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4346A -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4346A
CN104774346A CN201510219128.1A CN201510219128A CN104774346A CN 104774346 A CN104774346 A CN 104774346A CN 201510219128 A CN201510219128 A CN 201510219128A CN 104774346 A CN104774346 A CN 104774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rous
suction ripple
fiber
absorbing material
rippl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91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4346B (zh
Inventor
李贝
孙兵扬
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UDIAN (WUH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ITEMIKE SUPER POW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ITEMIKE SUPER POW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AITEMIKE SUPER POW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191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4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4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4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4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4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轻质多孔吸波膜包括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类材料和吸波材料,所述纤维类材料呈三维交联结构,所述吸波材料分散在所述三维交联结构中,轻质多孔吸波膜中所述吸波材料的质量占比为50-90%。其制备方法包括分散、均化、过滤、烘烤、辊压的工序。本发明采用湿法造纸工艺,吸波材料在膜状吸波体中分布均匀。该制备方法工序少、成本低,并且制备的吸波膜在达到相同吸波效能的前提下,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孔隙率不低于30%。

Description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辐射的吸收与屏蔽处理技术及相关材料,尤其涉及到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电磁辐射不断增多;同时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隐身材料在武器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吸波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对吸波材料和电磁波吸收体的研究,90年代中后期进入较全面的研究阶段。虽然国内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其研究重点大多是某种吸波材料的研究,对于吸收体的设计方法研究相对较少。吸波材料根据耗损机理可分为磁介质型、电阻型及电解质型材料。其中,电阻型吸收剂主要有碳纤维、碳化硅、石墨等;电介质型吸收剂主要有SiC陶瓷、钛酸钡陶瓷等;磁介质型吸收剂主要有铁氧体、超细金属粉、羰基铁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每种吸波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吸波性能,适用于不同频段的电磁波。但现有的吸波材料还存在吸波频段较窄,单频吸收,质量重、密度大等缺点。而隐身技术对吸波材料的综合要求为:“薄、宽、轻、强”,故为了满足隐身技术对吸波材料的综合要求,研制吸收强、频带宽、密度小、厚度薄、双频吸收甚至多频吸收的频带兼容性好的结构型吸波材料将是未来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目前吸波膜主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涂层类和结构吸波。涂层类吸波膜是采用粘合剂将具有吸波性能的粉体材料涂敷在基层材料表面以形成吸波层。吸波粉体主要包括石墨、铁氧体、金属或合金微粒、钛酸钡、碳化硅等。中国专利CN1664960公开了一种以无纺布为基材,涂层铝镁复合粉和炭黑而制成的吸波角锥单元体。中国专利CN101139722公开了一种柔性可巻绕的吸波膜材料,是在柔性绝缘体表面镀上一层合金膜而制成的。由于涂层耐久性差,这种方法获得的电磁屏蔽效果不能持久,需要经常维修重新涂层才能得到理想的吸波效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属于结构吸波材料,指将具有吸波功能的纤维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形成整体的吸波结构。所采用的纤维主要有碳纤维、金属纤维、碳化硅纤维、三氧化二铝纤维等,其中以碳纤维和金属纤维应用最为广泛。碳纤维属于半导体材料,在高频交变电磁场中易于形成电阻损耗和介电损耗,所以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性能。中国专利1544723A公开了一种采用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碳化硅和镍粉等制备的吸波复合纳米纤维,该纤维可以用来制成吸波纺织组合物。金属纤维吸波材料通常是在织物中添加金属纤维而制得,如美国专利US6,521,829公开的含金属纤维的非织造吸波材料,即为含一种含吸波纤维层的层压材料,但其吸波范围有限,仅限于对日常生活中的频率为1GHz左右电磁波进行吸收。
目前,以上两种方法制备的吸波膜仍然面临着面密度过高(>2kg/m2)、弯曲性不够、厚度过高(>1mm)等诸多问题。如何制备一种空隙率和厚度可调、密度小、质量轻、可任意裁剪成合适形状、频带兼容性好及可设计性强的结构化吸波膜,满足隐身技术对吸波膜的综合要求,将是未来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具有吸波剂比例高,机械强度高,薄膜厚度可控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包括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类材料和吸波材料,所述纤维类材料呈三维交联结构,所述吸波材料分散在所述三维交联结构中,轻质多孔吸波膜中所述吸波材料的质量占比为50-90%。纳米纤维材料对膜结构起到力学支撑和粘合的作用,而吸波材料起到吸波作用。
所述纤维类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原纤化程度及较多的枝晶状结构,优选为纳米纤维素、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的任意一种纤维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吸波材料为Fe-SiAl、铁氧体、羰基铁、碳化硅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颗粒材料。所述吸波材料的颗粒尺寸范围为0.01um—100um。所述吸波材料颗粒为粉末状或者晶须状。
本发明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孔隙率范围为20-80%,面密度率范围为0.5-2kg/m2,厚度为0.5-2mm。
更加优化的是,为了保护吸波膜,所述轻质多孔吸波膜的两侧分别附有不含吸波材料的纤维保护层。
本发明同时提出上述轻质多孔吸波膜的制备方法,与使用传统的粘结剂不同,本发明选取高度原纤化的纳米纤维为粘结剂,在溶剂的帮助下,达到均匀分散的状态。纳米纤维表现出的多枝晶结构对吸波材料颗粒形成缠结并形成稳定、均匀的浆料,最终通过真空抽滤或者高压压滤制备成膜状吸波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散:将一定量的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类材料置于溶剂中进行高速搅拌,使得其在溶液中充分地分散,所述纤维类材料的质量与分散所需要的溶液的体积比范围在0.1mg/ml-5mg/ml;
均化:将一定量的吸波材料置于分散好的纤维溶液中,经搅拌使吸波材料充分地分散在溶液中;纤维类材料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同时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后形成的三维交联结构使整个浆料均匀不沉淀,从而保证了制成品整体的均匀,并形成高孔隙率。
过滤:将制备好的溶液转入过滤器中,通过真空抽滤或者高压压滤的方式将固液分离;
烘烤:过滤好的膜片通过真空烘烤或者常温干燥将膜材料中剩余的溶剂成分去除;
压片:将烘烤后的膜片辊压,获得平整的表面和所需厚度的轻质多孔吸波膜。
所述溶剂选自异丙醇、无水乙醇、正丁醇、正丙醇、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一,选材范围广:以吸波材料来说,不论是铁氧体、羰基铁、Fe-Si-Al或者其他类型的吸波剂都能在该发明中得以应用,并且颗粒的尺寸范围较大:0.01um—100um;对于纤维材料来说,除了纳米纤维素、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还可以使用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等任意一种纤维;溶剂可以使用异丙醇,也可是使用无水乙醇、正丁醇、正丁醇或者更廉价的去离子水等。
二,吸波剂分散均匀:吸波剂颗粒的均匀分散主要依靠纳米纤维的支撑作用。纳米纤维可通过高速搅拌剪切作用在溶剂中实现充分的分散,保证了吸波材料在成膜前在溶剂中不产生沉降,成膜后不会出现团聚现象。
三,制备快速适宜规模化:吸波材料通过在溶剂中高速搅拌即可达到分散效果。真空抽滤和高压压滤都是可以大规模产业化的工艺。
四,滤膜可进行二次加工以达到使用不同使用目的,如产品的厚度、柔韧性以及力学强度等。
五、本发明采用湿法造纸工艺,吸波材料在膜状吸波体中分布均匀。该制备方法工序少、成本低,并且制备的吸波膜在达到相同吸波效能的前提下,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孔隙率不低于3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面密度为0.5kg/m2、吸波剂占总质量比例为75%的轻质吸波膜的吸波测试曲线图。
图2为所制备的使用纤维素夹层保护中间吸波膜,其中间为面密度0.36kg/m2的吸波膜,吸波剂的比例为70%,两面各有面密度为0.02kg/m2的纳米纤维素夹层的吸波测试图。
图3为含75%的羰基铁、15%的纳米纤维素和10%的原纤化聚乙烯纤维的吸波膜的截面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发明的原理是:具有高度原纤化的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在一定量的溶剂,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原纤化程度越高,三维网状缠结能力越强。纳米纤维对粉末状吸波材料形成良好稳定的缠结,从而在去除溶剂成分后,形成类似纸一样的多孔吸波膜。吸波膜可进一步辊压,降低吸波膜的厚度,并提高吸波膜的力学强度。
其一般工序包括:分散、均化、过滤、烘烤、辊压,具体实施方式为:
分散:将纳米纤维素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或者上述混合物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所使用的纤维材料的质量与使用的溶剂的体积比例范围为0.1mg/ml—5mg/ml。纳米纤维原纤化程度较高,具有多枝晶形貌。枝晶在纳米范围,对吸波剂颗粒形成缠结,同时枝晶之间广泛的交联作用为膜体提供力学支撑作用。纳米纤维在吸波体膜材料中所占比重10%—50%。溶剂可以是水、异丙醇、无水乙醇、正丁醇、正丙醇及其他低分子量有机溶剂,或者上述的混合溶剂,要求溶剂流动性好。黏度大的溶剂会影响分散均匀度和过滤速度。
二次分散:将吸波剂粉体材料放入分散好的纤维溶液中,使用高速搅拌的方式进行均化分散,使得吸波剂在溶液中与纤维材料充分地接触。此过程中纤维材料的枝晶将对粉体颗粒形成缠结。吸波剂可以是Fe-Si-Al粉、铁氧体、羰基铁、碳化硅等任意一种或几种吸波材料,颗粒尺寸可在较大范围内选择:0.01um—100um。吸波材料用量占吸波膜质量的50%—90%范围内调节。随着吸波材料用量比例的增大,吸波膜的力学性能会有降低的趋势。
过滤:使用真空抽滤或者高压压滤的方式,将溶剂成分抽离回收,回收的溶剂可直接进行二次使用。溶液中的吸波粉体和纤维将被留在滤纸上。真空抽滤或者高压压滤的方式成膜速度快。
烘干:过滤后的吸波膜转移到烤箱中,烘烤的方式可选择普通烘干和快速烘干。普通烘干即常温常压下通过静置使残留的溶剂成分充分挥发;快速烘干包括:常压高温烘烤45-150℃,或者低压快速烘烤,-0.085MPa,40-150℃。干燥后,吸波膜可方便地从基底转移,转移后的吸波体膜完整性不受影响。
辊压:一般烘干后的吸波体膜具有相对较小的密度和较大的厚度。通过辊压可以使膜片内部紧致,表面光滑,获得更高的力学强度,并降低厚度,和调节孔隙率。
实例1
Fe-Si-Al粉与纳米纤维素质量比为75:25,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0.4kg/m2。纳米纤维素在异丙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mg/ml;吸波材料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过滤完成后放置于常温常压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异丙醇自然挥发。吸波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所得到的轻质吸波膜的吸波测试曲线如图1所示。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8--12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拉伸强度达到5MPa。
实例2
Fe-Si-Al粉与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质量比为90:10,制备成吸波膜面密度为0.8kg/m2,原纤化聚乙烯纤维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mg/ml;吸波材料加入分散好的原纤化聚乙烯纤维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高压压滤;压滤完成后置于120℃真空烘箱烘干。吸波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6--14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7MPa.
实例3
Fe-Si-Al粉与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质量比为75:15:10,制备成吸波膜面密度为1.6kg/m2,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在水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分别为0.25mg/ml;吸波剂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常温常压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异丙醇自然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所得到的吸波膜的截面电镜图如图3所示。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2--8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10MPa.
实例4
羰基铁粉与原纤化芳纶纤维质量比为90:10,计划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2kg/m2,纳米纤维素在异丙醇和乙醇(1:1)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原纤化芳纶纤维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和乙醇的体积比为0.5mg/ml;羰基铁粉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80度真空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异丙醇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6--15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2MPa.
实例5
羰基铁粉和Fe-Si-Al粉与纳米纤维素质量比为50:40:10,制备成吸波膜面密度为1kg/m2,纳米纤维素在正丁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5mg/ml;羰基铁粉和Fe-Si-Al粉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高压压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常温常压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正丁醇自然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干燥完的吸波膜在150℃辊压,使膜体内部材料更致密,并将厚度从1.7毫米降低为1.3毫米。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2--18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1MPa.
实例6
羰基铁粉和碳化硅纤维与纳米纤维素、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质量比为60:30:2:3:2:3,计划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2kg/m2,上述混合纤维在异丙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混合纤维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3mg/ml;羰基铁粉和碳化硅纤维加入分散好的混合纤维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常温常压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异丙醇自然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干燥完的吸波膜在室温辊压,使膜体内部材料更致密,并将厚度从1.7毫米降低为0.5毫米。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2--18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9MPa.
实例7
羰基铁粉、碳化硅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原纤化聚乙烯纤维、纳米纤维素质量比为30:30:10:20:10,计划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1.6kg/m2,聚乙烯纤维和纳米纤维素在去离子水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5mg/ml;羰基铁粉、碳化硅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高压压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常温真空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溶剂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干燥完的吸波膜在120℃辊压,使膜体内部材料更致密,并将厚度从1.7毫米降低为1毫米。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2--18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13MPa.
实例8
羰基铁粉、碳化硅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原纤化聚乙烯纤维、纳米纤维素质量比为30:30:10:20:10,计划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2kg/m2,聚乙烯纤维和纳米纤维素(聚乙烯纤维和纳米纤维素质量比2:1)在去离子水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质量与所使用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5mg/ml;羰基铁粉、碳化硅纤维、碳纳米管纤维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和原纤化聚乙烯纤维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过滤初成品放置于常温真空条件下,使膜体内部残留的溶剂挥发。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干燥完的吸波膜在90℃辊压,使膜体内部材料更致密,并将厚度从1.7毫米降低为1.3毫米。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2--18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60%,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10MPa.
实例9
以0.02kg/m2的面密度制备相应质量的纳米纤维素分散液,预先过滤形成一层纤维素膜。之后按羰基铁粉与纳米纤维素质量比70:30,制备的吸波膜面密度为0.36kg/m2,纳米纤维素在异丙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分散,纳米纤维素质量与所使用异丙醇的体积比为0.5mg/ml;羰基铁粉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中,进行二次搅拌以达到整体均化;之后转入过滤器中进行真空抽滤。之后按预抽滤纳米纤维素层一样的条件在过滤好的吸波膜上过滤同样面密度的一层纤维素层。过滤初成品放置于100°真空条件下进行快速干燥。吸波体膜在干燥后可方便的从过滤膜上转移。干燥完的吸波膜在90℃辊压,使膜体内部材料更致密,并将厚度从1.7毫米降低为1毫米。所得的带保护层的吸波膜的吸波测试图如图2所示。经测试,能对对频率为8--12GHz电磁波有效吸收,其孔隙率为55%,吸波体面密度低于2kg/m2。拉伸强度达到25MPa.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类材料和吸波材料,所述纤维类材料呈三维交联结构,所述吸波材料分散在所述三维交联结构中,轻质多孔吸波膜中所述吸波材料的质量占比为5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类材料为纳米纤维素、原纤化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纤维的任意一种纤维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为Fe-SiAl、铁氧体、羰基铁、碳化硅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颗粒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的颗粒尺寸范围为0.01um—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颗粒为粉末状或者晶须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其孔隙率范围为20-80%,面密度率范围为0.5-2kg/m2,厚度为0.5-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多孔吸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多孔吸波膜的两侧分别附设有不含吸波材料的纤维保护层。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多孔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散:将一定量的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类材料置于溶剂中进行高速搅拌,使得其在溶液中充分地分散,所述纤维类材料的质量与分散所需要的溶液的体积比范围在0.1mg/ml-5mg/ml;
均化:将一定量的吸波材料置于分散好的纤维溶液中,经搅拌使吸波材料充分地分散在溶液中;
过滤:将制备好的溶液转入过滤器中,通过真空抽滤或者高压压滤的方式将固液分离;
烘烤:过滤好的膜片通过真空烘烤或者常温干燥将膜材料中剩余的溶剂成分去除;
压片:将烘烤后的膜片辊压,获得平整的表面和所需厚度的轻质多孔吸波膜。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轻质多孔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异丙醇、无水乙醇、正丁醇、正丙醇、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510219128.1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774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9128.1A CN104774346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9128.1A CN104774346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4346A true CN104774346A (zh) 2015-07-15
CN104774346B CN104774346B (zh) 2017-10-20

Family

ID=5361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9128.1A Active CN104774346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434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4718A (zh) * 2016-03-07 2016-07-0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多级孔径分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6214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壳层-芯层结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0773A (zh) * 2017-02-09 2017-06-06 中北大学 一种PA11/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869A (zh) * 2017-12-08 2018-05-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取向高填充FeSiAl柔性复合纸的制备方法
CN108264885A (zh) * 2018-01-18 2018-07-1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力学增强的电磁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980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南京大学 一种光吸收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3694A (zh) * 2021-12-23 2022-03-11 清远高新华园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透明吸波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46746A (zh) * 2021-04-25 2022-10-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轻柔层状碳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49218A (zh) * 2022-07-25 2022-12-0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257A (zh) * 2019-08-06 2019-10-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具有红外吸收功能的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9832A (ja) * 2002-07-31 2004-02-26 Hitachi Cable Ltd 電磁波吸収材料組成物及び電磁波吸収体
CN101135071A (zh) * 2007-06-22 2008-03-05 上海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吸波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0807A (zh) * 2008-05-16 2009-01-07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用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4508A (zh) * 2009-07-28 2010-01-13 四川大学 用皮胶原纤维制备雷达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03319749A (zh) * 2013-07-12 2013-09-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064A (zh) * 2014-02-20 2014-06-04 钟春燕 一种细菌纤维素/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9832A (ja) * 2002-07-31 2004-02-26 Hitachi Cable Ltd 電磁波吸収材料組成物及び電磁波吸収体
CN101135071A (zh) * 2007-06-22 2008-03-05 上海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吸波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0807A (zh) * 2008-05-16 2009-01-07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用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4508A (zh) * 2009-07-28 2010-01-13 四川大学 用皮胶原纤维制备雷达吸波材料的方法
CN103319749A (zh) * 2013-07-12 2013-09-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064A (zh) * 2014-02-20 2014-06-04 钟春燕 一种细菌纤维素/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4718B (zh) * 2016-03-07 2018-11-2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多级孔径分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34718A (zh) * 2016-03-07 2016-07-0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多级孔径分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6214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壳层-芯层结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0773A (zh) * 2017-02-09 2017-06-06 中北大学 一种PA11/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869A (zh) * 2017-12-08 2018-05-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取向高填充FeSiAl柔性复合纸的制备方法
CN107974869B (zh) * 2017-12-08 2020-07-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取向高填充FeSiAl柔性复合纸的制备方法
CN108264885B (zh) * 2018-01-18 2021-02-1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力学增强的电磁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4885A (zh) * 2018-01-18 2018-07-1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力学增强的电磁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980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南京大学 一种光吸收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6746A (zh) * 2021-04-25 2022-10-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轻柔层状碳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63694A (zh) * 2021-12-23 2022-03-11 清远高新华园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透明吸波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49218A (zh) * 2022-07-25 2022-12-0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9218B (zh) * 2022-07-25 2023-07-2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4346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4346A (zh) 一种轻质多孔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5977B (zh) 一种粘结性聚合物涂覆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7494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4814B (zh) 吸波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014583A1 (zh) 一种石墨烯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40089B1 (ko)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소결체
CN104466064B (zh) 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7195894B (zh) 一种金属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16930A (zh) 一种高透气性的锂电池耐高温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583266B2 (ja) 電気化学素子電極用複合粒子の製造方法
JPWO2015093411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15041601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多孔膜組成物、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保護層付きセパレータ、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保護層付き電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8550764B (zh) 一种超细金刚石涂覆隔离膜及应用此隔离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07627678B (zh) 高吸收低反射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0506B (zh) 一种低阻抗高效能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8047742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用基材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
KR20170086528A (ko) 전기 화학 소자용 복합 입자
CN109524599A (zh) 高离子电导率柔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3299A (zh) 一种压电BaTiO3/Fe3O4/PAN静电纺丝吸波膜的制备及应用
CN110060818A (zh) 一种低缺陷石墨烯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68364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28705A (zh) 一种含填料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片材以及含有它的电路基板
KR20230069158A (ko) 양극 재료, 양극 시트 및 배터리
CN106928650B (zh) 一种含填料的聚芳基醚酮复合材料、片材以及含有它的电路基板
CN10687663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430000 room 402, building 2-03, optical core center, 303 Optical Valley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OUDIAN (WU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room 6178, building 7-5, Guandong Industrial Park, Jiayuan Road, Donghu high tech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AITEMIKE SUPER ENERG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