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3315A -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3315A
CN106043315A CN201610516356.XA CN201610516356A CN106043315A CN 106043315 A CN106043315 A CN 106043315A CN 201610516356 A CN201610516356 A CN 201610516356A CN 106043315 A CN106043315 A CN 106043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ing
train
station
track
rail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63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163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3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3315A/zh
Priority to CN201611248699.9A priority patent/CN106585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属于铁路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该组合***将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在一起,将固定火车站改为流动火车站,不但可以实现火车在行驶中上下乘客,大大提高了火车的运行效率,节省4000亿左右的列车固定资产占用,还大大增加了火车的覆盖范围和停靠频次,缩短了旅客的候车时间,同时通过流动火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有效疏散了铁路旅客客流,化解了铁路客流给城市交通所带来的拥堵现象,且极大的满足了旅客的就近乘车要求,提高了铁路服务质量,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减少公路运输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涉及铁路交通***的流动火车站及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铁路***的火车站均为固定式,通过火车的到站停靠来上下旅客,达到输送旅客的目的。显而易见,该种运作方式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1、上下旅客过于集中加剧了城市的交通堵塞;2、火车到站停靠后再上下旅客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火车的运行效率,而且从高速制动到再启动加速的过程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3、火车站站点较少且相对远离市区,乘客乘车不够方便;4、火车的覆盖范围和停靠频次不够高,导致出行时间安排上受很大限制,候车时间长;5、铁路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度不足,远未发挥出其最大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轨道交通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将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在一起,将固定火车站改为流动火车站,不但可以实现火车在行驶中上下乘客,大大提高了火车的运行效率,节省4000亿左右的列车固定资产占用,还大大增加了火车的覆盖范围和停靠频次,缩短了旅客的候车时间,同时通过流动火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有效疏散了铁路旅客客流,化解了铁路客流给城市交通所带来的拥堵现象,且极大的满足了旅客的就近乘车要求,提高了铁路服务质量,可以进一步增强铁路运输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环保的竞争优势,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减少公路运输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列流动火车站,流动火车站为一可运行在配套轨道网络上的、具有类似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功能的火车,与过往的列车及配套的轨道网络配合,可以代替目前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完成旅客的接送,并兼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在疏散下车的乘客到轨道网络各站点的同时,收集需要乘火车旅行的乘客,完成进站检票工作,进而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与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的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在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门之间建立起可供旅客行走的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上下客车厢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连接通道被收起,主干线的过往列车继续向前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从而将旅客输送到城市的不同地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轨道网络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与下一辆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对于终到列车,该终到列车可不必与流动火车站对接而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进入配套的轨道网络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并按照时间安排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准备返程。
流动火车站与主干线列车相对的一侧可以设置能够释放和收起的人行连接通道,当流动火车站与运行中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对接时,可以释放连接通道从而将流动火车站与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流动火车站的另一侧设置下客门,用于下车旅客的下车和乘车旅客的进站上车。流动火车站的车厢数量可根据客流量大小确定。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流动火车站人行连接通道的一端可以设置成具有回转中心的可与流动火车站铰接的结构,连接通道可在回转驱动力作用下绕回转中心旋转,从而使连接通道可以收起和释放。当连接通道收起并达到完全收起位置时,连接通道沿纵向隐藏在流动火车站车厢侧面的凹槽内,并使连接通道的外侧面与流动火车站车厢的外侧面平齐;当连接通道从完全收起位置开始释放并达到完全释放位置时,连接通道可围绕回转中心旋转90º达到与车厢侧面垂直的状态,此时连接通道的外端口可与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还可设置为横向可伸缩的结构,伸缩方向垂直于流动火车站车厢纵向。当连接通道完全收起时,连接通道可缩进流动火车站的车厢内;当连接通道完全释放时,连接通道则可抵近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并与其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进一步的,配套的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和副轨道,还可再包括城市轨道;主轨道、副轨道和城市轨道三者之间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连通轨道互联在一起;主轨道与铁路主干线相通,并作为铁路主干线的一部分可使来自各方向的主干线列车在此交汇;副轨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主轨道间隔一定距离并排平行布置,并排平行布置的目的是帮助运行在副轨道上的流动火车站实现与运行在主轨道上的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会合且在同步同速并行运动中对接,进而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及疏散;城市轨道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流动火车站将下车的乘客从副轨道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并与此同时,收集城市轨道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其主要运行原理为:在铁路控制***的统一调度下,流动火车站按照指令及时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运行在副轨道上并与主干线上开来的及时到达主轨道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在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门之间建立起可供旅客行走的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上下客车厢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迅速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连接通道被收起,主干线过往列车继续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运载下车的旅客通过副轨道与城市轨道之间的连通轨道进入城市轨道网络,并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通过城市轨道与副轨道之间的连通轨道准时进入副轨道,与及时到达主轨道的主干线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对于终到列车,该终到列车可不必与流动火车站对接而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通过连通轨道从主轨道上进入城市轨道网络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并按照时间安排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准备返程;始发列车则可以在铁路控制***的指令下,通过连通轨道进入主轨道上开始旅程;副轨道可以作为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如图5、图6所示,示例中的甲、乙、丙、丁为4个城市),从而使流动火车站既能通过副轨道完成与主干线过往列车之间的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还可以通过副轨道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及上车旅客的收集,从而代替并省去上述城市轨道以节约轨道投资;作为特例,对于仅有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而没有过往列车的车站,该轨道网络可以不必设置副轨道,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进一步的,配套的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A、副轨道B、城市轨道C及三者之间的连通轨道,主轨道A包括主轨道ⅠA1、主轨道ⅡA2、主轨道ⅢA3、主轨道ⅣA4,副轨道B包括副轨道ⅠB1、副轨道ⅡB2、副轨道ⅢB3、副轨道ⅣB4,城市轨道C为环绕城市的轨道,包括城市轨道ⅠC1、城市轨道ⅡC2、城市轨道ⅢC3、城市轨道ⅣC4,A1-4和B1-4分别围成了2个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B1-4平行嵌套在A1-4内侧,使B1、B2、B3、B4分别与A1、A2、A3、A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同样地,C1-4也围成了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并平行嵌套在B1-4内侧,使C1、C2、C3、C4分别与B1、B2、B3、B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铁路主干线包括东进站线E1、东出站线E2、西进站线W1、西出站线W2、南进站线S1、南出站线S2、北进站线N1、北出站线N2,并分别与主轨道A1-4的四角相通,从而与流动火车站轨道网络的主轨道A连接起来;进入轨道网络的列车G及流动火车站D的运行方向需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则保持有序运行,从E1、N1、W1、S1进入车站轨道网络的列车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均可根据需要选择从E2、N2、W2、S2任一出站线出站;上述进站线(E1、N1、W1、S1)和出站线(E2、N2、W2、S2)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改变。
进一步的,配套的轨道网络还设置有超车道Z,不需要上下乘客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可直接通过超车道Z快速通过,不必进入主轨道。
进一步的,该组合***还设置有机库,用于流动火车站和列车的维护及驻留,机库可通过连通轨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互通。
城市轨道可以借用现有的城市轨道网络加以适当改造已适应上述配套轨道网络的要求,也可以与上述主轨道、副轨道并行共用路基重新修建。
一种流动火车站,与火车及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配合,可以接送疏散旅客并与运行中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对接从而实现旅客的上下车,其特征在于:该流动火车站为一可运行在轨道上的、具有类似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功能的火车,并兼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可在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内移动;流动火车站与主干线列车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可以释放和收起的人行连接通道,当流动火车站与运行中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对接时,可以释放连接通道从而将流动火车站与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流动火车站可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在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上,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与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的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释放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收起连接通道,主干线的过往列车继续向前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从而将旅客输送到城市的不同地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轨道网络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与下一辆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
进一步的,上述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的一端具有回转中心并与流动火车站铰接,连接通道在回转驱动力作用下可绕回转中心旋转,从而使连接通道可以收起和释放;当连接通道收起并达到完全收起位置时,连接通道沿纵向隐藏在流动火车站车厢侧面的凹槽内,并使连接通道的外侧面与流动火车站车厢的外侧面平齐;当连接通道从完全收起位置开始释放并达到完全释放位置时,连接通道围绕回转中心旋转90º达到与车厢侧面垂直的状态,此时连接通道的外端口可与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进一步的,上述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为横向可伸缩的装置,伸缩方向垂直于流动火车站车厢纵向;当连接通道完全收起时,连接通道可缩进流动火车站的车厢内;当连接通道完全释放时,连接通道则可抵近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并与其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和副轨道,还可再包括城市轨道;主轨道、副轨道和城市轨道三者之间可以通过连通轨道互联在一起;主轨道与铁路主干线相通,并作为铁路主干线的一部分可使来自各方向的主干线列车在此交汇;副轨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主轨道间隔一定距离并排平行布置,并排平行布置的目的是帮助运行在副轨道上的流动火车站实现与运行在主轨道上的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会合且在同步并行运动中对接进而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及疏散;城市轨道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流动火车站将下车的乘客从副轨道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并与此同时,收集城市轨道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副轨道也可以作为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从而使流动火车站既能通过副轨道完成与主干线过往列车之间的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还可以通过副轨道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及上车旅客的收集,从而代替并省去上述城市轨道以节约轨道投资;作为特例,对于仅有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而没有过往列车的车站,该轨道网络可以不必设置副轨道,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可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该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A、副轨道B、城市轨道C及三者之间的连通轨道,主轨道A包括主轨道ⅠA1、主轨道ⅡA2、主轨道ⅢA3、主轨道ⅣA4,副轨道B包括副轨道ⅠB1、副轨道ⅡB2、副轨道ⅢB3、副轨道ⅣB4,城市轨道C为环绕城市的轨道,包括城市轨道ⅠC1、城市轨道ⅡC2、城市轨道ⅢC3、城市轨道ⅣC4,A1-4和B1-4分别围成了2个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B1-4平行嵌套在A1-4内侧,使B1、B2、B3、B4分别与A1、A2、A3、A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同样地,C1-4也围成了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并平行嵌套在B1-4内侧,使C1、C2、C3、C4分别与B1、B2、B3、B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铁路主干线包括东进站线E1、东出站线E2、西进站线W1、西出站线W2、南进站线S1、南出站线S2、北进站线N1、北出站线N2,并分别与主轨道A1-4的四角相通,从而与流动火车站轨道网络的主轨道A连接起来;进入轨道网络的列车G及流动火车站D的运行方向需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则保持有序运行,从E1、N1、W1、S1进入车站轨道网络的列车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均可根据需要选择从E2、N2、W2、S2任一出站线出站;上述进站线(E1、N1、W1、S1)和出站线(E2、N2、W2、S2)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改变。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轨道网络还设置有超车道Z,不需要上下乘客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可直接通过超车道Z快速通过,不必进入主轨道。
进一步的,如图2、图9所示,所述轨道网络还设置有机库,用于列车的维护及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的存放。机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通过连通轨道连通,机库内的列车可通过连通轨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互通。
本发明的列车编排可以简化,可以以铁路主干线两头的中心城市作为大循环的起始终点,保持整条线路上的列车间隔一定距离以相同的平均速度同向循环运行,这样即可保证沿线各站每隔一定时间便有一辆列车通过,形成不间断的流水运行态势。以北京到上海为例,整条线路假设列车以250公里的平均速度运行,如果以间隔100公里的列车密度布置车辆,则1318公里的里程,上行和下行加起来共需约27辆列车,就可保证整条线路的各车站每隔24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通过,极大的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和频度,方便了乘客出行,消除乘车高峰所造成的交通拥堵。另外,还可大幅降低列车占用。目前京沪线每日开行列车353列,列车占用数量庞大,而全国目前开行的旅客列车数量大约为5000多列,资金占用额惊人,而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80%以上的车辆约4000多列可以节省下来,以每列均价1亿元计算,仅此一项可节约固定资产占用4000亿元左右。如果再考虑上取消固定式火车站给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利,其综合社会效益是相当惊人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列车在运行中的不停车上下乘客,大大提高了火车的运行效率;2、可以实现流水式上下乘客,大大增加了列车的乘客交换频次,缩短旅客的候车时间,消除乘车高峰,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铁路与城市之间的融合;3、大大提高了旅客乘车的便利性,消除了铁路旅客给城市带来的交通拥堵现象,将铁路交通与城市交通完美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4、节约了土地资源,消除了原来固定式车站的大量土地占用和房屋建设,将资金应用到更有实际价值的路轨建设上,即提高了城市的市内交通水平,也提高了铁路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扩展了铁路交通的覆盖范围;5流动火车站仅相当于流动的周转列车,制造成本低,且没有大量乘客滞留,便于管理;6、极大地增强了铁路运输的竞争能力,减少了公路运输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的社会建设要求;7、列车利用效率增高,可以大幅增加列车上下旅客的站点数量,甚至于可以做到站站上下旅客,从而可以减少每条线路上列车的总体运行数量,节约列车资金占用;8、本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以引领世界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产业融合升级,促进铁路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快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融合,拉动社会经济大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流动火车站与主干线运行中的列车对接并进行上下乘客交换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与流动火车站配套使用的轨道网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一种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的原理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5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6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G、列车;G-1、列车车厢;D、流动火车站;D-1、候车车厢;G-D、连接通道;A、主轨道;A1、主轨道Ⅰ;A2、主轨道Ⅱ;A3、主轨道Ⅲ;A4、主轨道Ⅳ;B、副轨道;B1、副轨道Ⅰ;B2、副轨道Ⅱ;B3、副轨道Ⅲ;B4、副轨道Ⅳ;C、城市轨道;C1、城市轨道Ⅰ;C2、城市轨道Ⅱ;C3、城市轨道Ⅲ;C4、城市轨道Ⅳ;E1、东进站线;E2、东出站线;W1、西进站线;W2、西出站线;S1、南进站线;S2、南出站线;N1、北进站线;N2、北出站线;T1、下行连通轨道;T2、上行连通轨道;Z、超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原理示意图1-2所示,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流动火车站D与列车G及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配合,可以接送旅客并与列车G运行中对接从而实现旅客的上下车及疏散,其特征在于:流动火车站D为一具有火车站功能的列车,可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周转功能。还配套有专用的轨道网络,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A、副轨道B、城市轨道C及三者之间的连通轨道(T1,T2),主轨道A包括主轨道ⅠA1、主轨道ⅡA2、主轨道ⅢA3、主轨道ⅣA4,副轨道B包括副轨道ⅠB1、副轨道ⅡB2、副轨道ⅢB3、副轨道ⅣB4,城市轨道C为环绕城市的轨道,包括城市轨道ⅠC1、城市轨道ⅡC2、城市轨道ⅢC3、城市轨道ⅣC4,A1-4和B1-4分别围成了2个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B1-4平行嵌套在A1-4内侧,使B1、B2、B3、B4分别与A1、A2、A3、A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同样地,C1-4也围成了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并平行嵌套在B1-4内侧,使C1、C2、C3、C4分别与B1、B2、B3、B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铁路主干线包括东进站线E1、东出站线E2、西进站线W1、西出站线W2、南进站线S1、南出站线S2、北进站线N1、北出站线N2,并分别与主轨道A1-4的四角相通,从而与流动火车站轨道网络的主轨道A连接起来,主轨道A作为铁路主干线的一部分可使来自各方向的列车G在此交汇,并与流动火车站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然后继续驶向下一车站。副轨道B与主轨道A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布置,副轨道B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流动火车站D实现与主干线运行列车G的对接并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从而实现主干线列车运行中的旅客上下车。其主要运行原理是:当流动火车站D运行在副轨道B上与主干线上运行的列车G并行时,二者可通过车辆控制指挥***相互协调使候车车厢D-1与列车车厢G-1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速同步前进,然后在相互正对的车门之间建立起连接通道G-D,从而将候车车厢D-1与列车车厢G-1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G-D迅速完成上下旅客的交换。旅客的上下车交换完成后,连接通道G-D被收起,主干线列车G继续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D则运载下车的乘客通过下行连通轨道T1从副轨道B进入城市轨道C,并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城市轨道C的各站点,与此同时,在沿线各站点收集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旅客收集完毕后,流动火车站D再通过上行连通轨道T2从城市轨道C返回副轨道B,进而与同步运行在主干线上的列车G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然后流动火车站D再运送下车旅客到城市轨道C,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
进入轨道网络的列车G及流动火车站D的运行方向需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则保持有序运行,可按图示箭头的标示沿逆时针方向行驶,从E1、N1、W1、S1进入车站轨道网络的列车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均可根据需要选择从E2、N2、W2、S2任一出站线出站。例如,当从南进站线S1来的列车进入轨道网络后,可通过主轨道A1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进入西出站线W2向西行驶;或者通过主轨道A1-2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进入北出站线N2向北行驶;或者通过主轨道A1-3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进入东出站线E2向东行驶;或者通过A1-4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进入南出站线S2向南行驶。
进一步的,上述组合***还设置有机库,用于流动火车站和列车的维护及驻留,还可作为流动火车站和始发列车的待发车区域。机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通过连通轨道连通,机库内的列车可通过连通轨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互通。
进一步的,上述城市轨道C可以与副轨道B合并,从而使副轨道B兼具原来城市轨道C所承担的功能,已节约轨道投资。
进一步的,上述进站线(E1、N1、W1、S1)和出站线(E2、N2、W2、S2)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改变。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流动火车站,该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的一端具有回转中心并与流动火车站铰接,连接通道在回转驱动力作用下可绕回转中心旋转,从而使连接通道可以收起和释放;当连接通道收起并达到完全收起位置时,连接通道沿纵向隐藏在流动火车站车厢侧面的凹槽内,并使连接通道的外侧面与流动火车站车厢的外侧面平齐;当连接通道从完全收起位置开始释放并达到完全释放位置时,连接通道围绕回转中心旋转90º达到与车厢侧面垂直的状态,此时连接通道的外端口可与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实施例3:
如图4-6所示,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是实施例1中图2所示轨道网络的变通,将城市轨道C合并到副轨道B,使副轨道B兼具原来城市轨道C所承担的功能,从而代替并省去上述城市轨道以节约轨道投资。本实施例中,图4的副轨道作为一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图5-6则通过副轨道将相邻紧密相连的几个比较靠近的城市串通起来,形成一个大都市圈,作为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从而共享流动火车站,既能通过副轨道完成与主干线过往列车之间的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还可以通过副轨道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及上车旅客的收集,从而代替并省去城市轨道C以节约轨道投资;图4的主轨道和副轨道之间还设置了连通轨道(T1,T2),从而还可使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副轨道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该轨道网络与前述轨道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轨道网络还设置有超车道Z,不需要上下乘客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可直接通过超车道Z快速通过,不必进入主轨道。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该轨道网络仅设置主轨道和连通轨道(T1,T2),城市轨道C可借用现有的城市轨道网络,并通过连通轨道(T1,T2)与主轨道连通。该轨道网络适用于仅有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而没有过往列车的车站,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可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C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T1,T2)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实施例6:
如图9所示,,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该轨道网络设置主轨道、副轨道、城市轨道C、连通轨道(T1,T2)和机库,城市轨道C可借用现有的城市轨道网络,并通过连通轨道(T1,T2)与主轨道、副轨道及机库连通。该轨道网络可使流动火车站通过副轨道与过往列车对接,而对于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可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C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T1,T2)完成相应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显而易见,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做出种种变化,例如:轨道网络的布置方式、轨道数量的变化、流动火车站连接通道的设置方式等。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图、实施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列流动火车站,流动火车站为一可运行在配套轨道网络上的、具有类似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功能的火车,与过往的列车及配套的轨道网络配合,可以代替目前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完成旅客的接送,并兼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在疏散下车的乘客到轨道网络各站点的同时,收集需要乘火车旅行的乘客,完成进站检票工作,进而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与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的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在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门之间建立起可供旅客行走的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上下客车厢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连接通道被收起,主干线的过往列车继续向前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从而将旅客输送到城市的不同地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轨道网络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与下一辆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对于终到列车,该终到列车可不必与流动火车站对接而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进入配套的轨道网络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并按照时间安排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准备返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其特征在于:配套的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和副轨道,还可再包括城市轨道;主轨道、副轨道和城市轨道三者之间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连通轨道互联在一起;主轨道与铁路主干线相通,并作为铁路主干线的一部分可使来自各方向的主干线列车在此交汇;副轨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主轨道间隔一定距离并排平行布置,并排平行布置的目的是帮助运行在副轨道上的流动火车站实现与运行在主轨道上的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会合且在同步同速并行运动中对接,进而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及疏散;城市轨道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流动火车站将下车的乘客从副轨道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并与此同时,收集城市轨道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其主要运行原理为:在铁路控制***的统一调度下,流动火车站按照指令及时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运行在副轨道上并与主干线上开来的及时到达主轨道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在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门之间建立起可供旅客行走的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上下客车厢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迅速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连接通道被收起,主干线过往列车继续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运载下车的旅客通过副轨道与城市轨道之间的连通轨道进入城市轨道网络,并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通过城市轨道与副轨道之间的连通轨道准时进入副轨道,与及时到达主轨道的主干线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对于终到列车,该终到列车可不必与流动火车站对接而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通过连通轨道从主轨道上进入城市轨道网络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并按照时间安排收集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准备返程;始发列车则可以在铁路控制***的指令下,通过连通轨道进入主轨道上开始旅程;副轨道也可以作为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从而使流动火车站既能通过副轨道完成与主干线过往列车之间的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还可以通过副轨道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及上车旅客的收集,从而代替并省去上述城市轨道以节约轨道投资;作为特例,对于仅有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而没有过往列车的车站,该轨道网络可以不必设置副轨道,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3.一种流动火车站,与火车及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配合,可以接送疏散旅客并与运行中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对接从而实现旅客的上下车,其特征在于:该流动火车站为一可运行在轨道上的、具有类似固定式客运火车站功能的火车,并兼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可在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内移动;流动火车站与主干线列车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可以释放和收起的人行连接通道,当流动火车站与运行中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对接时,可以释放连接通道从而将流动火车站与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流动火车站可以按照铁路控制***的指令,在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上,以一定的速度在既定的时间与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及时准确地在设定的会合点会合并行,通过相互的协调使二者对应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正对,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同速并行前进,同时释放人行连接通道,从而将二者之间的相互正对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连通,进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一步,收起连接通道,主干线的过往列车继续向前运行奔向下一站,而流动火车站则将下车的乘客输送到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的各站点,从而将旅客输送到城市的不同地方;与此同时,流动火车站收集轨道网络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之后,流动火车站再根据铁路控制***的指令,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与下一辆过往列车进行对接,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的一端可以设置成具有回转中心并与流动火车站铰接的结构,连接通道在回转驱动力作用下可绕回转中心旋转,从而使连接通道可以收起和释放;当连接通道收起并达到完全收起位置时,连接通道沿纵向隐藏在流动火车站车厢侧面的凹槽内,并使连接通道的外侧面与流动火车站车厢的外侧面平齐;当连接通道从完全收起位置开始释放并达到完全释放位置时,连接通道围绕回转中心旋转90º达到与车厢侧面垂直的状态,此时连接通道的外端口可与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火车站的人行连接通道为横向可伸缩的装置,伸缩方向垂直于流动火车站车厢纵向;当连接通道完全收起时,连接通道可缩进流动火车站的车厢内;当连接通道完全释放时,连接通道则可抵近主干线过往列车的上下客车厢的车门并与其连通,从而通过该连接通道实现上下车旅客的交换。
6.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和副轨道,还可再包括城市轨道;主轨道、副轨道和城市轨道三者之间可以通过连通轨道互联在一起;主轨道与铁路主干线相通,并作为铁路主干线的一部分可使来自各方向的主干线列车在此交汇;副轨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主轨道间隔一定距离并排平行布置,并排平行布置的目的是帮助运行在副轨道上的流动火车站实现与运行在主轨道上的来自主干线的过往列车会合且在同步并行运动中对接进而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及疏散;城市轨道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流动火车站将下车的乘客从副轨道输送到城市轨道网络的各站点,并与此同时,收集城市轨道沿线各站点需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完成旅客的进站检票工作;副轨道也可以作为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修建,从而使流动火车站既能通过副轨道完成与主干线过往列车之间的上下车旅客的交换,还可以通过副轨道完成下车旅客的疏散及上车旅客的收集,从而代替并省去上述城市轨道以节约轨道投资;作为特例,对于仅有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而没有过往列车的车站,该轨道网络可以不必设置副轨道,终到列车和始发列车可直接作为流动火车站使用,直接通过主轨道和城市轨道及二者之间的连通轨道完成旅客的上下车并疏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网络包括主轨道(A)、副轨道(B)、城市轨道(C)及三者之间的连通轨道,主轨道(A)包括主轨道Ⅰ(A1)、主轨道Ⅱ(A2)、主轨道Ⅲ(A3)、主轨道Ⅳ(A4),副轨道(B)包括副轨道Ⅰ(B1)、副轨道Ⅱ(B2)、副轨道Ⅲ(B3)、副轨道Ⅳ(B4),城市轨道(C)为环绕城市的轨道,包括城市轨道Ⅰ(C1)、城市轨道Ⅱ(C2)、城市轨道Ⅲ(C3)、城市轨道Ⅳ(C4),(A1-4)和(B1-4)分别围成了2个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B1-4)平行嵌套在(A1-4)内侧,使(B1)、(B2)、(B3)、(B4)分别与(A1)、(A2)、(A3)、(A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同样地,(C1-4)也围成了4角平滑过渡的封闭四边形并平行嵌套在(B1-4)内侧,使(C1)、(C2)、(C3)、(C4)分别与(B1)、(B2)、(B3)、(B4)一一对应并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设置;铁路主干线包括东进站线(E1)、东出站线(E2)、西进站线(W1)、西出站线(W2)、南进站线(S1)、南出站线(S2)、北进站线(N1)、北出站线(N2),并分别与主轨道(A1-4)的四角相通,从而与流动火车站轨道网络的主轨道(A)连接起来;进入轨道网络的列车(G)及流动火车站(D)的运行方向需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则保持有序运行,从(E1)、(N1)、(W1)、(S1)进入车站轨道网络的列车完成上下车旅客的交换后,均可根据需要选择从(E2)、(N2)、(W2)、(S2)任一出站线出站;上述进站线(E1、N1、W1、S1)和出站线(E2、N2、W2、S2)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网络还设置有超车道Z,不需要上下乘客的主干线过往列车可直接通过超车道Z快速通过,不必进入主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的流动火车站为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该组合***的轨道网络为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一种与流动火车站配套的轨道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流动火车站及其配套轨道网络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机库,用于流动火车站和列车的维护及驻留,机库可通过连通轨道与主轨道、副轨道及城市轨道之间互通。
CN201610516356.XA 2016-07-04 2016-07-04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Pending CN106043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6356.XA CN106043315A (zh) 2016-07-04 2016-07-04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CN201611248699.9A CN106585643A (zh) 2016-07-04 2016-12-29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6356.XA CN106043315A (zh) 2016-07-04 2016-07-04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3315A true CN106043315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20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6356.XA Pending CN106043315A (zh) 2016-07-04 2016-07-04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CN201611248699.9A Pending CN106585643A (zh) 2016-07-04 2016-12-29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8699.9A Pending CN106585643A (zh) 2016-07-04 2016-12-29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04331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105A (zh) * 2017-10-09 2018-01-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不停车乘车***
CN108909769A (zh) * 2018-08-22 2018-11-30 王成帅 一种分散站台式列车运行***
CN109017863A (zh) * 2018-08-22 2018-12-18 王成帅 一种分散站台式列车运行方法
CN110606101A (zh) * 2018-06-14 2019-12-24 彭龙 一种实现轨道列车全程高速的方案
CN115230744A (zh) * 2021-04-22 2022-10-25 康保安防***(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装的火车站雨棚及其集成式乘客引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948B (zh) * 2018-07-24 2023-06-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冷链物流火车对火车的固定式可升降旋转保温对接***
CN109532865A (zh) * 2018-11-21 2019-03-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
CN110304077A (zh) * 2019-07-31 2019-10-08 温金龙 小型智能化立体交通轨道
CN110979385A (zh) * 2019-12-04 2020-04-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铁不停车上下客的运行***
CN111260190B (zh) * 2020-01-09 2023-07-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铁路区段的客流密度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CN111899354A (zh) * 2020-07-16 2020-11-06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换乘岛的车站进站***
CN11431290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乔庆鸣 一种高铁动车运行车厢及运行***
CN115329417B (zh) * 2022-03-30 2024-06-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枢纽列流图编制方法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1859B3 (fr) * 2002-07-04 2004-04-30 Edmond Louis Joseph Vuillemin Projet de conception des futures gares ferroviaires
CN1636811A (zh) * 2003-12-29 2005-07-13 张国成 一种3环城市地铁线
CN101628583B (zh) * 2009-08-18 2011-03-30 王弘 高速全自动全闭合轨道列车公共交通网络化***
CN102114850A (zh) * 2011-01-28 2011-07-06 袁国庆 列车到站不停车能上下乘客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52578A (zh) * 2013-11-20 2014-02-05 中北大学 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
CN104773186A (zh) * 2014-01-14 2015-07-15 黄金富知识产权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可中途不停站转移乘客到另一列车的方法和相应铁路***
CN103935382A (zh) * 2014-05-09 2014-07-23 陈传生 一种城铁及其工作方法
CN105539499A (zh) * 2016-02-03 2016-05-04 张晓华 一种不停车上下客***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105A (zh) * 2017-10-09 2018-01-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不停车乘车***
CN110606101A (zh) * 2018-06-14 2019-12-24 彭龙 一种实现轨道列车全程高速的方案
CN108909769A (zh) * 2018-08-22 2018-11-30 王成帅 一种分散站台式列车运行***
CN109017863A (zh) * 2018-08-22 2018-12-18 王成帅 一种分散站台式列车运行方法
CN115230744A (zh) * 2021-04-22 2022-10-25 康保安防***(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装的火车站雨棚及其集成式乘客引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5643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315A (zh) 流动火车站、与其配套的轨道网络及二者的组合***
CN104908753B (zh) 大运能直达轨交***
CN101628583B (zh) 高速全自动全闭合轨道列车公共交通网络化***
CN102708681B (zh) 一种城市智能交通运输***及其运行方法
CN101480954A (zh) 采用流动车站***沿途不停站的高速铁路***
CN103171563A (zh) 一种轨道式快速交通运载***及其运载方法
CN105292132A (zh) 对接式轨道交通***及运行方法
CN102602433B (zh) 轨道交通合分联运方法
CN107618514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离线式车站以及轨道交通***
CN105696821A (zh) 一种公交通行方法
CN106758610A (zh) 城市轨道公交立体交通***
CN104875747B (zh) 轨道交通线
CN107856675B (zh) 一种动车运用所***控制方法
Li et al. Applicative suburban line pattern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CN109017863A (zh) 一种分散站台式列车运行方法
CN107878469B (zh) 一种动车运用所***
CN101830229A (zh) 一种地下管道交通***
CN111231993B (zh) 一种基于灵活编组的区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CN103481894A (zh) 恒速环绕传输***的列车
CN107472257A (zh) 一种连续型组合式公交车及其运行方案
CN102114845A (zh) 双层轨立体快速交通***
CN111634296B (zh) 跨坐式单轨配线***及运行方法
CN110116093A (zh) 一种高铁站台地下式中转装置及货运方法
CN212125100U (zh)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台二线快速换乘结构
CN212125099U (zh)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二台四线快速换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