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9651A -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9651A
CN104109651A CN201410354028.5A CN201410354028A CN104109651A CN 104109651 A CN104109651 A CN 104109651A CN 201410354028 A CN201410354028 A CN 201410354028A CN 104109651 A CN104109651 A CN 104109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gene
poxb
intestinal bacteria
dna frag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40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9651B (zh
Inventor
管祥辰
王丽敏
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is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3540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9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9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9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9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9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lldD基因、adheE基因和ackA-pta基因分别替换为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和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1;2)敲除所述BWPDO1的ldhA基因和dld基因,得到重组菌BWPDO2;3)向所述BWPDO2中导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得到重组菌BWPDO3,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实验证明,本发明所得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L-乳酸转化生成S-1,2-丙二醇,以200mM乳酸钠为底物,37℃培养24小时可产生3.4mM的S-1,2-丙二醇。本发明为提高生物合成S-1,2-丙二醇的产量和转化率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Description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丙二醇的结构区别将其区分为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1,2-丙二醇主要用来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防冻剂、增塑剂替代乙二醇用于防冻飞行器及在食品中作冷却剂和热载体等,它还可用于非离子洗涤剂或保湿剂。丙二醇还是良好的溶剂,可用于食品调味品和香料,或医药工业的软膏油膏等。
光学活性1,2-丙二醇具有活性基团,可作为手性起始物用于药物、除草剂、信息素和液晶的合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大肠杆菌中自身存在有生成1,2-丙二醇的代谢通路。在代谢L-鼠李糖和L-岩藻糖途径中,磷酸化后的糖由醛缩酶催化生成L-乳醛和二羟丙酮磷酸(DHAP),后在厌氧的条件和NADH存在下L-乳醛被催化为L-1,2-丙二醇,即S-1.2-丙二醇。但由于原料价格过高,此通路并没有很好经济效益,所以没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在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中也有从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分别生成乳醛(Lactaldehyde)或丙酮醛(Acetol)最终生成1,2-丙二醇的路径,但其中有些路径只是猜想的,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实际的酶去催化。
关于生物催化合成R-1,2-丙二醇的研究,目前,国外已有关于生物催化合成R-1,2-丙二醇的报道,Tadashi等采用气升式发酵罐对酵母还原丙酮醇生成R-1,2-丙二醇和酵母氧化拆分外消旋1,2-丙二醇进行了研究,但仍未得到工业化应用,而国内少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为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A的制备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1)-(3)的步骤:
(1)将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lldD基因、adheE基因和ackA-pta基因分别替换为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mmsB基因)、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pdcD基因)和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pct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1;
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为将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中的poxB基因敲除后所得的菌株;
(2)敲除步骤(1)获得的BWPDO1的ldhA基因和dld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2;
(3)向步骤(2)获得的BWPDO2中导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ZpPDC基因)和NAD依赖型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mhpf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3;所述BWPDO3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
其中,所述lldD基因为丙酮酸和L-乳酸转化编码基因、所述ldhA基因和所述dld基因为两个不同的丙酮酸和D-乳酸之间转化蛋白的编码基因。所述adheE基因和所述ackA-pta基因为两个不同的影响底物乙酰辅酶A含量的下游基因。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为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B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上的步骤(1)和步骤(2);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BWPDO2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3-羟基丙酸脱氢酶,其氨基酸序列具体如序列表中序列12所示。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的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其氨基酸序列具体如序列表中序列13所示。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为丙酸梭菌(Clostridium propionicum)的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点突变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具体如序列表中序列14所示。
在上述法的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为棕榈发酵细菌(Zymobacter palmae)的丙酮酸脱羧酶,其氨基酸序列具体如序列表中序列15所示。所述NAD依赖型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为来自大肠杆菌的需NAD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其氨基酸序列具体如序列表中序列16所示。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mms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16-994位;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pdc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326-1714位;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pc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326-1900位。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ZpP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1001-2671位;所述NAD依赖型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mhp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3-953位。
另外,步骤(1)中,所述pox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18所示;所述lld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5;所述adhe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6;所述ackA-pt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7。步骤(2)中,所述ld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8;所述dl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9。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具体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7所示的DNA片段17,所述DNA片段17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所述poxB基因,获得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事实上,在向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中转入所述DNA片段17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17上的Kan抗性基因)。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片段1,所述DNA片段1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在本发明中,在向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转入所述DNA片段1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的步骤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1上的Kan抗性基因)。
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dheE基因替换为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片段2,所述DNA片段2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dheE基因替换为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在本发明中,在向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转入所述DNA片段2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的步骤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2上的Kan抗性基因)。
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片段3,所述DNA片段3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在本发明中,在向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转入所述DNA片段3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的步骤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3上的Kan抗性基因)。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2)中,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的DNA片段10,所述DNA片段10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在本发明中,在向所述BWPDO1中转入所述DNA片段10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的步骤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BWPDO1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10上的Kan抗性基因)。
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1所示的DNA片段11,所述DNA片段11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在本发明中,在向所述BWPDO1中转入所述DNA片段11后,还包括消除pKD46质粒的步骤及转入pCP20质粒的步骤并消除pCP20质粒的步骤(用于去除整合到所述BWPDO1基因组中的所述DNA片段11上的Kan抗性基因)。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所述NAD依赖型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导入所述BWPDO2中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DNA片段***到pBAD43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后得到的重组质粒。所述多克隆位点具体可为NcoI(序列4上为BspHI,两者为同尾酶)和SphI。
利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在利用L-乳酸或其盐合成S-1,2-丙二醇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L-乳酸或其盐合成S-1,2-丙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L-乳酸或其盐合成S-1,2-丙二醇的方法,可为如下(A)或(B):
(A)包括如下步骤:向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0mM的L-乳酸或其盐作为底物,于37℃进行发酵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得S-1,2-丙二醇;
(B)向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0mM的L-乳酸或其盐作为底物,于37℃培养至OD600至0.6-0.8之间,加入终浓度为2g/L的L-***糖作为诱导剂,于37℃进行发酵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得S-1,2-丙二醇。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的培养体系中,培养基的碳源为葡萄糖,其含量为10g/L。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方式可为振荡培养,转速可为180rpm;时间为24小时。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培养体系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的初始OD600为0.1。
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Red重组手段对影响L-乳酸到S-1,2-丙二醇反应通路的一些基因进行了基因敲除的工作,同时将三个关键酶的基因***到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去,利用T5启动子对其表达进行调控,并通过重组表达载体转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ZpPDC基因)和NAD依赖型的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mhpf基因)对菌株进行还原力的平衡(也就是NADH的回补方法),最终获得了可以生物衍生L-乳酸转化生成S-1,2-丙二醇的代谢工程改造菌株。该重组大肠杆菌以200mM乳酸钠为底物,37℃培养24小时可产生3.4mM的S-1,2-丙二醇。本发明为提高生物合成S-1,2-丙二醇的产量和转化率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PCR鉴定。其中,A为敲除lldD基因的同时替换上mmsB基因;B为敲除adhE基因的同时替换上pdcD基因;C为敲除ackA-pta基因的同时替换上pct基因。A-C中,泳道M1各条带由大到小依次为10.0、8.0、6.0、5.0、4.0、3.0、2.0、1.5、1.0、0.5kb;泳道M2各条带由大到小依次为4.5、3.0、2.0、1.2、0.8、0.5kb。
图2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1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结果。
图3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2的PCR鉴定。其中,A为敲除dld基因;B为敲除ldhA基因。A和B中,泳道M各条带由大到小依次为4.5、3.0、2.0、1.2、0.8、0.5kb。
图4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2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结果。
图5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3的PCR验证结果。泳道M各条带由大到小依次为4.5、3.0、2.0、1.2、0.8、0.5kb。
图6为重组大肠杆菌BWPDO3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pBAD43载体:Youbio公司产品,其产品目录号为VT1293。
pKD46质粒(GenBank ID:AY048746.1)、pCP20质粒(GenBank ID:HB393402.1):ATCC(美国菌种保藏中心)。参考文献:One-step inactivation ofchromosomal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K-12using PCR products,DatsenkoKA,Wanner BL.,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Jun6;97(12):6640-5。
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Coli Genetics Stock Center,其产品目录号为CGSC#7636。
大肠杆菌BW25113-△poxB:由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敲除poxB基因(序列18)所得,具体操作如下:
1、人工合成序列17所示的DNA片段:第1-59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自身的poxB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80-113位为FRT位点序列;第488-1282位为Kan抗性基因;第1473-1506位为FRT位点序列;第1527-1585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自身的poxB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自身的poxB基因。
2、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参照实施例1步骤一1中的(1)中记载的方法,向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中转入pKD46质粒并制备感受态,从而获得含有pKD46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感受态细胞。
(2)参照实施例1步骤一1中的(2)中记载的方法,将以上步骤1人工合成的DNA片段转入含有pKD46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感受态细胞。
(3)抗性筛选和PCR鉴定
将步骤(2)电转DNA片段后的重组菌涂布于Kan抗性平板长出的单克隆,进行PCR检测。以挑出的单克隆为模板,以引物poxB-F和poxB-R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得到大小约为1720bp目的条带)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
poxB-F:5’-ATTAACGGTAGGGTCGTCTCCG-3’;
poxB-R:5’-TCATCGGGCTATTTAACCGTTAGTG-3’。
(4)利用pCP20质粒消除抗性
参照实施例1步骤一1中的(4)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对于挑取的单克隆,以引物poxB-F和poxB-R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得到大小约327bp目的条带)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
(5)将步骤(4)鉴定阳性的克隆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在42℃培养,传代两次,划单克隆,以去掉pCP20质粒,最后同时在氨苄抗性和无抗平板上划线,氨苄平板不能生长的菌株为敲除成功的无抗缺失体,即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利用引物poxB-F和poxB-R对大肠杆菌BW25113-△poxB进行测序工作,确定所***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结果显示,采用引物poxB-F和poxB-R对大肠杆菌BW25113-△poxB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BW25113-△poxB在对应序列表中序列17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17的第80-1472位,实现了poxB基因的敲除。
实施例1、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一、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构建
根据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途径确定参与催化的三个关键酶:分别是丙酰辅酶A转移酶(Pct,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4)催化由L-乳酸至L-乳酰辅酶A反应、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PdcD,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3)催化由L-乳酰辅酶A至L-乳醛途径及3-羟基丙酸脱氢酶(MmsB,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2)催化L-乳醛反应最终生成S-1,2-丙二醇。
设计思路: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ldD基因(序列5)的同时替换上mmsB基因,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dhE基因(序列6)的同时替换上pdcD基因,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ckA-pta基因(序列7)的同时替换上pct基因。并且将三个关键酶基因—pct、pdcD和mmsB基因采用T5启动子控制表达,并在T5启动子后接SD序列。
根据如上设计思路,依据Red重组***工作原理,人工合成如下含有同源臂用于敲除替换的三个DNA片段:
DNA片段A: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其中,第1-40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ldD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41-100位为T5启动子序列;第101-115位为SD序列;第116-994位为mmsB基因序列;第1016-1049位为FRT位点序列;第1424-2218位为Kan抗性基因;第2409-2442位为FRT位点序列;第2443-2482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ldD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A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ldD基因同时替换上mmsB基因。
DNA片段B: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其中,第1-250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dhE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251-310位为T5启动子序列;第311-325位为SD序列;第326-1714位为pdcD基因序列;第1736-1769位为FRT位点序列;第2144-2938位为Kan抗性基因;第3129-3162位为FRT位点序列;第3163-3412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dhE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B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dhE基因同时替换上pdcD基因。
DNA片段C: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其中,第1-250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ckA-pta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251-310位为T5启动子序列;第311-325位为SD序列;第326-1900位为pct基因序列;第1922-1955位为FRT位点序列;第2330-3124位为Kan抗性基因;第3315-3348位为FRT位点序列;第3349-3598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ckA-pta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C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ackA-pta基因同时替换上pct基因。
将以上三个DNA片段(DNA片段A、DNA片段B和DNA片段C)通过电转的方式转入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细胞,分三次实验转入,依次进行,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与替换。以DNA片段A的转入实验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1)把pKD46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细胞中,30℃摇床180rpm,过夜培养。次日按接种量1%(体积分数)的比例将培养液接种到100mL新的LB培养基(100μg/mL氨苄青霉素)的锥形瓶中,30℃摇床180rpm,培养;OD=0.1时加入终浓度0.2%(0.2g/100mL)L-***糖;待OD=0.6-0.7时,将菌液分装成50mL/管,置于冰上冷却至4℃以下;6℃,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收集菌体;每管加25mL10%(体积分数)无菌预冷甘油,轻轻悬浮,4℃,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每管加15mL10%(体积分数)无菌预冷甘油,轻轻悬浮,4℃,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每管加2mL10%(体积分数)无菌预冷甘油,轻轻悬浮,4℃,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每管加200μL无菌预冷甘油,轻轻悬浮,分装成50μL/管。放入-80℃冻存备用。得到含有pKD46质粒的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细胞。
(2)从-80℃取出步骤(1)制备含有pKD46质粒的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细胞,置冰上解冻,电击杯(1mm狭缝)晾干后置冰上;取200ng DNA片段(以上获得的DNA片段A),加入到感受态中,温柔混匀,加到预冷的电极杯中;1800V电击,6ms,立即加入1mL LB培养基;将液体取出放入EP管中,150rpm恒温培养1h;取200μL涂布至含卡那抗生素(35μg/mL)的LB平板;倒置平板,于恒温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3)抗性筛选和PCR鉴定
将步骤(2)电转DNA片段A后涂布于Kan抗性平板长出的单克隆,进行PCR检测。以挑出的单克隆为模板,以表1中给出的编号为1的引物对分别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PCR扩增同时设置未转入DNA片段A的大肠杆菌BW25113-△poxB作为野生型对照(WT)。扩增产物的理论长度见表1(野生型和突变型KmR)。
表1基因敲除验证引物及理论扩增长度
(4)消除pKD46质粒并利用pCP20质粒消除抗性
挑取单克隆,于试管中42℃培养,180rpm,4-6小时后继续1%(体积分数)转接至新LB培养基中继续培养6-8小时。在终浓度为50μg/mL卡那霉素的平板上,划线,置于42℃,过夜培养。后挑取单克隆,分别在氨苄抗性和卡那抗性的平板上划线,挑选氨苄平板不长但卡那平板长的菌落,用于制备电转感受态。制备感受态后转入pCP20质粒。制备电转感受态和转化的方法同上。转化质粒pCP20后涂布氨苄抗性的平板,置于30℃温箱中培养过夜。挑取单克隆,利用表1中的编号为1的验证引物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PCR扩增同时设置大肠杆菌BW25113-△poxB作为野生型对照(WT)。扩增产物的理论长度见表1(野生型和突变型KmS)。
(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在42℃培养,传代两次,划单克隆,以去掉pCP20质粒,最后同时在氨苄抗性和无抗平板上划线,氨苄平板不能生长的菌株为敲除成功的无抗缺失体。
经过以上步骤(1)-(5)完成lldD基因的敲除并***mmsB基因;然后开始继续向完成lldD基因的敲除并***mmsB基因的重组菌中转入pKD46质粒,继续制作感受态,即参照上述步骤(1)-(5)转入DNA片段B,验证,完成adhE基因替换为pdcD基因;然后继续参照上述步骤(1)-(5)向完成adhE基因替换为pdcD基因的重组菌中转入DNA片段C,完成ackA-pta基因替换pct基因。将最终获得的重组菌命名为重组菌BWPDO1。
以上步骤(3)对应的检测结果如图1中泳道W和泳道1所示,图中泳道W为野生型片段大小,泳道1为交换后敲除相应基因但是携带筛选抗性Kan的PCR片段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结果均与表1中预测结果一致。选择经验证正确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
以上步骤(4)对应的检测结果如图1中泳道W和泳道2所示,图中泳道W为野生型片段大小,泳道2为利用pCP20消除了两个FRT位点间的Kan抗性后的片段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结果均与表1中预测结果一致。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利用表1中编号为1-3的三对验证引物进行测序工作,确定所***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结果显示,采用表1中的编号为1的引物对对重组菌BWPDO1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菌BWPDO1在对应序列表中序列1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1的第1016-2408位,实现了mmsB基因对lldD基因的替换。采用表1中的编号为2的引物对对重组菌BWPDO1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菌BWPDO1在对应序列表中序列2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2的第1736-3128位,实现了pdcD基因对adheE基因的替换。采用表1中的编号为3的引物对对重组菌BWPDO1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菌BWPDO1在对应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3的第1922-3314位,实现了pct基因对ackA-pta基因的替换。
2、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功能鉴定
将BWPDO1接入到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后以1%(体积比)接种至新的LB培养基中,180rpm,37℃,培养12-16h,测定OD600,收菌,4000rpm,4℃离心10min。用生理盐水洗涤2遍,按同样条件离心收集菌体。将菌体重悬至pH7.2-7.4的PBS中,最终OD600至25至30左右,加入L-乳酸钠作为底物,终浓度分别为200mM和50mM,并加入1%(1g/100ml)的葡萄糖,进行休止细胞反应,反应温度设置30℃和37℃,反应24h。随反应进行进行取样,离心,取上清,并测定L-乳酸含量和S-1,2-丙二醇产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全细胞反应的进行,乳酸含量并没有下降而均有所上升,分析原因可能是并没有敲除丙酮酸至D-乳酸代谢的两个基因dld和ldhA,由于代谢通路中此途径通量较高,所以加入的1%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经过此途径产生D-乳酸,造成所需的产生S-1,2-丙二醇途径代谢通量减少,且乳酸途径反应需NADH作为辅酶,造成所需途径NADH提供量减少,也间接造成产量下降。后期丙二醇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细胞体内代谢及为了维持细胞内NADH水平所导致。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继续进行了丙酮酸和D-乳酸之间转化蛋白基因ldhA和dld的敲除工作。
二、重组大肠杆菌BWPDO2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重组大肠杆菌BWPDO2的构建
依据Red重组***工作原理,人工合成如下含有同源臂用于敲除ldhA基因(序列8)和dld基因(序列9)的两个DNA片段:
DNA片段D: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其中,第1-59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dhA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80-113位为FRT位点序列;第488-1282位为Kan抗性基因;第1473-1506位为FRT位点序列;第1527-1585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ldhA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D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PDO1自身的ldhA基因。
DNA片段E: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1所示。其中,第1-59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dld基因的上游序列(即上游同源臂);第80-113位为FRT位点序列;第488-1282位为Kan抗性基因;第1473-1506位为FRT位点序列;第1527-1585位为大肠杆菌BW25113-△poxB自身的dld基因的下游序列(即下游同源臂)。该DNA片段E用于敲除大肠杆菌BWPDO1自身的dld基因。
将以上两个DNA片段(DNA片段D和DNA片段E)通过电转的方式转入步骤一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感受态细胞,分两次实验转入,依次进行,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以DNA片段D的转入实验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1)参照步骤一1中的(1)中记载的方法,制备得到含有pKD46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感受态细胞。
(2)参照步骤一1中的(2)中记载的方法,将以上获得的DNA片段D转入含有pKD46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BWPDO1的感受态细胞。
(3)抗性筛选和PCR鉴定
将步骤(2)电转DNA片段E后涂布于Kan抗性平板长出的单克隆,进行PCR检测。以挑出的单克隆为模板,以表1中给出的编号为4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PCR扩增同时设置未转入两个DNA片段的大肠杆菌BW25113-△poxB作为野生型对照(WT)。扩增产物的理论长度见表1(野生型和突变型KmS)。
(4)利用pCP20质粒消除抗性
参照步骤一1中的(4)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对于挑取的单克隆,利用表1中的编号为4的验证引物进行PCR扩增,选择经验证正确的克隆进行继续划线培养。PCR扩增同时设置未转入两个DNA片段的大肠杆菌BW25113-△poxB作为野生型对照(WT)。扩增产物的理论长度见表1(野生型和突变型KmS)。
(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在42℃培养,传代两次,划单克隆,以去掉pCP20质粒,最后同时在氨苄抗性和无抗平板上划线,氨苄平板不能生长的菌株为敲除成功的无抗缺失体。
经过以上步骤(1)-(5)完成ldhA基因的敲除;然后开始继续向敲除了ldhA基因的重组菌中转入pKD46质粒,继续制作感受态,即参照上述步骤(1)-(5)转入DNA片段E,验证,完成dld基因的敲除。将最终获得的重组菌命名为重组菌BWPDO2。
以上步骤(3)对应的检测结果如图3中泳道W和泳道1所示,图中泳道W为野生型片段大小,泳道1为交换后敲除相应基因但是携带筛选抗性Kan的PCR片段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结果均与表1中预测结果一致。
以上步骤(4)对应的检测结果如图3中泳道W和泳道2所示,图中泳道W为野生型片段大小,泳道2为利用pCP20消除了两个FRT位点间的Kan抗性后的片段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结果均与表1中预测结果一致。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利用表1中编号为4和5的两对验证引物进行测序工作,确定所***基因序列的正确性。
结果显示,采用表1中的编号为4的引物对对重组菌BWPDO2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菌BWPDO2在对应序列表中序列10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10的第80-1472位,实现了ldhA基因的敲除。采用表1中的编号为5的引物对对重组菌BWPDO2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菌BWPDO2在对应序列表中序列11的基因组部分缺失了序列11的第80-1472位,实现了dld基因的敲除。
2、重组大肠杆菌BWPDO2的功能鉴定
将BWPDO2接入LB培养基中,180rpm,37℃过夜培养。后以1%(体积比)接种量接入含有不同葡萄糖初始浓度(0.5%、1%、2%,单位g/100ml)及不同L-乳酸钠浓度(50、200mM)的M9培养基中(反应初始OD600约为0.1),180rpm,37℃培养,24h。取样测定各条件下底物L-乳酸钠及产物S-1,2-丙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结果如图4所示,不同梯度葡萄糖条件和底物浓度所产生产物浓度均不相同,其中,经24小时发酵,产量最高条件为1%葡萄糖条件下L-乳酸底物浓度为200mM,S-1,2-丙二醇产量约为2mM,较休止细胞体系产量的2.8倍。
三、重组大肠杆菌BWPDO3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重组大肠杆菌BWPDO3的构建
为了进一步提高L-乳酸到S-1,2-丙二醇的转化率及产量,本发明的发明人对重组大肠杆菌BWPDO2菌株继续进行改造,找到两个酶分别是来自棕榈发酵细菌(Zymobacter palmae)的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ZpPDC,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5所示)和来自大肠杆菌的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acetaldehyde-CoA dehydrogenase II,NAD-binding)(mhpf,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6所示),利用pBAD43载体对其这两个酶的基因进行串联表达。
(1)合成ZpPDC-mhpf基因片段
人工合成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DNA片段。其中,第1-6位为酶切位点BspHI的识别序列,第3-953位为mhpf基因的序列,第1001-2671位为ZpPDC基因的序列,第2672-2677位为酶切位点SphI的识别序列。
(2)用限制性内切酶BspHI和SphI双酶切步骤(1)合成的两端带有酶切位点的ZpPDC-mhpf基因片段,胶回收后与经过NcoI(与BspHI为同尾酶)和SphI双酶切的pBAD43载体的骨架大片段相连,得到重组质粒。将经测序表明将pBAD43载体的酶切位点NcoI和SphI之间的小片段替换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2-2671位所示DNA片段后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BAD-MP。
(3)将步骤(2)所得的重组载体pBAD-MP通过电转的方式转入步骤二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BWPDO2的感受态细胞中(具体操作参见上文),挑取单克隆,采用引物pBAD-F和pBAD-R(两引物序列均为pBAD43载体自带序列)针对ZpPDC-mhpf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
pBAD-F:5’-CTGTTTCTCCATACCCGTT-3’;
pBAD-R:5’-CTCATCCGCCAAAACAG-3’。
将经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2746bp目的条带(图5)的单克隆采用如上引物对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显示含有序列表中序列4的重组菌命名为BWPDO3。
2、重组大肠杆菌BWPDO3的功能鉴定
将BWPDO3接入LB培养基中,180rpm,37℃过夜培养,为种子菌。后以1%(体积比)接种量接入含有终浓度1%(1g/100ml)葡萄糖及200mM L-乳酸钠的M9培养基中(反应初始OD600约为0.1),180rpm,37℃培养,OD600至0.6-0.8之间,加入不同浓度L-***糖进行诱导,浓度梯度分别为0.05%,0.1%,0.2%,0.4%(0.05%即相当于0.05g/100ml,依次类推),后培养24h,同时进行BWPDO2同条件培养进行对照。取样测定各条件下底物L-乳酸钠及产物S-1,2-丙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重组大肠杆菌BWPDO3将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产量有所上升,其中最适诱导剂加入量为0.2%,产量约为3.4mM(即每升发酵液获得3.4mmol的S-1,2-丙二醇),比重组大肠杆菌BWPDO2产量提升了约1.5倍。

Claims (10)

1.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1)-(3)的步骤:
(1)将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lldD基因、adheE基因和ackA-pta基因分别替换为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和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1;
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为将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中的poxB基因敲除后所得的菌株;
(2)敲除步骤(1)获得的BWPDO1的ldhA基因和dld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2;
(3)向步骤(2)获得的BWPDO2中导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3;所述BWPDO3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
2.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B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中的步骤(1)和步骤(2);所述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BWPDO2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2;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3;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4;或
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5;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16-994位;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326-1714位;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326-1900位;或
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1001-2671位;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3-953位;或
步骤(1)中,所述pox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8所示;所述lld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5;所述adhe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6;所述ackA-pt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或
步骤(2)中,所述ld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8;所述dl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9。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ΔpoxB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7所示的DNA片段17,所述DNA片段17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所述poxB基因,获得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ΔpoxB;
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片段1,所述DNA片段1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dheE基因替换为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片段2,所述DNA片段2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dheE基因替换为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片段3,所述DNA片段3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的DNA片段10,所述DNA片段10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
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1所示的DNA片段11,所述DNA片段11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导入所述BWPDO2中的;
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DNA片段***到pBAD43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后得到的重组质粒。
8.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
9.权利要求8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或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在利用L-乳酸或其盐合成S-1,2-丙二醇中的应用。
10.利用L-乳酸或其盐合成S-1,2-丙二醇的方法,为如下(A)或(B):
(A)包括如下步骤:向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0mM的L-乳酸或其盐作为底物,于37℃进行发酵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得S-1,2-丙二醇;
(B)向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0mM的L-乳酸或其盐作为底物,于37℃培养至OD600至0.6-0.8之间,加入终浓度为2g/L的L-***糖作为诱导剂,于37℃进行发酵培养,从培养液中获得S-1,2-丙二醇。
CN201410354028.5A 2014-07-23 2014-07-23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Active CN104109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028.5A CN104109651B (zh) 2014-07-23 2014-07-23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028.5A CN104109651B (zh) 2014-07-23 2014-07-23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9651A true CN104109651A (zh) 2014-10-22
CN104109651B CN104109651B (zh) 2016-11-16

Family

ID=5170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4028.5A Active CN104109651B (zh) 2014-07-23 2014-07-23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96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4322A (zh) * 2018-12-03 2019-04-02 江南大学 一种高产l-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1386345A (zh) * 2018-10-30 2020-07-07 绿色地球研究所株式会社 1,3-丙二醇的制造方法
CN116478893A (zh) * 2023-03-02 2023-07-25 天津大学 一种产丙酸的工程益生菌的构建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9756A (zh) * 2013-11-15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利用l-乳酸生物合成s-1,2-丙二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9756A (zh) * 2013-11-15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利用l-乳酸生物合成s-1,2-丙二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DIM E.ALTARAS,ET AL: "Enhanced Production of (R)-1,2-Propanediol by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BIOTECHNOL.PROG.》 *
夏颖: "大肠杆菌糖酵解分支途径阻断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学科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345A (zh) * 2018-10-30 2020-07-07 绿色地球研究所株式会社 1,3-丙二醇的制造方法
US11390889B2 (en) 2018-10-30 2022-07-19 Green Eart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1,3-propanediol
CN111386345B (zh) * 2018-10-30 2023-05-16 绿色地球研究所株式会社 1,3-丙二醇的制造方法
CN109554322A (zh) * 2018-12-03 2019-04-02 江南大学 一种高产l-苏氨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6478893A (zh) * 2023-03-02 2023-07-25 天津大学 一种产丙酸的工程益生菌的构建与应用
CN116478893B (zh) * 2023-03-02 2024-05-10 天津大学 一种产丙酸的工程益生菌的构建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9651B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et al.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sugarcane molasses by a newly microbial consortium CEE-DL15
CN102329765B (zh) 一种高产l-丙氨酸的xz-a26菌株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US9034615B2 (en) Glycolic acid production by fermentation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Jiang et al. Succinic acid production from corn stalk hydrolysate in an E. coli mutant generated by atmospheric and room-temperature plasmas and metabolic evolution strategies
Li et al. Acetone–butanol–ethanol fermentation of corn stover by Clostridium species: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N104946576B (zh)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在生产丙酮酸中的应用
BRPI0903495B1 (pt) microorganismos mutantes com capacidade de produzir putrescina e método para produção de putrescina utilizando os mesmos
CN104593308B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在生产木糖醇中的应用
CN107312737A (zh) 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制备方法及合成3,4‑二羟基丁酸的方法
CN109415418B (zh) 通过包含编码糖磷酸转移酶***(pts)的基因的微生物发酵产生感兴趣的分子的方法
CN105899664A (zh) 用于精细化学品的改进生产的重组微生物
CN110358720A (zh) 一种生产异丁醇的运动发酵单胞菌重组菌株、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112204146A (zh) 具有受抑制的乙醇产生途径的耐酸酵母及使用其生产乳酸的方法
CN106434510A (zh) 一株发酵产l‑天冬氨酸的基因工程菌
CN109321590A (zh) 利用乙酸生产l-乳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07287143A (zh) 高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3865869B (zh) 一株产α-酮基丁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JP6410731B2 (ja) 代謝的に操作されたプロピオン酸菌を用いるn−プロパノールおよびプロピオン酸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Lan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ly identifi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strain SCUT343-4 for 1, 3-propanediol production
CN102533626A (zh) 利用葡萄糖产丁二酸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发酵产酸方法
CN104195190A (zh) 一种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厌氧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
CN105543214A (zh) 利用乙酸生产丁二酸的代谢工程大肠杆菌菌株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04109651A (zh) 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07201374A (zh) 光学纯meso‑2,3‑丁二醇高产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02864116B (zh) 产丁二酸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8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1, Commercial South, Longhu New City, San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2

Patentee after: Pulis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No. 1, West Beichen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3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