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095B - 导电性墨水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墨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9095B
CN107109095B CN201580061233.5A CN201580061233A CN107109095B CN 107109095 B CN107109095 B CN 107109095B CN 201580061233 A CN201580061233 A CN 201580061233A CN 107109095 B CN107109095 B CN 107109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silver
conductive ink
transfer printing
metal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1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9095A (zh
Inventor
新谷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09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9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9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conductive, e.g. metallic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可将具有充分的导电性及与基板的良好密合性的导电膜图案在低温下进行煅烧。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金属粒子、包含乙醇的溶媒、以及0.1质量%~3.0质量%的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

Description

导电性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导电性墨水,其用于形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的配线或电极图案,且可在有机薄膜晶体管基板形成配线或电极图案。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能够适合用于使用包含反转印刷法等的转印印刷法来形成配线或电极图案的导电性墨水。
背景技术
之前已知如下方法:通过溅镀或蒸镀等,在基板的整个面上形成金属薄膜后,利用光刻法对不需要的部分进行蚀刻而形成所需的导电膜图案。然而,该方法除了步骤烦杂以外,还需要使用高价的真空装置。
因此,谋求更简便且廉价的导电膜图案的形成方法,近年来,提出了使用凸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网版印刷法、喷墨印刷法等印刷法的方法。进而,作为能够形成更高精细的图案的印刷方法,提出了使用反转印刷法或微接触印刷法等的方法,正在开发适合于这些印刷法的导电性墨水、绝缘性墨水及电阻墨水等各种墨水。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用以形成利用凸版反转印刷法的微细的导电膜图案的导电性墨水,具体而言揭示了如下的导电性墨水,其为用以利用凸版反转印刷法来形成导电膜图案的实质上不包含粘合剂成分的导电性墨水,其中:以体积平均粒径(Mv)为10nm~700nm的导电性粒子、脱模剂、表面能量调整剂、溶剂成分作为必需成分,溶剂成分为25℃下的表面能量为27mN/m以上的溶剂与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20℃以下的挥发性溶剂的混合物,且25℃下的墨水的表面能量为10mN/m~21mN/m。
通过使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导电性墨水,可利用凸版反转印刷法,在无转印不良的情况下稳定地形成微细的导电膜图案,例如通过将在使用银作为导电性粒子的情况下形成的微细图案在200℃以下的低温下进行煅烧,可赋予电阻率为10-5Ω·cm级别以下的优异导电性,除此以外,转印性优异,因此可通过全转印来形成微细图案。
另外,专利文献2中揭示有:“一种油墨,当将气泡的发生频率设定为0.05Hz来测定利用最大泡压法而求出的25℃下的动态表面张力时,所述动态表面张力为16mN/m以上、23mN/m以下,且当将所述发生频率设定为10.0Hz来测定时,所述动态表面张力为20mN/m以上、27mN/m以下”。
该油墨为反转印刷用油墨,其通过将动态表面张力调整为适当的范围,而对于硅酮胶板(silicone blanket)的表面兼具适度的润湿性及脱模性,获得在基板等被印刷体的表面无不均或缺陷的厚度均匀的油墨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08/111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252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虽然可通过使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导电性墨水来形成微细的图案,但由于实质上不包含粘合剂,故而存在形成于基板上的导电膜图案缺乏密合性的情况。进而,为了表现出导电性而需要180℃以上的煅烧温度,存在无法使用耐热性劣化的廉价基材的问题。
另外,所述专利文献2中揭示的油墨为主要适合于构成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片的油墨,无法直接用于适合于反转印刷法等转印印刷法的导电性墨水,且包含比较大量的使粘合剂溶解的溶剂,因此涂敷于硅酮胶板表面后需要使其干燥比较长的时间,在印刷作业(printing tact)比较长的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形成,在于提供一种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可适合用于包含反转印刷法等的转印印刷法,且可将具有充分的导电性以及与基板的良好密合性的导电膜图案在低温下进行煅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所述目的而反复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为了获得可适合用于包含反转印刷法等的转印印刷法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且可将具有充分的导电性以及与基板的良好密合性的导电膜图案在低温下进行煅烧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适当量的金属粒子以及特定的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的情况在达成所述目的的方面极其有效,从而达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
金属粒子;
包含乙醇的溶媒;以及
0.1质量%~3.0质量%的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
本发明中的“转印印刷法”中,对其代表性的“反转印刷法”进行说明。“反转印刷法”为如下的印刷方法:在硅酮树脂等的胶板上涂布墨水而形成墨水涂布面,在该墨水涂布面上按压用以去除非图像部的凸版,将与该凸版接触的部分的墨水自胶板上去除后,将残留于该胶板上的墨水转印于被印刷体上。
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所述高沸点溶剂更优选为包含1,3-丁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或者辛二醇。
另外,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优选为还包含氢氟醚。
另外,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优选为:
所述金属粒子为银微粒子;且
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如下的银微粒子分散体,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包含:
银微粒子;
碳数为5以下且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
高极性溶媒;以及
用以使所述银微粒子分散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
进而,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优选为:
在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中,所述短链胺为烷氧基胺,且还包含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
进而,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优选为:
所述保护分散剂的酸价为5~200,且具有源自磷酸的官能基。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能够实现一种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可适合用于包含反转印刷法的转印印刷法,且可将具有充分的导电性及与基板的良好密合性的导电膜图案在低温下进行煅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1)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2)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3)使用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导电膜图案以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1)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特征在于包含:金属粒子、包含乙醇的溶媒、以及0.1质量%~3.0质量%的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另外,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以包含金属粒子及有机成分的金属粒子分散体(换言之为金属胶体(colloid))粒子作为主成分的固体成分、以及将这些固体成分进行分散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胶体液中,“分散介质”即便溶解所述固体成分的一部分也无妨。
依据所述金属胶体液,由于包含有机成分,故而可提高金属胶体液中的金属胶体粒子的分散性,因此,即便增加金属胶体液中的金属成分的含量,金属胶体粒子也难以凝聚,能够保持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此处所谓的“分散性”,是表示在刚制备金属胶体液后,该金属胶体液中的金属粒子的分散状态是否优异(是否均匀)者,所谓“分散稳定性”,是表示在制备金属胶体液且经过既定的时间后,该金属胶体液中的金属粒子的分散状态是否得以维持者,也可称为“低沉降凝聚性”。
此处,所述金属胶体液中,金属胶体粒子中的“有机成分”为实质上与所述金属成分一并构成金属胶体粒子的有机物。该有机成分中不包含如金属中最初作为杂质而包含的微量有机物、在后述制造过程中混入的微量有机物附着于金属成分上的有机物、在洗涤过程中未彻底去除的残留还原剂、残留分散剂等般,微量附着于金属成分上的有机物等。此外,所述“微量”,具体而言是指在金属胶体粒子中小于1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胶体粒子由于包含有机成分,故而在金属胶体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高。因此,即便增大金属胶体液中的金属成分的含量,金属胶体粒子也难以凝聚,其结果为保持良好的分散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胶体液的所谓“固体成分”,是指在使用硅胶(silicagel)等,自金属胶体液中去除分散介质后,例如在30℃以下的常温(例如25℃)下干燥24小时时所残存的固体成分,通常包含金属粒子、残存有机成分以及残留还原剂等。此外,使用硅胶自金属胶体液中去除分散介质的方法可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只要通过在玻璃基板上涂布金属胶体液,将带有涂膜的玻璃基板在加入有硅胶的密闭容器中放置24小时以上而去除分散介质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金属胶体液中,优选的固体成分的浓度为1质量%~60质量%。若固体成分的浓度为1质量%以上,则能够确保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的金属的含量,导电效率不会降低。另外,若固体成分的浓度为60质量%以下,则金属胶体液的粘度不会增加,操作容易,在工业上有利,可形成平坦的薄膜。更优选的固体成分的浓度为5质量%~40质量%。
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包含0.1质量%~3.0质量%的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优选为选自1,3-丁二醇(沸点:203℃)、2,4-二乙基-1,5-戊二醇(沸点:150℃/5mmHg,1气压下为200℃以上)或者辛二醇(沸点:243℃)中。
本发明中所谓的“高沸点溶剂”是指具有200℃以上的沸点的溶剂。另外,通过具有羟基而对水具有适度的亲和性,存在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或吸附等而保湿的倾向,因此能够以少的添加量来形成适合于转印印刷法的墨水。进而,通过将高沸点溶剂的添加量设为必需最小限度,发挥如下效果:可使涂布于硅酮胶板上的墨水在短时间内半干燥,可缩短印刷作业。
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的添加量为0.1质量%~3.0质量%。若小于0.1质量%,则量过少而难以成为适合于转印印刷法的墨水状,若超过3.0质量%,则达到适合于转印印刷法的半干燥状态的时间变长,在印刷作业的方面变得不利。更确实而言,就容易成为适合于转印印刷法的墨水状,可缩短达到适合于转印印刷法的半干燥状态的时间,在印刷作业的方面变得有利的观点而言,具有羟基的高沸点溶剂的添加量特优选为0.3质量%~2.0质量%。
另外,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为了提高墨水的干燥性而添加乙醇等高挥发性溶剂。通过添加该溶剂,可将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快速地调整为适合于印刷的粘度。作为高挥发性溶剂,除了乙醇以外,还可使用选自甲醇、丙醇、异丙醇、丙酮、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等沸点小于100℃的溶剂的组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低沸点溶剂。
进而,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优选为包含氢氟醚等氟溶剂。氟溶剂由于表面张力低而可对硅酮胶板发挥良好的润湿性,且由于沸点比较低而可赋予良好的干燥性。其中,就臭氧损耗系数的观点而言,较包含卤素原子的氟溶剂而言,优选为氢氟醚。
另外,氢氟醚由于较氢氟碳类而言具有醚键,故而极性高,具有基本上不会使硅酮胶板膨润的优点,发挥与乙醇等醇的相容性良好,与分散于醇中的金属粒子的相容性也优异的效果,因此更优选。
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出于提高对硅酮胶板的润湿性的目的,也可添加具有氟原子的氟系表面活性剂。其中,该情况下,若添加量过多,则使用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来制作的导电性覆膜的导电性下降,若添加量过少,则润湿性改善的效果不充分,因此优选为0.01质量%~2质量%。
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表面张力为22mN/m以下。通过将表面张力充分降低至22mN/m以下,可充分地担保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对硅酮树脂等胶板的润湿性。可通过调整所述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成分比来实现将表面张力设为22mN/m以下的目的。表面张力的下限只要是13mN/m左右即可。此外,本发明中所谓的表面张力是以板法(plate method)(威廉(Wilhelmy)法)的原理来测定而获得,例如可利用协和界面科学(股)制造的全自动表面张力计CBVP-Z等来测定。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优选为包含银微粒子分散体(例如胶体状),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包含:银微粒子、碳数为5以下且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高极性溶媒、以及用以使所述银微粒子分散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以下,对该银微粒子分散体以及各成分等的详情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包含:银微粒子、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以及高极性溶媒,例如具有胶体状的胶体液的形态。关于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固体成分中所含的银微粒子(银胶体粒子)的形态,例如可列举在包含银成分的粒子的表面附着有机成分而构成的银胶体粒子;以所述包含银成分的粒子作为核,且其表面由有机成分被覆而构成的银胶体粒子;银成分与有机成分均匀混合而构成的银胶体粒子等,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以包含银成分的粒子作为核,且其表面由有机成分被覆而构成的银胶体粒子;或者银成分与有机成分均匀混合而构成的银胶体粒子。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该领域中的周知技术来适当制备具有所述形态的银胶体粒子。
(1-1)银微粒子
本实施方式中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所含的银微粒子的平均粒径只要是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具有产生熔点下降的平均粒径,例如只要是1nm~400nm即可。尤其优选为1nm~70nm。若银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nm以上,则银微粒子具备良好的低温烧结性,并且银微粒子制造的成本不会变高,较为实用。另外,若为400nm以下,则银微粒子的分散性难以经时地变化,而优选。此外,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而获得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银胶体粒子(包含银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也与该范围大致相同(可近似)。
此外,银微粒子分散体中的银微粒子的粒径随着固体成分浓度而变动,并不限定为固定,也可不固定。另外,在银微粒子分散体包含后述分散剂等作为任意成分的情况下,存在包含平均粒径超过400nm的银微粒子成分的情况,但若为不产生凝聚,不明显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成分,则也可包含所述具有超过400nm的平均粒径的银微粒子成分。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的银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是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多普勒(doppler)散射光分析)而得者,例如可由利用堀场制作所(股)制造的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LB-550来测定的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来表示。具体而言,在10mL的乙醇中滴加数滴的金属胶体液,以手振动使其分散而制备测定用试样。继而,将3mL的测定用试样投入至堀场制作所(股)制造的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LB-550的槽内,利用下述条件来测定。
·测定条件
数据读入次数:100次
槽架内温度:25℃
·显示条件
分布形态:标准
反复次数:50次
粒径基准:体积基准
分散质的折射率:0.200-3.900i(银的情况)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1.36(乙醇为主成分的情况)
·***条件设定
强度基准:动态(Dynamic)
散射强度范围上限:10000.00
散射强度范围下限:1.00
(1-2)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在银微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有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此外,在银微粒子的表面,也可附着有如原料中最初作为杂质而包含的微量有机物、在后述制造过程中混入的微量有机物、在洗涤过程中未彻底去除的残留还原剂、残留分散剂等般的微量的有机物。
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中,若分配系数logP为-1.0~1.4,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为直链状,也可为分支链状,且也可具有侧链。该短链胺例如可列举乙基胺(-0.3)丙基胺(0.5)、丁基胺(1.0)、N-(3-甲氧基丙基)丙烷-1,3-二胺(-0.6)、1,2-乙二胺,N-(3-甲氧基丙基)-(-0.9),2-甲氧基乙基胺(-0.9)、3-甲氧基丙基胺(-0.5)、3-乙氧基丙基胺(-0.1)、1,4-丁二胺(-0.9)、1,5-戊二胺(-0.6)戊醇胺(-0.3)、氨基异丁醇(-0.8)等,其中优选为使用烷氧基胺。
所述短链胺例如可为包含羟基、羧基、烷氧基、羰基、酯基、巯基等的胺以外的官能基的化合物。另外,所述胺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除此以外,常温下的沸点优选为300℃以下,尤其优选为250℃以下。
若为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除了包含所述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以外,还可包含羧酸。羧酸的一分子内的羧基具有比较高的极性,容易产生由氢键引起的相互作用,但这些官能基以外的部分具有比较低的极性。进而,羧基容易显示出酸性的性质。另外,羧酸若在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局部存在(附着)于银微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即,若被覆银微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则可使溶媒与银微粒子充分地亲和,可防止银微粒子彼此的凝聚(提高分散性)。
羧酸可广泛使用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甲酸、乙二酸、乙酸、己酸、丙烯酸、辛酸、油酸等。羧酸的一部分的羧基也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盐。此外,关于该金属离子,也可包含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
所述羧酸也可为包含例如氨基、羟基、烷氧基、羰基、酯基、巯基等的羧基以外的官能基的化合物。该情况下,羧基的数量优选为羧基以外的官能基的数量以上。另外,所述羧酸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除此以外,常温下的沸点优选为300℃以下,尤其优选为250℃以下。另外,胺与羧酸形成酰胺。该酰胺基也适度地吸附于银微粒子表面,因此在银微粒子表面可附着有酰胺基。
在通过银微粒子与附着于该银微粒子的表面的有机物(所述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等)而构成胶体的情况下,该胶体中的有机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50质量%。若有机成分含量为0.5质量%以上,则存在所获得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贮存稳定性变得良好的倾向,若为50质量%以下,则存在对银微粒子分散体进行加热而获得的煅烧体的导电性良好的倾向。有机成分的更优选的含量为1质量%~30质量%,尤其优选的含量为2质量%~15质量%。
(1-3)高极性溶媒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是在多种高极性溶媒中分散有银微粒子者。
作为所述溶媒,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多种高极性溶媒。高极性溶媒可例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2-丁醇、戊醇、己醇、异戊醇、糠醇、硝基甲烷、乙腈、吡啶、丙酮甲酚、二甲基甲酰胺、二噁烷、乙二醇、甘油、苯酚、对甲酚、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叔丁醇、1-戊醇、2-戊醇、4-甲基-2-戊醇、3-甲基-1-戊醇、3-甲基-2-戊醇、2-丁醇、1-己醇、2-己醇2-戊酮、2-庚酮、乙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乙酸-2-丁氧基乙酯、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乙酸-2-甲氧基乙酯、2-己氧基乙醇等,本发明中由于与所述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的相容性良好,故而优选为使用碳数1~6的醇。此外,这些溶媒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1-4)分散剂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还包含为了使银微粒子分散而在银微粒子合成后添加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通过使用所述分散剂,可提高溶媒中的银微粒子的分散稳定性。此处,该分散剂的酸价更优选为5~200,且该分散剂尤其优选为具有源自磷酸的官能基。
原因在于:若分散剂的酸价为5以上,则与胺配位而开始产生因酸碱相互作用造成的对粒子表面为碱性的金属物的吸附,原因在于:若为200以下,则不会过度地具有吸附部位,因此以优选的形态来吸附。另外,原因在于:通过分散剂具有源自磷酸的官能基,磷P经由氧O而与金属M相互作用,因此对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吸附而言最有效果,能够以必需最小限度的吸附量来获得适当的分散性。
此外,作为酸价为5~200的高分子分散剂,例如路博润(Lubrizol)公司的索努帕斯(,SOLSPERSE)系列中可列举索努帕斯(SOLSPERSE)-16000、21000、41000、41090、43000、44000、46000、54000等,毕克化学(BYK-Chemie)公司的迪斯帕毕克(DISPERBYK)系列中可列举迪斯帕毕克(DISPERBYK)-102、110、111、170、190、194N、2015、2090、2096等,赢创(Evonik)公司的迪高迪斯帕(TEGO Dispers)系列中可列举610、610S、630、651、655、750W、755W等,楠本化成(股)制造的帝司巴隆(Disparlon)系列中可列举DA-375、DA-1200等,共荣化学工业(股)制造的弗洛兰(Flowlen)系列中可例示WK-13E、G-700、G-900、GW-1500、GW-1640、WK-13E。
在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含有分散剂时的含量只要根据粘度等所需的特性来调整即可,例如,在将银微粒子分散体用作银墨水的情况下,优选为将分散剂的含量设为0.5质量%~20质量%,在用作银浆的情况下,优选为将分散剂的含量设为0.1质量%~10质量%。
高分子分散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若高分子分散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则所获得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分散稳定性变得良好,在含量过多的情况下,低温烧结性下降。就此种观点而言,高分子分散剂的更优选的含量为0.3质量%~10质量%,尤其优选的含量为0.5质量%~8质量%。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优选为:对固体成分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热重量分析时的100℃~500℃下的重量损耗为10质量%以下。若将所述固体成分加热至500℃,则有机物等氧化分解,大部分气化而消失。因此,因加热至500℃而引起的减量可基本上相当于固体成分中的有机物的量。
所述重量损耗越多,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分散稳定性越优异,若过多,则有机物以杂质的形式残留于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中,使导电性下降。特别是为了通过100℃左右的低温下的加热而获得导电性高的导电膜图案,所述重量损耗优选为20质量%以下。另一方面,若所述重量损耗过少,则胶体状态下的分散稳定性受损,因此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的重量损耗为0.5质量%~15质量%。
(1-5)保护剂(保护分散剂)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可还包含银微粒子合成前所添加的作为保护剂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保护分散剂)。此处所谓的“保护分散剂”可为与所述银微粒子合成后所添加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相同种类者,也可为不同种类者。
(1-5)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除了所述成分以外,也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为了赋予符合使用目的的适度的粘性、密合性、干燥性或者印刷性等功能,而添加例如发挥作为粘合剂的作用的寡聚物成分、树脂成分、有机溶剂(可使固体成分的一部分溶解或分散)、表面活性剂、增粘剂或者表面张力调整剂等任意成分。所述任意成分并无特别限定。
树脂成分例如可列举聚酯系树脂、嵌段异氰酸酯等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酰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或者萜烯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增粘剂例如可列举粘土(clay)、膨润土(bentonite)或锂膨润石(hectorite)等粘土矿物,例如:聚酯系乳胶树脂、丙烯酸系乳胶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系乳胶树脂或者嵌段异氰酸酯等乳胶,甲基纤维素、羧基甲基纤维素、羟基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纤维素衍生物、三仙胶(xanthan gum)或者瓜尔胶(guar gum)等多糖类等,这些增粘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也可添加与所述有机成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多成分溶媒系的无机胶体分散液中,容易产生因干燥时的挥发速度的差异而引起的覆膜表面的粗糙以及固体成分的偏差。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而抑制这些不利,获得可形成均匀的导电性覆膜的银微粒子分散体。
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任一者,例如可列举烷基苯磺酸盐、四级铵盐等。其中,由于以少量的添加量而获得效果,故而优选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硅酮系表面活性剂。若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过少,则无法获得效果,若过多,则在覆膜中成为残量杂质,因此存在阻碍导电性的顾虑。相对于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分散介质100质量份,优选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1质量份~5质量份。
本实施方式中的银微粒子是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有分配系数logP为-1.0~1.4且碳数为5以下的烷氧基胺的银微粒子。通过使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碳数为5以下的烷氧基胺附着于银微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对银微粒子赋予对于多种溶媒(特别是高极性溶媒)的优异分散性及低温烧结性。
作为所述溶媒,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多种溶媒,可使用SP值(溶解参数)为7.0~15.0的溶媒。此处,在高极性溶媒中银微粒子也均匀地分散是本发明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特征之一,本发明中,由于与所述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的相容性良好,因此优选为使用碳数1~6的醇。此外,这些溶媒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SP值(溶解参数)为7.0~15.0的溶媒,例如可例示:己烷(7.2)、三乙基胺(7.3)、***(7.7)、正辛烷(7.8)、环己烷(8.3)、乙酸正戊酯(8.3)、乙酸异丁酯(8.3)、甲基异丙基酮(8.4)、戊基苯(8.5)乙酸丁酯(8.5)、四氯化碳(8.6)、乙基苯(8.7)、对甲苯(8.8)、甲苯(8.9)、甲基丙基酮(8.9)乙酸乙酯(8.9)、四氢呋喃(9.2)、甲基乙基酮(9.3)、氯仿(9.4)、丙酮(9.8)、二噁烷(10.1)、吡啶(10.8)、异丁醇(11.0)、正丁醇(11.1)、硝基乙烷(11.1)异丙醇(11.2)、间甲酚(11.4)、乙腈(11.9)、正丙醇(12.1)、糠基醇(12.5)、硝基甲烷(12.7)、乙醇(12.8)、甲酚(13.3)、乙二醇(14.2)、甲醇(14.8)苯酚、对甲酚、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叔丁醇、1-戊醇、2-戊醇、4-甲基-2-戊醇、3-甲基-1-戊醇、3-甲基-2-戊醇、2-丁醇、1-己醇、2-己醇-2-戊酮、2-庚酮、乙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乙酸-2-丁氧基乙酯、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乙酸-2-甲氧基乙酯、2-己氧基乙醇等。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粘度理想为1cps~100cps的粘度范围,更优选为1cps~20cps的粘度范围。通过设为该粘度范围,可将银微粒子分散体均匀地且以薄膜状涂布于硅酮树脂上。涂布的方法中可利用通用的涂布方法,可例示:敷料器法、棒涂布机法、毛细管涂布机法、以及旋转涂布法等。
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粘度的调整可通过固体成分浓度的调整、各成分的调配比的调整、增粘剂的添加等而进行。另外,可利用振动式粘度计(例如CBC(股)制造的VM-100A-L)来测定粘度。测定是对振荡器浸渍液体而进行,测定温度只要设为常温(20℃~25℃)即可。
(2)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制造方法
为了制造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首先制备银微粒子分散体(金属胶体液)。继而,通过将该金属胶体液、与所述各种成分进行混合,可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墨水。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包括:生成银微粒子的步骤;以及在所述银微粒子中添加·混合用以使所述银微粒子分散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的步骤。进而,优选为包括:第1前步骤,制备可通过还原而分解生成金属银的银化合物、与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的混合液;以及第2前步骤,通过将该混合液中的所述银化合物还原而生成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有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的银微粒子。
在所述第1前步骤中,优选为相对于1mol的金属银而添加2mol以上的短链胺。通过将短链胺的添加量相对于1mol的金属银而设为2mol以上,可使适量的短链胺附着于通过还原而生成的银微粒子的表面,可对该银微粒子赋予对于多种溶媒(特别是高极性溶媒)的优异分散性及低温烧结性。
此外,根据所述第1前步骤中的混合液的组成以及所述第2前步骤中的还原条件(例如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优选为将所获得的银微粒子的粒径设为产生熔点下降的纳米尺寸,更优选为设为1nm~200nm。此处,视需要也可包含微米尺寸的粒子。
自所述第2前步骤中获得的银微粒子分散体中取出银微粒子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对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进行洗涤的方法等。
用以获得由有机物(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所被覆的银微粒子的起始材料可使用多种公知的银化合物(金属盐或其水合物),例如可列举: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氧化银、乙酸银、乙二酸银、甲酸银、亚硝酸银、氯酸银、硫化银等银盐。这些化合物只要可还原,则并无特别限定,可溶解于适当的溶媒中,也可以分散于溶媒中的状态来使用。另外,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多种。
另外,在所述原料液中将这些银化合物还原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使用还原剂的方法;照射紫外线等光、电子束、超声波或者热能量的方法;进行加热的方法等。其中,就操作容易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使用还原剂的方法。
所述还原剂可列举:例如二甲基氨基乙醇、甲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菲尼酮(phenidone)、肼(hydrazine)等胺化合物;例如硼氢化钠、碘化氢、氢气等氢化合物;例如一氧化碳、亚硫酸等氧化物;例如硫酸亚铁、氧化铁、反丁烯二酸铁、乳酸铁、乙二酸铁、硫化铁、乙酸锡、氯化锡、二磷酸锡、乙二酸锡、氧化锡、硫酸锡等低原子价金属盐;例如乙二醇、甘油、甲醛、对苯二酚、邻苯三酚、单宁、单宁酸、水杨酸、D-葡萄糖等糖等;只要是可溶解于分散介质中而将所述金属盐还原者,则并无特别限定。在使用所述还原剂的情况下,也可施加光和/或热而促进还原反应。
作为使用所述金属盐、有机成分、溶媒及还原剂来制备由有机物所被覆的银微粒子的具体方法,例如可列举如下的方法等:将所述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媒(例如甲苯等)中而制备金属盐溶液,在该金属盐溶液中添加作为保护分散剂的短链胺或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继而,向其中缓缓地滴加溶解有还原剂的溶液。
以所述方式获得的包含由短链胺或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所被覆的银微粒子的分散液中,除了银微粒子以外,还存在金属盐的反荷离子、还原剂的残留物或分散剂,存在液体整体的电解质浓度或有机物浓度高的倾向。此种状态的液体由于电导度高等原因,容易产生金属粒子的凝析而沉淀。或者,即便不沉淀,若金属盐的反荷离子、还原剂的残留物、或者分散所需要的量以上的过剩的分散剂残留,则存在使导电性恶化的顾虑。因此,通过对包含所述银微粒子的溶液进行洗涤而去除多余的残留物,可确实地获得由有机物所被覆的银微粒子。
所述洗涤方法例如可列举:将以下步骤重复若干次的方法:将包含由有机成分所被覆的银微粒子的分散液静置一定时间,去除所产生的上清液后,添加使银微粒子沉淀的溶媒(例如水、甲醇、甲醇/水混合溶媒等),再次搅拌,进而静置一定期间而将所产生的上清液去除;代替所述静置而进行离心分离的方法;利用超滤装置或离子交换装置等来进行脱盐的方法等。通过此种洗涤而去除多余的残留物,并且去除有机溶媒,由此可获得本实施方式的由“短链胺或具有酸价的分散剂”所被覆的金属粒子。
本实施方式中,银微粒子分散体(银胶体分散液)是通过将所述中获得的由短链胺或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所被覆的银微粒子、与所述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分散介质进行混合而获得。所述由“短链胺或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所被覆的金属粒子与分散介质的混合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搅拌机或搅拌器(stirrer)等,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来进行。利用刮勺之类者进行搅拌,或也可利用适当功率的超声波均质器。
在获得包含多种金属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情况下,其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制造包含银及其他金属的银微粒子分散体的情况下,可在所述由有机物所被覆的金属粒子的制备中,分别制造包含银微粒子的分散液、以及包含其他金属粒子的分散液,然后混合,也可将银离子溶液与其他金属离子溶液混合,然后进行还原。
也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银微粒子:第1步骤,制备可通过还原而分解生成金属银的银化合物、与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的混合液;以及第2步骤,通过将该混合液中的所述银化合物进行还原,而生成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有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的银微粒子。
例如,可通过对由包含银的乙二酸银等金属化合物与短链胺所生成的络合物进行加热,将该络合物中所含的乙二酸根离子等金属化合物分解,使所生成的原子状的银凝聚,来制造由短链胺的保护膜所保护的银粒子。
如上所述,在通过将金属化合物的络合物在胺的存在下进行热分解来制造由胺所被覆的金属粒子的金属胺络合物分解法中,由于通过作为单一种的分子的金属胺络合物的分解反应而生成原子状金属,故而可在反应***内均匀地生成原子状金属,与通过多种成分间的反应而生成金属原子的情况相比较,由构成反应的成分的组成摇晃所引起的反应的不均匀得到抑制,特别是在以工业规模来制造大量的金属粉末时有利。
另外,在金属胺络合物分解法中推测为:在所生成的金属原子上配位键结有短链胺分子,通过配位于该金属原子上的短链胺分子的作用而产生凝聚时的金属原子的运动得到控制者。其结果为:依据金属胺络合物分解法,可制造非常微细且粒度分布狭窄的金属粒子。
进而,在所制造的金属微粒子的表面,多数的短链胺分子也产生比较弱的力的配位键,这些在金属粒子的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覆膜,因此可制造保存稳定性优异的表面洁净的被覆金属粒子。另外,形成该覆膜的短链胺分子可通过加热等而容易脱离,因此可制造可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的金属粒子。
另外,当将固体状的金属化合物与胺混合而生成络合物等复合化合物时,通过对于构成被覆银粒子的覆膜的具有酸价的分散剂,混合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胺来使用,藉此络合物等复合化合物的生成变得容易,且可通过短时间的混合来制造复合化合物。另外,通过混合该短链胺来使用,可制造具有符合各种用途的特性的被覆银粒子。
(3)导电膜图案(带有导电膜图案的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则可通过将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涂布于基材上的导电性墨水涂布步骤、将涂布于所述基材上的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在200℃以下的温度(优选为小于180℃,尤其优选为150℃以下)下进行煅烧而形成导电膜图案的导电膜图案形成步骤,来制造包含基材、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导电膜图案的带有导电膜图案的基板。
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若使用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作为所述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涂布步骤中的导电性墨水,则在导电膜图案形成步骤中,即便将涂布于所述基材上的所述导电性墨水在20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煅烧,也确实地获得具有优异导电性的导电膜图案。
在转印印刷法中的反转印刷法中,首先在胶板上涂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而形成导电性墨水涂布面。胶板优选为包含硅酮的硅酮胶板。通过在胶板的表面形成导电性墨水涂布面后,放置既定时间,低沸点溶剂挥发以及被吸收于胶板中,由此,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粘度上升。
若在所述导电性墨水涂布面上按压形成有与既定的图案相符的版的凸版,则与该凸版接触的部分的导电性墨水自胶板上去除。此时,通过导电性墨水具有适度的凝聚性,导电性墨水的结构不会破坏,确实地进行自胶板上的剥离、以及在凸版上的附着,在胶板上的欠佳的残留得到抑制。其结果为:通过残留于胶板上的导电性墨水,与凸版的图案相符的导电性墨水的图案被形成于胶板上。
将残留于胶板上的湿润状态或者半干燥状态的导电性墨水转印于被印刷体上。此时,通过导电性墨水具有适度的凝聚性,而确实地进行自胶板上的剥离、以及在被印刷体上的附着,在胶板上的欠佳的残留得到抑制。其结果为:在被印刷体上,通过相对于形成于凸版上的图案而反转的图案来形成导电膜图案。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基材,只要是可涂布导电性墨水,且通过加热进行煅烧而搭载导电膜图案的具有至少一个主面者,则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耐热性优异的基材。另外,如上所述,与现有的导电性墨水相比较,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即便在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而煅烧,也可获得具有充分的导电性的导电膜图案,因此可在高于该低煅烧温度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较之前而言耐热温度低的基材。
作为构成此种基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酰胺(polyamide,PA)、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酰胺酰亚胺(polyamide imide,PA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等聚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乙烯基树脂、氟树脂、液晶聚合物、陶瓷、玻璃或者金属等。另外,基材可为例如板状或者带状等多种形状,可为刚性,也可为柔性。基材的厚度也可适当选择。出于粘接性或者密合性的提高或者其他的目的,也可使用形成有表面层的基材或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等表面处理的基材。
通过将以所述方式涂布后的涂膜加热至200℃以下(优选为小于180℃,尤其优选为150℃以下)的温度而进行煅烧,可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图案(带有导电膜图案的基材)。
进行所述煅烧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使用现有公知的齿轮烘箱(gearoven)等,以涂布或描画于基材上的所述导电性墨水的温度成为200℃以下(优选为小于180℃,尤其优选为150℃以下)的方式进行煅烧而形成导电膜图案。所述煅烧的温度的下限未必限定,优选为可在基材上形成导电膜图案的温度,且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所述有机成分等通过蒸发或分解而去除的温度(也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残存一部分,但理想为以全部去除为宜)。
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墨水,可形成在120℃左右的低温加热处理中也表现出高导电性的导电膜图案,因此在比较不耐热的基材上也可形成导电膜图案。另外,煅烧时间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煅烧温度而在基材上形成导电膜图案。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基材与导电膜图案的密合性,也可进行所述基材的表面处理。作为所述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列举:进行电晕处理(coronatreatment)、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ultraviolet,UV)处理、电子束处理等干式处理的方法;在基材上预先设置底涂层或导电性墨水受容层的方法等。
以所述方式可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图案(带有导电膜图案的基材)。以所述方式所获得的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图案例如为0.1μm~5μm左右,更优选为0.1μm~1μm。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墨水,则获得即便厚度为0.1μm~5μm左右,也具有充分的导电性的导电膜图案。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图案的体积电阻值为15μΩ·cm以下。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图案的厚度t例如可使用下述式来求出(导电膜图案的厚度t也可利用激光显微镜(例如基恩斯(Keyence)制造的激光显微镜VK-9510)来测定)。
式:t=m/(d×M×w)
m:导电膜图案重量(利用电子天平来测定形成于载玻片上的导电膜图案的重量)
d:导电膜图案密度(g/cm3)(银的情况下为10.5g/cm3)
M:导电膜图案长度(cm)(以相当于JIS1级的尺度来测定形成于载玻片上的导电膜图案的长度)
w:导电膜图案宽度(cm)(以相当于JIS1级的尺度来测定形成于载玻片上的导电膜图案的宽度)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以及使用该导电性墨水的导电膜图案(带有导电膜图案的基材)的制造方法进一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制备例1>>
将8.9g的3-甲氧基丙基胺(和光纯药工业(股)制造的试剂一级,碳数:4,logP:-0.5)、与0.3g的作为高分子分散剂的迪斯帕毕克(DISPERBYK)-111加以混合,利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生成胺混合液(相对于银,所添加的胺的摩尔比为10)。继而,一边进行搅拌,一边添加3.0g的乙二酸银。添加乙二酸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由此使乙二酸银变化为具有粘性的白色物质,以目视来确认该变化在外观上结束,且在该时刻结束搅拌(第1前步骤)。
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转移至油浴中,在120℃下加热搅拌。搅拌开始后即刻开始伴随二氧化碳的产生的反应,然后,进行搅拌直至二氧化碳的产生完毕,由此获得银微粒子悬浮于胺混合液中的悬浮液(第2前步骤)。
继而,为了将所获得的悬浮液的分散介质加以置换,添加甲醇/水的混合溶媒10mL而进行搅拌,然后通过离心分离,使银微粒子沉降而分离。对于分离的银微粒子,再次添加甲醇/水的混合溶媒10mL而搅拌后,通过离心分离,使银微粒子沉降而分离,添加乙醇/异丁醇/异丙醇(40∶40∶20v/v)混合溶媒2.1g作为分散溶媒,由此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48质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A。
<<制备例2>>
将8.9g的3-甲氧基丙基胺(和光纯药工业(股)制造的试剂一级,碳数:4,logP:-0.5)、与0.3g的作为高分子分散剂的迪斯帕毕克(DISPERBYK)-102加以混合,利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生成胺混合液(相对于银,所添加的胺的摩尔比为5)。继而,一边进行搅拌,一边添加3.0g的乙二酸银。添加乙二酸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由此使乙二酸银变化为具有粘性的白色物质,以目视来确认该变化在外观上结束,且在该时刻结束搅拌(第1前步骤)。
将所获得的混合液转移至油浴中,在120℃下加热搅拌。搅拌开始后即刻开始伴随二氧化碳的产生的反应,然后,进行搅拌直至二氧化碳的产生完毕为止,由此获得银微粒子悬浮于胺混合液中的悬浮液(第2前步骤)。
继而,为了将所获得的悬浮液的分散介质加以置换,添加甲醇/水的混合溶媒10mL而进行搅拌,然后通过离心分离,使银微粒子沉降而分离。对于分离的银微粒子,再次添加甲醇/水的混合溶媒10mL而搅拌后,通过离心分离,使银微粒子沉降而分离,添加包含0.06g的索努帕斯(SOLSPERSE)41000(日本路博润(Lubrizol)(股)制造)的乙醇2.1g,由此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48质量%的银微粒子分散体B。
<<实施例及比较例>>
使用以所述方式所获得的银微粒子分散体A或银微粒子分散体B,与表1所示的其他成分混合,制备实施例1~实施例7的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7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3。此外,表1中的成分的量的单位设为“质量%”。
另外,对于所述的银微粒子分散体A及银微粒子分散体B以及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7以及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3,实施以下的评价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评价试验]
(1)有机成分测定
利用热重量分析法来测定银微粒子分散体中所含的有机成分的含量。具体而言,对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固体成分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特定有机成分的含量作为室温~500℃的重量减少量。
(2)分散性
将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静置于容器中,室温1天后,以目视来观察沉淀的有无及上清液的状态,由此评价银微粒子分散体的分散性。将在容器下基本上未辨认出沉降物的情况评价为“○”,将辨认出少量沉降物的情况评价为“△”,将在容器上下明显存在浓度差且清晰地辨认出沉降物的情况评价为“×”。
(3)导电性墨水的表面张力测定
利用全自动表面张力计CBVP-Z(协和界面科学(股)制造),来测定实施例1~实施例4中获得的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4、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中获得的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3的表面张力。测定中使用铂板,通过自动测定来进行。测定温度设为常温(20℃~25℃)。
(4)导电性墨水的润湿性评价
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7中获得的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实施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7、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中获得的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1~比较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3,利用棒涂布机(No.7)涂布于硅酮制胶板上,对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对于胶板的润湿性进行目视评价。将润湿性良好的情况评价为“○”,将不良的情况评价为“×”。
(5)印刷形状(细线描画性)的评价
在涂布有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胶板上按压玻璃凸版,转印非图像部(不需要部分)而去除。进而,通过在胶板材上按压基材(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而将图案转印于基材上。通过对所获得的图案形状进行目视观察来评价印刷形状。将印刷形状良好的情况评价为“○”,将容许范围的情况评价为“△”,将不良的情况评价为“×”。图案设为细线,线宽设为10μm、20μm、30μm、50μm、100μm,长度设为10mm。
(6)转印性的评价
通过对所述(5)中形成的印刷形状、以及残留于胶板上的导电性墨水进行目视评价来评价转印性。将印刷形状良好,基本上不残留于胶板上的情况评价为“○”,将容许范围的情况评价为“△”,将印刷形状差或者明显残留于胶板上的情况评价为“×”。
(7)连续印刷性的评价
通过将所述(5)的印刷形状的评价的操作连续反复进行5次,来评价连续印刷性。
(8)导电膜图案的导电性评价
对转印于基材上的图案(线宽100μm、长度10mm)以120℃×30分钟的条件进行煅烧,测定图案的电阻值。具体而言,使用横川计器与仪器(Yokogawa Meters&Instruments)(股)制造的携带用双电桥(Double Bridge)2769,利用双电桥法来求出体积电阻率。基于以下的式子,由测定端子间距离与导电膜图案的厚度来换算体积电阻值。
式:(体积电阻率ρv)=
(电阻值R)×(覆膜宽度w)×(覆膜厚度t)/(端子间距离L)
[表1]
Figure GDA0001291765050000221
此外,表1中,“诺贝克(Novec)7300”为住友3M制造,“沙福隆(Surflon)S-651”为AGC化学制造。另外,“福杰特(Ftergent)610FM”为尼欧斯(Neos)公司制造。
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所明示,可知本发明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的分散性、润湿性、印刷性及导电性优异。其中,使用银微粒子分散体B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连续印刷性也优异,特优选。
与此相对,根据比较例1及比较例2可知:不含有特定的高沸点溶剂的导电性墨水的转印性劣化。另外,根据比较例3可知:在高沸点溶剂的含量过剩的情况下,干燥缓慢而转印性劣化。进而,根据比较例2可知:在仅包含氟溶剂的情况下,虽可确保润湿性,但转印性劣化。

Claims (4)

1.一种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特征在于包含:
银微粒子分散体;
包含乙醇的溶媒;以及
0.1质量%~3.0质量%的具有羟基的1气压下的沸点为200℃以上的高沸点溶剂,所述高沸点溶剂为1,3-丁二醇;且
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包含:
银微粒子、碳数为5以下且分配系数logP为-1.0~1.4的短链胺、溶解参数为7.0~15.0高极性溶媒以及用以使所述银微粒子分散的具有酸价5以上的分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氢氟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银微粒子分散体中,所述短链胺为烷氧基胺,且还包含银微粒子合成前所添加的具有酸价的保护分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印刷用导电性墨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分散剂的酸价为5~200,且具有源自磷酸的官能基。
CN201580061233.5A 2014-11-25 2015-11-09 导电性墨水 Active CN107109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8101 2014-11-25
JP2014-238101 2014-11-25
PCT/JP2015/005577 WO2016084312A1 (ja) 2014-11-25 2015-11-09 導電性イン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095A CN107109095A (zh) 2017-08-29
CN107109095B true CN107109095B (zh) 2021-01-26

Family

ID=5607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1233.5A Active CN107109095B (zh) 2014-11-25 2015-11-09 导电性墨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01403B2 (zh)
KR (1) KR102056972B1 (zh)
CN (1) CN107109095B (zh)
TW (1) TWI686447B (zh)
WO (1) WO2016084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9703B1 (ja) * 2016-07-04 2018-05-23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及び導電性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WO2018056052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導電性被膜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42088A (zh) 2017-02-08 2018-12-01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可印刷分子油墨
CN109810571A (zh) * 2017-11-21 2019-05-2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材料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952A (zh) * 2006-08-07 2009-08-19 印可得株式会社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含有银纳米颗粒的银墨组合物
CN102471625A (zh) * 2009-11-06 2012-05-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反转印刷法、液晶滤色片及液晶滤色片的制造方法
CN103003375A (zh) * 2010-07-30 2013-03-27 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
CN103443213A (zh) * 2010-10-22 2013-12-11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纳米线墨组合物及其印刷
CN103582681A (zh) * 2011-04-05 2014-02-12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印刷的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印刷方法
CN105131719A (zh) * 2015-10-09 2015-12-09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防护粘结性强的醇基银纳米线导电墨水
CN105339113A (zh) * 2013-07-04 2016-02-17 爱克发-格法特公司 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7143B2 (ja) * 2004-12-27 2010-06-23 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銀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導電ペース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093398A1 (en) * 2005-03-04 2006-09-08 Inktec Co., Ltd. Conductive ink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139007B1 (en) * 2007-03-15 2016-09-21 DIC Corporation Conductive ink for letterpress reverse printing
US8404160B2 (en) * 2007-05-18 2013-03-26 Applied Nanotech Holdings, Inc. Metallic ink
JP2011074122A (ja) * 2009-09-29 2011-04-14 Dic Corp 微細パターン形成用インキ組成物
JP5236690B2 (ja) * 2009-11-06 2013-07-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キ、反転印刷法、液晶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26791A2 (ko) * 2010-08-27 2012-03-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 금속 잉크 조성물 및 전도성 패턴의 형성방법
KR101260956B1 (ko) * 2011-02-25 2013-05-06 한화케미칼 주식회사 오프셋 또는 리버스­오프셋 인쇄용 전도성 잉크 조성물
JP5610112B1 (ja) * 2013-01-30 2014-10-22 Dic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導電性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導電性パターン印刷物
JP5795096B2 (ja) * 2014-02-25 2015-10-14 田中貴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低温焼結性に優れる銀ペースト及び該銀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952A (zh) * 2006-08-07 2009-08-19 印可得株式会社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含有银纳米颗粒的银墨组合物
CN102471625A (zh) * 2009-11-06 2012-05-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反转印刷法、液晶滤色片及液晶滤色片的制造方法
CN103003375A (zh) * 2010-07-30 2013-03-27 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胶版印刷用导电性糊剂
CN103443213A (zh) * 2010-10-22 2013-12-11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纳米线墨组合物及其印刷
CN103582681A (zh) * 2011-04-05 2014-02-12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印刷的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印刷方法
CN105339113A (zh) * 2013-07-04 2016-02-17 爱克发-格法特公司 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
CN105131719A (zh) * 2015-10-09 2015-12-09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防护粘结性强的醇基银纳米线导电墨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7422A (zh) 2016-08-01
CN107109095A (zh) 2017-08-29
KR20170086072A (ko) 2017-07-25
JP6101403B2 (ja) 2017-03-22
WO2016084312A1 (ja) 2016-06-02
TWI686447B (zh) 2020-03-01
JPWO2016084312A1 (ja) 2017-04-27
KR102056972B1 (ko)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6450B (zh) 导电性涂层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JP6220920B2 (ja) 銀微粒子分散体、銀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109095B (zh) 导电性墨水
KR101451684B1 (ko) 도전성 잉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도전성 피막 부착 기재의 제조방법
TWI683870B (zh) 導電性被覆膜複合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9416955B (zh) 导电性糊及导电性图案的形成方法
JPWO2018150697A1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用導電性ペースト、導電性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導電性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262404B1 (ja) 導電性インク
JP6053246B1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WO2018150697A1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用導電性ペースト、導電性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導電性基板の製造方法
WO2017017911A1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15147840A (ja) 導電性インク
JP2016207439A (ja) 導電性被膜の製造方法
JP2016225126A (ja) 導電性被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