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3C - 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13C
CN1072113C CN94113545A CN94113545A CN1072113C CN 1072113 C CN1072113 C CN 1072113C CN 94113545 A CN94113545 A CN 94113545A CN 94113545 A CN94113545 A CN 94113545A CN 1072113 C CN1072113 C CN 10721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ing medium
input unit
auxiliary input
recor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03A (zh
Inventor
小池宁
荒洋治
柿崎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2Paper-carriage guides or r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设备,它包括: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载与图象信号一致的图象的记录装置;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送入所述的记录装置的输入装置;辅助输入装置,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接触,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分离;以及,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相对于所述的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设备,它能完成高质量的图象记录。由本发明的记录设备进行的记录包括将油墨涂敷到油墨载体(诸如布、纸或片状材料)上去。本发明既可用于各种数据处理设备,也可用在执行上述记录功能的、作为输出装置的各种打印机上。
由于种种个人微机、文字处理机及传真设备广泛地用于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已经研制了多种类型的记录设备作为它们的输出装置。其中,采用了喷墨***的记录设备因其结构紧凑,工作噪音低,而特别地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
近年来,对于作为个人使用的记录设备,也开始要求其具有高的记录质量。而记录质量则由图象密度,密度的不规则度以及图象的鲜锐度等因素来决定,其理由如下。
在一台喷墨记录设备中,记录头拥有多个油墨喷嘴,喷嘴的方向垂直于记录介质的供入方向,而油墨则沿垂直于记录介质的表面的方向喷射。
对于所有的喷嘴而言,油墨的喷射方向在理论上应是相同的,但事实上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方向可能会有不同。图22是一个具体的示意图,用来解释由于从用于喷墨记录设备上的记录头喷出的油墨的方向变动会造成图象模糊。
图23则是解释由于喷墨速率的差异而造成图象模糊的具体示意图。例如,如图22所示,虽然油墨本应沿虚线箭头A所指的方向喷射,但是喷射油墨的喷嘴却朝向实线箭头B所指的方向。当记录头300上的喷墨面300a与记录介质301之间的间隔为D1时,油墨的实际排放点Q偏离的原始油墨排放点P一段距离L1。这一偏离会使图象的鲜锐度减小,并降低记录的质量。当喷墨面300a与记录介质301之间的间隔为D2时,举例来说,偏离就从L1增至L2(L1<L2)。
除了从喷嘴喷出的油墨在方向上的差异之外,油墨在喷出速率上的差异也会造成图象的模糊。例如,从喷嘴喷出的墨滴依尺寸大小的次序称之为主滴,附滴及微滴,这些墨滴的喷出速率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如图23所示,对于记录头300而言,在包括喷墨速度V1及运动速度分量VH的组合的情况下,油墨沿实线箭头C所指的方向喷出;而在包括喷墨速度V2(V1<V2)和运动速度分量VH的组合的情况下,油墨沿虚线箭头D所示的方向喷出。因而排墨方向是不同的,并且使图象的鲜锐度变坏。偏离会随着喷墨面300a与记录介质301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为了改善记录的质量,就要求喷墨记录设备有能力在喷墨面与记录介质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最小间隔。
为此,常规的喷墨记录设备采用了一种用于将记录介质压下以保持喷墨面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的记录介质压紧装置。
但是,当记录介质压紧装置在记录介质发生堵塞,或正值连续输入记录介质期间与记录介质分开时,记录介质压紧装置必须在喷墨面与记录介质之间形成较大的间距。
参看图24,25A及25B,下面更详细地阐述常规喷墨记录设备的配置。
图24是表示常规喷墨记录设备结构的透视图,图25A与25B是常规记录设备的压纸机构的侧视图。在图24中,外盖C1及内盖C2既可以打开,也可以移走。在此记录设备中,记录介质301(例如常用的纸张或塑料薄膜)通过一***口302***,由电机(图中未示出)带动供纸辊303,并使纸张由作为记录介质压紧装置的压纸板304导入输向记录位置。作为顺序打印型记录装置的记录头300装在一滑架305上。滑架305啮合在导引轴杆306上,当导引螺杆306转动时,该滑架沿图2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往复移动,由箭头a表示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记录介质的输入方向。
与滑架305的往复移动相同步,滑架上的记录设备300随图象信号协调一致地移动,同时向记录介质301排墨,以进行预定的记录操作。
下面描述压纸板304的结构与功能,压纸板304的功能在于防止记录介质301与供纸辊303的表面分开。
如示意图25A及25B所示的那样,每个压纸板304均设有一个类似圆柱形的轴承304a,一个长臂3046及一个短臂304c,此两臂均由轴承304a的一部分延伸出来。在长臂304b的末端可转动地装有一压紧辊307。在轴承304a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卸载轴308,卸载轴308的弧形部分沿轴向在一预定距离内被规则地切掉,并且凹入部分具有D形横断面。压力弹簧309的一端309a能倚靠在卸载轴308的凹入部分及弧形部分上,或倚靠在压纸板304的短臂304c上。压力弹簧309的另一端则固定在底盘310的底部。
如图25A所示,当卸载轴308旋转,且压力弹簧309的端部309a与卸载轴308的切口接触时,卸载轴308的旋转就遭到阻挡,压纸板304的短臂304c在压力弹簧309的作用下被压向箭头b所指的方向。压纸板304在卸载轴308上转动,而压紧辊307压靠在供纸辊303的表面上。当供纸辊303转动时,压紧辊307沿与供纸辊303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如图25B所示,当卸载轴308进一步地转动,压力弹簧309的端部309a与轴308上的圆弧接触时,压力弹簧309就沿箭头c所指的方向向下压,并且释放由压力弹簧309作用在压纸板304的短臂304c上的力,于是压紧辊307就与供纸辊303的表面分离。
压纸板304与供纸辊303的分离,亦即由压力弹簧309产生的压力的释放可在需要时通过操纵一根卸载杠杆311(示于图24中)以使卸载轴308发生转动来实现。
但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5B所示,当操纵卸载杠杆311使压纸板304与供纸辊303脱离接触时,压纸板304的位置离记录头300较近,并且压纸板304妨碍了记录头300向记录介质301的接近。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记录介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地只分为常规纸张,薄书写纸及明信片之类。另外,还包括塑料薄膜材料(如OHP薄膜),衣料,细丝以及能承载油墨的、形形色色的媒体或介质,它们将作为记录介质供给记录设备并在其上喷洒油墨。
这种能兼容多种记录介质的记录设备的一个实例公开于美国专利No.5,158,380的说明书中。
这一已公开的记录设备的设置将在下文结合图26A及26B来作介绍。
图26A是用以说明在选择切断供纸模式时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而图26B则是用以说明在选择连续供纸模式时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在图26A中,单张的纸401可由设备的上方或下方供应。对于从设备的下方供纸的情况,一张被切断的纸401由供纸口404输入,供纸口404由一导向辊407及一摩擦辊408构成。摩擦辊408由一转轮体423支承着压向压力弹簧424,而压力弹簧424的一端424a则由一装在一根卸载轴421上的凸轮419驱动,强制地把摩擦辊408压向导向辊407。由摩擦辊408及导向辊407所夹持的纸片401随着导向辊407的转动而输入记录位置414,并在该处由一个记录头415在切断的纸片401上进行记录。
对于从设备上方供应纸张401的情况,已切断的纸片经由一供纸口404输入,供纸口404由一导向辊407及一摩擦辊409构成。摩擦辊409由一安装在许多片簧426上的轴承425支承。每个片簧426的一端426a由一支托板427支承;而其另一端426b则由一个位于一卸载轴422上的凸轮420支承,以便产生足够的力来把摩擦辊409压靠在导向辊407上。夹在摩擦辊409及导向辊407之间的已切断的纸片401随着导向辊407的转动而输入供纸口404,进而再送至记录位置414,其方式和上述的由下方供纸时所采用的方式一样,并由记录头415来进行记录操作。
在图26B中,连续的纸张2由一个推式输纸器412从设备的后面或背面经由一供纸口406供入。卸载轴421及422相应地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由压力弹簧424与片簧426作用在相应的摩擦辊408及409上的力卸掉或减弱。因此,可以避免由于连续的纸张上存在的穿孔而造成的供纸失败。
但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纸张是经由供纸口404或406供入的,有些记录介质在粘着在导向辊407上的同时输入,而另一些记录介质则沿着机身架418上的导纸板418a输入。因此在供纸方向上的打印开始位置会因记录介质的不同而变动。
另外,当输入的记录介质较厚(例如明信片)时,记录介质的前缘有可能紧靠在导纸板418a上并导致记录用辊409打滑,由此造成供纸失败。为了克服此缺点,不得不增大使摩擦辊409压向导向辊407的压力,这样,即使可能实现供纸,但载荷也比正常值的大,从而使摩擦辊409的轴承429的磨损加快,并降低了它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考虑由于称为“皱面外观”(cockling)的现象而可能引起的记录介质表面的变形的同时必须确定输入的记录介质表面与喷墨头的喷射面之间的距离。所谓皱面外观是这样一种现象,即油墨渗入了纸张等介质的纤维,并使纤维胀大,从而使记录介质的表面变形并成波浪形起伏。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它含有记录介质压紧装置,用以确保记录介质的表面在记录区内保持平直,并确保即使在压紧装置处于卸载情况下仍能进行高质量的记录而无需将记录介质压紧装置移向记录头。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它不论纸张的类型是已切断的还是连续型的,都能保持一不变的打印起始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厚的记录介质(例如明信片)的输入的记录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设备,它包括: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载与图象信号一致的图象的记录装置;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送入所述的记录装置的输入装置;辅助输入装置,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接触,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分离;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相对于所述的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及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压向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压力驱动装置,该装置或者位于由所述的切换装置几乎将压力完全释放的位置,或者位于在所述的释放位置的压力逐渐增加的加压位置。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记录设备中,辅助输入装置的退回是在压力驱动装置切换到卸载位置的同时完成的,而辅助输入装置的前进是在压力驱动装置切换到加压位置的同时进行的。
为了实现前述的第二与第三个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在如前所述的优选的记录设备中,辅助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辅助输入装置,它位于供纸方向的上游,并在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接触,但它在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的情况下,与输入装置是分隔开的,以便形成一条用于连续型纸张的输入路线;第二辅助输入装置,它位于记录装置的附近,并当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时,它在与输入装置保持接触的同时,减少了压向输入装置的压力;以及第三辅助输入设备,它大致位于第一与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中间,并且当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时,它就减少压向输入装置的压力。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最佳的记录设备中,用于切换前述第三辅助输入装置前进或后退运动的切换装置含有一根长的凸轮轴以及一个用于转动凸轮轴的杠杆。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最佳的记录设备还进一步地包含一个纸张感受器,用来探测记录装置中是否有纸张存在,而且该纸张感受器几乎就紧挨着第三辅助输入装置,它沿供纸方向处于下游。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最佳的记录设备中,由第一,第二及第三辅助输入设备施加到输入设备上的压力是独立可调的。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输入装置是一个沿主扫描方向伸展的辊子,该主扫描方向与记录介质的输入方向相垂直。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记录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能够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的输纸底座上。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记录设备中有一个其中至少装有一种准备供给记录装置的油墨的墨箱,它以可拆卸的方式装在记录装置上。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记录装置具有一个电热能量转换装置,它产生热能,从而使油墨薄膜沸腾,以产生使油墨喷射的能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设备,它包括:记录装置,用以在一种记录介质上与图象信号一致地记录图象;用于将记录介质送入记录装置的输入装置;第一辅助输入装置,它安装在供纸方向的上游,并在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保持接触,但是在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分离,以便形成连续型纸张的输入路线;第二辅助输入装置,它安装在记录装置的附近,并在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时,它在减小压向输入装置的压力的同时,保持与输入装置的接触;以及用以选择第一及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相对于输入方向或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的切换装置,由此,第一辅助输入装置的滑动中心相对于输入装置位于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一侧;以及用以将记录介质压向输入装置的压力驱动装置,该压力驱动装置既可以藉切换装置使之位于卸载位置(这时压力几乎卸尽),也可以使之位于加压位置(这时在卸载位置处的压力逐渐增大)。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及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退回与压力驱动装置移至卸载位置的切换是同步进行的;而第一及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前进是在压力驱动装置移至加压位置的同时完成的。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以切换第一与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向前或向后运动的切换装置包含一根长的凸轮轴以及一个用以转动该凸轮轴的杠杆。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记录设备还进一步地包含第三辅助输入装置,它大致位于第一及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中间,并在记录介质是切断的纸张时,与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记录介质是连续型的纸张时,它就减小压向输入装置的压力。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的记录设备还含有一个纸张感受器,用以探测在记录设备中是否有纸张存在,此纸张感受器紧挨着第三辅助输入装置,沿供纸方向位于它的下游侧。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记录设备中,由第一、第二与第三辅助输入装置施加在输入装置上的压力均是独立可调的。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输入装置是一个沿主扫描方向伸展的辊子,该主扫描方向与记录介质的输入方向垂直。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记录装置以可卸的方式安装在一个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输纸底座上。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一个其中至少装有一种准备供给记录装置的油墨的墨箱以可拆卸的方式装在记录装置上。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如上所述的记录设备中,记录装置具有一个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用来产生热能,从而使油墨薄膜沸腾,以产生用于喷出油墨的能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可以从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图中: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的整个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记录设备在其中装有一自动供纸装置时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一个方框图,主要用来表示图1及图2所示记录设备的控制配置;
图4是图1与图2所示记录设备中的供纸机构在选择切断的纸张时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供纸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6A及6B是辊子排的展开图,其中,图6A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供纸辊的,而图6B则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排纸辊的;
图7是图1与图2所示记录设备中的供纸机构在选择连续型的纸张时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所示供纸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9A及9B是辊子排的展开图,其中,图9A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供纸辊的,而图9B则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排纸辊的;
图10是表示图5及图8所示卸载轴的凸轮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用以说明在图1及图2所示记录设备的供纸机构中的纸张感受器在选择切断的纸张时的位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在其中装有一自动供纸装置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记录设备的供纸机构在选择切断的纸张时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供纸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15A与图15B均是辊子排的展开图,其中,图15A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供纸辊的,而图15B则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排纸辊的;
图16是图12所示记录设备中的供纸机构在选择连续型纸张时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供纸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18A与图18B均是辊子排的展开图,其中,图18A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供纸辊的,而图18B则表示驱动力是如何传递给一排纸辊的;
图19是用以表示图12所示记录设备的纸盘结构的俯视图;
图20是用以说明在图12所示记录设备的供纸机构中的纸张感受器在选择切断的纸张时的操作过程的横截面视图;
图21是用以说明在图12所示记录设备的供纸机构中的纸张感受器在选择连续型纸张时的操作过程的横截面视图;
图22是用以说明由于从喷墨记录设备所用的记录头喷出的油墨在方向上的变动而造成图象模糊的模型图;
图23是用以说明由于从喷墨记录设备所使用的记录头喷出的油墨在速度上的差异而造成图象模糊的模型图;
图24是用以表示常规喷墨记录设备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5A与图25B都是表示图24所示常规记录设备中的纸张压紧机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26A与图26B是另一种常规记录设备的供纸机构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图26A表示的是采用已切断的纸张时的工作情况,而图26B则表示的是采用连续型纸张时的工作情况。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
图1及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图1是该设备的总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当该设备上配以自动供纸装置(下文简称为“ASF”)时,总体情况的横截面侧视图。
在此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设备可以使用的记录介质有:已切断的纸张(如:标准的记录用纸及明信片)以及连续型的纸张(如薄书写纸)。
通常,已切断的纸张既可以用ASF供入,也可以由人工供纸。如图2所示,由于ASF有两个分页格30a与30b,故而,举例来说,可以同时安装两种不同尺寸的用于放纸的纸盒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自由选用。分页格30a与30b上的供纸机构是一样的。更具体地说,一厚叠码放在压紧板31a与31b上的已经裁切整齐的纸张(图2中未表示出来)由弹簧32a与32b分别地推向搓纸辊33a及33b。当搓纸辊33a或33b按“开始供纸”的命令转动时,纸张就被分开并逐一地输入。
当采用已经切好的纸张作为记录介质时,设置一阻挡辊11,从而通过操纵一个卸载杠杆(未示于图中),就可使阻挡辊11推动供纸辊10。由ASF供应的已经切好的纸张沿着绕转动的供纸辊10形成的供纸路线输入记录区域。在记录区域内,在片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压纸板12压向供纸辊10。这里,供纸力还作用在输入喷墨头20j及工作台面24之间的经切裁的纸张上。对喷墨头20j的每一次扫描而言,纸张的这种输入动作是间歇进行的,这将在以后进行描述,而输入距离则沿供纸方向与设于喷墨头20j上的多个喷墨嘴的排长度相对应。
在每次扫描时输入的并且由从喷墨头20j喷出的油墨在其上进行记录的切开的纸在设备内逐渐地向上输送并且随着辅助辊13与排纸辊14(以及受到相应的辊13,14挤压的齿轮13a和14a)的转动,最终排出装置。
对于连续型的纸张,则不采用ASF。由供纸口35供入的连续型纸张,通过针式输纸器3的驱动而供入。由卸载杠杆卸下阻挡辊11,从而使其不再压向供纸辊10。输至记录区的连续型纸张随着喷墨头20j的每一次扫描间歇式地移送,其方式与已切好的纸张的移送方式一样,并且在设备内逐渐地向上输送。在这期间进行记录。
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原来位置上的ASF电机26(见图1)用于带动ASF的搓纸辊或装在封顶装置25的吸收泵。记录介质的输入过程所需的驱动力,诸如供纸辊10所需的驱动力,可以由齿轮组41(参见图1)从LF电机(图中未示出)获得,LF电机位于与原来位置相对的位置上。
图3是一方框图,主要用来阐述图1及图2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控制配置。
如图2所示,在设备主体的底部装有一块控制电路板100,它实际上是一块印刷电路板。在该控制电路板100上设有一个主处理器(MPU)101,一块门阵列(GA)102,一个动态的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103,以及一个掩模只读存储器(MASK ROM)107。此外,在控制电路板100上还装有各种电机驱动器,即;一个滑架电机驱动器(CR电机驱动器)104,一个供纸电机驱动器(LF电机驱动器)105,以及一个ASF电机驱动器106。
此时,制成一块印刷电路板的中央(Centromics)接口(IF)电路板110与上述的控制电路板100连接,以使之能接受来自主机的记录数据。
控制电路板100上的MPU完成整台设备的数据处理工作,MASK ROM107用来储存操作步骤,而DRAM103则为上述的数据处理提供所需的工作区域。在由MPU101进行的操作中涉及的各类电路均组装在门阵列102中。MPU101将从主机经过接口I/F110传来的图象数据转换成喷墨头20j能采用的数据,以通过喷墨来形成图象,然后通过对喷墨头20j的喷射时间的控制,把最终的数据传送给喷墨头20j的驱动器。另外,MPU101通过驱动器104,105及106来分别地驱动相应的马达22,28及26。在时间受到控制的同时,在由滑架21得到的线性编码器的信息的基础上驱动CR电机22。
此外,MPU101还执行对前面板130上显示的关键事项(keyentry)及信息的处理操作,并对从原位(HP)传感器38,输纸器CR-RL)传感器36,纸张(PE)感受器37,以及识别纸张类型的传感器37a传来的检测信息进行处理。
现在来介绍图1及图2所示记录设备中的供纸(以后称之为“LF”)机构的结构。
当选用已切断的纸张作为记录介质时,将卸载杠杆251设定在“纸已切断”这一档的位置上,如图4至图6所示,然后使由阻挡辊保持架5所支撑的阻挡辊11在阻挡辊弹簧245(参看图5)的作用下,压向长的供纸辊10。与此类似,一个由阻挡辊保持架5所支撑从而上下移动的辅助辊16在辅助辊弹簧248的作用下压向供纸辊10,弹簧248设在阻挡辊保持架5上(参见图5)。图10是一张俯视图,它显示了图5所示卸载轴上的凸轮结构。由辊223a所支承的压紧辊12由一个压紧辊保持架223支撑,并在压紧辊弹簧246(参见图5)的作用下压向供纸辊10。压紧辊弹簧246由卸载轴241上的凸起241c弯曲,并由其自身的弹性产生一个压紧力,压向它的支承点246a。
图10表示的是卸载轴241的凸轮241b及241c之间的位置关系。凸轮241b及241c的配置使得它们之间不发生相互干涉。
在这些条件下,LF电机28的驱动力就传递到供纸辊10及排纸辊14上(参见图6)。
传递给供纸辊10的驱动力经过包括LF电机齿轮231,减速齿轮232,以及LF减速齿轮233的传动链到达一个***供纸辊10的供纸辊齿轮234,由此使供纸辊10转动。
传递给排纸辊14的驱动力经由包括LF电机齿轮231,减速齿轮232,以及LF减速齿轮233的传动链传至排纸辊齿轮236,而齿轮236与排纸辊14啮合,由此使排纸辊14转动。
由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供纸辊10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因而可以完全地消除大尺寸纸张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排纸辊14的转速高于供纸辊10的转速,以确保处于记录位置上的记录介质保持平直。更具体地说,在供纸辊的直径为φ38.808(0,-0.06),排纸辊的直径为φ15.515(±0.03),供纸辊的减速比为1/36,并且排纸辊的减速比为 1 15 时,排纸辊的转速增加约1%(当考虑交叉-crossing-时,则增加O.08%到1.19%)。
至于由LF电机28到针式输纸器3的驱动力的传递,要由LF电机齿轮231和减速齿轮232到达LF减速齿轮233,而并不直接通达针式输纸器3,这是因为在LF减速齿轮233与离合器齿轮237之间的传递被切断了。更具体地说,离合器齿轮237被表示在图6B中的离合器弹簧247推至框架2的一侧(在该方向上LF减速齿轮233是接通的)。然而,离合器齿轮237反抗由滑动凸轮252的凸轮252b产生的压紧力,与LF减速齿轮233脱开,凸轮252与卸载杠杆251是联锁的。
现在来介绍当采用连续式纸张作为记录介质时,LF驱动机构的配置。
如图7所示,当卸载杠杆251下拉,从而使设备装置设定在“纸张连续”这一档时,与卸载杠杆251上的齿轮251a啮合的卸载轴241上的齿轮241a就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
如图8所示,在卸载轴241转动时,它的凸起241b将阻挡辊保持架5下推,从而使阻挡辊11与供纸辊10分开,并把阻挡辊11从供纸路线上移走。阻挡辊保持架5上的转动支承点22a位于压紧辊保持架223的这一侧。即使当辅助辊16(它支承在阻挡辊保持架5上,因而可以上下移动)也沿使其与供纸辊11分开的方向移动时,也由于辅助辊弹簧248而仅仅减弱了压向供纸辊10上的压力。
使由凸起241c作用在压紧辊弹簧246上的进一步的压力卸掉,从而也使压紧辊12作用在供纸辊10上的压力减弱。
如上所述,纵使在处于“纸张连续”的工作模式时,压紧辊12与辅助辊16压在供纸辊10上的压力也不调整到“0”。现在来解释各个原因。
至少由压紧辊作用在供纸辊10上的减小的压力,尽管在供入连续型纸张时的准确度是由针式输纸器3来控制的,但是压紧辊12有时会在纸页的边界上(即纸上有穿孔的地方)与供纸辊的表面分离,因此需要加以适当的压力来避免这种现象。
至于由辅助辊16作用在供纸辊10上的减小的压力,必须减少由纸张感受器检测到的纸张位置的可允用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一张纸的重量百分率(用克或一令纸的重量来代表,或由不同类型的纸张的厚度差异而造成的。
如图11所示,根据纸张的厚度,将有些纸张在其缠绕在供纸辊10上时输入,而另一些纸则沿一与纸盘4的部分4a相对的供纸辊输入。假定供纸辊10与相对于纸盘4的部分4a的供纸辊之间的间隔为L,那么可允许的供纸差别可能为2L。
假设纸张感受器37的信号发送器37b的探测位置是P,而辅助辊16与供纸辊10的接触点是Q,则辅助辊的该置使得P总是沿供纸的方向位于Q的下游。当纸张感受器检测到一张纸时,纸就总是位于供纸辊10上,并可降低允许的检测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辊12作用在供纸辊10上的压力在处于“纸张切开”的模式时是1200克,在处于“纸张连续”的模式时是200克重。
辅助辊16作用在供纸辊上的压力在处于“纸张切开”的模式时是75g,在处于纸张连续的模式时是20g。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记录设备是设计成其压力能够按需要而变化的。换言之,此设备包括压力调整装置。此压力调整装置含有一机构,可以在两档位置中作选择。其中的一档位置对应于把压力卸掉;而另一档位置则对应于使压力从卸压位置逐渐增大。此压力调整装置还可以含有一个机构,其中,举例来说,向压紧辊施加压力的螺旋线圈弹簧的一端与有一切口的转轴的外表面相接触,而线圈弹簧的另一端则是固定的;并且当此轴转动时,弹簧与轴的接触位置也就发生变动:或者与轴的外表面相接触,或者与轴上的切口相接触,以便来选择卸载位置或加压位置。
处于“纸张连续”的运作模式的LF电机28的驱动力单独地传向供纸辊10,排纸辊14,以及针式输纸器。
由于将驱动力传向供纸辊10和排纸辊14的传递方式与处于“纸已切断”模式中进行的方式一样,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对于针式输纸器3而言,驱动力经由包括LF电机齿轮231,减速齿轮232,LF减速齿轮233,以及离合器齿轮237的传动链传递,最终传至啮合在输纸器轴15上的输纸器齿轮238,齿轮238遂随之转动,从而把驱动力传给针式输纸器3(参看图9A与图9B)。更具体地说,虽然离合器弹簧247将离合器齿轮237压向框架2的一侧,但在设备设定在“纸张连续”的模式时,离合器齿轮237由滑动凸轮252上的凸轮252c与LF减速齿轮233及输纸器齿轮238相耦合。
与此同时,滑动凸轮252的侧部作用在输纸器感受器209上,并将纸张选择模式从“纸已切断”的模式变换到“纸张连续”的模式。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供纸及记录操作的过程中,无论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还是连续型的纸张,都能使记录介质保持平直,并且可以避免纸张的变形,从而能提供高质量的图象记录。另外,按照本发明,无论纸张是何种类型(例如是已切断的纸张或连续型的纸张),都能保持固定的打印起始位置。
此外,按照本发明,可以确保诸如明信片的厚记录介质的输入。
喷墨头20j具有排成一行的128个油墨喷嘴。当喷墨头20j安装在滑架21上时,这些喷嘴是沿着记录介质输入的上述方向配置的(此后将之称为“次扫描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设备可以以黄色(Y)、绛红色(M)、深兰色(G)及黑色(BK)油墨进行全色记录;并能以黑色(BK)油墨来进行单色记录。
在用于进行全色记录的配置中,喷墨头20j与其中相应地储存有黄、红、兰、黑等彩色油墨的墨箱20t各自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滑架21上。当黄色油墨用完或它需要更换某一墨盒时,可以用另一墨箱替换相关的墨箱;或者在必须更换喷墨头20j时,只需更换该喷墨头即可。
采用了上述结构,就可按预定的数量把墨头20j上的128个油墨喷嘴分派给各种油墨,而墨室及供墨通道与上述指派相协调地个别地形成。
在只进行单色记录的设置中,喷墨头20j与贮放黑色(BK)油墨的墨箱20t形成一个整体的装置,它以可拆卸的方式装在滑架21上。
如图1所示,其上装有喷墨头20j与墨箱20t的滑架21可以在由滑架电机22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驱动力经由与滑架21的一部分连接的皮带(belt)23传递。藉通过使沿图2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一根导向轴21a和一块导向片(piece)21b接合,以使其自由滑动,滑架21就能沿导向轴21a与导向片21b移动,从而有可能进行用于记录的扫描。当不进行记录时,滑架21移回其原来的位置,即回到图1中的左方,同时,排列着油墨喷嘴的喷墨头20j的表面装有一个封盖装置25。
由与导向轴21a平行设置的编码器薄片27及光学或磁性编码器装置51a和51b负责检测用于移动滑架21的数据,而装在滑架21上的光学或磁性编码器装置(参见图2)则将编码器薄片27夹在它们当中。电信号从装置的主体经过一块柔性电路板44传给喷墨头20j。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记录介质在沿从记录位置离开的供纸路线传输到下游时仍能保持平直,在排纸辊14的对面配备了一个第一齿状物(spur),在它和排纸辊14之间夹着记录介质;一个第二齿状物沿离开第一齿状物的供纸路线位于上游而沿离开供纸辊10的供纸路线位于下游;并且包括上述两个齿状物的排纸辊14以及一个台板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作为另一种使记录介质保持平直的配置,就是把众多的齿状物沿主扫描方向(垂直于供纸路线的方向)按矩形的位置设置。
现介绍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中所用的元件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在此处不再对它们作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2所示,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纸张是由一个阻挡辊11及一个压紧辊12保持在供纸辊10上的。
如图13至图15B所示,当采用已切好的纸作为记录介质时,将卸载杠杆251设定在“纸已切好”这一档的位置上,然后使由阻挡辊保持架222支承的阻挡辊11在阻挡辊弹簧245(参见图14)的作用下压向长的供纸辊10。压紧辊12由压紧辊保持架223支承,并在压紧辊弹簧246(参见图5)的作用下压向供纸辊10。
压紧辊弹簧246在压紧辊卸载轴242的凸起242b的位置处发生弯曲,并由弹簧的弹性在其支承点246a处产生压紧力。
至于驱动力由LF电机28向针式输纸器3的传递,驱动力经由一个LF电机齿轮231及一减速齿轮232传至一LF减速齿轮233,但并不到达针式输纸器3,这是因为LF减速齿轮233与离合器齿轮237之间的传递被切断了。更具体地说,这是因为离合器齿轮237在图15B所示的离合器弹簧247的作用下推向底盘1的一侧(pushedtoward a chassis 1 side)(在连接LF减速齿轮的那一方向)。但是,该离合器齿轮237抵抗由滑动凸轮251b上的凸轮251c产生的推动力与LF齿轮233分离,凸轮251b是与卸载杠杆251联动的。
现在详细介绍当选择“纸张连续”的模式时,LF驱动机构配置。
如图16所示,当把卸载杠杆251拉下,将设备设定在“纸张连续”的模式下时,均与卸载杠杆251上的齿轮251a啮合的阻挡辊卸载轴241上的齿轮241a以及压紧辊卸载轴242上的齿轮242a一起朝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
如图17所示,当阻挡辊卸载轴241转动时,其它的凸起241b就推动阻挡辊保持架222,从而使阻挡辊11与供纸辊10分离,并将阻挡辊11从供纸路线上取走。当压紧辊卸载轴242旋转时,由凸起242b在压紧辊弹簧246上产生的压力就卸除了,因此减小了由压紧辊12在供纸辊10上产生的压紧力。
在设备主体的某一部位上装有一个反射式传感器52(参见图12),它用来读出贴在一个墨箱20t或喷墨头20j上的条形码信息。由此可辨别墨箱20t或喷墨头20j。
现在参照图19介绍本实施例中的纸盘装置的结构。
该装置中所含的零部件都是对于耦合式驱动供纸机构而列出的,它们包括:纸盘221,阻挡辊11,阻挡辊保持架222,阻挡辊245,阻挡辊卸载轴241,压紧辊12,压紧辊保持架223,压紧辊弹簧246,压紧辊卸载轴242,以及一个纸张感受器37,这些将在下文进行介绍。
此装置从下方装在框架2中(参见图14)。由于有了这一装置,(1)使整个记录设备的组装更加容易了,(2)由于各部件易于更换,故而可以改善维修,(3)可减少装配工序的数目。
由于纸盘装置中所有的零部件均是耦合驱动型的,该装置的供纸准确度应和将这些零部件作成一整体时的准确度一样。更具体地说,当包括LF电机28的驱动传递***与供纸辊10在设备的主体内制成一个整体时,可固定地保持供纸辊10的正常转动;并且迫使记录介质与供纸辊10接触以产生驱动力的耦合驱动装置并不妨碍或干涉供纸辊10的转动。
现在,结合图20及图21介绍本实施例中的纸张感受器的结构。
如图20和21所示,纸张感受器37位于供纸辊10下方的供纸路线附近。从纸张感受器37检测记录介质的位置到压紧辊12的间距L确定为是沿供纸方向(即次扫描方向)的记录宽度的两倍,此记录宽度也就是喷墨记录头20j在单次扫描中能完成记录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用于图象记录数据的两级缓冲寄存器来以高速显现并记录数据。更具体地说,当在第一级缓冲寄存器中的记录数据即将付诸记录时,为下一次扫描所需的记录数据在第二级缓冲寄存器中显现出来,这样,为数据显现所需的时间不会直接影响喷墨头20j的扫描时间。在纸张感受器37察觉出在供纸路线上纸张告竭之后,在记录介质上必须剩下一段记录区(它至少是沿供纸方向的记录宽度的两倍),供记录用缓冲寄存器使用再作一次扫描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沿供纸方向的记录宽度(它用于一次扫描)是8.96mm( 1 360 英寸×127点),同时L长度为27.5mm,上述要求是能满足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纸张感受器37放置在离开纸张参考位置位于一张明信片的短边的 1 2 (50毫米)处,这样,就能检测所有类型的纸张。将辨别纸张类型的传感器37a安放在距离纸张参考位置335mm的地方,并使它在从设备的横截面上观察时处于与纸张感受器37的位置相同的地方,以便区别连续型纸张80个数位与136个数位。
需要指出的是:要丢弃超过记录区的预定宽度之外的数据。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中的LF电机28的特性。在本实施例中,LF电机28的直径设计得比供纸辊10的直径要小。下文解释将这样设计的理由。
〔其直径小于供纸辊直径的LF电机〕
用于使电机加速的扭矩由下列表达式获得。〔表达式1〕 τ = J 980 × π 180 × θ × ( fm - fo ) tn + Tf 式中τ:所需的扭矩〔g·cn〕
J:驱动机构的惯性〔g·cm2
θ:步进的度数〔°〕
fn:达到的频率〔PPS〕
fo:触发频率〔PPS〕
tn:加速时间〔See〕
Tf:载荷扭矩〔g·cm〕
Tf是由驱动机构的摩擦而产生的,并由其具体的力学结构来决定。
当频率达到fn时,将触发频率fo及加速时间tn分别设定为固定的值,而机构则由一台具有同一步进角度的电机所驱动,这时所需的扭矩τ要受到机构惯性J的影响。
驱动机构的惯性J是电机的转子惯性Jr与其它驱动机构的惯性Jm之和,因此所需的扭矩要受到电机-转子惯性Jr的影响。
笼统地说,高输出等于高性能,但是实际上由于加大的电机使用大量的扭矩来驱动电机的转子因而可用以驱动机构运行的输出扭矩比期望的要明显地减少。
下述措施用于降低电机的转子惯性:
(ⅰ)选用比重小的磁性粉末;
(ⅱ)减小转子的直径;
(ⅲ)减小转子的厚度;
(ⅳ)对不面向定子的部分不使用磁粉;
(ⅴ)降低转子的比重。
因而,小而薄的电机可满足上述装置的要求。
另外,小巧、紧凑的电机优点在于最大响应频率是高的。
在此实施例中,fn=1800〔PPS),fo=600〔PPS〕,tn=16.758〔s〕,采用的电机的步进角度θ=7.5°。此外,还采用了一个2-2相位激发驱动***,以改善角度的准确度。因此,就响应频率而言,大的电机具有低的性能,而倘若把产品的技术规格考虑进去,则小巧而紧凑的电机是更有利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径是35mm,厚度为15mm,而转子采用Nd-Fe-B(钕-铁-硼)材料的条件下,转子惯性可达到Jr=2.5〔克·厘米2〕,而电机的驱动是在高速与高输出的情况下进行的。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包含有用于产生热能的装置(例如,电热能转换装置或激光),而热能是用来进行喷墨的,它还能产生由于使用热能而使油墨状态改变(由于加热)从而带来的良好效应。本***能以更高的密度进行更加精密的记录。
对于具体的设置和原理而言,最好采用公开于例如美国专利No.4,723,129及No.4,740,796的说明书中的基本原理。此***既可用于所谓的“待命”型(on-demand type),也可用于连续型。此***对待命型特别有效,因为至少有一个驱动信号(它与图象记录数据相对应,并造成了会发生有核沸腾的温度剧升)传给了一个电-热能量转换装置,该装置相对于一个载液(油墨)件及一条液体通道配置。于是,由电-热转换器件产生出热能,并在记录头的受热面上出现薄膜沸腾,这样,液体(油墨)就会以与驱动信号一一对应的方式形成汽泡。与这些汽泡的生长或萎缩相对应,液体(油墨)经过一个喷射口排出,并至少生成一个液滴。当驱动信号具有脉冲的形式时,汽泡的尺寸会即刻并适当地变动,这样,具有特别优异的响应性能的液体(油墨)能优先喷出。在美国专利USP4,463,359及USP4,345,262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适当的脉冲式驱动信号。在采用了美国专利USP4,313,124的说明书中所公开的那些条件(它们与在受热表面上的温度上升率有关)时,可以进行更加优异的记录操作。
除了公开于上述说明书中的其中组合有喷口,液体路径及电能-热能转换装置的记录头的配置之外,本发明还包含了公开于美国专利USP4,558,333与USP4,459,600的说明书中的配置,其中,一个因热而动作的部分位于一个弯曲的区域内。此外,本发明的效果可在公开于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59-123670及No.59-138461中的配置中实现。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59-123670中,以一个公共的缝隙用作多个电-热能转换装置的喷射部分;而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59-138461中以一个在其中吸收热能的压力波的开口来对应于喷射部分。换言之,按照本发明,就能确保记录操作得以有效地进行,而与记录头的形状无关。
本发明也适用于满行型(full line type)的记录头,它的长度相当于记录设备所能操纵的记录介质的最大宽度)。这样的一种记录头可以是排满其长度的多个记录头的一个组合,也可以是一个整件成形的记录头。
此外,本发明对上述系列型(serial tgpe)记录头也是有效的,它还对下述记录头有效,即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的记录头;可更换的、芯片型记录头(它能与设备主体形成电连接,或能从设备主体接受油墨);或墨箱可以整体成形的滑架型记录头。
由于本发明有能力提供更加稳定的效果,故而希望给记录头配备以喷射回收装置并配备以额外的辅助设备作为记录设备的设置的附件。更具体地说,可以使用记录头的封盖装置,清洁装置,加压或吸收装置,通过使用电热能转换器或热装置或这两者结合而形成的额外加热装置,以及排墨(不是为记录操作所需的喷墨)用的额外喷射设备。
虽然为单一的一种油墨只提供了一个记录头,但是可以安装用于对应于记录颜色及密度不同的多种油墨的多个记录头。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不仅对只使用一种主色(黑色)来记录的设备是有效的,而且对能提供至少一种全色模式(它具有不同颜色混合或色彩组合)的记录设备也是有效的。这后一种装置,或者使用一个整体成形的记录头,或者使用多个记录头的组合。
另外,虽然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把油墨说成是液体,但是实际上,那些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凝固的油墨,以及那些在室温下能熔化或液化的油墨均可采用。或者由于喷墨***通常把油墨温度保持在30℃到70℃的范围内,以便使油墨的粘度保持在稳定喷射的范围内,故而可以使用在执行一个记录信号时能液化的油墨。此外,为了在用热能去液化固体“油墨”的时候能够积极地防止因热能而引起的温升,或防止油墨的汽化,可以采用那种在稳定时固化,而在稍稍加热后即能液化的油墨。本发明可用于那种加入热能后即可液化的油墨,例如,通过与记录信号一致地提供热能而使之液化,然后排出的那种墨汁;或者那种在它到达记录介质时即变成固体的油墨。在正如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No.54-56847或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No.60-71260中所公开的这种情况下,可能在电热能转换装置的对面形成即可供喷射的墨汁。在本发明中,对于这些油墨类型,上述的薄膜沸腾***(film boiling system)是最有效的。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还可作为一台用于数据处理设备的图象输出终端,例如,计算机与阅读器联用的复印机,或具有通信功能的传真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确保记录介质在供纸操作过程中及记录操作过程中保持平直,而不管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纸还是连续型的纸张,并且本发明还可防止纸张的变形,由此提供高质量的图象记录。

Claims (20)

1.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载与图象信号一致的图象的记录装置;
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送入所述的记录装置的输入装置;
辅助输入装置,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接触,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分离;
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相对于所述的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及
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压向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压力驱动装置,该装置或者位于由所述的切换装置几乎将压力完全释放的位置,或者位于在所述的释放位置的压力逐渐增加的加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的退回是与向着所述压力驱动装置的所述压力释放位置的移动同步的,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的前移是与向着所述压力驱动装置的所述加压位置的移动同步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输入装置包括:
第一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设在供纸方向的上游,在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相接触,但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为了形成连续纸张的输入路线而使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分离;
第二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设在所述记录装置的附近,当所述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该装置与所述的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该装置在保持与所述输入装置的接触位置的同时减少对所述输入装置的压力;和
第三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几乎设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辅助输入装置之间的中间,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切开的纸张时,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该装置减少对所述输入装置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切换所述的第三辅助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一根长的凸轮轴和一根转动所述凸轮轴的杠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在所述的记录设备中监测纸张的存在状况的纸张感受器,该感受器在纸的输入方向上几乎是紧跟着所述第三辅助输入装置而设置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辅助输入装置所施加的压力是分别施加给所述输入装置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装置是一个辊子,该辊子在一个主扫描方向上延伸,所述的主扫描方向垂直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入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录装置是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输纸底座上的,该底座可沿所述的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墨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该墨箱中装有至少一种欲供给所述记录装置的油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电热能转换装置,该装置产生使油墨薄膜沸腾的热能且用作一个将油墨喷射出去的元件。
11.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载与图象信号一致的图象的记录装置;
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送入所述的记录装置的输入装置;
第一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设在供纸方向的上游,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已切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接触,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辅助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分离,以便于形成一条所述的连续纸张的输入路线。
第二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设在所述的记录装置的附近,并且在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切开的纸张时,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在使所述输入装置的压力减小的同时,该装置仍然保持与所述输入装置相接触;
用于选择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相对于所述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的切换装置,所述的第一辅助输入装置的滑动中心相对于所述输入装置设在所述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侧面;以及
用于将所述的记录介质压向所述输入装置的压力驱动装置,该装置或者位于由所述的切换装置几乎将压力完全释放的位置,或者位于在所述的释放位置的压力逐步增加的加压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后退与所述压力驱动装置的所述压力释放位置的移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辅助输入装置的前移与所述压力驱动装置的所述加压位置的移动同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切换所述的第一和第一辅助输入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一根长的凸轮轴和一根转动所述凸轮轴的杠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辅助输入装置,该装置几乎设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辅助输入装置之间的中间,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切开的纸张时,该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相接触,但是当所述的记录介质是连续的纸张时,该装置减少对所述输入装置的压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在所述的记录设备中监测纸的状况的纸张感受器,该感受器在纸的输入方向上几乎是紧跟着所述第三辅助输入装置而设置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辅助输入装置所施加的压力是分别施加给所述输入装置的。
17.如权利要求11至16之一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装置是一个辊子,该辊子在一个主扫描方向上延伸,所述的主扫描方向垂直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入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录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输纸底座上,该底座可沿所述的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墨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该墨箱中装有至少一个欲供给所述记录装置的油墨。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电热能转换装置,该装置产生使油墨薄膜沸腾的热能且用作一个将油墨喷射出去的元件。
CN94113545A 1993-12-30 1994-12-30 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4508/93 1993-12-30
JP354508/1993 1993-12-30
JP35450893 1993-12-30
JP29694994A JP3347498B2 (ja) 1993-12-30 1994-11-30 記録装置
JP296949/94 1994-11-30
JP296949/1994 1994-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3A CN1127703A (zh) 1996-07-31
CN1072113C true CN1072113C (zh) 2001-10-03

Family

ID=2656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3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13C (zh) 1993-12-30 1994-12-30 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984469A (zh)
EP (1) EP0661165B1 (zh)
JP (1) JP3347498B2 (zh)
KR (1) KR0167614B1 (zh)
CN (1) CN1072113C (zh)
DE (1) DE6942595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9234B2 (ja) * 1995-07-27 1999-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397575B2 (ja) * 1996-03-29 2003-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7094204B2 (en) * 2002-08-23 2006-08-22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Coded excitation imaging for use with bipolar, unipolar and other waveforms
JP4613790B2 (ja) * 2004-10-21 2011-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動力断続機構及び媒体供給装置と記録装置と液体噴射装置
US20080180477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Trombley Donald C 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used in a printer apparatus
US7976232B2 (en) 2007-02-12 2011-07-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for feeding a cut sheet and a continuous sheet
JP2011110812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供給構造
JP5822333B2 (ja) * 2010-06-21 2015-11-24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504B2 (ja) * 2010-10-01 2014-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及び印刷方法
CN103921549B (zh) * 2013-01-14 2016-01-27 佛山市南海区希望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连续扫描喷墨打印机
CN109070605B (zh) * 2016-06-29 2021-04-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介质分流装置
CN113715517A (zh) * 2021-08-24 2021-11-30 杨萌 一种墨盒组件及其喷墨打印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5262A (en) * 1979-02-19 1982-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EP0227116A2 (en) * 1985-12-25 1987-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system for enabling user to select various forms-feed modes
EP0358192A2 (en) * 1988-09-06 1990-03-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device in a printer
EP0549989A2 (en) * 1991-12-20 1993-07-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supply mechanism in a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27227A (en) * 1977-10-03 1982-07-06 Ichiro Endo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S5936879B2 (ja) * 1977-10-14 1984-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用媒体
JPS54123670A (en) * 1978-03-17 1979-09-26 Daikin Ind Ltd Fluid control circuit
US4330787A (en) * 1978-10-31 1982-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US4463359A (en) * 1979-04-02 1984-07-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oplet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4313124A (en) * 1979-05-18 1982-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US4558333A (en) * 1981-07-09 1985-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US4452543A (en) * 1982-01-15 1984-06-05 Florida Data Corporation High speed printer with multiple paper paths
DE3214549C2 (de) * 1982-04-20 1985-01-1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randgelochtes Faltpapier und für Rollenpapier
DE3270861D1 (en) * 1982-07-29 1986-06-05 Mannesmann Ag Apparatus for feeding record carriers to printers, in particular matrix printers
JPS59138461A (ja) * 1983-01-28 1984-08-08 Canon Inc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S6071260A (ja) * 1983-09-28 1985-04-23 Erumu:Kk 記録装置
DE3723722A1 (de) * 1986-07-18 1988-01-28 Canon Kk Aufzeichnungsgeraet mit einer formatblattzufuehreinrichtung
JPS6384958A (ja) * 1986-09-30 1988-04-15 Canon Inc シ−ト送り装置
DE3939506A1 (de) * 1989-05-22 1990-11-29 Mannesmann Ag Einrichtung fuer den papiertransport in druckern, insbesondere in matrixdruckern
GB2238301B (en) * 1989-11-20 1993-11-17 Brother Ind Ltd Print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printer
US5141346A (en) * 1990-06-28 1992-08-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having automatic cut-sheet feed, continuous-form feed, and manual sheet insertion mod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5262A (en) * 1979-02-19 1982-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EP0227116A2 (en) * 1985-12-25 1987-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system for enabling user to select various forms-feed modes
EP0358192A2 (en) * 1988-09-06 1990-03-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device in a printer
EP0549989A2 (en) * 1991-12-20 1993-07-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supply mechanism in a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425953T2 (de) 2001-03-15
EP0661165A2 (en) 1995-07-05
KR950017216A (ko) 1995-07-20
EP0661165B1 (en) 2000-09-20
JP3347498B2 (ja) 2002-11-20
CN1127703A (zh) 1996-07-31
DE69425953D1 (de) 2000-10-26
KR0167614B1 (ko) 1999-03-30
US5984469A (en) 1999-11-16
JPH07232461A (ja) 1995-09-05
EP0661165A3 (en) 1996-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155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527371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72113C (zh) 记录设备
US810958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7540495B2 (en) Feeder provided with edge guide member
US7533962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CN1310756C (zh) 记录装置、记录位置调整值的设定方法及记录方法
JP42079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803576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stably supporting carriage
CN2871206Y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20120224008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81708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US2012013998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heet cutting device
JP44879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923514A (zh) 具有力传递路径选择机构的打印机
JP502372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317137C (zh) 记录装置
JP473048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349779A (ja) 記録装置
CN1890108A (zh) 记录设备
JP200818878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6834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280132A (ja) 記録装置
JP20092412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167962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