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882B - 挖掘工具 - Google Patents

挖掘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882B
CN104968882B CN201480007195.0A CN201480007195A CN104968882B CN 104968882 B CN104968882 B CN 104968882B CN 201480007195 A CN201480007195 A CN 201480007195A CN 104968882 B CN104968882 B CN 1049688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drill bit
groove
gas hole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1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882A (zh
Inventor
中村和由
太田博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68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8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60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conduits or nozzles for drilling fluids
    • E21B10/602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conduits or nozzles for drilling fluids the bit being a rotary drag type bit with bla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7/00Special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rilling
    • E21B7/20Driving or forcing casings or pipes into boreholes, e.g. sinking; Simultaneously drilling and casing boreho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08Roller bits
    • E21B10/18Roller bits characterised by conduits or nozzles for drilling flu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42Rotary drag type drill bits with teeth, blades or like cutting elements, e.g. fork-type bits, fish tail bits
    • E21B10/43Rotary drag type drill bits with teeth, blades or like cutting elements, e.g. fork-type bits, fish tail b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eeth or other cut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46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wear resisting parts, e.g. diamond inserts
    • E21B10/56Button-type inse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64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whole or part thereof being insertable into or removable from the borehole without withdrawing the drilling p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侧钻头(3)具备:供给孔,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开口;及排出槽(14),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并沿轴线方向延伸,供给孔具备:顶端吹气孔(15),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的顶端面开口;及外周吹气孔(16),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的外周面开口,在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形成有连通外周吹气孔(16)和排出槽(14)的外周槽(19),外周槽(19)由环状钻头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随着围绕轴线而逐渐向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

Description

挖掘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工具,其中,***到套管内的内侧钻头的顶端部从套管顶端突出,并且,该内侧钻头能够与旋转自如地配设于套管顶端的环状钻头卡合并一体旋转,通过这些内侧钻头及环状钻头来挖掘地面而形成挖掘孔,与此同时,将套管逐渐***到该挖掘孔内。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3月14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3-052244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挖掘工具已知有如下挖掘工具(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2),其具备:呈圆筒状的套管;内侧钻头,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插通于所述套管内,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部从该套管的顶端突出;及环状钻头,呈圆环状,且相对于该套管以围绕所述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套管的顶端部,在围绕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同时,能够以围绕所述轴线的方式以及从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侧与该内侧钻头卡合。
图6及图7示出以往的挖掘工具100。该挖掘工具100中,***到套管101内的内侧钻头102的顶端部从套管101顶端突出,并且,该内侧钻头102能够与旋转自如地配设于套管101顶端的环状钻头103卡合并一体旋转。并且,环状钻头103能够从轴线O方向的顶端侧与内侧钻头102卡合。
并且,对内侧钻头102施加朝向轴线O方向的顶端侧(图6中的下侧)的推力及冲击力和围绕轴线O的旋转力,由此,通过内侧钻头102及与其卡合的环状钻头103来挖掘地面而形成挖掘孔,与此同时,套管101逐渐被***(被引入)到该挖掘孔内。
并且,内侧钻头102具备:供给孔104,通过内侧钻头102内部,且在该内侧钻头102的顶端部开口;及排出槽105,形成于内侧钻头102的外周面并沿轴线O方向延伸。并且,供给孔104具备:顶端吹气孔106,在内侧钻头102的顶端面开口;及外周吹气孔107,在内侧钻头102的外周面开口。顶端吹气孔106在形成于内侧钻头102的顶端面且与排出槽105连通的顶端槽108内开口,外周吹气孔107朝向环状钻头103的顶端面开口。
并且,在进行挖掘时,空气等流体(喷出介质)通过供给孔104而喷出至内侧钻头102的顶端面及环状钻头103的顶端面,另一方面,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泥渣)通过排出槽105向工具基端侧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683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表2012-51586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挖掘工具100中存在下述问题。
即,通过挖掘工具100挖掘地面而生成的挖掘屑,通过从未图示的挖掘装置供给的流体而排出,但是,在柔软地质的地面,将导致流体进入到挖掘孔周边的地面内部,无法排出挖掘屑,有时因挖掘屑堆积在挖掘孔内而无法进行稳定的挖掘。并且,根据情况,进入到挖掘孔周边的地面内部的流体将导致地面松动,有时会给附近建筑物的地基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工具,该挖掘工具能够将从内侧钻头的供给孔喷出的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有效地回收到该内侧钻头的排出槽内,并且,能够通过该排出槽向工具基端侧稳定地排出,从而,能够有效且稳定地进行挖掘作业,且能够抑制对挖掘孔周边地面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来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法。
即,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为通过挖掘地面而形成挖掘孔的挖掘工具,其具备:呈圆筒状的套管;内侧钻头,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插通于所述套管内,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部从该套管的顶端突出;环状钻头,呈圆环状,且相对于该套管以围绕所述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套管的顶端部,在围绕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同时,能够以围绕所述轴线的方式以及从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侧与该内侧钻头卡合,所述内侧钻头具备:供给孔,通过所述内侧钻头内部,且在该内侧钻头的顶端部开口;及排出槽,形成于所述内侧钻头的外周面,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所述供给孔具备:顶端吹气孔,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顶端面开口;及外周吹气孔,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外周面开口,在所述内侧钻头的外周面形成有连通所述外周吹气孔和所述排出槽的外周槽,所述外周槽由所述环状钻头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且,从所述外周吹气孔朝向所述排出槽,随着围绕所述轴线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
在该挖掘工具中,对内侧钻头施加朝向轴线方向的顶端侧的推力及冲击力和围绕轴线的旋转力,由此,通过内侧钻头及与其卡合的环状钻头来挖掘地面而形成挖掘孔,与此同时,套管逐渐被***(被引入)到该挖掘孔内。并且,在进行挖掘的同时,空气等流体(喷出介质)通过供给孔而向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喷出,另一方面,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泥渣)通过排出槽向工具基端侧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供给孔的外周吹气孔通过形成于内侧钻头的外周面的外周槽而与排出槽连通,该外周槽由环状钻头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且从所述外周吹气孔朝向排出槽,随着围绕轴线而逐渐向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因此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即,外周槽内的流体从外周吹气孔朝向排出槽形成向轴线方向的基端侧的流动,且流入到该排出槽内,因此排出槽内的流体及挖掘屑随之容易流向工具基端侧。
并且,外周槽从其径向外侧被环状钻头所包覆,因此可防止从外周吹气孔喷出至该外周槽内的流体进入到地面内部,且所述流体有效地被输送至排出槽内,因此在该排出槽内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回收效率提高。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外周槽被环状钻头所包覆,因此可抑制挖掘屑进入到该外周槽内,并防止外周槽内被挖掘屑堵塞的情况,并且,可确保该外周槽内的流路稳定,从而,维持在该外周槽内流动的流体的流速稳定。由此,在从外周槽流入流体的排出槽中,在其内部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流速也被加快,通过文丘里效应,排出槽内的压力被降低为比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周边的压力低,该顶端面周边的流体及挖掘屑容易被引入到成为更低压的排出槽内,并且,通过该排出槽容易被送至工具基端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能够将从内侧钻头的供给孔喷出的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有效地回收到该内侧钻头的排出槽内,并且,能够通过该排出槽而稳定地向工具基端侧排出,由此,能够高效且稳定地进行挖掘作业,并且,能够抑制对挖掘孔周边地面的影响。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顶端吹气孔在形成于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且与所述排出槽连通的顶端槽内开口,所述外周吹气孔也可以在所述外周槽内开口。
在该情况下,从顶端吹气孔喷出的流体与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周边的挖掘屑一同,通过顶端槽内部而有效地被引导至排出槽内,从而,能够提高回收这些流体及挖掘屑的效率。并且,由于外周吹气孔直接在外周槽内开口,因此,上述作用效果更显著。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优选所述顶端吹气孔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开口有多个,且这些顶端吹气孔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式延伸,或者以随着朝向顶端侧而逐渐接近所述轴线的方式延伸。
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从顶端吹气孔喷出的流体从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向外周侧排出,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挖掘孔周边的地面松动。并且,从顶端吹气孔喷出的流体容易遍布内侧钻头的整个顶端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
并且,容易确保从顶端吹气孔在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例如顶端槽内)开口的部分至该内侧钻头的外周面的排出槽为止的沿径向的距离较大,因此回收挖掘屑的效率提高。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环状钻头的顶端面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也可以配置成与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相同或者相对于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向顶端侧突出。
在该情况下,由于内侧钻头相对于环状钻头未向顶端侧突出,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流体进入挖掘孔周边。即,由于环状钻头围绕内侧钻头的整个顶端部,因此可抑制流体及挖掘屑向该环状钻头的径向外侧漏出,并且,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可有效地被回收到位于环状钻头的径向内侧的排出槽内。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配设有多个从该顶端面突出的刀片,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上的外周缘部为在该挖掘工具的纵剖面视图中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的测量面(ゲージ面),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上的所述测量面的径向内侧为接触面(フェイス面),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接触面的刀片从该接触面的突出量大于配设于所述测量面的刀片从该测量面的突出量。
在该情况下,在内侧钻头的顶端面的接触面,容易确保使流体及挖掘屑在相邻的刀片彼此之间流通的空隙,通过该空隙,容易将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向排出槽排出。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顶端槽也可以随着从所述顶端吹气孔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在该情况下,由于顶端槽随着从顶端吹气孔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因此,在该顶端槽内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流通通过工具的旋转而不易受到阻碍,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容易稳定地从顶端槽内流向排出槽内。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外周槽也可以随着朝向所述内侧钻头的旋转方向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
在该情况下,外周槽内的流体随着内侧钻头的旋转而从外周吹气孔向排出槽形成朝向轴线方向的基端侧的流动,且流入到该排出槽内,因此排出槽内的流体及挖掘屑随之更容易流向工具基端侧。
并且,在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接触面具有:第1后退面,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及第2后退面,比该第1后退面更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第1后退面的刀片从所述第1后退面的突出量和配设于所述第2后退面的刀片从所述第2后退面的突出量也可以相同。在该情况下,在这些第1后退面及第2后退面上,在刀片之间等容易确保空隙,因此,可有效地抑制流体及挖掘屑滞留于该接触面,并能够稳定地排出这些流体及挖掘屑。
并且,本发明的挖掘工具的一种方式中,所述接触面具有:第1后退面,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及第2后退面,比该第1后退面更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第1后退面的刀片的顶端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和配设于所述第2后退面的刀片的顶端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也可以相同。
在该情况下,不会降低后退量较大的第2后退面上的刀片的挖掘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挖掘工具一种方式,能够将从内侧钻头的供给孔喷出的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有效地回收到该内侧钻头的排出槽内,并且,能够通过该排出槽而稳定地向工具基端侧排出。由此,能够高效且稳定地进行挖掘作业,且能够抑制对挖掘孔周边地面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工具的侧面剖视图(纵剖视图)。
图2是从工具顶端侧观察到图1的挖掘工具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挖掘工具中的内侧钻头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挖掘工具的变形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说明挖掘工具的变形例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挖掘工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从顶端侧观察到图6的挖掘工具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工具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1为具有双管钻头的挖掘工具,其连结于未图示的挖掘装置而挖掘地面并形成挖掘孔,与此同时,使套管2逐渐***到该挖掘孔内。
如图1所示,该挖掘工具1具备套管2、内侧钻头3及环状钻头4。套管2呈圆筒状。内侧钻头3沿所述套管的轴线O方向***通于套管2内,并且,该内侧钻头3的沿轴线O方向的顶端部从套管2的顶端突出。环状钻头4呈圆环状,且相对于该套管2以围绕轴线O旋转自如的方式配设于套管2的顶端部,在围绕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的同时,能够以围绕轴线O的方式以及从轴线O方向的顶端侧与该内侧钻头3卡合。
在此,套管2、内侧钻头3及环状钻头4以轴线O作为公共轴而彼此同轴配设。在本说明书中,将沿轴线O方向的环状钻头4侧(图1中的下侧)称为顶端侧,将沿轴线O方向的与环状钻头4相反的一侧(图1中的上侧)称为基端侧。并且,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另外,在所述圆周方向中,将挖掘时内侧钻头3相对于套管2旋转的方向称为工具旋转方向T(或者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将朝向与该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的方向称为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
套管2是呈短的圆筒状(圆环状)的套管顶部6通过焊接等同轴安装于管体5的顶端而构成的,该管体5呈根据挖掘孔的挖掘长度而依次接续的长的圆筒状(圆管状)。并且,在套管2的径向内侧,传递未图示的内杆等的冲击力、推力、旋转力的传递部件与该套管2的轴线O同轴地被***,该传递部件也根据挖掘孔的挖掘长度依次接续。并且,传递部件的末端(基端侧的端部)在挖掘时连结于对该传递部件施加围绕轴线O的旋转力和朝向轴线O方向顶端侧的推力的挖掘装置。并且,在套管2顶端的套管顶部6的进一步的顶端安装有呈短的圆筒状的环状钻头4,在所述传递部件的顶端,内侧钻头3经由朝向轴线O方向顶端侧施加冲击力的未图示的锤子而被安装,并***到该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
套管顶部6的基端侧部分相对于顶端侧部分,其内径及外径均为小径,在该套管顶部6中,位于最靠近基端侧且朝向基端侧的端面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基端侧倾斜的锥面6a。
套管顶部6在其基端侧部分嵌插于管体5中的最顶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状态下,通过以使顶端侧部分的基端与该管体5顶端对接的方式进行焊接而安装于管体5。
并且,关于套管顶部6的顶端侧部分,其外径与管体5的外径大致相等,内径比管体5的内径稍大。并且,该套管顶部6的顶端面6b和台阶面6c均为与轴线O垂直的圆环状平坦面,所述顶端面6b为在套管顶部6的顶端部朝向轴线O方向顶端侧的面,所述台阶面6c在套管顶部6的内周面中处于顶端侧部分与基端侧部分之间的台阶部分并朝向轴线O方向顶端侧。并且,在套管顶部6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条6d。由此,在套管顶部6的内周面上的凸条6d与台阶面6c之间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凹陷且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6e。
关于安装于套管顶部6的顶端侧的环状钻头4,其基端部的外周面为能够大致嵌插或者能够缓慢地***于套管顶部6的顶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较小的外径,顶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径,其外径为比套管顶部6或管体5的外径大。具体而言,在环状钻头4的基端部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且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条4a,由于该凸条4a与套管顶部6的凹槽6e卡合,因此防止环状钻头4相对于套管顶部6朝向顶端侧脱出,且能够沿圆周方向旋转。
并且,环状钻头4的内周面形成为比套管顶部6的基端侧部分的内周面小一级的内径。在环状钻头4中,在朝向基端侧的端面(基端面4b)形成有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逐渐向顶端侧倾斜的锥面4c。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环状钻头4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凸条4a)与套管2顶端的套管顶部6中的顶端侧部分的内周面(凹槽6e)以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被嵌插,并且,该套管顶部6的顶端部的朝向轴线O方向顶端侧的顶端面6b与在扩径的环状钻头4顶端部朝向基端侧的台阶面4d以及环状钻头4的基端面4b与套管顶部6的台阶面6c分别在轴线O方向上对置安装。
并且,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由与轴线O垂直的平坦的圆环状面和分别连接于该圆环状面的径向内侧及外侧且随着朝向径向内侧及外侧而向基端侧倾斜的两个锥面构成,在这些圆环状面和径向内侧及外侧的锥面,分别配设有多个由硬质合金等硬质材料构成的刀片7。
并且,在环状钻头4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轴线O平行延伸的多条凹槽4e,所述凹槽4e不干扰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且植入设置于环状钻头4顶端中的径向内侧的所述锥面的刀片7。在这些凹槽4e中,挖掘时的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部分如图1的右侧所示的凹槽4e那样从环状钻头4顶端的径向内侧的所述锥面贯穿至锥面4c而形成,另一方面,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部分在其基端侧形成如图1的左侧所示的凹槽4e那样的壁部4f,且在锥面4c上未开口。
内侧钻头3呈从顶端朝向基端侧以二级扩径之后逐级缩径的多级圆柱状,顶端侧的第1级部分的外径为能够缓慢地***到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的大小,并且,第2级部分的外径为能够缓慢地***到套管顶部6的基端侧部分的径向内侧的大小,并且,第3级最大部分的外径为能够缓慢地***到管体5的径向内侧的大小。
并且,内侧钻头3的所述第1级部分的顶端面的外周缘部即该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的外周缘部、从第1级至第2级之间的台阶部及从第2级至第3级之间的台阶部分别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基端侧呈圆锥状扩展的锥面。其中,第1级与第2级之间的锥面3a以及第2级与第3级之间的锥面3b为其锥角与环状钻头4的锥面4c以及套管顶部6的锥面6a的锥角相等,如图1所示,在这些锥面3a、3b与锥面4c、6a抵接的状态下,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相同。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及图5中,,在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中作为所述最顶端部分的所述圆环状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中位于最顶端侧的部分(最顶端部分)即后述接触面10的外周缘(另外,在图1中位于接触面10的第1后退面11与测量面9之间的圆环状面)相同。
在内侧钻头3的所述第1级部分的外周,如上所述能够缓慢地***到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的、比该第1级部分的外周的外径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条3c沿轴线O方向延伸且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这些凸条3c的数量与所述凹槽4e的数量相等,凸条3c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的外周缘部沿轴线O方向延伸设置至所述锥面3a的靠前部分(向顶端侧稍微离开的部分)。
如图1的右侧所示,这些凸条3c能够从基端侧缓慢地***到所述凹槽4e的通向锥面4c的贯穿部,并且,通过这样缓慢地***到凹槽4e而如上述那样使锥面4c、6a与锥面3a、3b抵接时,如图1的左侧所示,能够将该凸条3c在比凹槽4e的所述壁部4f更靠近顶端侧隔开间隔地容纳于该凹槽4e内。
从而,将凸条3c容纳于凹槽4e中并***到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的内侧钻头3通过使锥面3a与锥面4c抵接而能够从轴线O方向的基端侧与环状钻头4卡合(能够以防止朝向顶端侧脱出的状态卡合),并且,当围绕轴线O旋转时,由于凸条3c抵接于凹槽4e的朝向圆周方向的任意的侧壁,因此也能够围绕该轴线O卡合,从而与环状钻头4一体旋转。
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配设(植入设置)有多个从该顶端面突出的刀片8。在图1所示的该挖掘工具1的纵剖面视图中,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上的外周缘部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基端侧延伸的测量面9。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上的测量面9的径向内侧的部位(顶端面中除了测量面9以外的部位)为接触面10,该接触面10从测量面9朝向径向内侧逐级后退。具体而言,在内侧钻头3的接触面10中,与测量面9的径向内侧邻接并且向基端侧后退一级的部位为第1后退面11,位于该第1后退面11的径向内侧且比该第1后退面11更向基端侧后退一级,且包含轴线O(径向中央部)的部位为第2后退面12。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接触面10中,与第1后退面11相对于位于最顶端侧的外周缘向基端侧后退的后退量相比,将第2后退面12相对于第1后退面11向基端侧后退的后退量设定为较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8为以其顶端部呈半球状,且除了该顶端部以外的部位呈圆柱状的方式形成的圆形按钮刀片。并且,在多个刀片8中,配设于测量面9的刀片8A和配设于接触面10的刀片8B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并且,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突出设置的多个刀片8中,配设于接触面10上的刀片8B从该接触面10的突出量H2大于配设于测量面9的刀片8A从该测量面9的突出量H1。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比刀片8A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更靠近顶端侧配置。
并且,在图3中,在接触面10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的刀片支承部以支承刀片8B的外周面,这些刀片支承部沿各刀片8B的外周面从接触面10突出设置。
并且,如图1所示,在接触面10所具备的第1后退面11及第2后退面12中,第1后退面11的刀片8B从该第1后退面11向顶端侧突出的突出量H2和第2后退面12的刀片8B从该第2后退面12向顶端侧突出的突出量H2彼此相等。
从而,在接触面10中,配设于第1后退面11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比配设于第2后退面12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更靠近顶端侧配置。
并且,在图2中,配设于第1后退面11的多个刀片8B沿圆周方向大致呈圆弧状排列,并且,这些列沿径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具体而言,使形成沿圆周方向的列的刀片8B彼此之间沿径向的位置彼此稍微不同且沿圆周方向排列,且在所述列的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配置有后述顶端槽18。
在图1中,内侧钻头3具备:供给孔13,在该内侧钻头3内通过,且在该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开口;及排出槽14,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并沿轴线O方向延伸。
并且,供给孔13具备:顶端吹气孔15,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中的顶端面开口;外周吹气孔16,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中的外周面开口;及连通孔17,连通于这些顶端吹气孔15及外周吹气孔16的基端侧,以使流体朝向这些孔15、16流通。
具体而言,在内侧钻头3中比所述第3级更靠近基端侧的缩径的部分为所述锤子的安装部,并且,在内侧钻头3的内部,从其基端沿轴线O且朝向顶端侧形成有接收由所述锤子所送出的压缩空气(空气)等流体的连通孔17。该连通孔17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被分支成随着朝向径向外侧向顶端侧延伸的多个外周吹气孔16,并且,从位于这些外周吹气孔16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位,朝向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分别分支有顶端吹气孔15。
以连通孔17、外周吹气孔16、顶端吹气孔15的顺序,供给孔13的内径减小。
在图2所示的正面视图中,多个外周吹气孔16从连通孔17以轴线O为中心呈放射状分支。
在图1及图2中,顶端吹气孔15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开口有多个,这些顶端吹气孔15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以与轴线O平行的方式延伸的顶端吹气孔15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的多个顶端吹气孔15中,所述顶端吹气孔15A为半数以上,具体而言,在四个顶端吹气孔15中,两个为所述顶端吹气孔15A。并且,这些顶端吹气孔15中,作为除了所述顶端吹气孔15A以外的顶端吹气孔,包括随着朝向顶端侧而逐渐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延伸的顶端吹气孔15B。另外,顶端吹气孔15B以随着朝向顶端侧而逐渐从轴线O稍微离开的方式延伸。
并且,在内侧钻头3的外周,与轴线O平行延伸的多条挖掘屑的排出槽14从该内侧钻头3的顶端形成至成为最大外径的所述第3级,且这些排出槽14以在圆周方向上不干扰所述凸条3c的方式配置。排出槽14从其径向外侧被套管2及环状钻头4所包覆,该排出槽14的顶端侧的端部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开口。并且,在排出槽14的基端侧形成有在所述传递部件与套管2之间使流体及挖掘屑朝向基端侧流通的排出通路20。
并且,在图2及图3中,在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形成有连通外周吹气孔16和排出槽14的外周槽19。
并且,顶端吹气孔15在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且与排出槽14连通的顶端槽18内开口,外周吹气孔16在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且与排出槽14连通的外周槽19内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吹气孔15在接触面10的第2后退面12开口,顶端槽18从第2后退面12延伸至排出槽14。具体而言,在图2所示的正面视图中,顶端槽18随着从顶端吹气孔15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延伸。并且,顶端吹气孔15在顶端槽18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开口,径向外侧的端部与排出槽14连接。并且,图示例中,顶端槽18的槽宽比顶端吹气孔15的内径大。顶端槽18的沿槽宽方向的剖面形状大致呈半圆弧状。
图1所示的纵剖面视图中,顶端槽18随着从顶端吹气孔15朝向排出槽14而沿轴线O方向的槽深度逐渐变大,该顶端槽18的槽底中的与排出槽14的连结部分以倒棱状被切出。并且,在图2所示的正面视图中,顶端槽18的槽宽从顶端吹气孔15至所述连结部分大致恒定,并在所述连结部分随着朝向径向外侧的排出槽14而逐渐变大。
如图1所示,外周槽19由环状钻头4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且,如图3所示,外周槽19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随着朝向圆周方向而逐渐向基端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槽19随着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而逐渐向基端侧倾斜延伸。并且,在外周槽19中的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端部开口有外周吹气孔16,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端部与排出槽14相连。并且,在图示例中,外周槽19的槽宽比外周吹气孔16的内径小。外周槽19的沿槽宽方向的剖面形状大致呈半圆弧状。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1中,由于对内侧钻头3施加朝向轴线O方向的顶端侧的推力及冲击力和围绕轴线O的旋转力,因此通过内侧钻头3以及与其卡合的环状钻头4,地面被挖掘并形成挖掘孔,与此同时,套管2逐渐被***(被引入)到该挖掘孔内。并且,在挖掘的同时,空气等流体(喷出介质)通过供给孔13而喷出至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另一方面,通过排出槽14,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泥渣)向工具基端侧排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1,供给孔13的外周吹气孔16通过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上的外周槽19而与排出槽14连通,该外周槽19由环状钻头4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且,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随着围绕轴线O而逐渐向轴线O方向的基端侧延伸,因此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即,外周槽19内的流体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形成向轴线O方向的基端侧的流动,且流入到该排出槽14内,因此,排出槽14内的流体及挖掘屑随之容易向工具基端侧流动。
并且,外周槽19从其径向外侧被环状钻头4所包覆,因此可防止从外周吹气孔16喷出至该外周槽19内的流体进入到地面内部,且能够向排出槽14内有效地送出流体,从而,在该排出槽14内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回收效率提高。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外周槽19被环状钻头4所包覆,因此可抑制挖掘屑进入到该外周槽19内,且防止外周槽19内被挖掘屑堵塞的情况,并且,可确保该外周槽19内的稳定的流路,维持在该外周槽19内流动的流体的稳定的流速。由此,从外周槽19流入流体的排出槽14中,在其内部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流速也被加快,通过文丘里效应,排出槽14内的压力被降低为比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开口的顶端槽18内(以及包含其周边)的压力低,该顶端槽18内的流体及挖掘屑容易被引入到成为更低压的排出槽14内,并且,通过该排出槽14容易被送至工具基端侧的排出通路2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从内侧钻头3的供给孔13喷出的流体以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有效地回收到该内侧钻头3的排出槽14内,并且,通过该排出槽14而能够向工具基端侧稳定地排出,由此,能够高效且稳定地进行挖掘作业,并能够抑制对挖掘孔周边地面的影响。
并且,顶端吹气孔15在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且与排出槽14连通的顶端槽18内开口,外周吹气孔16在形成于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且与排出槽14连通的外周槽19内开口,因此可获得下述效果。
即,从顶端吹气孔15喷出的流体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周边的挖掘屑一同,通过顶端槽18内部而有效地被引导至排出槽14内,从而,能够提高回收这些流体及挖掘屑的效率。并且,由于外周吹气孔16直接在外周槽19内开口,因此所述作用效果更显著。
并且,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开口的多个顶端吹气孔15中,至少一个以上为以与轴线O平行的方式延伸的顶端吹气孔15A,因此,能够抑制从该顶端吹气孔15A喷出的流体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朝向外周侧排出,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挖掘孔周边的地面松动。并且,从顶端吹气孔15A喷出的流体容易遍布内侧钻头3的整个顶端面,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
并且,容易确保从顶端吹气孔15A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顶端槽18内)开口的部分至该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的排出槽14为止的沿径向的距离较大,且通过顶端槽18内部而回收挖掘屑的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端吹气孔15A在所有的顶端吹气孔15中占半数以上,因此容易更显著地获得上述效果。
并且,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相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中的最顶端部分即圆环状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中的最顶端部分即接触面10的外周缘相同,即内侧钻头3不会相对于环状钻头4朝向顶端侧突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流体进入挖掘孔周边。即,由于环状钻头4围绕内侧钻头3的整个顶端部,因此可抑制流体及挖掘屑向该环状钻头4的径向外侧漏出,并且这些流体及挖掘屑有效地被回收到位于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的排出槽14内。
并且,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突出设置的多个刀片8中,配设于接触面10上的刀片8B从该接触面10的突出量H2大于配设于测量面9上的刀片8A从该测量面9的突出量H1,因此,在接触面10中,容易确保使流体及挖掘屑在相邻的刀片8B彼此之间流通的空隙,并通过该空隙,容易将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向顶端槽18及排出槽14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面10上突出设置有呈环状的刀片支承部,以支承各刀片8B的外周面,由此,刀片8B对接触面10的安装姿势得以稳定且强度也得到提高,并且能够确保所述突出量H2。并且,能够这样确保刀片8B从接触面10的突出量H2且使用相同部件作为刀片8A、8B,能够减少部件的种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从接触面10的外周缘朝向径向中央部(轴线O附近)逐级后退的第1后退面11和第2后退面12,并且在这些第1后退面11及第2后退面12上,在刀片8B之间等容易确保空隙,因此可有效地抑制流体及挖掘屑滞留于该接触面10,且能够稳定地排出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尤其,通过确保位于接触面10的径向中央部的第2后退面12的后退量较大,容易更显著地获得上述效果。
并且,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配设于第1后退面11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和配设于第2后退面12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设定为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也无需降低后退量较大的第2后退面12中的刀片8B的挖掘效率便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并且,接触面10上的多个刀片8B沿圆周方向排列,并且这种列沿径向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因此,例如容易形成如图2中用箭头F表示的流体及挖掘屑的流动,沿刀片8B的排列,这些流体及挖掘屑容易被引导至顶端槽18内,从而可提高排出效率。
并且,顶端槽18随着从顶端吹气孔15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延伸,因此发挥下述效果。
即,由于顶端槽18随着从顶端吹气孔15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延伸,因此,在该顶端槽18内流动的流体及挖掘屑的流通不易因工具的旋转而受到阻碍,这些流体及挖掘屑从顶端槽18内容易稳定地流入到排出槽14内。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相同,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在此,图4所示的例子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挖掘工具1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相对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向顶端侧突出。具体而言,在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中最顶端部分即圆环状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相对于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中最顶端部分即接触面10的外周缘向顶端侧突出。在该变形例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地,环状钻头4围绕内侧钻头3的整个顶端部,因此可抑制流体进入挖掘孔周边,且流体及挖掘屑有效地被回收到位于环状钻头4的径向内侧的排出槽14内。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相同或者相对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朝向顶端侧突出”是表示通过使环状钻头4实际上围绕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而获得上述效果的状态,未必只是指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中的最顶端部分与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中的最顶端部分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并且,所述“顶端面”是例如还包括两个面彼此交差的棱线部分的概念。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形成有与轴线O垂直的圆环状面,且在该圆环状面的径向内侧及外侧形成有两个锥面,但是,在未形成所述圆环状面,而形成有两个锥面彼此交差而成的棱线部分的情况下,环状钻头4的顶端面中的所述棱线部分的沿轴线O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相同或相对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朝向顶端侧突出。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内侧钻头3的接触面10,配设于第1后退面11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比配设于第2后退面12上的刀片8B的顶端的轴线O方向的位置更靠近顶端侧配置,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如上所述,也可以将第1后退面11、第2后退面12的刀片8B彼此的顶端位置设定为彼此相同,或者配设于第1后退面11上的刀片8B的顶端比配设于第2后退面12上的刀片8B的顶端更靠近基端侧后退。
并且,在接触面10形成有第1后退面11、第2后退面12,但是,也可以不形成这些第1后退面11、第2后退面12中的任一个后退面或者两个后退面。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接触面10从测量面9向径向内侧逐级后退,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其仅后退一级,或者无需使其后退,而是使整体为平滑的面。
更具体而言,如图5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在接触面10上未设置第1后退面11、第2后退面12,而是使该接触面10为平滑的面,并通过在该接触面10植入设置由弹道形(炮弹形)按钮刀片构成的刀片8C(8)而确保突出量H2。即,刀片8C与上述刀片8A、8B相比,其顶端部的长度(沿刀片中心轴方向的长度)变长,因此,容易确保该刀片8C从接触面10突出的突出量H2。并且,根据该结构,无需在接触面10设置刀片支承部便能够使刀片8C的安装姿势稳定,安装强度也得以确保,从而容易制作接触面10。
并且,供给孔13的连通孔17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部被分支成多个外周吹气孔16,另外,从这些外周吹气孔16分别被分支有顶端吹气孔15,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供给孔13只要具备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开口的顶端吹气孔15和在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开口的外周吹气孔16即可,例如,顶端吹气孔15也可以直接从连通孔17分支。
并且,顶端吹气孔15A以与轴线O平行的方式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即,顶端吹气孔15A也可以以随着朝向顶端侧而逐渐接近轴线O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顶端吹气孔15A喷出的流体从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向外周侧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挖掘孔周边的地面松动。并且,所述流体容易遍布内侧钻头3的整个顶端面,从而可提高挖掘效率。并且,容易确保从顶端吹气孔15A在内侧钻头3的顶端面(顶端槽18内)开口的部分至该内侧钻头3的外周面的排出槽14为止的沿径向的距离较大,从而,通过顶端槽18内而回收挖掘屑的效率提高。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在多个顶端吹气孔15中半数以上为所述顶端吹气孔15A,但是,只要设置至少一个以上该顶端吹气孔15A就会发挥上述效果。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在设置整体的半数以上的顶端吹气孔15A的情况下,其效果更显著,因此优选。另外,更优选所有的顶端吹气孔15为所述顶端吹气孔15A。
并且,外周槽19为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随着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而逐渐向基端侧倾斜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外周槽19也可以从外周吹气孔16朝向排出槽14,随着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而逐渐向基端侧倾斜延伸。即,在图3中,外周槽19相对于排出槽14位于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但是,相反,外周槽19也可以相对于排出槽14配置于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并与该排出槽14连通。或者,也可以在隔着排出槽14的两侧(工具旋转方向T的前方及后方)分别形成与该排出槽14连通的外周槽19。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补充说明等中说明的各结构(构成要件),并且,可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变更。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限定于权利要求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从内侧钻头的供给孔喷出的流体及通过挖掘而生成的挖掘屑有效地回收到该内侧钻头的排出槽内,并且,能够通过该排出槽而稳定地向工具基端侧排出,由此,能够高效且稳定地进行挖掘作业,并能够抑制对挖掘孔周边地面的影响。
从而,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符号说明
1-挖掘工具,2-套管,3-内侧钻头,4-环状钻头,8-内侧钻头的顶端面的刀片,8A-测量面的刀片,8B、8C-接触面的刀片,9-测量面,10-接触面,13-供给孔,14-排出槽,15-顶端吹气孔,15A-顶端吹气孔,16-外周吹气孔,18-顶端槽,19-外周槽,H1-刀片从测量面的突出量,H2-刀片从接触面的突出量,O-轴线,T-工具旋转方向。

Claims (9)

1.一种挖掘工具,其通过挖掘地面而形成挖掘孔,该挖掘工具具备:
呈圆筒状的套管;
内侧钻头,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插通于所述套管内,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部从该套管的顶端突出;
环状钻头,呈圆环状,且相对于该套管以围绕所述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套管的顶端部,在围绕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同时,能够以围绕所述轴线的方式以及从所述轴线方向的顶端侧与该内侧钻头卡合,
所述内侧钻头具备:
供给孔,通过所述内侧钻头内部,且在该内侧钻头的顶端部开口;及
排出槽,形成于所述内侧钻头的外周面,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供给孔具备:
顶端吹气孔,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顶端面开口;及
外周吹气孔,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部的外周面开口,
在所述内侧钻头的外周面形成有连通所述外周吹气孔和所述排出槽的外周槽,
所述外周槽由所述环状钻头从径向外侧所包覆,并且,从所述外周吹气孔朝向所述排出槽,随着围绕所述轴线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
在所述外周槽中的工具旋转方向的后方端部开口有所述外周吹气孔,所述外周槽中的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前方端部与所述排出槽相连,
所述外周槽的剖面面积小于所述外周吹气孔的剖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顶端吹气孔在形成于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且与所述排出槽连通的顶端槽内开口,
所述外周吹气孔在所述外周槽内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开口有多个所述顶端吹气孔,这些顶端吹气孔中的至少一个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式延伸,或者以随着朝向顶端侧而逐渐接近所述轴线的方式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环状钻头的顶端面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配置成与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相同或者相对于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朝向顶端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在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配设有多个从该顶端面突出的刀片,
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上的外周缘部为在该挖掘工具的纵剖面观察下,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的测量面,
所述内侧钻头的顶端面中的所述测量面的径向内侧为接触面,
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接触面的刀片从该接触面的突出量大于配设于所述测量面的刀片从该测量面的突出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顶端槽随着从所述顶端吹气孔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向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外周槽随着朝向所述内侧钻头的旋转方向而逐渐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接触面具有:第1后退面,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及第2后退面,比该第1后退面更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
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第1后退面的刀片从所述第1后退面的突出量和配设于所述第2后退面的刀片从所述第2后退面的突出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掘工具,其中,
所述接触面具有:第1后退面,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及第2后退面,比该第1后退面更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后退,
在多个所述刀片中,配设于所述第1后退面的刀片顶端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和配设于所述第2后退面的刀片顶端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相同。
CN201480007195.0A 2013-03-14 2014-03-06 挖掘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2244A JP5983475B2 (ja) 2013-03-14 2013-03-14 掘削工具
JP2013-052244 2013-03-14
PCT/JP2014/055854 WO2014142011A1 (ja) 2013-03-14 2014-03-06 掘削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882A CN104968882A (zh) 2015-10-07
CN104968882B true CN104968882B (zh) 2018-01-02

Family

ID=5153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1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882B (zh) 2013-03-14 2014-03-06 挖掘工具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869134B2 (zh)
EP (1) EP2975209B1 (zh)
JP (1) JP5983475B2 (zh)
KR (1) KR20150126824A (zh)
CN (1) CN104968882B (zh)
AU (1) AU2014231909B2 (zh)
CA (1) CA2902972C (zh)
HK (1) HK1213310A1 (zh)
NO (1) NO2975209T3 (zh)
WO (1) WO20141420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43681B1 (ko) * 2015-02-13 2020-08-12 테라록 핀랜드 오와이 다운더홀 굴착 장치
FI127402B (fi) * 2015-09-14 2018-05-15 Mincon Nordic Oy Poralaite
JP2017128920A (ja) * 2016-01-20 2017-07-2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および掘削工法
JP6447741B2 (ja) * 2016-08-09 2019-01-0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CN106437522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深水平、高地应力揭煤钻孔施工装置及方法
JP6786069B2 (ja) * 2017-01-26 2020-11-18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坑井掘削用ビ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坑井掘削方法
KR102077893B1 (ko) * 2017-07-12 2020-02-14 (주)동우기계 굴착장비용 비트
CN114086892B (zh) * 2021-10-14 2024-05-28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气举反循环钻机的钻头结构
CN115055480B (zh) * 2022-05-16 2024-05-03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废旧压缩机打孔沥油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2568B2 (ja) * 1997-11-25 2002-05-1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JP3709476B2 (ja) * 1999-11-15 2005-10-26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FI20010699A0 (fi) 2001-04-04 2001-04-04 Jorma Jaervelae Menetelmä poraukseen ja porauslaitteisto
US20090321145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Kennametal Inc. Threaded nozzle for a cutter bit
FI20095046A0 (fi) 2009-01-21 2009-01-21 Atlas Copco Rotex Ab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uppoporaukseen
JP5396937B2 (ja) * 2009-03-13 2014-01-22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CN201802311U (zh) * 2010-03-09 2011-04-20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转速钻井的三牙轮钻头
JP2012127062A (ja) * 2010-12-13 2012-07-0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掘削ビット
JP5849671B2 (ja) * 2011-12-09 2016-02-0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SE537708C2 (sv) * 2012-04-04 2015-10-06 Lkab Wassara Ab Borranordning för rördrivning
JP6307979B2 (ja) * 2014-03-31 2018-04-11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JP6330573B2 (ja) * 2014-08-20 2018-05-3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掘削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77810A (ja) 2014-09-25
CA2902972C (en) 2021-01-05
JP5983475B2 (ja) 2016-08-31
EP2975209A1 (en) 2016-01-20
AU2014231909A1 (en) 2015-09-10
NO2975209T3 (zh) 2018-06-02
EP2975209A4 (en) 2016-11-09
AU2014231909B2 (en) 2018-01-18
CN104968882A (zh) 2015-10-07
CA2902972A1 (en) 2014-09-18
WO2014142011A1 (ja) 2014-09-18
EP2975209B1 (en) 2018-01-03
US20160002983A1 (en) 2016-01-07
KR20150126824A (ko) 2015-11-13
US9869134B2 (en) 2018-01-16
HK1213310A1 (zh)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882B (zh) 挖掘工具
CN102767335A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组合钻头
CN110805444A (zh) 竖井刀盘***及具有该***的竖井掘进机
JP5135962B2 (ja) 掘削工具、掘削ビット及びデバイス
CN102767334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钻头
KR20150120970A (ko) 굴삭 비트
EP3060742A1 (en) Drilling device
WO2017126247A1 (ja) 掘削工具および掘削工法
JP2004183471A (ja) 掘削工具
JP2001173355A (ja) リトラクトビットのバックブロー装置
JP5513162B2 (ja) 掘削工具
WO2018030464A1 (ja) 掘削工具
JP3015574U (ja) ケーシング
JP5820573B2 (ja) 掘削工具
JP2003097176A (ja) 掘削工具および掘削工法
JP2004278012A (ja) 二重管式掘削工具
JP2000186483A (ja) 掘削工具および掘削工法
JP2001152773A (ja) 掘削ビットおよび掘削工具
JPS6240507B2 (zh)
JP2003148080A (ja) 掘削用ノズル装置
JP2011231583A (ja) 地盤穿孔装置
JP2009019333A (ja) ボーリングロッド
JP2006037612A (ja) 堀削工具
JPH08270352A (ja) 削孔掘削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3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3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