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0373A -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0373A
CN104420373A CN201310403488.8A CN201310403488A CN104420373A CN 104420373 A CN104420373 A CN 104420373A CN 201310403488 A CN201310403488 A CN 201310403488A CN 104420373 A CN104420373 A CN 104420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agent
parts
polyquaternium
colo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3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ANGK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ANGK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ANGK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PLANT filed Critical WUXI DANGK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PLANT
Priority to CN2013104034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0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0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0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本发明的聚季铵盐固色剂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5~10份丙烯酰胺、0.7~0.9份过硫酸盐、0.25~0.30份亚硫酸氢盐、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选用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该单体为水溶性无毒,可通过基于自由基机理的溶液聚合使制得的固色剂环保安全,固色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助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色剂是一种提高染料在织物上颜色耐湿处理牢度所用的助剂,它通过在织物上可与染料形成不溶性有色物而提高了颜色的洗涤、汗渍牢度。此外,还可提高其日晒牢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染整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国际纺织贸易的扩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要求纺织品舒适、清洁、安全。
自20世纪70年代,德国率先推出“蓝色天使”计划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美国等国)相继通过并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对纺织品的各种指标进行限制。绿色纺织品要求在印染加工中禁止使用致癌、致畸和生物降解性差和某些芳香胺中间体生产的染化料,同时也要求所使用的助剂不含重金属离子和不产生游离甲醛。绿色助剂例如无醛固色剂KS在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时代横空出世。现有固色剂大多采用环氧氯丙烷、双氰胺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而环氧氯丙烷有剧毒,对人体危害很大,其在合成过程对生产要求极为严格。此外,这些固色剂的固色力不理想,这些制约着无醛固色剂的工业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该固色剂采用水溶性无毒的单体,通过溶液聚合使制得的固色剂环保安全,固色力强。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5~10份丙烯酰胺、0.7~0.9份过硫酸盐、0.25~0.30份亚硫酸氢盐、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
其中,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100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2份甲基丙烯酰胺、8份丙烯酰胺、0.81份过硫酸盐、0.27份亚硫酸氢盐、0.15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
其中,所述聚季铵盐固色剂是一种分子量为70~100万的共聚物。
其中,所述过硫酸盐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亚硫酸氢盐选自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和亚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盐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或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以上聚季铵盐固色剂的技术方案中,复合选用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为单体,三种单体均含有不饱和基团丙烯基,可发生的自由基聚合,既能得到共聚物,又能得到均聚物。本发明通过控制三单体的配比以共聚物的产物为主。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由于含有高密度的电荷,共聚时可使共聚物中引入阳离子而产生固色作用。选用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两种丙烯酰胺单体,相比于单独使用,前者能很好兼顾共聚物的硬度和韧性。值得说明的是,三单体的共聚物中主要以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为主,少量枝接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的产物,其中嵌段共聚物为本发明目标的共聚物产物。
选用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为氧化/还原体系的引发剂。亚硫酸氢盐作为还原剂能减缓过硫酸盐释放出自由基,从而使链式反应更平稳。选择合适的引发剂用量。当引发剂用量较低时,反应体系中自由基数目较少,链增长速率较低,导致反应转化率较低和共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高;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引发自由基数目增多,链增长几率和速率都增大,共聚物分子质量也明显增大;但引发剂用量太多时,反应体系中自由基数目过多,反应速度加快,自由基之间的碰撞和链中止也加快,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且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聚合物性能下降。
选为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作为为稳定剂,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含有的氮原子具有一对孤对电子,是一种配位能力较强的路易斯碱。它能与织物中的铁等杂质金属离子配位提高固色作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溶性无毒的单体,通过溶液聚合使制得的固色剂环保安全,固色力强。
一种制备上述聚季铵盐固色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将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和5~10份丙烯酰胺溶解于水配成单体溶液;将0.7~0.9份过硫酸盐和0.25~0.30份亚硫酸氢盐溶解于水配成引发剂溶液;
(2)向溶解有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溶液中在不断地搅拌条件下加入部分所述单体溶液和部分所述引发剂溶液,升温使该溶液中聚合反应开始;
(3)在不断地搅拌条件下将剩余所述单体溶液和剩余所述引发剂溶液滴加至步骤(2)中发生聚合反应的溶液中,待滴加完毕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2~70℃。
其中,所述步骤(2)中加入5~30%单体溶液和5~10%引发剂溶液。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开始30~60min后滴加剩余所述单体溶液和剩余所述引发剂溶液,所述滴加的时间为1~2.5h;所述滴加完毕后2~4h后终止聚合反应。
其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50rpm。
以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单体的加料方式为连续分阶段的方式,由于该加料方式可较好地使反应中的单体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可显著提高单体的转化率。
聚合反应温度为62~70℃。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转化率不断提高,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先上升而后降低。这是因为聚合反应温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引发剂的分解速度,在低温时,随温度升高,引发剂分解速度逐渐加快,产生了更多初级自由基,促进链增长反应进行。单体分子链上C-H键比较活泼,氢原子很容易被自由基取代发生链转移。但温度太高,链终止及链转移反应加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聚合物特性载度下降,但温度升高,聚合反应仍在进行,单体转化率也就不断提高。
选择反应的时间为3.5~7.5h。这里的反应时间即指单体滴加的时间、单体滴加之前后两次恒温的时间总和。反应的初始阶段,活性自由基较多,聚合反应速度较决,反应转化率也有明显的增长;当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活性自由基越来越少,链增长速率也越来越小,聚合反应趋于平稳,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不大。
本发明的聚季铵盐固色剂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5~10份丙烯酰胺、0.7~0.9份过硫酸盐、0.25~0.30份亚硫酸氢盐、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选用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该单体为水溶性无毒,可通过基于自由基机理的溶液聚合使制得的固色剂环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聚季铵盐固色剂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分别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以下实施例所述的原料配比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聚季铵盐固色剂:
(1)将计量的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配成单体溶液。将计量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加入烧杯中溶解于10ml水配成引发剂溶液。将计量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倒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充分溶解。
(2)将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溶液和5~30%单体溶液和5~10%引发剂溶液溶液倒入装有适量水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在四口***瓶口上安装温度计、电动搅拌机、球形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并将剩余的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入恒压漏斗,开动电动搅拌机,控制搅拌转速为150~250rpm,逐渐升温至62~70℃后开始聚合反应。
(3)聚合反应开始30~60min后,打开恒压滴液漏斗阀门开始滴加剩余的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混合液,控制滴速均匀并在1~2.5h滴加完毕,然后恒温反应2~4h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制得的无色透明的粘性液体即为聚季铵盐固色剂。
实施例1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62℃;聚合反应开始3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1h,滴加完毕后4h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实施例2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70℃;聚合反应开始6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2.5h,滴加完毕后2h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实施例3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66℃;聚合反应开始45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105min,滴加完毕后180min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实施例4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64℃;聚合反应开始4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90min,滴加完毕后200min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实施例5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68℃;聚合反应开始5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130min,滴加完毕后150min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实施例6
各原料配比如下:
聚合反应温度为65℃;聚合反应开始4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90min,滴加完毕后200min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采用美国亿玛科技公司生产的EX1600份型份PC对实施例1~6的固色剂分子量进行测量。
参照以下方法对实施例1~6的单体转化率进行测量:
称取0.3份固色剂,置于烘箱中在110℃烘干至恒重,则:
单体转化率=(烘干后固色剂质量×各原料组分总质量)/(烘干前固色剂质量×非挥发性原料组分质量);在这里,非挥发性原料组分指除水以外的其它原料组分。
参照以下方法对实施例1~6的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进行测量:
参照份B/T3920-1997标准,测试染色织物固色后的干、湿摩擦牢度,再按份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织物的染色牢度进行目测评级。
参照以下方法对实施例1~6的防沾色牢度进行测量:
取经固色后的棉织物一块,将其与同质量的标准白色棉布缝合皂洗(皂片10g/L,碳酸钠2g/L,浴比1:30),取出水洗烘干,按份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和份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织物的染色牢度进行目测并评级。
将实施例6的固色剂置入离心管并加入丙酮进行离心分离沉析后,用无水乙醇抽取纯化干燥,再用溴化钾压片,采用德国布鲁克公司生产的TENSOR27型FT-IR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实施例1~6的固色剂的各性能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6的固色剂的各项性能最佳,实施例6所述的原料配方及制备的工艺参数为本发明最优选者。
图1所示,为实施例6的固色剂的红外光谱图。由图可见,波数3421cm-1为氨基的吸收峰;2920cm-1为亚甲基的吸收峰;1664cm-1为酰胺的羰基吸收峰;1454cm-1为甲基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962cm-1为季铵盐的特征吸收峰;而谱图中在1820cm-1、995cm-1和915cm-1处未出现端乙烯基的三个特征吸收峰,说明聚合产物中无碳碳双键存在,由此说明三种单体基本上全部参与共聚。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5~10份丙烯酰胺、0.7~0.9份过硫酸盐、0.25~0.30份亚硫酸氢盐、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季铵盐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100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2份甲基丙烯酰胺、8份丙烯酰胺、0.81份过硫酸盐、0.27份亚硫酸氢盐、0.15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和余量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季铵盐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季铵盐固色剂是一种分子量为70~100万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季铵盐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盐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亚硫酸氢盐选自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和亚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季铵盐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盐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或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季铵盐固色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将85~105份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10~15份甲基丙烯酰胺和5~10份丙烯酰胺溶解于水配成单体溶液;将0.7~0.9份过硫酸盐和0.25~0.30份亚硫酸氢盐溶解于水配成引发剂溶液;
(2)向溶解有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溶液中加入部分所述单体溶液和部分所述引发剂溶液,在不断地搅拌条件下,升温使该溶液中聚合反应开始;
(3)将剩余所述单体溶液和剩余所述引发剂溶液滴加至步骤(2)中发生聚合反应的溶液中,待滴加完毕后,降温终止聚合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2~7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5~30%单体溶液和5~10%引发剂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聚合反应开始30~60min后滴加剩余所述单体溶液和剩余所述引发剂溶液,所述滴加的时间为1~2.5h;所述滴加完毕后2~4h后终止聚合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50rpm。
CN201310403488.8A 2013-09-06 2013-09-06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420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3488.8A CN104420373A (zh) 2013-09-06 2013-09-06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3488.8A CN104420373A (zh) 2013-09-06 2013-09-06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0373A true CN104420373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3488.8A Pending CN104420373A (zh) 2013-09-06 2013-09-06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03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323A (zh) * 2016-12-14 2017-05-31 翁后科 一种涤纶免水洗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34169A (zh) * 2022-08-19 2022-12-06 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323A (zh) * 2016-12-14 2017-05-31 翁后科 一种涤纶免水洗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34169A (zh) * 2022-08-19 2022-12-06 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0374A (zh) 一种聚阳离子无甲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4053B (zh) 一种高效增深剂及其制备与后整理应用方法
CN104452366A (zh) 一种无甲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BG62005B1 (bg) Графткополимеризати от ненаситени мономери и захари, метод затяхнот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приложението им
CN104119483B (zh) 一种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JP6972546B2 (ja)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用染料固着剤
CN104389209A (zh) 一种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0812B (zh) 一种交联型混纺固色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961768A (zh) 一种两性聚丙烯酸复鞣剂的制备方法
CN104420373A (zh) 一种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13061B1 (ko) 셀룰로오스계 섬유용 습윤 마찰 견뢰도 향상제, 그것을 사용한 염색 셀룰로오스 섬유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용도
CN106749946B (zh) 活性染料耐水泡牢度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20372A (zh) 一种dmdaac-am-hea共聚物的无甲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6601B (zh) 防沾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286198B (zh) 锦纶针织面料练染一浴法高效短流程染整工艺
CN115928471A (zh) 一种染料固色剂
CN103073681B (zh) 一种柔软型两性乙烯基类聚合物复鞣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Enzymatic synthesis of sodium alginate‐g‐poly (acrylic acid) grafting copolymers as a novel printing thickener
CN104420375A (zh) 一种dmdaac-taa-aa共聚物的无甲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US3590102A (en) Graft polymers of acrylonitrile onto polyvinylamide
JP6139991B2 (ja)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重合体組成物
CN113831465B (zh) 一种两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JPS6040108A (ja) ホスホン酸基含有重合体、その製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5572349B (zh) 一种家纺面料用耐氯色牢度提升剂及其制备方法
EP1727869A1 (de) Formulier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handlung von flexiblen substra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