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0738A -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0738A
CN104520738A CN201380042126.9A CN201380042126A CN104520738A CN 104520738 A CN104520738 A CN 104520738A CN 201380042126 A CN201380042126 A CN 201380042126A CN 104520738 A CN104520738 A CN 104520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lar
polaroid
resin
polyvinyl alcoho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21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0738B (zh
Inventor
中谷充晴
黑岩晴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2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0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0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0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08K5/34922Melamin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9J1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与偏振片的粘接性优异、透过率高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一种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为至少在单面具有容易与偏振片粘接的易粘接层的聚酯薄膜,前述易粘接层含有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以及交联剂(C),前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为20KOHmg/g以下,前述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为60~85摩尔%,前述聚酯薄膜的与前述单面相反的面的波长400~700nm的光的平均绝对反射率为6%以下。

Description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偏振片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详细而言,涉及透过率高、与偏振片的粘接性优异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在液晶表示装置中,由于其图像形成方式而在形成液晶面板表面的玻璃基板的两侧配置偏光板。偏光板通常具有如下结构:在由聚乙烯醇系薄膜和碘等二色性材料形成的偏振片的两面通过聚乙烯醇系树脂等亲水性粘接剂贴合有偏振片保护膜。作为用于保护偏振片的保护膜,从光学特性、透明性的方面出发,迄今一直使用三醋酸纤维素薄膜。
然而,三醋酸纤维素的耐久性不充分,在高温或高湿下使用以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偏光板时,偏光度、色调等偏光板的性能有时会降低。此外,近年来为了应对显示器的薄型化而要求偏光板薄膜化,但从保持水分隔离特性的角度来看,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的薄膜化是存在界限的。因此,作为具有耐久性和水分隔离性的偏振片保护膜,提出了使用聚酯薄膜(参见专利文献1~5)。
用作偏振片保护膜的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的表面实施了碱处理等,具有与亲水性粘接剂极高的亲和性。因此,由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形成的保护膜与涂布有亲水性粘接剂的偏振片具有极高的粘接性。然而,聚酯薄膜与亲水性粘接剂的粘接性不充分,特别是对于通过拉伸处理而具有取向性的聚酯薄膜而言,这种倾向更为显著。因此,专利文献1~3和5中为了提高与偏振片或涂布于偏振片的亲水性粘接剂的粘接性而提出了在聚酯薄膜上设置易粘接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71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57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77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8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聚酯薄膜与水的亲和性低,具有芳香族二羧酸作为二羧酸成分的聚酯薄膜的这种倾向特别显著。此外,通过拉伸而具有晶体取向性的聚酯薄膜与水的亲和性更低。而偏振片、涂布在偏振片上的粘接剂中,聚乙烯醇系树脂是主要成分,具有高的亲水性。由于这种性质的不同,聚酯薄膜与偏振片、该粘接剂的亲和性低,难以将两者牢固地粘接。因此,即使是专利文献1~3和5中公开的具有易粘接层的聚酯薄膜,与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相比,仍未获得充分的粘接性。因此,长期使用以现有的聚酯薄膜为保护膜的偏光板作为显示器构件时,有时保护膜/偏振片间会发生浮起、剥离,由偏振片内的水分量的变化导致偏光特性降低,出现空白等可视性变差。
此外,与通常用作偏振片保护膜的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相比,使用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偏光板由于聚酯薄膜的折射率高于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因此存在由表面反射造成的光的散射多而透过率降低之类的问题。
这种现状之下,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具有使聚酯薄膜与偏振片或涂布在偏振片上的粘接剂等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牢固地粘接的手段,并且光的透过率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构思出在聚酯薄膜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之间设置含有与聚酯薄膜的亲和性高的聚酯系树脂、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亲和性高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以及交联剂的层。然而,本发明人等发现仅单纯组合这些成分无法充分发挥各成分带来的使聚酯薄膜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密合的功能。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日夜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构思中,通过采用具有一定酸值的聚酯树脂作为聚酯树脂,进而,采用具有一定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有效发挥各成分带来的各自的与亲和性高的树脂层的粘接作用。
本发明人等基于上述认识而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与羟基的反应性高的交联剂,可以更进一步牢固地粘接聚酯薄膜与偏振片、粘接剂等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
此外,发现,通过将与设有上述容易与偏振片粘接的易粘接层的面相反的面的波长400~700nm下的绝对反射率的平均反射率控制在6%以下,从而能够提供透过率高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本发明人等基于这些见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代表例。
第1项.
一种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为在单面具有容易与偏振片粘接的易粘接层的聚酯薄膜,前述易粘接层含有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和交联剂(C),前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为20KOHmg/g以下,前述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为60~85摩尔%,前述聚酯薄膜的与前述单面相反的面的波长400~700nm的光的平均绝对反射率为6%以下。
第2项.
根据第1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在前述相反的面具有折射率比聚酯薄膜低的低折射率层。
第3项.
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前述低折射率层为选自由硬涂层、防眩层和防反射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层。
第4项
根据第1项~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前述聚酯树脂(A)含有在二羧酸成分中为1~15摩尔%的5-磺基间苯二甲酸成分。
第5项
根据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前述交联剂(C)为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三聚氰胺化合物。
第6项
根据第1项~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前述易粘接层中,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和交联剂(C)的质量比满足以下的算式。
0.8≤(A)/(B)≤5
2≤((A)+(B))/(C)≤50
第7项
一种偏光板,其为在偏振片的双面具有偏振片保护膜的偏光板,至少一个偏振片保护膜为第1项~第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第8.项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第7项所述的偏光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与偏振片或涂布在其上的粘接剂所代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粘接性优异。此外,本发明的聚酯薄膜的光的透过率也高,可以适宜地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通过使用这种本发明的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膜,可以更低廉地制造耐久性和阻水性优于以往的偏光板。此外,本发明的偏光板的耐久性优异,因此与以往相比可以进一步薄膜化。因此,通过利用本发明的偏光板,可以使液晶显示器进一步薄型化。
具体实施方式
(聚酯薄膜)
本发明中作为基材使用的聚酯薄膜是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薄膜。在这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薄膜”是指由含有50质量%以上的聚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时,意味着含有50质量%以上的聚酯树脂,与其他单体共聚时,意味着含有50摩尔%以上的聚酯结构单元。优选聚酯薄膜含有90质量%以上的聚酯树脂,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
作为聚酯树脂,对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二羧酸成分与二元醇成分缩聚形成的共聚物或其共混树脂。作为二羧酸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二苯基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二苯砜羧酸、蒽二羧酸、1,3-环戊烷二酸、1,3-环己烷二酸、1,4-环己烷二酸、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丁二酸、3,3-二乙基丁二酸、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二聚酸、癸二酸、辛二酸、十二烷二酸等。
作为构成聚酯树脂的二元醇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1,10-癸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砜等。
构成聚酯树脂的二羧酸成分和二元醇成分可以分别使用1种或2种以上。此外,可以适当添加偏苯三酸等其他酸成分、三羟甲基丙烷等其他羟基成分。
作为聚酯树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在这些当中出于物性与成本的平衡而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此外,为了控制偏光性等光学特性而含有其他共聚成分、其他聚合物也是优选的方式。从控制聚酯薄膜的光学特性的角度来看,作为优选的共聚成分,可列举出:二乙二醇、在侧链具有降冰片烯的共聚成分等。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用薄膜来使用,因此优选具有高的透明性。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透明性优选其总透光率为90%以上,更优选为9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2%以上。此外,雾度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下。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例如可以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但是,具有后述防眩层的本发明的聚酯薄膜在其特性方面不限于此。
有时为了改善聚酯薄膜的滑动性、卷绕性等处理性而使薄膜中含有惰性颗粒,但为了保持高的透明性,优选薄膜中的惰性颗粒的含量尽量少。因此,优选制成仅在薄膜的表层含有颗粒的多层构成,或者,使薄膜中实质上不含颗粒而仅使层叠在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的易粘接层含有微粒。
此外,“实质上不含颗粒”是指,例如无机颗粒的话,在用荧光X射线分析对来源于颗粒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时为50ppm以下,优选为10ppm以下,最优选为检出限以下的含量。这是由于,即使不主动将颗粒添加到基材薄膜中,有时也会有来源于外来异物的污染成分、原料树脂或者薄膜的制造工序中的生产线、装置上附着的污垢剥离而混入到薄膜中。
此外,将基材薄膜制成多层构成时,内层实质上不含惰性颗粒、仅使最外层含有惰性颗粒的二种三层构成可以兼顾透明性和加工性,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中对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为了显示器的薄型化而减小偏光板的厚度时,薄膜的厚度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而对于保持作为保护膜的机械强度而言,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
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层层叠而成的。此外,只要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而使薄膜中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抗氧化剂、耐光剂、抗胶凝剂、有机湿润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等。薄膜具有层叠构成时,根据需要而依据各层的功能而含有添加剂也是优选的。例如,为了防止偏振片的光劣化而在内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等也是优选的方式。
聚酯薄膜可通过例如将上述聚酯树脂熔融挤出成薄膜状、用流延鼓使其冷却固化来形成薄膜的方法等而得到。作为本发明的聚酯薄膜,可以使用无拉伸薄膜、拉伸薄膜中的任一种,从机械强度、耐化学药品性等耐久性的方面来看优选拉伸薄膜。聚酯薄膜为拉伸薄膜时,对其拉伸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纵向单轴拉伸法、横向单轴拉伸法、纵横逐步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等。
(易粘接层)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为了提高与偏振片和设置在其单面或两面的水系粘接剂等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粘接性而在其至少单面层叠有易粘接层,所述易粘接层由含有酸值为20KOHmg/g以下的聚酯系树脂(A)、皂化度为60~85摩尔%的聚乙烯醇系树脂(B)以及交联剂(C)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虽然不受理论限制,但可认为,通过组合酸值为20KOHmg/g以下的特定的聚酯系树脂(A)、皂化度为60~85摩尔%的特定的聚乙烯醇系树脂(B)以及交联剂(C),聚酯系树脂和聚乙烯醇系树脂在易粘接层中分别形成独立的结构域单元,形成通常也被成为海岛结构的相分离结构。可认为,通过形成这种结构域单元的分离结构,由聚酯系树脂构成的结构域带来的与聚酯薄膜的粘接性和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结构域带来的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粘接性这二个功能适宜地兼顾而不会相互受损。可认为,交联剂(C)通过使聚乙烯醇系树脂(B)交联和凝聚而促进该结构域结构的形成并维持。以下对易粘接层的各组成进行详细说明。
(聚酯系树脂(A))
本发明的易粘接层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是二羧酸成分与二元醇成分缩聚而成的共聚物,作为二羧酸成分和二元醇成分,可以使用前述材料。从提高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使用与聚酯薄膜中的二羧酸成分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性质的二羧酸成分作为聚酯系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因此,例如采用芳香族二羧酸作为聚酯薄膜的二羧酸成分时,优选使用芳香族二羧酸作为聚酯系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作为这种芳香族二羧酸成分,最优选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可以相对于全部二羧酸成分以10摩尔%以下的范围加入其他芳香族二羧酸使其共聚。
此外,作为聚酯系树脂(A)的二元醇成分,优选以乙二醇和支链的二醇作为构成成分。可认为,通过具有支链结构可以有助于易粘接层处的应力松弛,适宜地发挥密合性。对于前述支链的二元醇成分,例如可列举出: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乙基-1,3-丙二醇、2-甲基-2-丁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甲基-2-异丙基-1,3-丙二醇、2-甲基-2-正己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乙基-2-正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正己基-1,3-丙二醇、2,2-二正丁基-1,3-丙二醇、2-正丁基-2-丙基-1,3-丙二醇、以及2,2-二正己基-1,3-丙二醇等。
对于前述支链的二元醇成分的摩尔比,相对于全部二元醇成分,下限优选为10摩尔%,特别优选为20摩尔%。而上限优选为8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70摩尔%,特别优选为60摩尔%。此外,可以根据需要而并用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或1,4-环己烷二甲醇等。
从与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相容性的方面来看,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A)优选使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树脂。为了聚酯系树脂的水溶性化或者水分散化,优选共聚含有磺酸盐基、羧酸盐基等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其中,从保持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较低来控制与交联剂的反应性的同时赋予亲水性的角度来看,适宜为具有磺酸盐基的二羧酸成分。作为具有磺酸盐基的二羧酸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磺基对苯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4-磺基萘-2,7-二羧酸和5-(4-磺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或其碱金属盐,其中尤其优选5-磺基间苯二甲酸。具有磺酸盐基的二羧酸成分优选占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的1~15摩尔%,更优选为1.5~12摩尔%,进一步优选为2~10摩尔%。具有磺酸盐基的二羧酸成分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聚酯系树脂的水溶性化或者水分散化而言是适宜的。此外,具有磺酸盐基的二羧酸成分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
聚酯系树脂(A)优选作为与交联剂(C)的反应基团的羧酸基较少。可认为,由于通过减少具有与交联剂的反应性的羧基而使得与交联剂的反应性降低,作为结果,不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完全混合,可以维持通过交联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所形成的结构域结构。从这种角度来看,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为20KOHmg/g以下,优选为15KOHmg/g以下,更优选为10KOHmg/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KOHmg/g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KOHmg/g以下。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可以根据基于后述的滴定法或NMR等的成分分析的结果从理论上求出。
要想将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控制在上述范围,优选减少用于水溶性化或者水分散化的羧酸盐基的引入量,或者采用羧酸盐基以外的亲水性基团,或者降低聚酯系树脂的羧酸末端浓度。作为降低聚酯系树脂的羧酸末端浓度的方法,优选采用对羧酸末端基进行了末端修饰的聚酯系树脂,或者采用聚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大的聚酯系树脂。因此,聚酯系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6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以上。此外,优选降低作为聚酯系树脂(A)的构成成分的、具有3个以上羧基的酸成分的含量。
对聚酯系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90℃,更优选为30~8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耐粘连性而言是适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
易粘接层中的聚酯系树脂(A)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聚酯系树脂(A)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与偏振片/水系树脂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
(聚乙烯醇系树脂(B))
对聚乙烯醇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将聚醋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其衍生物;进一步与同醋酸乙烯酯具有共聚性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皂化物;对聚乙烯醇进行了缩醛化、氨基甲酸酯化、醚化、接枝化、磷酸酯化等的改性聚乙烯醇;等。作为前述单体,可列举出:马来酸(酐)、富马酸、巴豆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磺酸钠(单烷基苹果酸酯)、二磺酸钠烷基苹果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碱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等。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B),可例示出: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醇-乙烯醇缩丁醛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这些当中优选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对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聚合度没有特别限制,从涂布液粘性的方面来看,优选聚合度为3000以下。
乙烯醇的共聚比率以皂化度表示。本发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优选为60摩尔%以上且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65摩尔%以上且83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8摩尔%以上且80摩尔%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70摩尔%以上且小于80摩尔%,再进一步优选为71摩尔%以上且78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73摩尔%以上且75摩尔%以下。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可以更适宜地与交联剂(C)形成交联结构。此外,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或小于其)时,可以更适宜地发挥与聚酯系树脂(A)的相容性。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可以通过醋酸乙烯酯等共聚单元的水解所需的碱消耗量、基于NMR的组成分析来求出。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在易粘接层中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与偏振片/水系树脂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
(交联剂(C))
作为交联剂(C),只要与羟基具有交联性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三聚氰胺系、异氰酸酯系、碳二亚胺系、噁唑啉系、环氧系等的化合物。从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的方面来看,优选三聚氰胺系、异氰酸酯系、碳二亚胺系、噁唑啉系的化合物。进而,交联剂优选与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羟基适宜地进行交联反应的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或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可认为,这是由于,碳二亚胺系交联剂与羧基反应,而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或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与羟基反应,因而与作为官能团具有羟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B)更适宜地形成交联结构。其中,从与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羟基适宜地进行交联反应、并且透明性优异的角度来看,特别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此外,为了促进交联反应而根据需要适当使用催化剂等。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低分子或高分子的二异氰酸酯或3元以上的多异氰酸酯。例如,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1,4-萘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2-硝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丙烷-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丙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二异氰酸酯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以及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三聚物。进而,可列举出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过剩量与下述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高分子的末端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乙二醇、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山梨醇、乙二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或聚酯多元醇类、聚醚多元醇类、聚酰胺类等高分子活性氢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C),封端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也是优选的。通过添加封端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可以更适宜地提高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
封端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使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封端剂进行加成反应来制备。作为异氰酸酯封端剂,例如可列举出:苯酚、甲酚、二甲苯酚、间苯二酚、硝基苯酚、氯酚等酚类;硫代苯酚、甲基硫代苯酚等硫代酚类;乙酰肟、甲乙酮肟、环己酮肟等肟类;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类;氯乙醇、1,3-二氯-2-丙醇等卤素取代醇类;叔丁醇、叔戊醇等叔醇类;3,5-二甲基吡唑、3-甲基吡唑、4-溴-3,5-二甲基吡唑、4-硝基-3,5-二甲基吡唑等吡唑系化合物;1,2,4-***等***系化合物;ε-己内酰胺、δ-戊内酸胺、γ-丁内酰胺、β-丙内酰胺等内酰胺类;芳香族胺类;酰亚胺类;乙酰丙酮、乙酰醋酸酯、丙二酸乙酯、丙二酸二酯(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正丁酯、丙二酸二(2-乙基己酯))等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硫醇类;亚胺类;尿素类;二芳基化合物类;亚硫酸氢钠等。
作为交联剂(C)的含量,在易粘接层中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交联剂(C)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的交联形成而言是适宜的,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表现粘结剂树脂带来的粘接性效果而言是适宜的。
聚酯系树脂(A)与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配混比(A)/(B)按质量比计优选为0.8~5,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2~4,特别优选为2.5~3.5。(A)/(B)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与偏振片/水系树脂的粘接性而言是适宜的。
聚酯系树脂(A)和聚乙烯醇系树脂(B)与交联剂(C)的配混比((A)+(B))/(C)按质量比计优选为2~50,更优选为5~40,进一步优选为8~30。((A)+(B))/(C)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对于表现粘结剂树脂成分带来的粘接性效果而言是适宜的,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对于相分离带来的粘接性效果而言是适宜的。
本发明的易粘接层通过采用上述组成,相对于偏振片、水性粘接剂,特别是聚乙烯醇系的偏振片、水性粘接剂,显示与三醋酸纤维素同等的高粘接性。具体而言,基于后述的粘接性试验的对水系粘接剂1次剥离后的残存面积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5次连续剥离后的残存面积优选为75%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10次连续剥离后的残存面积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3%以上,特别优选为95%以上。
(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易粘接层中,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添加公知的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催化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的易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的颗粒、抗静电剂、成核剂等。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易粘接层的耐粘连性,向易粘接层中添加颗粒也是优选的方式。在本发明中作为使易粘接层中含有的颗粒,例如可列举出有无机颗粒、有机聚合物颗粒,所述无机颗粒有: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高岭土、粘土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以及与其他常规无机颗粒,例如磷酸钙、云母、锂蒙脱石、氧化锆、氧化钨、氟化锂、氟化钙等组合使用而成的无机颗粒等,所述有机聚合物颗粒有:苯乙烯系、丙烯酸类、三聚氰胺系、苯并胍胺系、有机硅系等的有机聚合物颗粒。
易粘接层中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基于SEM的个数基准的平均粒径。下同)优选为0.04~2.0μm,进一步优选为0.1~1.0μm。惰性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0.04μm时,在薄膜表面的凹凸的形成变得不充分,因此有时薄膜的滑动性、卷取性等处理性会降低,并且贴合时的加工性降低。反之,超过2.0μm时,容易发生颗粒脱落而不优选。易粘接层中的颗粒浓度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1~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15质量%。
在本发明中易粘接层的厚度可以在0.001~2μ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要想兼顾加工性和粘接性,优选为0.01~1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02~0.8μm,进一步优选为0.05~0.5μm。易粘接层的厚度小于0.01μm时,粘接性变得不充分。如果易粘接层的厚度超过2μm,则有时会发生粘连。
(低折射率层)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光的透过率,与设有易粘接层的面相反的面的波长400~700nm的光的平均绝对反射率优选为6%以下。平均绝对反射率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平均绝对反射率大于6%时,希望透过的可见光在薄膜表面的反射变大,透过率降低。另一个面,为6%以下时,能够提供在薄膜表面的反射受到抑制、透过率高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对用于将平均绝对反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在本发明的聚酯薄膜的与设有易粘接层的面相反的面层叠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是指,折射率比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低的层,更详细而言,是折射率为1.60以下的层。折射率为1.55以下时,进一步优选。对折射率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实用上优选为1.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5以上。
作为前述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地使用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含氟树脂、有机硅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是通过干燥、热、化学反应、或者照射电子束、辐射线、紫外线中任意种而进行聚合和/或反应的树脂化合物,可以使用已知的材料。这些当中,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含氟树脂的折射率较低,可以适宜地使用。
(聚氨酯树脂)
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至少包含多元醇成分、多异氰酸酯成分作为构成成分,优选进一步根据需要包含增链剂。聚氨酯树脂是以这些构成成分为主通过氨基甲酸酯键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多元醇成分,可列举出由多元羧酸(例如,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富马酸、马来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或它们的酸酐与多元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等)的反应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类、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亚乙基亚丙基二醇(polyethylenepropylene glycol)、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六亚甲基醚二醇等聚醚多元醇类、聚碳酸酯多元醇类、聚烯烃多元醇类、丙烯酸类多元醇类等。其中,作为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多元醇成分中优选含有耐热、耐水解性优异的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本发明的光学用途中,从防止黄变的观点出发也优选使用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
(聚酯树脂)
作为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聚酯树脂,可列举出以下的物质。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以上。数均分子量低时,末端的羧酸基增加,因此促进水解,不仅得不到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还会降低与基材薄膜的密合性。此外,上述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20000以上,进而,只要能够制造,则较高是优选的。但是,增大数均分子量时,有时向涂布液中的溶解性降低,因此上述数均分子量优选为60000以下。
关于聚酯树脂,作为酸成分,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2,6-萘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二聚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萘-2,7-二羧酸-4-磺酸钠等。作为二醇成分,可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苯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聚酯树脂可以使用溶解或分散于水、或水溶性的有机溶液(例如,包含少于50质量%的醇、烷基溶纤剂、酮系、醚系的水溶液)、或有机溶液(例如,甲苯、乙酸乙酯等)而成的液体。
将聚酯树脂以水系涂布液的形式使用时,可以使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聚酯树脂,为了这种水溶性化或水分散化,优选使含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含羧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共聚。因此,除了前述二羧酸成分之外,为了对聚酯赋予水分散性,优选以1~10摩尔%的范围使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及其碱金属盐,例如可列举出磺基对苯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4-磺基萘间苯二甲酸-2,7-二羧酸以及5-(4-磺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或其碱金属盐。
为了将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设为15000以上,并且具有抑制粘连的水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在聚酯树脂中导入支链结构。然而,支链结构变多时,存在酸值也变高的倾向。因此,聚酯树脂优选的是,具有3个以上/1分子的羧基或3个以上/1分子的羟基的第三成分的摩尔比在全部二羧酸成分中为5.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摩尔%以下。
(丙烯酸类树脂)
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中,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由以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的单体为代表那样的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它们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中任意者。此外,也包括这些聚合物与其它聚合物(例如聚酯、聚氨酯等)的共聚物。例如为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或者,也包括在聚酯溶液或聚酯分散液中将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为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样地,也包括在聚氨酯溶液、聚氨酯分散液中将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为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样地,也包括在其它聚合物溶液或分散液中将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为聚合物混合物)。此外,为了更有效率地提高总透光率,也可以使用折射率低的含氟原子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特别有代表性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柠康酸那样的各种含羧基单体类、以及它们的盐;(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单丁基羟基富马酸酯、单丁基羟基衣康酸酯那样的各种含羟基单体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那样的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腈等那样的各种含氮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那样的各种苯乙烯衍生物、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那样的各种乙烯酯类;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那样的各种含硅聚合性单体类;含磷乙烯基系单体类;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那样的各种卤代烯烃类;丁二烯那样的各种共轭二烯类。
此外,对低折射率层赋予硬涂性时,优选使用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进行固化的丙烯酸类树脂。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进行固化的丙烯酸类树脂是指,具有丙烯酸酯类的官能团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含有以下成分的物质:较低分子量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多硫醇多烯树脂(polythiol-polyeneresin)、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或预聚物,以及作为反应性稀释剂的(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例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电子束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在前述树脂中混合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米蚩苯甲酰苯甲酸酯(Michler’s benzoylbenzoate)、α-偕胺肟酯、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噻吨酮类、作为光敏化剂的正丁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来使用。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电子束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优选为0.1~10质量份。
作为上述涂膜的固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利用紫外线进行固化时,优选使用190~380nm的波长范围的紫外线。利用紫外线的固化例如可以利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黑光荧光灯等来进行。作为电子束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Cockcroft-Walton型、Van de Graaff型、共振变压器型、绝缘芯变压器型、直线型、Dynamitron型、高频型等的各种电子束加速器。
(含氟树脂)
作为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含氟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地使用以下的物质。作为含氟树脂,例如优选1-(甲基)丙烯酰氧基-1-全氟烷基甲烷、1-(甲基)丙烯酰氧基-2-全氟烷基乙烷、1,10-双丙烯酰氧基-1,1,10,10-四氢全氟癸烷、1,10-双丙烯酰氧基-2,9-二羟基-4,4,5,5,6,6,7,7-八氟癸烷、1,9-双丙烯酰氧基-2,10-二羟基-4,4,5,5,6,6,7,7-八氟癸烷、2,9-双丙烯酰氧基-1,10-二羟基-4,4,5,5,6,6,7,7-八氟癸烷、1,2-二(甲基)丙烯酰氧基-3-全氟烷基丁烷、2-羟基-1H,1H,2H,3H,3H-全氟烷基-2’,2’-双{(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酸酯、α,ω-二(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全氟链烷、α,β,ψ,ω-四{(甲基)丙烯酰氧基}-αH,αH,βH,γH,γH,χH,χH,ψH,ωH,ωH-全氟链烷等。
(聚乙烯醇树脂)
作为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与本说明书的易粘接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树脂同样的聚乙烯醇树脂。
为了降低前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有机或无机的微粒。例如,可列举出氧化硅微粒、有机树脂微粒等。此外,使用中空二氧化硅微粒也是优选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粒是使二氧化硅(二氧化硅;SiO2)大致形成为球状、在其外壳内具有中空部的微粒。中空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100nm、更优选为20~60nm。中空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0nm时,中空二氧化硅微粒的制造变得困难,不优选。另一方面,平均粒径大于100nm时,光的散射变大,在薄膜中反射变大,表面反射率变高。
前述低折射率层的膜厚优选满足400≤4n·d(nm)≤700。(式中的n表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d表示膜厚。)即使超过该范围,也可以使用,但是,通过满足该范围,能够适宜地抑制表面的反射,提高透过率。
在前述低折射率层与聚酯薄膜之间,也可以具有其它层,具有使聚酯薄膜与低折射率层密合的锚固涂层等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前述低折射率层可以为具有硬涂性、防眩性、防反射性、抗静电性等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功能层。此时,在功能层与聚酯薄膜之间,也可以具有其它层。关于作为功能层的低折射率层,也可以在聚酯薄膜与低折射率层之间设置其它层,该其它层与低折射率层一体地构成具有硬涂性、防眩性、防反射性、抗静电性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功能层。无论是哪种结构,低折射率层配置在最外层时,在提高薄膜的透过率的方面是优选的。以下,对功能层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下述示出的结构,这是不言而喻的。
(硬涂层)
关于对低折射率层赋予硬涂性,如前所述。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硬涂层中使用的树脂,优选的是,使用前述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进行固化的树脂、优选为利用电子束或紫外线进行固化的丙烯酸类树脂。
(防眩层)
作为对低折射率层赋予防眩性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技术。例如,可以在聚酯薄膜上形成凹凸形状,使外部光散射,从而防止由外部光的反射、像的投映造成的可视性的降低。作为形成凹凸的方法,有:涂覆包含大粒径或具有聚集性的颗粒的树脂,在薄膜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或者,在层表面层压具有凹凸的薄膜,转印凹凸形状,从而形成防眩层的方法;不含前述颗粒,利用纳米压印形成凹凸的方法,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防眩层中使用的树脂,可以使用与前述电子束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同样的树脂。可以从前述所述的树脂中使用1种或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此外,为了调整增塑性、表面硬度等物性,也可以混合不因电子束或紫外线而固化的树脂。不因电子束或紫外线而固化的树脂中,可列举出聚氨酯、纤维素衍生物、聚酯、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
作为防眩层中使用的颗粒的具体例,例如可优选地列举出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铝颗粒、TiO2颗粒等无机化合物的颗粒、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丙烯酸类-苯乙烯共聚物颗粒、交联丙烯酸类颗粒、三聚氰胺颗粒、交联三聚氰胺颗粒、聚碳酸酯颗粒、聚氯乙烯颗粒、苯并胍胺颗粒、交联苯并胍胺颗粒、聚苯乙烯颗粒、交联聚苯乙烯颗粒等树脂颗粒。作为形状,可以适宜地使用表面突起形状整齐的完美圆球状颗粒,也可以使用滑石、膨润土等层状无机化合物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此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2种以上的颗粒来使用。可以原材料种类为2种以上,也可以粒径为2种以上,对此没有限制。
防眩层中使用的颗粒的粒径例如为0.5~10μm,更优选为0.5~5μm,进一步优选为0.5~3μm,更进一步优选为0.5~1.5μm。此外,前述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为1~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30重量%。
防眩层的膜厚优选为0.5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10μm。
本发明的具有防眩层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雾度优选为1~50%。更优选为1~30%,进一步优选为1~10%。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防眩层,也可以适宜地使用日本特开平6-18706、日本特开平10-20103、日本特开2009-227735、日本特开2009-86361、日本特开2009-80256、日本特开2011-81217、日本特开2010-204479、日本特开2010-181898、日本特开2011-197329、日本特开2011-197330、日本特开2011-215393等中记载的防眩层。
(防眩性防反射层)
可以在本发明的低折射率层与聚酯薄膜之间层叠防眩层,制成防眩性防反射层。防眩性防反射层的层叠可以使用公知的技术。此时,通过使防眩层的折射率高于低折射率层,从而能够保持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的防眩性防反射层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1-281405、日本特开2004-125958、日本特许4225675、日本特开2009-47938、日本特开2009-157234等中公开的防眩性防反射层。
(防反射层)
可以在低折射率层与聚酯薄膜之间,自聚酯薄膜侧起依次层叠中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或者仅层叠高折射率层,制成防反射层。作为防反射层,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上述以外的公知技术来进行层叠。
(高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的防反射层的高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是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等组合而构成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高于低折射率层,为1.60以上是较好的,优选为1.60~1.90。低于1.60时,得不到充分的防反射效果,超过1.90的树脂层难以通过湿式涂布来形成。中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低于高折射率层、且高于低折射率层,优选为1.50~1.65的范围。
关于构成高折射率层和中折射率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关于高折射率层和中折射率层的形成方法,可以通过化学沉积(CVD)法、物理沉积(PVD)法、特别是属于物理沉积法的一种的真空蒸镀法、溅射法,使用无机物氧化物的透明薄膜,优选利用全湿式涂布的方法。
利用湿式涂布来形成时,高折射率层优选如下形成:将涂布组合物涂布,使溶剂干燥后,利用加热、电离辐射线照射或两种手段的组合使用来进行固化,从而形成,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含有选自Ti、Zr、In、Zn、Sn、Al和Sb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而成的无机微粒;3官能以上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树脂(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硬涂层中使用的树脂);溶剂以及聚合引发剂。使用固化性树脂、引发剂时,在涂布后通过利用热和/或电离辐射线的聚合反应而使固化性树脂固化,从而可以形成高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除了与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不同之外,尤其是可以使用相同材料等来形成。
(无机微粒)
作为上述无机微粒,优选金属(例Ti、Zr、In、Zn、Sn、Sb、Al)的氧化物,从折射率的观点出发,最优选氧化锆的微粒。但是,从导电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以Sb、In、Sn中至少1种金属的氧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微粒。通过改变无机微粒的量,从而能够调整为规定的折射率。在使用氧化锆作为主要成分时,层中的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120nm,进一步优选为5~100nm,进一步优选为10~100nm。在该范围内,可抑制雾度,分散稳定性、由表面的适度的凹凸带来的与上层的密合性变得良好,是优选的。
以氧化锆作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微粒优选折射率为1.9~2.8,进一步优选为2.1~2.8,最优选为2.2~2.8。无机微粒的添加量根据各层而不同,高折射率层中,相对于高折射率层整体的固体成分,为40~90质量%,优选为50~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80质量%。中折射率层中,相对于中折射率层整体的固体成分,为1~60质量%,优选为3~50质量%。
由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组成的防反射层的厚度根据防反射层的结构而不同,优选每一层为与可见光波长相同的厚度或其以下的厚度。例如,对可见光线表现减少反射效果时,以高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nH·d满足500≤4nH·d(nm)≤750、以及低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nL·d满足400≤4nL·d(nm)≤650的方式进行设计。其中,nH、nL分别为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d为层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防反射层,也可以适宜地使用日本特开2003-177209、日本特开2008-262187、日本特开2010-170089、日本特开2004-309711、日本特开2011-191735、日本特开2004-322380、日本特开2009-3354、日本特开2010-72039、日本特开2010-256705中记载的防反射层。
本发明的低折射率层中,除上述记载的成分之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不损失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并没有限定,例如,可以添加无机或有机颜料、聚合物、聚合引发剂、阻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光稳定剂、流平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催化剂、红外线吸收剂、阻燃剂、消泡剂、导电性微粒、导电性树脂等。
本发明的低折射率层可以将上述记载的功能单独设置仅一种,也可以组合多种。
(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的制造)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记为PET)薄膜为例进行说明,但当然不限定于此。
对PET树脂充分进行真空干燥后,供给到挤出机中,自T模将约280℃的熔融PET树脂以片状熔融挤出到旋转冷却辊上,通过静电施加法进行冷却固化得到未拉伸PET片。前述未拉伸PET片可以是单层构成,也可以是基于共挤出法的多层构成。
通过对所得未拉伸PET片实施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来使晶体取向化。例如双轴拉伸时,用加热至80~120℃的辊沿纵向拉伸至2.5~5.0倍得到单轴拉伸PET薄膜之后,用夹子把持薄膜的端部,引至加热至80~180℃的热风区,沿宽度方向拉伸至2.5~5.0倍。此外,单轴拉伸时,在展幅机内拉伸至2.5~5.0倍。拉伸后继续引至140~240℃的热处理区进行1~60秒钟的热处理,完成晶体取向。
易粘接层可以在薄膜的制造后或制造工序中设置。尤其,从生产率的方面来看,优选在薄膜制造工序的任意阶段、即在未拉伸或者单轴拉伸后的PET薄膜的至少单面涂布涂布液,形成易粘接层。
用于将该涂布液涂布于PET薄膜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任意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逆转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吻合式涂布法、模涂机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线棒涂布法、管式刮刀法(pipe doctor)法、浸涂法、帘式涂布法等。将这些方法单独或者组合起来进行涂覆。
在本发明中,最终得到的易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03~0.20g/m2。小于0.03g/m2时,粘接性降低,厚于0.20g/m2时,粘连性、滑动性降低,故不优选。
本发明中,设置低折射率层时,也可以与易粘接层同样地设置。
(偏光板)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偏振片的两面具有偏振片保护膜,优选至少一侧的面的偏振片保护膜为前述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另一侧的偏振片保护膜可以是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使用以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丙烯酸薄膜、降冰片烯系薄膜为代表的无双折射的薄膜也是优选的。
作为偏振片,例如可举出含有碘等二色性材料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偏振片保护膜直接或通过粘接剂层与偏振片贴合,而从提高粘接性的方面来看,优选通过粘接剂贴合。此时,本发明的易粘接层优选配置在偏振片面或粘接剂层面。作为优选用于粘接本发明的聚酯薄膜的偏振片,例如可举出如下得到的偏振片: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上染色吸附碘、二色性材料,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单轴拉伸,保持拉伸状态进行洗涤和干燥而得到。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一般为4~8倍左右。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是适宜的,可以利用“Kuraray Vinylon”[株式会社可乐丽制造]、“Tohcello Vinylon”[MitsuiChemicals Tohcello,Inc.制造]、“日合Vinylon”[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等市售品。作为二色性材料,可列举出:碘、双偶氮化合物、聚甲炔染料等。
从减薄粘接剂层的角度来看,涂布于偏振片的粘接剂优选水系的物质,即,将粘接剂成分溶解于水或分散于水而得到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聚氨酯树脂等作为主要成分,为了提高粘接性而根据需要使用配混了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的组合物。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
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粘接剂的主要成分时,除了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完全皂化聚乙烯醇以外,还可以使用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羟甲基改性聚乙烯醇、氨基改性聚乙烯醇这种改性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粘接剂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浓度优选为1~10质量%,更优选为2~7质量%。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优选用于观看侧偏光板的观看侧、或光源侧偏光板的光源侧,尤其是用于光源侧偏光板的光源侧时,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故而优选。在光源侧偏光板的光源侧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时,能够成为光自平均反射率低的一侧入射的配置,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此处,“光源侧”是指,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2个偏光板当中以图像显示单元(例如,液晶单元)为起点的光源侧,“观看侧”是指,以图像显示单元为起点与光源侧相反一侧。
实施例
接着,用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如下。
(1)玻璃化转变温度
依据JIS K7121,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Seiko Instruments Inc.制造、DSC6200),使10mg树脂样品以20℃/min的速度在25~300℃的温度范围内升温,将由DSC曲线得到的外推玻璃转变开始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2)数均分子量
将0.03g树脂溶于10ml四氢呋喃,使用GPC-LALLS装置低角度光散射光度计LS-8000(东曹株式会社制造、四氢呋喃溶剂、参比:聚苯乙烯)、柱温30℃,流量1ml/分钟,使用色谱柱(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shodex KF-802、804、806)测定数均分子量。
(3)树脂组成
将树脂溶于氘代氯仿,使用Varian,Inc.制造核磁共振分析仪(NMR)Gemini-200进行1H-NMR分析,由其积分比确定各组成的摩尔%比。
(4)酸值
将1g(固体成分)的试样溶于30ml的氯仿或二甲基甲酰胺,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0.1N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求出中和每1g试样的羧基所需的KOH的量(mg)。
(5)皂化度
根据JIS-K6726使用氢氧化钠对聚乙烯醇树脂的残存醋酸基(摩尔%)进行定量,将其值作为皂化度(摩尔%)。对同一样品进行3次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皂化度(摩尔%)。
(6)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依据JIS K 7105,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株式会社制造、NDH2000)测定。需要说明的是,自偏振片保护膜的与具有易粘接层的面相反侧的面施加光线来测定。
(7)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雾度
偏振片保护聚酯薄膜的雾度依据JIS K 7136,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株式会社制造、NDH2000)测定。需要说明的是,自偏振片保护膜的与具有易粘接层的面相反侧的面施加光线来测定。
(8)PVA粘接性
在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易粘接层表面用绕线棒涂布调整至固体成分浓度5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株式会社可乐丽制造PVA117),使得干燥后的聚乙烯醇树脂层的厚度为2μm,以70℃干燥5分钟。为了便于判定,使用加入了红色染料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对于制作的评价对象薄膜,在贴有双面胶的厚度5mm的玻璃板上,将评价对象的层叠薄膜的与形成有聚乙烯醇树脂层的面相反的面贴附于上述双面胶。接着,使用间隙间隔2mm的刀具导轨形成贯穿聚乙烯醇树脂层到达基材薄膜的100个栅格状的切口。接着,将粘合带(Nichiban Co.,Ltd.制造Cellotape(注册商标)CT-24;24mm宽)贴附在栅格状的切口面。在贴附时用橡皮按压界面残留的空气使其完全密合之后,将对粘合带进行猛地垂直剥离的作业实施1次、5次、10次。数出聚乙烯醇树脂层未剥离的栅格的个数,作为PVA粘接性。即,PVA层完全未剥离时,PVA粘接率记作100,PVA层全部剥离时,PVA粘接率记作0。另外,在1个栅格内部分剥离的也包括在剥离的个数中。
(9)平均反射率
关于偏振片保护用层叠薄膜的低折射率层的绝对反射率的平均值的测定方法,在聚酯薄膜的测定背面(易粘接层)粘贴黑色胶带(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乙烯胶带No21:黑)。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UV-3150),以入射角:5°、波长进给速度:高速(约700nm/min)、采样间隔:0.5nm、光谱带宽:1nm,对低折射率层表面测定波长范围300~800nm的绝对反射率,算出400~700nm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反射率。
(10)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层叠聚酯薄膜中设置的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将低折射率层中使用的涂布液以干燥后的厚度约为4μm的方式涂布到玻璃板上,干燥、固化后,将利用阿贝折射率计(ATAGOCO.,LTD.制造、NAR-4T、测定波长589nm)测定得到的值作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聚酯树脂的聚合)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和部分回流式冷却器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投加194.2质量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84.5质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14.8质量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33.5质量份二乙二醇、136.6质量份乙二醇、和0.2质量份四正丁基钛酸酯,以160℃~220℃的温度用4小时进行酯交换反应。接着,升温至255℃,将反应体系缓慢减压之后,在30Pa的减压下反应1小时30分钟,得到共聚聚酯树脂(A-1)。所得共聚聚酯树脂(A-1)是淡黄色透明的。测定共聚聚酯树脂(A-1)的还原粘度,结果为0.70dl/g。基于DS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
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其他组成的共聚聚酯树脂(A-2)~(A-5)。对这些共聚聚酯树脂用1H-NMR测得的组成(摩尔%比)和其他特性示于表1。
[表1]
(聚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30质量份聚酯树脂(A-1)、15质量份乙二醇正丁醚,以110℃加热、搅拌将树脂溶解。树脂完全溶解之后,边搅拌边将55质量份水缓慢添加到聚酯溶液中。添加后,将液体边搅拌边冷却至室温,制作固体成分30质量%的乳白色的聚酯水分散体(Aw-1)。同样地使用聚酯树脂(A-2)~(A-5)代替聚酯树脂(A-1)制作水分散体,分别作为聚酯水分散体(Aw-2)~(Aw-5)。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向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容器中加入90质量份水,边搅拌边缓慢添加10质量份聚合度500的聚乙烯醇树脂(株式会社可乐丽制造)(B-1)。添加后,将液体边搅拌边加热至95℃,使树脂溶解。溶解后,边搅拌边冷却至室温,制作固体成分10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Bw-1)。同样地使用聚乙烯醇树脂(B-2)~(B-7)代替聚乙烯醇树脂(B-1)制作水溶液,分别作为(Bw-2)~(Bw-7)。聚乙烯醇树脂(B-1)~(B-7)的皂化度示于表2。
[表2]
B-1 B-2 B-3 B-4 B-5 B-6 B-7
皂化度(摩尔%) 88 83 79 74 70 67 40
(封端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的聚合)
向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投加100质量份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原料的具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URANATE TPA)、55质量份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30质量份聚乙二醇单甲醚(平均分子量750),在氮气氛下以70℃保持4小时。然后,将反应液温度降温至50℃,滴加47质量份甲乙酮肟。测定反应液的红外光谱,确认到异氰酸酯基的吸收消失,得到固体成分75质量%的封端多异氰酸酯水分散液(C-1)。
(聚氨酯树脂D-1U的合成)
按照以下的步骤制作以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作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D-1。向具备搅拌机、Dimroth冷凝器、氮气导入管、硅胶干燥管和温度计的4口烧瓶中,投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3.75质量份、二羟甲基丁酸12.85质量份、数均分子量2000的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153.41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3质量份、以及作为溶液的丙酮84.00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75℃下搅拌3小时,确认了反应液达到规定的胺当量。接着,将该反应液降温至40℃后,添加三乙胺8.77质量份,得到聚氨酯预聚物溶液。接着,在具有可进行高速搅拌的均质混合器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水450g,调整至25℃,边以2000min-1搅拌混合边添加聚氨酯预聚物溶液进行水分散。然后,在减压下去除丙酮和水的一部分,从而制备固体成分35%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所得到的以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作为构成成分的聚氨酯树脂(D-1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
(低折射率层D-1的形成)
按照以下的组成制备低折射率层涂布液(D-1)。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60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低折射率层D-2的形成)
按照以下的组成制备低折射率层涂布液(D-2)。
水                             56.37质量%
异丙醇                         30.00质量%
丙烯酸类树脂                   9.13质量%
(RX2035A、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制造、固体成分46%)
封端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1)    2.40质量%
颗粒                         1.50质量%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60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低折射率层D-3的形成)
按照以下的组成制备低折射率层涂布液(D-3)。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60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硬涂层D-4的形成)
在后述实施例中制造的聚酯薄膜的与同偏振片粘接的面相反侧的面,使用#10线棒涂布下述组成的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70℃下干燥1分钟,去除溶剂。接着,对于涂布有硬涂层的薄膜,使用高压汞灯照射300mJ/cm2的紫外线,得到具有厚度5μm的硬涂层的偏振片保护膜。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
甲乙酮                         65.00质量%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27.20质量%
(新中村化学制造A-DPH)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6.80质量%
(新中村化学制造A-400)
光聚合引发剂                   1.00质量%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制造Irgacure184)
(防眩层D-5的形成)
在后述实施例中制造的聚酯薄膜的与同偏振片粘接的面相反侧的面,使用#5线棒涂布下述组成的防眩层形成用涂布液,在70℃下干燥1分钟,去除溶剂。接着,对于涂布有防眩层的薄膜,使用高压汞灯照射300mJ/cm2的紫外线,得到具有厚度5μm的防眩层(D-5)的偏振片保护膜。
防眩层形成用涂布液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製Irgacure184)
(防反射层D-6的形成)
在后述实施例中制造的聚酯薄膜的与同偏振片粘接的面相反侧的面,使用棒涂机涂布下述组成的中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在7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照射400mJ/cm2的紫外线,得到干燥膜厚5μm的中折射率层。接着,在所形成的中折射率层之上,使用棒涂机,将下述组成的高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与中折射率层同样的方法形成,然后在其上将下述组成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与中折射率层同样的方法形成,得到层叠有防反射层(D-6)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中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折射率1.52)
高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折射率1.64)
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折射率1.42)
实施例1
(1)易粘接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混合下述涂布剂,制作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70/30的涂布液。聚酯水分散体使用分散有酸值为2KOHmg/g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w-1),聚乙烯醇水溶液使用溶解有皂化度为74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Bw-4)。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2)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的制造
作为薄膜原料聚合物,将特性粘度(溶剂:苯酚/四氯乙烷=60/40)为0.62dl/g、且实质上不含颗粒的PET树脂粒料在133Pa的减压下、以135℃干燥6小时。然后,供给到挤出机中,以约280℃熔融挤出成片状,在保持为表面温度20℃的旋转冷却金属辊上急冷密合固化,得到未拉伸PET片。
用加热了的辊组和红外加热器将该未拉伸PET片加热至100℃,然后用具有圆周速度差的辊组沿纵向拉伸至3.5倍,得到单轴拉伸PET薄膜。
接着,用辊涂布法将前述易粘接层的涂布液和低折射率层D-1的涂布液涂布在PET薄膜的双面之后,以80℃干燥15秒钟。另外,进行调整以使最终(双轴拉伸后)的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12g/m2。接着用展幅机以150℃沿宽度方向拉伸至4.0倍,在固定了薄膜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状态下,以230℃加热0.5秒钟,进一步以230℃进行10秒钟3%的宽度方向的松弛处理,得到厚度38μm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评价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2
将易粘接层的聚酯水分散体变更为分散有酸值为4KOHmg/g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w-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3
将易粘接层的聚酯水分散体变更为分散有酸值为6KOHmg/g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w-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4
将易粘接层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变更为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79摩尔%的聚乙烯醇水溶液(Bw-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5
变更为易粘接层的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83摩尔%的聚乙烯醇水溶液(Bw-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6
将易粘接层变更为混合下述涂布剂使得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60/4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实施例7
将易粘接层变更为混合下述涂布剂使得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80/2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实施例8
将易粘接层变更为混合下述涂布剂使得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50/5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实施例9
将易粘接层的涂布液组成变更如下, 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NIKALAC MX-042 SANWA Chemical Co.,Ltd.制造固体成分浓度70%)
颗粒                                          1.25质量%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实施例10
将易粘接层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变更为溶解有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70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Bw-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1
将易粘接层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变更为溶解有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67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Bw-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2
将易粘接层的涂布液组成变更如下,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EPOCROS WS-500、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颗粒                                1.25质量%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实施例13
将易粘接层的聚酯水分散体变更为分散有酸值为10KOHmg/g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w-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4
将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变更为D-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5
将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变更为D-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的低折射率层D-1上形成D-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的低折射率层D-1上形成D-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的低折射率层D-1上形成D-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19
使低折射率层D-1的膜厚为0.06g/m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实施例20
使低折射率层D-1的膜厚为0.18g/m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比较例1
将易粘接层的涂布液变更为混合下述涂布剂使得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100/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比较例2
将易粘接层的涂布液变更为混合下述的涂布剂使得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质量比为0/10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催化剂
(有机锡系化合物 固体成分浓度14质量%)       0.3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比较例3
将聚酯水分散体变更为分散有酸值为25KOHmg/g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w-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比较例4
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变更为溶解有皂化度为88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Bw-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比较例5
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变更为溶解有皂化度为40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Bw-7),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比较例6
将易粘接层的涂布液变更为混合下述的涂布剂且不混合交联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5质量%
(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
比较例7
未设置低折射率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比较例8
使低折射率层D-1的膜厚为0.02g/m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参考例1
示出使用TAC薄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厚度80μm、已皂化处理)作为偏振片保护用薄膜进行前述粘接性试验的结果。
[表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与偏振片/水系粘接剂具有高粘接性,并且透过率也高,可以适宜地用作偏振片保护构件。

Claims (8)

1.一种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为在单面具有容易与偏振片粘接的易粘接层的聚酯薄膜,
所述易粘接层含有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以及交联剂(C),
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酸值为20KOHmg/g以下,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B)的皂化度为60~85摩尔%,
所述聚酯薄膜的与所述单面相反的面的波长400~700nm的光的平均绝对反射率为6%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在所述相反的面具有折射率比所述聚酯薄膜低的低折射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所述低折射率层为选自由硬涂层、防眩层和防反射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所述聚酯树脂(A)含有在二羧酸成分中为1~15摩尔%的5-磺基间苯二甲酸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所述交联剂(C)为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三聚氰胺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其中,所述易粘接层中,聚酯系树脂(A)、聚乙烯醇系树脂(B)和交联剂(C)的质量比满足以下的算式:
0.8≤(A)/(B)≤5,
2≤((A)+(B))/(C)≤50。
7.一种偏光板,其为在偏振片的双面具有偏振片保护膜的偏光板,至少一个偏振片保护膜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光板。
CN201380042126.9A 2012-08-07 2013-08-06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520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4970 2012-08-07
JP2012-174970 2012-08-07
PCT/JP2013/071201 WO2014024855A1 (ja) 2012-08-07 2013-08-06 偏光子保護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0738A true CN104520738A (zh) 2015-04-15
CN104520738B CN104520738B (zh) 2017-02-01

Family

ID=5006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2126.9A Active CN104520738B (zh) 2012-08-07 2013-08-06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50135B2 (zh)
KR (1) KR101767791B1 (zh)
CN (1) CN104520738B (zh)
TW (1) TWI522246B (zh)
WO (1) WO201402485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9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26346A (zh) * 2015-10-16 2018-05-11 株式会社Adeka 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光学薄膜
CN109963712A (zh) * 2016-12-28 2019-07-0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N110998381A (zh) * 2018-02-07 2020-04-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1527168A (zh) * 2017-12-28 2020-08-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玻璃单元的制造方法和压敏粘合片
CN111629901A (zh) * 2018-01-19 2020-09-04 东洋纺株式会社 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CN113518811A (zh) * 2019-07-23 2021-10-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CN113748018A (zh) * 2019-04-15 2021-12-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4469B2 (ja) * 2012-08-07 2016-09-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843491B2 (ja) * 2014-02-17 2021-03-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JP6418197B2 (ja) * 2016-04-21 2018-11-0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2186080B1 (ko) 2017-06-27 2020-12-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접착제층을 포함하는 보호필름 및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052843B1 (ko) * 2019-01-07 2019-12-0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편광자 보호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편광판
JP7388190B2 (ja) * 2019-12-27 2023-11-2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造形用サポート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176A (zh) * 2003-08-21 2006-09-27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光学用易胶粘性聚酯薄膜及光学用层叠聚酯薄膜
CN101243337A (zh) * 2005-08-12 2008-08-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保护膜以及偏振片
CN101358114A (zh) * 2007-07-30 2009-02-04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胶粘剂、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57361A (ja) * 2007-12-06 2009-07-1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51215B2 (ja) * 2009-06-29 2014-03-26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子支持基材用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0563A1 (de) * 1990-04-02 1991-10-10 Basf Ag Copolymerisate auf basis von c(pfeil abwaerts)1(pfeil abwaerts)-c(pfeil abwaerts)8(pfeil abwaerts)-alkylacrylaten und/oder -methacrylaten
JPH08271733A (ja) * 1995-04-03 1996-10-18 Fujimori Kogyo Kk 前面側偏光板の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その製造法、および該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の偏光素膜側への貼着方法
JP4895000B2 (ja) * 2005-12-25 2012-03-14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用基材
JP2007279469A (ja) * 2006-04-10 2007-10-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224345A (ja) * 2009-03-25 2010-10-07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476075B2 (ja) * 2009-09-23 2014-04-23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568808B2 (ja) * 2009-10-20 2014-08-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セット
JP5850297B2 (ja) * 2011-03-28 2016-02-03 東洋紡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176A (zh) * 2003-08-21 2006-09-27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光学用易胶粘性聚酯薄膜及光学用层叠聚酯薄膜
CN101243337A (zh) * 2005-08-12 2008-08-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保护膜以及偏振片
CN101358114A (zh) * 2007-07-30 2009-02-04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胶粘剂、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57361A (ja) * 2007-12-06 2009-07-1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51215B2 (ja) * 2009-06-29 2014-03-26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子支持基材用フィル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94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26346A (zh) * 2015-10-16 2018-05-11 株式会社Adeka 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光学薄膜
CN109963712A (zh) * 2016-12-28 2019-07-0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N111527168A (zh) * 2017-12-28 2020-08-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玻璃单元的制造方法和压敏粘合片
US11999138B2 (en) 2017-12-28 2024-06-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unit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CN111629901A (zh) * 2018-01-19 2020-09-04 东洋纺株式会社 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CN110998381A (zh) * 2018-02-07 2020-04-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748018A (zh) * 2019-04-15 2021-12-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748018B (zh) * 2019-04-15 2023-10-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518811A (zh) * 2019-07-23 2021-10-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CN113518811B (zh) * 2019-07-23 2024-01-02 东洋纺株式会社 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39825A (ko) 2015-04-13
TWI522246B (zh) 2016-02-21
KR101767791B1 (ko) 2017-08-11
WO2014024855A1 (ja) 2014-02-13
TW201412553A (zh) 2014-04-01
CN104520738B (zh) 2017-02-01
JPWO2014024855A1 (ja) 2016-07-25
JP5850135B2 (ja)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0738A (zh)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39538B (zh) 偏振片保护用易粘接性聚酯薄膜
CN103547961B (zh) 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TWI441849B (zh) Optical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CN102648094B (zh) 易粘接性热塑性树脂膜
CN102762379B (zh) 叠层聚酯膜
CN102395469B (zh) 叠层聚酯膜
JP5467752B2 (ja) 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2131642B (zh) 叠层聚酯膜
CN102171038A (zh) 叠层聚酯膜
CN105103014A (zh) 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2548762A (zh) 叠层聚酯膜
CN103380168B (zh) 叠层聚酯膜
KR102438334B1 (ko) 이접착성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N104144975A (zh) 涂布膜
CN104602913A (zh) 涂布膜
TW202108720A (zh) 易接著性聚酯薄膜
CN104582962A (zh) 涂布膜
JP2019166803A (ja) 易接着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フィルム
CN112424653B (zh) 光学薄膜、薄膜层叠体、显示单元
JP6160038B2 (ja) 偏光子保護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3429431A (zh) 多层聚酯膜
WO2024071233A1 (ja) 光学フィルム
TW201630749A (zh) 塗佈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