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4180B -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4180B
CN105874180B CN201680000446.1A CN201680000446A CN105874180B CN 105874180 B CN105874180 B CN 105874180B CN 201680000446 A CN201680000446 A CN 201680000446A CN 105874180 B CN105874180 B CN 105874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ore
radiator
cooling device
engin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4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4180A (zh
Inventor
中村荣士
笠原浩一
诹访野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4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4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air flow channels
    • F28D1/02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air flow channels with an air driv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4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engine or machine cool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91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冷却装置(30)具有: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风扇(32)、通风部(33)、封闭部(34)。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隔着规定空间(S1)并列配置。风扇(32)向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供给风。通风部(33)形成于规定空间(S1)的一部分并且使从风扇(32)供给的风通过。封闭部(34)由配置在通风部(33)以外的规定空间(S1)的封闭部件(35)形成。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液压挖掘机等作业车辆中,为了冷却发动机而设置冷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冷却装置中,公开了一种为了容易进行维护而并列配置多个散热器芯子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的冷却装置中,利用衬垫等封闭形成于相邻的散热器芯子之间的间隙,从而尽可能使由风扇供给的风通过散热器芯子,使热交换的效率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30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冷却装置中,存在由于因通过散热器芯子而进行热交换且变热的风使发动机机室内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到上述现有冷却装置的课题,能够抑制因热交换而变热的风所导致的部件温度上升的冷却装置及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的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风扇、通风部、封闭部。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以隔着规定空间并列的状态配置。风扇向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供给风。通风部形成在规定空间的一部分并且使从风扇供给的风通过。封闭部由配置在通风部以外的规定空间的封闭部件形成。
这样,没有利用封闭部件完全封闭第一散热器芯子与第二散热器芯子之间的规定空间而残留使风能够通过的通风部。因此,供给通过通风部而未通过散热器芯子的风,能够抑制该风所吹到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即,虽然存在因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被进行热交换而变热的风使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但是以使未通过散热器芯子的风吹到该部件的方式形成通风部,从而能够抑制对象部件的温度上升。
第二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第一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基础上,通风部形成在与由树脂形成的部件相对的位置。
由此,能够抑制由树脂形成的部件的温度上升。一般来说,对于树脂制的部件而言,由于存在若高温则产生变形等情况,所以不希望温度上升。因此,针对由树脂形成的部件,优选适用本发明。
第三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第一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基础上,封闭部件在沿规定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区间中以与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接触的状态配置。
由此,能够在规定空间的一部分的区间中形成封闭部,并且能够防止由风扇供给的风在该区间通过规定空间。
第四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第一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基础上,第一散热器芯子和第二散热器芯子沿水平方向并列配置。通风部形成在规定空间的作为长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比中央位置更靠上侧的位置,封闭部形成在通风部的下侧。
由此,能够抑制针对配置在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的排出风一侧的上部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第五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第二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基础上,风扇配置在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与部件之间。
由此,能够利用风扇,经由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吸入外部气体。
第六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第二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基础上,部件是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
由此,通过通风部的风能够吹到配置于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的排出风一侧的作为发动机的部件的空气滤清器,能够抑制空气滤清器的温度上升。
对于空气滤清器单体的情况而言,其温度与大气的温度相同,但是如果配置在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的排出风一侧,则因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被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大气,使其温度上升。但是,由于在与空气滤清器相对的位置形成通风部,所以未经由散热器芯子而通过通风部的风(大气)吹到空气滤清器,能够抑制空气滤清器的温度上升。
第七发明的作业车辆具有冷却装置、部件。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风扇、通风部、封闭部。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以隔着规定空间并列的状态进行配置。风扇向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供给风。通风部形成于规定空间的一部分并且使从风扇供给的风通过。封闭部由配置在通风部以外的规定空间的封闭部件形成。部件与通风部相对地配置,并且由树脂形成。
由此,通过通风部的风能够吹到配置于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的排出风一侧的部件,能够抑制由树脂形成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因热交换而变热的风所导致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冷却装置及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及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图2的发动机及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从车辆侧方观察图2的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2的BB′间的向视剖面图。
图6是图5的CC′间的向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
<1.结构>
(1-1.液压挖掘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00的图。该液压挖掘机100具有车辆主体1、作业装置4。
车辆主体1具有行驶体2和旋转体3。行驶体2具有一对走行装置2a、2b。各走行装置2a、2b具有履带2d、2e。利用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履带2d、2e,液压挖掘机100行驶。
旋转体3具有载置在行驶体2上的旋转框架10,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行驶体2旋转。在旋转体3的前部左侧位置且旋转框架10的上侧设置有作为驾驶室的驾驶舱5。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体结构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驾驶舱5的前后方向。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与驾驶舱5即旋转体3的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或者侧方是指车辆主体1的车宽方向。在图中,前后方向用箭头Y表示,左右方向用箭头X表示。另外,铅垂方向用箭头Z表示。
旋转体3具有:配置在旋转框架10上的发动机20、冷却发动机20的冷却装置30等。在驾驶舱5的后方的旋转体3的两侧面形成有通风口。在图1中,表示了形成于右侧面3a的通风口3b。用于冷却装置30的冷却的外部气体经由通风口3b吸入旋转体3内(参照箭头A)。吸入的外部气体从形成于左侧面的通风口向外部排出。另外,在旋转体3的发动机20及冷却装置30的后方设置有配重6。
作业装置4具有大臂7、小臂8、挖掘铲斗9,并且安装在旋转体3的前部中央位置。作业装置4配置在驾驶舱5的右侧。大臂7的基端部能够转动地与旋转体3连结。大臂7的前端部能够转动地与小臂8的基端部连结。小臂8的前端部能够转动地与挖掘铲斗9连结。
在旋转框架10与大臂7之间设置有大臂缸体13。在大臂7与小臂8之间设置有小臂缸体14。在小臂8与挖掘铲斗9之间设置有铲斗缸体15。大臂缸体13、小臂缸体14及铲斗缸体15都是液压缸。通过驱动这些液压缸使大臂7、小臂8及挖掘铲斗9转动,驱动作业装置4。由此,进行挖掘等作业。
(1-2.冷却装置30)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20及冷却装置30的立体图。图2是与图1相同地从右侧面3a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从车辆主体1的后方观察发动机20及冷却装置30的侧视图。图4是从右侧面3a侧观察发动机20及冷却装置30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通风口3b的内侧配置有发动机20,在通风口3b与发动机20之间配置有冷却装置30。
如图2~图4所示,冷却装置30具有散热器31、风扇32、通风部33、封闭部34。
(1-3.散热器31)
如图2及图4所示,散热器31具有外装框架40、第一散热器芯子41、第二散热器芯子42。
外装框架40沿箭头A方向观察呈大致方形,固定在旋转体3的内侧。外装框架40在上部具有上贮存箱43,在下部具有下贮存箱44。
第一散热器芯子41和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外形呈大致板状,并且在外装框架40的内侧隔着空间S1并列配置。详细地说,第一散热器芯子41具有受风一侧的第一风向面41a、排出风一侧的第一排风面41b(参照后述的图6)。第二散热器芯子42具有受风一侧的第二风向面42a、排出风一侧的第二排风面42b(参照后述的图6)。第一风向面41a及第二风向面42a分别与由风扇32吸入的风相对,并且以使第一风向面41a及第二风向面42a配置在大致同一面上的方式将第一散热器芯子41和第二散热器芯子42并列配置。此外,第一排风面41b和第二排风面42b也配置在大致同一面上。
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在车辆主体1中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第一散热器芯子41比第二散热器芯子42更配置于前侧。
如图4所示,空间S1被设置为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并列方向(参照箭头Y)的间隔狭窄、并且垂直于并列方向(参照箭头Y)的方向(参照箭头Z)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也是沿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主面(第一风向面41a、第二风向面42a、第一排风面41b、第二排风面42b)的方向。
(1-4.风扇32)
图5是图2的BB′之间的向视剖面图,是表示冷却装置30附近的图。
如图3及图5所示,风扇32配置在散热器31的内侧(也可以说是左侧)。如图5所示,风扇32具有支承框50、轴部51、叶片部52。
支承框50固定在旋转体3的内侧。
轴部51以垂直于第一风向面41a及第二风向面42a的方式能够沿送风方向(箭头A)旋转地配置于支承框50。在沿箭头A方向观察时,如图4所示,轴部51配置在散热器31的大致中央。
叶片部52安装于轴部51,利用轴部51的旋转而旋转,经由通风口3b(参照图1)及散热器31,将外部气体吸入旋转体3的内侧。
(1-5.通风部33、封闭部34)
封闭部34遮住由风扇32经由通风口3b吸入的空气。如图2及图4所示,封闭部34在空间S1由以与第一散热器芯子41和第二散热器芯子42接触的状态配置的封闭部件35形成。封闭部件35是例如海绵部件。
在此,如图4所示,将空间S1的上下方向的上端位置设为第一位置P1,将中央位置设为第二位置P2,将下端位置设为第三位置P3。
封闭部件35在空间S1中,从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第四位置P4配置至第三位置P3。这样,利用从第三位置P3配置至第四位置P4的封闭部件35形成封闭部34,如图4及图5所示,利用封闭部34遮挡经由通风口3b从外部吸入的风。在图4及图5中配置有封闭部件35的部分由阴影表示。
此外,图6是散热器31的图5中的CC′之间的向视剖面图。如图6所示,封闭部件35配置在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进深D的大致中央。另外,如图6所示,封闭部件35可以遍及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进深的整个区域地配置。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空间S1的从第一位置P1到第四位置P4之间没有配置封闭部件35。即,该从第一位置P1到第四位置P4的空间形成从外部吸入的风能够通过的通风部33。通风部33可以连通隔着散热器31的两侧的空间(供给风一侧的空间与排出风一侧的空间)。
(1-6.发动机20)
如图2所示,发动机20具有发动机主体21、空气滤清器22。发动机主体21具有缸体、缸盖等。空气滤清器22由树脂形成,去除供给到发动机主体21的空气的灰尘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20配置在风扇32的内侧。即,沿左右方向(箭头X方向),从右侧面3a依次并列配置散热器31、风扇32及发动机20,发动机20配置在排出散热器31的风的一侧的空间。
发动机主体21配置在下侧,在发动机主体21的上侧配置有空气滤清器22。发动机主体21在其与散热器3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中,如图4所示,以主要与散热器31的上下方向上的从位置P3到位置P4之间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空气滤清器22设置在与通风部33相对的位置,被配置为通过通风部33的风吹到其上。
<2.动作>
(2-1.向风扇供给的吸引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风扇32的旋转经由通风口3b吸入的空气向第一散热器芯子41的第一风向面41a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第二风向面42a吹,对在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内流动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
吸入空气因来自冷却水的热传递而温度上升至80~90°,并且经由风扇32向发动机20供给。在此,由于发动机主体21的温度为100度以上,所以即使是热的吸入空气也能够进行发动机主体21的冷却。另一方面,由于空气滤清器22是将大气向发动机主体21供给的装置,所以作为单体不发热,并由树脂形成。因此,不希望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之间形成有通风部33,通过通风部33的吸入空气吹向空气滤清器22。即,由于通过通风部33的吸入空气没有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所以与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空气相比,因散热器31导致的温度上升减少。通过该通风部33向排出散热器31的风的一侧送入的空气吹向与通风部33相对配置的空气滤清器22。
这样,由于温度上升少的空气吹向空气滤清器22,所以能够抑制因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空气导致的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
<3.特征等>
(3-1)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具有: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风扇32、通风部33、封闭部34。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以隔着空间S1(规定空间的一个例子)并列的状态配置。风扇32向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供给风。通风部33形成于空间S1的一部分,使从风扇32供给的风通过。封闭部34由配置在通风部33以外的空间S1的封闭部件35形成。
这样,没有利用封闭部件35全部封闭第一散热器芯子41与第二散热器芯子42之间的空间S1而残留风能够通过的通风部33。因此,通过通风部33而不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风向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排出风一侧的空间供给,能够抑制该风所吹到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即,存在因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被进行热交换而变热的风使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但是,由于以没有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风吹到该部件的方式形成通风部33,所以能够抑制对象部件的温度上升。
(3-2)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通风部33形成在与由树脂形成的空气滤清器22(部件的一个例子)相对的位置。
由此,能够抑制由树脂形成的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一般来说,对于树脂制的部件而言,由于存在若变为高温则产生变形等的情况,所以优选抑制温度上升。
即,通过通风部33的风能够吹到配置于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排出风一侧的作为发动机20的部件的空气滤清器22,并且能够抑制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
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与大气的温度相同,但是,如果配置在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内侧(排出风一侧的一个例子),则其温度会上升。这是因为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被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后的大气所导致的。但是,由于在与空气滤清器22相对的位置形成通风部33,所以未经由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而通过通风部33的风(大气)吹向空气滤清器22,能够抑制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
(3-3)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封闭部件35在沿空间S1的长度方向(参照箭头Z)的从第三位置P3到第四位置P4的区间(一部分的区间的一个例子)中以与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接触的状态配置。
由此,能够在空间S1的一部分的区间形成封闭部34,并且能够防止在该区间由风扇32供给的风通过空间S1。
(3-4)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第一散热器芯子41和第二散热器芯子42以沿水平方向并列的状态进行配置。通风部33形成在比作为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中央位置的一个例子)更靠上侧的位置。封闭部34形成于通风部33的下侧。
由此,能够抑制针对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排出风的一侧的空间内配置在上部的部件的温度上升。
(3-5)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风扇32配置在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与空气滤清器22(部件的一个例子)之间。
由此,能够利用风扇32经由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吸入外部气体。
(3-6)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00(作业车辆的一个例子)具有冷却装置30、空气滤清器22(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3及图4所示,冷却装置30具有: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风扇32、通风部33、封闭部34。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以隔着空间S1并列的状态配置。风扇32向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供给风。通风部33形成于空间S1的一部分,使从风扇32供给的风通过。封闭部34由配置于通风部33以外的空间S1的封闭部件35形成。空气滤清器22以与通风部33相对的方式配置,并且由树脂形成。
由此,通过通风部33的风能够吹到配置于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风的排出侧的作为发动机20的部件的空气滤清器22,并且能够抑制空气滤清器22的温度上升。
<4.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从右侧面3a的通风口3b按照散热器31、风扇32的顺序配置,但不限于此,可以逆顺序配置散热器31和风扇32。即,也可以按照通风口3b、风扇32、散热器31的顺序配置。
(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散热器31和风扇32相对地配置,但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此,由风扇32吸引的空气也可以通过管道等向散热器31供给。总之,只要利用风扇32向散热器31供给风即可。
(C)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从空间S1的作为上端位置的第一位置P1到第四位置P4形成有通风部3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空气滤清器22沿箭头A方向观察时配置在散热器31的中央附近的情况下,通风部33可以形成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通风部33的上侧与下侧双方形成封闭部34。
总之,只要以能够向抑制温度上升的对象部件供给不通过第一散热器芯子41及第二散热器芯子42的风的方式形成通风部33即可。
(D)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通风部33在空间S1仅设置在从第一位置P1到第四位置P4的一个区间,但也可以设置在多个区间。
(E)
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的空间S1以使其长度方向沿铅垂方向(箭头Z)延伸的方式形成,但是不限于沿铅垂方向,例如也可以使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即,第一散热器芯子41和第二散热器芯子42可以不在沿水平方向并列的状态下配置,例如可以在沿上下方向并列的状态下配置。
(F)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散热器芯子设置有两个,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G)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作为封闭部件的一个例子列举海绵,但不限于海绵,只要是能够遮挡风的部件即可。
(H)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30中,将发动机20的空气滤清器22作为温度抑制的对象部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空气滤清器22。而且,也可以不限于与发动机20关联的部件。
(I)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个例子使用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液压挖掘机,也可以适用于推土机、轮式装载机等。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具有能够抑制因热交换而变热的风所导致的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效果,能够适用于作业车辆等。
附图标记说明
30:冷却装置
31:散热器
32:风扇
33:通风部
34:封闭部
35:封闭部件
41:第一散热器芯子
42:第二散热器芯子
S1:空间(规定空间的一个例子)

Claims (5)

1.一种冷却装置,为冷却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其以隔着规定空间并列的状态配置;
风扇,其向所述第一散热器芯子及所述第二散热器芯子供给风;
通风部,其形成在所述规定空间的一部分,并且使从所述风扇供给的风通过;
封闭部,其由配置于所述通风部以外的所述规定空间的封闭部件形成;
所述通风部形成在所述规定空间的作为长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比中央位置更靠上侧的位置,
所述发动机具有发动机主体、去除供给到发动机主体的空气的灰尘的空气滤清器,所述发动机与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相对配置,
所述空气滤清器由树脂形成,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上侧,
所述通风部形成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部件在所述规定空间的沿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区间中以与所述第一散热器芯子及所述第二散热器芯子接触的状态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器芯子和所述第二散热器芯子以沿水平方向并列的状态配置,
所述封闭部形成在所述通风部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芯子及所述第二散热器芯子、与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
5.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却装置和由所述冷却装置冷却的发动机,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其以隔着规定空间并列的状态配置;
风扇,其向所述第一散热器芯子及所述第二散热器芯子供给风;
通风部,其形成在所述规定空间的一部分并且使从所述风扇供给的风通过;
封闭部,其由配置在所述通风部以外的所述规定空间的封闭部件形成,
所述通风部形成在所述规定空间的作为长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比中央位置更靠上侧的位置,
所述发动机具有发动机主体、去除供给到发动机主体的空气的灰尘的空气滤清器,所述发动机与第一散热器芯子及第二散热器芯子相对配置,
所述空气滤清器由树脂形成,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上侧,
所述通风部形成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对的位置。
CN201680000446.1A 2016-01-18 2016-01-18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Active CN105874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1270 WO2016104817A1 (ja) 2016-01-18 2016-01-18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4180A CN105874180A (zh) 2016-08-17
CN105874180B true CN105874180B (zh) 2019-12-31

Family

ID=5615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446.1A Active CN105874180B (zh) 2016-01-18 2016-01-18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02472B2 (zh)
JP (1) JP6110568B2 (zh)
KR (1) KR101808630B1 (zh)
CN (1) CN105874180B (zh)
DE (1) DE112016000003T5 (zh)
WO (1) WO2016104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8669B1 (ko) * 2016-08-29 2023-02-1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모듈
CN109072758A (zh) * 2017-04-04 2018-12-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作业车辆
DE102017208034B4 (de) * 2017-05-12 2022-02-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üssigkeitsgekühlt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ntlüftung
CN109986959B (zh) * 2019-03-08 2020-08-18 林小峰 一种高效电动汽车用电机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6936B2 (ja) * 1986-03-25 1995-12-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ラジエ−タ
JP3612835B2 (ja) 1996-01-18 2005-01-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の上部カバー構造
GB2336662B (en) * 1998-04-21 2002-04-10 Agco Gmbh & Co Vehicle cooling radiator arrangement
JP2005324758A (ja) * 2004-05-17 2005-11-24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熱交換器の配列構造
JP4475056B2 (ja) * 2004-08-12 2010-06-09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JP2007163050A (ja) 2005-12-15 2007-06-28 Komatsu Ltd ラジエータフレーム構造及び同構造を備えたモジュール式ラジエータ
JP4779641B2 (ja) * 2005-12-26 2011-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4467552B2 (ja) 2006-10-16 2010-05-2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WO2016006718A1 (ja) * 2015-08-24 2016-01-1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ハイブリッド作業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104817A1 (ja) 2017-04-27
US9802472B2 (en) 2017-10-31
WO2016104817A1 (ja) 2016-06-30
KR101808630B1 (ko) 2017-12-13
US20170203647A1 (en) 2017-07-20
JP6110568B2 (ja) 2017-04-05
CN105874180A (zh) 2016-08-17
DE112016000003T5 (de) 2016-12-01
KR20170087022A (ko)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180B (zh) 冷却装置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JP5160668B2 (ja) 油圧ショベル
JP4160454B2 (ja)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フード,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及び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WO2016006718A1 (ja) ハイブリッド作業車両
US20140224558A1 (en) Bulldozer
WO2010001629A1 (ja) 作業車両
JP2007055534A (ja) 冷却装置
JP4183584B2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JP2007032477A (ja) 車両
JP4430467B2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JP4387789B2 (ja)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
JP2009113744A (ja) 作業車両
JP2005133661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風ガイド、建設機械の冷却ファン駆動モータのサポート及び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CN102995671A (zh) 工程机械
JP6549895B2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JP6700113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2008296615A (ja) 建設機械
JP2004225625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JP2004353532A (ja) 作業機械
JP7272944B2 (ja) 作業用車両
JP2020157895A (ja) 作業車両
JP4328221B2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JP2001064995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JP2012116230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05125951A (ja)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フード、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及び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