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7858B - 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7858B
CN107097858B CN201710023220.XA CN201710023220A CN107097858B CN 107097858 B CN107097858 B CN 107097858B CN 201710023220 A CN201710023220 A CN 201710023220A CN 107097858 B CN107097858 B CN 107097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tunnel
frames
front sid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32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7858A (zh
Inventor
藤沢耕太
芝田泰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97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7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7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7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通过横跨通道部(3B)的前侧连接架(5)、后侧连接架(11)相互连接。左右的底架(12)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连接。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具有支承左右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下端的座椅外侧支承部(9)。前侧连接架(5)和后侧连接架(11)具有支承左右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下端的座椅内侧支承部(6)。据此,利用该车身结构,不仅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而且还能够在被施加来自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时有效地抑制底板的变形。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下方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厢下方的车身结构,公知如下一种结构,即,一体结构的大致呈矩形的托架与底板和左右的侧梁连接,在该托架上支承有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结构中,一体结构的托架配置在底板上,托架具有前后一对的横向构件部和左右一对的侧向构件部,其中,前后一对的横向构件部左右横跨在底板的通道部的上方且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左右一对的侧向构件部以在车宽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沿着侧梁的方式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托架的前后的各横向构件部与底板的上表面接合,并且,托架的左右的侧向构件部与侧梁的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在前后的各横向构件部上设置有支承左右的供乘员乘坐用的座椅的下端的座椅支承部。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昭63-193987号
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结构中,由于左右的各座椅的下端部通过一体结构的大致呈矩形的托架支承在车身上,因而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托架的前侧的横向构件部和后侧的横向构件部仅通过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向构件部相连接。因此,在被施加来自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时,通过托架难以良好地抑制底板的变形。所以,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结构中不得不追加其他的底板加强机构。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将提供如下一种车身结构,即,不仅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而且还能够在被施加来自车身前后方向的载荷时有效地抑制底板的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采用了如下结构。
即,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具有左右一对的侧梁(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梁2)、底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底板3)、左右一对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前侧连接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连接架5)、左右一对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后侧连接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连接架11)和左右一对的底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底架12),其中,左右一对的所述侧梁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车身的左右的侧部下方;所述底板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左右的底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底部3A)和在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向上方突出的通道部(例如,实施方式的通道部3B);左右一对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大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外端部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侧梁连接;所述前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与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左右一对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位于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后方侧,大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外端部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侧梁连接;所述后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与左右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所述左右一对的底架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前部侧与车身前部的一对前侧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架14)连续形成,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左右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具有座椅外侧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座椅外侧支承部9),所述座椅外侧支承部用于支承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端,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具有座椅内侧支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座椅内侧支承部6),所述座椅内侧支承部用于支承左右的所述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端,左侧的所述底架连接于左侧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左侧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右侧的所述底架连接于右侧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右侧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
在该车身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前侧连接架相互连接的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通过后侧连接架相互连接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于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架,因而,被施加给前侧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能够由底架经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传递给左右的侧梁。因此,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难以直接被施加给底板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区域。另外,该车身结构中,在以较高的刚性组装成一体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前侧连接架、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后侧连接架上支承有左右的座椅的各下端,因而,能够以高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左右一对的加强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的左右的角部,具有分别与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接合的上壁(例如,实施方式的上壁15A)和侧壁(例如,实施方式的侧壁15B),其截面大致呈字母L形,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中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通道部交叉的纵壁(例如,实施方式的纵壁5A)上具有向下的大致呈日文片假名“コ”字形的开口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6),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和左右的侧表面相向配置,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上缘具有:上表面接合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上表面接合凸缘5A-2),其与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上壁的上表面接合;第1圆弧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1圆弧部5A-3),其连接所述纵壁的主体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主体部5A-1)和所述上表面接合凸缘,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侧缘具有:侧表面接合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侧表面接合凸缘5A-4),其与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侧壁的侧表面接合;第2圆弧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2圆弧部5A-5),其连接所述纵壁的主体部和所述侧表面接合凸缘,位于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所述上缘与所述侧缘之间的部位具有第3圆弧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3圆弧部5A-6),所述第3圆弧部连接所述第1圆弧部和所述第2圆弧部,且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1圆弧部和所述第2圆弧部的曲率半径。
这种情况下,前侧连接架和后侧连接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纵壁中,开口部的上缘的上表面接合凸缘与配置在通道部的角部的加强板的上壁接合,并且,前侧连接架和后侧连接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纵壁中,开口部的侧缘的侧表面接合凸缘与所述加强板的侧壁接合。而且,纵壁的主体部与上表面接合凸缘之间和纵壁的主体部与侧表面接合凸缘之间分别通过曲率半径较小的第1圆弧部和第2圆弧部连接,因而,均能够较高地维持抗弯曲或者扭曲的刚性。另外,第1圆弧部与第2圆弧部之间通过与第1圆弧部和第2圆弧部相比曲率半径较大的第3圆弧部连接,因而,即使将第1圆弧部和第2圆弧部的曲率半径设定得较小,在成型等时第3圆弧部也难以出现劣化。所以,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通过通道部由车身前方施加的碰撞载荷分散施加给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所述前侧连接架的前方侧的所述加强板由高强度钢板制的薄板加强板构成,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所述前侧连接架后方侧的所述加强板由厚板加强板构成,所述厚板加强板由强度低于所述薄板加强板的钢板制成,且板厚大于所述薄板加强板的板厚。
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前侧连接架的前方侧,通道部的角部被高强度钢板制的薄板加强板加强,因而,通过薄板加强板,不仅能够实现轻量化,还能够提高载荷分散性能。另外,由于在前侧连接架的后方侧,通道部的角部被由低强度的钢板制的板厚较厚的厚板加强板加强,因而,通过厚板加强板,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够维持刚性。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底架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前壁(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壁10A)接合的接合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上部接合凸缘12A),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前壁在与所述底架的后端部相向的部位具有鼓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鼓出部17),所述鼓出部在左右侧部具有向外侧后方倾斜的倾斜壁(例如,实施方式的倾斜壁17B),所述倾斜壁为与所述底架的所述接合凸缘接合的接合部。
这种情况下,通过底架由车辆前方被施加的碰撞载荷能够通过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鼓出部的倾斜壁有效地传递给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前壁。另外,由于底架的后端部的接合凸缘通过倾斜壁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接合,因而,在制造时,能够利用夹持式的点焊枪等,在避免其与底架相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焊接固定。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左右一对的通道架(例如,实施方式的通道架19)和通道内加强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通道内加强部件20),其中,左右一对的所述通道架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左右的所述底部的下表面的、与所述通道部邻接的位置上,所述通道内加强部件配置在所述通道部内的正对着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线的位置上,所述前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在左右的所述通道架的上方分别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接合。
这种情况下,通道部内的正对着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被通道内加强部件加强,通道部的左右两侧被左右的通道架加强,通道部的上方侧被左右横跨通道部的前侧连接架加强。由此,能够有效地对通道部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加强,抑制通道部向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的变形。所以,通过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底部部分的振动。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左右的所述底部具有底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底板***部3A-1),所述底板***部在与所述通道部邻接的位置上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区域向上方***,所述底板***部构成为,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所述通道架配置在所述底板***部的下表面上。
这种情况下,在与通道部邻接的位置上配置有与底架的上表面位于大致相同高度位置的底板***部,在该底板***部的下表面上配置有通道架,因而,能够以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足够的截面高度和通道架牢固地保持通道部的侧方部分。所以,能够较高地维持通道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刚性,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底部部分的振动。另外,底板***部与底架的上表面位于大致相同高度位置,能够提高配置在该底板***部的下表面上的通道架的下表面的高度,因而,能够将通道架的下方空间作为车载零部件的配置空间等进行有效的利用。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底架在上表面上具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例如,实施方式的凹槽18)或者突条。
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在底架的上表面上的凹槽或者突条能够提高底架抵抗弯曲和扭曲的刚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由前侧架施加给底架的碰撞载荷传递给侧梁。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左右一对的车厢外底架(例如,实施方式的车厢外底架22),左右一对的所述车厢外底架配置在左右的所述底架的隔着所述底部的下方位置,且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所述车厢外底架的前部与左右的所述前侧架连接,并且,左右的所述车厢外底架的后部与车身后部的左右的后侧架连接。
这种情况下,前部与前侧架连接的车厢外底架在后部侧与后侧架连接,因而,能够将施加给前侧架的碰撞载荷通过车厢外底架传递给车身后部的后侧架。所以,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被施加碰撞载荷时的底板的变形。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具有所述座椅内侧支承部和所述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的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安装部7)。
这种情况下,前侧连接架和后侧连接架兼作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的安装部,因而,能够减少用于安装车载零部件的托架等的零部件个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前侧连接架相互连接的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通过后侧连接架相互连接的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于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架,构成了刚性较高的组装件,在该组装件上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前侧连接架、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后侧连接架上支承有左右的座椅的下端。因此,不仅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而且还能够通过刚性较高的组装件有效地抑制被施加来自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时的底板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厢下方的骨架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厢下方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沿图1中的II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沿图2中的IV-I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2中的V所示部分放大后所得到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2中的VI所示部分放大后所得到的图。
图7是表示去掉图6中的一部分零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沿图6中的VIII-V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侧梁;3:底板;3A:底部;3A-1:底板***部;3B:通道部;4:前侧底部横向构件;5:前侧连接架;5A:纵壁;5A-1:主体部;5A-2:上表面接合凸缘;5A-3:第1圆弧部;5A-4:侧表面接合凸缘;5A-5:第2圆弧部;5A-6:第3圆弧部;6:座椅内侧支承部;7:安装部;9:座椅外侧支承部;10: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A:前壁;11:后侧连接架:12:底架;12A:上部接合凸缘(接合凸缘);14:前侧架;15:加强板;15A:上壁;15B:侧壁;16:开口部;17:鼓出部;17B:倾斜壁;18:凹槽;19:通道架;20:通道内加强部件;22:车厢外底架;24:后侧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车厢下方的骨架部时得到的图,图2是从左前部上方侧观察该骨架部时得到的图。另外,图3是表示沿图1中的II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沿图2中的IV-I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中,在车辆的左右的侧部下方配置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2。左右的侧梁2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与位于车厢下方的底板3的左右两端部接合。
底板3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左右的底部3A和位于车宽方向大致中央的通道部3B。通道部3B相对于左右的底部3A向上方突出规定高度。通道部3B的截面呈朝车身下方开口的大致日文片假名“コ”字形。
在底板3的左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和右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配置有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截面呈向下开口的檐帽(hat)形,该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其左右各自对应的侧梁2接合。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通道部3B的外侧侧表面接合或者相向配置。
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通过前侧连接架5相互连接,该前侧连接架5左右横跨配置在通道部3B的上方。前侧连接架5形成为下方开口的横向为长度方向的箱形,其下缘部与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通道部3B接合。在前侧连接架5的上壁的左右两缘部设置有座椅内侧支承部6,该座椅内侧支承部6支承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未图示)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端。座椅内侧支承部6例如是指用于紧固座椅的下端的支承孔及其加强部、紧固部件等。
再者,在前侧连接架5的上壁中的比座椅内侧支承部6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安装部7,该安装部7用于安装座间储物箱(console box)等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
在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上壁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突出设置有箱形的支承台8。在该支承台8的上壁设置有座椅外侧支承部9,该座椅外侧支承部9支承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端。座椅外侧支承部9例如是指用于紧固座椅的下端的支承孔及其加强部、紧固部件等。
另外,在底板3的左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和右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配置有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该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位于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后方侧,且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与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相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截面也呈向下开口的檐帽形,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其左右各自对应的侧梁2接合。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通道部3B的外侧侧表面接合或者相向配置。
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通过后侧连接架11相互连接,该后侧连接架11左右横跨配置在通道部3B的上方。与前侧连接架5相同,后侧连接架11也形成为下方开口的横向为长度方向的箱形,下缘部与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和通道部3B接合。与前侧连接架5相同,在后侧连接架11的上壁的左右两缘部也设置有座椅内侧支承部6和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的安装部7。
另外,在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上壁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突出设置有箱形的支承台8,在该支承台8上设置有座椅外侧支承部9,该座椅外侧支承部9支承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端。
左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和右侧的底部3A的上表面与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12接合。底架12的截面呈向下开口的檐帽形,该底架12配置在通道部3B与左右的各侧梁2之间。底架12在沿前后方向贯穿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下缘的状态下与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接合,并且,后端部在顶着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的状态下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接合。
另外,如图3所示,底架12的前端部与仪表板下部13接合,该仪表板下部13为位于车厢前部的分隔部件。仪表板下部13被夹持在左右的各底架12之间,在该左右的各底架12的前方侧配置有前侧架14,该前侧架14在发动机室内向前方突出。因此,左右的底架12隔着仪表板下部13在前后方向上与位于发动机室内的左右的前侧架14连续。
图5是表示图2中的V所示部分放大后得到的图。
在通道部3B的上表面侧的左右的角部安装有用于加强该角部的金属制的加强板15。加强板15具有分别与通道部3B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接合的上壁15A和侧壁15B,其截面大致呈字母L形。另外,配置在前侧连接架5的前方侧的加强板15和配置在前侧连接架5的后方侧的加强板15在材质和板厚上不同。具体来说,配置在前侧连接架5的前方侧的加强板15由高强度钢板制的薄板加强板构成,配置在前侧连接架5的后方侧的加强板15由厚板加强板构成,该厚板加强板由强度低于所述薄板加强板的钢板制成,且板厚大于所述薄板加强板。
这里,如图5所示,在前侧连接架5的前侧的纵壁5A的下缘形成有向下的大致呈日文片假名“コ”字形的开口部16,通道部3B的上部区域(上表面和左右的侧表面的一部分)***该开口部16中。在纵壁5A的开口部16的上缘设置有上表面接合凸缘5A-2和第1圆弧部5A-3,其中,上表面接合凸缘5A-2与通道部3B的上表面和加强板15的上壁15A的上表面接合;第1圆弧部5A-3向纵壁5A的前方侧弯曲以连接纵壁5A的主体部5A-1和上表面接合凸缘5A-2。另外,在纵壁5A的开口部16的侧缘设置有侧表面接合凸缘5A-4和第2圆弧部5A-5,其中,侧表面接合凸缘5A-4与加强板15的侧壁15B的侧表面接合;第2圆弧部5A-5向纵壁5A的前方侧弯曲以连接纵壁5A的主体部5A-1和侧表面接合凸缘5A-4。另外,在纵壁5A的开口部16的上缘与侧缘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第3圆弧部5A-6,该第3圆弧部5A-6沿加强板15的弯曲部弯曲以连接第1圆弧部5A-3和第2圆弧部5A-5,且以比第1圆弧部5A-3和第2圆弧部5A-5的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向前方侧弯曲。
纵壁5A的上缘部在上表面接合凸缘5A-2处被焊接固定在通道部3B的上表面和加强板15的上壁15A的上表面上,纵壁5A的侧缘部在侧表面接合凸缘5A-4处被焊接固定在加强板15的侧壁15B的外侧表面上。
此外,与前侧的纵壁5A相同,前侧连接架5的后侧的纵壁也被焊接固定在通道部3B和加强板15上。另外,后侧连接架11也可以采用和前侧连接架5相同的与通道部3B的连接结构。
图6是表示图2中的VI所示部分放大后所得到的图。
如图6所示,左右的底架12的后端部具有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接合的上部接合凸缘12A(接合凸缘)和侧部接合凸缘12B。上部接合凸缘12A具有平坦的基壁12A-1和一对接合片12A-2,其中,一对接合片12A-2从该基壁12A-1的左右两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后方倾斜。
图7是表示去掉图6中的底架12后的状态的图。
如图7所示,在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的与各底架12的后端部相向的部位上设置有向前方侧鼓出的鼓出部17。鼓出部17具有平坦的前部壁17A和一对倾斜壁17B,其中,一对倾斜壁17B从前部壁17A的左右两侧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后方倾斜。各底架12的后端的侧部接合凸缘12B被焊接固定在前壁10A的前表面中的鼓出部17的外侧位置上,上部接合凸缘12A的左右的接合片12A-2被焊接固定在所对应的鼓出部17的倾斜壁17B的前表面上。
另外,各底架12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向下开口的檐帽形,如图6所示,下缘的凸缘部12C被焊接固定在底部3A的上表面上。
如图4、图6所示,在各底架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18。由于该凹槽18的设置,提高了底架12的上壁的刚性。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底架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凹槽18,但是也可以设置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来代替凹槽18。
另外,如图4所示,在左右的底部3A的下表面的与通道部3B邻接的位置上配置有左右一对的通道架19,该左右一对的通道架19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各通道架19的截面呈向上开口的檐帽形,该各通道架19焊接固定在左右各自对应的底部3A的下表面上。另外,在通道部3B内的正对着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线的位置上接合有通道内加强部件20。通道内加强部件20具有与通道部3B的内侧面抵接的鼓出形状部20a,该鼓出形状部20a能够限制通道部3B向内侧方向的截面变形。
前侧连接架5左右横跨在通道部3B的上方,且在左右的通道架19的上方分别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接合。
此外,在通道部3B内的正对着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线的位置上接合有与上述相同的通道内加强部件。
如图4所示,在左右的底部3A的与通道部3B邻接的位置上形成有底板***部3A-1,该底板***部3A-1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区域向上方***。底板***部3A-1形成于与底架12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在左右的各底板***部3A-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左右各自对应的通道架19。在横跨左右的通道架19的下方位置上配置有位于车外侧的车载零部件21。
另外,如图3、图4所示,在左右的底部3A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左右一对的车厢外底架22,该左右一对的车厢外底架22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车厢外底架22的截面呈向上方侧开口的檐帽形。左右的车厢外底架22在底部3A的下表面侧隔着底部3A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底架12相向配置。左右的车厢外底架22的前部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前侧架14的后端部连接。另外,左右的车厢外底架22的后部在车身的后部侧与支承后部侧底板23的左右的后侧架24连接。后部侧底板23在比前部侧的底板3更高的位置支承于后侧架24上。
此外,在图1、图2中,附图标记30表示配置在底板3的后方且一部分向底板3的下方鼓出的燃料箱,附图标记31表示在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后方侧连接通道部3B和左右的侧梁2的横向构件。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车身结构中,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通过前侧连接架5相互连接,并且,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通过后侧连接架11相互连接,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与左右的各自对应的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12连接。因此,当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被施加给车身前部的前侧架14时,该碰撞载荷由左右的底架12经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被顺利地传递给左右的侧梁2。所以,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难以直接被施加给底板3,能够抑制在被施加碰撞载荷时底板3发生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通过前侧连接架5相互连接的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通过后侧连接架11相互连接的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通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架12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了刚性较高的组装件。并且,左右的座椅的各下端部被支承在该刚性较高的组装件上。所以,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以高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在前侧连接架5的纵壁5A上设置有开口部16,该开口部16的上缘的上表面接合凸缘5A-2与通道部3B的角部的加强板15的上壁15A接合,并且,开口部16的侧缘的侧表面接合凸缘5A-4与加强板15的侧壁15B接合。而且,纵壁5A的主体部5A-1与上表面接合凸缘5A-2之间、以及纵壁5A的主体部5A-1与侧表面接合凸缘5A-4之间分别通过曲率半径较小的第1圆弧部5A-3和第2圆弧部5A-5相连接。因此,能够较高地维持纵壁5A和通道部3B(加强板15)之间的连接部的刚性。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纵壁5A的第1圆弧部5A-3与第2圆弧部5A-5之间通过与第1圆弧部5A-3和第2圆弧部5A-5相比曲率半径较大的第3圆弧部5A-6相连接。因此,即使将第1圆弧部5A-3和第2圆弧部5A-5的曲率半径设定得较小,在成型等时第3圆弧部5A-6也难以出现劣化。所以,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当碰撞载荷通过通道部3B由车身前方被施加时,能够有效地使该碰撞载荷通过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或者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分散施加给左右的侧梁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配置于前侧连接架5的前方侧的通道部加强用的加强板15由高强度钢板制的薄板加强板构成,配置于前侧连接架5的后方侧的通道部加强用的加强板15由强度低于薄板加强板的钢板制成,且由板厚大于薄板加强板的厚板加强板构成。所以,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在前侧连接架5的前方侧,通过高强度的薄板加强板,不仅能够实现轻量化,还能够提高载荷分散性能,在前侧连接架5的后方侧,通过低强度的厚板加强板,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够维持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左右的底架12的后端部具有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接合的上部接合凸缘12A和侧部接合凸缘12B,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在与底架12的后端部相向的部位具有鼓出部17。而且,在鼓出部17的左右的侧部形成有向外侧后方倾斜的倾斜壁17B,底架12的上部接合凸缘12A的倾斜的接合片12A-2焊接固定在鼓出部17的倾斜壁17B上。因此,当碰撞载荷通过底架12由车身前方被施加时,能够有效地使碰撞载荷通过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鼓出部17的倾斜壁17B传递给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底架12的后端部的上部接合凸缘12A通过倾斜壁17B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接合,因而,在制造时,能够利用夹持式的点焊枪,在避免其与底架12相干涉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焊接固定。
图8是表示通过夹持式的点焊枪32将底架12的后端部焊接在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上时的情况的图。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架12的后部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焊接部位相对于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的前壁10A的一般部倾斜,因而使点焊枪32的弯曲的焊接臂32a容易跨越底架12的凸缘部12C等。所以,不会使点焊枪32与底架12发生干涉,能够容易地进行点焊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在左右的底部3A的下表面的与通道部3B邻接的位置上配置有左右一对的通道架19,在通道部3B内的正对着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配置有通道内加强部件20。而且,前侧连接架5左右横跨在通道部3B的上方,且在左右的通道架19的上方分别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接合。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时,能够有效地对通道部3B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加强以抑制通道部3B向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的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底部部分的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在与通道部3B邻接的位置上配置有高度大致与底架12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的底板***部3A-1,在该底板***部3A-1的下表面上配置有通道架19。因此,能够以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足够的截面高度H1(参照图4)和位于其下方的通道架19牢固地保持通道部3B的侧方。所以,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较高地维持通道部3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刚性,更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底部部分的振动。
再者,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底板***部3A-1与底架12的上表面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因而,能够提高配置于该底板***部3A-1的下表面上的通道架19的下表面的高度。所以,能够有效地将通道架19的下方空间作为车载零部件21的配置空间等进行利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在左右的底架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18,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底架12抗弯曲或者扭曲的刚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由前侧架14施加给底架12的碰撞载荷传递给左右的侧梁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中,在左右的底部3A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的下表面上配置有车厢外底架22,该车厢外底架22隔着底部3A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底架12相向,车厢外底架22的前部与前侧架14连接,车厢外底架22的后部与车身后部的左右的后侧架24连接。所以,在采用了该车身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将施加给前侧架14的碰撞载荷通过车厢外底架22传递给车身后部的后侧架24,以更有效地抑制在被施加来自车身前方的碰撞载荷时的底板3的变形。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情况下,在前侧连接架5和后侧连接架11上,不仅设置有座椅内侧支承部6,还设置有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的安装部7,因而,不需要另外增加用于安装车载零部件的托架等。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以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8)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左右一对的侧梁、底板、左右一对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前侧连接架、左右一对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后侧连接架和左右一对的底架,其中,
左右一对的所述侧梁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车身的左右的侧部下方;
所述底板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左右的底部和在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向上方突出的通道部;
左右一对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大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外端部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侧梁连接;
所述前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与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
左右一对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位于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后方侧,大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外端部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侧梁连接;
所述后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与左右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连接;
左右一对的所述底架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左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和右侧的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上,其前部侧与车身前部的一对前侧架连续,
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左右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具有座椅外侧支承部,所述座椅外侧支承部用于支承供乘员乘坐用的左右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端,
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具有座椅内侧支承部,所述座椅内侧支承部用于支承左右的所述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端,
左侧的所述底架连接于左侧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左侧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
右侧的所述底架连接于右侧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和右侧的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
该车身结构具有左右一对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的左右的角部,具有分别与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接合的上壁和侧壁,其截面大致呈字母L形,
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中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通道部交叉的纵壁上具有向下的大致呈日文片假名コ字形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通道部的上表面和左右的侧表面相向配置,
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上缘具有:上表面接合凸缘,其与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上壁的上表面接合;第1圆弧部,其连接所述纵壁的主体部和所述上表面接合凸缘,
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侧缘具有:侧表面接合凸缘,其与所述加强板的所述侧壁的侧表面接合;第2圆弧部,其连接所述纵壁的主体部和所述侧表面接合凸缘,
位于所述纵壁的所述开口部的所述上缘与所述侧缘之间的部位具有第3圆弧部,所述第3圆弧部连接所述第1圆弧部和所述第2圆弧部,且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1圆弧部和所述第2圆弧部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所述前侧连接架前方侧的所述加强板由高强度钢板制的薄板加强板构成,
配置在所述通道部的所述前侧连接架后方侧的所述加强板由厚板加强板构成,所述厚板加强板由强度低于所述薄板加强板的钢板制成,且板厚大于所述薄板加强板的板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前壁接合的接合凸缘,
所述后侧底部横向构件的前壁在与所述底架的后端部相向的部位具有鼓出部,
所述鼓出部在左右侧部具有向外侧后方倾斜的倾斜壁,
所述倾斜壁为与所述底架的所述接合凸缘接合的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左右一对的通道架和通道内加强部件,其中,
左右一对的所述通道架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左右的所述底部的下表面的、与所述通道部邻接的位置上,
所述通道内加强部件配置在所述通道部内的正对着左右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线的位置上,
所述前侧连接架左右横跨在所述通道部的上方,且在左右的所述通道架的上方分别与左右各自对应的所述前侧底部横向构件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底部具有底板***部,所述底板***部在与所述通道部邻接的位置上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区域向上方***,
所述底板***部构成为,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所述通道架配置在所述底板***部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在上表面上具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或者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左右一对的车厢外底架,左右一对的所述车厢外底架配置在左右的所述底架的隔着所述底部的下方位置,且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的所述车厢外底架的前部与左右的所述前侧架连接,并且,左右的所述车厢外底架的后部与车身后部的左右的后侧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连接架和所述后侧连接架具有所述座椅内侧支承部和所述座椅以外的车载零部件的安装部。
CN201710023220.XA 2016-02-19 2017-01-12 车身结构 Active CN107097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9772 2016-02-19
JP2016029772A JP6649794B2 (ja) 2016-02-19 2016-02-19 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7858A CN107097858A (zh) 2017-08-29
CN107097858B true CN107097858B (zh) 2019-12-31

Family

ID=5967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3220.XA Active CN107097858B (zh) 2016-02-19 2017-01-12 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49794B2 (zh)
CN (1) CN107097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396B (zh) * 2017-11-23 2024-05-1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JP6924354B2 (ja) * 2018-03-29 2021-08-25 サミー株式会社 遊技機
JP7331448B2 (ja) * 2019-05-15 2023-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116013B2 (ja) * 2019-06-11 2022-08-0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JP7172887B2 (ja) * 2019-07-02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FR3111321B1 (fr) * 2020-06-16 2022-05-06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plancher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renforcée par une traverse en deux parti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9912B2 (zh) * 1981-06-05 1988-11-22
CN201545073U (zh) * 2009-03-31 2010-08-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地板结构
CN101844585A (zh) * 2009-03-25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202783433U (zh) * 2012-08-16 2013-03-13 东风汽车公司 纯电动汽车前后地板骨架梁结构
CN103249637A (zh) * 2010-12-24 2013-08-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构造
JP5378431B2 (ja) * 2011-02-15 2013-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203698432U (zh) * 2014-02-10 2014-07-09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地板处三明治及十字组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9521A (ja) * 2004-02-03 2005-08-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JP2013154880A (ja) * 2013-04-12 2013-08-1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9912B2 (zh) * 1981-06-05 1988-11-22
CN101844585A (zh) * 2009-03-25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201545073U (zh) * 2009-03-31 2010-08-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地板结构
CN103249637A (zh) * 2010-12-24 2013-08-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构造
JP5378431B2 (ja) * 2011-02-15 2013-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202783433U (zh) * 2012-08-16 2013-03-13 东风汽车公司 纯电动汽车前后地板骨架梁结构
CN203698432U (zh) * 2014-02-10 2014-07-09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地板处三明治及十字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7858A (zh) 2017-08-29
JP6649794B2 (ja) 2020-02-19
JP2017144946A (ja) 2017-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7858B (zh) 车身结构
US11524726B2 (en)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11420686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EP2740650B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2019038403A (ja) 車両後部構造
EP2740651A1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JP554942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9123344A (ja) 下部車体構造
CN210734286U (zh) 车辆侧部构造
WO2013054565A1 (ja) 車体後部のフロア構造
CN110606131B (zh) 下部车体构造
EP3686091A1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vehicle
JP2017144955A (ja) 車体構造
JP7264846B2 (ja) 自動車ボデー
JP6694593B2 (ja) キャブの底面部構造
JP6128324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5257958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20220402560A1 (en) Driver's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of vehicle
JPH11301530A (ja) 車両のキャブ補強構造
JP5358597B2 (ja) 車体後部のフレーム構造
WO2015076125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7128299A (ja) 車体構造
US20240239244A1 (en) Low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2308151A (ja)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のキャブフロ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