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7525B - 屏蔽壳 - Google Patents

屏蔽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7525B
CN104577525B CN201410534442.4A CN201410534442A CN104577525B CN 104577525 B CN104577525 B CN 104577525B CN 201410534442 A CN201410534442 A CN 201410534442A CN 104577525 B CN104577525 B CN 104577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lit
shielding case
mentioned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4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7525A (zh
Inventor
田代晴纪
伊藤君刚
小林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77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7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7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7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壳,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而且,能够使组装作业容易化。屏蔽壳包括:容纳壳体的壳体容纳部(41);以及外周由编织网管覆盖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编织网管安装部(42)具有:从壳体容纳部(41)延伸设置的底壁(50);从底壁50的一端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51);以及从底壁50的另一端延伸设置的第2侧壁(52),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以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各自的前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弯曲,将壳体容纳到壳体容纳部(41)时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W)比被保持于壳体的电缆的外径(D)大。

Description

屏蔽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壳,特别涉及用于将屏蔽部件安装于屏蔽壳的屏蔽部件的固定构造。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动汽车(EV)等所使用的电线线束上使用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容纳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以及屏蔽壳,其组装于壳体。在该屏蔽壳上电气地连接有外装于电线的编织网管(編組)。
作为编织网管向屏蔽壳的固定构造,公知有如下固定构造:将编织网管的端部覆盖在形成于屏蔽壳并插通有电线的筒状的固定部,并在编织网管的外周铆接(加締める)有金属制的环(参照专利文献1、2);以及将形成于屏蔽壳的铆接片从编织网管的外侧进行铆接(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8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2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15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具有通过铆接金属制的环、铆接片来固定编织网管的筒状的固定部的屏蔽壳是通过拉拔加工冲压、压铸等而成形的。在采用这些方法来制造屏蔽环的情况下,由于该制造方法的复杂度的原因,制造成本高。因此,需要能够通过更简易的方法来制造的屏蔽壳。
另外,在上述屏蔽壳中,在将电线安装于屏蔽连接器时,必须使电线向筒状的固定部插通。该作业中,电线的长度越长,电线的插通作业越花费时间。因此,与将电线安装于屏蔽连接器的组装作业相关的效率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壳,能够通过简易的方法来制造屏蔽壳,并且能够使将电线安装到屏蔽连接器的组装作业容易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屏蔽壳的特征在于下述(1)~(8)。
(1)一种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容纳部,其容纳壳体;以及
屏蔽部件安装部,其外周由屏蔽部件覆盖,
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具有:从上述壳体容纳部延伸设置的底壁;从上述底壁的一端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以及从上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设置的第2侧壁,
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上述第1侧壁及上述第2侧壁以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各自的前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弯曲,
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能够比被保持于上述壳体的电线的外径大。
(2)如上述(1)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上未作用有外力时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比被保持于上述壳体的电线的外径大。
(3)如上述(2)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除了弯曲的部位之外的上述第1侧壁的一部分与上述底壁夹着的第1角度是锐角,
除了弯曲的部位之外的上述第2侧壁的一部分与上述底壁夹着的第2角度是锐角。
(4)如上述(3)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角度和上述第2角度不同。
(5)如上述(4)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角度比上述第2角度小,
沿着延伸设置方向的上述第1侧壁的一部分的长度比沿着延伸设置方向的上述第2侧壁的一部分的长度短。
(6)如上述(1)至(5)的任1项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壁、和与该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沿着上述第1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上述底壁的一端延伸的第1狭缝;以及沿着上述第2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上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的第2狭缝。
(7)如上述(6)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划分形成上述第1狭缝及上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的缘部具有圆度。
(8)如上述(6)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朝向上述第1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上述第1狭缝连通的第3狭缝;以及朝向上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上述第2狭缝连通的第4狭缝,
上述第3狭缝及上述第4狭缝以偏向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的中央的方式弯曲。
在上述(1)的构成的屏蔽壳中,是从壳体容纳部延伸设置有底壁、且从底壁延伸设置有第1侧壁及第2侧壁的构成,因此,能够利用比较简易的工法的冲压加工来形成。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所需要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将保持有电线的壳体容纳到壳体容纳部时,通过从第1侧壁与第2侧壁的间隙将电线容纳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内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向屏蔽部件安装部配置。因此,实现用于容纳电线的作业的简化。第1侧壁与第2侧壁的间隙可以是:在屏蔽部件安装部上未作用有外力时,其间隔比电线的外径大;也可以是:在屏蔽部件安装部上作用外力,第1侧壁及第2侧壁发生挠曲,从而其间隔变得比电线的外径大。
在上述(2)的构成的屏蔽壳中,在屏蔽部件安装部上未作用有外力时,第1侧壁与第2侧壁的间隔比电线的外径大,因此,无需将第1侧壁和第2侧壁张开,就能够将电线容纳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内部。因此,进一步简化用于容纳电线的作业。
在上述(3)的构成的屏蔽壳中,由于除了弯曲部位之外的第1侧壁的一部分及第2侧壁的一部分与底壁夹着的第1角度及第2角度是锐角,因此,与这些角度是钝角的情况相比,实现屏蔽部件向屏蔽部件安装部的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在上述(4)的构成的屏蔽壳中,由于第1角度和第2角度不同,因此,通过朝向角度大的一侧的侧壁容纳电线,从而能够使电线容纳作业容易化。因此,能够规定操作者容纳电线的方向。
在上述(5)的构成的屏蔽壳中,在朝向与底壁的角度大的一侧的第2侧壁容纳电线时,由于与底壁的角度小的一侧的第1侧壁短,因此,能够抑制电线接触第1侧壁而妨碍电线的容纳的状况。
在上述(6)的构成的屏蔽壳中,通过设置第1狭缝及第2狭缝,从而降低成为弯曲第1侧壁及第2侧壁时的复原力的刚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屏蔽部件安装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作业。
在上述(7)的构成的屏蔽壳中,在弯曲第1侧壁及第2侧壁时,能够将作用于第1狭缝及第2狭缝的根部的应力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屏蔽壳的破损。
在上述(8)的构成的屏蔽壳中,在弯曲第1侧壁及第2侧壁时,通过第3狭缝及第4狭缝将作用于第1狭缝及第2狭缝的根部的应力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屏蔽壳的破损。而且,即使将这些狭缝的宽度变窄,也能预见应力分散的效果,因此,通过将这些狭缝的宽度变窄,能够抑制来自电线的噪声的泄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屏蔽壳,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而且能够使组装作业容易化。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本发明。接下来,通过参照附图通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仰视图。
图8是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壳的编织网管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9的(a)及(b)是示出屏蔽壳向壳体的安装工序的图,分别是屏蔽壳及壳体的立体图。
图10的(a)及(b)是示出编织网管的固定工序的图,分别是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1的(a)及(b)是示出编织网管的固定工序的图,分别是编织网管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壳体向具有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的屏蔽壳安装的安装工序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3是形成有矩形状的狭缝的屏蔽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4是变形例的屏蔽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的(a)及(b)是示出变形例的屏蔽壳的第1侧壁的第1对接面与第2侧壁的第2对接面的对接部位的图,图15的(a)是紧固前的立体图,图15的(b)是紧固后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 电缆(电线)
12 编织网管
21 壳体
26 屏蔽壳
41 壳体容纳部
42 编织网管安装部
50 底壁
51 第1侧壁
52 第2侧壁
55 第1狭缝
56 第2狭缝
57 第3狭缝
58 第4狭缝
D 外径
W 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屏蔽壳的仰视图。图8是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壳的编织网管安装部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各部件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屏蔽壳26是构成屏蔽连接器10的构成部件。屏蔽连接器10连接于多根(在本例中是3根)电缆(电线)11的端部。在电缆11上外装有中空筒状的编织网管12,电缆11由编织网管12屏蔽。屏蔽连接器10连接于设置在是电动机、逆变器等各种设备的单元1的筺体2上的连接部3,并由螺栓4固定。
首先,详细地说明屏蔽连接器10。屏蔽连接器10包括壳体21、端子22、前保持架23、衬垫24、后保持架25及屏蔽壳26。
壳体21由合成树脂成形。壳体21具有:向筺体2的连接部3的连接孔3a嵌入的安装部31;以及导入电缆11的电缆导入部32,壳体21在侧视图中形成为L字状。在安装部31形成有容纳端子22的端子容纳室。另外,在安装部31形成有容纳前保持架23的嵌合凹部33。在电缆导入部32形成有电缆贯通孔,该电缆贯通孔与安装部31的端子容纳室连通,并被电缆11贯穿。
端子22由铜或者铜合金等形成。端子22形成为具有引板部22a和接合部22b的L字状。在端子22的接合部22b,利用激光接合、超声波接合等各种工法连接有各电缆11的端部。由此,实现端子22与电缆11的导体的导通。这些端子22容纳于壳体21的安装部31。容纳于安装部31的端子22的引板部22a从壳体21的安装部31突出。
前保持架23由合成树脂成形,并嵌合于在壳体21的安装部31形成的嵌合凹部33从而安装于壳体21。在前保持架23上形成有多个保持孔35,在这些保持孔35中插通有端子22的引板部22a。由此,端子22的引板部22a由前保持架23保持。并且,通过将该前保持架23安装于壳体21,将端子22保持于壳体21。
衬垫24例如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并形成为环状。该衬垫24被安装于壳体21的安装部31并配置在安装部31的外周侧。
后保持架25由合成树脂成形,从壳体21的电缆导入部32的背面侧安装于该电缆导入部32。在后保持架25上形成有与电缆11相同数量的保持槽37,通过将后保持架25安装于壳体21的电缆导入部32,从而电缆11被配置到后保持架25的各保持槽37内并被保持。
屏蔽壳26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并从壳体21的背面侧安装于壳体21。以下,详细地说明屏蔽壳26的构造。
如图5~图7所示,屏蔽壳26具有壳体容纳部41和编织网管安装部42。壳体容纳部41具有:底板部44;从该底板部44的两侧缘部向壳体21侧竖立设置的侧面板部45;以及从底板部44中的与编织网管安装部42相反侧的缘部向壳体21侧竖立设置的端面板部46。
安装有后保持架25的壳体21被嵌入并容纳在该壳体容纳部41的由底板部44、侧面板部45及端面板部46围成的部分。在侧面板部45分别以向侧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凸缘48。在这些凸缘48上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9,在该螺栓插通孔49中插通螺栓4。
编织网管安装部42形成在与壳体容纳部41的底板部44相连的部分。编织网管安装部42具有底壁50、第1侧壁51、以及第2侧壁52。底壁50从壳体容纳部41的底板部44延伸设置在与端面板部46所在侧的相反侧。第1侧壁51从底壁50的侧方的一端延伸设置。第2侧壁52从底壁50的侧方的另一端延伸设置。第1侧壁51的接近底壁50一侧以前端朝向第2侧壁52侧的方式弯曲。另外,第2侧壁52的接近底壁50一侧以前端朝向第1侧壁51侧的方式弯曲。这样,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以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各自的前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弯曲。并且,在这些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之间形成有电缆11所穿通的间隙G。
如图7所示,将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W设定为比被保持于壳体21的电缆11的外径D大。此处,该间隔W是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未作用有外力时的间隔。也就是说,将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未作用有外力时的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W设定为比被保持于壳体21的电缆11的外径D大。
另外,将除了弯曲的部位之外的第1侧壁51的一部分与底壁50夹着的第1角度θ1设定为锐角。同样,将除了弯曲部位之外的第2侧壁52的一部分与底壁50夹着的第2角度θ2也设定为锐角。另外,将第1角度θ1和第2角度θ2设置为不同的角度。具体而言,将第1角度θ1设置为小于第2角度θ2。另外,将第1侧壁51的沿其延伸设置方向的一部分的长度L1设定为比第2侧壁52的沿其延伸设置方向的一部分的长度L2短。
在第1侧壁51的前端部形成有第1抵碰面53,在第2侧壁52的前端部形成有第2抵碰面54。第1侧壁51的包含前端的第1侧壁51的一部分被相对于第1侧壁51的其他部分朝向底壁50弯折成大致直角,该一部分的位于第2侧壁52侧的侧面被形成为第1抵碰面53。同样,第2侧壁52的包含前端的第2侧壁52的一部分被相对于第2侧壁52的其他部分朝向底壁50弯折成大致直角,该一部分的位于第1侧壁51侧的侧面被形成为第2抵碰面54。
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由底壁50、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围成的部分被作为电缆容纳空间CS,电缆11穿通并被容纳于该电缆容纳空间CS。
另外,在屏蔽壳26中,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底壁50、和与该底壁50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作为壳体容纳部41的一部分的底板部44之间,形成有:沿着第1侧壁51的延伸设置的方向朝向底壁50的一端延伸的第1狭缝55;以及沿着第2侧壁52的延伸设置的方向朝向底壁50的另一端延伸的第2狭缝56。另外,在作为壳体容纳部41的一部分的底板部44形成有:朝向第1狭缝55的根部侧延伸、且与第1狭缝55连通的第3狭缝57;以及朝向第2狭缝56的根部侧延伸延、且与第2狭缝56连通的第4狭缝58。第3狭缝57及第4狭缝58偏向壳体容纳部41的底板部44的中央地弯曲。
编织网管12编入有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的线材并形成为中空筒状。编织网管12是相当于屏蔽部件的部件。作为编织网管12,可例举例如编入有对尼龙等具有伸缩性的纤维实施镀处理而成的线材的编织网管。编织网管12的长边方向的前端部覆盖在屏蔽壳26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由此,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外周由编织网管12覆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屏蔽部件不限于编织网管。也可以将形成为中空筒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例如,金属箔等)作为本发明的屏蔽部件来应用。
如图8所示,在外周由编织网管12覆盖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卷绕有环状部件61。该环状部件61例如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捆束带,具有:形成为线状的带部62;以及将该带部62锁定的锁定部63。在锁定部63形成有锁定孔,带部62向该锁定部63的锁定孔插通。锁定部63将插通于锁定孔的带部62锁定,限制带部62向与插通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该环状部件61卷绕在外周由编织网管12覆盖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周围,并借助捆束工具紧固。由此,环状部件61环绕在外周由编织网管12覆盖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并被紧固,因此,编织网管12被固定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屏蔽壳26与编织网管12导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环状部件不限于捆束带。也可以将环绕并紧固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且具有维持该状态的功能的部件作为本发明的屏蔽部件来应用。也可以将屏蔽环用作环状部件。
另外,在这样利用环状部件61紧固编织网管安装部42从而固定编织网管12的状态下,编织网管安装部42被设定为筒状并被设定为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的各自的前端部的第1抵碰面53和第2抵碰面54抵接的状态。也就是说,环状部件61将第1抵碰面53和第2抵碰面54抵接的状态下的底壁50、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紧固。
并且,通过将壳体21的安装部31嵌入于筺体2的连接部3的连接孔3a,从而将该屏蔽连接器10安装于单元1,使其能够与单元1内的汇流条导通。并且,在将安装部31嵌合于连接孔3a的状态下,使螺栓4插通于屏蔽壳26的螺栓插通孔49,并将螺栓4拧入形成在连接部3的连接孔3a的附近的螺纹孔3b,从而将屏蔽连接器10固定于单元1的筺体2,并且编织网管12经由屏蔽壳26接地到单元1的GND(参照图2)。
上所述,在屏蔽壳26上固定有编织网管12的屏蔽连接器10由于电缆11由编织网管12及屏蔽壳26覆盖,因此实现良好的屏蔽功能。
[编织网管向屏蔽壳的固定顺序]
接着,说明屏蔽壳安装工序及编织网管固定工序。
图9的(a)及图9的(b)是示出屏蔽壳向壳体的安装工序的图,分别是屏蔽壳及壳体的立体图。图10的(a)及图10的(b)是示出编织网管的固定工序的图,分别是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的(a)及图11的(b)是示出编织网管的固定工序的图,分别是编织网管安装部的剖视图。
(屏蔽壳安装工序)
如图9的(a)所示,使屏蔽壳26的壳体容纳部41从壳体21的背面侧接近连接并保持有电缆11的壳体21,如图9的(b)所示,将壳体21容纳于壳体容纳部41。此时,从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的间隙G将电缆11容纳到电缆容纳空间CS。
此处,屏蔽壳26被设置为: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上未作用有外力时,将壳体21容纳于壳体容纳部41时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W比被保持于壳体21的电缆11的外径D大き。因而,在将壳体21容纳于屏蔽壳26的壳体容纳部41时,能够容易地使电缆11通过间隙G穿通到电缆容纳空间CS。
另外,在通过间隙G将电缆11容纳于电缆容纳空间CS时,通过使电缆11朝向角度大的一侧的第2侧壁52移动,从而电缆11能够朝向更大地张开的侧壁进入。因此,实现电缆11的容纳作业的容易化。而且,在将电缆11朝向角度大的一侧的第2侧壁52容纳时,由于角度小的一侧的第1侧壁51短,因此,也不会存在电缆11接触第1侧壁51而妨碍电缆11的进入的状况。
(编织网管固定工序)
如图10的(a)及图11的(a)所示,使编织网管12的长边方向的前端部接近并覆盖于屏蔽壳26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在其周围卷绕环状部件61,并将环状部件61的带部62插通到锁定部63的锁定孔。此处,由于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是锐角,从而编织网管12容易向编织网管安装部42安装。相反,在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中任一者或两者是钝角的情况下,为了收进到编织网管12的内部需要在维持将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弯折的状态的同时将编织网管12覆盖于编织网管安装部42。因此,在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中任一者或两者是钝角的情况下,编织网管12向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安装需要花些功夫。
从该状态开始,使用捆束工具,相对于锁定部63牵引带部62。这样一来,如图10的(b)及图11的(b)所示,卷绕于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环状部件61的环状部分变小,覆盖有编织网管12的编织网管安装部42由环状部件61从周围紧固。
于是,编织网管安装部42弹性变形,编织网管安装部42成为筒状。另外,若编织网管安装部42因环状部件61的紧固而发生弹性变形,则设于第1侧壁51的前端部的第1抵碰面53和设于第2侧壁52的前端部的第2抵碰面54互相抵碰。由此,限制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弹性变形,抑制过度变形。
此处,在屏蔽壳26上设有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因此,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的刚性降低。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编织网管12覆盖并安装于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作业。另外,与第1狭缝55连通的第3狭缝57及与第2狭缝56连通的第4狭缝58在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将作用于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的根部的应力分散。因此,抑制屏蔽壳26的破损。
并且,若由环状部件61紧固,则编织网管12由环状部件61的紧固力而可靠地夹持并固定于编织网管安装部42和环状部件61。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此处,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异的效果,说明比较例的屏蔽壳。图12所示的构造示出具有形成为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的屏蔽壳26A。如图12所示,该屏蔽壳26A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形成为筒状。在冲压加工中,难以形成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因此,具有该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的屏蔽壳26A必须通过拉拔加工冲压、压铸等来制造,由于其制造方法的复杂度的原因,制造成本高。
另外,在该屏蔽壳26A中,编织网管安装部71形成为筒状,因此,在将屏蔽壳26A向壳体21安装时,首先,将多根电缆11向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然后,将壳体21向壳体容纳部41容纳。这样,在具有筒状的编织网管安装部71的屏蔽壳26A中,电缆11的长度越长,电缆11的插通作业越花费时间。因此,与将电线安装于屏蔽连接器的组装作业相关的效率降低。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屏蔽壳26,壳体容纳部41是如下的构成:从底板部44延伸设置有侧面板部45,从底板部44延伸设置有端面板部46,从侧面板部45延伸设置有凸缘48。另外,编织网管安装部42是如下的构成:从壳体容纳部41的底板部44延伸设置有底壁50,并且,从底壁50延伸设置有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该构成的屏蔽壳26是通过将一张金属平板在期望的部位折回而形成。因此,能够通过比较简易的工法的冲压加工来形成屏蔽壳26。因此,能够降低制造屏蔽壳26所需要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将保持有电缆11的壳体21容纳到壳体容纳部41时,通过将电缆11从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的间隙G容纳到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内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缆11配置到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电缆容纳空间CS。因此,实现用于将电缆11容纳到屏蔽壳26内的作业的简化。
特别是,由于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的间隔W比电缆11的外径D大,因此,无需将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张开,就能够将电缆11容纳到编织网管安装部42内部的电缆容纳空间CS。因此,进一步简化用于将电缆11容纳到屏蔽壳26内的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的间隔W比电缆11的外径D大,但是也可以在进行电缆11的容纳作业时使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的间隙G张开从而成为比电缆11的外径D大的间隔W来向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电缆容纳空间CS容纳电缆11。
另外,由于除了弯曲部位之外的第1侧壁51的一部分及第2侧壁52的一部分与底壁50夹着的第1角度θ1及第2角度θ2是锐角,因此与这些角度θ1、θ2是钝角的情况相比,实现编织网管12向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另外,由于第1角度θ1和第2角度θ2不同,因此,通过将电缆11朝向作为角度大的一侧的侧壁的第2侧壁52容纳,从而能够使电缆容纳作业容易化。因此,能够规定作业者容纳电缆11的方向。
而且,在将电缆11朝向与底壁50的角度大的一侧的第2侧壁52容纳时,由于与底壁50的角度小的一侧的第1侧壁51短,因此,能够抑制因电缆11与第1侧壁51接触而妨碍电缆11的容纳的状况。
另外,通过设置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降低成为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的复原力的刚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编织网管12安装于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作业。
而且,在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作用于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的根部的应力被第3狭缝57及第4狭缝58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屏蔽壳26的破损。而且,即使将这些狭缝55、56、57、58的宽度变窄也能够预见分散应力的效果,因此,通过将这些狭缝55、56、57、58的宽度变窄,能够抑制来自电缆11的噪声的泄漏。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3所示的构造是包括在缘部具有角部65的宽幅的狭缝66的屏蔽壳26B。如图13所示,狭缝66在编织网管安装部42的底壁50、和与该底壁50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作为壳体容纳部41的一部分的底板部44之间,沿着延伸设置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的方向朝向底壁50的一端延伸。这样,本发明的屏蔽壳也可以是具有缘部被设为角部65的狭缝66的屏蔽壳26B。
只是,上述的屏蔽壳26B在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应力集中于狭缝66的缘部的角部65,屏蔽壳26B有可能破损。
因此,如图14所示,在屏蔽壳26C中,仅形成有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而不设置第3狭缝57及第4狭缝58。另外,在该屏蔽壳26C中,划分形成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的根部侧的缘部被设定为半圆形而带有圆度。
在具有这样的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的屏蔽壳26的情况下,当弯曲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时,也能够将作用于第1狭缝55及第2狭缝56的根部的应力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屏蔽壳26的破损。
图13及图14所示的形成有宽幅狭缝的屏蔽壳有可能使从电缆11发生的噪声从该狭缝部分泄漏。因此,优选与需要实现降低的噪声的频率成分对应地设定狭缝的宽度。
图15的(a)及图15的(b)是示出变形例的屏蔽壳的第1侧壁的第1对接面与第2侧壁的第2对接面的对接部位的图,图15的(a)是紧固前的立体图,图15的(b)是紧固后的立体图。
如图15的(a)所示,作为屏蔽壳26,也可以在形成于第1侧壁51的第1抵碰面53上形成有凸部53a,并在第2抵碰面54上形成有能够与凸部53a嵌合的凹部54a。
这样,根据包括具有凸部53a的第1侧壁51及具有凹部54a的第2侧壁52的屏蔽壳26,在紧固环状部件61来将编织网管12向编织网管安装部42固定时,如图15的(b)所示,在互相抵碰的第1抵碰面53与第2抵碰面54处,凸部53a嵌合于凹部54a。由此,将第1侧壁51与第2侧壁52定位,并且,防止因第1侧壁51及第2侧壁52沿着第1抵碰面53及第2抵碰面54移动而产生的位置偏移。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1抵碰面53上形成凹部,并在第2抵碰面54上形成能够嵌合于该凹部的凸部。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配置部位等只要能够达成本发明,就是任意的,没有限定。
此处,将上述的本发明的屏蔽壳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分别简要地总结并列记为以下(1)~(8)。
(1)一种屏蔽壳(26),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容纳部(41),其容纳壳体(21);以及
屏蔽部件安装部(编织网管安装部42),其外周由屏蔽部件(编织网管12)覆盖,
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具有:从上述壳体容纳部延伸设置的底壁(50);从上述底壁的一端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51);以及从上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设置的第2侧壁(52),
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上述第1侧壁及上述第2侧壁以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各自的前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弯曲,
将上述壳体容纳到上述壳体容纳部时的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W)能够比被保持于上述壳体的电线的外径(D)大。
(2)如上述(1)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屏蔽部件安装部上未作用有外力时上述第1侧壁和上述第2侧壁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比被保持于上述壳体的电线的外径大。
(3)如上述(2)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除了弯曲的部位之外的上述第1侧壁的一部分与上述底壁夹着的第1角度(θ1)是锐角,
除了弯曲的部位之外的上述第2侧壁的一部分与上述底壁夹着的第2角度(θ2)是锐角。
(4)如上述(3)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角度和上述第2角度不同。
(5)如上述(4)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角度比上述第2角度小,
沿着延伸设置方向的上述第1侧壁的一部分的长度(L1)比沿着延伸设置方向的上述第2侧壁的一部分的长度(L2)短。
(6)如上述(1)至(5)的任1项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壁、和与该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沿着上述第1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上述底壁的一端延伸的第1狭缝(55);以及沿着上述第2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上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的第2狭缝(56)。
(7)如上述(6)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划分形成上述第1狭缝及上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的缘部具有圆度。
(8)如上述(6)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朝向上述第1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上述第1狭缝连通的第3狭缝(57);以及朝向上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上述第2狭缝连通的第4狭缝(58),
上述第3狭缝及上述第4狭缝以偏向上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的中央的方式弯曲。

Claims (2)

1.一种屏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容纳部,其容纳壳体;以及
屏蔽部件安装部,其外周由屏蔽部件覆盖;
所述屏蔽部件安装部具有:从所述壳体容纳部延伸设置的底壁;从所述底壁的一端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以及从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设置的第2侧壁,
所述屏蔽部件安装部的所述第1侧壁及所述第2侧壁以所述第1侧壁和所述第2侧壁各自的前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弯曲,
所述第1侧壁和所述第2侧壁的最接近的2点间的间隔能够比被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电线的外径大,
在所述底壁、和与该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所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沿着所述第1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所述底壁的一端延伸的第1狭缝;以及沿着所述第2侧壁延伸设置方向朝向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延伸的第2狭缝,
在所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1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所述第1狭缝连通的第3狭缝;以及朝向所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延伸、且与所述第2狭缝连通的第4狭缝,
所述第3狭缝及所述第4狭缝以偏向所述壳体容纳部的一部分的中央的方式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壳,其特征在于,
划分形成所述第1狭缝及所述第2狭缝的根部侧的缘部具有圆度。
CN201410534442.4A 2013-10-11 2014-10-11 屏蔽壳 Active CN104577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3945 2013-10-11
JP2013213945A JP6159218B2 (ja) 2013-10-11 2013-10-11 シールドシェ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7525A CN104577525A (zh) 2015-04-29
CN104577525B true CN104577525B (zh) 2017-04-19

Family

ID=5300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4442.4A Active CN104577525B (zh) 2013-10-11 2014-10-11 屏蔽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59218B2 (zh)
CN (1) CN104577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4226B2 (ja) 2017-06-12 2020-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813050B2 (ja) * 2019-04-17 2021-0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付通信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0312Y (zh) * 1999-02-03 2000-08-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遮蔽壳体
CN2600946Y (zh) * 2003-02-13 2004-01-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10268562A (ja) * 2009-05-13 2010-11-25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CN102544923A (zh) * 2010-11-1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73866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JP2012216336A (ja) * 2011-03-31 2012-11-08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3012403A (ja) * 2011-06-29 2013-01-17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
JP2013115072A (ja) * 2011-11-25 2013-06-10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13538T2 (de) * 2002-07-02 2008-01-1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axialer Winkelsteckverbinder
JP4544960B2 (ja) * 2004-10-13 2010-09-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丸型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0312Y (zh) * 1999-02-03 2000-08-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遮蔽壳体
CN2600946Y (zh) * 2003-02-13 2004-01-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10268562A (ja) * 2009-05-13 2010-11-25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CN102544923A (zh) * 2010-11-1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2216336A (ja) * 2011-03-31 2012-11-08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273866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JP2013012403A (ja) * 2011-06-29 2013-01-17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
JP2013115072A (ja) * 2011-11-25 2013-06-10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76380A (ja) 2015-04-20
CN104577525A (zh) 2015-04-29
JP6159218B2 (ja) 201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1316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having an insertion groove
JP5008492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2341969B (zh) 连接器
JP2009123519A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CN203760790U (zh) 连接器以及线束
US20080113559A1 (en) Shield end processing structure
US9209545B2 (en) Terminal having an insertion groove for a conductor and a pair of conductive arm parts with a plurality of slits
CN106025660B (zh) 线束用保护件的固定结构
CN107834214B (zh) 端子金属件固定构造以及线束
CN107819260B (zh) 卡止机构、连接器和线束
CN108370121B (zh) 屏蔽连接器以及带有连接器的屏蔽电缆
CN103907256B (zh) 电线分支结构
CN104577525B (zh) 屏蔽壳
US9231324B2 (en) Terminal
JP545935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EP239560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wisted pair cable to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282001B (zh) 屏蔽电线的连接结构
CN103959585B (zh) 连接器
CN104577518B (zh) 屏蔽构造
CN105027695A (zh) 屏蔽部件和制造屏蔽部件的方法
JP2004319196A (ja) シールド接続構造
JP2008198530A (ja)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0021846A (zh) 屏蔽连接器以及线束
CN105765811B (zh) 屏蔽导电体
CN115207696A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