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4159A -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4159A
CN105384159A CN201510744996.1A CN201510744996A CN105384159A CN 105384159 A CN105384159 A CN 105384159A CN 201510744996 A CN201510744996 A CN 201510744996A CN 105384159 A CN105384159 A CN 105384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eionized water
hours
manganse dioxide
manganese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49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洪涛
党文慧
王毓德
陈正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University YNU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University Y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University YNU filed Critical Yunnan University YNU
Priority to CN2015107449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4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4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4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碳颗粒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和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然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加入高锰酸钾,在水浴作用下生成的二氧化锰在碳颗粒表面形核、长大,形成二氧化锰包覆碳复合结构。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二氧化锰包覆均匀。这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结构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介电损耗性能,可以作为一种介电损耗介质,在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起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造成了严重的电磁环境污染,目前已成为继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降低或缓解电磁污染的一大措施是采用电磁波吸收材料(简称吸波材料),将电磁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目前吸波材料已经在军事、建筑和民用等方面得到极大关注和较广泛应用。性能优良的吸波材料需要具备适当的导电性能、介电性能或磁性能,并由此分为电损耗介质、介电损耗介质和磁损耗介质。
二氧化锰是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基本结构单元[MnO6]八面体的链接方式不同,从而可形成多种晶体结构形式。又鉴于二氧化锰制备工艺简便,形貌可控,目前已广泛用于电池电极材料、催化剂、氧化剂等领域。同时,二氧化锰也是一种重要的介电损耗介质。但由于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较差,其对电磁波的吸收主要依赖电磁场作用下的空间电荷极化和界面极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其介电性能,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制备工艺获得特殊形貌的二氧化锰,或者将二氧化锰与导电性能更好的炭黑、碳纳米管等材料复合。
由于二氧化锰与炭黑或碳纳米管的表面结构的差异,在复合过程中很难达到均匀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将炭黑或碳纳米管进行二氧化锰包覆可以较好的解决碳材料的分散性问题,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李和赵等人都发现在碳球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锰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秦等人将碳纳米管进行二氧化锰包覆,发现其比电容远远超过了单纯二氧化锰和碳纳米管的性能。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有将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用于介电损耗材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二氧化锰包覆均匀。这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结构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介电损耗性能,可以作为一种介电损耗介质,在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其介电性能可通过调整碳颗粒的大小和反应时间进行调控。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碳颗粒加入到混合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2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过滤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1~2小时,形成悬浊液,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05~0.1:50~100g/ml;
(2)将与碳颗粒质量比为1:3~10的高锰酸钾加入至步骤(1)的含碳悬浊液中,磁力搅拌3~6小时;
(3)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转移至60~100℃恒温水浴中保温6~12小时;
(4)将步骤(3)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洗涤,于100℃干燥8小时,得到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材料。
步骤(1)中,碳颗粒的直径为50~300nm。
步骤(1)中,混合酸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的混合溶液,其质量比为1:10。
步骤(1)中,进一步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1:100g/ml。
步骤(1)中,进一步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1:50g/ml。
步骤(2)中,进一步碳颗粒与高锰酸钾质量比为1:3~1:6。
步骤(3)中,进一步恒温水浴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
本发明使用混合酸处理碳颗粒并超声1~2小时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碳颗粒表面的杂质和基团,以提高碳颗粒在去离子水中的分散均匀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原理是:在高锰酸钾与碳水悬浊液中的搅拌过程中,高锰酸根离子吸附在碳颗粒表面,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晶粒附着在碳颗粒表面,二氧化锰在碳颗粒表面逐渐长大,从而形成包覆碳颗粒结构。
由于二氧化锰电导率较低,当电磁波入射至复合结构表面时,二氧化锰包覆层可以起到表面阻抗匹配的作用,引导电磁波到达碳颗粒表面,被电导率较高的碳颗粒所损耗;未被损耗的电磁波在碳颗粒表面反射,在反射过程中也会部分被二氧化锰包覆层所损耗;同时,由于二氧化锰包覆层颗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对入射电磁波也会起到一定的损耗作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生产成本低廉;二氧化锰在碳颗粒表面包覆均匀,增加了二氧化锰的比表面积;二氧化锰电导率较低,提高了复合结构的表面阻抗匹配,大大改善复合材料对入射电磁波的损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炭黑颗粒的TEM图像;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炭黑颗粒的介电性能图像;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炭黑颗粒的TEM图像;
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炭黑颗粒的介电性能图像;
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碳球颗粒的TEM图像;
图6为实施例3制备的二氧化锰包覆碳球颗粒的介电性能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直径为50nm的炭黑颗粒0.1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将炭黑过滤后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形成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0.3g加入上述炭黑的悬浊液中,搅拌6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80℃保温6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
将上述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以1:1的质量比与石蜡混合,制作成内径3.04mm,外径为7.00mm的圆环形薄片,测试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所得粉末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
所得粉末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性能如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二氧化锰颗粒包覆在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由图2可以看出,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在2~18GHz频段内的介电损耗可达0.4~0.5,明显优于纯二氧化锰材料。
实施例2
将直径为100nm的炭黑颗粒0.1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2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过滤后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使炭黑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0.6g加入到上述炭黑的悬浊液中,搅拌3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80℃保温12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
将上述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以1:1的质量比与石蜡混合,制作成内径3.04mm,外径为7.00mm的圆环形薄片,测试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所得粉末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
所得粉末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性能如图4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片状二氧化锰颗粒包覆在碳颗粒表面,在炭黑表面形成了一层完整的包覆层。随着反应时间由6小时延长至12小时,包覆效果较图1得到了明显提升。图4可以看出,复合粉末的介电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介电常数实部已达15~45,介电损耗可达0.75~1.05,远远优于纯二氧化锰材料。
实施例3
将直径为300nm的碳球颗粒0.1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将碳球过滤后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形成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0.6g加入上述悬浊液中,搅拌6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90℃保温6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碳球复合粉末。
将上述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以1:1的质量比与石蜡混合,制作成内径3.04mm,外径为7.00mm的圆环形薄片,测试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所得粉末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5所示。
所得粉末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性能如图6所示。
由图5可看出,片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包覆在碳球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二氧化锰颗粒尺寸约为10nm。图6可以看出,复合粉末在2~18GHz频段内的介电常数实部约为20~50,虚部约为20~90,介电损耗可达1.3~1.7,超过目前已有报道的纯二氧化锰材料。
实施例4
将直径为300nm的碳球颗粒0.05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将碳球过滤后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形成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0.6g加入上述悬浊液中,搅拌6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100℃保温6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碳球复合粉末。
实施例5
将直径为100nm的炭黑颗粒0.1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2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过滤后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使炭黑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1g加入到上述炭黑的悬浊液中,搅拌3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70℃保温6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
实施例6
将直径为50nm的炭黑颗粒0.1g加入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按质量比1:10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将炭黑过滤后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2小时,形成悬浊液;
取高锰酸钾0.3g加入上述炭黑的悬浊液中,搅拌6小时;
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恒温水浴中,在60℃保温12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过滤、清洗3次,然后在100℃干燥8小时,即得二氧化锰包覆炭黑复合粉末。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其介电性能可通过调整碳颗粒的大小和反应时间进行调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碳颗粒加入到混合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2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3次,过滤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1~2小时,形成悬浊液,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05~0.1:50~100g/ml;
(2)将与碳颗粒质量比为1:3~10的高锰酸钾加入至步骤(1)的含碳悬浊液中,磁力搅拌3~6小时;
(3)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转移至60~100℃恒温水浴中保温6~12小时;
(4)将步骤(3)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洗涤,于100℃干燥8小时,得到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颗粒的直径为50~300n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酸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10%浓度稀盐酸的混合溶液,其质量比1: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1:100g/m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颗粒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1:50g/ml。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碳颗粒与高锰酸钾质量比为1:3~1:6。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恒温水浴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
CN201510744996.1A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Pending CN105384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996.1A CN10538415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996.1A CN10538415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4159A true CN105384159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4996.1A Pending CN10538415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41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4802A (zh) * 2016-05-17 2016-08-17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含镉污水处理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08396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级结构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9165A (zh) * 2019-01-29 2019-04-30 山东大学 三维多孔氧化锰-钴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73553A (zh) * 2021-07-07 2021-09-10 上海圣石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制备方法及保健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117A (zh) * 2007-10-19 2008-05-07 浙江大学 二氧化锰包覆碳纳米管的芯-壳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81500A (zh) * 2009-02-11 2009-07-15 南京大学 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介孔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2059082A (zh) * 2010-11-30 2011-05-18 重庆大学 纳米二氧化锰/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35645A (zh) * 2015-05-18 2015-08-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石墨粉/二氧化锰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117A (zh) * 2007-10-19 2008-05-07 浙江大学 二氧化锰包覆碳纳米管的芯-壳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81500A (zh) * 2009-02-11 2009-07-15 南京大学 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介孔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2059082A (zh) * 2010-11-30 2011-05-18 重庆大学 纳米二氧化锰/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35645A (zh) * 2015-05-18 2015-08-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石墨粉/二氧化锰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双双等: "直接还原高锰酸钾制备CNT/MnO2复合材料", 《电池》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4802A (zh) * 2016-05-17 2016-08-17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含镉污水处理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08396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级结构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8396B (zh) * 2017-09-29 2019-06-14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级结构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9165A (zh) * 2019-01-29 2019-04-30 山东大学 三维多孔氧化锰-钴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99165B (zh) * 2019-01-29 2020-01-17 山东大学 三维多孔氧化锰-钴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73553A (zh) * 2021-07-07 2021-09-10 上海圣石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制备方法及保健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3216B (zh) 一种空心半球结构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496554B (zh) 一种石墨烯/Fe3O4/聚苯胺三元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Gu et 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Co3O4 nanowires network by nickel foam with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in C and X band
CN113025271B (zh) 一种Ti3C2Tx MXene@ZnO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19345B (zh) 一种四氧化三铁@铁核壳结构‑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26931B (zh) 一种吸收电磁波的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105338799B (zh) 以磁性金属掺杂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锡的纳米复合材料
CN105384159A (zh) 一种二氧化锰包覆碳颗粒介电材料用做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CN103094540A (zh) 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的复合方法及其复合材料
CN104448305A (zh) 一种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6782A (zh) 多孔氧化铜微球/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345A (zh) 一种改进球形复合核壳结构吸波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06010437B (zh) 二氧化锡修饰四氧化三铁/多壁碳纳米管网状复合材料
CN106571460B (zh) 一种无粘结剂、自支撑结构的硒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515A (zh) 吸收高频电磁波的石墨烯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CN111171787B (zh) 一种BiFeO3/RGO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895387A (zh) 球形多孔Fe3O4/MnO2超级电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5699C (zh) 一种具有电磁特性的石墨粉末的制备方法
Guo et al. CeFe2O4 nanoparticle/graphene oxide composites with synergistic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Qi et al. Co/CoO/Lotus seedpod nanoporous carbon composites reduced from Co3O4 for high-performance microwave absorbers
CN109971420B (zh) 一维二氧化锆/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39083A (zh) 一种二硫化钼/四氧化三铁/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2131A (zh) 一种石墨烯-聚噻吩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5553A (zh) 一种钴‑氮‑碳核壳杂化空心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01525161B (zh) 一种制备氧化镍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