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8843A - 板式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板式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8843A
CN105008843A CN201380073887.0A CN201380073887A CN105008843A CN 105008843 A CN105008843 A CN 105008843A CN 201380073887 A CN201380073887 A CN 201380073887A CN 105008843 A CN105008843 A CN 105008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flow path
lamination direction
heat transfer
trans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38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8843B (zh
Inventor
田中信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aka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aka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aka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Hisaka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08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8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8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8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为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基准流路,主体部具有一对一次分支路,该一对一次分支路使基准流路和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一端侧及另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基准流路连通,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一流路连通。

Description

板式热交换器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74896号的优先权,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74896号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写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作蒸发器及冷凝器的板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板式热交换器作为热交换器多被用于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伴随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一流体蒸发,所述冷凝器,伴随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一流体冷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一般来说,如图5所示,板式热交换器具有主体部3,该主体部3包含多个传热板2。主体部3具有:第一流路30;第二流路31;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第一流路30使第一流体A流通。第二流路31使第二流体B流通。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与第一流路30连通,并使第一流体A在该第一流路30中流入、流出。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与第二流路31连通,并使第二流体B在该第二流路31中流入、流出。
进一步具体说明。多个传热板2分别具有至少四个开口(不编号)。而且,主体部3中积层有多个传热板2。由此,以传热板2为界交替形成有使第一流体A流通的第一流路30和使第二流体B流通的第二流路31。另外,由于多个传热板2被积层,所以,形成在传热板2上的开口在多个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相连。由此,使第一流体A流入第一流路30的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使第一流体A从第一流路30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使第二流体B流入第二流路31的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4、和使第二流体B从第二流路31流出的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贯穿传热板2,并在多个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延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向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供给的第一流体A通过第一流路30向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流出。另外,向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4供给的第二流体B通过第二流路31向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流出。而且,在板式热交换器1中,如上所述,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路30中流通,且第二流体B在第二流路31中流通。由此,板式热交换器1介由分隔第一流路30和第二流路31的传热板2的较大的传热面而使第一流体A和第二流体B进行热交换。
因此,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越多,对热交换作出贡献的传热面积越大,越能提高热交换性能。
但是,传热板2的数量若增多,则与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相应地,在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通路32、33及第二连通路34、35的长度也变长。
即,由于通过传热板2的开口相连而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及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因此,若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增多,则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及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的各自的流路长度也会与传热板2的数量相应地增长。
其结果,使第一流体A流入第一流路30的第一连通路(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通阻力变大,第一流体A变得难以流通。因此,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在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的入口侧的第一流体A向第一流路30的流入量和在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的末端侧的第一流体A向第一流路30的流入量变得不均匀。即,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向在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第一流路30的分配会产生不均。其结果为,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即使增加传热板2的数量(即使增加第一流路30的数量),在提高热交换性能(蒸发性能)方面也存在界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87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能够抑制使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同时将第一流体向多个第一流路均匀地供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积层的多个传热板,主体部具有:使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流路;使第二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二流路;连通于第一流路、且使第一流体相对于第一流路流入、流出的一对第一连通路;连通于第二流路、且使第二流体相对于第二流路流入、流出的一对第二连通路,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以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分别贯穿传热板并在该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第一流路彼此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从一侧的第一连通路到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的第一流体的流路,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基准流路,主体部具有至少一对一次分支路,该一对一次分支路使基准流路和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分别位于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基准流路连通,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一流路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还可以为,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分别设在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中的、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中间基准流路,主体部具有一对二次分支路,该一对二次分支路使中间基准流路和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一次分支路分别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各中间基准流路连通。
该情况下,还可以为,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主体部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具有:对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路;及对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路,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另外,该情况下,作为其他方式还可以为,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多个第一流路,分别设置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多个第一流路中的、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分支基准流路,主体部具有一对三次分支路,该一对三次分支路使分支基准流路和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一对二次分支路分别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各分支基准流路连通,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该情况下,还可以为,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各设置一个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另外,还可以为,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各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主体部具有:使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的连接路;及使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的连接路,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整体概要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及第二流体的流路的概要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及第二流体的流路的概要图。
图5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及第二流体的流路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
如图1所示,板式热交换器具有主体部3,该主体部3包含被积层的多个传热板2。
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部3具有:第一流路30;第二流路31;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第一流路30使第一流体A流通。第二流路31使第二流体B流通。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与第一流路30连通,并使第一流体A相对于该第一流路30流入、流出。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与第二流路31连通,并使第二流体B相对于该第二流路31流入、流出。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将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中的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称作“第一流入连通路”。另外,将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中的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称作“第一流出连通路”。另外,将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中的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4称作“第二流入连通路”。另外,将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中的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称作“第二流出连通路”。
第一流路30及第二流路31以传热板2为界交替形成。而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分别贯穿传热板2,并在多个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以下,称作“第一方向”)上延伸。
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板式交换器1具有:包含被积层的多个传热板2的主体部3;夹着主体部3的一对端板4、5。
如图2所示,多个传热板2分别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后的部件。各传热板2具有:划定第一流路30及第二流路31的传热部20;从该传热部20的外周向与传热部20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环状的嵌合部21。
在各传热板2的传热部20的表里交错地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凹条及凸条。而且,在各传热板2的传热部20形成有用于形成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的开口(不编号)。即,在传热板2的传热部20的至少四个部位设有开口。该开口是用于形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流路的开口,其贯穿传热部20。
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具有多种传热板2。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如上所述,具有形成有开口的传热板2,所述开口是用于形成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的开口,除此以外,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还具有形成有开口的传热板2,所述开口用于形成后述的一次分支路36a、36a或二次分支路36b、36b。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第二流出连通路35、一次分支路36a、36a、及二次分支路36b、36b等流路进行详细说明。另外,用于形成这些流路的开口的数量、配置、及尺寸等与一般的板式热交换器同样地,能够根据该板式热交换器1的使用目的、第一流体A以及第二流体B的种类以及流量等适当地选择。
一对端板4、5分别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后的部件,与传热板2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具体地说,端板4、5具有密封部40、50和环状的嵌合部41、51。密封部40、50与传热部20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环状的嵌合部41、51从密封部40、50的外周全周向与该密封部40、50面交叉的方向延伸。
一侧的端板(以下,称作“第一端板”)4具有开口(不编号),该开口与形成在相邻的传热板2上的开口、即用于形成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的开口对应。即,开口设在第一端板4的密封部40的四个部位。相应地,用于连接配管的筒状的管嘴(不编号)以与各开口对应的配置被连接于第一端板4的密封部40的外表面。
而在另一侧的端板(以下,称作“第二端板”)5的密封部50上没有设置开口。即,第二端板5具有密封部50,该密封部50能够对由重合的传热板2的开口形成的流路进行密封。
而且,多个传热板2相互重合。该状态下,相邻的传热板2的传热部20的凸条彼此交叉对接,并且,相邻的传热板2的嵌合部21彼此嵌合。相应地,相邻的传热板2之间的密接部分通过钎焊被密封,形成主体部3。
而且,第一端板4及第二端板5以夹入积层的多个传热板2(主体部3)的方式重合在多个传热板2上。在该状态下,第一端板4及第二端板5的各嵌合部21与相邻的传热板2的嵌合部21嵌合。相应地,第一端板4及第二端板5各自与相邻的传热板2(主体部3)的密接部分通过钎焊被密封。
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部3中,以传热板2为界,交替形成有第一流路30和第二流路3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30使氟利昂、氨等发生相变化的第一流体A流通。另外,第二流路31使水、卤水等液态的第二流体B流通。
另外,多个传热板2的开口相连,由此,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分别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地形成。
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板2的传热部20形成为俯视(传热部20的法线方向观察)长方形。
第一流入连通路32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设在传热部20的长边方向(以下,称作“第二方向”)的传热板2的一端侧。另外,第一流出连通路33及第二流入连通路34设在第二方向的传热板2的另一端侧。
此外,由于图3为示意图,所以在图3中,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在第二方向上并排(并排配置)。但是,实际上,第一流入连通路32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在传热部20的短边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作“第三方向”)上并排。另外,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一流出连通路33也在传热部20的短边方向(第三方向)上并排。
由此,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路30内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流通。另外,第二流体B在第二流路31内沿第二方向流通。即,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路30中在传热部20的长边方向上流通,第二流体B在第二流路31中在传热部20的长边方向上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路30彼此相互连通,形成从第一流入连通路32到第一流出连通路33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一个)第一流路30为处于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基准流路Ra。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途中位置是指除了第一方向的两端的第一流路30以外的任意的位置。
主体部3具有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使基准流路Ra和位于比该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并且,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使基准流路Ra和位于比该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即,主体部3具有使基准流路Ra和位于比该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的一次分支路36a、及使基准流路Ra和位于比该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的一次分支路36a。本实施方式中,一次分支路36a、36a贯穿第二方向的传热部20的中央部。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在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具有多个第一流路30。
主体部3的多个第一流路30被区分成两个以上的区段B1、B2。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以基准流路Ra为界将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侧整体作为单独的区段(以下,将该区段称作“第一大区段B1”)进行区分。另外,主体部3以基准流路Ra为界将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整体作为单独的区段(以下,将该区段称作“第二大区段B2”)进行区分。
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多个第一流路30被区分成一组区段B1a、B2a、B1b、B2b。各区段B1a、B2a、B1b、B2b分别具有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
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的各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30为处于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中间基准流路Rb。即,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分别被区分为单独的区段(以下,将该区段称作“第一小区段”)B1a、B2a和单独的区段(以下,将该区段称作“第二小区段”)B1b、B2b,其中,单独的区段B1a、B2a包含以中间基准流路Rb为界位于第一方向的一端侧的全部第一流路30(多个第一流路30),单独的区段B1b、B2b包含以中间基准流路Rb为界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全部第一流路30(多个第一流路30)。
一次分支路36a、36a与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贯穿第一大区段B1中的第二小区段B1b,并与该第一大区段B1的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另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贯穿第二大区段B2中的第一小区段B2a,并与该第二大区段B2的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如上所述,分别在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以中间基准流路Rb为界被区分。相应地,主体部3具有至少一对二次分支路36b、36b。该一对二次分支路36b、36b使中间基准流路Rb和位于比该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或使中间基准流路Rb和位于比该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即,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具有使中间基准流路Rb和第一小区段B1a、B2a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的二次分支路36b、及使中间基准流路Rb和第二小区段B1b、B2b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连通(连接)的二次分支路36b。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包含多个第一流路30。具体来说,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具有例如三个第一流路30。
相应地,主体部3在各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具有使相邻的第一流路30彼此连通的连接路37a、37b。
进一步具体地说明,如上所述,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具有三个第一流路30。该三个第一流路30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而且,与中间基准流路Rb相邻的第一流路(以下,称作“最内侧第一流路”)30介由二次分支路36b、36b与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另外,最内侧第一流路30与在中间基准流路Rb的相反侧与其相邻的第一流路(第一方向上并排的三个第一流路30中位于中间的第一流路(以下,称作“中间第一流路”))30介由连接路(以下,称作“第一连接路”)37a连通。而且,中间第一流路30与在最内侧第一流路30的相反侧与其相邻的第一流路(以下,称作“最外侧第一流路”)30介由连接路(以下,称作“第二连接路”)37b连通。
而且,如上所述,为了使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路30中沿第二方向流通,二次分支路36b、36b和第一连接路37a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第一连接路37a和第二连接路37b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由此,分别在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中,通过最内侧第一流路30、第一连接路37a、中间第一流路30、第二连接路37b、最外侧第一流路30,第一流体A的流路形成为曲折的流路。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入连通路32形成为从第一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到位于该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基准流路Ra,并仅与该基准流路Ra连通。
而第一流出连通路33从第一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另一端,并仅与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的最外侧第一流路30连通。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第一流路30彼此连通从而以基准流路Ra为起点形成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分别为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的最外侧第一流路30。
相应地,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的各最外侧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
而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分别从第一方向上的主体部3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而且,在第一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第二流路31分别与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连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的流路以在第一流入连通路32和第一流出连通路33之间曲折的方式构成。而第二流体B的流路在第二流入连通路34和第二流出连通路35之间笔直地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如上所述,具有主体部3,该主体部3包括被积层的多个传热板2。主体部3具有:使第一流体A流通的第一流路30;使第二流体B流通的第二流路31;与第一流路30连通、且使第一流体A相对于第一流路30流入、流出的第一流入连通路32及第一流出连通路33;与第二流路31连通、且使第二流体B相对于第二流路31流入、流出的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第一流路30及第二流路31以传热板2为界交替地形成。另外,第一流入连通路32、第一流出连通路33、第二流入连通路34及第二流出连通路35分别贯穿传热板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为处于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基准流路Ra。另外,主体部3具有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该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使基准流路Ra和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第一流路30连通。另外,第一流入连通路32仅与基准流路Ra连通。而且,第一流出连通路33仅与以下第一流路30连通,该第一流路30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成为通过第一流路30彼此连通而以基准流路Ra为起点形成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板式热交换器1,第一流入连通路32仅与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基准流路Ra(第一流路30)连通。这样,由于第一流入连通路32仅形成到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所以,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入连通路32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
而且,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使基准流路Ra和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第一流路30连通。因此,在主体部3内,作为第一流体A的流路,形成有包含与基准流路Ra连通的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的体系、和包含与基准流路Ra连通的另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的体系这两个体系。
因此,从第一流入连通路32到第一流出连通路33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长度(每个体系的流路长)缩短。由此,在上述结构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在整个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受到抑制,能够得到较高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分别在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中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30为处于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中间基准流路Rb。主体部3具有一对二次分支路36b、36b,该一对二次分支路36b、36b使中间基准流路Rb和分别位于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第一流路30连通。各一次分支路36a、36a与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
因此,一次分支路36a、36a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仅与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中间基准流路Rb(第一流路30)连通。这样,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一次分支路36a、36a仅形成到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一次分支路36a、36a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而且,分别在主体部3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作为第一流体A的流路,形成有包含与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的一侧的二次分支路36b的体系、和包含与中间基准流路Rb连通的另一侧的二次分支路36b的体系这两个体系。因此,分别在主体部3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从一次分支路36a到第一流出连通路33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长度(每个体系的流路长)缩短。由此,在上述结构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整个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能够得到较高的热交换性能。
尤其,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在各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另外,主体部3,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分别具有连接位于第一小区段B1a、B2a(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的连接路37a、37b及连接位于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的连接路37a、37b。另外,对于分别位于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第一流路30,通过第一流路30彼此连通而以基准流路Ra作为起点形成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由此,能够不増长第一流体A的流路地增大传热面积。
此外,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追加适当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大区段B1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和第二大区段B2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以基准流路R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但不限于此。第一大区段B1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和第二大区段B2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还可以形成为以基准流路Ra为基准的非对称的形态。即,在第一大区段B1和第二大区段B2,第一流路30的数量、中间基准流路Rb的配置、及二次分支路36b的配置等也可以不同。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分别以中间基准流路Rb为基准被区分成两个小区段(第一小区段及第二小区段)B1a、B2a、B1b、B2b,但不限于此。例如,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的全部第一流路30还可以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直接连通。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包含三个第一流路30,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还可以分别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并使其本身(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或者还可以通过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所包含的第一流路30形成一个体系的流路,并使成为其终端的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被区分成第一小区段B1a、B2a和第二小区段B1b、B2b,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还可以进一步被区分为更小的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
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被区分成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这些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具有多个第一流路30。而且,分别在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多个第一流路30中的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30为处于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分支基准流路Rc。相应地,主体部3具有一对三次分支路36c、36c,该一对三次分支路36c、36c使分支基准流路Rc和分别位于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的区段及另一端侧的区段(以下,称作“最小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的第一流路30连通。一对二次分支路36b、36b还可以分别与位于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第一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分支基准流路Rc连通。该情况下,分别位于最小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即成为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
若这样,二次分支路36b、36b,分别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的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中,仅与位于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的分支基准流路Rc(第一流路30)连通。因此,分别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的各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中,由于二次分支路36b、36b仅形成到第一方向的途中位置,所以,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二次分支路36b、36b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
而且,在主体部3的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的各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比中间基准流路Rb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作为第一流体A的流路,形成有包含与分支基准流路Rc连通的一侧的三次分支路36c的体系、包含与分支基准流路Rc连通的另一侧的三次分支路36c的体系这两个体系。因此,在主体部3的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从二次分支路36b到第一流出连通路33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长度(每个体系的流路长)缩短。由此,在上述结构的板式热交换器1中,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整个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从而得到较高的热交换性能。
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各最小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主体部3还可以具有:使位于以分支基准流路Rc为基准的一侧的最小区段B1a1、B1b1、B2a1、B2b1(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中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30彼此连通的连接路37a、37b、37c;及使位于以分支基准流路Rc为基准的另一侧的最小区段B1a2、B1b2、B2a2、B2b2(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侧)中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30、30彼此连通的连接路37a、37b、37c。相应地,位于以分支基准流路Rc为基准被划分的最小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的第一流路30,即成为第一流体A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由此,能够不使第一流体A的流路增长地扩大传热面积。
另外,与上述不同地,还可以在各最小区段B1a1、B1a2、B1b1、B1b2、B2a1、B2a2、B2b1、B2b2(第一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Rc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中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流路30,并使该第一流路30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这样,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在流路中的压力损失。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包含三个第一流路30,这些第一流路30连续地连通,由此,使第一流体A的流路曲折,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小区段B1a、B2a及第二小区段B1b、B2b分别包含多个第一流路30。而且,还可以为,该多个第一流路30全部与二次分支路36b、36b连通,并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由此,第一流体A从二次分支路36b、36b流入多个第一流路30,在通过这些多个第一流路30后向第一流出连通路33流出。这样,第一流体A在多个第一流路30中流通,由此,能够不延长第一流体A的流路长度地确保较大的传热面积,能够提高热交换性能。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中,第一流体A的流路将中间基准流路Rb、分支基准流路Rc作为分支位置依次进行分支,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一次分支路36a、36a与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的多个第一流路30连通,分别位于第一大区段B1及第二大区段B2的多个第一流路30直接连通于第一流出连通路33。即使这样,由于第一流入连通路32从主体部3的一端延伸到途中位置,所以,第一流入连通路32的流路长度不会增长,能够抑制第一流体A的压力损失的增大。
上述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具有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但不限于该结构。主体部3还可以具有两对以上的一次分支路36a。即,主体部3具有至少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即可。
该情况下,第二对各一次分支路36a、36a仅与以下一次流路30连通,该一次流路30与以第一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为起点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所在的区域(第一区域)相比相对于基准流路Ra位于外侧的区域(第二区域)。而且,在以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中的一次分支路(第二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中的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为起点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中成为终端的多个第一流路30、及在以第一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Ra靠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侧中的一次分支路(第二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中的另一侧的一次分支路)36a为起点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中成为终端的多个第一流路30分别与第一流出连通路33连通。
即,第n(自然数)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仅与主体部3中的位于第n-1区域的外侧的区域(第n区域)的第一流路30连通,以第n对一次分支路36a、36a为起点的第一流体A的流路还可以设在第n区域。
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流路31分别与第二流入连通路34和第二流出连通路35连通,连接第二流入连通路34和第二流出连通路35的第二流体B的流路笔直地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连接第二流入连通路34和第二流出连通路35的第二流体B的流路还可以与第一流体A的流路同样地以曲折的方式形成。即,第二流体B的流路还可以与第一流体A的流路同样地,分别在第一方向中的主体部3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至少分支一次,且第二流出连通路35还可以仅与分别位于第一方向中的主体部3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成为第二流体B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二流路31连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成为第二流体B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流路进行设定,并且,还可以以该流路为基准区分成细分后的区段,并使第二流体B的流路分支两次以上。
附图标记说明
1…板式热交换器,2…传热板,3…主体部,4…第一端板(端板),5…第二端板(端板),20…传热部,21…嵌合部,30…第一流路,31…第二流路,32…第一流入连通路(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第一流出连通路(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4…第二流入连通路(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第二流出连通路(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6a…一次分支路,36b…二次分支路,36c…三次分支路,37a…第一连接路(连接路),37b…第二连接路(连接路),37c…连接路,40、50…密封部,41、51…嵌合部,A…第一流体,B…第二流体,B1…第一大区段(区段),B2…第二大区段(区段),B1a、B2a…第一小区段(区段),B1b、B2b…第二小区段(区段),B1a、B2a…第一小区段(区段),B1a’、B1a”、B1b’、B1b”、B2a’、B2a”、B2b’、B2b”…最小区段(区段),Ra…基准流路,Rb…中间基准流路,Rc…分支基准流路。

Claims (6)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积层的多个传热板,主体部具有:使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流路;使第二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二流路;连通于第一流路、且使第一流体相对于第一流路流入、流出的一对第一连通路;连通于第二流路、且使第二流体相对于第二流路流入、流出的一对第二连通路,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以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分别贯穿传热板并在该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
第一流路彼此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从一侧的第一连通路到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的第一流体的流路,
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基准流路,
主体部具有至少一对一次分支路,该一对一次分支路使基准流路和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分别位于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
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基准流路连通,
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仅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第一流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
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分别设在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三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中的、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中间基准流路,
主体部具有一对二次分支路,该一对二次分支路使中间基准流路和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
一次分支路分别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各中间基准流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
主体部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具有:对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路;及对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路,
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多个第一流路,
分别设置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多个第一流路中的、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的途中位置的第一流路为处于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分支位置的分支基准流路,
主体部具有一对三次分支路,该一对三次分支路使分支基准流路和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连通,
一对二次分支路分别与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中间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各分支基准流路连通,
分别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各设置一个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各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
主体部具有:使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的连接路;及使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两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彼此连通的连接路,
位于传热板的积层方向上的比分支基准流路靠积层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且成为第一流体的流路的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一流路与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连通。
CN201380073887.0A 2013-03-29 2013-12-04 板式热交换器 Active CN105008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896 2013-03-29
JP2013074896 2013-03-29
PCT/JP2013/082583 WO2014155839A1 (ja) 2013-03-29 2013-12-04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8843A true CN105008843A (zh) 2015-10-28
CN105008843B CN105008843B (zh) 2017-05-17

Family

ID=5162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887.0A Active CN105008843B (zh) 2013-03-29 2013-12-04 板式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80521B1 (zh)
JP (1) JP5818397B2 (zh)
CN (1) CN105008843B (zh)
WO (1) WO20141558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3683A (zh) * 2016-01-13 2018-08-28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板式热交换器
CN113424010A (zh) * 2019-04-23 2021-09-21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板式热交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5838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2020186834A (ja) * 2019-05-13 2020-1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EP4199325A1 (de) * 2021-12-15 2023-06-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ufsatzkühler einer dynamo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plattenkühlern
CN217387293U (zh) * 2022-04-29 2022-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6243A (en) * 1957-11-29 1963-10-08 Danske Mejeriers Maskinfabrik Plate for holding section i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H05172478A (ja) * 1991-12-24 1993-07-09 Hisaka Works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EP0608195A1 (en) * 1993-01-21 1994-07-27 H.S. Tarm A/S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with plate heat exchanger
JPH10288480A (ja) * 1997-04-15 1998-10-27 Daikin Ind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US20020106311A1 (en) * 2000-02-03 2002-08-08 Cellular Process Chemistry, Inc. Enhancing fluid flow in a stacked plate microreactor
JP2002267289A (ja) * 2001-03-09 2002-09-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US20030059969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Ryuichiro Minato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258377A (zh) * 2005-07-02 2008-09-03 丹佛斯公司 换热器
JP5100860B2 (ja) * 2011-04-27 2012-12-19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572A (ja) 1998-03-31 1999-10-19 Hisaka Works Ltd ブレージング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6243A (en) * 1957-11-29 1963-10-08 Danske Mejeriers Maskinfabrik Plate for holding section i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H05172478A (ja) * 1991-12-24 1993-07-09 Hisaka Works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EP0608195A1 (en) * 1993-01-21 1994-07-27 H.S. Tarm A/S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with plate heat exchanger
JPH10288480A (ja) * 1997-04-15 1998-10-27 Daikin Ind Ltd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US20020106311A1 (en) * 2000-02-03 2002-08-08 Cellular Process Chemistry, Inc. Enhancing fluid flow in a stacked plate microreactor
JP2002267289A (ja) * 2001-03-09 2002-09-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US20030059969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Ryuichiro Minato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258377A (zh) * 2005-07-02 2008-09-03 丹佛斯公司 换热器
JP5100860B2 (ja) * 2011-04-27 2012-12-19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3683A (zh) * 2016-01-13 2018-08-28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板式热交换器
CN113424010A (zh) * 2019-04-23 2021-09-21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板式热交换器
CN113424010B (zh) * 2019-04-23 2023-07-18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板式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8397B2 (ja) 2015-11-18
CN105008843B (zh) 2017-05-17
EP2980521B1 (en) 2019-03-13
JPWO2014155839A1 (ja) 2017-02-16
WO2014155839A1 (ja) 2014-10-02
EP2980521A1 (en) 2016-02-03
EP2980521A4 (en)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8843A (zh) 板式热交换器
US10612866B2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6523606B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block with multichamber flat tubes
WO2015113496A1 (zh) 板式换热器
JP2021143824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モジュール
CN203464829U (zh) 热交换器用联管箱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用联管箱的热交换器
FI124763B (fi) Levylämmönsiirrin ja menetelmä useamman vedon tekemiseksi levylämmönsiirtimeen
EP3017261A1 (en) Asymmetrical exchanger with ancillary channels for connecting turns
US9068780B2 (en) Twist vane counter-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196908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6267954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05008844A (zh) 板式热交换器
CN105026870A (zh) 板式热交换器
KR20110083019A (ko) 이중관 열 교환기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열 교환기
JP6268045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5933605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08235723A (zh) 热交换器
JPWO2014155837A1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6268046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EP2144027B1 (en) Tubular radiator for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JP6235645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6118847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2023073882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