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023A -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023A
CN104423023A CN201410408007.7A CN201410408007A CN104423023A CN 104423023 A CN104423023 A CN 104423023A CN 201410408007 A CN201410408007 A CN 201410408007A CN 104423023 A CN104423023 A CN 10442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zoom
positive
negative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8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023B (zh
Inventor
木村友纪
山崎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提供一种具有广的视角、明亮、整个透镜***紧凑、且可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实现高的光学特性的变焦透镜。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沿彼此不同的各自轨迹移动。第二透镜单元包含一个或多个正透镜。一个或多个正透镜之中的至少一个正透镜由规定的材料制成。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在广角端处通过正透镜的入射高度hw和整个***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w被适当地配置。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并且特别涉及适合在数字静物照相机、视频照相机、监视照相机(securitycamera)、广播照相机和胶片照相机等的图像拾取光学***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期望包含在含有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图像拾取光学***在与支持高分辨率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相当的程度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并进一步能够以各种倍率拍摄图像。
期望用于监视照相机的变焦透镜具有超广的视角和小的F数。并且,薄暮时间和夜间的被照体的成像不仅使用可见光,而且使用近红外光。因此,需要在包含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广的波长范围中减小失焦的程度。并且,整个***的尺寸需要小。
作为满足这种要求的变焦透镜配置,包含布置在最物侧的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的负引导型变焦透镜的配置是已知的。关于负引导型变焦透镜,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34887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175174公开了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的变焦透镜,其中,两个透镜单元均被移动以执行变焦。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具有广的视角、明亮且紧凑以及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的变焦透镜,适当地设计透镜单元的折光力和透镜单元的透镜配置是重要的。例如,为了实现在包含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广的波长范围中具有小的失焦程度、适当地校正的色差以及高的光学特性的变焦透镜,适当地设计作为主倍率单元的第二透镜单元的透镜配置和制成第二透镜单元的透镜材料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沿彼此不同的各自轨迹移动,其中,第二透镜单元包含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正透镜PL:
85.0<νd,
-0.25<θCt-(0.0047×νd+0.546)<-0.10,并且
θCt=(nC-nt)/(nF-nC),
这里,nC、nt和nF分别是透镜材料的C线、t线和F线的折射率,νd是d线的阿贝(Abbe)数,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1.3<hw/fw<3.0
这里,hw是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在广角端处通过正透镜PL的入射高度,fw是整个***在广角端处的焦距。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
图2A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像差图。
图2B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中间变焦位置处的像差图。
图2C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望远端处的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
图4A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像差图。
图4B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中间变焦位置处的像差图。
图4C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望远端处的像差图。
图5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
图6A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像差图。
图6B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中间变焦位置处的像差图。
图6C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望远端处的像差图。
图7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
图8A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像差图。
图8B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中间变焦位置处的像差图。
图8C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望远端处的像差图。
图9是示出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通过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入射高度的示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照相机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沿彼此不同的各自轨迹移动。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短焦距端)处的透镜截面图。图2A、图2B和图2C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长焦距端)处的像差图。实施例1是具有2.30的变焦比和1.24-1.79的孔径比的变焦透镜。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实施例2是具有2.32的变焦比和1.24-1.79的孔径比的变焦透镜。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图6A、图6B和图6C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实施例3是具有2.31的变焦比和1.24-1.90的孔径比的变焦透镜。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处的透镜截面图。图8A、图8B和图8C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中间变焦位置和望远端处的像差图。实施例4是具有2.30的变焦比和1.25-1.82的孔径比的变焦透镜。
图9是示出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通过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入射高度的示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变焦透镜的视频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每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是包含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图像拾取光学***。在透镜截面图中,左边表示物侧(前方),右边表示像侧(后方)。每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可包含在诸如投影仪的光学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左边表示屏幕,右边是要投影的图像。每个透镜截面图示出具有负折光力(光学焦度=焦距的倒数)的第一透镜单元L1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L2。F数确定部件SP(以下,也称为“孔径光阑”)用作确定开放(open)F数的孔径光阑。
光学块G与光学滤光器、面板、晶体低通滤光器和红外截止滤光器中的任一个对应。在用作视频照相机和数字静物照相机中的任一个的成像光学***的情况下,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光电转换元件)的图像拾取平面被布置在像平面IP上。
箭头表示各透镜单元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的移动轨迹。关于第一透镜单元L1的箭头1a表示聚焦处于无限远的情况下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的移动轨迹。箭头1b表示聚焦于近距离处的情况下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的移动轨迹。箭头1c表示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的聚焦期间的移动方向。
在像差图之中的球面像差图和横向色差图中,实线d表示d线(587.56nm),双点划线C表示C线(656.27nm),长短交替的划线F表示F线(486.13nm),虚线Q表示Q线(900nm),点线t表示t线(1013.98nm)。在像散图中,点线M表示d线的子午像平面,实线S表示d线的弧矢像平面。关于畸变,示图用于d线。关于横向色差,示图用于相对于d线的C线、F线、900nm的波长和t线。Fno是F数。ω是半视角(度)。
尽管整个***的尺寸小,但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以广的视角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特别地,该变焦透镜在相对于可见光范围的近红外范围中具有小的失焦程度。本发明的变焦透镜是在最物侧具有拥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的负引导型变焦透镜。负引导型变焦透镜包含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L1,并且改变透镜单元之间的间隔,由此实现焦度的变动。该配置实现更广的角度和整个***的尺寸的减小。
焦度通过移动布置在像侧的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L2来改变,并且通过最物侧的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L1来校正伴随的像平面变动。采用仅仅两个可移动透镜单元实现了可容易地实现简单的镜筒结构并有利于减小整个***的尺寸的配置。
第二透镜单元L2包含一个或多个正透镜。一个或多个正透镜之中的至少一个正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这些条件式是条件式(1)、(2)、(3)和(A)。这里,关于至少一个正透镜,hw是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在广角端处通过的入射高度;νd是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并且nC、nt和nF分别是材料的C线、t线和F线的折射率;fw是整个***在广角端处的焦距。
1.3<hw/fw<3.0...(1)
85.0<νd...(2)
-0.25<θCt-(0.0047×νd+0.546)<-0.10...(3)
θCt=(nC-nt)/(nF-nC)...(A)
θCt在以下被称为部分色散(dispersion)比。下面,描述前述条件式的技术含义。条件式(1)~(3)用于实现尽管整个***的尺寸小但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并且特别是在相对于可见光范围的近红外范围处具有小的失焦程度、且具有广的视角以及明亮的变焦透镜。
为了在广的波长范围中校正轴向色差并减小失焦,采用具有大的阿贝数(即小的色散)的材料作为具有大的入射高度(hw)的正透镜的材料是适当的,该入射高度是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离光轴的高度。如图9所示,在每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中,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的入射高度(hw)在第二透镜单元L2处大。因此,第二透镜单元L2的正透镜的材料的光学性能大大影响轴向色差。材料的阿贝数νd由使用分别对于可见光范围中的d线、F线和C线的折射率nd、nF和nC的下式(B)来限定。
νd=(nd-1)/(nF-nC)...(B)
因此,参照阿贝数νd选择透镜材料有利于可见光范围中的色差的校正。然而,阿贝数νd不限定近红外范围中的特性。因此,仅仅参照阿贝数νd的值选择透镜的材料不能必然地以适当的方式在具有900nm或更长的波长的近红外范围中执行校正。
为了处理该问题,每个实施例除了阿贝数νd以外还关注t线的部分色散比θCt,并选择透镜材料。该配置在可见光范围和近红外范围中减小轴向色差,以由此在广的波长范围处减小失焦。并且,选择这种材料有利于近红外范围中的横向色差的校正。
同时,具有高的阿贝数νd的低色散材料一般具有低的折射率。因此,透镜表面的曲率需要高以获取规定的折光力。该配置增加各种像差。特别地,球面像差趋于增加,并且难以实现大的孔径比。因此,为了校正球面像差,选择性地采用前述材料作为具有大的光束入射高度hw并大大影响轴向色差的正透镜是重要的。
条件式(1)涉及应用前述材料的第二透镜单元L2中所包含的正透镜。前述材料被选择性地采用到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的入射高度hw满足条件式(1)的正透镜中。该配置有利于可见光范围到近红外范围中的轴向色差和球面像差的适当校正。如果前述材料被采用到入射高度hw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的正透镜中,那么第二透镜单元L2导致更大的球面像差。
条件式(1)在于有利于实现广的视角。如果整个***在广角端处的焦距太长以导致条件式(1)下降到低于下限,那么变得难以实现广的视角。相反,如果前述材料被采用到具有导致条件式(1)超过上限的高的入射高度hw的正透镜中,那么为了确保透镜的边缘,透镜厚度需要大。该配置增加总透镜长度,并且变得难以降低整个***的尺寸。并且,该配置增加球面像差,并且变得难以通过其它透镜校正像差。
条件式(2)和(3)限定被采用到满足条件式(1)的第二透镜单元L2中所包含的正透镜中的材料的特性。如果具有下降到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的低的阿贝数(即大的色散)的材料被采用到正透镜中,那么变得难以适当地校正可见光范围中的轴向色差。
部分色散比θCt与阿贝数νd之间的关系下降到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的材料可有利于将近红外范围中的轴向色差抑制为小。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存在少量的实现这种特性的光学材料。相反,如果部分色散比θCt太大从而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那么近红外范围中的波长的折射率的差变得太大,并且变得难以校正轴向色差。
每个实施例的以上配置实现了尽管整个***的尺寸小但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并且特别是在相对于可见光范围的近红外范围处具有小的失焦程度、且具有广的视角以及明亮的变焦透镜。根据期望的配置,条件式(1)~(3)的数值范围被设定如下。
1.4<hw/fw<2.7...(1a)
88<νd...(2a)
-0.22<θCt-(0.0047×νd+0.546)<-0.11...(3a)
根据进一步期望的配置,通过将条件式(1a)~(3a)的数值范围设定如下,由前述条件式代表的有利效果可被发挥到最大。
1.5<hw/fw<2.4...(1b)
90<νd...(2b)
-0.20<θCt-(0.0047×νd+0.546)<-0.12...(3b)
可实现尽管整个***的尺寸小但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并且特别是在相对于可见光范围的近红外范围处具有小的失焦程度、且具有广的视角以及明亮的变焦透镜。
在每个实施例中,根据期望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假定包含在第二透镜单元L2中的正透镜之中的满足前述条件式(1)、(1a)或(1b)的所有正透镜的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的平均值为νdave、第二透镜单元L2具有焦距f2,并且整个***在望远端处具有焦距ft。第一透镜单元L1包含含有彼此接合(cement)的正透镜G14和负透镜G13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正透镜G14的材料的阿贝数被限定为νdp。负透镜G13的材料的阿贝数被限定为νdn。
配置第二透镜单元L2的透镜之中的最像侧的透镜是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彼此接合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接合透镜G2c。接合透镜G2c具有焦距f2c。第一透镜单元L1具有焦距f1。第二透镜单元L2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正透镜G21具有焦距f21。正透镜G22具有焦距f22。***在广角端处具有总透镜长度TLw。这里,通过将空气等效(equivalent)的后焦距相加到从物侧的第一透镜表面到最后透镜表面的长度来获取总透镜长度。
第一透镜单元L1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G11、双凹形负透镜G12;和包含彼此接合的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负透镜G11和负透镜G12的组合***G1a具有组合焦距f1a。接合透镜G1b具有焦距f1b。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期望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式中的至少一个。
74.0<νdave...(4)
1.2<f2/ft<2.0...(5)
0.016<1/νdp-1/νdn<0.060...(6)
1.2<f2c/f2<4.0...(7)
0.9<|f1|/ft<1.8...(8)
2.5<f2/fw<4.0...(9)
0.8<f21/f22<1.5...(10)
5.1<TLw/f2<7.0...(11)
0.10<-f1a/f1b<0.22...(12)
下面,描述前述条件式的技术含义。
条件式(4)限定轴上光线在具有大的入射高度(大大离开光轴)的位置处通过第二透镜单元L2的所有正透镜的材料。如果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小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即色散大),那么正透镜导致可见光范围中的大的轴向色差。因此,变得难以通过第二透镜单元L2以外的透镜校正像差。
条件式(5)限定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焦距太小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即折光力太高),那么该配置对整个透镜***的尺寸的减小是有利的。然而,第二透镜单元L2导致大的轴向色差和大的球面像差。因此,变得难以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维持高的光学特性。相反,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低从而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那么变焦期间的移动量变大。因此,变得难以减小整个透镜***的尺寸。
条件式(6)限定配置包含在第一透镜单元L1中的接合透镜G1b的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的材料。接合透镜G1b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包含在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L1中,在广角侧校正横向色差,并且在望远端校正轴向色差。
如果负透镜G13与正透镜G14之间的材料的阿贝数的差太小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6)的下限,那么由于接合透镜G1b的消色效果变小并且上述的色差增加,因此该配置是不利的。如果阿贝数的差太大从而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那么上述色差的校正效果变得过剩。因此,变得难以在整个变焦透镜上实现高的光学特性。
条件式(7)限定第二透镜单元L2的最像侧的接合透镜G2c的折光力。接合透镜G2c具有轴外光束通过的大的入射高度。因此,该透镜具有对于轴外光线校正诸如横向色差、像场弯曲和像散的各种像差的作用。
如果接合透镜G2c的折光力相对于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高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那么通过第二透镜单元L2,对于前述轴外光线的诸如横向色差的各种像差变得太大。因此,变得难以通过其它透镜校正像差。相反,如果接合透镜G2c的折光力太低从而超过条件式(7)的上限,那么第二透镜单元L2的物侧的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的折光力需要增加。作为结果,可见光范围和红外范围中的轴向色差增加。
条件式(8)限定第一透镜单元L1的折光力。如果第一透镜单元L1的负折光力的绝对值太高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8)的下限,那么诸如横向色差、像场弯曲和像散的各种像差在广角侧增加。相反,如果第一透镜单元L1的负折光力的绝对值太小从而超过条件式(8)的上限,那么用于校正由于变焦导致的像平面的变动的第一透镜单元L1的移动量增加,总透镜长度变长,并且前透镜的有效直径增加。
条件式(9)限定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高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9)的下限,那么该配置对于整个透镜***的尺寸的减小是有利的。然而,第二透镜单元L2大大导致轴向色差和球面像差。因此,变得难以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维持高的光学特性。相反,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低从而超过条件式(9)的上限,那么变焦期间的移动量增加。因此,变得难以减小整个透镜***的尺寸。
条件式(10)限定第二透镜单元L2的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的折光力的分担比(sharing ratio),透镜G21和G22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布置。如图9所示,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均具有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通过的高的入射高度。因此,该配置大大影响球面像差和轴向色差。因此,为了实现大的孔径比和从可见光范围到近红外范围的广范围中的轴向色差的适当校正,使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分担正折光力是重要的。
如果正透镜G21的折光力与正透镜G22的折光力相比太高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10)的下限,那么正透镜G21大大导致球面像差和轴向色差。因此,变得难以通过其它透镜校正这样的各种像差。相反,如果正透镜G22的折光力与正透镜G21的折光力相比太高从而超过条件式(10)的上限,那么正透镜G22大大导致球面像差和轴向色差。因此,变得难以通过其它透镜校正这些像差。
条件式(11)涉及广角端处总透镜长度的尺寸的减小。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低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11)的下限,那么由于变焦导致的第二透镜单元L2的移动量变得太长,并且总透镜长度变长。相反,如果第二透镜单元L2的折光力太高从而超过条件式(11)的上限,那么第二透镜单元L2大大导致轴向色差和球面像差。因此,变得难以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维持高的光学特性。如果条件式(11)的上限被超过,那么总透镜长度TLw在广角端处变得太大,由此增加整个***的尺寸。
条件式(12)限定第一透镜单元L1的物侧的包含负透镜G11和负透镜G12的组合***G1a的折光力,和包含彼此接合的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并被设置为比***G1a更接近图像、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的折光力。
如果组合***G1a的负折光力的绝对值太大从而下降到低于条件式(12)的下限,那么组合***G1a导致广角端处的正横向色差系数太大。因此,变得难以通过接合透镜G1b校正系数。相反,如果接合透镜G1b的正折光力太高从而超过条件式(12)的上限(如果折光力的绝对值太大),那么整个第一透镜单元L1的负折光力变得太弱。
作为结果,用于校正由于变焦导致的像平面的变动的第一透镜单元L1的移动量增加,总透镜长度增加,并且前透镜的有效直径变大。根据进一步期望的配置,条件式(4)~(12)的数值范围被设定如下。
74.5<νdave...(4a)
1.25<f2/ft<1.8...(5a)
0.024<1/νdp-1/νdn<0.050...(6a)
1.4<f2c/f2<3.0...(7a)
1.0<|f1|/ft<1.6...(8a)
2.75<f2/fw<3.9...(9a)
0.9<f21/f22<1.4...(10a)
5.2<TLw/f2<6.5...(11a)
0.12<-f1a/f1b<0.21...(12a)
根据更期望的配置,条件式(5a)~(12a)的数值范围被设定如下,由此确保发挥由条件式代表的有利效果。
1.3<f2/ft<1.7...(5b)
0.030<1/νdp-1/νdn<0.042...(6b)
1.6<f2c/f2<2.5...(7b)
1.1<|f1|/ft<1.5...(8b)
3.00<f2/fw<3.85...(9b)
0.95<f21/f22<1.35...(10b)
5.3<TLw/f2<6.0...(11b)
0.14<-f1a/f1b<0.20...(12b)
如上所述,每个实施例可实现尽管整个***的尺寸小但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且具有广的视角以及明亮的变焦透镜。例如,可以实现约100°的总视角、且广角端处约1.2的F数、以及可支持具有符合全HD或更多的像素数的图像拾取元件的变焦透镜。每个实施例中的期望的配置如下。即,第二透镜单元L2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正透镜G21、正透镜G22、负透镜组件(component)G23、包含彼此接合的正透镜G24和负透镜G25的接合透镜G2c。
这里,透镜组件被限定为单个透镜或包含彼此接合的多个透镜的接合透镜。第二透镜单元L2的前述配置有利于抑制轴向色差和由于变焦导致的像场弯曲和像散,并且有利于实现大的孔径比,同时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维持高的光学特性。
第一透镜单元L1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G11;双凹形负透镜G12;包含彼此接合的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负折光力由三个负透镜分担,由此有利于实现广的视角。并且,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的采用减小广角端附近的横向色差和望远端附近的轴向色差,由此有利于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实现具有减小的颜色模糊的高光学特性。
孔径光阑SP被布置在第一透镜单元L1后方,并且在变焦期间不可移动。孔径光阑SP在变焦期间的不可动性消除了新设置用于变焦移动的致动器的需要,并有利于整个***的尺寸的减小。
以下描述每个实施例的透镜的配置。在每个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单元L1包含: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G11;双凹形负透镜G12;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G13;和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或双凸形的正透镜G14。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具有接合配置。两个透镜的材料之间的阿贝数的适当的差被配置,由此有效地校正色差。负透镜G11采用折射率超过2.0的材料,这有利于整个***的尺寸的减小。
第二透镜单元L2包含: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正透镜G21;在像侧与在物侧相比具有更高的折光力的双凸形正透镜G22;和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负透镜组件G23。该单元还包含含有彼此接合的双凸形正透镜G24和双凹形负透镜G25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2c。
在每个实施例中,低色散材料被采用到正透镜G22和具有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的高的入射高度(hw)的正透镜G21中,由此减小可见光范围中的轴向色差。并且,在每个实施例中,正透镜G22采用满足前述条件式(2)和(3)的材料,并且在从可见光范围到近红外光范围的广范围上减小轴向色差。
更具体地,在实施例1中,采用由Ohara,Inc.制造的具有商品名S-FPL52的材料(nd=1.45600、νd=90.3、θCt=0.842)。在实施例2中,采用萤石(nd=1.43387、νd=95.1、θCt=0.809)。在实施例3和4中,采用由Ohara,Inc.制造的具有商品名S-FPL53的材料(nd=1.43875、νd=94.9、θCt=0.838)。
包含在第二透镜单元L2中的负透镜组件G23在实施例1、2和4中为单个负透镜,而在实施例3中为透镜彼此接合的接合透镜,该接合透镜包含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和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正透镜。单个透镜的配置有利于实现第二透镜单元L2的厚度的减小,这对于减小总透镜长度的尺寸是有利的。接合透镜的配置有利于校正轴向色差和横向色差,并且继而有利于实现大的孔径和高的图像质量。
在每个实施例中,正透镜G21的两个表面均具有非球面形状,这适当地校正诸如球面像差的各种像差。在实施例1、2和4中,正接合透镜G2c的物侧的表面具有非球面形状,这有利于校正像场弯曲和像散。
在实施例1~4中,第二透镜单元具有非球面形状。可替代地,其它透镜单元可适当地具有非球表面的配置。例如,将非球表面采用到最物侧的负透镜G11透镜中有利于校正诸如畸变和像散的轴外像差,原因是光束在该位置处扩展(spread)。
下面,参照图10描述包含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作为成像光学***的监视照相机(图像拾取设备)的实施例。图10示出监视照相机本体30和包含实施例1~4中所描述的变焦透镜中的任一个的成像光学***31。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图像拾取元件32(光电转换元件)被嵌在照相机本体中并接收通过成像光学***31形成的被照体图像的光。存储器33存储与通过固态图像拾取元件32光电转换的被照体图像对应的信息。网络电缆34用于传送通过元件32光电转换的被照体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每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具有广的角度的同时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的光学特性的小尺寸变焦透镜以及包含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这些实施例是具有约100°的最大视角2ω的覆盖、且广角端处约1.2的Fno、以及可支持全HD或更高像素的图像拾取元件的小尺寸变焦透镜以及包含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在每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透镜的形状和数量不限于在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要进行适当的变化。
-采用孔径光阑SP在变焦期间移动的配置。
-非球面透镜的材料不限于玻璃;可替代地,采用在球面透镜表面上具有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非球面形状(安装非球面组件)的混合型非球面透镜或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非球面透镜。
-透镜中的一些和透镜单元的一部分被移动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成分(component),由此校正由于诸如非故意的手移动的振动导致的图像模糊。
-在采用到包含固态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情况下,通过电图像处理由校正单元校正畸变和色差。
以上已描述了本发明的期望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和光学规格(视角和Fno)。相反,可在其要旨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下面,描述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1~4对应的数值例1~4。在每个数值例中,i表示从物侧算起的光学表面的次序。ri表示第i个光学表面(第i表面)的曲率半径。di表示第i表面与第(i+1)表面之间的间隔。ndi和νdi分别表示第i个光学部件的材料对于d线的折射率和阿贝数。θCt表示由式(A)限定的值。hw表示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在广角端处通过第二透镜单元L2的入射高度。
后焦距(BF)是通过空气转换从透镜最后表面到近轴像平面的长度所获取的值。总透镜长度是通过将后焦距(BF)相加到从透镜最前表面到透镜最后表面的长度所获取的值。长度的单位为毫米。k为离心率。A4、A6、A8、A10和A12为非球面系数。x为参照表面顶点离光轴的高度为h的位置处沿光轴方向的位移。
这里,非球面形状表示如下。
x=(h2/R)/[1+{1-(1+k)(h/R)2}1/2]+A4h4+A6h6+A8h8+A10h10+A12h12,这里,R为近轴曲率半径,ω(半视角)为涉及考虑畸变量的可成像视角的数值。表1示出每个数值例中的与前述条件式的对应。
[数值例1]
单位mm
表面数据
非球面数据
第9表面
K=6.86073e-001 A4=-3.04750e-004 A6=-1.59282e-006
A8=2.20598e-007 A10=-1.37235e-008
第10表面
K=-1.14143e+002 A4=2.71603e-004 A6=9.84372e-006
A8=7.07373e-008 A10=-6.77491e-009
第15表面
K=1.61114e+000 A4=-3.13703e-004 A6=5.60899e-007
A8=-5.19513e-007 A10=2.40838e-008
各条数据
变焦比 2.30
[数值例2]
单位mm
表面数据
非球面数据
第9表面
K=8.26660e-001 A4=-3.71954e-004 A6=-5.91269e-006
A8=2.16802e-007 A10=-1.31069e-008
第10表面
K=-6.70555e+001 A4=1.07505e-004 A6=4.77452e-006
A8=-2.35776e-008 A10=-2.80096e-009
第15表面
K=0.00000e+000 A4=-4.49192e-004 A6=-1.19662e-005
A8=5.93493e-009 A10=-1.15904e-008
各条数据
变焦比 2.32
[数值例3]
单位mm
表面数据
非球面数据
第9表面
K=9.98229e-001 A4=-2.24918e-004 A6=1.13961e-006
A8=1.08949e-007 A10=-8.62967e-009 A12=1.56632e-023
第10表面
K=-7.72107e+001 A4=2.36680e-004 A6=1.04466e-005
A 8=4.78774e-008 A10=-6.14514e-009
各条数据
变焦比 2.31
[数值例4]
单位mm
表面数据
非球面数据
第9表面
K=8.26660e-001 A4=-2.67156e-004 A6=-2.86003e-006
A8=1.26883e-007 A10=-5.69068e-009
第10表面
K=-6.70555e+001 A4=1.33759e-004 A6=5.71826e-006
A8=2.57656e-008 A10=-3.10014e-009
第15表面
K=0.00000e+000 A4=-7.49330e-005 A6=2.86890e-008
A8=-2.73099e-007 A10=1.14677e-008
各条数据
变焦比 2.30
[表1]
条件式 数值例1 数值例2 数值例3 数值例4
(1) G21:1.64 G22:1.64 G21:1.85 G22:1.81 G21:1.92 G22:1.91 G21:2.03 G22:1.98
(2) 90.3 95.1 94.9 94.9
(3) -0.128 -0.184 -0.155 -0.155
(4) 74.9 83.4 83.4 83.4
(5) 1.35 1.49 1.52 1.65
(6) 0.0371 0.0322 0.0391 0.0355
(7) 1.70 1.96 1.75 1.68
(8) 1.41 1.44 1.16 1.27
(9) 3.10 3.47 3.50 3.80
(10) 1.30 1.20 1.18 1.01
(11) 5.63 5.60 5.37 5.34
(12) 0.158 0.186 0.152 0.186
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括: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在变焦期间沿彼此不同的各自轨迹移动,
其中,第二透镜单元包含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正透镜PL:
85.0<νd,
-0.25<θCt-(0.0047×νd+0.546)<-0.10,并且
θCt=(nC-nt)/(nF-nC),
这里,nC、nt和nF分别是透镜材料的C线、t线和F线的折射率,νd是d线的阿贝数,并且
满足以下条件式:
1.3<hw/fw<3.0
这里,hw是轴上光束的边缘光线在广角端处通过正透镜PL的入射高度,fw是整个***在广角端处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74.0<νdave
这里,νdave是满足条件式1.3<hw/fw<3.0的、包含在第二透镜单元中的正透镜的材料的d线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1.2<f2/ft<2.0
这里,f2是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ft是整个***在望远端处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第一透镜单元包含含有彼此接合的正透镜和负透镜、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6<1/νdp-1/νdn<0.060
这里,νdp是包含在接合透镜G1b中的正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νdn是包含在接合透镜G1b中的负透镜的材料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还包括包含彼此接合的、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布置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接合透镜G2c,接合透镜G2c被设置在第二透镜单元的最像侧。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1.2<f2c/f2<4.0
这里,f2是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f2c是接合透镜G2c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0.9<|f1|/ft<1.8
这里,ft是整个***在望远端处的焦距,f1是第一透镜单元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2.5<f2/fw<4.0
这里,f2是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第二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含正透镜G21和正透镜G22,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0.8<f21/f22<1.5
这里,f21是正透镜G21的焦距,f22是正透镜G22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假定单个透镜或包含彼此接合的多个透镜的接合透镜被作为透镜组件采用,则第二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括: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组件;和包含彼此接合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接合透镜G2c。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5.1<TLw/f2<7.0
这里,f2是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TLw是广角端处的总透镜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其中,
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顺次包括:在物侧具有凸表面的弯月形负透镜G11;双凹形负透镜G12;和包含彼此接合的负透镜G13和正透镜G14、且总体上具有正折光力的接合透镜G1b,并且
满足以下条件式:
0.10<-f1a/f1b<0.22
这里,f1a是负透镜G11和负透镜G12的组合焦距,f1b是接合透镜G1b的焦距。
13.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元件,该图像拾取元件接收通过变焦透镜形成的图像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通过图像处理校正变焦透镜的像差的校正单元。
CN201410408007.7A 2013-08-22 2014-08-19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Active CN104423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2023A JP6129023B2 (ja) 2013-08-22 2013-08-22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3-172023 2013-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023A true CN104423023A (zh) 2015-03-18
CN104423023B CN104423023B (zh) 2017-08-11

Family

ID=52480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8007.7A Active CN104423023B (zh) 2013-08-22 2014-08-19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75296B2 (zh)
JP (1) JP6129023B2 (zh)
CN (1) CN1044230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11A (zh) * 2016-01-07 2016-04-13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大像面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CN11175196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
US20210063711A1 (en) * 2019-09-04 2021-03-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13960747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2319B1 (ko) * 2014-05-26 2020-03-23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줌렌즈계
JP6602027B2 (ja) 2015-03-13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635256B2 (ja) 2015-11-04 2020-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721859B2 (ja) * 2016-02-29 2020-07-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及び光学機器
JP6783549B2 (ja) * 2016-05-19 2020-1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10197778B2 (en) 2016-10-11 2019-0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80069466A (ko) * 2016-12-15 2018-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JP2018180363A (ja) * 2017-04-17 2018-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9070706A (ja) 2017-10-06 2019-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11061203B2 (en) 2018-01-09 2021-07-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including the zoom lens
JP7208033B2 (ja) * 2019-01-28 2023-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7506498B2 (ja) * 2020-03-17 2024-06-26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2083561A (zh) * 2020-10-15 2020-12-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JP2022086138A (ja) * 2020-11-30 2022-06-0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22086139A (ja) * 2020-11-30 2022-06-0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5411A (ja) * 2000-02-03 2001-08-10 Kyocera Corp Dlp用投影ズームレンズ
JP2002196235A (ja) * 2000-12-27 2002-07-12 Pentax Precision Co Ltd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
JP2002207166A (ja) * 2001-01-11 2002-07-26 Pentax Precision Co Ltd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
JP2002543468A (ja) * 1999-05-04 2002-12-17 ユーエス プレシジョン レ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画素化パネルと組み合わせて利用する、横色収差の少ない投射レンズ
CN2604696Y (zh) * 2003-02-18 2004-02-25 矽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透镜组合
JP2005115309A (ja) * 2003-09-18 2005-04-28 Nagano Kogaku Kenkyusho:Kk 撮像レンズ
CN1755412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富士能株式会社 变焦距光学***
JP2007212847A (ja) * 2006-02-10 2007-08-23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20100091381A1 (en) * 2008-10-10 2010-04-15 Masahiro Katakur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ame
US20100182702A1 (en) * 2008-12-11 2010-07-22 Nikon Corporation Immersion microscope objective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7623B2 (ja) 2003-10-08 2010-1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5148435A (ja) * 2003-11-17 2005-06-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5308905A (ja) * 2004-04-19 2005-11-04 Pentax Corp 変倍光学系
JP4632724B2 (ja) * 2004-09-07 2011-0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4103143B2 (ja) * 2004-10-14 2008-06-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JP2007212743A (ja) * 2006-02-09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5087945B2 (ja) * 2007-02-16 2012-12-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と、これを有する光学装置
JP5417218B2 (ja) 2010-02-25 2014-02-1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324250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New Shicoh Technology Co Ltd 2群ズームレンズ、ズームレンズ駆動装置、ズームカメラ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543468A (ja) * 1999-05-04 2002-12-17 ユーエス プレシジョン レ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画素化パネルと組み合わせて利用する、横色収差の少ない投射レンズ
JP2001215411A (ja) * 2000-02-03 2001-08-10 Kyocera Corp Dlp用投影ズームレンズ
JP2002196235A (ja) * 2000-12-27 2002-07-12 Pentax Precision Co Ltd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
JP2002207166A (ja) * 2001-01-11 2002-07-26 Pentax Precision Co Ltd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
CN2604696Y (zh) * 2003-02-18 2004-02-25 矽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透镜组合
JP2005115309A (ja) * 2003-09-18 2005-04-28 Nagano Kogaku Kenkyusho:Kk 撮像レンズ
CN1755412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富士能株式会社 变焦距光学***
US20060077565A1 (en) * 2004-09-27 2006-04-13 Fujinon Corporation Zoom optical system
JP2007212847A (ja) * 2006-02-10 2007-08-23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20100091381A1 (en) * 2008-10-10 2010-04-15 Masahiro Katakur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ame
US20100182702A1 (en) * 2008-12-11 2010-07-22 Nikon Corporation Immersion microscope objective len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11A (zh) * 2016-01-07 2016-04-13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大像面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CN105487211B (zh) * 2016-01-07 2017-09-19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大像面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CN11175196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
CN111751965B (zh) * 2019-03-29 2022-07-26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
US11480776B2 (en) 2019-03-29 2022-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210063711A1 (en) * 2019-09-04 2021-03-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12444958A (zh) * 2019-09-04 2021-03-05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镜头设备和摄像设备
US11681129B2 (en) 2019-09-04 2023-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13960747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US11714260B2 (en) 2020-07-20 2023-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13960747B (zh) * 2020-07-20 2023-10-27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023B (zh) 2017-08-11
JP2015040982A (ja) 2015-03-02
US20150054988A1 (en) 2015-02-26
US9575296B2 (en) 2017-02-21
JP6129023B2 (ja)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023B (zh)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0397135C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1097289B (zh) 用于改变焦距的变焦透镜***、成像装置和方法
JP5041924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102298201B (zh)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3576289A (zh) 成像光学***、使用它的投射型图像显示和图像拾取设备
CN101246253B (zh) 变焦透镜***和利用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设备
CN104238086A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5556368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4101991A (zh) 变焦透镜和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3454755B (zh) 变焦透镜及配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US8045274B2 (en)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454754B (zh) 变焦透镜和配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4101992A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9212731A (zh) 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1713863A (zh) 变焦镜头、光学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6468826B (zh) 变焦透镜以及包含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5974567A (zh) 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4181683A (zh) 变焦透镜以及包括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JP2016224362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5652424A (zh) 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2540433B (zh) 变焦透镜和装备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WO2017158899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385149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8604003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