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3472A -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3472A
CN105473472A CN201480042562.0A CN201480042562A CN105473472A CN 105473472 A CN105473472 A CN 105473472A CN 201480042562 A CN201480042562 A CN 201480042562A CN 105473472 A CN105473472 A CN 105473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tube
coupled
little
pipe sec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5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尔特·克拉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3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B65G53/56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至少两个发送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之间形成耦联站的耦联点。所述松散物料通过发送管道以及接收管道引导,所述发送管道以及接收管道将发送器和接收器与耦联站(6)流动技术地连接。所述耦联点是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器分管道(7)和至少一个接收器分管道(12)。发送器分管道(7)具有至少一个排出部(10)并且接收器分管道(12)具有用于松散物料的至少一个进入部(15)。发送器分管道(7)和接收器分管道(12)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接头(9、14),该接头用于紧接着的插接模块(21)或者发送管道(4)或者接收管道(5)。发送分管道(7)的排出部(10)和接收分管道(12)的进入部(15)是可闭锁的或者可释放的。所述耦联站具有至少两个形状稳定的插接模块,这些插接模块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器分管道和至少一个接收器分管道,所述发送器分管道和接收器分管道流动技术地相互连接或者能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7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站。
背景技术
在气动地输送松散物料、例如塑料颗粒的输送设备中已知的是,松散物料从以料仓和类似物的形式的多个发送器经由发送管道、耦联站和接收管道有针对性地供应给不同的接收器(例如分离容器或者加工机器)。耦联站能实现将相应的松散物料供应给相应的接收器。每个发送器的发送管道设有与接收器的数量相等的数量的排出部。接收管道配备有滑动管道,这些滑动管道这样移动,使得发送管道的相应的排出部与所选择的接收器的接收管道耦联。发送管道的不与滑动管道耦联的排出部必须被关闭。这种耦联站在结构上是非常复杂的。
也已知一些耦联站,其中发送管道圆形地设置。在该情况下代替滑动管道设有转盘,该转盘通过对应的转动运动使相应的发送管道与所期望的接收管道流动技术地连接。这种耦联站同样构造为在结构上非常复杂的并且与此相应地昂贵的。
在气动输送设备中已知一些耦联站(DE4224408C1),其中耦联站设有移动板。每个发送管道设有以软管形式的供应管线。这些供应管线可以与接收管道连接,其方式为:处于耦联站中的软管端部这样在移动板上移动,使得该管线的端部到达移动板的中心连接开口上。不仅与发送器相关的而且与接收器相关的管线强制地构造为软管。如果在该耦联站中出现损伤,则整个输送设备停止运转。
此外,已知一些输送设备,其中发送管道具有与接收器的数量相等的数量的排出部。接收管道设有柔性的管线,这些管线连接到对应的发送器的相应排出部上。该***也由于柔性的管线而在结构上是复杂的并且易受干扰的。柔性的管线必须以复杂的方式手动地进行调整。这些柔性的管线在实际中经常导致:其随着时间变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构成同种类型的耦联点和同种类型的耦联站,使得可以以在结构上更简单的并且更低成本的方式在不调整管线区段的情况下将要输送的物料从发送器输送至相应的接收器。
该任务在同种类型的耦联点中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解决并且在同种类型的耦联站中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7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解决。
按本发明的耦联点的突出之处在于,该耦联点通过插接模块构成,该插接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分管道和至少一个接收分管道。发送分管道设有至少一个排出部,并且接收分管道设有用于松散物料的至少一个进入部。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此外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接头。该接头能实现将两个或者多个插接模块经由这些接头相互连接或者将插接模块与发送管道或者接收管道连接。为了将松散物料从发送器输送至相应的接收器,不需要对输送管线进行调整。经由接头可以将多个插接模块一起插接成耦联站,其中,插接模块的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相互固定地连接。仅需要打开或者关闭发送分管道的排出部和接收分管道的进入部,便使松散物料从发送器到达所期望的接收器。插接模块能实现耦联站的简单的装配。因为未使用可运动的管线部件,所以得到由按本发明的插接模块装配成的耦联站的在结构上非常简单的构造。
插接模块的发送分管道的排出部和接收分管道的进入部的至少一分优选这样相反地相互倾斜,使得所述排出部沿流动方向倾斜地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进入部沿流动方向倾斜地向下延伸。由此实现,意外地进入闭锁的排出部或者进入部中的松散物料又会自动地返回到松散物料流中。
排出部和进入部有利地通过从发送分管道或者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分岔出管道区段构成。由此,两个分管道可以非常简单地并且稳定地相互连接。
接头优选设置在发送分管道或者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的至少一个端部上。通过该方式,插接模块可以经由这些接头简单地连接到发送分管道或者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上。通过该方式,耦联站可以非常简单地构造。
接头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是可移动的耦联套筒。这些耦联套筒能实现在各个插接模块之间的简单的插接连接。耦联套筒优选按照紧定卡环的类型构造,利用这些耦联套筒可以简单地并且可靠地建立介质密封的连接。
为了使插接模块具有足够的形状稳定性和刚性,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有利地通过至少一个支撑件相对地支撑。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发送分管道的排出部和接收分管道的进入部为了释放而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接。在此,有利的是,连接管道与排出部和与进入部插接连接。这能实现插接模块的非常简单的制造。在这种结构简单的构造中,连接管道构造为可取下的。如果不通过耦联点进行输送,则取下连接管道并且通过闭锁件、例如螺旋塞和类似物将发送分管道的排出部以及接收分管道的进入部关闭。
当连接管道具有中间件且沿相同的方向倾斜地、优选在相同的平面中延伸的管道端部连接到该中间件上时,得到连接管道的一种简单的接头。于是,所述管道端部简单地连接到发送分管道的倾斜地向上延伸的排出部和接收分管道的倾斜地向下延伸的进入部上。
在该连接管道的区域中优选设有闭锁装置,当连接管道不可取下地设置在插接模块上时,利用该闭锁装置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穿过连接管道的通道。因为闭锁装置处于连接管道的区域中,所以只有当连接管道打开时,松散物料才与所述闭锁装置接触。只要闭锁装置将连接管道闭锁,松散物料在其向接收器运输时就不通过该连接管道,从而松散物料也不与闭锁装置接触。由此,该闭锁装置仅受到小的负荷并且具有与此相应地长的使用寿命。
发送分管道的管道区段的轴线和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的轴线有利地处于不同的平面中。这能实现插接模块的非常简单的装配。
各所述平面优选相互平行。
当在这些平面之间的间距至少大致等于发送分管道或者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的直径、优选该直径的多倍时,得到插接模块的非常紧凑的构造。
插接模块的连接管道相对于所述平面优选倾斜地延伸。这有助于插接模块以及由此形成的耦联站的紧凑的结构形式。
有利地,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区段相互垂直。这得到由这种插接模块形成的耦联站的清楚的装配和构造。
因此,对于如下情况:多个接收器同时连接到同一个发送器上并且其中一个接收器处于真空下,即没有松散物料从发送管道输送到连接到发送器上的不抽吸的接收管道中,从发送分管道至接收分管道的管道引导部有利地这样构成,使得所述管道引导部具有偏转,该偏转的偏转角度总共至少270°。因此,松散物料在所述管道引导部中输送时总共转向至少270°。通过该大幅度的转向,没有或者仅最小分量的松散物料进入连接到相同的发送器上的不处于真空下的接收管线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接收分管道的进入部由相互成角度地连接的管道区段形成。有利地,这些管道区段相互成直角地连接。通过管道引导部的这种构造也可以无问题地实现大的转向角度,该转向角度可以为完全地360°和更大。由此,在耦联点的区域中的松散物料导向简单地匹配于使用情况。
按本发明的耦联站的突出之处在于,该耦联站具有至少两个形状稳定的插接模块,这些插接模块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分管道和至少一个接收分管道,所述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流动技术地相互连接或者可相互连接。形状稳定的插接模块得到稳定的耦联站,该耦联站具有简单的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插接模块具有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从而在耦联站中的每个单独的耦联点可以形成。利用所述耦联站有利地可以实现,例如松散物料从一个发送器同时被供应给两个或者多个接收器(平行运行)。
插接模块也可以这样示例性地构成,使得该插接模块具有两个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于是,在插接过程中形成两个耦联点。如果两个这样的插接模块示例性地插接在一起,则在耦联站中形成四个耦联点。
因为在耦联站中不存在可运动的管线部件,所以得到松散物料从发送器至所期望的接收器的无问题的引导。
本申请的主题不仅由各个权利要求的主题得到,也通过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的说明和特征得到。即使这些说明和特征不是权利要求的主题,它们也可以被要求为符合本发明本质的,只要这些说明和特征单独地或者组合地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新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其它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到。
附图说明
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些实施形式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以示意图示出用于利用耦联站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运输松散物料的吸取式输送设备,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发送管道和接收管道与耦联站连接;
图2以正视图示出具有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的按本发明的耦联站的耦联点;
图3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2的耦联点;
图4以俯视图示出按照图2的耦联点;
图5以透视图示出在打开的状态中的按照图2的耦联点;
图6示出在闭锁的状态中的按照图5的耦联点;
图7至图10以对应于图2至5的视图示出具有按本发明的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的耦联点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图11以侧视图示出具有四个按照图7至10的耦联点的耦联站;
图12以俯视图示出按照图11的耦联站;
图13以侧视图示出具有四个按照图2至5的耦联点的耦联站,其中,两个耦联点是打开的并且两个耦联点是关闭的;
图14以俯视图示出按照图13的耦联站;
图15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7至10的具有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的按本发明的耦联站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图16以俯视图示出按照图15的耦联站;
图17以透视图示出按照图15的耦联站;
图18a至18d以不同的视图示出按本发明的耦联点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图19示出在关闭位置中的按照图18a至18d的耦联点;
图20示出在输送位置中的按照图18a至18d的耦联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气动的吸取式输送设备的示意图,利用该吸取式输送设备将松散物料从至少一个储存容器1向至少一个消耗器2运输。在本实施例中,吸取式输送设备具有三个储存容器1,要运输的松散物料存放在这些储存容器中。储存容器1在下面被称作发送器。
吸取式输送设备示例性地设有四个消耗器2,这些消耗器在下面被称为接收器。消耗器例如可以是混合或干燥设备、加工机器和类似物。发送器1是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抽吸装置3的料仓。所述抽吸装置可以直接设在发送器1上,但也可以位于发送器1旁边。每个发送器1分别与一个发送管道4流动技术地连接。消耗器2本身分别与一个接收管道5流动技术地连接。经由发送管道和接收管道4、5将松散物料从相应的发送器1运输至相应的接收器2。发送管道4和接收管道5连接到耦联站6上。耦联站以仍要描述的方式包含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由这些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装配成耦联站6。经由耦联站6可以使发送器1与每个接收器2管线连接。由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将处于相应的发送器1中的松散物料供应给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收器2。使用真空源V来输送松散物料。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耦联站6。在用圆标记的耦联点处,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流动传导地相互连接。在其余耦联点处不存在在发送器侧和接收器侧之间的流动技术连接。发送器1以A、B和C标记,而接收器2以1至4标记。因为仅在用圆标记的耦联点处存在在发送器侧和接收器侧之间的流动技术连接,所以在按照图1的图示中得出如下情况:接收器1与发送器C、接收器2与发送器B、接收器3与发送器A并且接收器4与发送器C管线连接。耦联站6的耦联点可以选择性地这样连接,使得每个发送器A至C可以与其中每个接收器1至4管线连接。
为了形成在耦联站6中的耦联点而使用可简单地插接在一起的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耦联站6可以利用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任意扩展,也可以附加地()扩展,而对此不需要在结构上的花费或者甚至不需要彻底改造耦联站。
图2至6示出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的第一实施形式。发送分管道7具有直的管道区段8,该直的管道区段在一个端部上设有耦联件9。该耦联件在本实施例中是可移动的耦联套,利用该耦联套可以实现:所述发送分管道7连接到在耦联站6内部的另一个发送分管道7上或者连接到对应的发送管道4上。从管道区段8中成角度地分岔出管道区段10,该管道区段在自由端部上设有耦联件11、优选可移动的耦联套。
接收分管道12具有直的管道区段13,在该直的管道区段的一个端部上设有耦联件14、优选可移动的耦联套。从管道区段13中成角度地分岔出管道区段15,在该管道区段的自由端部上安置有耦联件16、优选可移动的耦联套。
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通过连接管道17相互连接。该连接管道以其端部18、19经由耦联件11、16与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连接。因为耦联件11、16有利地构造为可移动的耦联套,所以连接管道17可以通过简单的插接过程与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连接。耦联套11、16按照紧定卡环的类型构造并且能实现在发送分管道7或者接收分管道12与连接管道17之间的简单的气密的连接。因为耦联件11、16设置在分岔管道区段10、15的自由端部上,这些分岔管道区段在安装位置中朝向它们的自由端部接近地相互延伸,所以连接管道17的端部18、19相对于连接管道17的中间件20弯曲。连接管道17也可以构造为弧形的。
分岔管道区段10、15在空间上这样相互错开,使得发送分管道7的直的管道区段8和接收分管道12的直的管道区段13相互成直角地在不同的平面中延伸。有利地,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和连接管道17具有相同的流动横截面。
所述发送分管道7、接收分管道12和连接管道17形成耦联站6的一个耦联点21。
两个分岔管道区段10、15通过至少一个横梁22相对地支撑。所述横梁有利地构造为板状的并且以弯曲的端部23、24固定在分岔管道区段10、15的外侧上(图5)。所述端部23、24在部分圆周上贴靠在管道区段10、15上并以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这些管道区段上。横梁22可以与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地具有确保耦联点21的支撑和加固的任何合适的形状。
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经由至少一个另外的横梁25支撑在横梁22上。所述另外的横梁基本上横向于横梁22延伸并且有利地由薄的金属板件构成。该金属板件在部分圆周上固定在管道区段13上并且在上侧和下侧包围横梁22。横梁25与管道区段13以及与横梁22的连接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实现。
耦联点21由于横梁22、25而具有高的刚性并且对此确保可靠的运行。耦联点21构造为紧凑的并且仅需要小的结构空间。耦联点21构成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可以通过简单的插接连接与其它耦联点21和/或发送管道4或者接收管道5连接。在所述直的管道区段8、13的端部上的有利地构造为耦联套的耦联件9、14允许耦联点21的简单的装配和拆卸。耦联点21的所有部件构造为形状稳定的,从而确保在装配耦联站6时可靠的操纵。
连接管道17可拆卸地与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7、12连接。如果耦联点21对于物料的通过应是打开的,则***连接管道17(图5)。但如果连接点21应是关闭的,则取下连接管道17。对此,将闭锁件52、53***分岔管道区段10、15中(图6)。这些闭锁件具有带有把手56、57的顶盖54、55,利用该把手可以简单地***并且取下闭锁件52、53。这些闭锁件以(未示出的)弹簧元件伸入到管道区段10、15中。弹簧元件在被***到管道区段10、15中时弹性地变形并且以足够高的弹簧力贴靠在管道区段10、15的内壁上。闭锁件52、53密封地关闭管道区段10、15。有利地,闭锁件52、53经由***件例如链条、绳索和类似物与发送分管道或者接收分管道7、12连接。由此,当需要闭锁件52、53时,可随时获得它们。
图7至10示出一种耦联点21,该耦联点在原则上构造为与先前的实施形式相同的。该耦联点与先前的实施形式的区别在于,在连接管道17上设有闭锁装置26,利用该闭锁装置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用于松散物料的通道。闭锁装置26处于连接管道17的中间件20中并且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板27、28,这两个板相互平行并且在这两个板之间安置有间隔件29。在其中一个板28的外侧上安置有驱动马达30,该驱动马达有利地是电动马达并且可以利用该驱动马达调节关闭板31。该关闭板处于两个板27、28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在一侧上具有齿杆32,小齿轮嵌接到该齿杆中。该小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安置在驱动马达30的驱动轴34上,该驱动轴穿过板28。
关闭板31具有有角的、在本实施例中为直角的轮廓。关闭板31的两个端部35、36是弯曲的、优选弯成直角的。如由图9得知,弯曲的端部35、36用作止挡,利用这些止挡可以限制关闭板31的移动。按照关闭板31的位置,其中一个或者另一个端部贴靠在板27上。以有利的方式充分利用止挡位置,以便在关闭板31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反之时关断驱动马达30。但也可能的是,这样控制驱动马达30,使得关闭板31可以以期望的程度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于是,用于关闭板的止挡是不需要的。
关闭板31设有(未示出的)开口,该开口的开口宽度等于连接管道17的开口宽度。在图7至10中示出的位置中,关闭板31占据其打开位置,从而要输送的松散物料可以从发送分管道7经由连接管道17到达接收分管道12。
弯曲的端部35、36也可以在驱动马达30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用作把手,于是关闭板31可以手动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关闭板31不是马达驱动、而是手动地移动时,也可以借助于弯曲的端部35、36使关闭板31移动。在这些情况下不存在驱动马达。
关闭板31位于由弹性物料、优选由橡胶制成的两个垫圈37、38之间(图10),这两个垫圈固定在两个板27、28的相互面向的内侧面上。关闭板31密封地设置在这两个垫圈37、38之间。
连接管道17的中间件20是分离式的,以便可以将闭锁装置26安装到中间件20中。两个全面地突出于中间件20的板27、28分别设有一个开口39、40(图7和10),分离式中间件20的两个端部插接到该开口中。中间件20的各端部介质密封地与闭锁装置26连接,从而松散物料流顺利地从发送器1经由耦联点21向接收器2流去。
在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在板27、28的相互背离的外侧面上设有耦联件、优选可移动的耦联套,分离式中间件20的各端部***到这些耦联套中。耦联套同样按照紧定卡环的类型构造。借助于所述耦联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在耦联件和分离式中间管道20的端部之间的介质密封的连接。耦联套的使用具有如下优点,即所述连接是可分离的,从而在需要时可以简单地更换闭锁装置26。
闭锁装置26构成独立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集成到耦联点21中。在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之间的连接通过简单的插接过程实现。在已组装的状态中,具有集成的闭锁装置26的耦联点形成紧凑的形状稳定的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与其它耦联点21或者与发送管道4或者接收管道5连接。
图11和12示出具有按照图7至10的耦联点21的耦联站6的实施例。所述耦联站6示例性地由四个耦联点21构成,这些耦联点相互介质密封地插接连接。各耦联点21并排地并且相叠地设置。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插接在一起并且借助于耦联件9介质密封地相互连接。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同样插接在一起并且经由耦联件14介质密封地相互连接。如由图12得知,接收分管道12的各直的管道区段13的轴线处于一个共同的平面I中。发送分管道的各管道区段8的轴线同样处于一个共同的平面II中,其中,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的轴线垂直于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的轴线。
在两个平面I和II之间的间距有利地至少等于管道区段8或13的直径、优选是该直径的多倍。由此,耦联站6仅需小的结构空间。因为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7、12的管道区段8、13处于单独的平面I和II中,所以也可以简单地装配和拆卸耦联点21。耦联站6可以通过简单的插接过程被任意扩展。各个耦联点21的拆卸也可容易地实现。
在各平面之间的间距选择成,使得闭锁装置26也节省空间地安装在耦联站6中。耦联点21的尺寸这样设置,使得闭锁装置26基本上处于在两个平面I和II之间的区域中。沿着管道区段8的轴线方向观察(图14),关闭板31与平面I、II成角度。
耦联站6(图11、12)仅示例性地具有四个耦联点21。其它耦联点21可以以所述的方式经由相应的耦联件9、14连接到已存在的耦联点21上。由此,耦联站6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插接过程以期望的程度进行扩展。反之,也可能的是,在需要时,减少在耦联站6内部的耦联点21的数量。在耦联站6的内部,耦联点21是可良好到达的,从而例如可以毫无问题地进行修理工作。
图13和14示出一种耦联站6,该耦联站示例性地包括四个并排地和相叠地设置的耦联点21,这些耦联点按照根据图2至6的实施形式构成。相叠地设置的耦联点21的管道区段8插接在一起并且借助于耦联件9介质密封地相互连接。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也以相同的方式通过耦联件14介质密封地相互连接。
如由图14得出,各直的管道区段13的轴线处于共同的平面I中,并且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的轴线处于共同的平面II中,其中,管道区段8的轴线垂直于管道区段13的轴线。如在按照图11和12的实施形式中,平面I和II相互平行。在平面I和II之间的间距有利地至少大致等于管道区段8或13的外径,有利地大致等于该直径的多倍,由此,耦联站6仅需小的安装空间。耦联站6除了闭锁件52、53之外与按照图11和12的实施例构造成相同的。
由管道区段13形成的管路的在图13、14中位于左侧的端部通过闭锁件52关闭。
在左上方和右下方的耦联点21中移去了连接管道17并且***闭锁件52、53。因此,物料仅可通过左下方和右上方的耦联点21从发送分管道7向接收分管道12流动。
该耦联站6设置用于手动运行。根据使用情况,所需的耦联件21通过装入连接管道17来打开通道并且通过移去连接管道17和***闭锁件52、53被闭锁。
图15至17示出按照图11和12的耦联站6,其中,在左侧的接收分管道12管道区段13上连接有管道41,这些管道直地延伸并且经由耦联件14与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介质密封地连接。
管道41具有与管道区段13相同的横截面并且在自由端部上相应地设有闭锁装置26,该闭锁装置与在连接管道17中的闭锁装置26构造成相同的。利用闭锁装置26可以关闭由管道区段13构成的管路。因为管道41的闭锁装置26与在连接管道17中的闭锁装置26构造成相同的,所以不再对所述管道的闭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耦联站6中,管道41的闭锁装置26处于关闭位置中。在按照图13和14的实施形式中相应的耦联件21手动地被打开和闭锁,而在按照图15和16的耦联站6中闭锁装置26被控制,以便使关闭板31移动到关闭位置或者打开位置中。按照松散物料应从发送器1运输至哪个接收器2来打开或者关闭连接管道17的对应的闭锁装置26,如示例性地借助于图1阐述的那样。端侧的管道41的闭锁装置26是关闭的,从而在运输时不会吸入二次空气。
图18a至18d示出耦联点21的另一种实施形式。该耦联点包括具有直的管道区段8的发送分管道7,该直的管道区段在一个端部上设有耦联件9。该耦联件是可移动的耦联套,利用该耦联套可以将发送分管道7连接到在耦联站6内部的其它发送分管道7上或者对应的发送管道4上。从管道区段8成角度地分岔出管道区段10,该管道区段与在按照图5和6的实施形式中类似地示例性地与管道区段8形成大致50°的角度。
接收分管道12具有直的管道区段13,该直的管道区段在一个端部上设有耦联件14,该耦联件有利地是可移动的耦联套。不同于按照图5和6的实施形式,不是直的管道区段而是多次弯曲的连接管道件59成角度地从管道区段13伸出。该连接管道件这样弯曲,使得松散物料在其穿过耦联点21时得到超过约270°的总偏转。连接管道件59具有成角度地连接到管道区段13上的直的管道区段60。在管道区段60的自由端部上成直角地连接有管道区段61,该管道区段本身成直角地连接到管道区段62上。该管道区段又成直角地过渡到端侧的管道区段63中。
各个管道区段60至63不是处于一个共同的平面中,而是分别相互错开的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如由图18a至18d得知。在管道区段60至63的延伸方面明确地参照在图18a至18d中的视图。管道区段60至63的纵向轴线在空间上分别相互成角度。管道区段60至63的轴线也分别与直的管道区段13的轴线成角度。
管道区段60至63这样相互弯曲地设置,使得接收分管道12的弯曲的管道区段63与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10对准。
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通过横梁22相互支撑。该横梁以一个端部固定在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62的外侧上并且以横梁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12的外侧上。如借助于按照图5和6的实施形式阐述的那样,横梁22的端部有利地焊接在对应的管道区段上。在其它方面,本实施形式与按照图5和6的实施例构造成相同的。
图19示出当没有松散物料应通过该耦联点输送时的耦联点21。管道区段63和管道区段10未相互连接。如借助于按照图5和6的实施形式阐述的那样,管道区段10和63的自由端部通过对应的闭锁件被闭锁。这些闭锁件密封地关闭管道区段。在图19中,这些闭锁件出于清楚起见未示出。
如果应通过耦联点21运输松散物料,则取下闭锁件并且取而代之将连接管道17***到两个管道区段10、63的端部中(图20)。因为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的两个管道区段10、63相互对准,所以连接管道17可以容易地被***。
当多个接收器2连接到同一个发送器1上并且例如松散物料44被其中一个接收器2吸入时,松散物料在其通过耦联点21运输时的多次的转向和由此达到的超过27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约330°的转向首先有利地起作用。所述的大幅度的转向确保:松散物料绝不会意外地经由发送分管道7及其管道区段10通过连接管道件59到达连接到发送器1上的不吸入松散物料的其它接收器2的接收分管道12。
在极简单的情况下,所述的耦联站6包括两个平行延伸的接收管道5,这两个接收管道各具有两个以分岔管道区段15形式的进入部15。这些分岔管道区段经由连接管道17或者打开的闭锁装置与发送分管道7的分岔管道区段10流动连接并且形成耦联点21。发送分管道7的插接在一起的各管道区段8分别形成一个管路,该管路与形成分配管道(图1)的发送管道4连接。所述管路的上端部通过可取下的闭锁件58(图1)被闭锁。如果耦联站应被扩展,则取下闭锁件58,从而可以接上另外的耦联点21。
耦联站6的通过管道区段13形成的管路在左端部上通过闭锁件52或者闭锁装置26被关闭。当其它物料应通过所述管路向相应的接收器2输送时,则打开相应的管路。在按照图1的实施例中,接收器4例如与发送器C连接。例如如果物料应从发送器B供应给接收器4,则首先进行空吸。对此,通过取下左侧的闭锁件57或者打开位于那里的闭锁装置26来将耦联站6的对应的上部的管路打开。通过空吸去除(来自发送器C的)先前的松散物料的还处于管路中和连接的接收管道5中的剩余量。在空吸之后又关闭对应的水平的管路。于是,在关闭左上方的耦联点21并且打开右侧并排的耦联点21之后从发送器B将松散物料供应给接收器4。
耦联点21有利地具有如下特性,即发送分管道7的相应的排出部10相对于接收分管道12的相应的进入部15在空间上的距离始终相同。
所述的闭锁装置26是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两个垫圈37、38由弹性材料、优选由橡胶制成。两个垫圈承担通过充分利用在管路中的低压使两个板27、28闭锁的功能。闭锁装置26的转换在无压力的状态中、即在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7、12中不存在低压的状态中进行,在闭锁装置转换时关闭板31移动。
闭锁装置26也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合适的构造,利用该闭锁装置确保: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用于松散物料44的相应通道。因此,代替可移动的关闭板31例如可以使用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设有穿通孔,该穿通孔在一个位置中能实现气流43与松散物料44的穿通。在转动部件的另一个转动位置中关闭通道横截面。
闭锁装置26设在连接管道17中。因此,仅当松散物料流过打开的连接管道17时,该闭锁装置才与松散物料44接触。如果连接管道17通过闭锁装置26被闭锁,则松散物料不流过连接管道17,而是仅流过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由此,闭锁装置26仅遭受到小摩擦。
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7、12的相互交叉的管道区段8和13处于并排地设置的、相互平行的平面I和II中,使得管道区段8、13的轴线相互具有有利的间距。有利地,该间距至少大致等于管道区段8和13的外径、优选等于该直径的多倍。耦联站6包括固定安装的管道区段8和13,这些管道区段相互固定地连接。通过打开相应的闭锁装置26可以将松散物料由发送器侧1出发有针对性地供应给每个接收器2。耦联点21构成插接模块,这些插接模块同时具有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其中,在连接这两个分管道的管道件17中有利地设有闭锁装置26。通过将各耦联点21插接在一起形成管路8和13,这些管路构成发送管道4以及接收管道5的部分。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优选竖直地延伸,而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有利地水平地延伸。插接模块21能实现相应需要的耦联站6的简单结构。耦联点21这样插接在一起,使得松散物料由发送器1出发倾斜地向上输送到分岔管道区段10中,而该松散物料在分岔管道区段15中倾斜地向下输送到水平的管道区段13中并且从那里向相应的接收器2输送。通过该方式避免在发送器侧和接收器侧中的堆积。
插接模块21在极简单的情况中主要包括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连同从属的横梁22、25。但插接模块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两个或者多个所述的插接模块21装配成一个单元。因此,例如在图11中两个上部的和两个下部的耦联点21可以相应地装配成唯一的插接模块,从而仅需要一个插接过程,便将两个插接模块组装成耦联站6。
图11的所有四个耦联点21也可以示例性地装配成唯一一个插接模块。
气动输送设备也可以利用压力代替真空来工作。

Claims (18)

1.用于在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至少两个发送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之间形成耦联站的耦联点,该输送设备设有发送管道和接收管道,所述发送管道和接收管道将发送器和接收器与耦联站流动技术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点通过插接模块(21)构成,该插接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分管道(7)和至少一个接收分管道(12),其中,发送分管道(7)具有至少一个排出部(10),并且接收分管道(12)具有用于松散物料(44)的至少一个进入部(15、60至63),所述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接头(9、14),该接头用于紧接着的插接模块(21)或者发送管道(4)或者接收管道(5),并且发送分管道(7)的排出部(10)和接收分管道(12)的进入部(15、60至63)是可闭锁的或者可释放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分管道(7)的排出部(10)和接收分管道(12)的进入部(15)这样相反地相对倾斜,使得所述排出部(10)沿流动方向倾斜地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进入部(15、60至63)的至少一部分沿流动方向倾斜地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部(10)和所述进入部(15、60至63)从发送分管道(7)或者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8、13)分岔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9、14)设置在发送分管道(7)或者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8、13)的至少一个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9、14)是可移动的耦联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分管道(7)和接收分管道(12)通过至少一个支撑件(22、25)相对地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分管道(7)的排出部(10)与接收分管道(12)的进入部(15、60至63)为了释放能通过连接管道(1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7)具有中间件(20),沿相同方向倾斜地、优选在相同的平面内延伸的管道端部(18、19)连接到该中间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道(17)的区域中设有闭锁装置(26),利用该闭锁装置打开或者关闭连接管道(17)。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的轴线和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的轴线处于不同的平面(I、II)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I、II)相互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I、II)之间的间距至少大致等于发送分管道(7)或者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8、13)的直径、优选等于该直径的多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7)相对于平面(I、II)倾斜地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分管道(7)的管道区段(8)和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区段(13)相互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从发送分管道(9)至接收分管道(12)的管道引导部具有偏转,所述偏转总共至少为27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耦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分管道(12)的进入部具有成角度的、优选成直角地相互邻接的管道区段(60至63)。
17.在至少两个发送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之间的耦联站,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经由发送管道和接收管道与耦联站流动技术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站(6)具有至少两个形状稳定的插接模块(21),这些插接模块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发送分管道(7)和至少一个接收分管道(12),所述发送分管道和接收分管道流动技术地相互连接或者能相互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耦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模块(21)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构成。
CN201480042562.0A 2013-07-29 2014-07-28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Pending CN1054734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012868.4A DE102013012868A1 (de) 2013-07-29 2013-07-29 Kupplungspunkt sowie Kupplungsstation für eine pneumatische Förderanlage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DE102013012868.4 2013-07-29
PCT/EP2014/002057 WO2015014473A1 (de) 2013-07-29 2014-07-28 Kupplungspunkt sowie kupplungsstation für eine pneumatische förderanlage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3472A true CN105473472A (zh) 2016-04-06

Family

ID=51398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562.0A Pending CN105473472A (zh) 2013-07-29 2014-07-28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76657A1 (zh)
EP (1) EP3027544A1 (zh)
JP (1) JP2016525493A (zh)
CN (1) CN105473472A (zh)
DE (1) DE102013012868A1 (zh)
WO (1) WO20150144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964A (zh) * 2017-01-11 2019-07-19 韦尔特·克拉默 用于松散物料的输送设备的模块以及用于松散物料的输送设备
CN11162012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韦尔特·克拉默 用于散装物料的抽吸输送***
CN111971440A (zh) * 2018-03-22 2020-11-20 普茨迈斯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混凝土泵的分配杆的端部软管支架、具有端部软管支架的混凝土泵以及一种用于组装端部软管支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7061A1 (de) * 2016-06-03 2017-12-07 Walter Kramer Förderanlage für Schüttgut, insbesondere Kunststoffgranulat, und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Schüttgut, insbesondere Kunststoffgranulat
PL3478612T3 (pl) * 2016-07-04 2021-09-27 Frieslandcampina Nederland B.V. Zespół rozdzielacza dla pneumatycznego systemu transportowego
DE102016012682A1 (de) * 2016-10-18 2018-04-19 Motan Holding Gmbh Kupplungsstation für eine Förderanlage zum Fördern von Schüttgut sowie Förderanlage mit einer solchen Kupplungsstation
FI128263B (fi) * 2016-11-18 2020-01-31 Jari Jokila 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rakennusjätteen siirtämiseksi
DE102020125392A1 (de) 2020-09-29 2022-03-31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upplungsstation und Förderanlage für Schüttgu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2875A1 (de) * 1969-06-28 1971-01-07 Miag Muehlenbau & Ind Gmbh Vielfach-Rohrverteiler fuer pneumatische Foerdersysteme
US5294154A (en) * 1991-08-21 1994-03-15 Fmc Corporation Temporary selective pipe connection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inlets and outlets
DE19532942C1 (de) * 1995-09-07 1997-01-02 Skibowski Martin Verteilvorrichtung zum wahlweisen Verbinden von Leitungen eines ersten Leitungsfeldes mit Leitungen eines zweiten Leitungsfeldes
US20050212287A1 (en) * 2002-02-13 2005-09-29 Caro Colin G Pipe networks
EP1657215A1 (de) * 2005-05-31 2006-05-17 I.S.T. Industrie Service Technologie Beratungs-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olchbare Verteilervorrichtung
CN1784530A (zh) * 2003-05-08 2006-06-07 Acme有限公司 用于配送泵送混凝土到多个浇注工段的装置
CN201469949U (zh) * 2009-07-24 2010-05-19 周广连 自动泄压型分水器
CN202118421U (zh) * 2011-06-01 2012-01-18 张善平 除尘设备连接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4945A (en) * 1937-01-11 1939-04-18 Riley Stoker Corp Valve
DE1185565B (de) * 1963-07-31 1965-01-21 Gewerkschaft Reuss Versatzgut-Foerderrohrleitung fuer Blasversatzbetriebe
US3905623A (en) * 1974-04-05 1975-09-16 Cassel Thomas Richard Pipe coupling with deformable outer sleeve
US4091840A (en) * 1976-06-11 1978-05-30 Daniel Valve Company Flow distributing system
DE4224408C1 (de) 1992-07-24 1993-10-14 Harald Koch Weiche für eine pneumatische 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rieselfähiger Schüttgüter
EP0865396B1 (de) * 1995-11-02 1999-08-04 Fabriques De Tabac Reunies S.A. Weiche für ein pneumatisch arbeitendes transportsystem
IT248048Y1 (it) * 1999-02-22 2002-12-09 Raco S P A Giunto di innesto perfezionato per una coppia di tubazioni
US7775236B2 (en) * 2007-02-26 2010-08-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s flow to a processing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2875A1 (de) * 1969-06-28 1971-01-07 Miag Muehlenbau & Ind Gmbh Vielfach-Rohrverteiler fuer pneumatische Foerdersysteme
US5294154A (en) * 1991-08-21 1994-03-15 Fmc Corporation Temporary selective pipe connection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inlets and outlets
DE19532942C1 (de) * 1995-09-07 1997-01-02 Skibowski Martin Verteilvorrichtung zum wahlweisen Verbinden von Leitungen eines ersten Leitungsfeldes mit Leitungen eines zweiten Leitungsfeldes
US20050212287A1 (en) * 2002-02-13 2005-09-29 Caro Colin G Pipe networks
CN1784530A (zh) * 2003-05-08 2006-06-07 Acme有限公司 用于配送泵送混凝土到多个浇注工段的装置
EP1657215A1 (de) * 2005-05-31 2006-05-17 I.S.T. Industrie Service Technologie Beratungs-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Molchbare Verteilervorrichtung
CN201469949U (zh) * 2009-07-24 2010-05-19 周广连 自动泄压型分水器
CN202118421U (zh) * 2011-06-01 2012-01-18 张善平 除尘设备连接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964A (zh) * 2017-01-11 2019-07-19 韦尔特·克拉默 用于松散物料的输送设备的模块以及用于松散物料的输送设备
CN111971440A (zh) * 2018-03-22 2020-11-20 普茨迈斯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混凝土泵的分配杆的端部软管支架、具有端部软管支架的混凝土泵以及一种用于组装端部软管支架的方法
CN11162012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韦尔特·克拉默 用于散装物料的抽吸输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012868A1 (de) 2015-01-29
JP2016525493A (ja) 2016-08-25
EP3027544A1 (de) 2016-06-08
US20160176657A1 (en) 2016-06-23
WO2015014473A1 (de)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3472A (zh)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FI124335B (fi) Laite virtaustien vaihtamiseksi ja materiaalin keräily- ja siirtojärjestelmä
US8382013B2 (en) Air knife
US8960572B2 (en) Air manifold having nozzles
CN102300669A (zh) 气动式压缩空气管道输送设备
US9592968B2 (en) Conveying and alignment nozzle
EP2946159B1 (en) Air manifold for drying a container
US20150291372A1 (en) Fluidization and alignment elbow
US20120138624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elements
CN201520546U (zh) 双管移动式气动物流设备工作站的排气结构
CN105492344A (zh) 对在物料输送通道中待输送的物料起作用的设备
JP2020138540A (ja) 特にはプラスチック顆粒といったバルク材のための吸引搬送システム
CN207618636U (zh) 气力输送管道及相应的设备
CN105270870A (zh) 载料装置
US8763853B2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elements
CN205397517U (zh) 可切换的输送装置
CN203959330U (zh) 载料装置
CN106629976A (zh) 一体化粉末活性炭加药装置及其加药***
CN108367876A (zh) 用于处理纸张元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7378519B (zh) 一种远程分配式饲喂***用双轴并联机构的工作方法
CN104913145A (zh) 一种管道连接切换装置
CN112292330B (zh) 用于排空容器的抽吸装置
CN221164805U (zh) 分料均衡的四通道分叉漏斗
CN218841060U (zh) 物料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垃圾处理***
CN208843105U (zh) 一种纸袋吸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