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544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544A
CN106457544A CN201580030937.6A CN201580030937A CN106457544A CN 106457544 A CN106457544 A CN 106457544A CN 201580030937 A CN201580030937 A CN 201580030937A CN 106457544 A CN106457544 A CN 106457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end
jackshaft
long axis
motor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09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544B (zh
Inventor
町田吉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10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cam mechanism
    • B25D11/102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cam mechanism the rotating axis of the cam member being coaxial with the axis of th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062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wobbling mechanism, swash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6Mode changers; Mechanisms connec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6Parallel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2Cam-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15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only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23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and-rotatio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38Tools having a rotation-only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22/00Materials of the tool or the workpiece
    • B25D2222/54Plastics
    • B25D2222/57Elastomers, e.g.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冲击工具的操作性的改良技术。锤钻(100)具有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成为一体的主体壳体(101)。电动马达(110)被固定于马达壳体(103)。另一方面,作为冲击机构部的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以能够相对于齿轮壳体(105)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收容在齿轮壳体(105)中。当进行冲击作业时,在作用有螺旋弹簧(171)的作用力的状态下,冲击机构部相对于齿轮壳体(105)进行移动,降低由冲击作业而产生的振动。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在国际公开公报第2007/039356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冲击机构的电动机械工具。该电动机械工具中,收容有电动马达的壳体部分罩和收容有冲击机构的壳体部分罩彼此分离配置。通过2个壳体部分罩而形成电动机械工具的外郭。这2个壳体部分罩通过压缩弹簧彼此连接。据此,构成为两壳体部分罩相对移动。
一般而言,当利用冲击工具进行冲击作业时,作业者为了稳定地保持冲击工具,用一只手把持冲击工具的前侧,用另一只手把持冲击工具的后侧。然而,在上述的电动机械工具中,被各个手把持的前侧的壳体部分罩和后侧的壳体部分罩进行相对移动,在进行冲击作业时,把持冲击工具的双手的间隔会发生变动。即,由于两手的间隔发生变动,因此,可能会损害冲击工具的操作性。因此,冲击工具的操作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冲击工具的操作性的改良技术。
上述问题通过本发明来解决。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优选的方式,构成一种冲击工具,其至少向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的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驱动该顶端工具来进行冲击作业。该冲击工具具有:马达;驱动机构,其被马达驱动,向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单一的主体壳体,其具有收容马达的马达收容区域和收容驱动机构的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和施力部件,其呈夹装状被配置在驱动机构和主体壳体之间。马达被马达保持部件呈固定状保持在马达收容区域。典型的结构是该马达保持部件由螺钉或螺栓等固定机构构成。另外,驱动机构被驱动机构保持部件以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的方式保持在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另外,“单一的壳体”是指收容马达的马达收容区域和收容驱动机构的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呈一体状构成,并且形成为马达收容区域和驱动机构收容区域无法相对移动。因此,马达收容区域和驱动机构收容区域也可以分体形成,通过彼此呈固定状连接而构成单一的壳体。作为施力部件,典型的结构是使用螺旋弹簧等弹簧结构要素。
并且,驱动机构在作用有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状态下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降低从驱动机构向主体壳体的振动传递。为了向长轴方向驱动顶端工具而产生对被加工件的冲击力,驱动机构最好包含将马达的旋转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和通过直线运动来冲击顶端工具的冲击机构等。典型的情况是构成为:当进行冲击作业时,只有发生振动的驱动机构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通过施力部件的弹性变形来降低驱动机构的振动。当进行冲击作业时,顶端工具被推压至被加工件,因此,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对驱动机构受到来自被加工件的沿着从顶端工具的顶端朝向基端的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此,典型的情况是构成为:施力部件朝向顶端工具的顶端而对驱动机构施力。
根据本发明,作为内部机构的驱动机构相对于构成为单一的壳体的主体壳体进行移动。据此,在进行冲击作业时产生的驱动机构的振动被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抑制。因此,从驱动机构朝向主体壳体的振动传递被抑制。另外,作业者把持构成为单一的壳体的主体壳体的手的间隔不会发生变动。即,与现有技术的收容马达的区域和收容驱动机构的区域相对移动的冲击工具相比,冲击工具的操作性被提高。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具有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与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平行延伸,并被固定在驱动机构收容区域。该引导部件引导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相对于主体壳体而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优选引导部件形成为长条形的引导轴。并且,施力部件形成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引导部件的长轴方向上以与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与引导部件呈同轴状配置。作为引导轴的形状,最好包含圆柱形状、角柱形状等。引导部件由多个引导结构要素构成,该多个引导结构要素以顶端工具的长轴线为中心,关于该长轴线大致对称配置。当进行冲击作业时,顶端工具被推压至被加工件,在冲击工具上主要产生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的振动。驱动机构被引导部件引导而向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因此在作用有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状态下,驱动机构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据此,有效地降低进行冲击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另外,引导部件除了作为引导驱动机构的部件,还作为规定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的伸缩方向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驱动机构具有:摆动部件,其被马达驱动而向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摆动;和冲击机构,其通过摆动部件的摆动运动而将顶端工具向长轴方向驱动来进行冲击作业。并且,主体壳体内收容有中间轴,该中间轴被马达旋转驱动而驱动摆动部件,并且,该中间轴与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平行配置,以无法相对于主体壳体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摆动部件以能够相对于中间轴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并且,中间轴构成为:引导摆动部件,使摆动部件相对于主体壳体而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另外,摆动部件可以与中间轴抵接而被该中间轴引导,也可以设置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规定摆动部件相对于中间轴来的位置,摆动部件通过该保持部件而被中间轴进行引导。
优选设置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将所述摆动部件保持为在中间轴的径向上与该中间轴分离的状态,并且该保持部件能够与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主体壳体而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冲击工具具有旋转传递部件,该旋转传递部件与中间轴一体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中间轴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而与摆动部件接触与分离,该旋转传递部件与摆动部件抵接,将中间轴的旋转向摆动部件传递,以驱动所述摆动部件。并且,优选旋转传递部件与摆动部件抵接而维持能够将中间轴的旋转向摆动部件传递的状态,并且能够与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中间轴而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
另外,冲击工具除了向长轴方向驱动顶端工具的驱动机构以外,也可以具有驱动顶端工具绕长轴旋转的旋转传递机构。此时,通过驱动机构使顶端工具进行冲击作业(还称为锤击作业),通过旋转传递机构使顶端工具进行冲孔作业(还称为钻孔作业)。即,构成一种锤钻(hammer drill),该锤钻根据作为冲击工具而选择的驱动模式来进行锤击作业和钻孔作业。在这样的锤钻中,设置能够与摆动部件接触与分离的旋转传递部件,据此,旋转传递部件构成驱动模式切换机构,该驱动模式切换机构切换进行锤击作业的驱动模式和进行钻孔作业的驱动模式。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件,该顶端工具保持部件保持顶端工具。并且,驱动机构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通过第1轴承来保持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并且通过第2轴承来保持摆动部件,并能够与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和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主体壳体而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即,保持部件保持为: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和摆动部件的距离一定。另外,优选构成为引导部件引导保持部件。即,典型的结构是在保持部件上形成有引导轴贯穿的引导孔。通过保持部件,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被一体化(总成化),驱动机构稳定地进行移动。另外,易于将总成化的驱动机构组装于主体壳体。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在主体壳体和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缓冲部件最好包含安装于主体壳体的方式、安装于驱动机构的方式、和安装于主体壳体和驱动机构双方的方式。该缓冲部件在驱动机构相对于主体壳体进行移动时,避免主体壳体和驱动机构的直接碰撞,并且通过主体壳体和驱动机构的缓冲部件来缓和(间接的)碰撞而造成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具有把手(还称为主把手),该把手以无法相对移动的方式与主体壳体连接,供作业者把持。并且,在主体壳体上还形成有辅助把手安装部,在该辅助把手安装部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辅助把手。由于安装于主体壳体的辅助把手和主把手的距离被保持一定,因此作业者的操作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又一方式,马达被配置为:马达的旋转轴线与顶端工具的长轴线平行。另外,马达的驱动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卡合来驱动驱动机构。优选以该驱动轴的一端与顶端工具接近,驱动轴的另一端与顶端工具分离的方式,将驱动轴配置为与顶端工具的长轴线平行。还优选中间轴也与马达的驱动轴相同,与顶端工具的长轴线平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冲击工具的操作性的改良技术。
参照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能够立即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的特质、作用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锤钻的内部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偏心轴部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下的作业模式切换机构的图。
图7是表示偏心轴部位于后方位置的状态下的作业模式切换机构的图。
图8是表示偏心轴部位于前方位置的状态下的作业模式切换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1的锤钻中,冲击机构部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4的锤钻中,冲击机构部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5的锤钻中,冲击机构部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6的旋转体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图7的旋转体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图8的旋转体移动到后方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该“冲击工具”的结构要素的使用,以上和以下的记载所涉及的结构和方法能够与其他的结构和方法分开使用,或者与它们组合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它们的组合,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详细说明只不过是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阐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应用例的详细信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没有被该详细说明限制,而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决定。因此,在广义上讲,以下的详细说明中的结构和方法步骤的组合并非全都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其在与附图的参照编号一同记载的详细说明中,只不过是用于公开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对手持式的锤钻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锤钻100是手持式的冲击工具,其使锤钻头(hammer bit)119在长轴方向上进行冲击动作和绕长轴方向进行旋转动作,由此对被加工件(例如,混凝土)进行锤击作业和冲孔作业。该锤钻头119是与本发明中的“顶端工具”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锤钻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锤钻100主要由形成锤钻100的外郭的主体壳体101构成。在主体壳体101的顶端区域,锤钻头119通过筒状的工具保持架(tool holder)159以可拆卸的方式来安装。锤钻头119被***到工具保持架159的钻头***孔中,并且被保持在如下状态:相对于工具保持架159,能够向长轴方向进行相对往复运动,而绕长轴方向的、朝向周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另外,工具保持架159的长轴线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一致。
主体壳体101主要由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构成。在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在主体壳体101的与锤钻头119相反的一侧,供作业者把握的手柄(hand grip)109与马达壳体103连接。为了便于说明,在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主体壳体101的长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将锤钻头119侧规定为前侧,将手柄109侧规定为后侧。
主体壳体101构成为:在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齿轮壳体105配置在前方侧,马达壳体103配置在齿轮壳体105的后方侧。在马达壳体103的后方连接有手柄109。该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通过螺钉等固定机构呈固定状连接。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以无法相对移动的方式呈固定状连接,据此,形成单一的主体壳体101。即,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为了组装内部机构而构成为独立的壳体,并通过固定机构一体化而形成单一的主体壳体101。该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分别是与本发明中的“马达收容区域”和“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对应的实施结构例。另外,主体壳体101是与本发明中的“主体壳体”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1所示,马达壳体103中收容有电动马达110。该电动马达110被配置为:输出轴111沿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另外,电动马达110通过作为固定机构的螺钉103a而被固定在马达壳体103上。该螺钉103a是与本发明中的“马达保持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在输出轴111的顶端侧(前侧)安装有马达冷却风扇112,其与输出轴111一体旋转。在比输出轴111的风扇112更靠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小齿轮113。在小齿轮113和风扇112之间设置有前侧轴承114。另外,在输出轴111的后端部设置有后侧轴承115。据此,输出轴111被轴承114、11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另外,前侧轴承114被作为齿轮壳体105的一部分的轴承支承部107保持,后侧轴承115被马达壳体103保持。因此,以小齿轮113向齿轮壳体105内突出的方式来保持电动马达110。该电动马达110是与本发明中的“马达”对应的实施结构例。另外,小齿轮113典型的情况是构成为斜齿轮。
如图1所示,手柄109被设置为:沿与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手柄109形成为基端部与马达壳体103连接的悬梁状。该手柄109是与本发明中的“把手”对应的实施结构例。在手柄109的基端部侧的手柄109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切换电动马达110的接通(ON)状态和断开(OFF)状态的扳机109a。另外,在手柄109的顶端部,设置有用于从外部电源向电动马达110供给电流的电源电缆109b。为了便于说明,在手柄109延伸的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上,将手柄109的基端侧规定为锤钻100的上侧,将手柄109的顶端侧规定为锤钻100的下侧。
如图1所示,齿轮壳体105主要由壳体部106、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构成。壳体部106构成锤钻100(主体壳体101)的前方侧的外郭,在顶端部具有筒部(barrelsection)106a,该筒部106a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辅助把手900。该筒部106a是与本发明中的“辅助把手安装部”对应的实施结构例。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呈固定状被安装在壳体部106的内侧面上。轴承支承部107支承用于保持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的轴承114,并且支承用于保持中间轴116的轴承118b。引导支承部108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齿轮壳体105的大致中间区域,支承用于引导冲击机构部的引导轴170(参照图4)的前端部。另外,引导轴170的后端部被轴承支承部107支承。
如图1所示,齿轮壳体105收容有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旋转传递机构150和工具保持架159。电动马达110的旋转输出被运动转换机构120转换成直线运动后向冲击结构要素140传递,通过该冲击结构要素140而沿长轴方向呈直线状驱动被工具保持架159保持的锤钻头119。通过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驱动,来进行锤钻头119冲击被加工件的冲击作业(还称为锤击作业)。另外,电动马达110的旋转输出被旋转传递机构150减速后向锤钻头119传递,驱动该锤钻头119在绕长轴方向的周向上旋转。通过驱动锤钻头119旋转,锤钻头119对被加工件进行开孔作业(还称为钻孔作业)。
在齿轮壳体105中安装有被电动马达110驱动旋转的中间轴116。该中间轴116通过安装于壳体部106的前侧轴承118a和安装于轴承支承部107的后侧轴承118b,以能够相对于齿轮壳体105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该中间轴116无法相对于齿轮壳体105沿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在中间轴116的后端部安装有与电动马达110的小齿轮113卡合的从动齿轮117。从动齿轮117与小齿轮113相同,也形成为斜齿轮。据此,中间轴116被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驱动旋转。通过斜齿轮的卡合,抑制小齿轮113和从动齿轮117之间旋转传递时的噪音。该中间轴116是与本发明中的“中间轴”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冲击机构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为了使锤钻头119进行冲击作业而驱动锤钻头119的冲击机构部由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构成。运动转换机构120主要具有:旋转体123,其被配置在中间轴116的外周部;摆动轴125,其被安装在旋转体123上;活塞127,其与摆动轴125的顶端部连接;气缸129,其构成工具保持架159的后部区域,并且收容活塞127;和保持部件130,其保持旋转体123和气缸129。该保持部件130是与本发明中的“保持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2所示,旋转体123通过轴承123a而被构成保持部件130的一部分的旋转体保持部131支承。旋转体保持部131是保持旋转体123的大致圆筒状部件。中间轴116以非抵接状态贯穿旋转体123。即,旋转体123以在中间轴116的径向上与中间轴116的外周面分离的方式被旋转体保持部131保持。该旋转体123能够与旋转体保持部131一起,相对于中间轴116沿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
在旋转体123的前侧配置有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是大致圆筒状部件,在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花键槽。该花键槽具有内径小的前侧区域和内径大的后侧区域。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花键槽的前侧区域与花键卡合部116a花键结合,该花键卡合部116a形成于贯穿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中间轴116的大致中间区域。据此,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相对于中间轴116以能够沿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被保持,始终与中间轴116一体旋转。另外,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花键槽的后侧区域构成为:能够与旋转体123的外周面花键结合。即,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构成为:能够通过花键结合而一体旋转,并且能够在中间轴116的轴向上接触与分离。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当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位于后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被向旋转体123传递,由此旋转体123绕中间轴116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当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位于前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不与旋转体123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不向旋转体123传递。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通过由作业者操作切换拨盘(switch dial)165而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移动。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是与本发明中的“旋转传递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2所示,摆动轴125被配置在旋转体123的外周部,从旋转体123向上方延伸。通过该旋转体123和摆动轴125来形成本发明的“摆动部件”。在摆动轴125的顶端部(上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有有底筒状的活塞127。另外,活塞127能够在摆动轴125的轴向上相对移动。因此,中间轴116的旋转被传递而旋转体123被驱动旋转,据此,安装于旋转体123的摆动轴125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图2的前后方向)上摆动,据此,活塞127在气缸129内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气缸129的后端部通过轴承129a而被构成保持部件130的一部分的气缸保持部132支承。气缸保持部132是被配置在旋转体123的后部和气缸129的后部之间的大致圆筒状部件。气缸保持部132和旋转体保持部131连接成一体状而构成作为单一部件的保持部件130。具体而言,旋转体保持部131被固定在气缸保持部132的内周面上。该保持部件130将旋转体123和气缸129的距离保持为一定。因此,若旋转体123、与旋转体123连接的摆动轴125、和与摆动轴125连接的活塞127相对于中间轴116在中间轴116的轴向上(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则气缸129也在中间轴116的轴向上进行移动。即,运动转换机构120的各结构要素被保持部件130保持(连接)成一体而形成为总成体(还称为运动转换机构总成)。
如图2所示,冲击结构要素140主要由作为冲击构件的撞锤(striker)143和撞栓(impact bolt)145构成,该撞锤143以可滑动的方式被配置在活塞127内,该撞栓145被配置在撞锤143的前方,撞锤143与其碰撞。另外,撞锤143的后方的活塞127内部的空间被规定为作为空气弹簧来发挥作用的空气室127a。
若通过摆动轴125的摆动使活塞127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则空气室127a的空气的压力发生变动,在空气弹簧的作用下,撞锤143在活塞127内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滑动。撞锤143向前方移动,据此,撞锤143与撞栓145碰撞,撞栓145与被工具保持架159保持的锤钻头119碰撞。据此,锤钻头119向前方移动,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
如图2所示,工具保持架159是大致圆筒状部件,与气缸129呈同轴状连接成一体。在与气缸129连接的工具保持架159的后端区域中,在气缸129的外侧配置有轴承129b。因此,工具保持架159和气缸129通过轴承129b而被齿轮壳体105的筒部106a支承。因此,工具保持架159能够与气缸129一起沿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绕锤钻头119的长轴进行旋转。该连接成一体状的工具保持架159和气缸129是与本发明中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另外,工具保持架159和气缸129抵接于轴承129b,从而工具保持架159和气缸129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该工具保持架159和气缸129被气缸保持部132(保持部件130)保持。因此,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通过保持部件130连接成一体状而构成为总成体(还称为冲击机构总成)。
[冲击机构部和齿轮壳体的关系]
上述冲击机构总成相对于齿轮壳体105,以可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在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上,安装有4根引导轴170。即,在活塞127的中心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引导轴170。如图3所示,左右的引导轴170关于包含活塞127的中心轴的、沿锤钻10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而对称配置。如图4所示,该引导轴170被配置为:沿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延伸。另外,引导轴170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的长条形部件,也可以是具有多边形截面的长条形部件。该引导轴170是与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和“引导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3~图5所示,在保持部件130的气缸保持部132上,形成有与4根引导轴170对应的引导贯穿部133。如图3和图4所示,气缸保持部132设置有前侧凸缘部132a和后侧凸缘部132b。并且,如图4所示,引导贯穿部133由前侧的通孔133a和后侧的通孔133b构成,该前侧的通孔133a和后侧的通孔133b分别形成于前侧凸缘部132a和后侧凸缘部132b。另外,在各个通孔133a、133b中配置有支承引导轴170的轴承。
如图4所示,在气缸保持部132的后方,沿引导轴170的外周面,呈与各个引导轴170同轴状设置有4个螺旋弹簧171。螺旋弹簧171的前端与气缸保持部132抵接,螺旋弹簧171的后端与轴承支承部107抵接。即,螺旋弹簧171呈夹装状被配置在作为冲击机构部的结构要素的运动转换机构120和齿轮壳体105之间。该螺旋弹簧171始终对气缸保持部132向前方施力。即,冲击机构部(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通过螺旋弹簧171的作用力而被配置在图1所示的前方位置。该螺旋弹簧171是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5所示,在引导支承部108上设置有缓冲件保持凹部,在该保持凹部配置有橡胶制的前侧缓冲件108a。在锤钻100的上下方向上,在与活塞127(气缸129)的大致中心对应的位置,在活塞127的右侧和左侧配置有左右一对前侧缓冲件108a。该前侧缓冲件108a被配置为:从引导支承部108的后表面朝向气缸保持部132向后方突出。换言之,前侧缓冲件108a被配置在作为齿轮壳体105的一部分的引导支承部108和作为冲击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气缸保持部132之间。该前侧缓冲件108a是与本发明中的“缓冲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5所示,在轴承支承部107上设置有缓冲件保持凹部,在该保持凹部配置有树脂制的第1后侧缓冲件107a。该第1后侧缓冲件107a被配置为:从轴承支承部107的前表面朝向旋转体保持部131向前方突出。如图3所示,2个第1后侧缓冲件107a在与中间轴116的长轴线垂直的截面中,关于中间轴116的轴线对称配置。该第1后侧缓冲件107a是与本发明中的“缓冲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另外,如图5所示,在旋转体保持部131上设置有缓冲件保持部131a,在该缓冲件保持部131a上保持有橡胶制的第2后侧缓冲件131b。该第2后侧缓冲件131b被配置为:从旋转体保持部131的后表面朝向轴承支承部107向后方突出。如图3所示,2个第2后侧缓冲件131b在与中间轴116的长轴线垂直的截面中,关于中间轴116的轴线对称配置。换言之,第1后侧缓冲件107a和第2后侧缓冲件131b被配置在作为齿轮壳体105的一部分的轴承支承部107、和作为冲击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旋转体保持部131之间。该第2后侧缓冲件131a是与本发明中的“缓冲部件”对应的实施结构例。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当冲击机构部(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被螺旋弹簧171施力而位于前方位置时,气缸129与轴承129a抵接,并且,前侧凸缘部132a与前侧缓冲件108a抵接。
[旋转传递机构的结构]
如图2所示,旋转传递机构150主要由被安装于中间轴116的第1齿轮151、和与第1齿轮151卡合的第2齿轮153等多个齿轮构成的齿轮减速机构构成。第2齿轮153被安装于气缸129,将第1齿轮151的旋转向气缸129传递。气缸129旋转而使得与气缸129连接成一体的工具保持架159旋转。据此,驱动保持于工具保持架159的锤钻头119旋转。即,旋转传递部件150驱动保持于工具保持架159的锤钻头119旋转。
如图2所示,第1齿轮151呈松旷嵌合状配置于中间轴116。该第1齿轮151被配置在前侧轴承118a和花键卡合部116a之间,无法在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在第1齿轮151的后侧配置有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是大致圆筒状部件,在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花键槽。该花键槽具有内径小的后侧区域和内径大的前侧区域。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花键槽的后侧区域与花键卡合部116a花键结合,该花键卡合部116a形成于贯穿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中间轴116。据此,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相对于中间轴116以可沿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并且始终与中间轴116一体旋转。另外,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花键槽的前侧区域构成为能够与第1齿轮151的后端部花键结合。即,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和第1齿轮151构成为:能够通过花键结合而一体旋转,并且能够在中间轴116的轴向上接触与分离。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当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位于前方位置时,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与第1齿轮151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被向第1齿轮151传递,由此第1齿轮151绕中间轴116而旋转。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当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位于后方位置时,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不与第1齿轮151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不被向第1齿轮151传递。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通过由作业者操作切换拨盘165而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移动。
第1齿轮151被驱动旋转,据此,与第1齿轮151卡合的第2齿轮153旋转。据此,与气缸129连接的工具保持架159被驱动旋转,保持于工具保持架159的锤钻头119被驱动而绕长轴旋转。通过该锤钻头119的旋转动作,锤钻头119对被加工件进行钻孔作业。
[作业模式切换机构]
作为作业模式,该锤钻100具有锤钻模式、钻模式和锤模式。在锤钻模式中,锤钻头119进行基于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和基于绕长轴方向的旋转动作的钻孔作业。据此,对被加工件进行锤钻作业。在钻模式中,锤钻头119不进行基于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只进行基于绕长轴方向的旋转动作的钻孔作业。据此,对被加工件进行钻孔作业。在锤模式中,不进行基于绕锤钻头119长轴的旋转动作的钻孔作业,只进行基于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据此,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
如图6~图8所示,作业模式的切换通过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0来进行。该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0主要由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切换拨盘165、第1转换板(change plate)167、第2转换板168和压缩弹簧169构成。
切换拨盘165构成为:能够绕沿与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垂直的锤钻100的左右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进行转动。该切换拨盘165具有被作业者手动操作的旋钮部165a和从切换拨盘165的转动轴线偏移(偏心的)的偏心轴165b。因此,旋钮部165a***作转动,据此,偏心轴165b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即,偏心轴165b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后方位置(图7)、前方位置(图8)、和前方位置与后方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图6)。
第1转换板167具有:板部167A,其与切换拨盘165的转动轴垂直;和第1卡合部167B,其从板部167A的后端部沿切换拨盘165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并与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卡合。在板部167A上形成有能够与偏心轴165b卡合的开口部167a。该开口部167a的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的开口长度被设定为:与偏心轴165b的中间位置对应的、图6所示的开口长度比与偏心轴165b的前方位置对应的、图8所示的开口长度长。据此,如图6所示,设置有偏心轴退避区域167b,以使得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偏心轴165b不会与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抵接。
第2转换板168具有:板部168A,其与切换拨盘165的转动轴垂直;和第2卡合部168B,其从板部168A的前端部沿切换拨盘165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并与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卡合。在板部168A上形成有能够与偏心轴165b卡合的开口部168a。该开口部168a的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的开口长度被设定为:具有一定的开口长度。
另外,在第1转换板167和第2转换板168之间呈夹装状配置有压缩弹簧169。据此,通过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第1转换板167被向后方施力,第2转换板168被向前方施力。另外,第1转换板167的板部167A在比第2转换板168的板部168B更靠内侧的位置,与中间轴116接近而配置。
如图6所示,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通过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第1转换板167位于后方位置,第2转换板168位于前方位置。第1转换板167的初始位置被规定为后方位置,第2转换板168的初始位置被规定为前方位置。此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第1转换板167一起被配置在后方位置,并与旋转体123卡合。另外,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与第2转换板168一起被配置在前方位置,并与第1齿轮151卡合。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被配置在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后方位置(还称为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卡合位置),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被配置在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前方位置(还称为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卡合位置)。换言之,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卡合,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与第1齿轮151卡合。因此,中间轴116的旋转经由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向旋转体123和第1齿轮151传递。据此,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旋转传递机构140被驱动,进行锤钻作业。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选择锤钻模式。
如图7所示,当操作切换拨盘165,使偏心轴165b向后方位置移动时,偏心轴165b与第2转换板168的开口部168a的后端部卡合,而使第2转换板168向后方位置移动。即,第2转换板168克服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与第2转换板168卡合的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移动到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后方位置。据此,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和第1齿轮151的卡合被解除,中间轴116向第1齿轮151的旋转传递被遮断。此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在与旋转体123卡合的状态下,被保持在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后方位置。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后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被配置在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后方位置(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卡合位置),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被配置在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后方位置(还称为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非卡合位置)。换言之,当偏心轴165b位于后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卡合,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不与第1齿轮151卡合。因此,旋转传递机构140不被驱动,运动转换机构120和冲击结构要素140被驱动而进行锤击作业。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后方位置时,选择锤模式。
如图8所示,当操作切换拨盘165,使偏心轴165b向前方位置移动时,偏心轴165b与第1转换板167的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卡合,而使第1转换板167向前方位置移动。即,第1转换板167克服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与第1转换板167卡合的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移动到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前方位置。据此,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卡合被解除,中间轴116向旋转体123的旋转传递被遮断。此时,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在与第1齿轮151卡合的状态下,被保持在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前方位置。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前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被配置在该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前方位置(还称为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非卡合位置),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被配置在该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前方位置(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的卡合位置)。换言之,当偏心轴165b位于前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不与旋转体123卡合,而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与第1齿轮151卡合。因此,运动转换机构120和冲击结构要素140不被驱动,只驱动旋转传递机构140而进行钻孔作业。即,当偏心轴165b位于前方位置时,选择钻模式。
如上所述,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0根据对切换拨盘165的操作来切换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的卡合和卡合的解除,并切换第2旋转传递部件163与第1齿轮151的卡合和卡合的解除。
[锤钻驱动时的冲击机构部的动作]
在以上的锤钻100中,若操作扳机109a,则向电动马达110供给电流,根据由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0选择的作业模式,驱动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旋转传递机构150。据此,保持于工具保持架159的锤钻头119被驱动,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当锤钻头119被推压至被加工件而进行加工作业时,由于冲击机构部驱动锤钻头119的力和被加工件对锤钻头119的冲击力的反作用力,在锤钻100上主要产生沿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的振动。通过该锤钻100的振动,冲击机构部沿引导轴170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螺旋弹簧171进行伸缩。即,在加工作业时,冲击机构部在图1、图4和图5所示的冲击机构部的前方位置、和图9~图11所示的冲击机构部的后方位置之间进行移动。通过伴随着冲击机构部的移动的螺旋弹簧171的伸缩(弹性变形),消耗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振动的运动能量。据此,减小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振动。其结果,从冲击机构部向主体壳体101的振动传递被抑制。
另外,如图5所示,当冲击机构部在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向前方移动时,气缸保持部132与设置于引导支承部108的前侧缓冲件108a碰撞,冲击机构部向前方的进一步的移动被限制。据此,防止引导支承部108和气缸保持部132的碰撞。并且,前侧缓冲件108a为橡胶制,因此,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来降低气缸保持部132和前侧缓冲件108a的碰撞造成的冲击。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当冲击机构部在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向后方移动时,旋转体保持部131与设置于轴承支承部107的第1后侧缓冲件107a碰撞,限制冲击机构部向后方的进一步的移动。另外,此时,设置于旋转体保持部131的第2后侧缓冲件131b与轴承支承部107碰撞。据此,防止轴承支承部107和旋转体保持部131的碰撞。并且,第1后侧缓冲件107a和第2后侧缓冲件131b为橡胶制,因此,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来降低旋转体保持部131与第1后侧缓冲件107a的碰撞、轴承支承部107与第2后侧缓冲件131b的碰撞而造成的冲击。
如图6和图12所示,在锤钻模式中,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卡合,将中间轴116的旋转向旋转体123传递。因此,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通过压缩弹簧169和螺旋弹簧171的作用力,与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冲击机构部(旋转体123)一起,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通过螺旋弹簧171(参照图4)的作用力,旋转体123被配置在前方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根据加工作业时的冲击机构部的移动,当旋转体123被配置在后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通过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而向后方(图12的右侧)移动。因此,当进行锤钻作业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进行滑动,据此,维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卡合。
如图7和图13所示,在锤模式中,与锤钻模式相同,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旋转体123卡合,将中间轴116的旋转向旋转体123传递,因此,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与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冲击机构部(旋转体123)一起,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通过螺旋弹簧171(参照图4)的作用力,旋转体123被配置在前方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根据加工作业时的冲击机构部的移动,当旋转体123被配置在后方位置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通过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而向后方(图13的右侧)移动。因此,当进行锤击作业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进行滑动,据此,维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卡合。
如上所述,在锤钻模式和锤模式中,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在加工作业时与冲击机构部(旋转体123)一起,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维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卡合状态。即,在锤钻模式和锤模式中,第1转换板167与冲击机构部一起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8和图14所示,在钻模式中,维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即,被配置在前方位置的偏心轴165b与第1转换板167的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卡合,克服压缩弹簧169的作用力而使第1转换板167保持在前方位置。据此,与第1转换板167卡合的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被保持在无法与旋转体123卡合的前方位置。因此,维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和旋转体123的非卡合状态。即,在钻模式中,第1转换板167不会与冲击机构部一起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而被保持于主体壳体101(齿轮壳体105)。
如图8和图14所示,第1转换板167的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被设定为:以在钻模式中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不与旋转体123卡合的方式,来保持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即,当偏心轴部165a从中间位置向前方位置移动时,优选偏心轴165b与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的间隙(空隙)较小。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12所示,在锤钻模式中,第1转换板167与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一起,追随旋转体123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因此,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优选偏心轴165b和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的间隙(空隙)较大。为了兼顾该偏心轴165b和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的间隙的关系而设定有偏心轴退避区域167b,以使得当偏心轴165b位于中间位置时,偏心轴165b不会与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抵接。据此,在锤钻模式中,即使在第1转换板167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偏心轴165b和开口部167a的前端部相干涉。另外,如图7和图13所示,在锤模式中,由于偏心轴165b位于后方位置,因此,在偏心轴165b和开口部167a的前边缘部之间设有足够的间隙。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偏心轴165b的后方位置对应,而形成偏心轴退避区域167b。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当进行冲击作业时,作为冲击机构部的、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工具保持架159成为一体,并相对于齿轮壳体105(主体壳体101)进行移动。此时,通过被配置在冲击机构部和齿轮壳体105之间的螺旋弹簧171的弹性变形,来降低在进行冲击作业时由于锤钻头119的冲击力和来自被加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在冲击机构部产生的、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振动。据此,从冲击机构部向主体壳体101的振动传递被抑制。因此,锤钻100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0的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构成为:当进行锤钻作业时和锤击作业时,以追随冲击机构部相对于主体壳体101的移动的方式,而相对于主体壳体101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当进行钻孔作业时,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被保持为:不会相对于主体壳体101进行移动。因此,根据作业模式而合理地对冲击机构部进行旋转传递。另外,在第1转换板167上设置有偏心轴退避部167b,以使得当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相对于主体壳体101进行移动时,操作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的操作部件即偏心轴165b允许第1旋转传递部件161伴随着冲击机构部的相对移动而移动。据此,当冲击机构部相对于主体壳体101进行移动时,避免第1转换板167和偏心轴165b相干涉。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手柄109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03向下方延伸的悬梁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进一步使手柄109的顶端部与马达壳体103连接,而使手柄109形成为环状。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平行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为: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交叉。此时,优选输出轴111和中间轴116通过锥齿轮而卡合。另外,优选配置为输出轴111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垂直。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小齿轮113和从动齿轮117形成为斜齿轮,但并不限于此。即,例如,作为齿轮,也可以使用正齿轮或锥齿轮等。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被电动马达110驱动的中间轴116来驱动冲击机构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中间轴116,而在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上设置旋转体123。
鉴于以上的发明的主旨,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能够构成以下的方式。另外,各方式除了能够单独或者相互组合使用之外,还能够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方式1)
摆动部件具有:旋转体,其被驱动而绕中间轴旋转;和摆动轴,其与旋转体连接并向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摆动,
摆动部件在中间轴的径向上远离中间轴而配置,
具有摆动部件支承部件,其在中间轴的径向上远离中间轴而配置,并且支承摆动部件,
摆动部件支承部件以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引导轴保持。
(方式2)
在马达的输出轴上,在接近顶端工具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驱动机构的齿轮,
马达保持部件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被设置在隔着齿轮而与顶端工具相反的一侧。
(方式3)
在马达的输出轴上,在与顶端工具接近的一侧设置有与中间轴卡合而驱动中间轴的齿轮,
马达保持部件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被设置在隔着齿轮而与顶端工具相反的一侧。
(方式4)
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与设置于中间轴的从动齿轮卡合而驱动中间轴,
该齿轮和从动齿轮以在马达的输出轴的轴向上无法相对移动的方式卡合。
(方式5)
设置于马达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形成为斜齿轮。
(方式6)
具有支承马达的输出轴的第1马达轴承和第2马达轴承,
第1马达轴承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接近顶端工具来配置,
第2马达轴承比第1马达轴承更远离顶端工具来配置,
还具有支承中间轴的第1中间轴承和第2中间轴承,
第1中间轴承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接近顶端工具来配置,
第2中间轴承比第1中间轴承更远离顶端工具来配置,
第1马达轴承和第2中间轴承被单一部件来保持,该单一部件相对于主体壳体固定为一体状。
(方式7)
施力部件呈夹装状被配置在保持第1马达轴承和第2中间轴承的单一部件与驱动机构之间。
(方式8)
具有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通过使旋转传递部件相对于中间轴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来使旋转传递部件在与摆动部件抵接的抵接状态和与摆动部件分离的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抵接状态下,切换装置保持为: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旋转传递部件与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中间轴进行滑动,
在分离状态中,切换装置保持为: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旋转传递部件不会相对于中间轴进行滑动。
(方式9)
切换装置具有:
操作部件,其被作业者操作;和
卡合部件,其与旋转传递部件卡合,并且***作部件操作来切换旋转传递部件的抵接状态和分离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另外,本实施方式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锤钻100是与本发明的“冲击工具”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主体壳体101是与本发明的“主体壳体”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马达壳体103是与本发明的“马达收容区域”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齿轮壳体105是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电动马达110是与本发明的“马达”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螺钉103a是与本发明的“马达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中间轴116是与本发明的“中间轴”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保持部件130是与本发明的“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旋转体保持部131是与本发明的“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气缸保持部132是与本发明的“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第1旋转传递部件是与本发明的“旋转传递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旋转体123是与本发明的“摆动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摆动轴125是与本发明的“摆动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引导轴170是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引导轴170是与本发明的“引导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螺旋弹簧171是与本发明的“施力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前侧缓冲件108a是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第1后侧缓冲件107a是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第2后侧缓冲件131a是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工具保持架159是与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气缸129是与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手柄109是与本发明的“把手”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筒部106a是与本发明的“辅助把手安装部”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辅助把手900是与本发明的“辅助把手”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锤钻;101 主体壳体;103 马达壳体;103a 螺钉;105 齿轮壳体;106 壳体部;107 轴承支承部;107a 第1后侧缓冲件;108 引导支承部;108a 前侧缓冲件;109 手柄;109a 扳机;109b 电源电缆;110 电动马达;111 输出轴;112 风扇;113 小齿轮;114 轴承;115轴承;116 中间轴;116a 花键卡合部;117 从动齿轮;118a 轴承;118b 轴承;119 锤钻头;120 运动转换机构;123 旋转体;125 摆动轴部;127 活塞;127a 空气室;129 汽缸;129a 轴承;129b 轴承;130 保持部件;131 旋转体保持部件;131a 缓冲件保持部;131b 第2后侧缓冲件;132 气缸保持部;132a 前侧凸缘部;132b 后侧凸缘部;133 引导贯穿部;133a 通孔;133b 通孔;140 冲击结构要素;143 撞锤;145 撞栓;150 旋转传递机构;151第1齿轮;153 第2齿轮;159 工具保持架;160 作业模式切换机构;161 第1旋转传递部件;163 第2旋转传递部件;165 切换拨盘;165a 旋钮部;165b 偏心轴部;167 第1转换板;167A板部;167B 第1卡合部;167a 开口部;167b 偏心轴退避区域;168 第2转换板;168A 板部;168B 第2卡合部;168a 开口部;169 压缩弹簧;170 引导轴;171 螺旋弹簧;900 辅助把手。

Claims (11)

1.一种冲击工具,其至少向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的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驱动该顶端工具来进行冲击作业,其特征在于,
具有:马达;
驱动机构,其被所述马达驱动,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单一的主体壳体,其具有***述马达的马达收容区域和***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机构收容区域;和
施力部件,其呈夹装状被配置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主体壳体之间,
所述马达被马达保持部件呈固定状保持在所述马达收容区域,
所述驱动机构被驱动机构保持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进行移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驱动机构收容区域,
在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进行移动,降低向所述主体壳体的振动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具有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与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平行延伸,并被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收容区域,
所述引导部件引导该驱动机构,使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长条状的引导轴,
所述施力部件形成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所述引导部件的长轴方向上以与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与所述引导部件呈同轴状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
摆动部件,其被所述马达驱动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摆动;和
冲击机构,其通过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运动而将所述顶端工具沿长轴方向驱动来进行冲击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壳体内收容有中间轴,该中间轴被所述马达驱动旋转而驱动所述摆动部件,并且,该中间轴与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平行配置,以无法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所述摆动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轴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
所述中间轴构成为:引导所述摆动部件,使所述摆动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将所述摆动部件保持为在所述中间轴的径向上与该中间轴分离的状态,并且该保持部件能够与所述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冲击工具还具有旋转传递部件,该旋转传递部件与所述中间轴一体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轴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而与所述摆动部件接触与分离,该旋转传递部件与所述摆动部件抵接,而将所述中间轴的旋转向所述摆动部件传递,以驱动所述摆动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传递部件与所述摆动部件抵接而维持能够将所述中间轴的旋转向所述摆动部件传递的状态,并且能够与所述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中间轴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件,该顶端工具保持部件保持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通过第1轴承来保持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并且通过第2轴承来保持所述摆动部件,并能够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和所述摆动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而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把手,该把手与所述主体壳体连接,供作业者把持,
在所述主体壳体上还形成有辅助把手安装部,在该辅助把手安装部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辅助把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被配置为: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线平行。
CN201580030937.6A 2014-06-12 2015-06-02 冲击工具 Active CN106457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1723A JP6325360B2 (ja) 2014-06-12 2014-06-12 打撃工具
JP2014-121723 2014-06-12
PCT/JP2015/065950 WO2015190355A1 (ja) 2014-06-12 2015-06-02 打撃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544A true CN106457544A (zh) 2017-02-22
CN106457544B CN106457544B (zh) 2019-05-31

Family

ID=5483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0937.6A Active CN106457544B (zh) 2014-06-12 2015-06-02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06517A1 (zh)
EP (1) EP3156185B1 (zh)
JP (1) JP6325360B2 (zh)
CN (1) CN106457544B (zh)
WO (1) WO201519035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211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12338873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12757232A (zh) * 2019-10-21 2021-05-07 株式会社牧田 锤钻
US11826891B2 (en) 2019-10-21 2023-11-28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hammer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8989B2 (ja) * 2014-09-22 2018-08-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US10518399B2 (en) * 2015-09-30 2019-12-31 Chervon (Hk) Limited Clutch device and power tool with clutch device
JP6863704B2 (ja) 2016-10-07 2021-04-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10875168B2 (en) 2016-10-07 2020-12-2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US11597061B2 (en) * 2018-12-10 2023-03-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High torque impact tool
JP7246202B2 (ja) 2019-02-19 2023-03-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震動機構付き電動工具
JP7229807B2 (ja) 2019-02-21 2023-02-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E102020114634B4 (de) * 2019-07-18 2023-07-20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Steuerbaugruppe zur Verwendung mit einem Elektrogerät sowie ein entsprechendes Elektrogerät
JP7386027B2 (ja) * 2019-09-27 2023-11-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JP7320419B2 (ja) 2019-09-27 2023-08-03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JP7388875B2 (ja) * 2019-10-21 2023-11-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7360892B2 (ja) * 2019-10-21 2023-10-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20127505A1 (de) * 2019-10-21 2021-04-22 Makita Corporation Bohrhammer
JP7465647B2 (ja) 2019-10-21 2024-04-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JP7388874B2 (ja) * 2019-10-21 2023-11-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CN218658760U (zh) * 2020-02-24 2023-03-21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冲击工具
USD948978S1 (en) 2020-03-17 2022-04-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impact wrench
JP2022119301A (ja) * 2021-02-04 2022-08-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11642769B2 (en) 2021-02-22 2023-05-0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a hammer mechanism
EP4313494A1 (en) 2021-03-25 2024-02-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Side handle for power tool
JP2022188996A (ja) * 2021-06-10 2022-12-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KR102579338B1 (ko) * 2021-07-29 2023-09-22 주식회사 아임삭 다기능 전동 공구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4497B (en) * 1984-02-18 1987-07-08 Bosch Gmbh Robert Hand machine tool, particularly hammer drill or percussion drill
EP0463416A1 (de) * 1990-06-26 1992-01-0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Schlagbohrmaschine
EP0775555A1 (en) * 1995-11-24 1997-05-28 Black & Decker Inc. Rotary hammer
CN100434240C (zh) * 2004-12-23 2008-11-19 百得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壳体
CN101618539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锤
EP2415563A1 (en) * 2009-04-01 2012-02-08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9191C2 (de) * 1974-10-16 1988-03-24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Hammer
DE3039669A1 (de) * 1980-10-21 1982-05-27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Bohrhammer
DE3504650C2 (de) * 1985-02-12 1994-01-20 Bosch Gmbh Robert Bohrhammer mit Verstärkung der Betätigungskraft für die Kupplung des Schlagantriebes
DE3506695A1 (de) * 1985-02-26 1986-08-28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Bohrhammer
DE3839840A1 (de) * 1988-11-25 1990-05-31 Proxxon Werkzeug Gmbh Elektrisches handwerksgeraet
DE3931329C1 (zh) * 1989-05-31 1990-06-28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e
DE4231986A1 (de) * 1992-09-24 1994-03-31 Bosch Gmbh Robert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DE19631517A1 (de) * 1996-08-03 1998-02-05 Wacker Werke Kg Von einem Elektromotor angetriebenes, an Einphasenwechselstrom anschließbares, drehzahlvariables, handgehaltenes Elektrowerkzeug
JP3582760B2 (ja) * 1997-04-18 2004-10-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ハンマドリル
US6315060B1 (en) * 1999-08-13 2001-11-13 Wilton Tool Company, Llc Collet assembly for power tools
JP3688943B2 (ja) * 1999-08-26 2005-08-31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ードリル
DE19955412A1 (de) * 1999-11-18 2001-05-23 Hilti Ag Bohr- und Meisselgerät
GB0008465D0 (en) * 2000-04-07 2000-05-24 Black & Decker Inc Rotary hammer mode change mechanism
DE10106034B4 (de) * 2001-02-09 2009-11-26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136515C2 (de) * 2001-07-26 2003-10-23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Handgriff
DE10140319A1 (de) * 2001-08-16 2003-03-13 Bosch Gmbh Robert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Bohr- und/oder Meißelhammer
GB0213289D0 (en) * 2002-06-11 2002-07-24 Black & Decker Inc Rotary hammer
GB0214772D0 (en) * 2002-06-26 2002-08-07 Black & Decker Inc Hammer
GB2394437A (en) * 2002-10-23 2004-04-28 Black & Decker Inc Hammer including a piston with wear-reducing washers
GB0311045D0 (en) * 2003-05-14 2003-06-18 Black & Decker Inc Rotary hammer
DE102004012820B3 (de) * 2004-03-16 2005-11-17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Taumelfingergetriebe
DE602005007166D1 (de) * 2004-12-23 2008-07-10 Black & Decker Inc Kraftwerkzeuggehäuse
DE102005028918A1 (de) * 2005-06-22 2006-12-28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Leerlaufsteuerung
DE102005047353A1 (de) * 2005-10-04 2007-04-05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DE102006056849A1 (de) * 2006-12-01 2008-06-05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7001494B3 (de) * 2007-01-10 2008-07-10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Handgeführter Bohrhammer
TW200911478A (en) * 2007-09-12 2009-03-16 Cheng Huan Industry Ltd Reciprocal pneumatic tool structure
DE102008000677A1 (de) * 2008-03-14 2009-09-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für schlagend angetriebene Einsatzwerkzeuge
JP5405864B2 (ja) * 2009-03-23 2014-02-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5361504B2 (ja) * 2009-04-10 2013-12-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5412249B2 (ja) * 2009-11-19 2014-02-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手持ち工具
JP5502458B2 (ja) * 2009-12-25 2014-05-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10030077A1 (de) * 2010-06-15 2011-12-1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intreibvorrichtung
US9156152B2 (en) * 2011-08-31 2015-10-13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having counter weight that reduces vibration
JP2013151055A (ja) * 2012-01-26 2013-08-08 Makita Corp 打撃工具
DE102012208986A1 (de) * 2012-05-29 2013-12-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Meißelnd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2221748A1 (de) * 2012-11-28 2014-05-28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12221758A1 (de) * 2012-11-28 2014-05-28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JP6007783B2 (ja) * 2012-12-21 2016-10-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溶接方法、及び溶接装置
JP2015065950A (ja) * 2013-09-30 2015-04-13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加熱用甘味系乳化食品
JP6479570B2 (ja) * 2015-05-19 2019-03-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4497B (en) * 1984-02-18 1987-07-08 Bosch Gmbh Robert Hand machine tool, particularly hammer drill or percussion drill
EP0463416A1 (de) * 1990-06-26 1992-01-0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Schlagbohrmaschine
EP0775555A1 (en) * 1995-11-24 1997-05-28 Black & Decker Inc. Rotary hammer
CN100434240C (zh) * 2004-12-23 2008-11-19 百得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壳体
CN101618539A (zh) * 2008-07-03 2010-01-06 株式会社牧田 电锤
EP2415563A1 (en) * 2009-04-01 2012-02-08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211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9693211B (zh) * 2017-10-20 2023-03-21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12338873A (zh) * 2019-08-07 202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12338873B (zh) * 2019-08-07 2023-12-19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12757232A (zh) * 2019-10-21 2021-05-07 株式会社牧田 锤钻
US11826891B2 (en) 2019-10-21 2023-11-28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hammer mechanism
CN112757232B (zh) * 2019-10-21 2024-01-16 株式会社牧田 锤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0447A (ja) 2016-01-07
EP3156185B1 (en) 2024-03-20
US20170106517A1 (en) 2017-04-20
EP3156185A4 (en) 2018-01-17
JP6325360B2 (ja) 2018-05-16
CN106457544B (zh) 2019-05-31
WO2015190355A1 (ja) 2015-12-17
EP3156185A1 (en)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544A (zh) 冲击工具
JP6096593B2 (ja) 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JP5171397B2 (ja) 手持式作業工具
JP5479023B2 (ja) 充電式電動工具
JP5345893B2 (ja) 打撃工具
JP5294726B2 (ja) 手持式作業工具
US7398835B2 (en) Rotary hammer having both a reciprocating hammer mechanism and a ratcheting hammer mechanism
CN1986167A (zh) 具有减振的手柄悬挂装置的手工工具机
EP1510298B1 (en) Power tool
CN101612729B (zh) 手持式作业工具
JP2007237301A (ja) 電動工具
CN107107322B (zh) 冲击工具
JP5009059B2 (ja) 打撃工具
WO2006041139A1 (ja)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US11571796B2 (en) Rotary hammer
JP5356097B2 (ja) 打撃工具
JP6612496B2 (ja) 打撃工具
JP2008307655A (ja) 打撃工具
US20070251708A1 (en) Hammer
JP7412135B2 (ja) 打撃工具
JP6385003B2 (ja) 打撃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