HON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HON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HON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59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7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7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7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7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7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利用向膨胀石墨中插层,在氧化剂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膨胀石墨迅速剥片,形成氧化石墨烯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把膨胀石墨和分散液、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混合,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浆料,然后浆料通过高压泵进行加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了膨胀石墨已经蓬松的条件,通过加入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氧化助剂等,通过插层物质的快速分解、气化,使得石墨片层分离,制备氧化石墨烯。本发明优选的反应过程中不副产大量的废硫酸、锰等重金属,后处理简单,环境友好。反应过程不涉及强酸,反应过程平稳,易于控制,是符合绿色化学合成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石墨烯领域,主要是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单层碳材料,自2004年首次发现以来便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誉为世界上最坚硬、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加上其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积,石墨烯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石墨烯主要通过机械剥离法制得,此外,气相沉积(CVD)法、外延生长法等都可制备面积较大的石墨烯片,但成本过高,这限制了其商业应用。
目前,将天然石墨氧化制得氧化石墨,增大石墨层间距,后期进行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graphiteoxide,GO)。以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式制备石墨烯,可作为大量生产石墨烯的战略起点。
而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的中间物,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且氧化石墨烯表面所具备的含氧基团赋予其表面活性,作为表面功能化处理的活性点,使其能与有机基材更好地融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因此,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以及性能的优劣。
制备氧化石墨的主要方法有Bordie法、Saudenmaier法和Hummers法。这3种方法中,以Hummers氧化法最为安全和稳定,因此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此方式生产氧化石墨。但是Hummers氧化法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反应,副产品为大量的含酸废水,产品的分离和废水的处理都非常困难,急需一种简单、易行、环保、安全的生产方法。
膨胀石墨是由天然鳞片石墨经氧化酸化插层、水洗、干燥、高温膨胀系列过程而得到的一种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物质,它是制备柔性石墨的中间产品,是一类原子、分子尺度上的复合材料。由该材料制作的产品在化工、机械、冶金、核电及航天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利用膨胀石墨内部石墨片层间的范围已经膨大,可以方便渗入水、双氧水等物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取具有子分解性的氧化剂和氧化助剂,在石墨片层间接上羧基,同时,利用高温喷雾,石墨片层间***的物质瞬间分解、气化带来的体积迅速增大膨胀,使得石墨片层间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本发明制备氧化石墨烯,反应具有快速,安全,环保等优势,基本无污染物排放,后续处理变得简单,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实现了绿色化、环保化、低成本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利用向膨胀石墨中插层,在氧化剂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膨胀石墨迅速剥片,形成氧化石墨烯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把膨胀石墨和分散液、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混合,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浆料,然后浆料通过高压泵进行加压,以接近雾状喷射到高温蒸发炉中,插层内的液体迅速分解、蒸发,体积膨胀,实现对石墨片的分离,经过一次或多次循环,制得带羧基的干品氧化石墨烯。
更进一步的,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分散液中分别加入定量的膨胀石墨、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配置成浆料并持续搅拌,其中,膨胀石墨、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5:1-200:1-200,范围可调。
(b)、浆料通过多级高压泵以喷雾状送入高温汽化炉中,保证浆料的分散液能够迅速分解、汽化;
(c)、汽化气体与携带的粉末通过循环水吸收,达到一定浓度后,作为中间产物;大的固体颗粒落入汽化炉底部,取出后返回到配料岗位;
(d)、c步骤的中间产物再加入氧化剂、氧化助剂后进行二次打浆,其中,中间产物、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200:1-200;重复b-c步骤,最终通过分析制得氧化石墨烯产品浆料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散液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这些不与所添加物料反应的液体。本方案优选水作为分散液;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的阳离子活性剂、阴离子活性剂等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醇酯(司盘)、聚山梨醇酯(吐温)等;或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硬脂酸钠等;或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铵化物等;或采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等,本方案优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
作为优选,所述的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双氧水、氯酸钾、氯酸钠、过碳酸钠、过碳酸钾、Na2O2这些能够溶解于分散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本方案优选双氧水。
作为优选,所述的氧化助剂是指溶于分散液,并能够提供酸性体系的物质,包括醋酸、草酸、盐酸、硫酸、硝酸等有机或无机酸,本方案优选草酸。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温汽化炉的反应温度控制在200℃~300℃。
作为优选,d步骤中的二次打浆过程中,重新添加氧化剂、氧化助剂、表面活性剂,其中,中间产物、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200:1-200:1-5。表面活性剂可以添加也可以不添加。本方案优选不添加。重复过程可以一次也可以多次,需要根据目标产品的要求通过分析确定,达到要求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了膨胀石墨已经蓬松的条件,通过加入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氧化助剂等,通过插层物质的快速分解、气化,使得石墨片层分离,制备氧化石墨烯。本发明优选的反应过程中不副产大量的废硫酸、锰等重金属,后处理简单,环境友好。反应过程不涉及强酸,反应过程平稳,易于控制,是符合绿色化学合成的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利用向膨胀石墨中插层,在氧化剂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膨胀石墨迅速剥片,形成氧化石墨烯产品,生产过程安全、环保。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把膨胀石墨和水、表面活性剂、草酸、双氧水等氧化剂混合,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浆料,然后浆料通过高压泵进行加压,以接近雾状喷射到高温蒸发炉中,插层内的液体迅速分解、蒸发,体积膨胀,实现对石墨片的分离,经过一次或多次循环,制得带羧基的干品氧化石墨烯。
实施例一、取1g膨胀石墨、20ml水,5ml27.5%的双氧水,0.5g草酸,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混合好的浆料通过泵以喷雾形式喷入220℃的汽化炉中,液体瞬间气化,形成的气体通过尾气管道冷却吸收,分离其中的固体粉末,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样品a。
实施例二、取1g膨胀石墨、20ml水,0.01g表面活性剂1227,8ml27.5%的双氧水,1g草酸,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混合好的浆料通过泵以喷雾形式喷入220℃的汽化炉中,液体瞬间气化,形成的气体通过尾气管道冷却吸收,分离其中的固体粉末,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样品b。
实施例三、取1g膨胀石墨、20ml水,5ml27.5%的双氧水,0.5g草酸,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混合好的浆料通过泵以喷雾形式喷入250℃的汽化炉中,液体瞬间气化,形成的气体通过尾气管道冷却吸收,分离其中的固体粉末,重复进行上述配料、气化步骤,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样品c。
实施例四、取1g膨胀石墨、20ml水,0.01g表面活性剂1227,8ml27.5%的双氧水,1g草酸,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混合好的浆料通过泵以喷雾形式喷入280℃的汽化炉中,形成的气体通过尾气管道冷却吸收,分离其中的固体粉末,分离其中的固体粉末,重复进行上述配料、气化步骤,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样品d。
将上述a、b、c、d 4个样品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在紫外-可见光谱区230nm处均出现吸收峰(如图1),根据相关资料,该吸收峰可以认为是氧化石墨烯的特征峰。
本发明利用膨胀石墨的特性,在氧化剂和插层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迅速分解蒸发制备石墨烯,与目前常用的Hummers法等相比,生产效率更高,完全避免了高含酸废水和氧化剂副产物二氧化锰等其他重金属废水的产生,投料品种简单,工艺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工艺。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向膨胀石墨中插层,在氧化剂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膨胀石墨迅速剥片,形成氧化石墨烯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把膨胀石墨和分散液、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混合,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浆料,然后浆料通过高压泵进行加压,以接近雾状喷射到高温蒸发炉中,插层内的液体迅速分解、蒸发,体积膨胀,实现对石墨片的分离,经过一次或多次循环,制得带羧基的干品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分散液中分别加入定量的膨胀石墨、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配置成浆料并持续搅拌,其中,膨胀石墨、表面活性剂、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5:1-200:1-200;
(b)、浆料通过多级高压泵以喷雾状送入高温汽化炉中,保证浆料的分散液能够迅速分解、汽化;
(c)、汽化气体与携带的粉末通过循环水吸收,达到一定浓度后,作为中间产物;
(d)、c步骤的中间产物再加入氧化剂、氧化助剂后进行二次打浆,其中,中间产物、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200:1-200;重复b-c步骤,最终通过分析制得氧化石墨烯产品浆料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液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这些不与所添加物料反应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的阳离子活性剂、阴离子活性剂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醇酯、聚山梨醇酯;或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硬脂酸钠;或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铵化物;或采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双氧水、氯酸钾、氯酸钠、过碳酸钠、过碳酸钾、Na2O2这些能够溶解于分散液中的氧化性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助剂是指溶于分散液,并能够提供酸性体系的物质,包括醋酸、草酸、盐酸、硫酸、硝酸这些有机或无机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汽化炉的反应温度控制在200℃~30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的二次打浆过程中,重新添加氧化剂、氧化助剂、表面活性剂,其中,中间产物、氧化剂、氧化助剂的mol比为100:1-200:1-200:1-5。
CN201711155923.4A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Active CN107777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5923.4A CN107777683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5923.4A CN107777683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7683A true CN107777683A (zh) 2018-03-09
CN107777683B CN107777683B (zh) 2020-10-23

Family

ID=6142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5923.4A Active CN107777683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76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120A (zh) * 2021-12-20 2022-01-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石墨烯材料的消解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9932A1 (en) * 2012-09-04 2014-03-2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Nano-graphene and nano-graphene oxide
CN104003380A (zh) * 2014-06-09 2014-08-27 黑龙江奥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石墨纸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86679A (zh) * 2014-11-13 2015-03-0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445175A (zh) * 2014-12-15 2015-03-25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347340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太原理工大学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9932A1 (en) * 2012-09-04 2014-03-2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Nano-graphene and nano-graphene oxide
CN104003380A (zh) * 2014-06-09 2014-08-27 黑龙江奥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石墨纸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86679A (zh) * 2014-11-13 2015-03-0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445175A (zh) * 2014-12-15 2015-03-25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347340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太原理工大学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120A (zh) * 2021-12-20 2022-01-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石墨烯材料的消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7683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et al. A new mild, clean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 without by-products
Wang et al. Ti3C2: an ideal co‐catalyst?
Zhou et al. Cobalt catalysts: very efficient for hydrogenation of biomass-derived ethyl levulinate to gamma-valerolactone under mild conditions
CN104724699B (zh) 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石墨烯的方法
CN105129790B (zh) 一种在超临界水条件下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CN105110318B (zh) 一种石墨烯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Shwetharani et al. Efficient algal lipid extraction via photocatalysis and its conversion to biofuel
CN105460919B (zh)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
CN105858641B (zh) 石墨烯制造方法
CN106475100A (zh) 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555423B (zh) 一种用于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剥离溶液及其应用
CN105836804B (zh) 一种分等级结构碳插层MoS2@rGO的制备方法
CN105347340B (zh)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0203913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3288078A (zh)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Qin et al. N2/Ar plasma-induced surface sulfonation on graphene nanoplatelets for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to glucose
CN107777683A (zh) 一种生产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CN104787758B (zh) 一种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6978170A (zh) 一种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2251424A (zh) 一种一步提取纤维素的方法
CN112725823B (zh) 一种高效利用电能进行煤氧化和二氧化碳还原的耦合工艺
CN108097318A (zh) 氧化石墨烯固载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催化应用
Wang et al. Visible light-driven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into esters for enhanced algal bio-crude oil catalyzed by cadmium sulfide quantum dots (CdS-QDs)
CN109052380A (zh) 全液态水相物理剥离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7385119A (zh) 一种玉米芯快速高效制备木糖水解液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