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424B - 前围罩构造 - Google Patents

前围罩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424B
CN105899424B CN201480072913.2A CN201480072913A CN105899424B CN 105899424 B CN105899424 B CN 105899424B CN 201480072913 A CN201480072913 A CN 201480072913A CN 105899424 B CN105899424 B CN 105899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
abutting part
front screen
wall cover
fron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2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9424A (zh
Inventor
高桥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9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9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在前围罩主体(20)的车身后方侧的缘上形成有外侧玻璃抵接部(40)和内侧玻璃抵接部(50),其中,该外侧玻璃抵接部(40)与前窗玻璃(14)的外表面平行且紧贴该前窗玻璃(14)的外表面,该内侧玻璃抵接部(50)具有按压前窗玻璃(14)的内表面的唇。唇(60)呈折曲形状或者弯曲形状,将该折曲形状的折曲点(P1)或者弯曲形状的弯曲点(P2)作为边界,唇(60)由基端侧的第一唇部(61)和前端侧的第二唇部(62)构成。

Description

前围罩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前窗玻璃的下端的前围罩构造。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前窗玻璃具有下端通过位于仪表盘面板的上部的前围罩支承的构造。作为关于由前围罩实现的前窗玻璃的支承构造的现有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那样,在前围罩主体的车身后方侧的缘上形成有大致凹部状的前窗玻璃***部。当在该***部中***前窗玻璃时,前窗玻璃的内表面通过唇被按压向前窗玻璃的外表面,前窗玻璃的外表面与外侧玻璃抵接部紧贴。由此,前窗玻璃的下端以被夹入的方式被支承。
这样的前围罩主体能够通过使树脂流入模具的树脂成型而成型。在对前围罩主体进行成型时,存在多个模具边界和与唇的顶端对应的部位一致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在模具的边界渗出一部分熔融树脂。由于模具的边界部分连续地成型,所以在唇的顶端线状地形成有渗出的树脂。通过从模具的边界部分渗出的树脂而形成的线被称为分型线。由于与其他部位相比分型线厚度薄,所以存在被急剧地固化而与其他部位相比硬度变高的情况。希望抑制由这样的硬度高的部位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按压。
在此,为了抑制由分型线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按压,能够考虑在分型线与前窗玻璃之间配置缓冲件。然而,当配置缓冲件时,部件件数变多。关于这一点谋求改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前围罩构造,其部件件数少并且能够抑制由唇的前端部分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按压。
根据本发明,前围罩构造具有与构成车辆的乘员室的前壁的仪表盘面板的上部连接、并且与前窗玻璃的下端相连的长条状的前围罩主体,上述前围罩构造形成有形成于上述前围罩主体的车身后方侧的缘上的外侧玻璃抵接部和内侧玻璃抵接部,其中,该外侧玻璃抵接部与前窗玻璃的外表面平行且紧贴该前窗玻璃的外表面,该内侧玻璃抵接部具有按压上述前窗玻璃的内表面的唇,其特征在于,上述唇形成于上述内侧玻璃抵接部的顶端,且呈向上凸的、折曲形状或者弯曲形状,将上述唇的折曲形状的折曲点或者弯曲形状的弯曲点作为边界部,上述唇由基端侧的第一唇部和前端侧的第二唇部构成,上述第二唇部将上述第一唇部作为基准,从上述边界部朝向前端,且朝向从上述前窗玻璃离开的方向。
优选的是,在上述外侧玻璃抵接部与上述内侧玻璃抵接部之间***了上述前窗玻璃的状态下,上述第二唇部从上述前窗玻璃离开。
优选的是,将上述唇延伸的方向作为基准,上述第一唇部的长度比上述第二唇部的长度长。
优选的是,上述外侧玻璃抵接部的一部分被薄壁化。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唇呈折曲形状或者弯曲形状,将该折曲形状的折曲点或者弯曲形状的弯曲点作为边界部,唇由基端侧的第一唇部和前端侧的第二唇部构成。而且,第二唇部将第一唇部作为基准,从边界部朝向前端、且朝向从前窗玻璃离开的方向而形成。
当在具有这样的唇的前围罩主体中***前窗玻璃时,与第二唇部的前端相比根基侧的部分与前窗玻璃接触。即,能够避开硬度最高的前端部分而按压前窗玻璃。另外,也存在第二唇部整体的面与前窗玻璃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第二唇部的前端也与前窗玻璃接触,但由于也包含其他部位而与前窗玻璃接触,所以与仅通过前端按压前窗玻璃的情况相比,向前窗玻璃的碰触变得柔软。
由此,本发明的由唇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接触成为由比前端柔软的点进行的按压,或者由面进行的按压。即,能够抑制由硬度高的部位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按压。此时,不需要在唇的周边或前窗玻璃的端部配置缓冲材料,能够防止部件件数的增加。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玻璃抵接部中***了前窗玻璃的状态下,第二唇部从前窗玻璃离开。即,在唇整体之中,硬度最高的第二唇部的前端不会按压前窗玻璃。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由硬度高的部位进行的对前窗玻璃的按压。
而且,在本发明中,将唇延伸的方向作为基准,唇的第一唇部的长度比第二唇部的长度长。即,第一唇部的长度比唇整体的长度的一半长。当第一唇部的长度过短时,第一唇部几乎不变形,变得难以将前窗玻璃***。然而,若对第一唇部确保上述规定的长度,则第一唇部在将前窗玻璃***时大幅度变形,能够将前窗玻璃容易地***。而且,通过确保规定的长度,也能够在***了前窗玻璃后得到适度的反作用力。其结果,在保持玻璃的基础上,能够兼具前窗玻璃的易***性以及确保针对前窗玻璃的保持力。
而且,在本发明中,外侧玻璃抵接部的一部分被薄壁化。因此,外侧玻璃抵接部将该部分作为起点而容易折曲。外侧玻璃抵接部的前端通过其自重倚靠于前窗玻璃,相对于前窗玻璃外表面的跟随性得到提高。由此,抑制前窗玻璃与外侧玻璃抵接部之间的间隙或变形等的产生,彼此的紧贴度提高,且雨水难以浸透。另外,通过紧贴度的提高而增加一体感,外观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前围罩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是2-2线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内侧玻璃抵接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前围罩构造的作用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前围罩构造的作用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前围罩构造的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说明中,左右是指将车辆的乘员作为基准的左右,前后是指将车辆的行进方向作为基准的前后。另外,图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左,R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
<实施例1>
首先,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参照图1。在车辆10的前部,在车宽方向范围内设置有将乘员室Vi与发动机室Er分隔的仪表盘面板12。在该仪表盘面板12的上部,在车宽方向范围内连接有树脂制的前围罩主体20。通过前围罩主体20支承有前窗玻璃14的下端。在前围罩主体20的前方,能够摆动地设置有能够对发动机室Er的上方进行开闭的发动机罩16。
仪表盘面板12由如下部件构成:构成乘员室Vi的前壁的仪表盘下面板12a;与该仪表盘下面板12a的上部接合且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仪表盘上面板12b;和与该仪表盘上面板12b的端部接合且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仪表盘盖板12c。
前围罩主体20为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型的树脂成型品,在车宽中央附近,形成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格栅部21。在格栅部21的左右安装有喷洗器喷嘴18、18。喷洗器喷嘴18、18是喷射用于清洗前窗玻璃14的喷洗器液的部件。在前围罩主体20的车身后方侧的缘上,一体地形成有从车外侧以及车内侧夹住前窗玻璃14的下端的、外侧玻璃抵接部40以及内侧玻璃抵接部50。
外侧玻璃抵接部40在车宽方向大致整个宽度范围内连续地形成,并与前窗玻璃14的车外侧的面相接触。内侧玻璃抵接部50断续地形成于多个位置,且与前窗玻璃14的车内侧的面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共计11个内侧玻璃抵接部50形成于前围罩主体20。关于外侧玻璃抵接部40以及内侧玻璃抵接部50将在后详细地叙述。
参照图2。使仪表盘下面板12a与仪表盘上面板12b的形成于各自的端部的凸缘30、31重合并通过点焊接合。同样地,也使仪表盘上面板12b与仪表盘盖板12c的凸缘32、33通过点焊接合。
在前围罩主体20的下部一体地形成有朝后方开口的凹部状的***部22。该***部22被***仪表盘盖板12c的凸缘34,与此同时,将前窗玻璃14的下端嵌入外侧玻璃抵接部40以及内侧玻璃抵接部50,从而将前围罩主体20安装于车辆10。在前围罩主体20的前端部,在车宽方向整个宽度范围内安装有密封条23。当发动机罩(图1,附图标记16)被关闭时,密封条23与发动机罩(图1,附图标记16)紧贴,防止雨水等的侵入。
参照图3以及图4。外侧玻璃抵接部40由如下部件构成:主体部41;从该主体部41向后方一体地延伸且形成为薄壁的薄壁部42;和从该薄壁部42一体地向后方延伸且与前窗玻璃14(参照图1)抵接的外侧抵接片43。在主体部41的下部粘贴有抑制水的侵入并且构成前窗玻璃14的缓冲件的海绵24。
内侧玻璃抵接部50由如下部件构成:从外侧玻璃抵接部40的下部朝向斜下后方形成的基部51;从该基部51向后方延伸的柱部52;从该柱部52的端部向外侧玻璃抵接部40形成的卡爪部53;和形成在该卡爪部53的前端的唇60。
唇60呈折曲形状(大致V字状),将该折曲形状的折曲点P1作为边界,唇60由基端侧的第一唇部61和前端侧的第二唇部62构成。在***前窗玻璃14之前,第二唇部62将第一唇部61作为基准而从折曲点P1(边界部)向前端、且向接近外侧玻璃抵接部40的方向形成。
在此,也一并参照图1。在前围罩主体20的制造工序中,当考虑从前围罩主体20的模具的易取出性等时,存在以下情况:模具的边界在与唇60的前端60a对应的部位一致,从模具取出时,在唇60的前端60a形成分型线。由于其薄度的原因,分型线迅速地固化,且硬度变高。因此,存在唇60的前端60a比其他部位硬度变高的情况。接下来,关于由唇60进行的对前窗玻璃14的按压进行说明。
参照图5。当前窗玻璃14***前围罩主体20时,唇60将第一唇部61的基端部分作为起点而向下方折曲。前窗玻璃14的内表面14a通过折曲的唇60的反作用力而被按压。通过唇60按压回的前窗玻璃14与设置于前窗玻璃14与外侧玻璃抵接部40之间的海绵24紧贴。
如上述那样,由于唇60形成为折曲形状,所以按压前窗玻璃14的部位不是唇60的前端60a,而是第一唇部61与第二唇部62的折曲点P1。即,能够避开硬度最高的唇60的前端60a,通过比前端60a柔软的部位来按压前窗玻璃14。因此,不需要在唇60与前窗玻璃14之间配置缓冲件。其结果,能够防止部件件数的增加。
另外,将唇60延伸的方向作为基准,第一唇部61的长度比第二唇部62的长度长。即,第一唇部61的长度比唇60的整体长度的一半长。假设第一唇部61的长度过短,则第一唇部61几乎不变形,难以将前窗玻璃14***。然而,如果对第一唇部61确保上述规定的长度,则第一唇部61在将前窗玻璃14***时大幅度变形,能够将前窗玻璃14容易地***。而且,通过确保规定的长度,在前窗玻璃14被***之后,也能够得到适度的反作用力。
从以上叙述得以明确,如果第一唇部61的长度比唇60的整体长度的一半长,则能够兼具前窗玻璃14的易***性以及确保由唇60进行的针对前窗玻璃14的保持力。
另外,外侧玻璃抵接部40的一部分被薄壁化。因此,外侧玻璃抵接部40将薄壁部42作为起点而容易折曲。作为外侧玻璃抵接部40的前端的外侧抵接片43通过其自重而倚靠于前窗玻璃14的外表面14b。其结果,外侧玻璃抵接部40相对于前窗玻璃14的跟随性得到提高。由此,前窗玻璃14与外侧玻璃抵接部40的紧贴度提高,间隙或变形等的产生被抑制,彼此的紧贴度提高,雨水难以浸透。而且,通过紧贴度的提高而一体感增加,外观性也提高。
另外,关于外侧抵接片43,其与薄壁部42连接的部位最薄,且以随着朝向前端(后方)而连续地变厚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外侧抵接片43的前端43a的重量比薄壁部42侧的重量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跟随性,抑制雨水等的侵入。
<实施例2>
接下来,基于图6对实施例2的唇60A进行说明。
根据从第一唇部61A的基端朝向前端的方向的采取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唇部61A的长度的采取方式不同,也存在在外侧玻璃抵接部40与唇60A之间***前窗玻璃时,第二唇部62A整体的面(第二唇部62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前窗玻璃14接触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硬度高的第二唇部62A的前端也与前窗玻璃14接触,但也包含其他部位而与前窗玻璃14接触。因此,与仅通过前端按压前窗玻璃14的情况相比,第二唇部62A与前窗玻璃14的碰触变得柔软。即,通过使硬度高的唇60A的前端60a以外的部位也与前窗玻璃14接触来增大接触面积,能够得到本发明规定的效果。
<实施例3>
接下来,基于图7对实施例3的唇60B进行说明。
唇60B的形状构成圆弧那样的弯曲形状(大致U字状)。当如实施例1的唇60那样将第一唇部61以及第二唇部62设为折曲形状时,在其边界形成角,通过该角而按压前窗玻璃14。另一方面,第一唇部61B以及第二唇部62B均为弯曲形状。因此,构成由将弯曲点P2作为中心的曲面进行的按压,由唇60B进行的对前窗玻璃14的碰触变得柔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本发明规定的效果。
此外,外侧玻璃抵接部40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材料而进行一体地成型的双色成型而形成。如果外侧玻璃抵接片43由比主体部41柔软的材料形成,则外侧玻璃抵接片43相对于前窗玻璃14的紧贴性提高。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前围罩构造适用于乘用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
12…仪表盘面板
14…前窗玻璃
20…前围罩主体
40…外侧玻璃抵接部
42…薄壁部
50…内侧玻璃抵接部
60、60A、60B…唇
61、61A、61B…第一唇部
62、62A、62B…第二唇部
Vi…乘员室
P1…折曲点(边界部)
P2…弯曲点(边界部)。

Claims (5)

1.一种前围罩构造,具有与构成车辆的乘员室的前壁的仪表盘面板的上部连接、并且与前窗玻璃的下端相连的长条状的前围罩主体,
所述前围罩主体形成有形成于所述前围罩主体的车身后方侧的缘上的外侧玻璃抵接部和内侧玻璃抵接部,其中,该外侧玻璃抵接部与前窗玻璃的外表面平行且紧贴该前窗玻璃的外表面,该内侧玻璃抵接部具有按压所述前窗玻璃的内表面的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玻璃抵接部由如下部件构成:从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的下部朝向斜下后方形成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后方延伸的柱部;从所述柱部的端部向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形成的卡爪部;和形成在所述卡爪部的前端的所述唇,
所述唇呈向上凸的、折曲形状或者弯曲形状,
将所述唇的折曲形状的折曲点或者弯曲形状的弯曲点作为边界部,所述唇由基端侧的第一唇部和前端侧的第二唇部构成,
在***所述前窗玻璃之前,所述第二唇部的前端形成在接近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的方向,
在***所述前窗玻璃之后,所述第二唇部将所述第一唇部作为基准,从所述边界部朝向前端,且朝向从所述前窗玻璃离开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罩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与所述内侧玻璃抵接部之间***了所述前窗玻璃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唇部从所述前窗玻璃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围罩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唇延伸的方向作为基准,所述第一唇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唇部的长度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围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的一部分被薄壁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围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玻璃抵接部的一部分被薄壁化。
CN201480072913.2A 2013-11-11 2014-11-07 前围罩构造 Active CN105899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3083 2013-11-11
JP2013-233083 2013-11-11
PCT/JP2014/079608 WO2015068814A1 (ja) 2013-11-11 2014-11-07 カウル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424A CN105899424A (zh) 2016-08-24
CN105899424B true CN105899424B (zh) 2019-07-12

Family

ID=5304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2913.2A Active CN105899424B (zh) 2013-11-11 2014-11-07 前围罩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6426B2 (zh)
JP (1) JP6155343B2 (zh)
CN (1) CN105899424B (zh)
BR (1) BR112016010675B1 (zh)
WO (1) WO20150688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8296B2 (ja) * 2017-04-28 2023-11-13 Agc株式会社 カウルルーバとモール付き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との連接構造
JP6577551B2 (ja) * 2017-10-23 2019-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8111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支承部结构
CN101786472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围上盖板的安装结构
CN102001364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罩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69B2 (ja) * 1985-04-27 1995-0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US4750780A (en) 1985-04-23 1988-06-1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ash panel configur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JP3778049B2 (ja) 2001-10-19 2006-05-2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ウィンドサイドモールとカウルルーバの接続構造
US7182397B1 (en) * 2006-01-13 2007-02-27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Automotive cowl cover
JP4420403B2 (ja) * 2006-02-22 2010-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ウル構造
JP2009262763A (ja) * 2008-04-25 2009-11-12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ウルルーバ
JP4820476B2 (ja) 2008-11-04 2011-11-24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5607334B2 (ja) 2009-10-14 2014-10-1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US8641130B2 (en) * 2011-09-23 2014-02-04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cowl cover
US8567851B2 (en) * 2011-09-23 2013-10-29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cowl co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8111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支承部结构
CN101786472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围上盖板的安装结构
CN102001364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罩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6426B2 (en) 2017-10-24
WO2015068814A1 (ja) 2015-05-14
BR112016010675A8 (pt) 2022-10-04
JPWO2015068814A1 (ja) 2017-03-09
US20160280275A1 (en) 2016-09-29
CN105899424A (zh) 2016-08-24
BR112016010675B1 (pt) 2023-01-17
JP6155343B2 (ja) 201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10308B2 (ja) ガラスラン
EP1914100A1 (en) Window frame for a vehicle door
EP1918141B1 (en) Door trim for vehicle
CN110171483A (zh) 车辆侧部结构
CN103660876B (zh) 车辆用车门
JP2013512152A (ja) 乗り物の改良されたシ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またはその製造方法
JP4572883B2 (ja) 内装用パネル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6504409B2 (ja) ガラスラン
JP5500099B2 (ja) 自動車用ウエストモールディング
CN105899424B (zh) 前围罩构造
CN207000131U (zh) 一种车门外水切结构
JP5110382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JPWO2014034232A1 (ja) モール付きガーニッシュ及び同搭載車両用ドア
JP2016215784A (ja) 車両用シール材
JP2018203058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6488678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の合わせ部構造
US8979182B2 (en)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roof device and weather strip for vehicle roof device
JP6020233B2 (ja) ピラートリム
WO2010050259A1 (ja) 固定窓のウィンドウモール
JP6352582B2 (ja) ドアサッシュ
JP5236763B2 (ja) 車両用ドア
JP2006088725A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2018171974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6096162B2 (ja) スライドドア用レールカバー構造
WO2016019827A1 (en) Encapsulation assembly and vehicle wind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