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9001B - 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9001B
CN105659001B CN201580002189.0A CN201580002189A CN105659001B CN 105659001 B CN105659001 B CN 105659001B CN 201580002189 A CN201580002189 A CN 201580002189A CN 105659001 B CN105659001 B CN 105659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ear
sensor
clutch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21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9001A (zh
Inventor
竹中宏光
藤峰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59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9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9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根据自动变速器(2),传感器(48)设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且与在中间轴的轴线上离离合器最近的1挡中间齿轮相对,传感器(48)与换挡单元(35)安装于变速器箱体(2A)的同一侧的侧壁(2a),且换挡单元(35)隔着传感器(48)设置在与离合器(7)相反的一侧,机箱(36)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机箱(36)的底部(36A)的传感器(48)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相对于底部(36A)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36c)向上方离开传感器(48),在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空间内设置蓄压器(44)。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具体地,涉及在手动变速器中自动地进行变速操作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已知通过利用致动器自动地进行在MT(Manual Transmission:手动变速器)中由驾驶员进行的变速操作从而能够进行如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那样的自动变速的AMT(Automated ManualTransmission:手自动一体变速器)。
作为现有的这种AMT,已知在例如特表2002-530599号公报(以下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该AMT在变速器箱体的上部设有在轴线方向上驱动换挡选择轴的第1致动器和使换挡选择轴绕轴线旋转的第2致动器,使换挡选择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并且绕轴线旋转,由此使规定的变速级成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2002-5305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现有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中,在变速器箱体的上部设有第1致动器和第2致动器。因此,在如前轮驱动车用的自动变速器那样在发动机室设置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能够在变速器箱体的上方的空间设置第1致动器和第2致动器。
然而,在如后轮驱动车用的自动变速器那样在地板面板的下方设置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不易如现有那样在变速器箱体的上部设置第1致动器和第2致动器。因而,自动变速器的搭载性恶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小自动变速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且能够提高相对于车辆的搭载性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备:变速器箱体;输入轴,其支撑于变速器箱体且旋转自如,具有多个第1变速齿轮;离合器,其设于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的端部,连接、断开内燃机和输入轴之间的动力;油压式离合器操作构件,其通过操作离合器操纵杆切断离合器;中间轴,其与输入轴平行并沿着上述输入轴延伸,支撑于变速器箱体且旋转自如,具有多个第2变速齿轮且可选择性的与第1变速齿轮啮合;油压式变速操作构件;变速机构,其具有换挡选择轴,上述换挡选择轴由变速操作构件操作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且绕轴线旋转自如,上述变速机构可选择性的与多个第1变速齿轮和多个第2变速齿轮中的1个啮合;油压发生装置,其产生供给变速操作构件和离合器操作构件的油压;控制装置,其控制变速操作构件和离合器操作构件;以及机箱,其安装有变速操作构件和控制装置,由机箱、离合器操作构件以及油压发生装置形成为一体化的换挡单元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侧壁,上述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有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侧壁且与多个第2变速齿轮中的、在中间轴的轴线上离离合器最近的离合器侧变速齿轮相对,用于检测离合器侧变速齿轮的转速,换挡单元和传感器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同一侧的侧壁,且换挡单元隔着传感器设置于与离合器相反的一侧,机箱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机箱的底部的传感器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相对于底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向上方离开传感器,在机箱的底部和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传感器设于变速器箱体的侧壁且与设于中间轴的多个第2变速齿轮中的、在中间轴的轴线上离离合器最近的离合器侧变速齿轮相对。
由此,能够使传感器靠近变速器箱体的侧壁的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的端部,能够较大地确保用于对变速器箱体的侧壁设置换挡单元的空间。
另外,换挡单元和传感器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同一侧的侧壁,且换挡单元隔着传感器设置于与离合器相反的一侧,机箱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机箱的底部的传感器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相对于底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向上方离开传感器,在机箱的底部和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
由此,能够扩大机箱的底部和传感器之间的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设置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不会被传感器妨碍地将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和机箱设置于变速器箱体的侧壁。
因此,能够防止油压发生装置和传感器相对于变速器箱体的侧壁所占的空间扩大,能够实现换挡单元的小型化。其结果是,在将自动变速器设置于例如地板面板的下方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变速器箱体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能够提高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的搭载性。
另外,换挡单元和传感器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同一侧的侧壁,由此能够缩短用于连接控制装置和传感器的线束的整个长度。由此,能够使换挡单元进一步小型化。而且,能够根据可缩短线束的整个长度的量来提高线束的安装操作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安装于车辆的后部的变速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拆下了离合器的状态的自动变速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5是图4的V-V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6是图1的换挡箱体和机箱的VI-VI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自动变速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将前箱体和后箱体与换挡单元拆分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换挡单元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图1~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图。
首先,说明构成。
如图1所示,车辆1搭载有自动变速器2。自动变速器2设置于车辆1的后方的地板面板1A的下方。即,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后轮驱动车辆。
如图1、图2、图4所示,自动变速器2具备:前箱体4;后箱体5,其安装于前箱体4;以及加长箱体6,其安装于后箱体5,在前箱体4连接有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3。前箱体4、后箱体5以及加长箱体6构成本发明的变速器箱体2A。
如图4所示,在前箱体4设有离合器7。离合器7与设于发动机3的曲轴8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飞轮9相对。
离合器7安装有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一端部10a。输入轴10在轴线方向一端部10a侧支撑于前箱体4所形成的筒状部4a且旋转自如,在轴线方向另一端部10b侧支撑于输出轴11且旋转自如。
输出轴11支撑于后箱体5和加长箱体6且旋转自如,相对于输入轴10进行相对旋转。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一端部10a构成本发明的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的端部。
离合器7具备:离合器盘12,其设于输入轴10且与输入轴10一体地旋转自如、且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压盘13,其将离合器盘12按压到飞轮9;以及膜片弹簧14,其向飞轮9侧对压盘13赋能。
在前箱体4的筒状部4a的外周部设有分离轴承15,分离轴承15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而与膜片弹簧14的半径方向内方接触或分离。
如图3所示,离合器操纵杆16的基端部16a与分离轴承15接触。离合器操纵杆16从输入轴10的轴线O经过前箱体4的开口部4b向前箱体4的外方突出,突出方向的前端部16b与离合器致动器17连接。
如图4所示,离合器致动器17具备与离合器操纵杆16的前端部16b连结的连结构件21。当对离合器致动器17的内部供应油压时,连结构件21向图4中的左方移动。当连结构件21向图4中的左方移动时,离合器操纵杆16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分离轴承15向图4中的右方移动,解除膜片弹簧14对压盘13的赋能。此时,离合器盘12与飞轮9分离,曲轴8的旋转不会传递到输入轴10。
另外,当连结构件21向图4中的右方移动时,离合器操纵杆16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分离轴承15向图4中的左方移动。此时,膜片弹簧14对压盘13赋能而将离合器盘12按压到飞轮9,由此将曲轴8的旋转传递到输入轴10。
另外,当停止向离合器致动器17的内部供应油压时,在离合器盘12被飞轮9按压的位置定位连结构件21。
这样,离合器7连接、断开发动机3的曲轴8和输入轴10之间的动力。在此,赋能意味着势能增加。此外,离合器致动器17构成本发明的离合器操作构件。
输入轴10从离合器7侧起按顺序设有1挡输入齿轮22A、倒挡输入齿轮22B、2挡输入齿轮22C、4挡输入齿轮22D以及3挡输入齿轮22E。
1挡输入齿轮22A、倒挡输入齿轮22B以及2挡输入齿轮22C固定于输入轴10。另外,4挡输入齿轮22D和3挡输入齿轮22E设于输入轴10且旋转自如。
在输出轴11的一端部设有5挡输入齿轮22F。5挡输入齿轮22F包括形成于输出轴11的外周部的卡爪。
在前箱体4和后箱体5设有中间轴23且中间轴23旋转自如。中间轴23与输入轴10平行并沿着输入轴10延伸。中间轴23从离合器7侧起按顺序设有1挡中间齿轮24A、倒挡输出齿轮24B、2挡中间齿轮24C、4挡中间齿轮24D、3挡中间齿轮24E以及中间驱动齿轮24F。
1挡中间齿轮24A和2挡中间齿轮24C设于中间轴23且旋转自如。并且,倒挡输出齿轮24B设置在中间轴23的轴线方向上且移动自如。倒挡输出齿轮24B和2挡中间齿轮24C设置在中间轴23的轴线方向上且移动自如。4挡中间齿轮24D、3挡中间齿轮24E以及中间驱动齿轮24F固定于中间轴23。
中间驱动齿轮24F与中间从动齿轮25啮合。中间从动齿轮25以与输出轴11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输出轴11。
前箱体4和后箱体5安装有倒挡惰轮轴26。如图5所示,倒挡惰轮轴26与输入轴10平行并沿着输入轴10延伸。倒挡惰轮轴26设有倒挡惰轮27(参照图5)。倒挡惰轮27设于倒挡惰轮轴26并且旋转自如,且在倒挡惰轮轴26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当车辆1后退时与倒挡输入齿轮22B和倒挡输出齿轮24B啮合。
在此,1挡输入齿轮22A、倒挡输入齿轮22B、2挡输入齿轮22C、4挡输入齿轮22D以及3挡输入齿轮22E构成第1变速齿轮。另外,1挡中间齿轮24A、倒挡输出齿轮24B、2挡中间齿轮24C、4挡中间齿轮24D以及3挡中间齿轮24E构成第2变速齿轮。
如图4所示,前箱体4和后箱体5设有3挡-4挡换挡轴28。3挡-4挡换挡轴28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另外,3挡-4挡换挡轴28安装有变速叉28A和换挡拨叉28B。
在前箱体4和后箱体5上与3挡-4挡换挡轴28平行地设有未图示的1挡-2挡换挡轴和5挡-倒挡换挡轴。1挡-2挡换挡轴和5挡-倒挡换挡轴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1挡-2挡换挡轴和5挡-倒挡换挡轴安装有未图示的变速叉和换挡拨叉30、31。
换挡拨叉28B与同步构件29连接。同步构件29设置成与输入轴10一体地旋转自如,且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同步构件29向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由此使3挡输入齿轮22E与3挡中间齿轮24E啮合而使前进3挡成立,将输入轴10的旋转通过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同步构件29向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由此使4挡输入齿轮22D与4挡中间齿轮24D啮合而使前进4挡成立,将输入轴10的旋转通过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1挡-2挡换挡轴的换挡拨叉30与同步构件32连接。同步构件32设置成与中间轴23一体地旋转自如,且在中间轴23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
同步构件32向中间轴23的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由此使1挡输入齿轮22A与1挡中间齿轮24A啮合而使前进1挡成立,将输入轴10的旋转通过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另外,同步构件32向中间轴23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由此使2挡输入齿轮22C与2挡中间齿轮24C啮合而使前进2挡成立,将输入轴10的旋转通过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5挡-倒挡换挡轴的换挡拨叉31与同步构件33连接。同步构件33设置成与输入轴10一体地旋转自如,且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
同步构件33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向5挡输入齿轮22F侧移动,由此将输出轴11与输入轴10直接连结而使前进5挡成立,将输入轴10的旋转不通过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在5挡-倒挡换挡轴设有未图示的换挡拨叉,换挡拨叉与倒挡惰轮27连接。该换挡拨叉通过5挡-倒挡换挡轴向离合器7侧移动而使倒挡惰轮27与倒挡输入齿轮22B和倒挡输出齿轮24B啮合,从而使后退级成立,并将输入轴10的旋转通过向与前进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轴23传递到输出轴11。
如图1、图2、图4、图6、图7、图8所示,在后箱体5的上部设有换挡箱体5A,换挡箱体5A从后箱体5的上部向上方鼓出。
如图4、图6所示,在换挡箱体5A设有换挡选择轴34,换挡选择轴34具有与输入轴10的轴线O正交的轴线。
如图6所示,换挡选择轴34设置于换挡箱体5A并且旋转自如,且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换挡选择轴34被螺旋弹簧58向换挡单元35侧赋能。
在换挡选择轴34的轴线方向一端部设有操作杆34A。操作杆34A从换挡选择轴34的轴线向半径方向外方延伸。
在换挡箱体5A形成有开口部5a。如图8所示,操作杆34A经过开口部5a向换挡箱体5A的外部突出,并位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侧。前箱体4和后箱体5的两侧壁中的一方侧壁是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
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在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设有换挡单元35。换挡单元35具有机箱36。如图6所示,在机箱36形成有开口部36a,操作杆34A***开口部36a。
如图1所示,在机箱36设有换挡致动器37。换挡致动器37设置成与操作杆34A啮合。
如图9所示,在机箱36设有换挡操作电磁阀39。换挡操作电磁阀39调整供应到换挡致动器37的油压。即,在机箱36形成有用于使换挡致动器37工作的未图示的油路。
换挡操作电磁阀39通过对形成于换挡致动器37的内部的油路供应油压,从而使油压对操作杆34A作用按压力而使换挡选择轴34向换挡方向旋转。
如图6所示,在机箱36设有选择致动器40。选择致动器40设置在换挡选择轴34的轴线上。
在机箱36设有选择操作电磁阀41。选择操作电磁阀41调整供应到选择致动器40的油压的大小。即,在机箱36形成有用于使选择致动器40工作的未图示的油路,选择操作电磁阀41调整经过油路供应到选择致动器40的油压的大小。
由此,换挡选择轴34对抗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选择包括变速叉28A的多个变速叉的位置。
这样,换挡选择轴34被换挡致动器37和选择致动器40驱动,由此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绕轴线旋转。
在此,3挡-4挡换挡轴28、变速叉28A、换挡拨叉28B、30、31、同步构件29、32、33以及换挡选择轴34构成变速机构。另外,换挡致动器37、换挡操作电磁阀39、选择致动器40、选择操作电磁阀41构成变速操作构件。
如图9所示,在机箱36设有离合器操作电磁阀42。离合器操作电磁阀42调整供应到离合器致动器17的内部的油压。
如图1、图7、图8所示,换挡单元35构成为包括机箱36、备用罐43、蓄压器44、油泵45、电动机46以及底板47。上述机箱36、备用罐43、蓄压器44、油泵45以及电动机46安装于底板47并与底板47实现一体化。
备用罐43存积液压油。如图9所示,油泵45被电动机46驱动,由此将存积于备用罐43的液压油通过形成于底板47的未图示的油路供应到蓄压器44。
蓄压器44积蓄液压油的压力,通过形成于底板47的未图示的油路将高压的油压供应到机箱36。如图9所示,供应到机箱36的油压通过换挡操作电磁阀39、选择操作电磁阀41以及离合器操作电磁阀42供应到换挡致动器37、选择致动器40以及离合器致动器17。
备用罐43、蓄压器44、油泵45以及电动机46构成油压发生装置。
如图1、图4、图5所示,在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安装有传感器48,上述变速器箱体2A与在中间轴23的轴线上离离合器7最近的1挡中间齿轮24A相对。传感器48检测1挡中间齿轮24A的转速。1挡中间齿轮24构成离合器侧变速齿轮。
如图1所示,在机箱36设有控制装置49。控制装置49由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
如图1、图5、图7所示,控制装置49通过线束50连接有电动机46。控制装置49对电动机46输出驱动信号而驱动电动机46。
在控制装置49上从线束51通过线束50连接有传感器48。控制装置49基于传感器48的检测信息检测输入轴10的转速。
如图8所示,在底板47形成有向离合器致动器17的内部供应油压的油路。控制装置49基于来自例如检测设于驾驶座的未图示的换挡杆的换挡操作的未图示的换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检测车速的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检测加速踏板的踩踏量的加速传感器等的检测信息来判断变速点。
当控制装置49判断出变速点时,操作离合器操作电磁阀42而将油压供应到离合器致动器17的内部,由此使连结构件21向图4中的左方移动,解除膜片弹簧14对压盘13的赋能而切断离合器7。
另外,控制装置49当离合器7切断时控制换挡操作电磁阀39和选择操作电磁阀41,驱动换挡致动器37和选择致动器40,由此在轴线方向上以及绕轴线操作换挡选择轴34来进行变速。
如图1所示,换挡单元35和传感器48安装于变速器箱体2A的同一侧的侧壁2a。换挡单元35隔着传感器48设置在与离合器7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具体地,底板47具备:主体部47A,其安装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并在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支撑部47B,其从主体部47A向上方延伸。
机箱36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机箱36的底部36A的传感器48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相对于底部36A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36c向上方离开传感器48。在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空间54内设置有作为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的蓄压器44。
备用罐43设置在传感器48的上方。备用罐43安装于底板47的支撑部47B。油泵45和电动机46设置成在备用罐43和传感器48之间在上下方向重叠。油泵45和电动机46安装于底板47的支撑部47B。
机箱36的底部36A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设置于在备用罐43的下方且位于在油泵45和电动机46的侧方形成的空间55。机箱36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在上下方向与备用罐43重叠。
控制装置49安装于机箱36,使得相对于换挡致动器37和在图1中未图示的选择致动器40位于传感器48侧和电动机46侧。
另外,在换挡单元35中,离合器致动器17设置在机箱36的下方。空间54成为被离合器致动器17、传感器48、油泵45、电动机46、备用罐43以及机箱36包围的三角形的空间。
即,蓄压器44设置在被离合器致动器17、传感器48、油泵45、电动机46、备用罐43以及机箱36包围的三角形的空间54。
如图1、图3、图7、图8所示,在换挡单元35的底部安装有保护装置56。保护装置56具备从下方覆盖离合器致动器17的离合器致动器外罩18的引导板57。由此,能够防止在车辆1行驶中从下方飞散的石头与离合器致动器外罩18发生碰撞,能够防止离合器致动器外罩18损伤。因而,能够防止油从离合器致动器外罩18漏出。
根据具有这种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传感器48设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且与在中间轴23的轴线上离离合器7最近的1挡中间齿轮24A相对。
由此,能够使传感器48靠近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的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一端部10a,能够较大地确保用于对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设置换挡单元35的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将换挡单元35和传感器48安装于变速器箱体2A的同一侧的侧壁2a,且将换挡单元35隔着传感器48设置在与离合器7相反的一侧。
而且,机箱36在输入轴10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机箱36的底部36A的传感器48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相对于底部36A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36c向上方离开传感器48,在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空间54内设置有蓄压器44。
由此,能够扩大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空间54,能够在该空间54内设置蓄压器44。因此,能够使蓄压器44不被传感器48妨碍地将蓄压器44和机箱36设置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
因此,能够防止蓄压器44和传感器48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所占的空间扩大,能够实现换挡单元35的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在将自动变速器2设置在例如地板面板1A的下方的情况下缩短变速器箱体2A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能够提高自动变速器2对车辆1的搭载性。
将换挡单元35和传感器48安装于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由此能够缩短用于连接控制装置49和传感器48的线束51、52的整个长度。由此,能够使换挡单元35进一步实现小型化。而且,能够根据可缩短线束51、52的整个长度的量来提高线束51、52的安装操作的操作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由蓄压器44构成设置在空间54内的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在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扩大的空间内将形状大的蓄压器44高效地安装于换挡单元35。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换挡单元35的小型化。
由于能够将形状大的蓄压器44安装于换挡单元35,因此能够将油设为高压,能够提高供应到换挡致动器37和选择致动器40的油压。因此,能够提高换挡致动器37和选择致动器40的响应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备用罐43设置在传感器48的上方,油泵4545和电动机46设置成在备用罐43和传感器48之间在上下方向重叠,机箱36的轴线方向一端部36b设置于在备用罐43的下方且位于在油泵45和电动机46的侧方形成的空间55。
由此,能够使备用罐43、蓄压器44、油泵45以及电动机46与控制装置49、换挡操作电磁阀39、选择操作电磁阀41、离合器操作电磁阀42、换挡致动器37以及机箱36接近,且能够扩大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空间54。
因此,能够在机箱36的底部36A和传感器48之间的扩大的空间54内设置形状大的蓄压器44,而且能够在变速器箱体2A的侧壁2a的窄的空间内设置备用罐43、油泵45、电动机46、机箱36、传感器48以及蓄压器44。因此,能够使换挡单元35更有效地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控制装置49安装于机箱36,使得控制装置49相对于换挡致动器37和选择致动器40位于传感器48侧和电动机46侧。
由此,能够使控制装置49接近传感器48,能够更有效地缩短连接控制装置49和传感器48的线束51、52的整个长度。因此,能够使换挡单元35更有效地小型化。而且,能够根据可更有效地缩短线束51的整个长度的量,更有效地提高线束51、52的安装操作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在换挡单元35中,离合器致动器17设置在机箱36的下方,在由离合器致动器17、传感器48、油泵45、电动机46、备用罐43以及机箱36包围的三角形的空间54内设置蓄压器44。
由此,能够将离合器致动器17、传感器48、油泵45、电动机46、备用罐43以及机箱36设置在小的空间内,且能够在被离合器致动器17、传感器48、油泵45、电动机46、备用罐43以及机箱36包围的三角形的空间54内设置蓄压器44。因此,能够使换挡单元35更有效地小型化。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施加变更。意图将所有的这种修改和等同物包含于权利要求。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
2 自动变速器
2A 变速器箱体
2a 侧壁
3 发动机(内燃机)
7 离合器
10 输入轴
10a 轴线方向一端部(轴线方向的端部)
16 离合器操纵杆
17 离合器致动器(离合器操作构件)
22A 挡输入齿轮(第1变速齿轮)
22B 倒挡输入齿轮(第1变速齿轮)
22C 2挡输入齿轮(第1变速齿轮)
22D 4挡输入齿轮
22E 3挡输入齿轮
23 中间轴
24A 1挡中间齿轮(第2变速齿轮、离合器侧变速齿轮)
24B 倒挡输出齿轮(第2变速齿轮)
24C 2挡中间齿轮(第2变速齿轮)
24D 4挡中间齿轮(第2变速齿轮)
24E 3挡中间齿轮(第2变速齿轮)
28 3挡-4挡换挡轴(变速机构)
28A 变速叉
28B、30、31 换挡拨叉(变速机构)
29、32、33 同步构件(变速机构)
34 换挡选择轴(变速机构)
35 换挡单元
36 机箱
36A 机箱的底部
36b 机箱的底部的轴线方向一端部
36c 机箱的底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
37 换挡致动器(变速操作构件)
39 换挡操作电磁阀(变速操作构件)
40 选择致动器(变速操作构件)
41 选择操作电磁阀(变速操作构件)
42 离合器操作电磁阀(离合器操作构件)
43 备用罐(油压发生装置、换挡单元)
44 蓄压器(油压发生装置、换挡单元)
45 油泵(油压发生装置、换挡单元)
46 电动机(油压发生装置,换挡单元)
47 底板(换挡单元)
48 传感器
49 控制装置
54、55 空间。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备:
变速器箱体;
输入轴,其支撑于上述变速器箱体且旋转自如,具有多个第1变速齿轮;
离合器,其设于上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的端部,连接、断开内燃机和上述输入轴之间的动力;
油压式离合器操作构件,其通过操作离合器操纵杆切断上述离合器;
中间轴,其与上述输入轴平行并沿着上述输入轴延伸,支撑于上述变速器箱体且旋转自如,具有多个第2变速齿轮且可选择性的与上述第1变速齿轮啮合;
油压式变速操作构件;
变速机构,其具有换挡选择轴,上述换挡选择轴由上述变速操作构件操作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且绕轴线旋转自如,上述变速机构可选择性的与多个上述第1变速齿轮和多个上述第2变速齿轮中的1个啮合;
油压发生装置,其产生供给上述变速操作构件和上述离合器操作构件的油压;
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变速操作构件和上述离合器操作构件;以及
机箱,其安装有上述变速操作构件和上述控制装置,
由上述机箱、上述离合器操作构件以及上述油压发生装置形成为一体化的换挡单元安装于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侧壁,
上述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侧壁且与多个上述第2变速齿轮中的、在上述中间轴的轴线上离上述离合器最近的离合器侧变速齿轮相对,用于检测上述离合器侧变速齿轮的转速,
上述换挡单元和上述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变速器箱体的同一侧的侧壁,且上述换挡单元隔着上述传感器设置于与上述离合器相反的一侧,
上述机箱在上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倾斜,使得上述机箱的底部的上述传感器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相对于上述底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部向上方离开上述传感器,在上述机箱的底部和上述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上述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上述油压发生装置具有蓄压器,上述油压发生装置的一部分包括上述蓄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上述油压发生装置构成为包括:上述蓄压器;备用罐,其存积液压油;油泵,其将上述备用罐内的液压油供应到上述蓄压器;以及电动机,其驱动上述油泵,
上述备用罐设置于上述传感器的上方,
上述油泵和上述电动机设置成在上述备用罐和上述传感器之间在上下方向重叠,
上述机箱的底部的轴线方向一端部设置于在上述备用罐的下方且位于在上述油泵和上述电动机的侧方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上述控制装置安装于上述机箱,使得上述控制装置相对于上述变速操作构件位于上述传感器侧和上述电动机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在上述换挡单元中,
上述离合器操作构件设置于上述机箱的下方,
在被上述离合器操作构件、上述传感器、上述油泵、上述电动机、上述备用罐以及上述机箱包围的三角形的空间内设置有上述蓄压器。
CN201580002189.0A 2014-08-11 2015-07-31 自动变速器 Active CN105659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3314A JP6357963B2 (ja) 2014-08-11 2014-08-11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JP2014-163314 2014-08-11
PCT/JP2015/071746 WO2016024482A1 (ja) 2014-08-11 2015-07-31 自動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9001A CN105659001A (zh) 2016-06-08
CN105659001B true CN105659001B (zh) 2017-07-07

Family

ID=5530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189.0A Active CN105659001B (zh) 2014-08-11 2015-07-31 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57963B2 (zh)
CN (1) CN105659001B (zh)
WO (1) WO20160244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8231B2 (ja) * 2017-02-22 2019-05-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6512212B2 (ja) * 2016-12-28 2019-05-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CN109139740A (zh) * 2017-06-13 2019-01-04 朱圣明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3at液压阀板总成
JP6984530B2 (ja) * 2018-04-18 2021-12-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7179435B2 (ja) * 2020-10-26 2022-11-2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配索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026A (zh) * 2006-11-07 2008-05-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单元
CN203395163U (zh) * 2010-09-22 2014-01-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4719A (en) * 1998-09-15 2000-04-04 Chrysler Corpo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dual input shafts
FR2785960B1 (fr) * 1998-11-12 2001-01-19 Renault Agencement pour l'entrainement d'un axe de commande d'une boite de vitesses
JP4656372B2 (ja) * 2004-04-05 2011-03-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4821578B2 (ja) * 2006-02-28 2011-11-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5086930B2 (ja) * 2008-07-30 2012-11-28 Gknドライブライ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026A (zh) * 2006-11-07 2008-05-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单元
CN203395163U (zh) * 2010-09-22 2014-01-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4482A1 (ja) 2016-02-18
CN105659001A (zh) 2016-06-08
JP2016038070A (ja) 2016-03-22
JP6357963B2 (ja) 2018-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9001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593047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1194117B (zh) 自动中间轴变速器及其制造方法
EP2918870B1 (en) A multi-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520088B (zh) 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1315107B (zh) 双离合器装置
WO2013051640A1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
CN105650271B (zh) 自动变速器
JP2006145035A (ja) シンクロナイザ始動インターロック回通路を有する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変速機
CN102792068A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2678839A (zh) 一种拖拉机中使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JP2007170533A (ja) 車両用潤滑装置
CN108253132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593577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4879452B (zh) 一种双联齿轮式六挡变速箱及其换挡过程控制方法
JP5071648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6379835B2 (ja) 車両用変速機
CN106224535A (zh)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控制方法
JP2011185351A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8528909A (ja) 分割型ギアボックス
JP4833675B2 (ja)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CN113007289A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变速箱
JP2019066045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JP5071649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6443526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