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2908A -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 Google Patents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2908A
CN104442908A CN201410739952.5A CN201410739952A CN104442908A CN 104442908 A CN104442908 A CN 104442908A CN 201410739952 A CN201410739952 A CN 201410739952A CN 104442908 A CN104442908 A CN 10444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bus
getting
rail vehicl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99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42908B (zh
Inventor
李新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Shuangxi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399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2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42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00Transferring passengers, articles, or freight to and from moving trains; Slipping or coupling vehicles from or to moving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05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Rail freight termi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有如下结构:地铁轨道隧道内铺设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1)和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多列轨道车(1)依次首尾活动铰接,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形成环状运转***。位于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由上下车电梯(2)、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组成。轨道车(1)在连续运动的情况下乘客不但可上车或下车,而且人到车站就可即时上车或下车。由于轨道车(1)多,加之其运行不停顿,输送能力显著提高。由于轨道车(1)没有加速和减速过程,因而显著节省能源。由于地铁车站的结构比现行结构大为简化,因而可显著降低车站造价。

Description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尤其是地铁轨道车不但在连续运动的情况下乘客可上车或下车,而且人到车站就可即时上车或下车的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背景技术
中国不少大、中城市有地铁,为解决交通拥堵和实现人员快速流动起了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出行人数与日俱增,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有些地铁线路已不堪重负。即使增加地铁轨道车的数量也不解决问题,车上人挤人到了几乎无插针之地的程度,车外焦急等待上车的人可用人山人海形容。人们不得不提前或推后出行,正常生活受到了拖累,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
增加地铁轨道车的数量有限度,太多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加快地铁轨道车的运行速度也有限度,因为速度大了加速或减速要通过较大距离,要减小这个距离容易损坏轨道车和轨道。修建复线虽可解决问题,但投资巨大,还受其他众多因素制约,大多数情况不现实。
如何彻底解决地铁运力不足和乘坐地铁的人数太多的矛盾,成了当务之急。
当前的地铁轨道车,进站减速直至停下以让乘客上车或下车,出站从速度为零再加速到原速,减速、加速,再减速、再加速,……,不断重复,动能不断转化为内能,然后又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形成了能源巨大损失。如何减少能量的这种无谓损失,也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连续运行的方法,地铁轨道车连续运动,进站也不停顿。要上车的乘客走到地铁车站就可安全上车,要下车的乘客待自己前进到要下车的车站就可安全下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有如下结构:地铁轨道隧道内铺设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和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
(下文所述“左”、“右”、“前”、“后”均以面向前进方向而划分)
多列轨道车依次首尾活动铰接,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形成环状运转***,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通过同一地点两条轨道上的该环状运转***上的两列该轨道车分别沿这两条轨道之一反向运行,该轨道车的运行速率恒定为v,该轨道车上的动力机房中的动力装置根据该环状运转***上乘客的数量统一调控,该环状运转***上的乘客越多,该环状运转***上工作的动力装置越多,反之则减少,从而使该环状运转***不论乘客多少在连续运行中不浪费能源,该轨道车为敞棚式,其上有防护栅栏,该防护栅栏由栅栏立柱和栅栏横杆组成,该栅栏立柱竖直地固紧连接在该轨道车左侧的该轨道车的底板上,该栅栏横杆横向固紧连接在该栅栏立柱上,该防护栅栏防止乘客从该轨道车的左侧堕落地面,该防护栅栏上安装有照明电灯,该轨道车的底板上固紧连接有坐椅,前后背靠背相互靠拢的两横排该坐椅的左侧靠近该防护栅栏,其右侧的该轨道车的底板为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该上车通道上画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该上车通道供上车乘客专用,已在该轨道车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前后相邻且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横排该坐椅之间的该轨道车的底板为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该下车通道沿横向延伸至该轨道车的右侧,该下车通道上画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该轨道车上即将下车的乘客站立于该下车通道等待放行,该动力机房右侧的该轨道车的底板上交错划分有该上车通道和该下车通道,该轨道车上全部该上车通道的纵向宽度相同,该轨道车上全部下车通道的纵向宽度相同,该上车通道的纵向宽度等于该下车通道的纵向宽度,该轨道车上有控制乘客上下车的闸门柱和闸板,该闸门柱竖直地固紧连接在靠近该轨道车右侧的该上车通道和相邻的该下车通道交界的该轨道车的底板上,每个该闸门柱的内腔中安装有两块闸板,这两块闸板可分别从该闸门柱的前后两侧面之一的窗口中伸出或缩进,该闸门柱下方的该轨道车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该闸板开合的闸板开合感应器,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相邻两个该闸门柱之间的各一块该闸板相互合拢,防止乘客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从该轨道车的右侧堕落地面。
位于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由上下车电梯、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组成。
该上下车电梯位于车站隧道内的站台上且靠近轨道车的右侧,其为人行道电梯,其以恒定速率v运动,其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与其左侧的该轨道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其上底板的上表面与其左侧的该轨道车的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上下车电梯的底板上沿横向交错划分为上车通道和下车通道,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上车通道的纵向宽度和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的纵向宽度相等,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下车通道的纵向宽度和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的纵向宽度相等,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上车通道上标示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下车通道上标示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该轨道车底板右侧的矩形齿和该上下车电梯的上底板左侧的矩形齿相互啮合,由于在竖直方向该上下车电梯的两端为圆弧结构,因而其前端的矩形齿因转向下方自动与该轨道车上的矩形齿解除啮合关系,其后端的矩形齿因从下转向上自动与该轨道车上的矩形齿形成啮合关系,使得该上下车电梯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总是和其左侧的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衔接,该上下车电梯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总是和其左侧的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衔接,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下车通道供该轨道车上乘客转移到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专用通道,已在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位于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乘客须站立在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上车通道上等待放行转移至该轨道车上去,该上下车电梯的右侧有上下车电梯扶手,该上下车电梯扶手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和该上下车电梯的上底板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相同。
地铁车站的增速电梯依次由增速一级电梯、增速二级电梯、增速三级电梯……增速(n-1)级电梯和增速n级电梯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公知公用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1、v2、v3……v(n-1)、vn,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下偏转,且v1<v2<v3<……<v(n-1)<vn<v,前一极增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前端相接,该增速n级电梯的前端和该上下车电梯的后端相接,该增速一级电梯的后端与地铁入口地面相接,前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小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进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增大而变得稀疏相对应,v1与0的差值、前一极增速电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与vn的差值,都在乘客从该地铁入口地面跨到该增速一级电梯、或从后一级增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增速电梯、或从该增速n级电梯跨到该上下车电梯的安全范围内,这些增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增速一级电梯扶手、增速二级电梯扶手、增速三级电梯扶手……增速(n-1)级电梯扶手、增速n级电梯扶手,各级增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增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增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该增速电梯安装在该地铁入口地面和该上下车电梯后端之间的倾斜的入口隧道和该车站站台的地面上,该入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该地铁入口地面至该站台逐渐减小,使其内从上至下的进气气流速度逐渐增大且与其内进站乘客的速度的增大相对应,让进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地铁车站的降速电梯依次由降速n级电梯、降速(n-1)级电梯……降速三级电梯、降速二级电梯、降速一级电梯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公知公用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n、v′(n-1)……v′3、v′2、v′1,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上偏转,且v>v′n>v′(n-1)>……>v′3>v′2>v′1,前一级降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前端相接,该降速n级电梯的后端和该上下车电梯的前端相接,该降速一级电梯的前端与地铁出口地面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大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出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减小而变得密集相对应,v与v′n的差值、后一级降速电梯与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1与0的差值,都在乘客从该上下车电梯跨到该降速n级电梯、或从后一级降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或从该降速一级电梯跨到该地铁出口地面的安全范围内,这些降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降速n级电梯扶手、降速(n-1)级电梯扶手……降速三级电梯扶手、降速二级电梯扶手、降速一级电梯扶手,各级降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降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降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该降速电梯安装在该上下车电梯的前端和该地铁出口地面之间的该车站站台和倾斜的出口隧道的地面上,该出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该站台至该地铁出口地面逐渐增大,使其内从下至上的排气气流的速度逐渐减小且与其内出站乘客的速度的减小相对应,让出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地铁车站站台地面上沿上下车电梯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从后至前依次划分为准备区、上下车区、危险区,分别用醒目字体显示,该上下车电梯的后部位于该准备区内且该准备区的后端向后超出该上下车电梯的后端,在该准备区后端的后方且与该准备区后端有一定距离的轨道隧道的顶上悬挂有向着轨道车后方的醒目的车站站名,该上下车电梯的中部位于该上下车区内,位于该上下车区内的该上下车电梯的长度占该上下车电梯全长的大部分,该上下车电梯的前端向前超出该危险区的前端,在该准备区和该上下车区交界处的左侧且又在该轨道车上闸门柱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分开触发器,在该危险区前端的左侧且又在该轨道车上闸门柱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闭合触发器,当该闸门柱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该轨道车的运动通过该闸板分开触发器时,受该闸板分开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该闸门柱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之间原来合拢的两块闸板分别收缩到各自对应的闸门柱7的内腔中,这两块闸板对应位置的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之间没有阻隔,或这两块闸板对应位置的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之间没有阻隔,此时该轨道车上的该上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该上车通道,或该轨道车上的该下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该下车通道已进到该上下车区,该轨道车上要下车的乘客可从该轨道车上的该下车通道转移至该上下车电梯上的该下车通道,或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乘客可从该上下车电梯上的该上车通道转移至该轨道车上的该上车通道,当该闸门柱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的运动通过该闸板闭合触发器时,受该闸板闭合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原来收缩在该闸门柱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的各一块闸板立即转出并合拢,阻止乘客从该处上车或下车,位于该上下车区和该危险区范围内的闸板虽然都收缩在对应的闸门柱中,但在该危险区禁止乘客上车或下车,设置该危险区的目的是提前警示以确保安全,该准备区、该上下车区、该危险区的长度,须根据该轨道车的运行速率v、乘客流量、安全上下车所需时间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综合考虑,由于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上车通道以及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下车通道密度大且数量多,上下车乘客分散,安全上车或下车只须跨一步,所需时间短,因而该轨道车的运行速率v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是关键因素,乘客只要不乱占通道,上下车便能顺畅、有序且安全。
轨道车上乘客下车的程序是这样的,该乘客见到要下车车站的站名后,就近走到该轨道车上的下车通道,此时该乘客或者还没有进到准备区或者尚在准备区,稍等片刻该乘客进到上下车区,其所在位置的闸板打开,该乘客跨一步转移到上下车电梯上的下车通道,然后从该上下车电梯的前端跨到降速n级电梯,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降速(n-1)级电梯……降速三级电梯、降速二级电梯和降速一级电梯,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减小,当该乘客位于该降速一级电梯上时其与地铁出口地面的相对速度很小,此时便可从该降速一级电梯的前端跨到该地铁出口地面。
位于地铁车站的地铁入口地面要上车的乘客的上车程序是这样的,该乘客从地铁入口地面跨到增速一级电梯后,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增速二级电梯、增速三级电梯……增速(n-1)级电梯、增速n级电梯和上下车电梯,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增加,该乘客位于该上下车电梯上时其与侧旁的轨道车的相对速度为零,该乘客进到该上下车电梯上且尚在准备区时须站到该上下车电梯上的上车通道,很快该乘客进入上下车区,其所在位置的闸板打开,该乘客跨一步转移到该轨道车上的上车通道便上车了。
在地铁车站站台上的上下车电梯前端附近的地面上安装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进气口偏向后方轨道隧道,抽取的空气大部分通过较大口径的输气管经出口隧道到达地铁出口地面上方后从输气管中排出,小部分通过较小口径的输气管吹向该出口隧道内然后从该地铁出口排出,以防止空气从该出口隧道倒灌到该站台;进入该抽风装置的空气一部分来自该站台,一部分来自后方轨道隧道,从地铁入口流入的空气,一部分流向该站台以补充,一部分流向该轨道隧道以补充,由于前方车站也有相同抽气装置,因而本车站前方轨道隧道中的空气不会回流,从而轨道车上方的气流方向和该轨道车的运行方向相同,上下车电梯上方的气流方向和该上下车电梯上底板的运行方向相同,调节该抽气装置的功率,当气温高时使该轨道车或该上下车电梯上方的气流速率稍小于v,让乘客与该气流的相对速度不为零,但又不觉得风速很大,可保障站立稳当,又可散热;当气温低时使该轨道车或该上下车电梯上方的气流速率等于v,让乘客与该气流的相对速度为零,从而不会感到寒风刺骨。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这两条轨道位于横断面积较大的同一轨道隧道内,该轨道隧道的纵向中央用间墙将这两条轨道(包括轨道上方的空间)彼此隔离。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这两条轨道之一位于独立的轨道隧道内。
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有两个优选方案。
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由轨道车上的动力装置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装置共同提供,该上下车电梯的运行速率由质量相对大的该轨道车通过该轨道车上的矩形齿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矩形齿的啮合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轨道车和该上下车电梯的速率始终相等。
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上下车电梯上的动力由轨道车上的动力装置提供,即该上下车电梯上没有动力装置,该上下车电梯的持续运行由质量相对大的该轨道车通过该轨道车上的矩形齿和该上下车电梯上的矩形齿的啮合而带动,从而使该轨道车和该上下车电梯的速率始终相等。
采用这样的方法后,由于地铁线路上全部是轨道车,加之轨道车不停顿,只要上下车区足够长,轨道车的运行速度不但不小于当前运行速度,甚至还可更大。上述几个因素综合作用,输送能力显著提高,在车站再见不到人山人海的焦急和烦躁,只会见到上车和下车的有序人流。
采用这样的方法后,由于轨道车没有加速和减速过程,轨道车的运行只须克服摩擦阻力,因而显著节省能源。
采用这样的方法后,地铁车站的结构比现行结构大为简化,因而显著降低车站造价。
采用这样的方法后,只要上下车区足够长,只要人们的现代文明素养较高,上、下车便是安全的。何况实施本发明后,反作用于人,可使人的现代文明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采用这样的方法后,老、弱、病、残、孕在有人陪同下也可乘车,这种人员为数不多,若无他人陪同还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
继我国高铁速度居世界首位后,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地铁运输能力方面有可能再创先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位于车站的轨道车和上下车电梯的俯视图,但其中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已从上下车电梯的两端脱离。
图2是增速电梯和上下车电梯后端相连接的俯视图。
图3是降速电梯和上下车电梯前端相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有如下结构:地铁轨道隧道内铺设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1和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
(下文所述“左”、“右”、“前”、“后”均以面向前进方向而划分)
多列轨道车1依次首尾活动铰接,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形成环状运转***,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通过同一地点两条轨道上的该环状运转***上的两列该轨道车1分别沿这两条轨道之一反向运行,该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恒定为v,如图1所示,该轨道车1上的动力机房10中的动力装置根据该环状运转***上乘客的数量统一调控,该环状运转***上的乘客越多,该环状运转***上工作的该动力装置越多,反之则减少,从而使该环状运转***不论乘客多少在连续运行中不浪费能源,该轨道车1为敞棚式,其上有防护栅栏,该防护栅栏由栅栏立柱14和栅栏横杆13组成,该栅栏立柱14竖直地固紧连接在该轨道车1左侧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上,该栅栏横杆13横向固紧连接在该栅栏立柱14上,该防护栅栏防止乘客从该轨道车1的左侧堕落地面,该防护栅栏上安装有照明电灯,该轨道车1的底板上固紧连接有坐椅4,前后背靠背相互靠拢的两横排该坐椅4的左侧靠近该防护栅栏,其右侧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为该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该上车通道5b上画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5d,该上车通道5b供上车乘客专用,已在该轨道车1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前后相邻且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横排该坐椅4之间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为该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该下车通道5a沿横向延伸至该轨道车1的右侧,该下车通道5a上画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5c,该轨道车1上即将下车的乘客站立于该下车通道5a等待放行,该动力机房10右侧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上交错划分有该上车通道5b和该下车通道5a,该轨道车1上全部该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同,该轨道车1上全部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同,该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等于该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该轨道车1上有控制乘客上下车的闸门柱7和闸板8,该闸门柱7竖直地固紧连接在靠近该轨道车1右侧的该上车通道5b和相邻的该下车通道5a交界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上,每个该闸门柱7的内腔中安装有两块闸板8,这两块闸板8可分别从该闸门柱7的前后两侧面之一的窗口中伸出或缩进,该闸门柱7下方的该轨道车1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该闸板8开合的闸板开合感应器,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相邻两个该闸门柱7之间的各一块该闸板8相互合拢,防止乘客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从该轨道车1的右侧堕落地面。
位于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由上下车电梯2、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组成。
如图1所示,该上下车电梯2位于车站隧道内的站台上且靠近轨道车(1)的右侧,其为公知公用人行道电梯,其以恒定速率v运动,其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与其左侧的该轨道车1的运动方向相同,其上底板的上表面与其左侧的该轨道车1的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上下车电梯2的底板上沿横向交错划分为上车通道6b和下车通道6a,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的纵向宽度和该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等,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的纵向宽度和该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等,该上车通道6b上标示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6d,该下车通道6a上标示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6c,该轨道车1底板右侧的矩形齿9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上底板左侧的矩形齿12相互啮合,由于在竖直方向该上下车电梯2的两端为圆弧结构,因而其前端的该矩形齿12因转向下方自动与该矩形齿9解除啮合关系,其后端的该矩形齿12因从下转向上自动与该矩形齿9形成啮合关系,使得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总是和其左侧的该上车通道5b衔接,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总是和其左侧的该下车通道5a衔接,该下车通道6a供该轨道车1上乘客转移到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专用通道,已在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位于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须站立在该上车通道6b上等待放行转移至该轨道车1上去,该上下车电梯2的右侧有上下车电梯扶手11,该上下车电梯扶手11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相同。
如图2所示,地铁车站的增速电梯依次由增速一级电梯18、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和增速n级电梯22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公知公用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1、v2、v3……v(n-1)、vn,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下偏转,且v1<v2<v3<……<v(v-1)<vn<v,前一极增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前端相接,该增速n级电梯22的前端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相接,该增速一级电梯18的后端与地铁入口地面相接,前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小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进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增大而变得稀疏相对应,v1与0的差值、前一极增速电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与vn的差值,都在乘客从该地铁入口地面跨到该增速一级电梯18、或从后一级增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增速电梯、或从该增速n级电梯22跨到该上下车电梯2的安全范围内,这些增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增速一级电梯扶手18a、增速二级电梯扶手19a、增速三级电梯扶手20a……增速(n-1)级电梯扶手21a、增速n级电梯扶手22a,各级增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增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增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该增速电梯安装在该地铁入口地面和该上下车电梯2后端之间的倾斜的入口隧道和该车站站台的地面上,该入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该地铁入口地面至该站台逐渐减小,使其内从上至下的进气气流速度逐渐增大且与其内进站乘客的速度的增大相对应,让进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如图3所示,地铁车站的降速电梯依次由降速n级电梯23、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降速一级电梯27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公知公用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n、v′(n-1)……v′3、v′2、v′1,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上偏转,且v>v′n>v′(n-1)>……>v′3>v′2>v′1,前一级降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前端相接,该降速n级电梯23的后端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相接,该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与地铁出口地面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大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出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减小而变得密集相对应,v与v′n的差值、后一级降速电梯与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1与0的差值,都在乘客从该上下车电梯2跨到该降速n级电梯23、或从后一级降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或从该降速一级电梯27跨到该地铁出口地面的安全范围内,这些降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降速n级电梯扶手23a、降速(n-1)级电梯扶手24a……降速三级电梯扶手25a、降速二级电梯扶手26a、降速一级电梯扶手27a,各级降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降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降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该降速电梯安装在该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和该地铁出口地面之间的该车站站台和倾斜的出口隧道的地面上,该出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该站台至该地铁出口地面逐渐增大,使其内从下至上的排气气流的速度逐渐减小且与其内出站乘客的速度的减小相对应,让出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如图1所示,地铁车站站台地面上沿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从后至前依次划分为准备区15、上下车区16、危险区17,分别用醒目字体显示,该上下车电梯2的后部位于该准备区15内且该准备区15的后端向后超出该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在该准备区15后端的后方且与该准备区15后端有一定距离的轨道隧道的顶上悬挂有向着轨道车1后方的醒目的车站站名,该上下车电梯2的中部位于该上下车区16内,位于该上下车区16内的该上下车电梯2的长度占该上下车电梯2全长的大部分,该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向前超出该危险区17的前端,在该准备区15和该上下车区16交界处的左侧且又在该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分开触发器,在该危险区17前端的左侧且又在该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闭合触发器,当该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该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该闸板分开触发器时,受该闸板分开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该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之间原来合拢的两块闸板8分别收缩到各自对应的闸门柱7的内腔中,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该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之间没有阻隔,或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该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之间没有阻隔,此时该轨道车1上的该上车通道5b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该上车通道6b或该轨道车1上的该下车通道5a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该下车通道6a已进到该上下车区16,该轨道车1上要下车的乘客可从该轨道车1上的该下车通道5a转移至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该下车通道6a,或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可从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该上车通道6b转移至该轨道车1上的该上车通道5b,当该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该闸板闭合触发器时,受该闸板闭合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原来收缩在该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的各一块闸板8立即转出并合拢,阻止乘客从该处上车或下车,位于该上下车区16和该危险区17范围内的闸板8虽然都收缩在对应的闸门柱7中,但在该危险区17禁止乘客上车或下车,设置该危险区17的目的是提前警示以确保安全,该准备区15、该上下车区16、该危险区17的长度,须根据该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乘客流量、安全上下车所需时间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综合考虑,由于该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以及该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密度大且数量多,上下车乘客分散,安全上车或下车只须跨一步,所需时间短,因而该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是关键因素,乘客只要不乱占通道,上下车便能顺畅、有序且安全。
举例来说,若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72km/h,即v=20m/s。取上下车区16的长度为200m,则该轨道车1上同一下车通道5a上的乘客共有10秒时间转移去上下车电梯2,该上下车电梯2上同一上车通道6b上的乘客也有10秒时间转移去该轨道车1。所谓转移其实就是跨一步,每位乘客实际转移时间很短,1秒左右,考虑安全就算2秒,那么该下车通道5a或该上车通道6b至少可容5人下车或上车。如果下车通道5a或上车通道6b限定站立4人等待下车或上车,则他们都转移后,该下车通道5a或该上车通道6b尚在上下车区16,再过2秒才会离开。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72km/h已是较大的了,如果减小轨道车1的运行速度,或增加上下车区16的长度,或减少限定下车通道5a或上车通道6b站立等待下车或上车的人数,就更加安全了。上面的计算表明,轨道车1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乘客转移,安全有可靠保障。所谓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无非是不乱占通道,这个要求并不高。
如图1、图3所示,轨道车1上乘客下车的程序是这样的,该乘客见到要下车车站的站名后,就近走到该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此时该乘客或者还没有进到准备区15或者尚在准备区15,稍等片刻该乘客进入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该乘客跨一步转移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然后从该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跨到降速n级电梯23,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和降速一级电梯27,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减小,当该乘客位于该降速一级电梯27上时其与地铁出口地面的相对速度很小,此时便可从该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跨到该地铁出口地面。
如图1、图2所示,位于地铁车站的地铁入口地面要上车的乘客的上车程序是这样的,该乘客从地铁入口地面跨到增速一级电梯18后,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增速n级电梯22和上下车电梯2,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增加,该乘客位于该上下车电梯2上时其与该轨道车1的相对速度为零,该乘客进到该上下车电梯2上且尚在准备区15时须站到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很快该乘客进入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该乘客跨一步转移到该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便上车了。
乘客从轨道车1转移到上下车电梯2,或从上下车电梯2转移到轨道车1,这种转移是否安全呢?
由于轨道车1和上下车电梯2的速度都为v,无论v是大还是小,该轨道车1上的乘客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相对速度等于零,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和该轨道车1的相对速度等于零。只要相对速度等于零,转移就是安全的,有如我们从地球上的一点转移至另一点,因为地球是高速运动的。
乘客从地铁入口地面跨到增速一级电梯18后,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增速n级电梯22和上下车电梯2。或者乘客从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跨到降速n级电梯23,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和降速一级电梯27,再从该降速一级电梯27跨到地铁出口地面。上述两种跨越是否安全呢?
人们在商场从地面跨上运动中的电梯或从运动中的电梯跨到地面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充分说明,电梯与地面虽然存在相对速度差,但是可以安全跨越。那么上述存在相对速度差的跨越也必定安全,只是相对速度差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种安全跨越并不是对惯性定律的否定,而是人可以承受和适应惯性。
如何将相对速度差控制在安全范围呢?举例来说,如果轨道车1和上下车电梯2的运行速度为v=21m/s,相对速度差控制在Δv=1.5m/s,那么增速电梯或降速电梯应有级。由于从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跨到降速n级电梯23的后端,或从增速n级电梯22的前端跨到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占了其中的一次跨越,因此n不等于14,而是13。也就是说,只要增速电梯或降速电梯设置13级,再外加上下车电梯2一级共14级,相邻两级的相对速度差相同,那么相对速度差便控制在安全范围了。
在地铁车站站台上的上下车电梯2前端附近的地面上安装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进气口偏向后方轨道隧道,抽取的空气大部分通过较大口径的输气管经出口隧道到达地铁出口地面上方后从输气管中排出,小部分通过较小口径的输气管吹向该出口隧道内然后从该地铁出口排出,以防止空气从该出口隧道倒灌到该站台;进入该抽风装置的空气一部分来自该站台,一部分来自后方轨道隧道,从地铁入口流入的空气,一部分流向该站台以补充,一部分流向该轨道隧道以补充,由于前方车站也有相同抽气装置,因而本车站前方轨道隧道中的空气不会回流,从而轨道车1上方的气流方向和该轨道车1的运行方向相同,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方向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行方向相同,调节该抽气装置的功率,当气温高时使该轨道车1或该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速率稍小于v,让乘客与该气流的相对速度不为零,但又不觉得风速很大,可保障站立稳当,又可散热;当气温低时使该轨道车1或该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速率等于v,让乘客与该气流的相对速度为零,从而不会感到寒风刺骨。
由于轨道车1和上下车电梯2的运行速度较大,如果不采取对应措施,不但过大的风速使乘客感觉不舒适,还影响转移的安全性。上述措施为此而设置,其原理是,当人和空气的相对速度为零时,人就感觉不到风;当人和空气的相对速度较小时,人感觉到的是微风。
上述措施会不会消耗大量能源呢?由于轨道车1在连续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动空气流动,在此基础上,顺着空气流动方向通过抽气装置调节,消耗的能源不会很多。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这两条轨道位于横断面积较大的同一轨道隧道内,该轨道隧道的纵向中央用间墙将这两条轨道(包括轨道上方的空间)彼此隔离。
上述同一地点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造价较低,可优先选用。
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这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这两条轨道之一位于独立的轨道隧道内。
上述同一地点两条轨道所处隧道的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造价较高,为避开建筑物或不利地质结构可考虑选用。
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有两个优选方案。
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由轨道车1上的动力装置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装置共同提供,该上下车电梯2的运行速率由质量相对大的该轨道车1通过该轨道车1上的矩形齿9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矩形齿12的啮合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轨道车1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速率始终相等。
上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的第一个优选方案,该矩形齿9和该矩形齿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力的作用时间较短,该上下车电梯2不容易损坏。
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由轨道车1上的动力装置提供,即该上下车电梯2上没有动力装置,该上下车电梯2的持续运行由质量相对大的该轨道车1通过该轨道车1上的矩形齿9和该上下车电梯2上的矩形齿12的啮合而带动,从而使该轨道车1和该上下车电梯2的速率始终相等。
上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的第二个优选方案,该矩形齿9和该矩形齿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力的作用时间较长,该上下车电梯2容易损坏。
本发明,由于地铁线路上全部是轨道车1,加之轨道车1不停顿,只要上下车区16足够长,轨道车1的运行速度不但不小于当前的运行速度,甚至还可更大。上述几个因素综合作用,输送能力显著提高,在车站将再见不到人山人海的焦急和烦躁,只会见到上车和下车的有序人流。
本发明,由于轨道车1没有加速和减速过程,也就没有减速时的动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没有加速时的电能再转化为轨道车1的动能,轨道车1的运行只须克服摩擦阻力保持恒速运动,因而显著节省能源。
本发明,地铁车站的结构比现行结构大为简化,因而可显著降低车站造价。
本发明,轨道车1为敞棚式,也可显著降低轨道车1的造价。
实施本发明,可反作用于人,使人的现代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回想自动扶梯刚在中国使用时,当年不是不少人也感到畏惧吗,但很短时间内便适应了。存在决定意识,物质文明可促进精神文明。现代化能够确保安全,科学意识可克服心理恐惧。
本发明,老、弱、病、残、孕在有人陪同下也可乘地铁,这种人员为数不多,若无他人陪同还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
继我国高铁速度居世界首位后,实施本发明,有可能在提高地铁运输能力方面再创先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包括以下结构:地铁轨道隧道内铺设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1)和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其特征在于:
(下文所述“左”、“右”、“前”、“后”均以面向前进方向而划分)
多列所述轨道车(1)依次首尾活动铰接,在运行线路的两端之间形成环状运转***,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通过同一地点两条轨道上的所述环状运转***上的两列所述轨道车(1)分别沿这两条轨道之一反向运行,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恒定为v;所述轨道车(1)上的动力机房(10)中的动力装置根据所述环状运转***上乘客的数量统一调控,所述环状运转***上的乘客越多,所述环状运转***上工作的所述动力装置越多,反之则减少,从而使所述环状运转***不论乘客多少在连续运行中不浪费能源;所述轨道车(1)为敞棚式,其上有防护栅栏,所述防护栅栏由栅栏立柱(14)和栅栏横杆(13)组成,所述栅栏立柱(14)竖直地固紧连接在所述轨道车(1)左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所述栅栏横杆(13)横向固紧连接在所述栅栏立柱(14)上,所述防护栅栏防止乘客从所述轨道车(1)的左侧堕落地面;所述防护栅栏上安装有照明电灯;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固紧连接有坐椅(4),前后背靠背相互靠拢的两横排所述坐椅(4)的左侧靠近所述防护栅栏,其右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为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所述上车通道(5b)上画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5d),所述上车通道(5b)供上车乘客专用,已在所述轨道车(1)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前后相邻且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横排所述坐椅(4)之间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为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所述下车通道(5a)沿横向延伸至所述轨道车(1)的右侧,所述下车通道(5a)上画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5c),所述轨道车(1)上即将下车的乘客站立于所述下车通道(5a)等待放行;所述动力机房(10)右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交错划分有所述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下车通道(5a);所述轨道车(1)上全部所述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同,所述轨道车(1)上全部所述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同,所述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等于所述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所述轨道车(1)上有控制乘客上下车的闸门柱(7)和闸板(8),所述闸门柱(7)竖直地固紧连接在靠近所述轨道车(1)右侧的所述上车通道(5b)和相邻的所述下车通道(5a)交界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上;每个所述闸门柱(7)的内腔中安装有两块闸板(8),这两块闸板(8)可分别从所述闸门柱(7)的前后两侧面之一的窗口中伸出或缩进;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所述轨道车(1)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控制所述闸板(8)开合的闸板开合感应器;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相邻两个所述闸门柱(7)之间的各一块所述闸板(8)相互合拢,防止乘客在相邻两个车站站台之间从所述轨道车(1)的右侧堕落地面;
位于地铁车站的乘客上下车输送***由上下车电梯(2)、增速电梯和降速电梯组成;
所述上下车电梯(2)位于车站隧道内的站台上且靠近轨道车(1)的右侧,其为人行道电梯,其以恒定速率v运动,其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与其左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方向相同,其上底板的上表面与其左侧的所述轨道车(1)的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底板上沿横向交错划分为上车通道(6b)和下车通道(6a),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的纵向宽度和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的纵向宽度相等,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的纵向宽度和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的纵向宽度相等;所述上车通道(6b)上标示有指向左侧的上车通道箭头(6d),所述下车通道(6a)上标示有指向右侧的下车通道箭头(6c);所述轨道车(1)底板右侧的矩形齿(9)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上底板左侧的矩形齿(12)相互啮合,由于在竖直方向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两端为圆弧结构,因而其前端的所述矩形齿(12)因转向下方自动与所述矩形齿(9)解除啮合关系,其后端的所述矩形齿(12)因从下转向上自动与所述矩形齿(9)形成啮合关系,使得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总是和其左侧的所述上车通道(5b)衔接,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总是和其左侧的所述下车通道(5a)衔接;所述下车通道(6a)供所述轨道车(1)上乘客转移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专用通道,已在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不能在此站立但可在此通过;位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须站立在所述上车通道(6b)上等待放行转移至所述轨道车(1)上去;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右侧有上下车电梯扶手(11),所述上下车电梯扶手(11)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行速率和运行方向相同;
地铁车站的增速电梯依次由增速一级电梯(18)、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和增速n级电梯(22)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1、v2、v3……v(n-1)、vn,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下偏转,且v1<v2<v3<……<v(n-1)<vn<v,前一极增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前端相接,所述增速n级电梯(22)的前端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相接,所述增速一级电梯(18)的后端与地铁入口地面相接;前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小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进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增大而变得稀疏相对应;v1与0的差值、前一极增速电梯与相邻后一级增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与vn的差值,都在乘客从所述地铁入口地面跨到所述增速一级电梯(18)、或从后一级增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增速电梯、或从所述增速n级电梯(22)跨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安全范围内;这些增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增速一级电梯扶手(18a)、增速二级电梯扶手(19a)、增速三级电梯扶手(20a)……增速(n-1)级电梯扶手(21a)、增速n级电梯扶手(22a),各级增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增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增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所述增速电梯安装在所述地铁入口地面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后端之间的倾斜的入口隧道和该车站站台的地面上,所述入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所述地铁入口地面至所述站台逐渐减小,使其内从上至下的进气气流速度逐渐增大且与其内进站乘客的速度的增大相对应,让进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地铁车站的降速电梯依次由降速n级电梯(23)、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降速一级电梯(27)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它们为自动人行道电梯或自动扶梯,它们的速率分别恒定为v′n、v′(n-1)……v′3、v′2、v′1,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向上偏转,且v>v′n>v′(n-1)>……>v′3>v′2>v′1,所述降速n级电梯(23)的后端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后端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前端相接,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与地铁出口地面相接;前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大于相邻后一级降速电梯的横向宽度以与出站乘客因速度的渐次减小而变得密集相对应;v与v′n的差值、后一级降速电梯与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的速率差值、v′1与0的差值,都在乘客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跨到所述降速n级电梯(23)、或从后一级降速电梯跨到相邻前一级降速电梯、或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跨到所述地铁出口地面的安全范围内;这些降速电梯的左侧或右侧分别有降速n级电梯扶手(23a)、降速(n-1)级电梯扶手(24a)……降速三级电梯扶手(25a)、降速二级电梯扶手(26a)、降速一级电梯扶手(27a),各级降速电梯扶手的运动方向、速率和对应级的降速电梯的运动方向、速率相同;各级降速电梯均有独立的动力装置;所述降速电梯安装在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和所述地铁出口地面之间的该车站站台和倾斜的出口隧道的地面上,所述出口隧道的横断面积从所述站台至所述地铁出口地面逐渐增大,使其内从下至上的排气气流的速度逐渐减小且与其内出站乘客的速度的减小相对应,让出站乘客感受不到大的风速以确保安全;
地铁车站站台地面上沿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动方向从后至前依次划分为准备区(15)、上下车区(16)、危险区(17),分别用醒目字体显示;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后部位于所述准备区(15)内且所述准备区(15)的后端向后超出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后端,在所述准备区(15)后端的后方且与所述准备区(15)后端有一定距离的轨道隧道的顶上悬挂有向着轨道车(1)后方的醒目的车站站名;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中部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内,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内的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长度占所述上下车电梯(2)全长的大部分;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向前超出所述危险区(17)的前端;在所述准备区(15)和所述上下车区(16)交界处的左侧且又在所述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分开触发器,在所述危险区(17)前端的左侧且又在所述轨道车(1)上闸门柱(7)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的地面上固紧安装有闸板闭合触发器;当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所述闸板分开触发器时,受所述闸板分开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所述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之间原来合拢的两块闸板(8)分别收缩到各自对应的所述闸门柱(7)的内腔中,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上车通道(6b)之间没有阻隔,或这两块闸板(8)对应位置的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上的下车通道(6a)之间没有阻隔,此时彼此衔接的所述上车通道(5b,6b)或所述下车通道(5a,6a)已进到所述上下车区(16),所述轨道车(1)上要下车的乘客可从所述轨道车(1)上的所述下车通道(5a)转移至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所述下车通道(6a),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乘客可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所述上车通道(6b)转移至所述轨道车(1)上的所述上车通道(5b);当所述闸门柱(7)下方的闸板开合感应器随所述轨道车(1)的运动通过所述闸板闭合触发器时,受所述闸板闭合触发器发出的信息的触发,原来收缩在所述闸门柱(7)和与其相邻的后一个闸门柱(7)的各一块闸板(8)立即转出并合拢,阻止乘客从该处上车或下车;位于所述上下车区(16)和所述危险区(17)范围内的所述闸板(8)虽然都收缩在对应的闸门柱(7)中,但在所述危险区(17)禁止乘客上车或下车,设置所述危险区(17)的目的是提前警示以确保安全;所述准备区(15)、所述上下车区(16)、所述危险区(17)的长度,须根据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乘客流量、安全上下车所需时间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综合考虑,由于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以及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密度大且数量多,上下车乘客分散,安全上车或下车只须跨一步,所需时间短,因而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速率v和乘客的现代文明素养是关键因素;所述乘客只要不乱占通道,上下车便能顺畅、有序且安全;
轨道车(1)上乘客下车的程序是这样的,所述乘客见到要下车的车站站名后,就近走到所述轨道车(1)上的下车通道(5a),此时所述乘客或者还没有进到准备区(15)或者尚在准备区(15),稍等片刻所述乘客进入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所述乘客跨一步转移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下车通道(6a),然后从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前端跨到降速n级电梯(23),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降速(n-1)级电梯(24)……降速三级电梯(25)、降速二级电梯(26)和降速一级电梯(27),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减小,当所述乘客位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上时其与地铁出口地面的相对速度很小,此时便可从所述降速一级电梯(27)的前端跨到所述地铁出口地面;
位于地铁车站的地铁入口地面要上车的乘客的上车程序是这样的,所述乘客从地铁入口地面跨到增速一级电梯(18)后,再依次间歇性地跨到增速二级电梯(19)、增速三级电梯(20)……增速(n-1)级电梯(21)、增速n级电梯(22)和上下车电梯(2),其速率逐一跨越式增加,所述乘客位于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时其与侧旁的轨道车(1)的相对速度为零;所述乘客进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且尚在准备区(15)时须站到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上车通道(6b),很快所述乘客进入上下车区(16),其所在位置的闸板(8)打开,所述乘客跨一步转移到所述轨道车(1)上的上车通道(5b)便上车了;
在地铁车站站台上的上下车电梯(2)前端附近的地面上安装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进气口偏向后方轨道隧道,抽取的空气大部分通过较大口径的输气管经出口隧道到达地铁出口地面上方后从输气管中排出,小部分通过较小口径的输气管吹向所述出口隧道内然后从所述地铁出口排出,以防止空气从所述出口隧道倒灌到所述站台;进入所述抽风装置的空气一部分来自所述站台,一部分来自后方所述轨道隧道;从地铁入口流入的空气,一部分流向所述站台以补充,一部分流向所述轨道隧道以补充;由于前方车站也有相同所述抽气装置,因而本车站前方所述轨道隧道中的空气不会回流,从而轨道车(1)上方的气流方向和所述轨道车(1)的运行方向相同,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方向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底板的运行方向相同;调节所述抽气装置的功率,当气温高时使所述轨道车(1)或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速率稍小于v,让乘客与所述气流的相对速度不为零,但又不觉得风速很大,可保障站立稳当,又可散热;当气温低时使所述轨道车(1)或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方的气流速率等于v,让乘客与所述气流的相对速度为零,从而不会感到寒风刺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地铁连续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所述两条轨道位于横断面积较大的同一轨道隧道内,所述轨道隧道的纵向中央用间墙将这两条轨道(包括轨道上方的空间)彼此隔离。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地铁连续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一地点有两条轨道,所述两条轨道之一位于独立的轨道隧道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地铁连续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由轨道车1上的动力装置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装置共同提供;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运行速率由质量相对大的所述轨道车(1)通过所述轨道车(1)上的矩形齿(9)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矩形齿(12)的啮合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轨道车(1)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速率始终相等。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地铁连续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动力由轨道车1上的动力装置提供,即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没有动力装置;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持续运行由质量相对大的所述轨道车(1)通过所述轨道车(1)上的矩形齿(9)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上的矩形齿(12)的啮合而带动,从而使所述轨道车(1)和所述上下车电梯(2)的速率始终相等。
CN201410739952.5A 2014-12-05 2014-12-05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Active CN104442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9952.5A CN104442908B (zh) 2014-12-05 2014-12-05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9952.5A CN104442908B (zh) 2014-12-05 2014-12-05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908A true CN104442908A (zh) 2015-03-25
CN104442908B CN104442908B (zh) 2017-03-29

Family

ID=5288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9952.5A Active CN104442908B (zh) 2014-12-05 2014-12-05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29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664A (zh) * 2015-04-24 2015-08-26 李新亚 乘客地面连续输送***
CN107351843A (zh) * 2017-06-30 2017-11-17 李新亚 旅客列车过站不停的乘客上下车方法
CN10833406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行驶路径生成装置
CN109367566A (zh) * 2018-09-28 2019-02-22 李新亚 轨道车过站不停的乘客上下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0402A1 (fr) * 1992-04-27 1993-10-29 Colsenet Patrice Transport continu.
CN1672995A (zh) * 2004-03-28 2005-09-28 刘顺民 一种连续不停的轨道车运行方法
CN101348116A (zh) * 2008-09-04 2009-01-21 张德生 高速列车中途不停站***
CN103552578A (zh) * 2013-11-20 2014-02-05 中北大学 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0402A1 (fr) * 1992-04-27 1993-10-29 Colsenet Patrice Transport continu.
CN1672995A (zh) * 2004-03-28 2005-09-28 刘顺民 一种连续不停的轨道车运行方法
CN101348116A (zh) * 2008-09-04 2009-01-21 张德生 高速列车中途不停站***
CN103552578A (zh) * 2013-11-20 2014-02-05 中北大学 列车或轨道交通不停站自动运行***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664A (zh) * 2015-04-24 2015-08-26 李新亚 乘客地面连续输送***
CN10833406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行驶路径生成装置
CN107351843A (zh) * 2017-06-30 2017-11-17 李新亚 旅客列车过站不停的乘客上下车方法
CN109367566A (zh) * 2018-09-28 2019-02-22 李新亚 轨道车过站不停的乘客上下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908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2908A (zh) 连续运行地铁轨道车及上下车输送***
WO2021223571A1 (zh) 一种地铁交叉线单向循环快速换乘结构
CN111108055B (zh) 智能多轿厢电梯***
CN105236241B (zh) 一种坡度自适应的斜行特种电梯
CN102002900B (zh) 一种快速公交***
CN208006947U (zh) 一种轻型空轨交通运载***
JP5209599B2 (ja) 自動ケーブルカー設備
US10118800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losing doors of an elevator of a multi-car elevator shaft system
CN101877171A (zh) 大型交通枢纽的出租车上客站立体智能交通***
CN205327061U (zh) 一种真空轨道磁悬浮列车***
JP6568586B2 (ja) ロープウェイ設備
CN109649412A (zh) 一种轻型空轨交通运载***
CN107571890B (zh) 一种智能轨道交通***
CN104859664A (zh) 乘客地面连续输送***
CN108819958A (zh)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的停靠站
CN108162984B (zh) 轨道网的基本运行子段
CN108407820B (zh) 一种列车
WO2010030209A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её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CN205061314U (zh) 一种基于双向环结构的全自动人行通道
RU2752036C1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CN108016451A (zh) 基于动态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的轨道***
CN211032545U (zh) 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
KR101502563B1 (ko) 유압장치를 이용한 prt 차량 수직이송장치
CN111661103A (zh)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DE102019007463A1 (de) Elektrofahrzeug für die kombinierte Nutzung von Straßen und Seilbahn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437 Zhongshan Tor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No. seven fraternity Road No. 113 Lily home, room 1, 1407

Applicant after: Li Xinya

Address before: 5114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Panyu District Xinghewan Da Shi Hui Xin Yuan 13 Building 1 Room 102 ladder

Applicant before: Li Xiny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1

Address after: 224006 No. 137, Renmin Middle Road, DAZONGHU Town,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m)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Shuangxi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7, building 1, Baihe Jiayuan, No. 113, Boai 7th Road,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Xi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