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4618A -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4618A
CN104514618A CN201410426216.4A CN201410426216A CN104514618A CN 104514618 A CN104514618 A CN 104514618A CN 201410426216 A CN201410426216 A CN 201410426216A CN 104514618 A CN104514618 A CN 104514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rainer
driver
valve
pow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62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4618B (zh
Inventor
与语丰幸
中内洪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4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4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6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免受石子等的飞散物的影响、不会与附近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作为小型车辆的二轮摩托车(10)具有:动力单元(16);空气滤清器(28),其用于对导入内燃机(61)的吸入空气进行净化;吸气通道(72),其从内燃机延伸出来并***空气滤清器(28)内,其具有延伸至空气滤清器内部的延长部(72b);可变配气机构(106),其设置在延长部(72b)上,根据内燃机(61)的状态来改变吸气通路,在吸气装置(67)中,驱动可变配气机构的驱动器(114)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的侧壁(85a)上,该驱动器的一侧由空气滤清器的外侧壁(85b)覆盖,该驱动器的下方由动力单元覆盖。

Description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变配气机构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种技术:为了对应于车辆的高速转动与低速转动而切换引擎(马达)的输出特性,可以切换空气滤清器内的吸气通道的长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技术中,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内的吸气通道上设有切换阀,在空气滤清器的外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该切换阀的驱动装置(驱动器)。
在上述技术中,在将驱动器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外部时,从保护驱动器免受来自于路面的石子等的碰撞以及防止驱动器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观点考虑,设置了覆盖(包覆)驱动器整体从而对其进行保护的罩部件18。然而,采用由罩部件等来覆盖驱动器这样的结构的话,会使得空气滤清器整体体积较大(大型化),有可能对空气滤清器以及其附近的部件的设计带来不利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70424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免受石子等的飞散物的影响、不会与附近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小型车辆具有:动力单元(16),其配备在小型车辆上且至少包括内燃机(61);空气滤清器(28),其用于对吸入空气进行净化,该吸入空气被导入所述内燃机(61)中;吸气通道(72),其从所述内燃机(61)延伸出来并***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其吸气上游侧部分具有延伸至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部的延长部(72b);可变配气机构(106),其设置在所述延长部(72b)上,根据所述内燃机(61)的状态来改变吸气通路,在所述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中,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上安装着驱动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114),该驱动器(114)的侧方由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外侧壁(85b)覆盖,该驱动器(114)的下方由所述动力单元(16)覆盖。
本发明优选,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开口(72d)与切换阀(119),其中,所述开口(72d)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72)的延长部(72b),且靠近安装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所述驱动器(114)的侧壁(85a)配置,所述切换阀(119)用于开闭所述开口(72d),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上设有阀轴(118),该阀轴(118)穿过所述侧壁(85a)设置,所述切换阀(119)由所述阀轴(118)支承,所述驱动器(114)连接在所述阀轴(118)的端部。
本发明优选,侧视时,所述驱动器(114)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上下幅度范围内。
本发明优选,所述吸气通道(72)的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外部的部分向所述内燃机(61)一侧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吸气通道(72)的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部延伸的部分向车辆中央侧弯曲,所述驱动器(114)配置在由弯曲的吸气通道(72)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外侧壁(85b)所围成的区域中。
本发明优选,所述动力单元(16)具有所述内燃机(61)、变速机(27)与驱动轮(17),所述动力单元(16)支承在车辆(10)的框架(91)上,靠近所述变速机(27)的前部配置,并且能够以摆动轴(98)为中心摆动,所述空气滤清器(28)安装在所述动力单元(16)上,且位于所述摆动轴(98)的后方,用于设置所述驱动器(114)的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面对所述摆动轴(98)。
本发明优选,在所述动力单元(16)的上表面伸出形成用于支承所述摆动轴(98)的支承部(16a),该支承部(16a)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前方,使所述摆动轴(98)配置在所述驱动器(114)的前方。
本发明优选,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阀体(117),阀体(117)通过所述阀轴(118)支承所述切换阀(119),使该切换阀(119)能够转动,在所述阀体(117)的侧部一体形成有凸缘部(117b),所述阀体(117)通过所述凸缘部(117b)安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上,所述驱动器(114)安装在所述凸缘部(117b)上。
本发明优选,在所述阀轴(118)与所述驱动器(114)的转轴(126)之间配置有减速齿轮(123、124),从而使所述转轴(126)配置在所述阀轴(118)的上方,在所述阀轴(118)的端部连接着用于检测所述切换阀(119)的开度的开度传感器(131),所述开度传感器(131)配置在所述驱动器(114)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动力单元(16)的上方。
【本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驱动可变配气机构的驱动器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的侧壁上,使其一侧被空气滤清器的外侧壁覆盖,下方被动力单元覆盖,因而能够利用动力单元以及空气滤清器来保护驱动器的侧部与下部,使其免受石子等的碰撞影响,另外,使驱动器不会与附近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不必另外设置专用的防护部件。
另外,可变配气机构具有开口与切换阀,其中,开口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的延长部,且靠近安装所述空气滤清器的所述驱动器的侧壁配置,所述切换阀用于开闭所述开口,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侧壁上设有阀轴,该阀轴穿过所述侧壁设置,所述切换阀由所述阀轴支承,所述驱动器连接在所述阀轴的端部。因而,能够将切换阀与驱动器靠近配置,使可变配气机构小型化、结构紧凑化。
另外,侧视时,所述驱动器的上下两端位于空气滤清器的上下幅度范围内。因而,能够由空气滤清器从一侧完全覆盖驱动器,从而切实可靠地对驱动器进行保护,并且,避免驱动器超出空气滤清器的上下幅度方向,避免了大型化。
另外,吸气通道的位于空气滤清器外部的部分向内燃机一侧延伸,并且相对于吸气通道的在空气滤清器内部延伸的部分向车辆中央侧弯曲,驱动器配置在由弯曲的吸气通道与空气滤清器的外侧壁所围成的区域中。因而,利用吸气通道弯曲所形成的管道侧面与空气滤清器外侧面所围成的死角区域来配置驱动器,不但能够保护驱动器,而且能够使结构紧凑化。
由于,动力单元具有所述内燃机、变速机与驱动轮,所述动力单元支承在车辆的框架上,靠近变速机的前部配置,并且能够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空气滤清器安装在动力单元上,且位于所述摆动轴的后方,用于设置驱动器的空气滤清器的侧壁面对摆动轴。因而,能够靠近枢轴配置驱动器,在摆动范围(摆动角度)较小的部分配置驱动器,从而能够抑制驱动器在摆动范围内与其附近的部件产生干涉,使动力单元小型化。
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上表面伸出形成用于支承所述摆动轴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前方,使所述摆动轴配置在所述驱动器的前方。因而,能够由枢轴保护驱动器免受来自于前方下方的飞散物的影响。
所述可变配气机构具有阀体,阀体通过阀轴支承切换阀,使该切换阀能够转动,在阀体的侧部一体形成有凸缘部,阀体通过所述凸缘部安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凸缘部上。因而,能够使可变配气机构结构一体化、简洁化,减少部件的数量,将可变配气机构单元化,从而易于安装。
在所述阀轴与所述驱动器的转轴之间配置有减速齿轮,从而使所述转轴配置在所述阀轴的上方,在所述阀轴的端部连接着用于检测所述切换阀的开度的开度传感器,所述开度传感器配置在所述驱动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动力单元的上方。因而,将阀轴与驱动器的转轴错开配置,将驱动器配置在上方,使开度传感器连接在阀轴的端部(轴向端部),将开度传感器配置在驱动器与动力单元之间,从而能够由周围的部件来保护开度传感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二轮摩托车(车辆);16、动力单元;16a、前侧突出部(支承部);17、后轮(驱动轮);27、无级变速机(变速机);28、空气滤清器;61、引擎(内燃机);67、吸气装置;72、连接管(吸气通道、吸气管道);72b、连接管延长部(延长部);72d、连接管开口(开口、管道开口);85a、前部凸壁(侧壁);85b、前侧突出壁(外侧壁);91、后侧框架(框架);98、枢轴(摆动轴);106、可变配气机构;114、驱动器;117、阀体;117b、凸缘部;118、阀轴;119、切换阀;123、第1齿轮(减速齿轮);124、第2齿轮(减速齿轮);126、转轴;131、开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二轮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为表示动力单元16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及其附近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图3中VI-VI线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3中X-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记载的话,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是指以车身为基准的方向。另外,在附图中添加的标记FR表示前方,UP表示上方,LE表示左方。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二轮摩托车10的左视图。
踏板式的二轮摩托车10是小型的跨骑式车辆,在该二轮摩托车10中,在构成二轮摩托车10的骨架的车身框架(图1中)的前端部安装着能够被进行转向操作的前叉12,在前叉12的上端部安装着车把13,在前叉12的下端部安装着前轮14,在车身框架的后下部安装着能够上下摇动(摆动)的动力单元16,在动力单元16的后端部通过车轴17a安装着后轮17。
在车身框架的后部安装着用于收装头盔或行李物品等的收纳箱(图1中),该收纳箱的上部安装着车座22,车座22能够开闭收纳箱。车座22具有供驾驶员乘坐的驾驶员用车座22a以及配置在驾驶员用车座22a的后方、供同乘者乘坐的同乘者用车座22b。前叉12的上部与车身框架被车身罩24覆盖。
动力单元16具有构成其前部的引擎(图1中未示出)、从引擎向后方伸出的无级变速机构27、后轮17。在无级变速机构27的上部安装着构成引擎的吸气装置的一部分的空气滤清器28。
车身罩24具有前罩31、左右一对腿部防护部(leg shield)32(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腿部防护部32)、前侧内罩33、中央罩34、左右一对踏板部36(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左右一对侧下裙罩部37(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以及左右一对罩体38(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
前罩31从前方覆盖前叉12,腿部防护部32从前罩31的边缘向后延伸,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腿部,前侧内罩33从后方覆盖前叉12并且与左右一对腿部防护部32连接。中央罩34从前侧内罩33的下边缘延伸至车座22的下方,踏板部36从腿部防护部32的下边缘向后延伸,形成能够载置驾驶员的脚的形状。侧下裙罩部37从踏板部36的侧边缘向下延伸,覆盖车身下部,罩体38从腿部防护部32、中央罩34以及踏板部36各自的边缘沿着车座22的下边缘向后延伸。
在前罩31的上部配置着具有防风功能的挡风玻璃板41。前轮14被前挡泥板42从上方覆盖。在车身框架的下部安装着侧支腿43,侧支腿43能够摆动。在动力单元16的后端与车身框架的后部之间连接着后减震单元44。在动力单元16的下部安装着主支腿44,主支腿44能够摆动。后轮17被后挡泥板47从上方覆盖。另外,附图标记51表示头灯,52表示尾灯。
图2为表示动力单元16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左视图。
构成动力单元16的引擎61具有曲轴箱62、安装在曲轴箱62的端面上的汽缸部63。汽缸部63具有汽缸体64、汽缸头65与汽缸头罩66,汽缸体64、汽缸头65与汽缸头罩66从曲轴箱62一侧依次配置。汽缸体64上设有汽缸孔,汽缸孔前倾配置,倾斜至使其汽缸轴线63a接近水平的状态。
汽缸头65的上侧连接着吸气装置67,下侧连接着排气装置68。吸气装置67具有节气门体71(参照图3)、连接管72与空气滤清器28,其中,节气门体71通过吸气管(未示出)与汽缸头65连接,连接管72为橡胶制,其一端连接着节气门体71,另一端连接着空气滤清器28。排气装置68具有排气管75与消音器76(图1),其中,排气管75与汽缸头65连接,消音器76连接在排气管75的端部。
无级变速机27具有从曲轴箱62向后伸出的传动机构壳81。传动机构壳81具有内侧壳体(未示出)与外侧壳体83,内侧壳体从曲轴箱62(壳体)一体延伸出来,外侧壳体83安装在内侧壳体的外侧。传动机构壳81的内部具有驱动轮与从动轮,引擎61一侧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从动轮配置在后轮17(参照图1)一侧,在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接着V型皮带,使引擎61的动力能够传递至后轮17。
空气滤清器28安装在传动机构壳81的上部。构成空气滤清器28的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的前部的外侧表面上安装着吸气侧护罩87。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的前部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空气滤清器28内的吸气口,该吸气孔被吸气侧护罩87从外侧覆盖。
动力单元16支承在车身框架11的后部。具体而言,构成车身框架11的后部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91(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上分别安装有支架92(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在左右两侧的支架92上通过螺栓构成的枢轴93支承有止挡部件94。另外,在止挡部件94上通过枢轴96支承有左右一对连杆部件97(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连杆部件97能够摆动。在动力单元16上设有左右一对前侧突出部16a(仅示出了靠近观察者一侧的),连杆部件97通过枢轴98与前侧突出部16a连接。
止挡部件94的两端部固定有缓冲用橡胶件73,缓冲用橡胶件73能够与支架92连接。
从而,动力单元16能够通过支架92、枢轴93、止挡部件94、枢轴96、连杆部件97与枢轴98相对于左右后侧框架91摆动以及前后、上下移动。
图3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106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空气滤清器28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由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构成,其中,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安装在动力单元16的传动机构壳81的上部,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上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开口,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封闭该开口。
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连接着连接管72,连接管72连接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设有前部凸壁85a,在前部凸壁85a上安装着可变配气机构106,该可变配气机构106能够变更(调节)空气滤清器壳体104内部的吸气通路。
连接管72从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侧部向右前方(车身中央侧)斜向延伸,之后大致向前方延伸,与节气门体71连接。另外,附图标记105表示位于车宽方向中央、前后延伸的车身中心线。
可变配气机构106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的内部以及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的外部。在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的外部配置着构成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114与作为阀体117(参照图5)的一部分的凸缘部117b,阀体117上设有被驱动器114所驱动的切换阀(芯)(未示出)。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设有向前突出的前部凸壁85a,驱动器114通过凸缘部117b安装在前部凸壁85a上。另外,驱动器114位于曲轴箱62与传动机构壳81的上方,且配置在从空气滤清器主体85在前部凸壁85a的侧方向前突出的前侧突出壁85b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且,配置在收纳箱(未示出)的下方。另外,附图标记107表示覆盖在后轮17(参照图1)的前上方的副挡泥板。
构成动力单元16的摇动轴(摆动轴)的枢轴98(参照图2)穿过左右一对前侧突出部16a(仅示出了一个前侧突出部16a)比驱动器114更靠近车身前方。
如上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的下方由曲轴箱62与传动机构壳81覆盖(遮挡),右侧由前侧突出壁85b覆盖(遮挡),上方由收纳箱覆盖(遮挡),因而,能够保护驱动器114免受石子、意外情况等的影响。
图4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106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114具有:用于开闭吸气通路的吸气通路开闭部112与通过多个螺栓113安装在吸气通路开闭部112的前表面(凸缘部117b)上的驱动器114,吸气通路开闭部112通过多个螺栓111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凸壁85a上。在驱动器114的下方配置着开度传感器131,开度传感器131用于检测上述切换阀(未示出)的开度。
图5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106及其附近结构的侧视图。
连接管72由连接管主体部72a与连接管延长部72b构成,其中,连接管主体部72a从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延伸至节气门体71,连接管延长部72b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内,大致沿前方方向延伸。连接管主体部72a与连接管延长部72b一体形成。
在连接管延长部72b的前端部连接着可变配气机构106的吸气通路开闭部112。吸气通路开闭部112具有阀体117、阀轴118与切换阀(芯)119,其中,阀体117通过多个螺栓116与螺母(未示出)安装在连接管延长部72b的侧部,阀轴118穿过阀体117且能够转动,切换阀119由安装在阀轴118上且能够开闭形成在阀体117上的吸气通路117a的蝶阀构成。吸气通路117a与连接管延长部72b内的空气通路连通。
在引擎进行通常的运转时(低速转动时),作为空气滤清器28内的洁净侧部分(clean side)的空气的吸入口,仅有设置在连接管延长部72b的头端部的连接管吸气口72c打开。另外,在引擎进行高速转动、高负载运转时,不但连接管吸气口72c,切换阀119转动,使阀体117的吸气通路117a也打开,空气经由连接管吸气口72c与吸气通路117a的吸气孔117d这两方被吸入。
图6为图3中VI-VI线的剖视图。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前部凸壁85a设有壳体前部开口部85c,阀体117的大部分***该壳体前部开口部85c。在阀体117的前端部一体形成凸缘部117b,凸缘部117b通过密封部件抵接在前部凸壁85a的端面上,在前部凸壁85a上设有多个支承突起部85d,凸缘部85a通过螺栓111安装在支承突起部85d上。
在凸缘部117b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缘支承突起部117c,驱动器114通过螺栓113安装在凸缘支承突起部117c上。
图7为表示可变配气机构106的剖视图。
阀体117具有一体形成的阀体主体部117e、管部117f、轴承部117g、117h与凸缘部117b,其中,阀体主体部117e为平板状,侧视时呈矩形,轴承部117g、117h分别设置在管部117f的前部与后部,凸缘部117b设在阀体主体部117e与前侧的管部117f(管部117f的前侧部)上。在阀体主体117e的四个角部开设有多个螺栓插孔117j,螺栓插孔117j、用于通过多个螺栓116(参照图5)与螺母(未示出)将阀体117安装在连接管72上。在轴承部117g、117h上分别开设有嵌合孔117k,阀轴118嵌合在前后孔117k中且能够转动。
驱动器114具有驱动器壳体122、第1齿轮123、第2齿轮124与马达127,其中,驱动器壳体122安装在阀体117的凸缘部117b上,第1齿轮123安装在阀轴118的端部上,第2齿轮124与第1齿轮123啮合,马达127具有安装第2齿轮124的转轴126。另外,附图标记128表示设置在驱动器壳体122上的电力接线器,电力接线器用于对马达127进行供电。
在阀轴118的头端部连接着开度传感器131,开度传感器131用于检测阀轴118的转动角度即切换阀119的开度。开度传感器131通过螺栓132(参照图4)安装在驱动器壳体122上。另外,附图标记133表示设置在开度传感器131的下部的信号接线器,信号接线器用于输出开度传感器133的表示开度信息的信号。
图8为图2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与图9所示,空气滤清器28具有空气滤清单元138,空气滤清单元138被夹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的结合部。空气滤清单元138将空气滤清器壳体104的内部分隔为污浊侧部分135与洁净侧部分137。
空气滤清单元138具有过滤器141与过滤器支承部142,过滤器141对空气进行过滤使之洁净,过滤器支承部142对过滤器141进行支承,被夹持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的结合部。
连接管72的连接管延长部72b的大部分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在连接管吸气口72c附近向车宽方向左侧弯曲,在穿过空气滤清器壳体主体85的部分附近向车宽方向右侧弯曲。
在连接管延长部72b的前端部的左侧部设有连接管开口72d,连接管开口72d的周缘形成连接管凸缘部72e,连接管凸缘部72e被夹在面包圈状的板部件143与阀体117的阀体主体部117e之间,通过多个螺栓116与螺母115紧固,使连接管延长部72b与阀体117被连接在一起。另外,阀体主体部117e的吸气通路117a通过连接管开口72e与连接管72内部连通。
空气滤清器壳体罩86的前壁86a上开设有管道嵌合孔86b,该管道嵌合孔86b上嵌合着吸气管144。吸气管144的前端设有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144a。
吸气管144的车宽方向左侧被吸气侧护罩87覆盖。
可变配气机构106利用吸气的惯性增压作用(inertiasupercharging)工作。所谓惯性增压作用是指引擎吸入的吸气通道内的空气(空气柱(air column))的惯性力形成的增压作用。在低速转动时,吸气通道越长,以及,在引擎高速转动时,吸气通道越短的话,会产生增压作用,因而,可以根据引擎的转速来切换吸气通道的长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擎转速较低时,关闭切换阀119,经由连接管72的连接管吸气口72c吸入空气,使得吸气通道较长。另外,在引擎转速较高时,打开切换阀119,主要经由连接管72的连接管开口72d吸入空气,使得吸气通道较短。如此,使用可变配气机构106能够切换吸气通道长度,从而在引擎转速较低以及较高时都能够增大吸入的空气量,能够提高引擎输出性能。
为了切换吸气通道长度,由马达127驱动切换阀119,对马达127的控制由二轮摩托车所具有的引擎控制单元(ECU)执行,该引擎控制单元根据节气阀开度以及引擎转速对马达127进行控制。
图10为图3中X-X线的剖视图。
驱动器114的第1齿轮123由安装在阀轴118上的支承突起部123a以及与支承突起部123a一体形成的扇形的轮齿部123b构成。第2齿轮124由安装在马达127的转轴126上的支承突起部124a以及与支承突起部124a一体形成的扇形的轮齿部124b构成。
切换阀119(参照图8)以阀轴118(参照图8)为中心进行约90°的转动即可实现开闭动作,因而,将第1齿轮123与第2齿轮124构成为扇形。
如此,通过将第1齿轮123与第2齿轮124各自的轮齿部123a、124a形成为扇形,从而能够使驱动器114小型化、轻量化。另外,附图标记122a表示开设在驱动器壳体122上、供螺栓113穿过的螺栓插孔。
如上述图2、图3、图4以及图8所示,作为小型车辆的二轮摩托车10具有:动力单元16,其配备在二轮摩托车10上且至少包括作为内燃机的引擎61;空气滤清器28,其用于对吸入空气进行净化,该吸入空气被导入内燃机61中;作为吸气通道的连接管72,其从所述内燃机61延伸出来并***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其吸气上游侧部分具有延伸至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部的作为延长部的连接管延长部72b;可变配气机构106,其设置在连接管延长部72b上,根据引擎61的状态来改变吸气通路,驱动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114安装在作为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的前部凸壁85a上,该驱动器114的侧方由作为空气滤清器28的外侧壁的前侧突出壁85b覆盖(遮挡),该驱动器114的下方由所述动力单元16覆盖(遮挡)。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动力单元16以及空气滤清器28来保护驱动器114的侧部以及下部免收石子等的影响(碰撞),另外,避免驱动器114与其附近的部件产生干涉,并且不需要设置专门保护驱动器114的防护部件。
另外,如图3以及图8所示,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作为开口的连接管开口72d与切换阀119,其中,所述连接管开口72d形成在连接管72的延长部72b的途中,且靠近安装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所述驱动器114的前部凸壁85a配置,所述切换阀119用于开闭连接管开口72d,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前部凸壁85a上设有阀轴118,该阀轴118穿过所述前部凸壁85a设置,所述切换阀119由所述阀轴118支承,所述驱动器114连接在所述阀轴118的端部。因而,能够将切换阀119与驱动器114相靠近配置,使得可变配气机构116小型化、结构紧凑化。
另外,如图4所示,侧视时,所述驱动器114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上下幅度范围内。因而,能够由空气滤清器28从一侧完全覆盖(遮挡)驱动器114,从而切实可靠地对驱动器114进行保护,并且,避免驱动器114超出空气滤清器28的上下幅度方向,避免了大型化。
另外,如图3以及图8所示,所述连接管72的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外部的部分向引擎61侧延伸,并且相对于连接管72的在空气滤清器28内部延伸的部分向车辆中央侧弯曲,所述驱动器114配置在由弯曲的连接管72与空气滤清器28的前侧突出壁85b所围成的区域中。因而,利用连接管72弯曲所形成的管道侧面与空气滤清器外侧面所围成的死角区域来配置驱动器114,不但能够保护驱动器114,而且能够使结构紧凑化。
另外,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动力单元16具有引擎61、作为变速机的无级变速机27与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7,动力单元16支承在二轮摩托车10的后侧框架91上,靠近所述变速机27的前部配置,并且能够以作为摆动轴的枢轴98为中心摆动,所述空气滤清器28安装在所述动力单元16上,且位于所述摆动轴98的后方,用于设置所述驱动器114的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前侧凸壁85a面对所述摆动轴98。因而,能够靠近枢轴98配置驱动器114,在摆动范围(摆动角度)较小的部分配置驱动器114,从而能够抑制驱动器114在摆动范围内与其附近的部件产生干涉,使动力单元16小型化。
另外,如图2所示,支承枢轴98的作为所述动力单元16侧的支承部的前侧突出部16a从动力单元16的上表面伸出,且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前方,使枢轴98配置在驱动器114的前方。因而,能够由枢轴98保护驱动器114免受来自于前方下方的飞散物的影响。
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阀体117,阀体117通过阀轴118支承切换阀119,使该切换阀119能够转动,在阀体117的侧部一体形成有凸缘部117b,阀体117通过凸缘部117b安装在空气滤清器28上,驱动器114安装在凸缘部117b上。因而,能够使可变配气机构106结构一体化、简洁化,减少部件的数量,将可变配气机构106单元化,从而易于安装。
另外,如图4、图7以及图8所示,在所述阀轴118与所述驱动器114的转轴126之间配置有作为减速齿轮的第1齿轮123与第2齿轮124,从而使所述转轴126配置在阀轴118的上方(比阀轴118更靠上),在阀轴118的端部连接着用于检测切换阀119的开度的开度传感器131,开度传感器131配置在驱动器114的下方,且位于动力单元16的上方。因而,将阀轴118与驱动器114的转轴126错开配置,将驱动器114配置在上方,使开度传感器131连接在阀轴118的端部(轴向端部),将开度传感器131配置在驱动器114与动力单元16之间,从而能够由周围的部件来保护开度传感器131。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精神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任意的变形与改变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将驱动器114构成为,由马达127通过作为减速齿轮的第1齿轮123与第2齿轮124使阀轴118转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直接由马达127使阀轴118转动。另外,将驱动器114构成为,由马达127使切换阀119转动的结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驱动器114构成为,由螺线管阀(solenoid valve)使切换阀进行滑动或者转动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气装置67不仅能够适用于二轮摩托车10,还能够适用于二轮摩托车以外的其他跨骑式车辆。

Claims (8)

1.一种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所述小型车辆具有:
动力单元(16),其配备在小型车辆上且至少包括内燃机(61);
空气滤清器(28),其用于对吸入空气进行净化,该吸入空气被导入所述内燃机(61)中;
吸气通道(72),其从所述内燃机(61)延伸出来并***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其吸气上游侧部分具有延伸至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部的延长部(72b);
可变配气机构(106),其设置在所述延长部(72b)上,根据所述内燃机(61)的状态来改变吸气通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上安装着驱动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的驱动器(114),该驱动器(114)的侧方由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外侧壁(85b)覆盖,该驱动器(114)的下方由所述动力单元(16)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开口(72d)与切换阀(119),其中,所述开口(72d)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72)的延长部(72b),且靠近安装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所述驱动器(114)的侧壁(85a)配置,所述切换阀(119)用于开闭所述开口(72d),
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上设有阀轴(118),该阀轴(118)穿过所述侧壁(85a)设置,所述切换阀(119)由所述阀轴(118)支承,所述驱动器(114)连接在所述阀轴(118)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侧视时,所述驱动器(114)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上下幅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通道(72)的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外部的部分向所述内燃机(61)一侧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吸气通道(72)的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内部延伸的部分向车辆中央侧弯曲,
所述驱动器(114)配置在由弯曲的吸气通道(72)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外侧壁(85b)所围成的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单元(16)具有所述内燃机(61)、变速机(27)与驱动轮(17),所述动力单元(16)支承在车辆(10)的框架(91)上,靠近所述变速机(27)的前部配置,并且能够以摆动轴(98)为中心摆动,
所述空气滤清器(28)安装在所述动力单元(16)上,且位于所述摆动轴(98)的后方,
用于设置所述驱动器(114)的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侧壁(85a)面对所述摆动轴(9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单元(16)的上表面伸出形成用于支承所述摆动轴(98)的支承部(16a),该支承部(16a)位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8)的前方,使所述摆动轴(98)配置在所述驱动器(114)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配气机构(106)具有阀体(117),阀体(117)通过所述阀轴(118)支承所述切换阀(119),使该切换阀(119)能够转动,在所述阀体(117)的侧部一体形成有凸缘部(117b),所述阀体(117)通过所述凸缘部(117b)安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28)上,所述驱动器(114)安装在所述凸缘部(117b)上。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轴(118)与所述驱动器(114)的转轴(126)之间配置有减速齿轮(123、124),从而使所述转轴(126)配置在所述阀轴(118)的上方,
在所述阀轴(118)的端部连接着用于检测所述切换阀(119)的开度的开度传感器(131),所述开度传感器(131)配置在所述驱动器(114)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动力单元(16)的上方。
CN201410426216.4A 2013-09-27 2014-08-26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4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1617 2013-09-27
JP2013201617A JP6069154B2 (ja) 2013-09-27 2013-09-27 小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4618A true CN104514618A (zh) 2015-04-15
CN104514618B CN104514618B (zh) 2017-07-04

Family

ID=5279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621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4618B (zh) 2013-09-27 2014-08-26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69154B2 (zh)
CN (1) CN104514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9064568A1 (ja) * 2017-09-29 2020-1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WO2020021799A1 (ja) * 2018-07-26 2020-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支持構造
BR112022015736A2 (pt) * 2020-03-06 2022-09-27 Honda Motor Co Ltd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de admissão para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do veículo do tipo para conduzir montado em seli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381A (zh) * 2002-11-29 2004-06-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04176562A (ja) * 2002-11-25 2004-06-2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1306705A (zh) * 2007-05-17 2008-11-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10149806A (ja) * 2008-12-26 2010-07-08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11185216A (ja) * 2010-03-10 2011-09-2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5573B2 (ja) * 1986-03-24 1996-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タ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ナ−ケ−ス
JPH11270424A (ja) * 1998-03-20 1999-10-05 Tokyo Roki Co Ltd 可変通気構造
JP4344455B2 (ja) * 1999-09-03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及び排気制御装置
JP3568162B2 (ja) * 1999-09-03 2004-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三輪車
JP5357002B2 (ja) * 2009-12-25 2013-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560150B2 (ja) * 2010-09-15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6562A (ja) * 2002-11-25 2004-06-2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504381A (zh) * 2002-11-29 2004-06-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1306705A (zh) * 2007-05-17 2008-11-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2010149806A (ja) * 2008-12-26 2010-07-08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11185216A (ja) * 2010-03-10 2011-09-2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9154B2 (ja) 2017-02-01
JP2015068212A (ja) 2015-04-13
CN104514618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356B (zh)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CN103029780B (zh)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US7681681B2 (en) Meter device of motorcycle
JP2016078497A (ja) 鞍乗型車両
US7416046B2 (en) Modular front headlight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103029573A (zh) 多用途车
CN102530149B (zh)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US10377436B2 (en) Side cov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6068101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514618A (zh)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CN100478244C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02556230A (zh) 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CN101153560A (zh) V型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JP5949074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系
US9598135B2 (en) Cowl of saddle-ridden type vehicle
CN103448846A (zh) 鞍乘型车辆的辅机安装结构
CN102822045A (zh) 两轮机动车
EP3277565B1 (en)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CN104010931B (zh) 跨骑式车辆
JP3562630B2 (ja) 車両の方向指示灯
CN102785731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2733958B (zh) 跨骑式车辆
JP438300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構造
CN109878603A (zh) 一种电子产品安装设备
JP601131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