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041A -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041A
CN104871041A CN201380066429.4A CN201380066429A CN104871041A CN 104871041 A CN104871041 A CN 104871041A CN 201380066429 A CN201380066429 A CN 201380066429A CN 104871041 A CN104871041 A CN 104871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ark
optical surface
lens arra
ar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6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金贵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71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62Stacked lens arrays, i.e. refractive surfaces arranged in at least two planes, without structurally separate optical elements in-betwe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278Lenticular sheets
    • B29D11/00298Producing lens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wafer level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2Fiducial marks and measuring scales within the optical syste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7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non-optical structures, e.g. having integrated holding or alignment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ense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作为多个透镜阵列(10,20)包括:具有第1透镜部(K1)和第2透镜部(K2)的第1透镜阵列(10),该第1透镜部(K1)在物体侧的光学面(11a)具有第1标记(U1)并在像侧的光学面(11b)具有第2标记(U2),该第2透镜部(K2)在物体侧的光学面(11a)和像侧的光学面(11b)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3标记(U3)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及具有第3透镜部(K3)的第2透镜阵列(20),该第3透镜部(K3)在物体侧的光学面(21a)和像侧的光学面(21b)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4标记(U4)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第3标记(U3)和第4标记(U4)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Description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2个以上透镜阵列的层叠透镜阵列、该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从该层叠透镜阵列获得的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透镜制作时,不采用磨削的方法,而大多采用基于模具形状的转印的模制法。作为模制法的优点,可以举出如下方面:利用制作1个模具,就能够大量且廉价地生产透镜;难以通过磨削来制作的非球面、自由曲面、阵列透镜等也能够生产。在利用模制法成型的情况下,若在安装于成型机的2个模具的位置之间存在偏移,则会在成型出的透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产生偏移(偏心)。对于透镜来说,存在即便是微小的偏移也无法达成期望的透镜特性的情况。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调整成型机的模具的位置,而且需要对成型出的透镜的偏心进行测定,并向模具的位置反馈。作为对成型出的透镜的偏心进行测定的技术,存在如下方法,使用在旋转对称中心加工出标记形状的模具来进行模制成型,并从成型透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标记坐标算出透镜的偏心,即上表面侧光学面的光轴和下表面侧光学面的光轴的偏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层叠2个以上透镜的情况也同样地,存在当在透镜间的中心位置产生偏移(偏心)时无法达成期望的透镜特性的情况。因此,需要对透镜间的偏心进行测定,并向透镜间的定位反馈。作为测定透镜间的偏心的技术,存在如下方法:在2个透镜的旋转对称中心形成标记,从各自的坐标算出透镜间的偏心,以使透镜移动来使坐标一致的方式进行调整偏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通过模制法制作透镜阵列、并层叠多个透镜阵列时的偏心测定方法中,若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和2的方法,则会产生如下问题。在透镜阵列的情况下,由于具有多个光学面,所以需要以使对置的一对标记的坐标一致的方式调整模具的位置。因此,在成型出的透镜阵列的一对光学面分别形成标记。当将该透镜阵列彼此层叠时,以使2个透镜的标记坐标一致的方式调整透镜的位置。此时,在同一光轴上排列有4个标记。通常,虽然透镜间的偏心调整在透镜特性的偏心灵敏度最高的面彼此之间进行,但在上述情况下,在该偏心调整中由于不必要的标记也排列在光轴上,所以有可能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在通过图像处理来测定标记的坐标的情况下,该风险变得更高。若偏心测定错误,则会产生调整次数增加所导致的工时增加、流出不良品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19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6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层叠透镜阵列,其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偏心测定和调整而不会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从该层叠透镜阵列获得的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层叠透镜阵列为层叠多个透镜阵列的层叠透镜阵列,各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透镜部,在物体侧和像侧分别具有与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多个透镜阵列包括:具有第1透镜部和第2透镜部的第1透镜阵列,第1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具有第1标记并在像侧的光学面具有第2标记,第2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及具有第3透镜部的第2透镜阵列,第3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第3标记和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方式和观点中,第1至第4标记设在各自对应的第1至第3透镜部的光轴上。
在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第1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第1标记和多个第2标记。这里,所谓分离的位置是指比透镜部间的最小间隔大的位置。例如若透镜部的排列是规则的,则在透镜部间的最小间隔的整数倍的分离的位置处设置标记。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多个透镜部呈矩阵状排列,并且第1标记和第2标记沿对角线方向配置。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多个透镜部呈矩阵状排列,并且第1标记和第2标记沿边线方向配置。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第1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第3标记。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多个透镜阵列还包括第3透镜阵列,该第3透镜阵列包括第4透镜部,第4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5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第3标记中的一个和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第3标记中的另一个和第5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第2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第4标记。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多个透镜阵列还包括第3透镜阵列,该第3透镜阵列包括第4透镜部,第4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5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第4标记中的一个和第3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第4标记中的另一个和第5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观点中,第2透镜阵列包括第5透镜部,第5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具有第6标记并在像侧的光学面具有第7标记。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的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具备: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出透镜阵列,透镜阵列在物体侧和像侧具有与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层叠工序,在该层叠工序中,对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至少多个透镜阵列进行层叠,在成型工序中,在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1透镜阵列的第1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形成第1标记,在像侧的光学面形成第2标记,在第1透镜阵列的第2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在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2透镜阵列的第3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在层叠工序中,以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第3标记和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的方式层叠第1和第2透镜阵列。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方式或观点中,在成型工序中利用第1成型模具和第2成型模具成型出第1透镜阵列,第1成型模具具有用于成型出第1透镜阵列的物体侧的光学面的多个第1光学转印面,与第1透镜部的物体侧的光学面对应的第1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第1标记的第1标记转印面,第2成型模具具有用于成型出第1透镜阵列的像侧的光学面的多个第2光学转印面,与第1透镜部的像侧的光学面对应的第2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第2标记的第2标记转印面,第1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第2透镜部的第3光学转印面、或第2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第2透镜部的第4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第2透镜部的第3标记的第3标记转印面。
在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通过观察第1透镜阵列的第1和第2标记,来测定第1透镜部的偏心。
在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第1成型模具具有多个第1标记转印面,第2成型模具具有多个第2标记转印面,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第1透镜部的第1透镜阵列,通过观察多组第1和第2标记,来测定配置在多个不同的光轴上的一组第1透镜部的偏心。
在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在成型工序中利用第3成型模具和第4成型模具成型出第2透镜阵列,第3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第3透镜部的物体侧光学面的第5光学转印面、或第4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第3透镜部的像侧光学面的第6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第3透镜部的第4标记的第4标记转印面,第1成型模具或第2成型模具具有多个第3标记转印面,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第1透镜部的第1透镜阵列,第3成型模具或第4成型模具具有多个第4标记转印面,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第3透镜部的第2透镜阵列,通过观察多组第3和第4标记,来测定第1和第2透镜阵列的偏心。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2的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具备: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出透镜阵列,透镜阵列在物体侧和像侧具有与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层叠工序,在该层叠工序中,对在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至少多个透镜阵列进行层叠,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将在层叠工序中层叠的层叠透镜阵列切断来单片化而形成多个层叠透镜,在成型工序中,在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1透镜阵列的第1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形成第1标记,在像侧的光学面形成第2标记,在第1透镜阵列的第2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在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2透镜阵列的第3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第3标记和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层叠透镜阵列的AA向视剖视图。
图2A~2D是对从同一方向观察到的第1和第2对标记的配置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3A~3C是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的剖视图。
图4是对用于成型出透镜阵列的成型模具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5A~5C是对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工序中的成型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工序中的成型时的透镜阵列的偏心测定和调整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7A~7D是对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工序中的层叠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工序中的层叠时的透镜阵列的偏心测定和调整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层叠透镜的制造工序中的切断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中的标记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11A是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所示的层叠透镜阵列的AA向视剖视图。
图12A~12D是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的剖视图。
图13A~13C是对层叠透镜阵列的标记的配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A)层叠透镜阵列
参照图1A,1B及2A~2D,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进行说明。另外,图2A~2D是对各光学面11a,11b,21a,21b上的第1至第4,第6及第7标记U1~U4,U6,U7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为了方便说明,示出从第1光学面11a侧观察到的第1至第4,第6及第7标记U1~U4,U6,U7的配置。
如图1A及1B所示,层叠透镜阵列100例如是矩形状,具有第1透镜阵列10、第2透镜阵列20和间隔基板40。
第1透镜阵列10是玻璃制,具有多个透镜部11和与多个透镜部11相连的支承体12。第1透镜阵列10在宏观地观察时是设有多个透镜形状的板状的部件。
各透镜部11在第1透镜阵列10的XY面内呈外形为四边形的矩阵状排列。透镜部11是两面凸起的非球面形状,在第1透镜阵列10的一侧具有第1光学面11a,在第1透镜阵列10的另一侧具有第2光学面11b。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的外缘是大致圆形。支承体12整体相对于轴AX大致垂直地延伸。支承体12的厚度为在第1透镜阵列10的脱模时不会破损的程度的厚度。在将层叠透镜阵列100切断并单片化而形成的层叠透镜200(参照图3)中,支承体12成为凸缘部212。另外,层叠透镜阵列100中的一面为物体侧,另一面为像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图1B的上方为物体侧,且下方为像侧,也可以使图1B的下方为像侧,且上方为物体侧。
在多个透镜部11的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中的一部分的光学面分别设有偏心测定和调整用的第1,第2或第3标记U1,U2,U3。具体地,第1和第2标记U1,U2分别设于透镜部11中的第1透镜部K1的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并且,第3标记U3设于透镜部11中的区别于第1透镜部K1的第2透镜部K2的第2光学面11b。即,第1和第2标记U1,U2设在与第3标记U3不同的透镜部11的光轴OA上。另外,在第2透镜部K2的第1光学面11a未设有标记。第1透镜阵列10的第3标记U3与后述第2透镜阵列20的第4标记U4对置。设在光轴OA上的第1和第2标记U1,U2或第3和第4标记U3,U4在景深上不同,但若调整焦点则能够利用单个显微镜分别进行观察。从而,在第1和第2标记U1,U2或第3及第4标记U3,U4排列在同一光轴OA上的情况下,实质上能够同时对它们进行观察。
第2透镜阵列20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以下适当省略说明。第2透镜阵列20是玻璃制,具有多个透镜部21和与多个透镜部21相连的支承体22。透镜部21是非球面形状,在第2透镜阵列20的一侧具有第1光学面21a,在第2透镜阵列20的另一侧具有第2光学面21b。第1光学面21a具有凹形状,第2光学面21b具有凸形状。在将层叠透镜阵列100切断而形成的层叠透镜200(参照图3)中,支承体22成为凸缘部222。在多个透镜部21的第1和第2光学面21a,21b的一部分的光学面设有偏心测定和调整用的第6,第7或第4标记U6,U7,U4。具体地,第6和第7标记U6,U7分别设于透镜部21中的第5透镜部K5的第1和第2光学面21a,21b。并且,第4标记U4设于透镜部21中的区别于第5透镜部K5的第3透镜部K3的第2光学面21b。即,第6和第7标记U6,U7设在与第4标记U4不同的透镜部21的光轴OA上。另外,在第3透镜部K3的第1光学面21a未设有标记。如已经说明的,第2透镜阵列20的第4标记U4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第3标记U3对置。即,第1透镜阵列10的第3标记U3和第2透镜阵列20的第4标记U4为一对标记。第2透镜阵列20可以由与第1透镜阵列10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存在将设于1个透镜部11,21(第1和第5透镜部K1,K5)的物体侧和像侧的光学面的第1,第2,第6及第7标记U1,U2,U6,U7单独称作第1对标记M1的情况。并且,存在将设于1个透镜部11,21(第2和第3透镜部K2,K3)的物体侧和像侧中的一个光学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2光学面11b,21b)的第3和第4标记U3,U4单独称作第2对标记M2a的情况。
第1对标记M1是成型时的偏心测定和调整用的标记。在第1透镜阵列10中,第1对标记M1设置在构成第1透镜阵列10所包含的一部分的透镜部11(第1透镜部K1)的一对的光学面即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上,并且隔着主体部分对置的位置。这里,作为第1对标记M1的、第1光学面11a的第1标记U1和第2光学面11b的第2标记U2成为用于检测透镜部11(第1透镜部K1)自身的偏心的一对标记。并且,如图1A所示,第1对标记M1在单个第1透镜阵列10中存在多组,并在沿测定点间距离长的对角线方向分离的位置处设于2个部位。在用于成型出后述透镜阵列的成型模具中,在透镜阵列内的各透镜部间的位置关系(相对配置)大致正确的情况下,只要在至少2个部位进行偏心测定和调整,就能够使2个透镜阵列间的移位和旋转一致。因此,通过在分离的位置处在至少2个部位具备多个第1对标记M1,而能够在全部的透镜部的光学面中高效地调整偏心。
通过沿对角线方向配置多组第1对标记M1(1),M1(2),能够对配置在不同的光轴OA上的一对透镜部11的偏心进行测定和调整。由此,不仅各透镜部11内的偏心,还能够精度良好地测定2个透镜部11间的偏心。并且,由于测定点间的距离变长,所以相对于透镜阵列间的旋转偏移的灵敏度变高,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偏心。第1对标记M1的形状在图示中是凸状的圆柱形,但也可以是圆锥形、半球形、楕球形、四棱柱形等中的一种。并且,第1对标记M1不限于凸状,也可以是凹状。并且,在物体侧和像侧中可以使第1对标记M1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后者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偏心测定,选择如下关系的形状为宜:在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物体侧的标记的中心和像侧的标记的中心重叠的情况下,一方不会被另一方完全遮挡。
另外,设于第2透镜阵列20的第1对标记M1是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第1对标记M1大致相同的配置、形状等,因此以下适当省略说明。在第2透镜阵列20中,第1对标记M1设置在构成第2透镜阵列20所包含的一部分的透镜部21(第5透镜K5)的一对的光学面即第1和第2光学面21a,21b上,并且隔着主体部分对置的位置。这里,作为第1对标记M1的、第1光学面21a的第6标记U6和第2光学面21b的第7标记U7成为用于检测透镜部21(第5透镜部K5)自身的偏心的一对标记。
第2对标记M2a是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层叠时的偏心测定和调整用的标记。一个第2对标记M2a设于构成第1透镜阵列10所包含的一部分的透镜部11(第2透镜部K2)的一对的光学面的一方即第2光学面11b。并且,另一第2对标记M2a设于构成第2透镜阵列20所包含的一部分的透镜部21(第3透镜部K3)的一对的光学面的一方即第2光学面21b。即,在各透镜阵列10,20中,作为用于检测透镜阵列间的偏心的标记,第2对标记M2a仅设在物体侧的光学面或像侧的光学面。这里,作为第2对标记M2a的、第2光学面11b的第2标记U2和第2光学面21b的第3标记U3为用于检测透镜阵列间的偏心的一对标记。并且,与第1对标记M1同样地,第2对标记M2a在沿测定点间距离长的对角线方向分离的位置处设于2个部位。如图1A,1B及2A~2D所示,第2对标记M2a设在与第1对标记M1不同的位置。第2对标记M2a的形状是与第1对标记M1的形状相同的圆柱形,但也可以是与第1对标记M1不同的形状。
跨过透镜阵列间的第2对标记M2a(1),M2a(2)设在沿对角线方向分离开的2个部位,因此能够将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间的移位和旋转的偏移作为偏心来进行测定和调整。
间隔基板40设在第1透镜阵列10和第2透镜阵列20之间。间隔基板40作为层叠透镜阵列100的支承部发挥功能,具有调整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间的距离的作用。间隔基板40是由玻璃、陶瓷、树脂等形成的平板状的部件。在间隔基板40上以与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各透镜部11,21对应的排列形成开口部41。
B)层叠透镜
以下,参照图3A~3C,对从图1A和1B所示的层叠透镜阵列100获得的层叠透镜200进行说明。
层叠透镜200具有第1透镜要素110、第2透镜要素120和间隔件140。
第1透镜要素110是切割第1透镜阵列10而产生的,具有透镜部11和凸缘部212。第2透镜要素120是切割第2透镜阵列20而产生的,具有透镜部21和凸缘部222。间隔件140是切割间隔基板40而产生的,具有开口部41和支承体142。
在从层叠透镜阵列100中切出的层叠透镜200中,存在具有第1至第4,第6及第7标记U1~U4,U6,U7的透镜和不具有上述标记的透镜。即,图3A所示的层叠透镜200仅在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21a,21b上具有第1对标记M1,图3B所示的层叠透镜200仅在第2光学面11b,21b上具有第2对标记M2a,图3C所示的层叠透镜200在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21a,21b上没有标记。
C)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
以下,参照图4~图6,对图1所示的层叠透镜阵列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层叠透镜阵列100是经过成型工序和层叠工序而制造出的,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对成型出的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进行层叠。
〔成型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4所示的成型模具70来成型出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如图4所示,成型模具70具备第1模具71和第2模具72。各模具71,72分别是用于成型出透镜的各光学面的成型模具。作为成型模具,不限于金属制的模具,也可以使用陶瓷制的成型模具或由金属和陶瓷等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形成的成型模具。并且,在透镜材料是树脂的情况下,除了这些成型模具之外,也可以使用树脂制的成型模具、或组合树脂和玻璃而成的成型模具。
第1模具(成型模具)71在与第2模具72对置的一侧具有多个第1光学转印面71a和第1端面转印面71b。各第1光学转印面71a是用于形成第1透镜阵列10的各第1光学面11a的转印面,与第1光学面11a的形状对应。在多个第1光学转印面71a中的一部分的第1光学转印面71a设有用于形成第1光学面11a的第1对标记M1(第1标记U1)的第1标记转印面71c。第1光学面11a的第1端面转印面71b是用于形成第1透镜阵列10的支承体12中的第1光学面11a侧的端面11c(参照图1B)的转印面,与端面11c的形状对应。第1模具71利用驱动装置73沿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动作。由此,第1模具71能够相对于第2模具72进行位置调整。
第2模具(成型模具)72在与第1模具71对置的一侧具有多个第2光学转印面72a和第2端面转印面72b。各第2光学转印面72a是用于形成第1透镜阵列10的各第2光学面11b的转印面,与第2光学面11b的形状对应。在多个第2光学转印面72a中的一部分的第2光学转印面72a设有用于形成第2光学面11b的第1对标记M1(第2标记U2)的第1标记转印面72c、和用于形成第2对标记M2a(第3标记U3)的第2标记转印面72d。第2模具72的第1标记转印面72c设在与第1模具71的第1标记转印面71c对置的位置。第2标记转印面72d设在与第1标记转印面72c不同的位置。第2端面转印面72b是用于形成第1透镜阵列10的支承体12中的第2光学面11b侧的端面11d(参照图1B)的转印面,与端面11d的形状对应。
第1和第2模具71,72一般由金属材料形成。作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铁类材料或铁类合金、非铁类合金等。作为铁类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热作模具钢、冷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高速工具钢、一般结构用轧制钢材、机械结构用碳素钢、铬钼钢、不锈钢。
以下,对第1透镜阵列10的成型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A所示,使用材料供给部74向第2模具72的第2光学转印面72a和第2端面转印面72b上滴下适量的熔融玻璃GP。接下来,如图5B所示,从第2模具72的上方按压第1模具71。第1模具71被保持在相对于第2模具72隔开与第1透镜阵列10的支承体12的厚度相当的距离的状态。接下来,如图5B所示,在按压第1模具71的状态下进行冷却,使夹在中间的熔融玻璃GP固化。此时,第1和第2模具71,72的各转印面71a,71b,72a,72b转印到熔融玻璃GP上,从而在熔融玻璃GP上形成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或端面11c,11d(参照图1B)。
接下来,如图5C所示,从第1和第2模具71,72将第1透镜阵列10脱模。在第1透镜阵列10中,在一部分的透镜部11(第1透镜部K1)上,在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的两面形成第1对标记M1,并且在区别于形成有第1对标记M1的透镜部11的透镜部11(第2透镜部K2)的第2光学面11b形成有第2对标记M2a。
第2透镜阵列20也以与第1透镜阵列10相同的方法成型。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准备了第3和第4模具,并使用这些第3和第4模具以与第1透镜阵列10相同的工序进行成型,所述第3和第4模具具有与用于第1透镜阵列10的成型的第1和第2模具71,72相同的结构,但光学面用的转印面的形状和标记转印面的配置不同。
接下来,对成型出的第1透镜阵列10的偏心进行测定。第1透镜阵列10的偏心测定使用图6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80来进行。如图6所示,偏心测定装置80具备:支承第1透镜阵列10的支承装置81;光学地观察第1透镜阵列10的观察装置82;控制各装置81,82的控制装置83。
支承装置81具有:支承第1透镜阵列10的支承部81a和驱动支承部81a的驱动部81b。支承部81a通过驱动部81b的动作而能够使第1透镜阵列10沿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端面11c,11d平行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和与端面11c,11d垂直的Z轴方向移动,并且,支承部81a也能够沿以Z轴为旋转轴的θ方向旋转。
观察装置82具备显微镜82a、CCD(电荷耦合元件Charged CoupledDevice)照相机82b和显示器82c。观察装置82中的显微镜82a向第1透镜阵列10照射光源SP的照明光,并利用成像透镜LL来成像。CCD照相机82b取得利用显微镜82a获得的成像图像。显示器82c显示利用CCD照相机82b获得的图像。另外,在图示中从第2光学面11b侧照射(反射照明)照明光,但也可以从第1光学面11a侧照射(透射照明)照明光。
作为照明光,可以使用从LED或白炽灯等各种光源放射出的、可视光区域的光谱的光,例如白光,蓝色光,绿色光,红色光等光。并且,在将防止反射膜设在透镜上的情况下,若使用反射率比较高的波长区域的光作为照明光,则对标记的判别是有利的。例如,在将防止可视区域的光的反射的防止反射膜设在透镜上的情况下,使用接近红外线的红色光作为照明光为宜。
控制装置83具有:控制各装置81,82的动作的控制部83a和算出第1对标记M1的坐标的演算部83b。演算部83b从利用观察装置82的CCD照相机82b取得的图像算出第1对标记M1的坐标。在图像中,第1对标记M1以比周围的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亮或暗的方式进行显示。这里,第1光学面11a上的第1对标记M1和第2光学面11b上的第1对标记M1因成像透镜的景深等的关系而无法在同一图像中对焦,因此从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各自的图像分别算出第1对标记M1的坐标。坐标通过例如阈值处理来算出。
第1透镜阵列10的偏心测定通过求出第1光学面11a上的第1对标记M1和该第1光学面11a的同一光轴OA上的第2光学面11b上的第1对标记M1的坐标差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对标记M1设在位于透镜部11的光轴OA上的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的顶点,因此偏心测定的基准轴是光轴OA。对设于第1透镜阵列10的2个部位的一对第1对标记M1进行偏心测定。首先,利用观察装置82的显微镜82a使焦点对在第1光学面11a上的第1对标记M1,并利用控制装置83的演算部83b从由观察装置82的CCD照相机82b取得的图像算出该第1对标记M1的坐标。接下来,利用显微镜82a使焦点位置沿光轴OA方向偏移,并使焦点对在第2光学面11b上的第1对标记M1,利用演算部83b从由CCD照相机82b取得的图像算出该第1对标记M1的坐标。可以将第1对标记M1内的任意的一点作为标记的坐标,但与第1对标记M1的形状无关,当算出所得到的标记图像的中心位置的坐标时,在精度和演算容易性方面是有利的。在第1对标记M1充分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标记自身看作标记的中心来进行测定。接下来,利用演算部83b算出两者(第1对标记M1的中心位置等)的坐标差。若没有坐标差则是没有偏心的状态,若有坐标差则是光轴OA从本来的光轴偏移而具有偏心的状态。这里,若偏心或坐标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看作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物体侧的第1对标记M1的中心和像侧的第1对标记M1的中心实质上重叠。在结束第1个部位的透镜部11(第1透镜部K1)的偏心测定后,使支承装置81的支承部81a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进行第2个部位的透镜部11(第1透镜部K1)的偏心测定。通过第1透镜阵列10内的2个部位的第1对标记M1的偏心测定,能够测定出透镜阵列内的配置误差。
在成型时的偏心测定中,在具有坐标差的情况下,对成型模具70的第1模具71相对于第2模具72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再次进行成型工序。反复进行成型工序与偏心测定和调整工序,直到实质上消除2个部位的透镜部11的第1对标记M1的坐标差(坐标差为0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通过这样,在实质上消除坐标差后,能够逐个制造出实质上消除了物体侧和像侧的光学面的偏心的透镜阵列。另外,不限于将偏心测定的结果向成型模具反馈,也可以利用在不良品的去除中。
第2透镜阵列20也以与第1透镜阵列10相同的方法进行偏心测定。
〔层叠工序〕
以下,参照图7和图8,对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层叠方法进行说明。在层叠工序中进行与上述偏心测定和调整工序相同的工序。
首先,如图7A所示,向第1透镜阵列10的端面11d或间隔基板40的一个端面涂布粘着剂G1。然后,对第1透镜阵列10和间隔基板40进行校准,如图7B所示,将间隔基板40的端面按压到第1透镜阵列10的端面11d上,对粘着剂G1照射UV光来使其硬化。
接下来,如图7C所示,向间隔基板40的另一端面或第2透镜阵列20的端面21c涂布粘着剂G2。然后,对第1透镜阵列10和第2透镜阵列20进行校准,如图7D所示,将间隔基板40的端面按压到第2透镜阵列20的端面21c上。
接下来,对第1透镜阵列10和第2透镜阵列20间的偏心进行测定,并进行偏心调整。此时,使用与成型时的偏心测定和调整工序相同的偏心测定装置。具体地,第1透镜阵列10和第2透镜阵列20间的偏心测定使用图8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180来进行。图8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180还具备支承装置181,所述支承装置181追加到图6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80中用于支承第2透镜阵列20。支承装置181具有:支承第2透镜阵列20的支承部181a和驱动支承部181a的驱动部181b。另外,图8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180可以并用或兼用作图6所示的偏心测定装置80。
在层叠时的偏心测定中,求出第1透镜阵列10的第2光学面11b上的第2对标记M2a、和该第2光学面11b的同一光轴OA上的第2透镜阵列20的第2光学面21b上的第2对标记M2a的坐标差。对设于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2个部位的一对第2对标记M2a进行偏心测定。首先,利用显微镜82a使焦点对在第1透镜阵列10的第2光学面11b上的第2对标记M2a,利用演算部83b从由CCD照相机82b取得的图像算出该第2对标记M2a的坐标。接下来,利用显微镜82a使焦点位置沿光轴OA方向偏移,并使焦点对在第2透镜阵列20的第2光学面21b上的第2对标记M2a,利用演算部83b从由CCD照相机82b取得的图像算出该第2对标记M2a的坐标。这里,在光轴OA方向上,在第1透镜阵列10的第1光学面11a上和第2透镜阵列20的第1光学面21a上均没有标记,因此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能够防止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另外,第2对标记M2a的坐标算出可以以与成型工序中所说明的相同的方式进行。即,可以将第2对标记M2a内的任意一点作为标记的坐标,也可以算出得到的标记图像的中心位置的坐标,在第2对标记M2a充分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标记自身看作标记的中心来进行测定。接下来,利用演算部83b算出两者的坐标差。若没有坐标差则是没有偏心的状态,若有坐标差则是透镜部21的光轴OA从透镜部11的光轴OA偏移而具有偏心的状态。这里,若偏心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看作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物体侧的第2对标记M2a的中心和像侧的第2对标记M2a的中心实质上重叠。通过2个部位的第2对标记M2a的偏心测定,能够测定出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间的移位和旋转的偏移。
在层叠时的偏心测定中,在存在坐标差的情况下,利用支承装置181使第2透镜阵列20的位置移动或旋转来进行偏心调整,并再次进行偏心测定。反复进行偏心测定和调整,直到实质上消除透镜部11,21的2个部位的第2对标记M2a的坐标差(坐标差为0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在偏心测定中实质上消除坐标差后,如图7D所示,向粘着剂G2照射UV光来使其硬化。
通过以上方式得到图1B等所示的实质上消除了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间的偏心的层叠透镜阵列100。另外,在进行校准的装置的驱动程序中,存储实质上消除了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间的偏心的条件并以相同的条件执行校准,由此能够重复执行高精度的多个透镜阵列的层叠。层叠透镜阵列100可以组装到未图示的保持器等中来用作摄像装置等。
D)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在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与上述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相同地,进行成型工序和层叠工序,然后,进行切断工序。
〔切断工序〕
如图9所示,沿着切断线DL切断层叠透镜阵列100,获得图3A~3C所示的层叠透镜200。层叠透镜200可以组装到未图示的保持器等中来使用。
根据以上说明的层叠透镜阵列100等,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设于不同的位置,并且在作为透镜部11,21的同一基准轴的同一光轴OA上仅配置有第1对标记M1或第2对标记M2a。即,在作为目的的部位的同一光轴OA上仅配置有2个标记。因此,在成型或层叠的偏心测定和调整时,能够避免在同一光轴OA上排列期望的标记以外的非意图的标记,从而能够明确区别第1或第2对标记M1,M2a。由此,能够防止误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其结果为,形成经过精度良好的偏心测定和调整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层叠透镜阵列100和层叠透镜200。
另外,如已经说明地,在同一光轴OA上的透镜部11,21设置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并利用透镜部11的第2光学面11b的标记和透镜部21的第2光学面21b的标记测定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偏心时,会产生以下问题。若透镜部11的第2光学面11b和透镜部21的第1光学面21a接近,则存在测定透镜部11的第2光学面11b的标记的坐标时,透镜部21的第1光学面21a的标记也同时进行对焦的情况,从而标记的判别变得困难。在该情况下,有可能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进行说明。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进行变形而形成的,未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
如图10所示,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沿边长方向分别配置在2个部位。即,在呈矩阵状排列的透镜部11,21中的列L1上的透镜部11,21设有作为第1对标记M1的第1,第2,第6及第7标记U1,U2,U6,U7,在列L2上的透镜部11,21设有作为第2对标记M2a的第3及第4标记U3,U4。由此,直观上容易理解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的旋转偏移的方向,因此偏心的调整变得容易。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进行说明。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进行变形而形成的,未特别说明的部分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
如图11A所示,层叠透镜阵列300具有第1透镜阵列10、第2透镜阵列20、第3透镜阵列30和间隔基板40,50。即,层叠透镜阵列300由3个透镜阵列构成。
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以及间隔基板4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透镜阵列30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以下适当省略说明。第3透镜阵列30是玻璃制或树脂制,具有多个透镜部31和与多个透镜部31相连的支承体32。透镜部31是非球面形状,在第3透镜阵列30的一侧具有第1光学面31a,在第3透镜阵列30的另一侧具有第2光学面31b。第1和第2光学面31a,31b具有凸形状。在将层叠透镜阵列300切断而成层叠透镜400(参照图12)中,支承体32成为凸缘部232。在透镜部31的多个第1和第2光学面31a,31b中的一部分的光学面分别设有偏心测定和调整用的第8,第9及第5标记U8,U9,U5。具体地,第8和第9标记U8,U9分别设于透镜部31中的第6透镜部K6的第1和第2光学面31a,31b。并且,第5标记U5设于第4透镜部K4的第2光学面31b。即,第8和第9标记U8,U9设在与第5标记U5不同的透镜部31的光轴OA上。另外,在第4透镜部K4的第1光学面31a未设有标记。第3透镜阵列30可以由与第1透镜阵列10或第2透镜阵列20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第1,第2,第6及第7标记U1,U2,U6,U7同样地,存在将设于1个透镜部31(第6透镜部K6)的物体侧和像侧的光学面的第8和第9标记U8,U9单独称作第1对标记M1的情况。并且,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第3和第4标记U3,U4同样地,存在将在1个透镜部11,21(第4透镜部K4)的物体侧和像侧中的一个光学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2光学面31b)设置的第5标记U5单独称作第2对标记M2b的情况。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1透镜阵列10中,在不同于与第2透镜阵列20的第4标记U4成对的第3标记U3(第2对标记M2a)的位置,设有与第3透镜阵列30的第5标记U5成对的第3标记U3(第2对标记M2b)。即,第3透镜阵列30的第2对标记M2b与第1透镜阵列10的第2对标记M2b对置。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1透镜阵列10中设置第3标记U3作为构成第2对标记M2b的标记,但除此之外,在第2透镜阵列20中,也可以设置第4标记U4来作为构成第2对标记M2b的标记。
间隔基板50与间隔基板4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以下适当省略说明。间隔基板50设在第2透镜阵列20和第3透镜阵列30之间。间隔基板50具有调整第2和第3透镜阵列20,30间的距离的作用。在间隔基板50上以与第2和第3透镜阵列20,30的各透镜部21,31对应的排列形成开口部51。
对图11A等所示的层叠透镜阵列300进行切割,则获得图12A~12D所示的层叠透镜400。层叠透镜400具有第1透镜要素110、第2透镜要素120、第3透镜要素130和间隔件140,150。第1和第2透镜要素110,120以及间隔件14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透镜要素130是切割第3透镜阵列30而产生的,具有透镜部31和凸缘部232。间隔件150是切割间隔基板50而产生的,具有开口部51和支承体152。
如图12A~12D所示,在从层叠透镜阵列300中切出的层叠透镜400中,存在具有第1或第2对标记M1,M2a,M2b的透镜和不具有上述标记的透镜。
另外,在层叠3个以上透镜阵列的情况下,若将第1对标记M1和第2对标记M2a,M2b配置在同一光轴OA上,则在光轴OA上排列有比层叠2个透镜阵列的情况多的数量的标记。因此,在偏心测定和调整时,误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的可能性提高。从而,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配置成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彼此不同,则不会误测定到期望的标记以外的标记,能够获得精度更良好的层叠透镜阵列300和层叠透镜400。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透镜阵列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层叠透镜阵列等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等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用途和功能适当变更。并且,在层叠透镜阵列100内形成的透镜部11,21,31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设在光轴OA上。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偏心测定和调整,从而容易制作出偏心测定和调整容易且精度高的阵列透镜。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设为从光轴OA偏离。并且,也可以以光轴OA为中心设置多个标记,并利用标记的坐标算出第1和第2光学面11a,11b等的顶点的坐标。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间隔基板40,50设在第1,第2及第3透镜阵列10,20,30间,但也可以不设置。并且,也可以利用粘着剂调整第1,第2及第3透镜阵列10,20,30间的距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第2及第3透镜阵列10,20,30内的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的配置,只要是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并能够调整偏心的配置即可。例如如图13A所示,可以沿对角线方向配置一个标记(图示中第2对标记M2a),并沿边长方向配置另一标记(在图示中第1对标记M1)。并且,例如在层叠3个透镜阵列的层叠透镜的情况下,也存在如图13B所示的排列。并且,在各透镜阵列10,20,30中,也可以变更第1对标记M1的配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2个部位各设置第1和第2对标记M1,M2a,M2b,但也可以如图13C所示,在3个部位以上进行设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偏心调整而能够取得更可靠的数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玻璃形成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但也可以利用树脂形成。在使用树脂作为材料的情况下,可以仅由树脂形成第1和第2透镜阵列10,20,也可以由树脂制的透镜部和玻璃等的基板构成透镜阵列。树脂的成型方法除了冲压成型之外可以使用注塑成型等。在冲压成型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光固化性树脂作为树脂材料。并且,在注塑成型的情况下,使用例如热固化性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作为树脂材料。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层叠透镜阵列100内设置光圈。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层叠的多个透镜阵列的中,也可以包括物体侧或像侧中的一个光学面为平坦的面的结构。即使这样,也不会使光学性能大幅降低,并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透镜阵列的成型。另外,在该情况下,对于该透镜阵列,可以不需要1个透镜部内的偏心调整,因此也可以不设置在物体侧和像侧双方形成有标记的透镜部。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用于进行层叠时的偏心测定的第2对标记M2a,M2b全部设在各透镜阵列的物体侧(或像侧)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在物体侧设有第2对标记M2a,M2b的透镜阵列、和在像侧设有第2对标记M2a,M2b的透镜阵列进行层叠。在该情况下,可以排列成2个标记靠近,也可以排列成2个标记远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标记,进行层叠透镜阵列100,300与组合的CCD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对位。例如,如图13B和图13C所示,将标记配置在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透镜部中的、角部的透镜部上,根据从物体侧观察它们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提取连结角部的标记而获得的假想的矩形,并以使其与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形状进行匹配的方式对层叠透镜阵列(透镜阵列10,20)与传感器进行校准,由此能够进行两者的对位。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层叠透镜阵列100通过切断工序(切割)而单片化来制作出层叠透镜200,并将其使用到摄像装置中,不只有上述用途,也可以不单片化而直接使用。例如,也可以用作复眼摄像装置的透镜阵列,所述复眼摄像装置由CCD型图像传感器或CMOS型图像传感器等的固体摄像元件、和二维配置的多个摄像透镜构成,并用于从利用各透镜获得的多个图像再次构成1个图像。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当层叠第3透镜阵列30时,利用第1和第3透镜阵列10,30的组合进行偏心测定和调整,但也可以利用第2和第3透镜阵列20,30的组合进行偏心测定和调整。

Claims (16)

1.一种层叠透镜阵列,其层叠多个透镜阵列,所述层叠透镜阵列的特征在于,
各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透镜部,在物体侧和像侧分别具有与所述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
所述多个透镜阵列包括:具有第1透镜部和第2透镜部的第1透镜阵列,所述第1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具有第1标记并在像侧的光学面具有第2标记,所述第2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及
具有第3透镜部的第2透镜阵列,所述第3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
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所述第3标记和所述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至第4标记设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第1至第3透镜部的光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所述第1标记和多个所述第2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部呈矩阵状排列,并且所述第1标记和所述第2标记沿对角线方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部呈矩阵状排列,并且所述第1标记和所述第2标记沿边线方向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所述第3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阵列还包括第3透镜阵列,该第3透镜阵列包括第4透镜部,所述第4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5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
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所述第3标记中的一个和所述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所述第3标记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5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阵列具备在分离的位置处设在至少2个部位的多个所述第4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阵列还包括第3透镜阵列,该第3透镜阵列包括第4透镜部,所述第4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5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
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所述第4标记中的一个和所述第3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多个所述第4标记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5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阵列包括第5透镜部,所述第5透镜部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具有第6标记并在像侧的光学面具有第7标记。
11.一种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出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在物体侧和像侧具有与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
层叠工序,在该层叠工序中,对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多个透镜阵列进行层叠,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在所述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1透镜阵列的第1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形成第1标记,在像侧的光学面形成第2标记,在所述第1透镜阵列的第2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在所述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2透镜阵列的第3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
在所述层叠工序中,以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所述第3标记和所述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的方式层叠所述第1和第2透镜阵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利用第1成型模具和第2成型模具成型出所述第1透镜阵列,
所述第1成型模具具有用于成型出所述第1透镜阵列的物体侧的光学面的多个第1光学转印面,与所述第1透镜部的物体侧的光学面对应的所述第1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1标记的第1标记转印面,
所述第2成型模具具有用于成型出所述第1透镜阵列的像侧的光学面的多个第2光学转印面,与所述第1透镜部的像侧的光学面对应的所述第2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2标记的第2标记转印面,
所述第1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所述第2透镜部的第3光学转印面、或所述第2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所述第2透镜部的第4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2透镜部的所述第3标记的第3标记转印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观察所述第1透镜阵列的所述第1和第2标记,来测定所述第1透镜部的偏心。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所述第1标记转印面,所述第2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所述第2标记转印面,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所述第1透镜部的所述第1透镜阵列,通过观察多组所述第1和第2标记,来测定配置在多个不同的光轴上的一组所述第1透镜部的偏心。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利用第3成型模具和第4成型模具成型出所述第2透镜阵列,
所述第3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所述第3透镜部的物体侧光学面的第5光学转印面、或所述第4成型模具的用于形成所述第3透镜部的像侧光学面的第6光学转印面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3透镜部的所述第4标记的第4标记转印面,
所述第1成型模具或所述第2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所述第3标记转印面,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所述第1透镜部的所述第1透镜阵列,
所述第3成型模具或所述第4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所述第4标记转印面,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具有处于分离位置的多个所述第3透镜部的所述第2透镜阵列,
通过观察多组所述第3和第4标记,来测定所述第1和第2透镜阵列的偏心。
16.一种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成型出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在物体侧和像侧具有与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光学面;
层叠工序,在该层叠工序中,对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多个透镜阵列进行层叠,
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将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层叠的层叠透镜阵列切断来单片化而形成多个层叠透镜,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在所述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1透镜阵列的第1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形成第1标记,在像侧的光学面形成第2标记,在所述第1透镜阵列的第2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3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
在所述多个透镜阵列中的第2透镜阵列的第3透镜部上,在物体侧的光学面和像侧的光学面中的一个光学面形成第4标记并且在另一光学面不形成标记,
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所述第3标记和所述第4标记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CN201380066429.4A 2012-12-18 2013-12-17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8710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5748 2012-12-18
JP2012275748 2012-12-18
PCT/JP2013/083738 WO2014098075A1 (ja) 2012-12-18 2013-12-17 積層レンズアレイ、積層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041A true CN104871041A (zh) 2015-08-26

Family

ID=5097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6429.4A Pending CN104871041A (zh) 2012-12-18 2013-12-17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4098075A1 (zh)
CN (1) CN104871041A (zh)
WO (1) WO201409807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3650A (zh) * 2018-01-30 2018-07-27 苏州大学 一种微透镜镜组阵列***及制备方法
CN110892293A (zh) * 2017-07-26 2020-03-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9013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晶圆级光学结构及其形成的方法
CN114779488A (zh) * 2022-04-29 2022-07-22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光治疗的点阵式光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107B (zh) * 2015-07-15 2018-02-11 趙崇禮 透鏡陣列的模具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US10048473B2 (en) * 2015-08-06 2018-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micron wafer alignment
US9939605B2 (en) * 2015-08-06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micron wafer align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4117A (ja) * 1996-04-08 1997-10-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ンドリマ光導波路
WO2009145003A1 (ja) * 2008-05-28 2009-1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ウエハレンズ又はウエハレンズ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1813815A (zh) * 2008-09-25 2010-08-25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模块、电子元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95337A (ja) * 2009-10-27 2011-05-12 Olympus Corp 接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1308B2 (ja) * 1996-04-09 2002-02-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的2次元画像伝送装置
JP4190204B2 (ja) * 2002-05-16 2008-12-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接合レンズアレイ
US6951392B2 (en) * 2003-07-09 2005-10-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ens having at least one lens centration mark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200614604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位置調整方法、位置調整装置及び光学系
JP5617636B2 (ja) * 2008-09-22 2014-1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ウエハ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4117A (ja) * 1996-04-08 1997-10-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ンドリマ光導波路
WO2009145003A1 (ja) * 2008-05-28 2009-1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ウエハレンズ又はウエハレンズ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1813815A (zh) * 2008-09-25 2010-08-25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模块、电子元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95337A (ja) * 2009-10-27 2011-05-12 Olympus Corp 接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2293A (zh) * 2017-07-26 2020-03-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33650A (zh) * 2018-01-30 2018-07-27 苏州大学 一种微透镜镜组阵列***及制备方法
CN11109013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晶圆级光学结构及其形成的方法
CN114779488A (zh) * 2022-04-29 2022-07-22 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光治疗的点阵式光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8075A1 (ja) 2014-06-26
JPWO2014098075A1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1041A (zh)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TWI525347B (zh) 透鏡陣列
US8789285B2 (en) Lens assembling method, lens assembly,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with the lens assembly
JP5582188B2 (ja) 偏心量測定方法
CN102789127B (zh) 压印设备、压印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WO2007069499A1 (ja) 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TWI737675B (zh) 壓印裝置及物品之製造方法
US9349765B2 (en) Suspended lens system having a non-zero optical transmission substrate facing the concave surface of a single-piece lens and wafer-lev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42037B (zh) 偏蕊檢測裝置、及偏蕊檢測方法
US20150338618A1 (en) Wafer Lens, Shaping Mold for Wafer Lens,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Wafer Lens
US966284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lens wafer
KR101065512B1 (ko) 촬영렌즈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복합렌즈
US20130293970A1 (en) Two Lens Module Including A Plano-Convex Lens
US981721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plurality of microlenses
JPWO2017110779A1 (ja) マーカ
US8354047B2 (en) Method for press molding lens array
US9703017B2 (en) Optical lens, lens unit, imag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optical lens production method, lens mold, and shape correction method for lens mold
US20130163007A1 (en) Lens array and lens edge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US7327522B2 (en)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508201B2 (ja) アレイレンズ、複眼光学系、撮像装置,測定方法、評価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KR20140102002A (ko) 어레이 렌즈 및 어레이 렌즈 금형
JP5874965B2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貼り合わせ装置
WO2014208371A1 (ja) 非球面レンズ、該非球面レンズ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レンズ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レンズ成形金型
JP2008020547A (ja) レンズ、レンズ成形金型およびレンズ成形金型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