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9531B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9531B
CN104619531B CN201380047049.6A CN201380047049A CN104619531B CN 104619531 B CN104619531 B CN 104619531B CN 201380047049 A CN201380047049 A CN 201380047049A CN 104619531 B CN104619531 B CN 104619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path
warm braw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9531A (zh
Inventor
金本英之
濑户内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19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9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5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85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door being a rotating disc or cylinder or par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2001/00721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取暖风阀(13)上设置一种从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附近朝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延伸并将从暖风通路(R2)流入到空气混合空间(R3)中的暖风引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的板状部(13f)。板状部(13f)配置在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13a、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安装在汽车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知有构成为将冷却用热交换器和加热用热交换器收放在壳体内并对引入到壳体内的空调用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后按照吹出模式供给车室的各部分的装置是车辆用空调装置之一。
专利文献1中,在壳体上形成有除霜口、出风口以及脚部口,在该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将冷风与暖风混合的空气混合空间、与除霜口和出风口连通的上侧通路以及与脚部口连通的下侧通路。在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将上侧通路及下侧通路打开和关闭的回转风阀,通过使该回转风阀转动来切换吹出模式。回转风阀包括沿着其转动轴方向延伸并将上述通路打开和关闭的开闭壁部、从开闭壁部的转动轴方向两端部延伸的一对端壁部以及在转动轴的径向和周向上与开闭壁部相分离地设置的板状部。
板状部被配置成如下:当利用回转风阀而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侧和下侧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从配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暖风通路的下游端朝向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延伸。由此,通过板状部向冷风引入侧引导从暖风通路流入到空气混合空间的暖风来提高空气混合性。
另一方面,板状部被配置成如下:当因回转风阀而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朝向上侧通路延伸。由此,能够流畅地将空气混合空间的调和空气引向上侧通路。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43463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近年来,进一步对车辆用空调装置提出了紧凑化要求,但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回转风阀的板状部设置于在转动轴的径向和周向上与开闭壁部相分离的位置处,因此开闭壁部与板状部夹着转动轴而配置在对称位置上,导致回转风阀的大型化。
而且,如果使车辆用空调装置紧凑化,则难以充分地确保空气混合空间,从而还可能会导致空气混合性的恶化。进而难以设定壳体内的空气流路,从而还可能会导致吹出空气量减少。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会使空气混合性恶化并且不会使吹出空气量减少的情况下,使回转风阀小型化,进而使车辆用空调装置紧凑化,上述回转风阀具有用于在空气混合空间对空气进行引导的板状部。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通过精心研究回转风阀的板状部的形成位置,使具有引导用板状部的回转风阀能够小型化。
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用热交换器,
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
收放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和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并且形成有除霜口、出风口以及脚部口的壳体,
上述壳体内部具有:设置有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冷风通路、设置有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暖风通路、引入从上述冷风通路和上述暖风通路吹出的空气并使上述空气混合来生成调和空气的空气混合空间、与该空气混合空间连通并且与上述除霜口和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第一通路、与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的比上述第一通路的连通位置更靠近上述暖风通路的一侧连通并且与上述脚部口连接的第二通路,并且上述第一通路和上述第二通路的上游端以并排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设置有回转风阀,上述回转风阀具有绕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的上游端并排的方向转动的转动轴以及将该第一通路和该第二通路打开和关闭的开闭壁部,上述回转风阀利用该开闭壁部改变从上述空气混合空间流向该第一通路和该第二通路的调和空气的量来切换吹出模式,
在上述回转风阀上设置有板状部,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和上述第二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从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附近朝向上述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延伸并且用于将从上述暖风通路流入到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的暖风引向该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另一方面,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朝向上述第一通路延伸并且用于将上述空气混合空间的调和空气引向上述第一通路,
上述板状部配置在上述回转风阀的上述转动轴与上述开闭壁部之间。
根据该构成,引入到壳体内部的空调用空气在冷风通路中变为冷风,并且在暖风通路中变为暖风。这些冷风和暖风流入空气混合空间中并在空气混合空间中被混合,从而成为调和空气。
当冷风和暖风在空气混合空间中被混合时,在处于使调和空气流入第一和第二通路后从除霜口和脚部口吹出的吹出模式或从出风口和脚部口吹出的吹出模式时,通过板状部将来自暖风通路的暖风向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引导,因此在空气混合空间中能充分地混合暖风与冷风。然后,空气混合空间的调和空气流入第一和第二通路,此时,由于第二通路连通在比较靠近空气混合空间的暖风通路的位置,因此流入第二通路的调和空气的温度高于流入第一通路的调和空气的温度。由此,从脚部口吹出温度相对高的调和空气,因此乘坐人员不会感到脚冷。而且,如上所述,冷风与暖风被充分地混合,因此流入该第一和第二通路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差收敛于适当的范围,由此,从除霜口与脚部口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差、以及从出风口与脚部口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差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处于使调和空气从除霜口或出风口吹出的吹出模式时,由板状部将空气混合空间的调和空气引向第一通路,从而调和空气流畅地流入第一通路,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吹出空气量。
上述板状部配置在回转风阀的转动轴与开闭壁部之间,因此相比如现有例那样开闭壁部与板状部夹住转动轴而配置在对称位置的情况,能够进一步使回转风阀小型化。
而且,由于将板状部配置在转动轴与开闭壁部之间,所以利用板状部引导的暖风通过回转风阀的转动轴与开闭壁部之间的通路,此时促进了与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的混合,因此空气混合性提高。
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
在上述回转风阀位于打开上述第一通路的转动位置时,上述板状部的至少一部分收放在上述暖风通路中。
根据该构成,在回转风阀位于打开第一通路的转动位置时,板状部的至少一部分收放在暖风通路内,因此板状部难以阻碍朝向第一通路的空气流,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吹出空气量。
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
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支撑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支撑部设置在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附近,
在上述回转风阀位于打开上述第二通路的转动位置时,上述板状部与上述支撑部一起形成以延长上述暖风通路的方式延伸的延长通路,并且上述板状部位于使该延长通路的下游侧变窄的位置处。
根据该构成,当回转风阀位于打开第二通路的转动位置时,从暖风通路吹出的暖风将会通过延长通路。由于该延长通路的下游侧的截面被缩小,因此能够通过提高暖风的流速使其迅速地与冷风冲撞来提高空气混合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在回转风阀上设置当处于调和空气流向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从暖风通路的下游端附近朝向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延伸并且当处于调和空气流向第一通路的吹出模式时朝向第一通路延伸的板状部,并将板状部配置在回转风阀的转动轴与开闭壁部之间,因此能够在不会使空气混合性恶化并且不会使吹出空气量减少的情况下使回转风阀小型化,由此能够使高性能车辆用空调装置紧凑化。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当回转风阀位于打开第一通路的转动位置时将板状部的至少一部分收放在暖风通路中,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从除霜口和出风口吹出的吹出空气量,从而能够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当回转风阀位于打开第二通路的转动位置时形成延长暖风通路的延长通路,并且缩小该延长通路的下游侧的截面,因此能够提高暖风的流速使其迅速地与冷风冲撞来提高空气混合性,由此能够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纵剖视图,表示除霜/吹脚模式。
图2是出风模式时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3是取暖风阀的立体图。
图4是取暖风阀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加以限制的意图。对于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前”表示车辆的前侧,“后”表示车辆的后侧,“左”表示车辆的左侧,“右”表示车辆的右侧。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纵剖视图,表示吹出模式为除霜/吹脚模式(后述)的情况。车辆用空调装置1例如是能够安装在汽车等车辆上的装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其收放于设置在汽车的车室前部的仪表板(未图示)的内部。
车辆用空调装置1包括:作为冷却用热交换器的蒸发器10、作为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加热芯11、空气混合风阀12、取暖风阀13、除霜器风阀14以及收放它们构成的壳体15。壳体15例如是使树脂材料成形而成的部件,其在左右方向的中心部附近沿左右方向分割。在壳体15的前侧设置有蒸发器收放部20。在蒸发器收放部20侧壁的前部形成有空气引入口21。未图示的送风单元与空气引入口21连接。送风单元构成为,包括送风风扇和风扇驱动马达,并且能够选择车室内空气与车室外空气中的任意一方空气来进行运送。
在壳体15的上壁部的后侧形成有除霜口22和出风口23。除霜口22位于出风口23的前侧。在壳体15的后部还形成有脚部口24。
除霜口22经由未图示的除霜风管与仪表板的除霜器吹出口连接,其主要用于向前窗内表面供给调和空气。出风口23经由未图示的出风口风管与仪表板的出风吹出口连接,其主要用于向乘坐人员的上半身供给调和空气。出风吹出口分别设置在仪表板的左右两侧与中心部。脚部口24用于经由未图示的脚部风管向乘坐人员的脚供给调和空气。脚部风管不仅可以从空调装置延伸至前排座椅下部,还可以延伸至后排座椅下部。
在壳体15的内部形成有从空气引入口21延伸至除霜口22、出风口23以及脚部口24的空气通路R。即,空气通路R具有:与空气引入口21连接的冷风通路R1;从冷风通路R1的下游端分支出来并向下延伸的暖风通路R2;连通冷风通路R1的下游端的上侧与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的空气混合空间R3;与空气混合空间R3连通并向上方延伸的上侧通路(第一通路)R4;以及与空气混合空间R3连通并向下方延伸的下侧通路(第二通路)R5。
冷风通路R1在蒸发器收放部20内向后侧延伸并在冷风通路R1的中途部设置有上述蒸发器10,冷风通路R1是一种利用该蒸发器10生成冷风的通路。蒸发器10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蒸发器,上述蒸发器10是一种具有多个管道和翘片的管片式热交换器。蒸发器10的管道被配置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以横切冷风通路R1。引入到壳体15内的空调用空气几乎全部通过蒸发器10。
在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工作的情况下冷风通路R1生成冷风,在压缩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冷风通路R1不生成冷风,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任何情况下均称为冷风通路R1。
暖风通路R2形成在壳体15内部的下半部。暖风通路R2的上游端位于壳体15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暖风通路R2朝向壳体15的下侧向斜后方延伸后,暖风通路R2的下游侧以转弯的方式朝向上侧向斜前方延伸。并且,在暖风通路R2的中途部设置有加热芯11。暖风通路R2是一种利用加热芯11生成暖风的通路。加热芯11是一种供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的部件,其是管片式热交换器。加热芯11以横切暖风通路R2的方式配置,在暖风通路R2流动的空气几乎全部通过加热芯11。加热芯11以其上部位于下部的后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加热用热交换器还能够使用加热芯11以外的构成。
在壳体15的下壁部的前侧设置有支撑加热芯11下部的下侧支撑部26。在壳体15内部的上下方向中心部附近设置有支撑加热芯11上部的上侧支撑部27。在壳体15内部的上侧支撑部27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将暖风通路R2与下侧通路R5隔开的分隔壁28。分隔壁28从壳体15的下壁部的后侧向上方延伸,分隔壁28是隔开暖风通路R2中加热芯11的下游侧部分来形成的。分隔壁28的大致下半部分以越靠近上侧则越靠向后方的方式倾斜,另一方面,大致上半部分则以越靠近上侧则越靠向前方的方式倾斜。通过按照这种方式形成分隔壁28,在暖风通路R2中通过了加热芯11之后的暖风朝向上侧向斜前方流动。
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开口29位于分隔壁28的上端部与上侧支撑部27之间。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开口29的横截面积小于设置有加热芯11的部位的截面积,由此缩小暖风通路R2的下游侧的截面来提高暖风的流速。
空气混合空间R3位于壳体15内部的暖风通路R2的上方(上侧支撑部27的上方),空气混合空间R3是一种用于将暖风与冷风混合而生成调和空气的空间。在壳体15的上壁部设置有朝向冷风通路R1下游端中的与空气混合空间R3的连接部分向下方延伸的伸长板30。与该伸长板30的基端部相比更靠向后侧的部分为空气混合空间R3。而且,与分隔壁28的上端部以及上侧支撑部27相比更靠向上侧的部分为空气混合空间R3。
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与空气混合空间R3的上部连通。上侧通路R4朝向上方延伸,上侧通路R4的下游侧向前后方向分支成两个部分。在上侧通路R4的下游侧的前侧形成有除霜口22,在后侧形成有出风口23。
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与空气混合空间R3的后部连通,并且位于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的后侧。即,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与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沿前后方向排列。下侧通路R5向下方延伸,在下游端部形成有脚部口24。
空气混合风阀12是一种用于通过改变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量和暖风量来调节调和空气的温度的部件,并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12a和沿转动轴12a的径向延伸的开闭板部12b。附图标记12d表示由泡沫氨基甲酸酯等形成的密封件。转动轴12a被支撑为,能够绕相对于壳体15的侧壁部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转动。设置在壳体15的外部的执行元件(未图示)与转动轴12a连结。执行元件由未图示的空调控制装置控制,其根据乘坐人员设定的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日射量等来设定空气混合风阀12的转动角度,并使执行元件以位于该角度的方式工作。
另外,还可以使空气混合风阀12的转动轴12a经由连杆与金属线连结,并通过乘坐人员的杆操作或盘操作来使空气混合风阀12转动。
空气混合风阀12的转动轴12a位于上侧支撑部27的前部附近。开闭板部12b通过转动轴12a的转动而沿上下方向摆动。在开闭板部12b的前端侧设置有突出板12c。开闭板部12b如果向上方摆动,则关闭冷风通路R1的下游端的上侧部分并打开暖风通路R2的上游端。如果开闭板部12b关闭冷风通路R1的下游端的上侧部分,则冷风难以从冷风通路R1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且冷风通路R1中的冷风会流入暖风通路R2被加热后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因此能够制热。另一方面,如果开闭板部12b向下方摆动,则关闭暖风通路R2的上游端并打开冷风通路R1的下游端的上侧部分。开闭板部12b如果关闭暖风通路R2的上游端,则冷风难以从冷风通路R1流入暖风通路R2且冷风通路R1的冷风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因此能够制冷。即,利用空气混合风阀12的转动角度来改变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量和暖风量。
在空气混合风阀12已转到上方的状态下,壳体15的伸长板30与空气混合风阀12的突出板12c变成在板厚方向上相重叠。由此,当空气混合风阀12从朝向上方的最大转动角度的位置处稍向下方转动时,会阻止冷风通路R1的冷风瞬时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从而能够良好地控制温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取暖风阀13为回转风阀,并且包括左侧转动轴13a、右侧转动轴13b、左侧端壁部13c、右侧端壁部13d、开闭壁部13e以及用于引导空气的板状部13f。附图标记13g表示与空气混合风阀12的密封件一样的密封件。
左侧转动轴13a与右侧转动轴13b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同心圆上,并且被壳体15的侧壁部支撑为能够转动。回转风阀13利用左侧转动轴13a和右侧转动轴13b向前后方向即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与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并排的方向转动。
侧视时左侧端壁部13c大致呈三角形。左侧转动轴13a的基端部(右端部)固定在左侧端壁部13c的一个顶点附近,该左侧转动轴13a从左侧端壁部13c向左侧突出。
与左侧端壁部13c一样,侧视时右侧端壁部13d也大致呈三角形,右侧转动轴13b的基端部(左端部)固定在右侧端壁部13d的一个顶点附近,该右侧转动轴13b从右侧端壁部13d向右侧突出。
开闭壁部13e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以便连结左侧端壁部13c的与左侧转动轴13a相分离的一边和右侧端壁部13d的与右侧转动轴13b相分离的一边。该开闭壁部13e能够设定成关闭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与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的状态,或者将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与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都打开的状态。开闭壁部13e呈平板状。
如图2所示,如果打开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并且关闭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则成为调和空气主要流向上侧通路R4的吹出模式。在该吹出模式下,可以使少量的调和空气向下侧通路R5泄漏,还可以使所有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
另一方面,如果关闭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并且打开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则成为调和空气流向下侧通路R5的吹出模式,在此未图示。如果如图1所示那样将上侧通路R4的上游端开口31和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双方都打开,则成为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的吹出模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开闭壁部13e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缘部形成有伸长板13h、13h。
向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方向观看时(侧视),板状部13f配置在左侧转动轴13a以及右侧转动轴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即,板状部13f从左侧端壁部13c的左侧转动轴13a与开闭壁部13e之间的部位延伸到右侧端壁部13d的右侧转动轴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的部位。
如上所述,由于将板状部13f配置在侧视时的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13a、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所以相比如现有例那样开闭壁部与板状部夹着转动轴而配置在对称位置上的情况,能够使取暖风阀13小型化。
而且,侧视时,板状部13f与开闭壁部13e之间的间隔大于板状部13f与左侧转动轴13a和右侧转动轴13b之间的间隔。
板状部13f的后缘部比左侧端壁部13c和右侧端壁部13d的后缘部更加向后侧突出。板状部13f的前缘部位于比左侧端壁部13c和右侧端壁部13d的前缘部更加靠后侧的位置处。板状部13f以整个板状部13f中前后方向中间部最接近开闭壁部13e的方式缓慢地弯曲。
板状部13f按照下述方式配置。在使取暖风阀13处于如图1所示的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的吹出模式以后,板状部13f从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附近朝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前侧)延伸。此时,板状部13f的后缘部位于分隔壁28的上端部附近,分隔壁28与板状部13f大体上连续而呈一块板状。而且,整个板状部13f位于空气混合空间R3中。在该状态下,板状部13f将从暖风通路R2流入到空气混合空间R3的暖风引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
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的吹出模式时,上侧支撑部27与板状部13f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相隔开规定间隔并相对的位置处。在上侧支撑部27与板状部13f之间形成有以延长暖风通路R2的方式延伸的延长通路R6。延长通路R6的下游侧的截面积小于上游侧的截面积。即,板状部13f位于缩小延长通路R6的下游侧的截面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在使取暖风阀13处于如图2所示的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的吹出模式以后,板状部13f朝向上侧通路R4延伸。此时,板状部13f的后部处于收放在比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开口29更靠下方的位置即暖风通路R2中的状态。而且,板状部13f的后部处于靠近上侧支撑部27的状态,暖风流过板状部13f与分隔壁28之间的间隙后流入空气混合空间R3。板状部13f的前部位于空气混合空间R3中。
而且,如果取暖风阀13转动至关闭上侧通路R4的位置处,则下侧通路R5处于全开状态。此时,板状部13f从分隔壁28的上端部向前方分离,因此会在板状部13f与分隔壁28的上端部之间形成空气通路。
除霜器风阀14是用于通过关闭除霜口22与出风口23中的一个并打开其中另一个来切换吹出模式的部件,并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14a和沿转动轴14a的径向延伸的开闭板部14b。附图标记14c表示由泡沫氨基甲酸酯等形成的密封件。转动轴14a被支撑为,能够绕相对于壳体15的侧壁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转动。转动轴14a与设置在壳体15外部的连杆机构连结,该连杆机构还与上述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13a连结,因此能够经由连杆机构使取暖风阀13和除霜器风阀14联动。另外,能够通过执行元件使取暖风阀13和除霜器风阀14工作,也能够由乘坐人员操作金属线来使取暖风阀13和除霜器风阀14工作。
在壳体15的上壁部,除霜器风阀14的转动轴14a位于除霜口22与出风口23之间。开闭板部14b通过转动轴14a的转动向前后方向摆动。开闭板部14b如果向前方摆动,则将除霜口22关闭并将出风口23打开。另一方面,开闭板部14b如果向后方摆动,则将出风口23关闭并将除霜口22打开。
能够利用公知的连杆机构所具有的凸轮形状来设定取暖风阀13和除霜器风阀14的运动模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切换成如下所述的吹出模式:取暖风阀13关闭下侧通路R5、除霜器风阀14关闭除霜口22的出风模式(示于图2中);取暖风阀13打开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除霜器风阀14关闭出风口23的除霜/吹脚模式(示于图1中);取暖风阀13打开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除霜器风阀14关闭除霜口22的上下吹出模式;取暖风阀13关闭下侧通路R5、除霜器风阀14关闭出风口23的除霜模式;以及取暖风阀13关闭上侧通路R4的吹脚模式等吹出模式。
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从送风单元送过来的空气从壳体15的空气引入口21流入冷风通路R1后向后侧流动并通过蒸发器10,从而被冷却。按照空气混合风阀12的转动角度设定从冷风通路R1流入暖风通路R2的空气量,流入到暖风通路R2中的空气通过加热芯11而被加热。
此时,吹出模式为图1所示的除霜/吹脚模式那样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取暖风阀13的板状部13f与分隔壁28的上端部接近连续,因此通过板状部13f将来自暖风通路R2的暖风引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由此,暖风与冷风会在空气混合空间R3中充分地混合。
然后,空气混合空间R3中的调和空气通过取暖风阀13的开闭壁部13e的后侧流入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由于下侧通路R5的上游端开口32与靠近空气混合空间R3的暖风通路R2的位置连通,所以流入下侧通路R5的调和空气的温度高于流入上侧通路R4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因此,从脚部口24吹出温度相对高的调和空气,所以乘坐人员不会感到脚冷。而且,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冷风与暖风充分地混合,所以流入该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差收敛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由此,不会出现从除霜口22与脚部口24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差过大的情况。另外,在上下吹出模式时从出风口23与脚部口24吹出调和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收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从暖风通路R2吹出的暖风会通过取暖风阀13的板状部13f与分隔壁28之间的延长通路R6。该延长通路R6的下游侧的截面积被缩小,因此能够在空气混合空间R3提高暖风的流速来使其与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强烈地冲撞。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混合性。
另一方面,在处于除霜模式或出风模式时,如图2所示那样取暖风阀13的板状部13f朝向上侧通路R4延伸,因此空气混合空间R3的调和空气通过板状部13f被引向上侧通路R4。由此,调和空气流畅地流入上侧通路R4,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吹出空气量。
而且,由于将板状部13f配置在转动轴13a、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因此被板状部13f引导的暖风会通过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13a、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的间隙,此时会促进暖风与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的混合,所以空气混合性提高。
在取暖风阀13位于打开上侧通路R4的转动位置时,板状部13f的后部收放在暖风通路R2内,因此,板状部13f难以阻碍流向上侧通路R4的空气流,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吹出空气量。
如以上的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将板状部13f设置在取暖风阀13上,当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和下侧通路R5的吹出模式以后,上述板状部13f从暖风通路R2的下游端附近朝向空气混合空间R3的冷风引入侧延伸,当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侧通路R4的吹出模式以后使该板状部13f朝向上侧通路R4延伸,而且将该板状部13f配置在取暖风阀13的转动轴13a、13b与开闭壁部13e之间。由此,在不使空气混合性恶化并且不使吹出空气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使取暖风阀13小型化,结果是能够使高性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紧凑化。
在取暖风阀13位于打开上侧通路R4的转动位置时,将板状部13f的后部收放在暖风通路R2中,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从除霜口22和出风口23吹出的空气量,从而能够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在该情况下,可以以整个板状部13f收放在暖风通路R2中的方式设定取暖风阀13的转动角度,还可以以整个板状部13f收放在暖风通路R2中的方式设定板状部13f的形状。
在取暖风阀13位于打开下侧通路R5的转动位置时,形成延长暖风通路R2的延长通路R6,由于使该延长通路R6的下游侧变窄,因此能够提高暖风的流速使其与冷风迅速地冲撞来提高空气混合性。结果是能够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因为将取暖风阀13与板状部13f设置为一体,所以仅仅转动取暖风阀13就能够使板状部13f也一起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送风单元排列在壳体15的左右方向上的类型的空调装置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送风风扇和热交换器设置在车宽方向中心部的类型的空调装置中。
取暖风阀13的板状部13f可以与端壁部13c、13d一体地成形,还可以使板状部13f不与端壁部13c、13d一体成形而是将板状部13f安装在端壁部13c、13d上。
上侧通路R4可以只与除霜口22连通,还可以只与出风口23连通。
上述实施方式所有的方面都只是示例而已,不能做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改变等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能够安装在汽车上。
-符号说明-
1-车辆用空调装置;10-蒸发器(冷却用热交换器);11-加热芯(加热用热交换器);12-空气混合风阀;13-取暖风阀(回转风阀);14-除霜器风阀;15-壳体;26-下侧支撑部;27-上侧支撑部;28-分隔壁;R1-冷风通路;R2-暖风通路;R3-空气混合空间;R4-上侧通路(第一通路);R5-下侧通路(第二通路);R6-延长通路。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
冷却用热交换器,
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
收放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和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并且形成有除霜口、出风口以及脚部口的壳体,
上述壳体内部具有:设置有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冷风通路、设置有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朝向上方延伸的暖风通路、引入从上述冷风通路和上述暖风通路吹出的空气并使上述空气混合来生成调和空气的空气混合空间、与该空气混合空间连通并且与上述除霜口和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第一通路、与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的比上述第一通路的连通位置更靠近上述暖风通路的一侧连通并朝向下方延伸且与上述脚部口连接的第二通路、以将所述暖风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隔开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分隔壁、在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附近设置有支撑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支撑部,并且上述第一通路和上述第二通路的上游端以并排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分隔壁的上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之间设置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
在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设置有回转风阀,上述回转风阀具有绕上述第一通路与上述第二通路的上游端并排的方向转动的转动轴以及将该第一通路和该第二通路打开和关闭的开闭壁部,上述回转风阀利用该开闭壁部改变从上述空气混合空间流向该第一通路和该第二通路的调和空气的量来切换吹出模式,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转风阀上设置有板状部,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和上述第二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从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附近朝向上述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延伸并且用于将从上述暖风通路流入到上述空气混合空间中的暖风引向该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引入侧,另一方面,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朝向上述第一通路延伸并且用于将上述空气混合空间的调和空气引向上述第一通路,
从上述转动轴方向观看上述回转风阀时,上述板状部配置在该转动轴与上述开闭壁部之间并且比该转动轴和该开闭壁部更加向该转动轴的周向突出,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和上述第二通路的吹出模式时,上述板状部从上述分隔壁的上端部附近朝向上述冷风引入侧延伸并且由该板状部和上述支撑部形成将上述暖风通路延长至上述空气混合空间的延长通路,另一方面,在处于调和空气流向上述第一通路的吹出模式时,形成为从上述暖风通路的下游端开口流出的暖风流入该板状部与上述分隔壁的上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转风阀位于打开上述第一通路的转动位置时,上述板状部的至少一部分收放在上述暖风通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转风阀位于打开上述第二通路的转动位置时,上述板状部位于使该延长通路的下游侧变窄的位置处。
CN201380047049.6A 2012-12-07 2013-11-18 车辆用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8571A JP6101065B2 (ja) 2012-12-07 2012-12-07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2-268571 2012-12-07
PCT/JP2013/006757 WO2014087587A1 (ja) 2012-12-07 2013-11-18 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9531A CN104619531A (zh) 2015-05-13
CN104619531B true CN104619531B (zh) 2017-05-03

Family

ID=5088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0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531B (zh) 2012-12-07 2013-11-18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01065B2 (zh)
CN (1) CN104619531B (zh)
WO (1) WO20140875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1314B (zh) * 2014-12-26 2017-02-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
CN205026799U (zh) * 2015-03-19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KR101724941B1 (ko) * 2015-11-02 2017-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의 토출 풍향 조절 장치
CN107848372B (zh) * 2016-01-18 2020-08-07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
JP6632505B2 (ja) * 2016-10-05 2020-01-22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WO2019200389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ingle and multi mode electric secondary or tag electric axles
JP6420517B1 (ja) * 2018-06-04 2018-11-0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110970B2 (ja) * 2018-12-21 2022-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5901B2 (ja) * 1995-02-03 2006-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2292197A (ja) * 2001-03-30 2002-10-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寝具の温調装置
CA2394689A1 (en) * 2001-07-25 2003-01-25 Nobuya Nakagawa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JP4346388B2 (ja) * 2003-09-08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231511A (ja) * 2004-02-19 2005-09-02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464427B2 (ja) * 2007-06-28 2010-05-1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09292197A (ja) * 2008-06-03 2009-12-1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712002B2 (ja) * 2011-03-03 2015-05-07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7587A1 (ja) 2014-06-12
JP2014113884A (ja) 2014-06-26
JP6101065B2 (ja) 2017-03-22
CN104619531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9531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265322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444434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313306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015549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99059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094753A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406179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15992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73464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225930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793078B (zh) 车辆空调装置
JP4346388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433861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433169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05910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20066524A1 (ja) 車両用送風装置
JP428534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0715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007017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28562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12435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023852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074827A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02096622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