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3538A -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3538A
CN106853538A CN201611177283.2A CN201611177283A CN106853538A CN 106853538 A CN106853538 A CN 106853538A CN 201611177283 A CN201611177283 A CN 201611177283A CN 106853538 A CN106853538 A CN 106853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copper nano
ethylene glycol
preparing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72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3538B (zh
Inventor
李立东
唐馥
陈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6111772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3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3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3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3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3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53Complex form nanoparticles, e.g. prism, pyramid, octahed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属于铜纳米粒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以乙二醇作为溶剂、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以铜盐为原料,并添加碱溶液,以实现在乙二醇溶液中还原制备铜纳米粒子。当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时,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能够通过控制碱溶液或铜盐的加入量进行调控。当碱溶液为氨水时,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通过控制氨水的加入量进行调控。本发明操作简单,一步即可完成,反应时间短,不需要高温条件,节能环保。同时,不需要额外添加粒子的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制备得到的铜纳米粒子粒度均一。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属于铜纳米粒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溶液中快速制备粒径、形貌均可调控并且抗氧化性能优良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反应中无需另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不需要100℃以上的高温。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尺寸和形貌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于其块状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材料、纳米器件、光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研究主要集中于金、银等贵金属纳米粒子上。相比于金、银纳米粒子,铜纳米粒子由于性质更为活泼,极易氧化,因此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常需要在100℃以上的高温以及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并且需要添加各种表面活性剂用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合成过程繁琐耗时。但同时,铜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催化、光学及电传导性能,而且铜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比起金、银纳米粒子更具经济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铜纳米粒子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已报道的有关制备铜纳米粒子研究中,反应过程需要高温,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较长的反应时间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较高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反应操作简单,半小时内一步完成,并且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的形貌及粒径可调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以乙二醇作为溶剂、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以铜盐为原料,并添加碱溶液,以实现在乙二醇溶液中还原制备铜纳米粒子。
进一步地,当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时,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能够通过控制碱溶液或铜盐的加入量进行调控。
进一步地,当碱溶液为氨水时,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通过控制氨水的加入量进行调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干燥后,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具有一定粒径大小及粒子形貌。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4摩尔/升至0.22摩尔/升,制备获得的所述铜盐的浓度为5毫摩尔/升至70毫摩尔/升。
进一步地,步骤(1)中,采用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乙酰丙酮铜、氯化铜或硝酸铜。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的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氨水时,控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摩尔/升至0.5摩尔/升;
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时,控制氢氧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2摩尔/升至0.25摩尔/升。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铜盐的乙二醇溶液体积相等。
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热反应温度为65℃至10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5分钟至3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0-800纳米;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由不规则立方体调控为爆米花状球体,并且形貌均匀,粒度均一。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专利所述方法在铜纳米粒子的合成过程中,选用乙二醇代替水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减少铜纳米粒子被氧化的可能;选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相比于常用的硼氢化钠、肼类还原剂,具有更好的生物兼容性,减轻环境污染负担。
选用氨水作为pH调节剂,一方面利用氨水对体系pH值的影响调控抗坏血酸的还原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氨水与铜离子的配位作用,控制铜纳米粒子的成核与生长速率。
此反应方法,无需额外氮气保护,无需另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仅通过简单地改变原料配比即可以将铜纳米粒子的尺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控,而铜纳米粒子的形貌也可以由不规则多面体向爆米花状球型调控,得到的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并且由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因此洗涤步骤简单,产物的产率及纯度较高。
由于铜纳米粒子形成过程中,抗坏血酸分子及乙二醇分子均能吸附在铜纳米粒子表面,起到很好的稳定粒子的作用,经过离心洗涤,铜纳米粒子的水分散液能在密封条件下长时间稳定保存。
另外,此反应在温度低于100℃时即可顺利进行,反应时间仅需5至30分钟,大大减少了反应过程的能耗。整个反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
与已报道的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反应过程无需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反应时间短;反应不需高温;产物粒径可控(例如小于100纳米、100至200纳米、200至500纳米、500纳米以上);产物形貌可由不规则立方体调控为爆米花状球体,并且形貌均匀,粒度均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反应容器、2.为反应原料、3.为多面体状铜纳米粒子、4.为爆米花状球体铜纳米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4摩尔/升至0.22摩尔/升,制备获得的所述铜盐的浓度为5毫摩尔/升至70毫摩尔/升;采用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乙酰丙酮铜、氯化铜或硝酸铜。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采用的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氨水时,控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摩尔/升至0.5摩尔/升;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时,控制氢氧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2摩尔/升至0.25摩尔/升;
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铜盐的乙二醇溶液体积相等。
加热反应温度为65℃至10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5分钟至30分钟。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该分散液中含有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铜纳米粒子。
可以对步骤(3)制备获得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得到铜纳米粒子粉末,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0-800纳米。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由不规则立方体调控为爆米花状球体,并且形貌均匀,粒度均一。
实施例1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22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1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2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实施例2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3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置于油浴中进行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1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3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可知,通过调控五水合硫酸铜(铜盐中的一种)的加入量,能够有效调控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
实施例3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3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0.5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3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600纳米,粒子形貌为爆米花状球体。
通过比较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实验结果可知,通过调控碱液的加入量,能够有效调控铜纳米粒子的形貌。
实施例4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11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3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1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3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通过比较实施例2和实施例4可知,改变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加入量,不会对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形貌变化产生影响。因此,仅需要控制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4摩尔/升至0.22摩尔/升范围内即可。
实施例5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硝酸铜,制备获得的硝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22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硝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1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2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通过比较实例1和实例5可知,改变铜盐的种类同样可以制得相同粒径的多面体铜纳米粒子。
实施例6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22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浓度为1.3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为0.5毫升;此时,氢氧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2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通过比较实例1和实例6可知,改变碱的种类也可以同样制得多面体铜纳米粒子。
实施例7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3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9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3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1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300纳米,粒子形貌为多面体。
通过比较实例2和实例7可知,反应温度在65℃-100℃范围内变化,对铜纳米粒子的形貌及粒径没有影响。
实施例8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22摩尔/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制备获得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3摩尔/升。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步骤(1)制备获得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加热反应温度为85℃,加热反应的时间为10分钟;
其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五水合硫酸铜的乙二醇溶液的体积相等,均为6毫升;
其中,加入的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量为0.5毫升;此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3摩尔/升。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8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分散,如此洗涤三次,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装瓶,封口膜密封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该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干燥,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粒径约为600纳米,粒子形貌为爆米花状球体。
通过比较实例3 和实例8可知,反应时间在5-30分钟内变化,对铜纳米粒子的形貌及粒径没有影响。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乙二醇作为溶剂、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以铜盐为原料,并添加碱溶液,以实现在乙二醇溶液中还原制备铜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时,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能够通过控制碱溶液或铜盐的加入量进行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碱溶液为氨水时,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通过控制氨水的加入量进行调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分别配置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铜盐的乙二醇溶液;
(2)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铜盐的乙二醇溶液、适量的碱溶液,搅拌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用去离子水分散,即得铜纳米粒子的分散液,干燥后,可得铜纳米粒子粉末,该铜纳米粒子粉末具有一定粒径大小及粒子形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获得的所述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为0.04摩尔/升至0.22摩尔/升,制备获得的所述铜盐的浓度为5毫摩尔/升至70毫摩尔/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的铜盐为五水合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乙酰丙酮铜、氯化铜或硝酸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的碱溶液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氨水时,控制氨水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5摩尔/升至0.5摩尔/升;
当所述碱溶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时,控制氢氧化钠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2摩尔/升至0.25摩尔/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加入的抗坏血酸的乙二醇溶液和加入的铜盐的乙二醇溶液体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反应温度为65℃至10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5分钟至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0-800纳米;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能够由不规则立方体调控为爆米花状球体,并且形貌均匀,粒度均一。
CN201611177283.2A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Active CN106853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283.2A CN10685353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283.2A CN10685353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3538A true CN106853538A (zh) 2017-06-16
CN106853538B CN106853538B (zh) 2019-03-29

Family

ID=5912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7283.2A Active CN10685353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353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4507A (zh) * 2017-10-25 2018-03-20 江阴润泽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13456A (zh) * 2017-12-08 2018-06-2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1922360A (zh) * 2020-10-19 2020-11-13 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3084186A (zh) * 2021-03-30 2021-07-09 武汉大学 一种花形态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1328A (zh) * 2001-04-18 2002-11-27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多元醇氢还原制备超细(纳米)金属粉末
CN1861298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立方体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
US20100101637A1 (en) * 2007-02-27 2010-04-2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Dispers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etal nanoparticles
CN102205422A (zh) * 2011-01-17 2011-10-05 深圳市圣龙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浆料用纳米铜粉及其制作工艺
CN103801709A (zh) * 2014-03-17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5754414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导电纳米铜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7641A (zh) * 2016-03-23 2016-08-03 苏州思美特表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新生纳米晶种诱导生产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1328A (zh) * 2001-04-18 2002-11-27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多元醇氢还原制备超细(纳米)金属粉末
CN1861298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立方体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
US20100101637A1 (en) * 2007-02-27 2010-04-2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Dispers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etal nanoparticles
CN102205422A (zh) * 2011-01-17 2011-10-05 深圳市圣龙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浆料用纳米铜粉及其制作工艺
CN103801709A (zh) * 2014-03-17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5754414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导电纳米铜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7641A (zh) * 2016-03-23 2016-08-03 苏州思美特表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新生纳米晶种诱导生产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IJUAN LI等: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d Copper Nanoparticles by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cal Redu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4507A (zh) * 2017-10-25 2018-03-20 江阴润泽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13456A (zh) * 2017-12-08 2018-06-2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8213456B (zh) * 2017-12-08 2021-06-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1922360A (zh) * 2020-10-19 2020-11-13 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3084186A (zh) * 2021-03-30 2021-07-09 武汉大学 一种花形态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3538B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3538A (zh) 一种快速制备粒径与形貌可控的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7413354B (zh) 一种负载银的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161336B (zh) 负载纳米金属银粒子的氧化石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5011B (zh) 一种花球状多级结构的氧化亚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35513A (zh) 一种稳定的纳米银溶胶与制备方法
CN101451270A (zh) 一种大批量制备贵金属纳米线的方法
CN105127441B (zh) 一种铂纳米微晶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2085574A (zh) 水分散性银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5156A (zh) 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CN107931628B (zh) 一种负载型花状分级结构纳米贵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5174B (zh) 一种快速且大批量制备金银合金纳米管的方法
WO2012017446A2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able suspension of nano silver particles hav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CN104259482A (zh) 单分散银纳米片的宏量制备方法
Pulit et al. Chemical reduction as the main method for obtaining nanosilver
CN106732561A (zh) 一种介孔铂钯双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6631A (zh) 一种以壳聚糖为还原剂的小尺寸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CN105215347B (zh) 一种氧化锌和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1171A (zh) 核壳型超结构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67241B (zh) 一种制备Fe3O4纳米磁球的方法
CN110407245A (zh) 一锅法制备薄片状和球状氧化亚铜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4549263A (zh) 一种Pd/铌酸纳米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90060A (zh) 一种使纳米二氧化钛在聚合物中均匀分布的方法
CN105834454A (zh) 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WO2024087551A1 (zh) 一种软模板法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08640160A (zh) 一种α-三氧化二铁介孔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